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类型及练习题教学提纲

复句类型及练习题教学提纲
复句类型及练习题教学提纲

复句类型及练习题

复句类型

(一)知识概述

1、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关的简单句子构成的句子。构成复句的简单句子叫分

句。

2、复句类型

⑴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叙述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样的复句叫并列关系复句。

常用关联词:也……,也……又……,又……既……,又(也)……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有时……,有时……一方面……,(另、又)一方面……不是……,而是……

⑵承接复句:几个分句是连续动作或先后发生的事,分句次序一般不能随意改动。

常用关联词:首先(起先)……,然后(后来)……就便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

⑶选择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这样的复句叫选择关系复

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不是……,就是……是……,还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宁可……,也不……与其……,不如(毋宁)……

⑷递进关系:后面的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有小到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的复句叫做选择关系的复句。

常有的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反而)……尚且……,何况……别说(慢说、不要说)……,连(就是)……

⑸转折关系:后一句表述的事实,与前一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复句叫转折关系复句。

常有的关联词语:虽然(尽管)……,但是(可是、却、而)……但

是但可可是然而却不过只是不过倒

⑹假设关系:前一个分句说出一种假设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假设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的复

句。

常有的关联词语: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就(那么、那、便)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也(还)……

⑺条件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一种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满足这种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

常有的关联词语:只要……,就(都、便、总)……只有(唯有、除非)……,才(否

则)……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都(总、总是、也、还)……

⑻因果关系: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结果的复句。

常有的关联词语:因为(由于)……,所以(就、因而、以致)……之所以……是因为……既然……,那么(就、又、便)……因而因此由

于所以以致

二、练习

1、分辨下面两句话哪句是单句,哪句是复句。是单句,用符号法分析句子成分;是复句,指出分句间关系。

(1)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

(2)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3)下列句子属于单句的有(),属于复句的有()。

A. 老师打开书本, 开始上课。

B. 无论谁,都必须遵守纪律. 。

C. 然而,他们要求于人的是什么呢?

D. 暴风雨冲过的荒草,象用梳子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

E. 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区、任何时代都适用的真理。

2、选出不是复句的一项:()

A、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B、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C、这声音虽然低,却很耳熟。

D、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下列各句,()句是复句。

A.他藏在一个他看得到你,你看不到他的地方。

B.只有教育,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

C.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他也没有放松过学习。

D.阳光,沙滩,海浪,他人掌

4、“这种花在西安,即使在冬天也能见到。”这句是()

A)单句 B)复句 C)让步复句 D)并列复句。

5、对复句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高速度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也十分可能的。

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不同。

③阳光映照着雨后的树林,树叶绿得更加鲜艳。

④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A、①并列②转折③因果④条件

B、①递进②转折③条件④假设

C、①并列②转折③条件④假设

D、①递进②转折③因果④条件

6、对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是递进复句。

②、“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才会相信。”这是条件复句。

③、“即使工作再困难些,他也不会退缩的。”这是条件复句。

④、“既然主人盛情邀请,我们就不要推辞了。”这是因果复句。

7.指出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答案写在括号内。

①我们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公仆。( )

②与其说是同情你们,倒不如说也为我们自己的利益。( )

③要加强劳动保护错施,以防发生事故。( )

8.在句子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指出分句间的关系。

①宝石( )混在垃圾堆里,也仍然晶莹夺目。(关系是: )

②( )我把那么深厚的感情灌注在我的歌里,他怎么会听不出来呢?(关系是: )

③除非是到了春天,你( )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花。(关系是: )

9、用下面两个句子组成一个转折复习,使句意强调的是①句:

①他性格孤僻,生活也比较散漫。②他在学习上有股钻劲,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

10、多重复句的层次、关系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②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③就可以固定下来。A、①/②//③B、①//②/③

假设并列并列条件

C、①/②//③ D、①//②/③

并列条件并列因果

11.在下列四个复句中,与其他三个复句的第一层次关系不同的一句是:()

A、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不少科学家认识了真理,并且坚持真理,结果被愚昧的统治者杀死,他们的学说、著作也被禁止、焚毁。

B、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C、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学术分工愈益细密了,不但通晓所有各种科学的人并不存在,就是在自己专门研究的学科内,也还是有大片的空白园地。

D、先知先觉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很多知识,而又承认自己知识不够。

三、判断下列复句的类型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

3、要是到了夏天,那座高出上的积雪就会融化。

4、我们即使再盖一间库房,也装不下这些稻谷。

5、如果把道理说明白,他一定乐意支持你们的。

6、既然他处处为集体着想,就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7、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8、即使工作再困难些,他也不会退缩的。

9、他宁可少睡些,也要把当天的事情做完。

10、他们今天是来开会,还是来参观呢?

11、他们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视察工作的。

五、反馈矫正。是单句的,用:"____"画出句子主干,是复句的说明分句间的关系。

1、只要有水,单新疆自治区就有一亿亩荒地可以开垦。

2、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掉。

3、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望一眼。

4、片面的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片面的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错误的。

5、虽自知这心情中难免褊狭、执拗,却总以叹息了之。

6、更让我动情的,则是从不少年轻人身上反映出的心灵美。

7、我离开延安的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

8、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

9、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

10、我们家赶忙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决定在举行婚礼之后全家到哲尔赛岛去游玩一次。

11、徐悲鸿以愤激的感情,用两年的时间,创作了巨幅油画《奚我后》。

12、如果不是社会现代主义的新中国,不是遇到这样的好总理,哪会有这种事呢?

13、纵观140年来代表人民用过的邮票,虽然大小不过方寸,但大多是反映出人类的进步。

1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15、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的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16、那有节奏的歌声是和谐的、优美的。

17、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游公园。

18、我深深的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八百个字。

19、他的魁梧的身形,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山下的大道边。

20、祥子喝了瓢凉水就走了出去。

21、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22、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需要有才能。

23、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图画。

24、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25、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4.写出下列复句的类型:

(1)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______复句

(2)从此,一到冬天,阿婆烫伤的手背就要生冻疮。______复句

(3)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竺可桢《向沙漠进军》) ______复句

(4)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翁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王愿坚《七根火柴》) ______复句

(5)我的这个发言,与其说是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的心声,无宁说是对一部巨著的希望。(郭沫若《科学的春天》)______复句

(6)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魏巍《我的老师》)

______复句

(7)跟着尚二叔打猎,在我是欢乐的节日,帮着提提药葫芦,都感到是很美的差使。(吴伯萧《猎户》) ______复句

(8)要让它呆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杨朔《荔枝蜜》) ______复句

(9)同志们,现在要全力处理这件急事,会议暂停!(《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______复句(10)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朱自清《春》) ______复句

复句练习题(第二轮)

(二)反馈练习判断下列复句的类型

1、他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还不能参加这样的大会。

2、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3、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一身土气。

4、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5、孩子飞也似地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

6、与其说它是城市,还不如说它是渔村更合适。

7、凉风,即使是一点点,也给了人们许多希望。

8、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9、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

10、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11、记者参加了这个会,并且听了著名演员梅兰芳演出的京剧。

12、我宁可自己多做一些,也不把工作推给别人。

13、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

14、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5、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青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

16、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

17、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8、只要有水源,单新疆自治区尚有一亿亩荒地可以开垦。

19、不论天气是好是坏,运动会都照常举行。

20、你端起酒碗来说几句,我放下筷子来接几声。

21、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22、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地去死。

23、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24、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指出下列复句的类型

1、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

2、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5、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

6、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

7、(这个故事)人们大都当做笑话,而不把它看成一个严肃的讽刺性故事。

8、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

9、我们既不应当因为出了点错误便偃旗息鼓,悲观泄气,更不应当有了错误就否定改革。

10、从教学的过程来说,不管学什么,教的人总要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地把知识教给学生。

11、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12、你上课时不能说话,尤其是在老师讲课时。

13、你连自己都说服不了,何况别人呢?

14、文天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15、与其现在后悔,不如当初好好去学。

16、这绝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说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

17、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

18、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

19、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所以浪费时间就是耗费生命。

20、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

21、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可贵,就应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22、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23、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24、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25、只有靠自己观察,才能知道实际的情形。

26、除非身体实在支持不住,他才会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27、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28、母亲又送我一句格言,告诉了我一个真理。

29、只有我们去实践了,才能够检验这条理论是否正确。

30、他做了,还不如不去做。

31、他学日语,学英语?

32、“基本”这个词基本有用,但不是到处可用。

33、大家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

34、倘若你想避免任何失败,那你也必定永远得不到成功。

35、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36、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37、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38、轻风舞细柳,淡月失梅花。

39、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袋子米送给了她。

40、敌人怕陈然传播消息,所以把他隔离开来了。

41、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依恋故土的。

42、这暖意不断传给后来者,也传给车厢里的每一个人。

43、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44、只有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45、要不是马列主义的理论传到中国,中国的工人阶级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

46、尽管于勒叔叔一直没有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47、柴砂茶具的美学价值,不仅在造型和本身所具有的装饰上,更在于它的精神内涵。

48、正是由于采用了嘴里的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了前程万里的发展。

49、无论形势多么严峻,陈然都沉着应对。

50、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参考答案:

1、并列

2、递进

3、并列

4、并列

5、并列

6、并列

7、并列

8、并列

9、递进10、条件11、递进12、递进13、递进14、选择15、选择16、选择17、选择18、转折19、因果20、因果21、因果22、假设23、假设24、假设25、条件26、条件27、条件28、并列29、条件30、选择31、选择32、转折33、并列34、假设35、并列36、并列37、假设38、并列39、转折40、因果41、递进42、并列43、假设44、条件45、假设46、转折47、递进48、因果49、条件50、因果

一、判断下列复句类型

1、因为今天下雨,所以他迟到了。

2、中国是火药的故乡,又是火箭的故乡。

3、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4、他不但是“三好学生”,而且是“优秀班干部”。

5、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克服。

6、虽然金子很名贵,但我还是要做一块钢。

7、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到白云山看看。

8、只有春天的到来,生活里才能开满鲜花。

9、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

10、要让它呆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

11、即使站在十里外的山头上,也能看见那飞练的白光。

复句类型辨别练习题及答案

1、他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还不能参加这样的大会。()

2、看着这场景,将军觉得十分快意。()

3、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3、他急忙背上了书包,匆匆地走了。

4、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5、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6、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7、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

8、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9、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一身土气。()

10、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11、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12、孩子飞也似地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

13、与其说它是城市,还不如说它是渔村更合适。()

14、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

15、这声音虽然极底,却很耳熟。()

16、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17、由于名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18、要是有堆火烤,该多好啊!()

19、凉风,即使是一点点,也给了人们许多希望。()

20、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21、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

22、既不敢出去,又没事可作。()

23、车夫急着上雨布,铺户忙着收幌子,小贩们慌手忙脚地收拾摊子,行路的加紧往前奔。()

24、他一边咕哝,一边迅速穿上衣服。()

25、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26、你不仅曾经为革命建立功勋,而且现在和将来仍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继续献了一切。()

27、记者参加了这个会,并且听了著名演员梅兰芳演出的京剧。()

28、我宁可自己多做一些,也不把工作推给别人。()

29、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

3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1、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青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

32、湿透了的衣服又重又冷,但是人们一直干到天黑透了才离开工地。()

33、小孩子虽然是顺口念着玩,老杨同志却听着很有意思。()

34、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

35、因为小腿伤口发炎,他掉队了。()

36、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37、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

38、如今,你若是从井冈山许多山坳走过,便能看到一条条修长的竹滑道。()

39、如果这一次落选了,也许这个人终生就和音乐分手了。()

40、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41、只要有水源,单新疆自治区尚有一亿亩荒地可以开垦。()

参考答案:

1、因果

2、并列(或承接)

3、并列

4、并列(或承接)4、因果

5、并列

6、假设

7、并列

8、并列

9、承接。10、递进11、递进12、选择13、选择14、转折15、转折16、因果17、因果18、假设19、假设20、条件21、并列22、并列23、并列24、并列25、并列26、递进27、递进28、选择29、选择30、选择31、转折32、转折33、转折34、因果35、因果36、因果37、因果38、假设39、假设40、假设41、条件

复句类型判别歌诀

不是而是要记得,分句平等是平列;于是然后和接着,先后有序为承接;不是就是须熟知,任选限选属选择;虽然但是尽管还,然而可是称转折;既然配就叫因果;无论除非和越越,不管只要讲条件;即使配也称假设;不仅配还是递进,预递承递可后挈;解证总分属解说;判别类型抓要诀。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完整版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 学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法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等。 2、演绎法先展示语法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语法规则,便于学生自行替换、生成和扩展。通常做法是把语法规则归结为若干句型,把句型具体化为一些范句。比如讲“比”字句,教师可以先给格式:A比B+形容词“他比我高。” 3、归纳法先展示一定数量的例证(不能太少),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语法规则。归纳法是我们倡导的语法教学的主要方式,因为这种方法是先大量输入相关的句子,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感知,再来引导学生自己概括特点、分析规律,学生容易得到验证,对规律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 4、对比法有点儿比较贵这儿东西有点儿贵这儿的东西比较贵便宜-------------这儿的东西比较便宜通过以上汉语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有点儿”常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而“比较”后面的形容词好坏都能说。 5、情景导入法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教师:XX昨天来了没有学生:他昨天没来。教师:哦,他昨天没来。XX,你去哪了这种闲聊实际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本文转自: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心)

判断复合句的类型

判断复合句的类型 1.Go and see whether they have finished correcting the papers yet. 2.Jim doesn’t understand why his wife always goes shopping. 3.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we should do next, Mr Wang? 4. Generally, air will be heavily polluted where there are factories. 5. I didn’t realize how special my mother was until I became an adult. 6. She behaved as if she were the boss. 7.The girl who is singing an English song in the next room is Tom’s sister. 8. Yesterday she sold her car which she bought a month ago. 9. They will fly to Washington, where they plan to stay for two or three days. 10. Many children,whose parents are away working in big cities,are taken good care of in the village. 11. Gun control is a subject which Americans have argued for a long time. 12. The teacher raised his voice so that the students in the back could hear more clearly. 13. You will certainly succeed so long as you keep on trying. 14.The old town has narrow streets and small houses that are built close to each other. 15.He has two sons, who work as chemists. 16.Who wants to stay in a hotel has to pay their own way. 定语从句:是指在复合句中,修饰或的从句.被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叫做“”.引导定语从句的词叫“” Do you know the man who is talking with your mother? Mr. Smith is the person with whom I am working I like those books whose topics are about history. The boy whose father works abroad is my classmate. A plane is a machine that can fly. The book (which) I gave you was worth $10. He didn’t tell me the reason why he didn’t come to the school. Huangshi is the place where I was born and grew up. They are discussing about the time when they will get together. 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词who,whom,that; which,whose,where; when; why 小结: 如何确定关系词?一看先行词;二看先行词在从句中充当的成分。 定语从句中注意的问题 一.用that而不用which的情况: 1. 先行词是everything, nothing, anything, something, much, little, none等不定代词,引导定语从句用that; 2. 先行词被形容词最高级或序数词he very, the only,the same, the last修饰时,引导定语从句用that; 3. 先行词中既有人又有事物时,引导定语从句用that; 用which而不用that的情况 在介词后面,指事物用which,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指物用which不用that 1.Nothing ______ can be done has been done. 2.Do you have anything ______ you don’t understand ?

复句的关系类型(1)

复句的关系类型 一、并列复句 常用关联词语: 合用:既A,又(也)B 又(也)A,又(也)B 有时A,有时B 一方面A,(另、又) 一方面B 一边A, —边B 一会儿A, —会儿B 单用:也又同时同样另外 ①他一边跑,一边回头张望。 ②他既会写诗,?又能作画。 ③她又漂亮,又聪明。 ④我们有时说普通话,有时说粤语。 ⑤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二、.连贯复句(顺承) 前后分句按时间、空间或逻辑事理上的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分句之间有先后相 承的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合用:首先(起先、先)A,然后(后来、随后、再、又)B 刚A,就B 一A,就B 单用:就又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继而终于 ①我悄悄地起身,穿上大衣,轻轻地带上门,摄手摄脚地走了出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②首先我递给科长一份报告,接着.我给老王一个通知,然后.我就离开了办公室。 ③开始只是小张一个人唱,后来?大家都跟着唱了起来。? ? ④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三、选择复句 常用关联词语: 合用:或者(或、或是)A,或者(或、或是)B ;是A,还是B;不是A,就是B ;要么A,要么B;与其A,不如(无宁、宁肯、还不如、倒不如)B;宁可(宁、宁肯、宁愿)A,也不(决不、不)B 单用:或者;或是;或;还是。 ①或者你唱,或者我唱,或者我们一齐唱。(表示商量选择,又叫商选式) ②我明天去北京,'或者.去天津。(陈述式) ③是你去,还是让小王去?(疑问式) ①与其说她有过人的才能,倒不如.说她以美貌胜人。 ②他宁愿住在偏僻的城郊,也不.愿住在闹市区。 ③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下生。 ④与其跪下生,还不如站着死。 ⑤他宁愿挨一顿批评,也要.把老王拉来评评理。 四、递进复句?? 常用关联词语: 合用:不但(不仅、不只、不光、非但)A,而且(还、也、又、更、就连)B 不但(不但不、非但没)A,反而(反倒还、相反还、偏偏还) B 单用:而且并且何况况且甚至更还甚至于更何况 1、多重递进,又称顺进式,两个分句都表示肯定,层层推进。顺进式就是后一分句以前一分句的意思为基点来顺向推进。 ①水不仅是植物生命的源泉,而且.是植物生命得以诞生的条件。 ②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③小王会唱歌,而且.还会作词、?作曲。 ④我们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更会为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⑤他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充满信心,甚至还想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情景。 2、逆向递进:前一分句表示否定,后一分句表示肯定,从反面把意思推进一层。 ①他非但没有送来情报,就连人也没有了消息。 ②不但她的丈夫没有找到,而且连她的儿女也没有再回来看她一眼。 3、反向逆进:前一个分句以否定的意思为基点,后一分句则向一个肯定的意思反向推进。 ①他不但不生我气,反而对我更好了。 ②小王不光不给他妈钱,反倒把他妈妈赶出了家门。 4、让步递进(也叫衬托递进):前面分句是后面分句的衬托,后面分句的意思推进一层,让步递进主要在于强调后一分句。 常用关联词语:合用:尚且A,何况(更不用说、还)B;别说(慢说、不要说)A,连(就是)B。单用:尚且何况反而 ①你论文不能按时完成也不要勉强,何况我们还不知道会议能否如期举行。 ②别说是只狗,就是老虎我也不怕。 ③十月的武汉就这么冷了,更何况深冬时的哈尔滨呢。 六、因果复句 1、说明性因果: 常用关联词语: 合用:因为(因、由于)A,所以(才、就、便、故、于是、因此、因而、以致)B;之所以A, 是因为(是由于、就在于)B; 单用:因为由于是因为是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致使从而 ①因为河里结了冰,所.以船只都只停在边上。 ②路上车堵得慌,所以.没能按时赶到。 ③水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线,因而.又为原始生命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④我从未见过成年人这种打扮,因此.,有些吃惊的望着她。 ⑤他之所以没有取得大的成就,是因为他过于骄傲。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单句和复句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单句和复句 单句 1、单句 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主谓句的具体类型有很多种,我们这里只研究比较常见的主谓宾式和主谓式) 例:我们喜欢(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主谓宾式)他[非常]健康。(主谓式) (他的)病症消失了。(主谓式) 注:主谓宾式的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这样,后面才有可能带宾语;主谓式的句子中的谓语可以是形容词或动词,但动词是不及物动词。 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 例;飞机!站住!哦!呜!(我们这里不做研究) 结构复杂的单句的分析: 一个单句的各个成分都由词来充当,这个句子就简单;如果由复杂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成分,单句就复杂了,它和复杂短语的道理是一样的。 例:1、(我们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 2、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3、[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巩固练习:用符号标出各种句子成分 1、严肃地对待文章内容的人一定也在文章形式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 2、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增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复句 (一)复句类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 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例如:单 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 顺序不能动。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 B”。例如: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 一层。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法 2、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等。 3、 4、2、演绎法 5、先展示语法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语法规则,便于学生自行替换、生成和扩展。通常做法是把语法规则归结为若干句型,把句型具体化为一些范句。 6、比如讲“比”字句,教师可以先给格式: 7、A 比B+ 形容词 8、“他比我高。” 9、 10 、?3、归纳法 11 、?先展示一定数量的例证(不能太少),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语法规则。归纳法是我们倡导的语法教学的主要方式,因为这种方法是先大量输入相关的句子,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感知,再来引导学生自己概括特点、分析规律,学生容易得到验证,对规律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 12、 13 、?4、对比法

15、有点儿 比较 16、 贵 17、 这儿东西有点儿贵 18、 这儿的东西比较贵 19、 20、便宜 21、 22、这儿的东西比较便宜 23、通过以上汉语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有点儿”常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而“比较”后面的形容词好坏都能说 24、 25、5、情景导入法 26、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 27、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 教师:XX昨天来了没有? 28、 学生:他昨天没来。 29、 教师:哦,他昨天没来。XX,你去哪了? 30、 31、这种闲聊实际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本文转自: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心)

判断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判断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要求单句划分成分,复句说出复句类型: 1提高写作水平,不仅要向书本求教,还要认真"读"好"生活"这部活的教科书. 2一个"扶"字既写出了杨柳的轻盈,又写出了春风的情意. 3.轻风舞细柳,淡月失梅花. 4.她拿出仅有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 5.她抱歉地对我们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 6.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袋子米送给了她. 7.满天都是星光,大地也亮起来了. 8.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 9.我们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10.我长长地吐了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 11.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澈透底. 12.陈然不知道,这是在敌人机构里秘密工作的一个同志得到消息,来不及报告市委,才冒 险直接通知他的. 13.校图书馆为尽快周转图书,在各班设了图书委员共同负责这项工作. 14.许晓轩高明的斗争艺术,把敌人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为掩盖他们的过失方面去了. 15.敌人怕陈然传播消息,所以把他隔离开来了. 16.敌人不敢报告上级,因为许晓轩说出的消息来源宣告了敌人的失败. 17.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在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 18.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依恋故土的. 19.他托在手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似的. 20.如果不是在社会主义新中国遇到这样的好总理,哪会有这种好事呢! 21.这暖意不断传给后来者,也传给车厢里的每一个人. 22.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23.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24.雷峰夕照并不见佳,我以为. 25.也不知是哪一位热心肠的人,用云杉枝条编织的花环,装点了那一排掩埋忠骨的坟墓. 26.她们老找不着对象,这是全家都十分发愁的事. 二,判断下列复句类型,且有关联词的句子请指出关联词(在下面加点): 1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2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3一所别墅. 4母亲有点迟疑,但是两个姐姐赞成. 5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6妇女们都被打发到园子里来了,钱礼就去找工人雇牲口. 7他听到牲口的声音,便又掉转头往侧边冲去. 8树上结得密密层层的果子在随风摆动,已经有熟透了的落在地上了. 9她刚刚这样想,却听到一阵年轻女人的笑声.(比较另一句):她刚刚这样想的时候,却听到一阵年轻女人的笑声. 10黑妮听了大伯父的话,坚决不去找程仁. 10.除非天塌下来,李子俊是不会把地让出来的. 11.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接受着愧悔的晚年. 12.只有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13.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

复句的基本类型

复句的基本类型 因果类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非因果类复句: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复句分成以下八种类型: ⒈并列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意义相关的情况,或者是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并列地组合在一起。如:我们一边走,一边高兴地谈笑着。 ⒉承接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连续的动作,或者是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是前后相接的。如: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瓢泼大雨。 ⒊选择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事物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情况,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或者需要选择或取舍。 如:星期天,我们是去郊游呢,还是去图书馆? ⒋递进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在意义上程度一个比一个深。如:美不美不光在外表,还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 ⒌转折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表示两个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意义上是相对或相反的,如:虽然他个儿长得矮小,但是力气可大着呢! ⒍因果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这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有时前一分句说因,后一分句说果;有时前一分句说根据,后一分句说结论。 如:困为雷锋叔叔为人民做许多好事,所以人民永远怀念他。 ⒎假设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假设因果关系。前一分句提出一个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后一分句说由于这个假设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如:要是你能刻苦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⒏条件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条件因果关系。前一部分提出一个条件,后一部分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无论困难多大,他都能克服。 复句常用关联词1并列复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 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 是……而是……等。 2承接复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接着……、……就……、……于是……、……又……、……便…… 等。 3递进复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 还……、……更(还)……、……甚至……等。 4选择复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 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 与其……不如……等。 5转折复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 是……、……然而……、……却……等。 6因果复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 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7 假设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 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8条件复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类课堂游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10类课堂游戏 2011-02-1516:34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10类课堂游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课堂教学游戏,适用的范围各不一样,优劣皆有,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应用于生词、拼音、句子或课文教学。 一、拍“苍蝇”。用报纸和硬纸片做成苍蝇拍,学生两人或三人一组,将黑板上生词当作“苍蝇”,听到其他同学念出生词,以最快的速度拍中者胜出。 二、向前进。两人或三人一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到老师出示的生词、短语或句子,以最快的速度读对者向前走一步,最先到达终点者胜出。 三、不到长城非好汉。类似于游戏2,换汤不换药。黑板上画出由很多台阶组成的长城,每抢答对一个问题,可以向上一台阶,最先登上长城顶峰者胜出。 四、消失的生词。从数个或一叠生词卡中抽出一两个,让学生说出被抽出的生词。(要求学生对生词充分熟悉理解后,才能进行) 五、猜猜猜。看老师的嘴形、表情、动作,猜出生词。(如果学生水平较好,可将难度增至短语、句子) 六、找朋友。一半学生手持拼音卡,一半学生手持生词卡,在规定时间内生词和拼音要互相找到对方,并站在一起。 七、点名喽!每个学生一张生字卡,卡上生词为学生临时名字,老师念“**”,手持“**”的学生就要高举生词卡,并大声而准确地读出来,其他学生跟读一遍;若被点到名而没反应过来或是读错,则失去生词卡,并罚读三遍老师指定的生词、短语或句子。 八、蹲蹲蹲。以个人或组为单位,每个单位以生词命名,“**蹲,**蹲,**蹲完☆☆蹲。”“☆☆蹲,☆☆蹲,☆☆蹲完※※蹲。”依此类推,一个接一个。反应不过来或是说错的,

回答老师的提问,以示惩罚。 九、团结就是力量。以组为单位,人手一张字条,上面是一个句子的某部分,在规定的时间内讨论,拼出完整的句子,派一个组员写于黑板上。 十、PK赛。两队人马站在台前,读得较好那一队可以坐回座位上,读得较不好的继续跟下一队PK。这里的学生比较懒,谁都不愿意一直站在台前,当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认真读。 来源:上海儒森对外汉语文化交流中心

复句的几种类型

复句是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主要有下列十种类型: 1、并列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如: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如: 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如: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4、选择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

间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如: 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5、转折复句 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如: 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6、假设复句 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如: 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7、因果复句 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性质:是汉语作为外语或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理论基础/支柱: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汉语语音的特点:1、音节有声韵调构成。 2、声母可按发音部位(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根音等)和发音方法(塞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擦音等)来分类或分组。 3、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4、拼音方案类似音标,只有注音作用。 直接法: 代表人物:1、贝力子 2、叶斯珀森 3、帕默 4、韦斯特 5、艾克斯利 对直接法的评价(可能出判断题): 成就:1、提倡“言语——语言——言语”的学习途径,利用直观手段。 2、整套的练习体系和影响广泛的教材。 不足:1、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没有认识到成年人学习外语的特点,抑制成年人认知能力的发挥。 2、偏重经验,忽视感觉及对语言的理性认识。 听说法:是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 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理论基础:1、语言学方面:结构主义语言学(龙菲尔德) 2、心理学方面: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6、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视听法:是将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 基本原则:1、培养听、说、读、写言语习惯 2、语言和情景相结合 3、排除母语和文字为中介 4、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有控制地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 自觉对比法(附自觉实践法)P28-30 认知法:是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的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 则,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因人脑的认知活动依靠符号来编码或解码,故又称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基本原则:1、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 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利用母语 5、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 6、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 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复句类型练习(并列——条件)含答案

复句类型练习(并列——条件) 一、辩类型: 1、白天晚上,只要她没睡着,嘴里就哼哼唧唧地唱歌。(条件,充足) 2、除非让他亲自去解释,否则永远也别指望得到原谅。(条件,必要) 3、不论处在什么厄运中,都不要失去理想!都要保持高风亮节!(条件,无条件) 4、他做了,还不如不去做。(转折,弱转) 5、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青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转折,轻转) 6、无论什么时候找到他,他总是很真诚、很热心地对待我们。(条件,无条件) 7、正是有了他的帮助,萍儿才感到生活充满了希望。(条件,必要) 8、平凡的工作只要和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便会产生极大的乐趣。(条件,充足) 9、回去把你们的粮食、钱财、土地老老实实地分给老百姓,要不然绝饶不了你们。(条件,必要) 10、不管穷人富人,男儿女娃,在读书问题上都是平等的。(条件,无条件) 11、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转折,重转) 12、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转折,轻转) 13、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条件,无条件) 14、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转折,轻转) 15、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把事情办好。(条件,必要) 16、只要煤矿一开工资,这个城市总要热闹那么几天。(条件,充足) 17、不管穷人富人,男儿女娃,在读书问题上都是平等的。(条件,无条件) 18、一旦掌握了要领,就很容易深入下去了。(条件,充足) 19、任凭我们怎么叫门,他都没有把门打开。(条件,无条件) 20、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各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条件,必要) 21、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转折,重转) 22、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地说出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转折,轻转) 23、小王现在成绩还很差,不过比上学期还是进步多了。(转折,轻转) 24、他认真研究了这个问题,而且解决了这个问题。(递进,一般) 25、中国人不是倒向资本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选择,未定) 26、中国人不是倒向资本主义一边,而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并列,对等) 27、现在的学生不要说写毛笔字,连钢笔字都写不好。(递进,衬托) 28、她既是三好学生,又是优秀学生干部。(并列,平行) 29、他不故意地冷淡谁,也不肯绕着弯子去巴结人。(并列,平行) 30、上班以后,首先清理卫生,关掉充好电的灯源,然后就开始在窗口收上井工人的矿灯,再把充足电的矿灯发放给下井的工人。(承接,时间先后) 31、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选择,先取后舍) 32、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选择,未定) 33、大家与其在这儿闲谈,还不如抓紧时间看书。(选择,先舍后取) 34、大家披好衣服,扛着锄头上山去了。(承接,时间先后) 35、只要你天天坚持跑步,你的身体就会好起来。(条件,充足) 36、在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解说,解释说明) 37、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解说,解释说明) 38、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解说,先分后总)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1、汉语各要素的教学任务、原则和方法 (1)语音 A、语音教学的任务和目的:使学习者掌握汉语普通话标准、正确的发音及语音系统。 B、通常认为语音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a、单音教学(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 b、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 c、循序渐进 d、理解与发音相结合 e、机械性练习与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 C、辅音和声母教学:辅音不同由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特别注意:送气音&不送气音;清音&浊音; D、元音和韵母教学:韵母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 E、声调教学 (2)词汇 A、词的选择:确定要教的词的范围。选择所要教的词汇的标准:a、频率b、范围c、可用性d、覆盖率e、熟悉程度f课堂交际用途g、可学性。二语教学中的选词标准:a、常用和构词能力强b、考虑学生的特殊需要和教学的特殊需要 B、词汇量的控制:决定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学习时限

国家汉办制定的留学生长期进修大纲:初等2500个,中等5000个,高等8500个 C、词义解释的方法:a、实物或图片解释b、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解释c、用语素义进行解释d、类比e、叙述情境f、用学生已掌握的语言解释。 词汇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a、翻译法b、直接法c、语素法d、语境法e、词根法f、词源法g、搭配法h、话语联结法i、比较法j、用话题词汇核对表k、循序渐进l、数量与质量相结合m、课上、课下结合n高复现率 D、词汇练习:常用的练习方法是―― a、感知性练习b、理解性练习c、 模仿性练习(语音模仿和汉字书写模仿)d、记忆性练习e、应用性练习 (3)语法 A、语法是语言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总汇。任务和目的 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语法规则进而理解目的语本身,并正确表达遣词造句。 B、语法教学的内容: a、把词组织成词组的规则 b、把词和词组组织成句子的规则 c、把句子组 织成语段的规则d、把语段组织成语篇的规则 C、重点语法项目的选择:两个标准――选择的项目要能体现语法系统的总 体特征;选择的项目应是学习者的难点。重点语法项目举例:量词用法;形容 词谓语句;无标记被动句;把字句;了着过用法;比较句;方位词用法;长定语;三位数以上的大数目,等等。 D、语法点的编排:a、先易后难b、在不违背上一条原则的前提下,尽可 能把相关的语法点组成一个系列,连续编排。 E、语法点的解释和练习 教语法的方法三种:A、归纳法,先给例子,后总结规则。B、演绎法,先 给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C、引导性的发现法,结合两种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类推,自己发现语法规则。

辨别下列复句类型

辨别下列复句类型: 一:1、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令人多么惊喜啊! 2、与其在实验室里进行化学变化,不如在社会起革命变化。 3、我应该感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 4、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5、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条件。 二:1、周总理不但用轿车送我上医院,而且叫人专门送回一件新的衬衫。 2、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茴香豆。 3、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4、他瘦得教人担心,但是精神很好。 5、我们既要放下包袱,又要开动机器。 三:1、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可贵,就要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2、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3、我宁可在这里蹲防空洞,也不能让祖国的人民蹲防空洞。 4、若不让错误出生,便不会有真理降世。 5、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然而我的心里仍然不舒服。 四:1、要么你就还我黄家的钱,要么就拿女儿顶债。 2、一方面由于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关。 3、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 4、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5、这声音虽然很低,却很耳熟。 五:1、我国幅员辽阔,特产丰富。 2、我够不上纽约州长竞选抽需的条件,于是我提出退出竞选的声明。 3、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 4、要是被人惹恼了,松鼠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5、我们既要放下包袱,又要开动机器。 六:1、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到一样荤菜。 2、只有有水源,单新疆自治区高有一亿亩荒地可以开垦。 3、这种机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4、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5、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益下降。 七:1、上面的路虽然还很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 2.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3、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4、闻一多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 5、只有赶上丰年,才缝上一些新衣服。 6、我们谈的“俭以养德”当然不是诸亮时代的封建道德,而是当今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美德。 7、.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8、.这声音虽然低,却很耳熟。 1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赵金铭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之由来及发展 1、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2、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根据国外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提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简况》提出:“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专门的人才。”此后,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创刊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世界汉语教学》(1987)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华语教学出版社(1986);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1984)。专家言论:王力:“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朱德熙:“实际上,这是一门学问。在国外已经变成了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王还:“如果教外语是一门科学,我们教汉语就是作为一种外语来教,自然也是一门学问。”1983年又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学科归属: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下属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研究对象: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都归属于应用语言学。(杨庆华,1995)出于汉语的习惯,我国学者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定名为:“对外汉语教学”(崔永华,1997) 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化。语言教学,是应用语言学中最老的一个分支。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以语言教学为对象的应用学科。 “两属性,三要素”说:学科以汉语为主,以对外教学为用。汉语是学科的本体属性,是学科构成的第一要素。对外教学是学科的应用属性,“对外”是学科构成的第二属性,“教学”是学科构成的第三要素。(邢福义)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框架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从根本上说,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对外汉语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语音与韵律,了解汉语词语用法与搭配习惯,明白造句原理与句子的组装规则以及正确得体的汉语表达方法,从而养成新的语言习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陆俭明论及对外汉语研究的建议:“研究工作应仅仅围绕…怎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外国学生尽快学好汉语?这么一个问题。首先需做基础研究,其次需要加强汉外对比研究和外国学生偏误分析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再其次,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编订出各种门类的高质量教材。最后,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教学法”(陆俭明,1999) 综观全局,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研究: 第一层面——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第二层面——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为心理学。 第三层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为教育学。 第四层面——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复句类型练习题及答案

复句类型练习题及答案 一、指出下列复句的类型 1、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2、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4、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7、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 8、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 9、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心了。 10、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11、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寞。 12、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 13、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14、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1、并列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并列复句、并列

复句、条件复句7、假设复句、递进复句、条件复句 10、条件复句 11、因果复句 12、因果复句 13、递进复句 14、转折复句 15、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 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16、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17、我们赶忙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决定在举行婚礼之后全家到哲尔赛岛去游玩一次。 18、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19、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 20、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21、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他使了个眼色。 22、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23、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24、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5、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复句的类型及划分

复句的类型及划分 一、什么是复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上以上有一定意义关系,在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其中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说明:复句并不是几个单句简单的组合,这些单句间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互不作句子成分。复句的构成可以根据句中的关联词语来分析,若无关联词语,则需从分句间的内在逻辑上入手来进行分析。 二.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分? 1、判断的标准主要有如下几条: ①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单句,否则就是复句。 例:a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b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仍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②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谓语之间用顿号隔开或无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例:a母亲又送我一句格言,告诉了我一个真理。 b 小明在房间里又唱又跳。 ③关联词语连接的若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只要有一处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若连接的全是分句,则是复句。 例:a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只有我们去实践了,才能够检验这条理论是否正确。 2、如何判断复句。 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句中的关联词语。值得注意的是关联词语有时成对使用,有时却只用一半。另外有的句子没有关联词语,可试着加入,再据此来作判断。 例:a 他做了,还不如不去做。 b 他学日语,学英语? 三、复句基本类型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复句分成以下七种类型: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既A,又B”。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