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教学设计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乘以整数。教材第1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的第1-4题。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能力目标: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迁移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小数乘以整数。

2.小数乘以整数的积重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关键:

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练习、迁移的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投影出示)

2.4扩大()倍是24。

72缩小()是7.2。

5.24扩大()倍是524。

702缩小()倍是0.70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来填空的?(小数点的移动)

2.指名学生说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3.说出15×5 208×15 各表示什么意义?

并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新课。

1.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些有关小数的一些知识,首先我们来学习小数的乘法。(板书课题)小数的乘法

2.出示复习题。

师生共同讨论,出示投影片。

(1)算出积填在空格里。

(2)观察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的关系。

从做到有观察比较。提问:

两个因数分别有什么变化?积又有什么变化?

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3.教学例1。

出示:花布每米6.5元,求买5米需要用多少元钱?

(1)指名学生读题,后问:有几种方法解答?怎样列式?学生讨论,老师板书学生的想法加法: 6.5+6.5+6.5+6.5+6.5=32.5(元)

乘法: 6.5×5=32.5(元)

提问: 6.5×5表示什么意思?

5个6.5是多少? 6.5的5倍是多少?

(2)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3)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法中含有小数位,能不能把这些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采用什么方法呢?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指导学生看书:讲解解题思路。

6. 5 扩大10倍 6 5

× 5 × 5

3 2 . 5 缩小10倍 3 2 5

6.5里有一位小数,先把6.5扩大10倍,变成65,把65乘以5的325,求得的积比原来要求的扩大了10倍,根据是前面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为了使原来的积不便,必须把32缩小10倍,即把积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意味,这样乘的的急救必须有一位小数.

小结:

为什么要把6.5扩大10倍?(小数转化整数)

为什么要把325缩小10倍?(原来的积不变)

小数乘以整数的步骤怎样?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出积,再把积缩小相同的倍数,点上小数点。

指出:计算是不必写出思维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根据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边说边填空。

2 . 5 ( )

× 7 × 7

( ) ( )

5 . 8 ( )

× 3 × 3

( ) ( )

2.直接说出积是多少?(投影出示)

3 . 2 5 .

4 8 . 5

× 3 × 6 × 3

得出:一位小数乘以整数,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相同,只是乘的的积是一位小数。

3.“做一做”,集体订正。

14个9.76是多少?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被乘数是几位小数?

积是几位小数?被乘数的小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课堂小结。

小数乘以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出积在看成熟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左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课堂作业。

1.指名思维较慢的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意义。

0.9×4 6.3×6 8.4×15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就表示求几个几是多少。提醒学生

不要掉了“求”字

2.做第2题。

学生独立列式,集体订正。

最后指名学生说说小数乘法的意义。

3.做第3题,前两小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最后集体订正。

五、布置作业。

做练习的第3题的后4道,第4题。(必做)

板书设计:

小数乘以整数

加法: 6.5+6.5+6.5+6.5+6.5=32.5(元)

乘法: 6.5×5=32.5(元)

7. 5 扩大10倍 6 5

× 5 × 5

3 2 . 5 缩小10倍 3 2 5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除法练习题

数学练习(一) 一、判一判 (1)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 积比原数小。( ) (2)7.2×0.78 > 7.2 ( ) (3)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一定也是循环小数。 ( ) (4)无限小数的小数位数一定比有限小数的小数位数多。() (5)一个数除以一个小数,商一定比被除数大。() 二、计算。 0.375÷0. 35= 4.6×0.65= 62÷11= 三、简算 0.125×32 3.25×0.99+0.0325 6.04÷8÷0.125 数学练习(二) 一、填空 1、两个不为0的数相除,除数()时,商就大于被除数;除数()时,商就小于被除数。 2、6.1919…保留两位小数是()。 3、甲数除以乙数,商是2.8,如果甲、乙两数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三位,商是() 4、4.6÷0.8=()……() 二、笔算。 29.29÷29= 111÷0.37= 0.87×1.9= (得数保留二位小数) 三、简算。 0.45×99 45×1.58+5.5×15.8 53×10.1

数学练习(三) 一、填空。 1、计算中0.387÷4.5时,去掉除数的小数点把它变为4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变为()。 2、1.748÷0.23=()÷2337.8÷1.8=()÷18 3、两个数相除,商是44.6,如果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除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它们的商是() 二、竖式计算。 14.21÷0.7= 12.6÷0.28= 2.35×1.4= (验算) 三、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0.25×9.87×4 36.7×2.1+10.8 8.45-0.45×0.1 数学练习(四) 1、已知A=35.5×0.6,B=35.5÷0.6,C=0.6÷35.5,不用计算,判断出()最大,()最小。 2、点A用数对表示是(5,4),如果将点A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2格,它现在的位置在( , )。 3、笔算 0.38×0.25= 150×0.12= 10÷3.3= 4.035÷2.4=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4、能简算的要简算 32.8×10.5÷0.6 42÷(5.25÷0.25) 3.6×2.5+75×0.36 0.125×32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 师:大家喜欢旅游吗?老师也喜欢,暑假里,老师去三峡游览了一番,带来很多照片,想看吗? 师:三峡风景宜人,每年都有很多人到这里观光游玩。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雄伟壮观, 其中,给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峡的船闸,三峡永久船闸门共24 扇,其中最大的一扇闸门高38.5 米,宽20.2 米,面积接近两个篮球场大,被称为“天下第一门” 。小男孩家的门高是2.2 米。师:根据画面上的信息,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闸门的身高是门高的多少倍?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下面我们先来解决问题一:怎样列式?仔细观察算式,交流一下,它与我们上一个信息窗所学的除法算式有什么区别? 师生共同总结,引出课题并板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合作探究: 1.质疑:我们已经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可能的回答: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下面大家用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 2.下面小组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一起来看合作要求 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 1、总结交流,学生分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解法:解法一:把米转化成 分米; 解法二:把除数、被除数都扩大10 倍。教师对学生不同的解法给予肯定,有的同学用竖式解决的?下面我们一起用竖式计算这个题目。 解法三:除法竖式 首先我们应先把除数转化成什么?(整数)把2.2 转化成整数,我们把小数点划去就可以了。把小数点划去,2.2 就转化成了22,这个数就扩大了10 倍。扩大10 倍,其实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了一位。

五年级小数乘除法练习题70道

5.6×2.9 3.77×1.8 0.02×96 5.22×0.3 9.99×0.02 4.67×0.9 5×2.44 1.666×6.1 9.432×0.002 5.6×6.5 4.88×2.9 5.61×4.3 8.9×2.4 5.5×55 9.77×0.02 1.384×5.1 8.78×83 2.6×61 0.059×0.2 4.268×1.7 57×5.7 9.46×2.85 17.8×6.4 1.5×4.9 2.5×0.8 5.555×5.2 2.22×3.33 7.658×85 36.02×0.3 56.78×8 除法: 85.44÷16 42.84÷7 101.7÷9 67.5÷15 230.4÷6 21.24÷36 0.736÷23 43.5÷12 35.21÷7 39.6÷24 6.21÷0.03 210÷1.4 51.3÷0.27 91.2÷3.8 0.756÷0.18 0.66÷0.3 11.97÷1.5 69.6÷2.9 38.4÷0.8 15÷0.06

(循环小数的用简便方法,除不尽保留2位小数): 8.2÷0.12 0.8÷0.9 76.4÷5.4 4.7÷3 1.25÷1.2 32÷42 14.36÷2.7 8.33÷6.2 1.7÷0.03 2.41÷0.7 用竖式计算 0.396÷1.2= 0.756÷0.36= 15.6×13= 0.18×15= 0.025×14= 3.06×36= 0.04×0.12= 3.84×2.6≈ 5.76×3=(保留一位小数)7.15×22 90.75÷3.3 3.68×0.25 16.9÷0.13 1.55÷3.9 3.7×0.016 13.76×0.8= 5.2×0.6 8.4×1.3 6.4×0.5 4.48×0.4 5.25×5 35.4×4.2 0.042×0.54 0.76×0.32 0.25×0.046 2.52×3.4 1.08×25 0.12×0.5×0.16= 4.8×0.25=0.125×1.4≈(保留两位小数) 2.5÷0.7= (保留三位小数)10.1÷ 3.3= (商用循环小数)10.75÷12.5= (用乘法验算) 3.25×9.04= (用除法验算)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5×7.1×4 16.12×99+16.12 5.2×0.9+0.9 7.28×99+7.28 4.3×50×0.2 64-2.64×0.5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单元教学分析

小数乘法和除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小数乘、除法,以及简单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相关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时,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数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积或商的近似值;初步学会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采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4.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主要学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其主要内容及其前后联系如下图: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以及简单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而且可以为学习分数、百分数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本单元内容大体分五段安排:第一段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探索一个小数与10、100、1000……相乘时,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第二段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探索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时,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第三段学习小数乘小数,包括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第四段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包括用“四舍五入”法

取商的近似值,以及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第五段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在这五段教学后,还安排了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内容的基本结构如下图: 由于小数和整数都遵循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小数乘、除法的竖式形式,乘、除的顺序,积和商的定位等都可仿照整数乘、除法的相应规则进行,所以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将整数乘、除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除法中来,同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除法计算中小数点的处理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积的位数少于乘数中小数部分位数之和的小数乘小数的笔算;二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笔算。这两个内容不仅需要正确运用积和商的小数点的定位方法,而且思考过程相对复杂,所以学生在计算中产生错误的可能性也相对大一些。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把小数乘法和除法混合分段编排。与以往把小数乘法和除法分开编排不同,本单元把小数乘法和除法混合分段编排。先安排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再安排小数乘小数以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样编排的好处,首先有利于学生根据不同学习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在具体情境中,小数乘整数很容易转化为整数乘法,小数除以整数也很容易转化为整数除法,联系整数乘、除法的意义也不难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运算意义,因而这部分内容便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计算方法。而小数乘小数以及一个数除以小数则要以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为基础,应用积、商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相应的转化,学习的难度相对要大一些,这便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引领学

小数除法的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三、“小数除法”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它关系到整体教学进程的推进和展开,影响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过程体验。对于小数除法内容,W老师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学习内容的本质和学生的学情,经过多次的调整与修改,精心设计了教学的问题情境。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聊这样一个话题。我先叙述一件事儿,你们不需要每个字儿都记录下来,你们认为最重要的记录下来。谁愿意到黑板上来?那个男孩儿来,他第一个举起了手。 学生上前 师:甲乙丙丁四人,他们是东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四个同学想毕业前聚一聚,他们就到东北师范大学的餐厅,一起吃了个饭,一起聊人生。饭后,服务员过来说,你们该缴费了。甲同学说,我先替你们给吧,就交给服务员100元,服务员说,找你3元。他们四个人这次的饭费打算AA制。AA制懂吗? 生:平摊。 师:现在要摊钱了,每个人要交多少钱?这事儿听明白了吗? 看黑板上学生的记录情况,学生记录的是:甲乙丙丁毕业了,上一个餐厅吃一顿饭 师:你就记住这些了啊?数学人要睁开数学的眼睛。你们还记得什么啊?看看这个女孩记录了什么?(把本子放到大屏幕下,对黑板上的男孩说)你要把我所有的话都记录下来呀? 师:人数4人,地点餐厅,缴费100元,找3元,97元。她记得怎么样? 生:好! 师:假如你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位,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我最想知道我们每人应该交多少钱,假如平摊的话。 师:对呀,每人要交多少钱啊?是不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啊,这个问题你们自己能解决吗? 生:能! 师:开始!

师:(看着学生在黑板上记录的内容说道)小伙子,吃了一顿饭的事儿,就不记下了,得简明扼要的,要解决问题了。 在教室走动,观察学生的计算 师:这事儿咋解决啊?每个人平摊,每个人要交多少钱?也可以用个竖式来表达。 找到一位同学使用竖式得到了有余数的结果 师:就把你的式子,好极了,写到黑板上来。挺好的,快来。 让学生1在黑板上列竖式计算 师:(对黑板上还在记录的学生说)小伙子,你,你还没记完关系呢,我们都解决完了,快回去办呐! 师:来,就这样,你们写你们的啊。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竖式 4 9 7 师:个儿挺高的,来,就把你的式子写到这就行哈。我再帮她把她的横式写在上面啊。 教师板书(100-3)÷4 学生进行板书: (100-3)÷4=24 (1) 2 4 4 9 7 8 1 7 1 6 1 师:(问黑板板书同学)完了?请问最后的结果是? 生1:最后的结果是:24元余个一元。 师:好,我是甲,我要收费了。丙,你给我多少钱啊? 生1沉默不知道如何回答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 第六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教学内容 (课题)小数乘整数(1) 课时 1 教材简析教科书第64-65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与难点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0. 8 × 3 2. 4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板书:0. 8 × 3 2. 4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集体交流、纠正。 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 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还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改进意见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 指名交流 五、课堂作业 1、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 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 学生在作业本上解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小数乘除法测试卷 带答案

五年级上学期小数乘除法测试卷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分数:_____ 一、填空。(22分) 1.表示4个1.2是多少的乘法算式是(4×1.2 )。 表示4的1.2倍是多少的算式是(4×1.2 )。 2.因为8×0.5是求8的(二分之一)是多少,所以它的积比8(小)。 3.用“四舍五入”把8.954保留两位小数约是(8.95),精确到十分位约是(9.0)。 4.在乘法中,如果两个因数都不为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0倍)。 5.不用计算,写出:(1),1.8×0.27的积有(三)位小数。 (2),9.12÷0.24的商的最高位是在(十)位上。 6. 0.7除以0.3,商求到十分位,商是(2.3),余数是(0.01)。 7.在○里填上“>”、“<”或“=”。 1.46×0.99○<1.46 54÷0.18○>54 0.57×1○=0.57 7.6×1.01○>7.6 4.8÷1.5○<4.8 35÷0.1○=35×10 8.由48×32=1536,可知480×0.32=(153.6),0.48×3.2=( 1.536) 9.由21.45÷15=1.43,可知2.145÷15=(0.143),214.5÷0.15=(1430)。 180.4)元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共8分)

1. 整数乘以小数,积一定小于被乘数。( ×) 2. 纯小数乘以纯小数,积一定小于其中一个因数。( √) 3. 2.7×0.4×2.5=2.7×(0.4×2.5)这种运算过程没有依次运算是错误的。( ×) 4. 2.5÷4的商是0.6,余数是1。( ×) 5. 20÷9的商是无限循环小数。( √) 6. 3.0与3不一定相等。( ×) 7. 0.666……保留两位小数写作0.666……=0.67。(×) 8.无限小数比有限小数大些。(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8分) (1)下面各题,积比△大的是(③)。(△是一个大于0的数) ①△×0.98 ②△×1 ③△×1.01 (2)24×0.25用(②)计算最简便。 ①24×0.5×0.5 ②6×(4×0.25)③0.047×280 (3)下面各题,积最小的是第(②)题。 ①28×0.90 ②2.8×0.47 ③0.047×280 (4)□÷0.6=0.12,方框内应填(③)。 ①0.72 ②5 ③0.072 (5)9.744÷2.4的结果是(①)。 ①4.06 ②4.6 ③0.406 (6)0.959595.....的循环小数保留三位小数是(③)。 ①0.956 ②0.959 ③0.960 (7)45.5÷3.8≈(①)。(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①12.0 ②11.9 ③11.97 (8)一个学校办公室地面是一个长方形,长是4.15米,宽是3.2米,它的面积是(②)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单元检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检测试卷 一、填空: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四位,然后向右移动了三位,再倍扩大了100倍,则最后的得数是原来的()倍。 2.13.65扩大()倍是1365;6.8缩小()倍是0.068。 3.把7.4343434343……用简便方法写出来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4.把7.1687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5.在乘法中,如果两个因数都不为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 6.不用计算,写出: (1),1.8×0.27的积有()位小数。 (2),9.12÷0.24的商的最高位是在()位上。 7.0.7除以0.3,商求到十分位,商是(),余数是()。 8.在○里填上“>”、“<”或“=”。 1.46×0.99○1.46 54÷0.18○54 0.57×1○0.57 7.6×1.01○7.6 4.8÷1.5○4.8 35÷0.1○35×10 9. 由48×32=1536,可知480×0.32=(),0.48×3.2=() 10.由21.45÷15=1.43,可知 2.145÷15=(),214.5÷0.15=()。 11.一根铁丝一半一半地剪,剪了两次后还剩4.25米,这根铁丝原来长()

米。 12.一个小数,如果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得的数比原来增加了69.84,这个小数原来是()。 13.运动会跳远比赛,小红的成绩是2.85米,小明比小红多跳1.25米,小红比小菊多跳0.23米.这次跳远比赛第一是()。 14.每一个油桶最多装4.5千克油,购买62千克油,至少要准备()只这样的油桶。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03与0.04的积是0.12。() 2.5 3.78保留一位小数是53.8。() 3.一个数乘小于1的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4.5.095精确到百分位是5.10。() 5.求商的近似值的时候,一般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右移动2位,再向左移动3位,这个小数()。 A、扩大了10倍 B、缩小10倍 C、扩大100倍 D、缩小1000倍 2.下面各题,积比△大的是()。(△是一个大于0的数) A、△×0.98 B、△×1 C、△×1.01 3.□÷0.6=0.12,方框内应填()。 A、0.72 B、5 C、0.072 4.一个小数扩大3倍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 7.2,原来的小数是()。 A、21.6 B、3.6 C、2.4 5.一个学校办公室地面是一个长方形,长是4.15米,宽是3.2米,它的面

小学数学小数除法教案

小学数学小数除法教案 【篇一:2014年人教版五上数学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教 案】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 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以及整理和复习。教 材在编排时通过晨 练、编制中国结、买羽毛球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引出有关 小数除法的一系列 问题。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试商的方法都与整数除法有关,因此 教材重点突出怎样 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多处以加强提示的 方式展示学生探究 的过程。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 生可以根据具体情 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小数等有关概念。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 习借助计算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的理解,整数 除法和商不变 的性质等知识基础对学生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小数除以整数的 算理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弄懂,那么除数是小 数的除法也就水到 渠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难点是不知道商的小数点要点在哪,所以教师在教 学时,要联系商不变的性质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用“四 舍五入”法 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数学思考: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 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在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 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在小数除法简单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 价值。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计算原理。 教学难点: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小数点倒置的确定。 课时安排:12课时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课时 2.一个数除以小数……………………3课时 3.商的近似数…………………………1课时 4.循环小数……………………………1课时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课时 6.解决问题……………………………2课时 7.整理和复习…………………………1课时 1 2 3 课时教案 4 5 【篇二:2014年新审订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 三单元小数除法教案】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以及整理和复习。教材在编排时通过晨练、编制中国结、买羽毛球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引出有关小数除法的一系列问题。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试商的方法都与整数除法有关,因此教材重点突出怎

五年级小数乘除法口算

五年级小数乘除法口算班级姓名 1.5×4= 2.5×4= 0.13×4= 5.4÷10= 0.18×0.3= 4.2×1000= 0.45÷0.15= 3.6÷0.1= 8.5×100= 8.5÷ 1.7= 3.2÷100= 1.2÷0.3= 0.49÷7= 0.04×25= 0.096÷0.03= 84÷4.2= 1000×0.756= 0.5×100= 0÷0.25= 1÷0.01= 1.25×8= 3.8×2= 7.2÷0.9= 1.6×0.2= 9.3÷0.3= 4÷0.4= 0.45÷0.5= 0.2÷0.01= 0.9×6= 2.1×0.3= 7×0.08= 1.87×0= 0.24×5= 0.2×0.5= 60×0.5= 0.05×1.6= 0.5×1.1= 0.8×0.5= 6÷0.12= 1.25×4= 4×0.25= 0.4÷8= 1.8×0.5= 8÷0.5= 0.32÷16= 2.5÷10= 6.3÷2.1= 0.92÷4= 80÷1.6= 6.2+1.7= 0.56÷14= 1.6÷0.8= 6.3÷9= 0.15×8= 7.2÷0.6= 4.2÷1.4= 3.9÷3.9= 0÷6.81= 1.47×0.4= 0.4×0.25= 3.6÷1.2= 0.72÷0.9= 3÷8= 5.6÷1.4= 4.8÷0.4= 4.4÷4= 2.6÷13= 3.8÷1.9= 7.2÷0.4= 1÷0.25= 0.78÷6= 2.4÷24= 5.5÷11= 6.6÷0.6= 0.18÷2= 34÷0.2= 3.5×4= 2.4-0.6= 0.62-0.32= 9.8×0.5×2= 0.25×4= 9.46×10= 12÷0.6= 0.4×0.5= 4.6×5= 9.13+2.1= 1÷0.25= 0.47+0.34= 9.6÷0.2= 0.56÷0.8= 9.13×0= 53.4÷10= 8.5+1.8= 0.36÷0.4= 60×0.8= 1÷0.25= 1-0.62= 7-0.23=

第五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卷

第五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班级:姓名: 等级: 一、选择题 1.a×1.02=b×0.98(a、b都不为0),那么() A.a>b B.a<b C.a=b 2.与6.84÷10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68.4×10 B.0.684×10 C.684÷10 D.68.4÷100 3.7.5÷0.05与750×0.05的结果相比( )。 A.积大B.商大C.相等 4.下面商小于1的算式是() A.54÷18 B.0.54÷0.9 C.5.4÷0.09 D.540÷0.9 5.一个数的4.8倍比100还多10.4,这个数是() A.10 B.19.8 C.20 D.23 二、填空题 6.把8.2的小数点先向左移两位,再向右移四位后是(____)。 7.两数相乘,其中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另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 的 1 10 后,积变为56.7,则原来的积是(________);两数相除,被除数缩 小到原来的 1 100 ,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商变为56.7,则原来的商是 (________)。 8.在括号里填上“>”“<”或“=”. 5.08×1.01(___)5.08 3.9÷0.98(___)3.9 3.2÷0.01(___)3.2×100 0.32公顷(___)32平方米 9.计算7.488÷2.4时,先去掉除数的小数点,这样除数就扩大了(__)倍10.10.2×29.8估算约等于,实际结果是. 11.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填在下表里.

三、判断题 12.一个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没有被除数大.(判断对错) 13.小数加减法和乘法在列竖式时,都要相同数位对齐。(_____) 14.一个数的小数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判断对错)15.小数加、减、乘法计算时,都要将小数点对齐..(判断对错)16.已知8.691÷A>8.691,则A>1.(______) 四、计算题 17.口算. -= 2.45 -= 2.75 2.5 ?=7 3.58 ?=0.254 -= ?=14.5 2.9 40.88 ÷= 2.730 ÷=140.5 += 6 1.2 ÷=19.79 2.1 18.按要求列竖式计算。 2.8×0.45(验算) 13.2÷43.7(保留两位小数) 1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5.27-1.98-0.02 3.2×5.7+ 6.8×5.7 2.5×6.8×0.4 4×15÷15×4 0.72+9.6÷3.2 7.75×[20÷(3.24-3.04]

《小数除法》的教学设计

《小数除法》的教学设计 1、通过准备演出服饰的生活情境,列出小数除法算式,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对直观模型的操作,并结合学生对操作过程的表达和记录,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3、在小数除法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通过对直观模型的操作,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 纸片若干、演示课件等。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咱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整数除法的知识。 一、复习旧知 1、不计算先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意义:69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或者69里面有几个3。 ①计算在课堂本上。 ②全班利用实投展示,让学生说清除法算式每步的算理。

算理:先将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商2,写在十位上,之后将9落下来,将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一,将3写在个位上,余0,得出最后结果是23。 2、里面有个和个。 里面有个1和个。 二、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情境:复习完整数除法,下面咱们换一话题,十一马上就要到了,学校准备办个演出,不过在准备过程中发现少了3束花,买3束花需要元,根据这一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图片:3束花需要元。 预设: 学生提出问题: 1束花需要多少元? 6束花需要多少元? 2束花需要多少元? 三、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列出除法算式、理解算式的意义。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1束花需要多少元?的问题,那么要1束花需要多少元?,应怎样列式? 生: 师:你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生:总数份数=每份数 师: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意义:把米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与693这两个除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设学生回答:相同点:意义相同,都表示平均分。不同点:被除数多了个小数点。 师: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小数除以整数板书课题。 2、探究解决方法。 师:多了个小数点你们会计算吗?比比看哪位同学聪明、想出的办法多。 独立思考计算方法。 全班展示、交流。 预设学生回答: 学1:米=69分米 693=23 23分米=米 学2: 计算过程:首先从学具袋中挑选出6个1元假钱,9个1角,然后把6个1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1元,再把9个1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1角,经历了两次平均分的过程,得到了2元和3角,把它们合起来是元。

2014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

五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中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应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并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以及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 5、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积或商的近似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6、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应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能主动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推广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7、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 8、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和商里小数点的处理。 教具学具: 小黑板教学挂图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18课时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主题单元设计

) 五年级上册《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主题单元设计

! 说明:小数乘整数可以用竖式笔算。小数乘法列竖式时,可以把末位对齐。(板书列竖式) 3.尝试计算×3的积。 说明:这里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在积里点小数点时可以这样想:因为3个两位小数相加的和还是两位小数,所以 ×3的积也是两位,是;也可以这样想:表示235个百分之一,按235×3得出705,表示有705个百分之一,所以积是。 4.学生尝试,归纳方法。 引导:这两题的乘数里各有几位小数,乘得的积里各有几位小数你对其中的关系有什么感觉或猜测吗 小结: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乘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板书:乘数有几位小数,积也是几位小数)可见计算时还是照整数算,关键是弄清积是几位小数,确定积的小数点 位置。 ~ 活动三:练习巩固,内化算法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十第1题。 4.做练习十第4题。 活动四:全课总结,完成作业 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 活动一:设疑揭题 引入:大家通过观察,发现在小数里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那这种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研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情况,找找会不会有什么规律。(板书“规律”及课题) 活动二:探究规律 1.计算乘法,初步感受。 出示例2,提出要求:先用计算器计算、填写得数,再观察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填写得数并交流每题得数,教师板书、校对。 2.举例归纳,揭示规律。 交流:你找的哪个小数和原来小数比,得数里小数点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指名几人交流) · 提问: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小数点就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反过来.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等于把这个小数乘10、100、1000 ……这就是小数点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呈现:小数点向右分别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是把这个数乘10、100、1000……) 提问:这个规律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3.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填表.教师巡视。 活动三:应用规律 1.单位换算。 2.完成“试一试”。 — 学生思考、填写结果。交流结果,和大家说说方法。 说明:把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当乘的进率是10、l00、1000时,只要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直接向右移动小数点。 活动四:练习巩固 1.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填写,教师巡视、指导。交流:每道题填写的是几,是怎样想的和大家说说看。 2.做练习十第5题。 让学生直接填写并交流得数。 3.做练习十第8题。 ?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第三课时 活动一:激活经验,引入新课 1.完成下列计算。 96÷3 432÷4

小数除法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数除法 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的算理。 3、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卡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准备题: 每袋水果糖0.5千克,3袋有多少千克? 1、要求学生列式计算。说一说0.5×3表示什么意义? B、讲授新课: 例1、(1)把1.5千克水果糖,平均分装成3袋,每袋重多少千克? 1、提问:a、我们怎样把1.5千克水果糖,平均分装成3袋。 b、1.5千克里面有多少个0.1千克? c、15 个0.1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所以:1.5÷3 = 0.5 (千克) 答:每袋重0.5千克。 2、让学生叙述说一说1.5÷3 = 0.5计算的思路。 1.5÷3 表示什么意义?

(2)把 1.5千克水果糖,分装成每袋0.5千克,可以分装多少袋? a、想:几个0.5千克是 1.5千克,就可以分装成几袋? b、1.5÷0.5 = 3 (袋) 答:可以分装成3袋。 c、说一说1.5÷0.5 = 3计算的思路。1.5÷0.5的意义? 教师小结:小数除法与什么除法意义相同?说一说除法的意义? 例2:计算 2.4 ÷ 2 = 1.2 列式: 1、说一说2.4 ÷ 2 计算思路。 2、2.4 ÷ 2怎样列竖式 3、小数点前面2除以2,可以商1。整数部分没有余数再除小数部分时,先在商的右下角点商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小数部分可以商2 。为什么可以商2,0.4表示什么? C、巩固练习: 3.9÷3 8.4÷4 3.6÷2 9.8÷7 1、抽四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2、分析错误原因,强调注意点。 D、课堂小结: 1、说一说8.4÷4的计算方法,意义怎样? 2、你还增长了哪些知识? E、布置作业: p -25 第一题和第二题。

XX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新苏教版)

XX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新苏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五 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中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应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并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以及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 5、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积或商的近似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6、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应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能

主动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推广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7、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 8、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和商里小数点的处理。 教具学具: 小黑板 教学挂图 教学 教学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知识点整理 1、小数乘法 1、积的扩大缩小规律: 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积也扩大(或缩小)a倍。 ★例:如: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 一个因数缩小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缩小100倍。 ★例:6.25 × 37 = 231.25 扩大100倍不变扩大100倍 625 × 37 = 23125 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b倍,积就扩大(或缩小)a×b倍。 ★例:6.25 × 0.3 = 18.75 扩大100倍扩大10倍扩大1000倍 625 × 3 = 18750 3)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缩小a×b倍。 ★例:625 × 3 = 1875 缩小100倍缩小10倍缩小1000倍 6.25 × 0.3 = 1.875 4)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那么积的扩大或缩小就看a和b的大小,哪个大就顺从哪个。 ★例:625 × 3 = 1875 缩小100倍扩大10倍∵100>10∴是缩小。100÷10=10。所以缩小10倍 6.25 × 30 = 18 7.5 2、积不变规律: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a倍,积不变。 ★例:扩大100倍

6.25×37=625×0.37 625×0.37=0.0625×3700 缩小100倍 3、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点,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若积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 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积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得的积的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 ★例:1.8×0.92按整数乘法计算时,1.8是一位小数,把它扩大10倍,看作18; 0.92是两位小数,把它扩大100倍,看作92,18×92=1656,这样积就扩大1000 倍,要得到原式1.8×0.92的积,就要把1656缩小1000倍,所以就从1656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即1.8×0.92=1.656。 5、计算结果发现小数末尾有0的,要先点小数点,再把0去掉。顺序不可调换。 6、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例:0.56 ×0.04 = 0.0224 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四位小数 7、小数点的位移规律: 把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把一个小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数小数点的方法:1、数数字2、数间隔 8、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