第11章-浮游生物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浅析浮游生物调查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浅析浮游生物调查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浅析浮游生物调查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发布时间:2021-04-26T08:34:22.88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6期作者:尹舜开李宏祥周景涛姚晓阳朱志豪刘振宇[导读] 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都在水体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品种和数量是判定水体质量和水域生产力等因素的重要指标[1]。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山东烟台 264670摘要:通过阅读文献与资料,总结整理了水生生物调查的基本方法,定性定量分析的步骤与数据分析技术。

并联系实际,探究其在渔业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上的作用。

关键词:水生生物;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应用引言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都在水体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品种和数量是判定水体质量和水域生产力等因素的重要指标[1]。

所以需要对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进行定性定量的调查研究,为渔业和环境资源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1 浮游生物的采集与处理1.1 勘测水域概况在正式调查前要对某水域先进行大致了解并制定适当的调查计划以确定具休的调查方法。

勘查的主要内容是1.水域的位置和面积。

2.水源的入出水口,水深,水位,流速,透明度,ph.值,底质等。

有无工业废水排入,污染程度高低,了解枯水期丰水期等情况。

3.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概况和水体周边生物情况。

4.水体中是否有其它水生生物,大致品种及比例。

1.2 主要器材及药品浮游生物网 (25号、13号) 、有机玻璃采水器、小塑料瓶(30-60ml)用来盛定性水样、1000毫升塑料或玻璃瓶,用来盛定量水样、水温计、透明度盘、ph.试纸GPS定位仪、显微镜、解剖镜、电子分析天平;碘液 (鲁哥氏液) 、甲醛溶液 (分析纯) 等[2]。

1.2.1 固定剂的选择用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样品浓度相对较高,常以缓冲甲醛作为固定剂。

对于需通过沉降浓缩处理的样品,则使用鲁哥氏液。

因为鲁哥氏液中的碘可对细胞进行染色,使浮游植物因质量增加而具有更大的沉降速率[3]。

(整理)浮游动物学重点总结

(整理)浮游动物学重点总结

浮游动物学重点——静影藤绒绪论1.浮游生物的一般特征①生物体缺乏发达的游泳器官,活动受水流或风浪支配,营随波逐流式漂浮生活,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垂直移动的能力②除部分水母类外,身体体型小,对它们形态结构的研究,需要借助于解剖镜和显微镜③除生活于气水交界和深海的部分种类具色彩外,一般身体趋向于透明无色④浮游生物能以各种不同方式适应漂浮生活2.真光层(euphotic layer):水层中能照到光的部分,通常为水深0米到100-200米范围。

3.浮游生物按个体大小的分类group Body-size representatives Femtoplankton超超微型0.02-0.2µm 病毒,细菌Picoplankton超微型0.2-2µm 细菌,金藻Nanoplankton微型2-20µm 硅藻.甲藻.chrysophyta,绿藻,黄藻Microplankton小型20µm-1mm 硅藻,蓝藻,原生动物,甲壳动物,轮虫,幼虫Mesoplankton中型1-5mm 水母,桡足类,cladocera,介形亚纲,毛颚动物,翼足目,异足亚目,被囊动物Macroplankton大型5-10mm 水母,桡足类,磷虾,hyperiidae,sergestinae,毛颚动物,翼足目,异足亚目,被囊动物Megaplankton巨型>1cm 水母,甲壳动物,被囊动物4.按生活史中浮游时期的长短Holoplankton 永久性浮游生物Meroplankton 阶段性浮游生物Tychoplankton 暂时性浮游生物5.生物海洋学Biological Oceanography研究海洋生物发生发展、运动变化和海洋水体、基底结构及各种动态过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生物海洋学是一门研究海洋生物种群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状态,以及各生物群落之间和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不难看出,生物海洋学主要涉及的领域是生物分类学和生态学。

《海洋生物学》海洋浮游生物

《海洋生物学》海洋浮游生物
产生配子(单倍体)通过有丝分裂,结合(受精)以形成孢子 (二倍体)
1.营养生殖型:
活史仅有营养 殖,只能以细胞分裂的 式来进 蓝藻和裸藻等 些单细胞藻类属此。
殖。
2.无性生殖型
是 殖细胞(孢 )不经结合,直接产 代的 殖 式。 性 殖型是指 活史中没有有性 殖,没有减数分裂。如 小球藻、栅藻等。
waters and warm water gyres • S i l i c o f l a g e l l a t e s : silica internal skeleton... found world wide, partic
Antarctic
• Green Algae: not common except in lagoons and estuaries
OBIS)中;
科学家发现地球上唯一一种“不死生物”
其特征是从水母型能够重新回到水螅型。 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区的海域之中, 普 通的水母在有性生殖之后就会死亡, 但 是灯塔水母却能够再次回到水螅型。
“灯塔水母”(Turritopsis nutricula)
Marine Organisms Grouped by Lifestyle
Tree of Life
Importance of Phytoplankton
Phytoplankton is the base of the food chain
Phytoplankton population decline causes zooplankton and apex predators to decline .
005
Protista
海洋浮游生物
主要浮游生物细分包括细 菌,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和仅在 其生命周期中临时浮 游者, 例如,鱼卵仔鱼和其 他生物 体(Kennish,1990) 的浮游 幼虫。浮游生物从初 级生产和 再矿化作用,参与 了上层海洋 生态系统的多个 水平,把物质 和能量向较高 的营养水平传递 ,如鱼类,鸟类,爬行动物和 海洋哺乳动物(Harris等

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一)

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一)

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一)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介绍浮游生物量的计算是海洋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

1. 水体容器法使用水体容器法是一种常见的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准备一个透明的水体容器,并在其正面侧面绘制垂直刻度。

•在特定的采样站点选取合适大小的水样,将水样倒入容器中并记录容器中的水样深度。

•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容器中浮游生物的分布情况,并记录观察到的每一层次的浮游生物混浊度。

•根据所观察到的浮游生物混浊度与水样深度的关系,计算出每一层次的浮游生物量。

•对所有层次的浮游生物量进行累加,得到总的浮游生物量。

2. 水样过滤法水样过滤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浮游生物量计算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使用一套过滤装置,将水样通过细孔滤膜过滤。

•将过滤后的滤膜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统计滤膜上出现的浮游生物数量。

•根据滤膜的面积与滤膜上浮游生物的数量,计算出单位面积上浮游生物的数量。

•根据采样水体的体积和单位面积上浮游生物的数量,计算出浮游生物的总量。

3. 水样稀释法水样稀释法是一种适用于浮游生物密度较高的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从采样站点分别选取两个水样容器,一个用于稀释,一个用于观察。

•将采集到的水样分别倒入两个容器中,注意在稀释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

•在观察容器中,观察并记录浮游生物的数量。

•根据稀释容器中的水样稀释倍数,计算出采样水样中浮游生物的数量。

4. 光学方法光学方法是利用光学仪器对浮游生物进行直接或间接测定的一种计算方法。

常用的光学方法如下:•浮游生物分类计数器:通过识别浮游生物形态特征,实现自动化的浮游生物计数。

该方法可以直接获取浮游生物的数量和分类信息。

•激光散射仪:利用浮游生物对激光的散射特性,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来计算浮游生物的数量。

该方法适用于大量浮游生物密度较高的情况。

•溶解氧饱和度检测仪:通过测量水样中溶解氧的饱和度来间接判断浮游生物的数量。

浮游生物细胞分析及分类方法研究

浮游生物细胞分析及分类方法研究

浮游生物细胞分析及分类方法研究浮游生物是指那些在水中游动的、靠机会吞食别的生物来生存的微小生物。

受到水体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水温、盐度、营养物质含量等,浮游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广泛,丰富多样。

浮游生物微小而又丰富,它们在水生态系统中处于关键的生态角色,是水体营养水平、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重要指示生物。

因此,浮游生物细胞分析及分类方法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一、浮游生物细胞分析及分类1. 浮游生物分类学概述浮游生物分类学主要研究浮游生物的分布、系统演化和生态学特性,为保护水域资源及其环境提供科学基础。

浮游生物的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浮游生物种类达到几万种,其分类体系也非常复杂,表现出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生态系统中重要性大的特点。

2. 浮游生物分类学的方法浮游生物分类学的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法。

其中,生态学方法主要用于判断浮游生物所处的生态环境,以及浮游生物与其它生物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分子水平上对浮游生物的分类学研究有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浮游生物样本中的生物大分子(如核酸)序列与已知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浮游生物物种的分类位置。

二、浮游生物细胞分析及分类的意义1. 浮游生物细胞分析及分类的重要性浮游生物细胞分析及分类方法是评价水体质量的一种重要工具。

浮游生物的指示功能常被用来评估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判断水体中污染物或生态影响的程度,所以浮游生物细胞分析及分类方法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方面非常重要。

2. 浮游生物细胞分析及分类的应用领域浮游生物细胞分析及分类方法在水质监测、水生态学、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浮游生物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可以评判水体中生态系统的状况,判断污染程度;通过浮游生物生长特性的变化,可以预测生态系统对特定污染物的响应;通过浮游生物与其它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水体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浮游生物样品采集与分析详解

浮游生物样品采集与分析详解
现在是42页\一共有65页\编辑于星期四
近岸海域常见; 体长0.8mm左右; 头胸部近纺锤形;
后侧角钝圆。
现在是43页\一共有65页\编辑于星期四
双毛纺锤水蚤 Acartia bifilosa
太平洋纺锤水蚤 Acartia pacifica
现在是44页\一共有65页\编辑于星期四
体长1.2mm左右; 后侧角尖锐。
头部一对很大的 复眼; 第三对胸足 非常细长;
体长最大可达
7mm。
细足法虫戎 Themisto gracilipes
现在是48页\一共有65页\编辑于星期四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磷虾类 Euphausiacea




太平洋磷虾
Euphausia pacifica
现在是49页\一共有65页\编辑于星期四
嵊山秀氏水母 Sugiura chengshanense
现在是34页\一共有65页\编辑于星期四
伞半球形,胶质薄
生殖腺位于辐管上,卵 形或线性
16-30条触手
触手间有平衡囊
半球美螅水母 Clytia hemisphaerica
[ 半球杯水母 Phialidium hemisphaericium ]
现在是39页\一共有65页\编辑于星期四
桡足类的基本形态构造
北海区最重要的优势种之一; 桡足类模式种;
体长3mm左右; 后侧角短钝;
第5胸足内缘有齿。
后侧角
现在是40页\一共有65页\编辑于星期四
中华哲水蚤 Calanus sinicus
体长0.8mm左右; 体型矮胖;
后侧角钝圆;
第5胸足短小。
现在是17页\一共有65页\编辑于星期四

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 英语

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 英语

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近年来,淡水生物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其中淡水浮游生物的研究更是备受重视。

章宗涉和黄祥飞等学者在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提出了许多独特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从全面的角度对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展开探讨。

一、现有的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关于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目前主要有定量采样、样品处理和物种鉴定等一系列研究方法。

在定量采样方面,章宗涉和黄祥飞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采样网装置,能够有效地捕集淡水中的浮游生物,并且不会造成生物样本的破损。

而在样品处理方面,他们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样品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样品中的浮游生物,并且减少了实验中的污染。

在物种鉴定方面,他们还运用了一种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对浮游生物的物种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二、淡水浮游生物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淡水浮游生物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从深度上来看,淡水浮游生物的研究涉及到了许多高深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理论,比如生态环境因子对浮游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浮游生物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等。

而从广度上来看,淡水浮游生物的研究还涉及到了很多交叉学科的内容,比如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等,因为淡水浮游生物的生存和分布与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对章宗涉和黄祥飞等学者关于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他们提出的研究方法在淡水浮游生物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淡水浮游生物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以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淡水浮游生物,为淡水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人认为,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深入广泛的研究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淡水生态系统。

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个领域,为淡水生物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章宗涉和黄祥飞等学者关于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的贡献,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全面评估了这一研究领域。

第11章-浮游生物研究方法

第11章-浮游生物研究方法

3. 采水量
浮游动物不但种类组成复杂,而且个体大小相差也 极悬殊.大的浮游动物,如透明薄皮蚤Leptodora kindti) 可达10毫米以上,肉眼可见;小的如原生生物,只有20 一30微米,只能在足够倍数的显微镜下方能观察清楚. 它们在水体中的数量也极不同.原生动物从几百个到几 万个,一般为几干个;轮虫从几十个到上万个,一般为 几百个;甲壳动物从几个到几百个,一般为几十个.因 此要根据它们在水体中的不同密度而采不同的水量. 目前,最常用的采水量,计数原生生物,轮虫的水 样以l升为宜,枝角类,桡足类则以10-50升水样较好.
无节幼体的计数问题
无节幼体是桡足类的幼体,据初步统计它们的数量占整 个桡足类总数的40-90%,平均为75%.无节幼体一般很小, 与轮虫相差无几,甚至有的还小于轮虫和原生动物.在样品 中如果挠足类数量不多,可和枝角类,桡足类一样全部计数; 如果桡足类数量很多,全部过数花时太多,那么可把过滤样 品稀释到若干体积后,并充分摇匀,再取其中部分计数,计 数苦干片取其平均值.然后再换算成单位体积中个体数.无 节幼体亦可在l升沉淀样品中,用轮虫相同的计数方法进行计 数.
换算公式 把计数获得的结果用下列公式换算为单位体积中浮游动物个数: N= Vsn/VVa 式中 N——升水中浮游动物个体数(个/升);V—采样体积(升);Vs, Va——沉淀体积(毫升),计数体积(毫升);n—计数所获得的个体数. 例如:取1升水样,浓缩至30毫升,计数之前充分摇匀后吸取0.1毫升样 品,计数原生动物两片,获得平均值为50个,吸取1髦升样品计数轮 虫,计数两片获 得平均值为30个,则1升水个原生动物为: 30×50/1×0.1=15 000 (个) 1升水中轮虫数量为:30×30/1×1=900(个) 又如取20升水样,经25号生物网过滤后,滤缩标本全部计数得各种枝角 类50个;桡足类成体,幼体80个,无节幼400个, 则 1升水中校角类为:50/20=2.5(个);桡足类为: 480/20=24个 无节幼体如在1升沉淀样品中计数,则和轮虫一样换算;如在20升过滤样 品中分次级样品计数,则按同样的原则进行换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沉淀和滤缩
(1)沉淀法 在筒形分液漏斗中沉淀48小时后,吸取上层清液, 把沉淀浓缩样品放入试剂瓶中,最后定量为30或50毫升. 一般原生动物和轮虫的计数可与浮游植物的计数合用一个 样品. (2)过滤法 甲壳动物一般个体较大,在水体中的密度也较 低,通常用过滤法浓缩水样.在此,有两点值得注意:首 先必须用25号浮游生物闷作过滤网;其次,应当有过滤网 和定性网之分.避免用捞定性样品的网当作过滤网.在不 得已的情况下,定要先采定量样品,后采定性标本.如果 再次过滤样品时,一定要反复洗尽后方可应用.同时切记, 用25号网过滤的水样,不能 当作计数原生动物或轮虫的 定量样品之用.在野外采集时,必须遵循先采定量样品, 后捞定性标本的原则.
无节幼体的计数问题
无节幼体是桡足类的幼体,据初步统计它们的数量占整 个桡足类总数的40-90%,平均为75%.无节幼体一般很小, 与轮虫相差无几,甚至有的还小于轮虫和原生动物.在样品 中如果挠足类数量不多,可和枝角类,桡足类一样全部计数; 如果桡足类数量很多,全部过数花时太多,那么可把过滤样 品稀释到若干体积后,并充分摇匀,再取其中部分计数,计 数苦干片取其平均值.然后再换算成单位体积中个体数.无 节幼体亦可在l升沉淀样品中,用轮虫相同的计数方法进行计 数.
一,采 集
采集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有两种方法:一为 用采水器 采水器采水后沉淀分离;二为用网过滤 网过滤.前 采水器 网过滤 者适用于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轮虫等小型浮 游动物;后者可用于枝角类,桡足类等甲壳动 物.
1.设站
根据浮游生物的分布设站.如果研究目的 仅限于了解水体中浮游动物的丰度而为合理放 养提供依据,那么可根据水体的形态划分不同 的区域,然后根据不同区域所占的份额,按比 例取混合水样.如果研究目的是要了解水体中 各区域浮游动物现存量的分布,以便对渔业生 产进行合理布局,则另当别论.
3. 采水量
浮游动物不但种类组成复杂,而且个体大小相差也 极悬殊.大的浮游动物,如透明薄皮蚤Leptodora kindti) 可达10毫米以上,肉眼可见;小的如原生生物,只有20 一30微米,只能在足够倍数的显微镜下方能观察清楚. 它们在水体中的数量也极不同.原生动物从几百个到几 万个,一般为几干个;轮虫从几十个到上万个,一般为 几百个;甲壳动物从几个到几百个,一般为几十个.因 此要根据它们在水体中的不同密度而采不同的水量. 目前,最常用的采水量,计数原生生物,轮虫的水 样以l升为宜,枝角类,桡足类则以10时间要尽量保持一致.一般在上午8:00一10:00 进行为好.至于采集的次数由研究的目的及人力决定.在长 江中下游地区,如果一年采集4次,则春,夏,秋,冬各一 次;如果一年只采一次,而且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水 体中的供饵能力,则应在秋季(9 -10月)进行为好.这是因 为9—10月份正是鱼类摄食旺季,为鱼类生长的最佳时期, 如果此时有较高的现存量,则可认为该水体中有较大的供饵 能力,尚可继续增产. 浮游动物样品的固定,原生生物和轮虫可用碘液或福尔 马林,加量同浮游植物(一般可与浮游植物合用同一样品. 枝角类和桡足类一般用5%福尔马林固定.原生动物,轮虫 的种类坚定需活体观察,为方便起见,可加适当的麻醉剂, 如普鲁卡因,乌来糖(尿烷),也可用苏打水等.
2. 采水层次
由水体的深度决定.切不可只采一个表层或一个底层 水样.一个折衷的办法是每隔0.5米或1米,甚至2米取等 量水样加以混合,然后取出一部分作为浮游动物定量之用. 如东湖水深4.2米,则在0,1,2,3,4米五个水层各取 10升水样加以混合,用25号浮游生物网过滤后供该站甲壳 动物定量之用;依上法各取1升水样均匀混合和取其I升沉 淀作为原生动物,轮虫定量样品. 许多水库或深水湖泊,水深20米以上,这种水体在夏 季及冬季存在温跃层(或称变温层).由于在温跃层以下缺 乏光照,浮游植物数量极少,赖以植物生存的浮游动物数 量也相应减少.如果从养殖业角度而言,只取温跃层以上 的水层就足够了.
(1) 原生动物,轮虫体重的测定方法
当某种原生动物或轮虫种群出现高峰时,用网 捞取并在解剖镜下用适当口径大小的吸管逐个吸出 并放在滤膜上,水要尽量少且越干净越好.载有原 生动物或轮虫的滤膜放在恒温干燥箱中(70℃左右), 干燥24小时后,用解剖针把滤膜上的动物逐个桃出, 放在已称重的铂片上,并迅速地在电子天平上称重, 即可获得每个原生动物或轮虫的平均值.
(2) 甲壳动物体重的测定方法
把新鲜的或用4%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如为固定标本,则需 在水中漂洗1小时),通过不同孔径的铜筛作初步分级,筛选出不 同的规格级.然后在解剖镜下,仔细挑选体型正常,规格接近的 个体集中在一起,枝角类测量从头部顶端(不合头盔)至壳刺基部; 桡足类测量从头部顶端至尾叉末端的长度,把体长基本一致的个 体放在已称至恒重的盖玻片上.根据个体的大小确定称重个体的 数目,一般为30-50个,体长小于0.8mm的个体则称重150个以 上.如有电子天平,则称重个体可适当减少.把待称重的标本选 好后,用滤纸吸到没有水痕的程度,迅速在天平上先称其湿重; 后在恒温干燥箱中(列℃左右)干燥24小时后,再放在干燥器中2小 时,然后把样品再放在天平上称其干重,并应用统汁方法获得相 应的体长体重回归方程式: LgW=blgL+a (W: 体重,L:体长)
2. 排水容积法
本方法根据水不可压缩的原理,用类似Tranten氏 描述的装置来测定的.这种设置是一根改短的滴定管, 直径1.5cm,长20cm.样品容器为一管状物,由黄铜框 架和孔径为112微米的网衣组成.先把该容器放入上述 改短了的,已知液体体积的滴定管中以获得空容器的体 积.然后把采得的浮游动物,放入该容器,尽量用力摔 出粘附在样品空隙中的液体,量其体积,如此重复5次, 平均后则获得浮游动物的体积.
三,计 数
进行浮游动物计数的主要仪器是显微镜和 计数框,计数原生动 物用0.1毫升计数框;计 数轮虫和甲壳动物用1毫升计数框.
1. 原生生物,轮虫的计数
计数时,沉淀样品要充分摇匀,然后用定量吸管吸 0.1ml注入0.1 ml计数框中,在10×20的放大倍数下计 数原生动物;吸取1毫升注入1毫升计数框内,在10×10 的放大倍数下,计数轮虫.一般计数两片,取其平均值 (参阅浮游植物章节). 甲壳动物的计数 甲壳动物指枝 角类,桡足类.按上述方法取10-50升水样,用25号浮 游生物网过滤,把过滤物放入标本瓶中,并洗三次,所 得的过滤物亦放入上述瓶中.在计数时,根据样品中甲 壳动物的多少分若干次全部过数.如果在样品中有过多 的藻类,则可加伊红(Eosin-Y)染色.
1. 体积法
本方法就是把生物体当作一个近似几何图形,按求 积公式获得生物体积,并假定比重为1,这就得到体重. 这种方法在原生动物,轮虫中广为应用.轮虫的体形有 圆形,椭图形,球形,矩形,锥形等.在活体情况下, 在解剖镜下将所需的轮虫种类用毛细管吸出,放在载玻 片上,加入适量的麻醉剂(如苏打水),使其呈麻醉状态; 或将玻片上的水徐徐吸去,吸到轮虫仅能作微小范围运 动为止,然后把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不加盖片),用目 测微尺测量其长和宽;轮虫的厚度亦可通过显微镜微调 进行近似测量.
举例
萼花臂尾轮虫是各类水体中一种最常见的浮游幼虫,体 形近似椭圆形,求积公式为 V=4/3πr1r2r3 式中V为体积,r1为体长的1/2,r3 为体宽的1/2,r2为 体厚的1/2,并设长为a=2r1,宽为b=2r2,厚为 c=2r3, 则 体积V=0.52abc. 在活体情况下,根据50个体测定,获得平均体长a为 50 a 233.19m,体宽b为115.52m,体厚c 为86.8m.由此计 算获得b=0.65a,c=0.37a,代入上式则获得自变量仅为a的简 化公式 V=0.125a3=0.13a3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测量体长就可直接计算出轮 虫的近似体积,并假定比重为1,则可求出轮虫的体重.
3. 沉淀体积法
本方法很简单,把用网具捞取的浮游生物样品 放在有刻度的滴定管中,经一定时间沉淀后读出沉 淀体积. 排水容积法和沉淀体积法所获得的是浮游物 (sesten)的总体积.如果水体中大型浮游动物占优势, 则有较大的正确性;应用本法采水量要大,样品量 越大就越正确.
4. 直接称重法
几何图形法和容积法获得只是近似值.有时误差较 大,直接称重法就是要把测重的生物体,用微量天平直 接称其体重,本方法虽然在技术上存在一定困难,但由 于它的正确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普遍接受 的测算方法.浮游动物的湿重由于很难掌握吸水的程度, 以及各种动物本身水分含量的不同,所以亦存在误差. 近来,随着电子天平的问世,由于它的分度值可达 0.1g,人们越来越重视测定浮游动物的干重,并认为 它是较为可靠的质量标志.
四,体重的测定方法
由于浮游动物大小相差极为悬殊,因此不分大小, 类别而只列出一个浮游动物总数有较大的片面性,不能 客观地评价水体的供饵能力.以武汉东湖为例,若以个 体数表示,原生动物占85%的以上,甲壳动物处于微不 足道的地位;若以生物量表示,则原生动物仅占l0-20%, 而甲壳动物占50%以上,为了正确地评价浮游动物在水 生态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中的作用,生物量的测算 显得尤为必要.目前,测定浮游动物生物量主要有体积 法,排水容积法和直接称重法.
换算公式 把计数获得的结果用下列公式换算为单位体积中浮游动物个数: N= Vsn/VVa 式中 N——升水中浮游动物个体数(个/升);V—采样体积(升);Vs, Va——沉淀体积(毫升),计数体积(毫升);n—计数所获得的个体数. 例如:取1升水样,浓缩至30毫升,计数之前充分摇匀后吸取0.1毫升样 品,计数原生动物两片,获得平均值为50个,吸取1髦升样品计数轮 虫,计数两片获 得平均值为30个,则1升水个原生动物为: 30×50/1×0.1=15 000 (个) 1升水中轮虫数量为:30×30/1×1=900(个) 又如取20升水样,经25号生物网过滤后,滤缩标本全部计数得各种枝角 类50个;桡足类成体,幼体80个,无节幼400个, 则 1升水中校角类为:50/20=2.5(个);桡足类为: 480/20=24个 无节幼体如在1升沉淀样品中计数,则和轮虫一样换算;如在20升过滤样 品中分次级样品计数,则按同样的原则进行换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