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船舶供岸电的正确接线
船舶电气接线施工工艺.

船舶电气接线人员施工工艺一、电缆的切割剖线1.电缆护套的切割A.电缆护套的切割,不得损伤线芯的绝缘层,并保证在电缆进入设备后,线芯具有必须的长度和备用长度。
电缆护套的切割部位,应在设备的进口内壁5~10毫米处剥除,胶带包裹要长于金属编织层,以免金属编织层刺伤线芯的绝缘层。
对于内部空间较宽敞的设备,如主配电板、应急配电板、集控台等,护套可在接线柱附近剥去,金属网就近接地。
2.金属编织层的处理A.电缆进入金属压紧式填料函时金属编制层一半剪切外翻在水密橡皮之上利用填料函360°环形接地另一半抽出在设备内部专门接地装置上接地。
B.电缆进入自锁紧填料函或其他进线框时10㎜²以下(含10㎜²)整抽金属网接地,10㎜²以上抽取金属编制层得到½接地。
C.金属编制层进入设备后不得裸露,必须使用合适的接地套管整改至根部。
3.线芯长度的确定A.线芯的长度包括必须长度和备用长度,必须长度即为线芯沿设备内壁接至所连接的接线柱的距离加上制作接头所需的长度。
电力电缆的备用长度应保证使同一电缆的线芯在相应的接线柱之间能互换还必须加上能再制作2~3个同样接头的长度。
个同样接头的备用长度。
不允许剪掉备用线芯。
D.主机接线箱等对屏蔽要求较高的设备内线芯只要在保留必须长度的基础上于接线端子处做拱形处理预留2~3个接头长度即可,线芯不得在设备内部打圈。
4.线芯的处理A.防滴式、防护式设备进线后,如线芯为橡皮绝缘并可能受到油气和腐蚀性气体的污染,则应再套塑料管或包塑料带加以保护。
套管的直径一般应大于线芯绝缘外径1毫米左右。
套管的长度一般应略长于线芯绝缘的长度,套管应套至线芯根部,套管与护套连接处,应用塑料带扎紧。
B.进入主发电机、应急发电机、侧推、压载泵等容易参生高温、震动的设备时,16㎜²以上电缆需单芯套黄腊管。
黄腊管需整套至电缆根部距离接线片1厘米,两端包裹塑料带,末端塑料带颜色要与电缆色标相同。
船舶岸电电缆长度要求

船舶岸电电缆长度要求船舶岸电电缆是指连接在船舶和岸上电力供应系统之间的电缆。
岸电系统为船舶提供电能,并且可以减少船舶使用船舶发电机的时间,从而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
岸电电缆的长度要求是为了确保船舶能够安全地接入岸电系统,并且可以满足船舶的电力需求。
下面将详细探讨船舶岸电电缆长度要求的相关内容。
首先,船舶岸电电缆的长度要求取决于船舶停泊位置与岸电供电点之间的距离。
一般来说,船舶停泊的位置可能会离岸电供电点较远,因此需要较长的电缆来连接二者。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电缆的长度,避免电缆拉伸过度或者松弛不够。
此外,需要考虑电缆的弯曲半径,确保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损坏。
其次,根据船舶的电力需求来确定岸电电缆的长度。
船舶的电力需求因船舶类型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乘客船、货船、渔船等不同类型的船舶所需的电力量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安装岸电电缆时需要考虑船舶的实际用电量,确保电缆能够满足船舶的用电需求。
除了长度要求,船舶岸电电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电流负载、电缆材料和绝缘等级。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电缆的选择和安装,以确保电缆能够安全可靠地为船舶提供电力。
总结起来,船舶岸电电缆的长度要求是根据船舶停泊位置与岸电供电点之间的距离、船舶的实际用电需求以及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来确定的。
合理的电缆长度能够确保船舶安全接入岸电系统,并满足船舶的电力需求。
在选择和安装电缆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电流负载、电缆材料和绝缘等级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保证船舶岸电电缆的安全可靠性。
船舶接岸电注意事项指南

船舶接岸电注意事项指南船舶接岸电是指在港口或码头停靠时,船舶与岸上电力系统进行连接,以供给船舶所需的电力。
在进行船舶接岸电操作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指南将详细介绍船舶接岸电的注意事项,并提供相关观点和理解。
一、船舶接岸电的意义和背景1. 船舶接岸电的意义:船舶在停靠港口时,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力来满足船上各种设备和系统的运行需求,如照明、供电、空调等。
船舶接岸电可以实现船舶与岸上电力系统的连接,从而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减少船舶使用内部发电机的运行时间,节约燃料和减少环境污染。
2. 船舶接岸电的背景:船舶接岸电的概念源于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船舶排放的监管加强,许多国际港口纷纷规定船舶在停靠时必须使用接岸电,以减少港口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船舶接岸电已成为现代航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船舶接岸电的操作流程1. 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船舶接岸电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船舶接岸电设备和系统的完好性、确保船舶与岸上电力系统的兼容性、确认电源供应能力等。
2. 连接步骤:船舶接岸电的连接步骤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电缆和连接器、插入船舶接岸电插头到岸上电源插座、打开船舶电力系统的主开关、确保良好的接地等。
3. 安全措施:在进行船舶接岸电操作时,需要注意一些安全措施,例如避免电缆受损、防止电缆过热、定期检查接地系统的有效性等。
应根据岸上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船舶电力需求进行额定电流限定,避免超过接岸电设备的额定容量。
三、船舶接岸电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电缆故障:在船舶接岸电操作中,电缆的故障可能导致电力供应中断或电缆过热,进而影响船舶正常使用。
解决方法包括定期检查电缆完好性、使用合适的电缆保护装置、保持电缆干燥等。
2. 接地问题: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确保安全操作和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果接地系统存在问题,可能会对船舶和岸上电力系统造成损坏。
岸电使用规章制度最新

岸电使用规章制度最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船舶停泊岸电,并加强管理,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停泊岸电的各类船舶。
第三条停泊岸电应接受所在港口管理机构指定的供电服务商提供的岸电服务。
第四条各船舶停泊时应严格遵守管理机构和供电服务商的管理规定,如有违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条港口管理机构应设立岸电使用管理机构,负责协调、监督船舶接岸电使用。
第二章岸电使用管理第六条船舶接岸电时,需符合以下条件:(一)接岸电前,应先将发电机组启动关闭,并切断船舶自身的发电机电力。
(二)根据船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缆接口进行连接。
(三)在接通岸电前,应检查岸电电缆、连接器和终端设备是否正常。
(四)接电时需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操作,确保连接牢固、接触可靠。
第七条船舶接岸电后,需严格遵守以下规定:(一)避免电缆过度弯曲或受压,造成电缆损坏。
(二)严禁在电缆周围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三)电缆长度应符合实际需求,不得过长或过短。
(四)停泊期间需定期检查电缆连接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第八条管理机构应定期对岸电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施完好、安全可靠。
第九条船舶停泊期间需配合管理机构的巡查工作,接受相关检查。
第十条管理机构依法对违反规章的船舶进行相应处罚,直至终止岸电供应。
第三章供电安全保障第十一条供电服务商应保证岸电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稳定可靠。
第十二条供电设施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且定期进行维护检修。
第十三条供电设施应设有过载、漏电保护设备,确保供电安全。
第十四条供电设施根据不同船舶需求,提供相应的电压、频率和功率。
第十五条供电服务商应定期对供电设施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第四章环境保护第十六条供电服务商应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
第十七条船舶应按规定使用岸电,避免过度耗电、浪费资源。
第十八条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岸电使用的监督,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不服从本规章规定,造成事故的,造成的损失由违规方承担。
岸电系统

(宋体五号,每日二页及以上, 实习报告一律采用单面打印。
纸张大小为A4复印纸,无特殊要求的汉字采用五号宋体字,行间距为1.25倍行距。
)1.岸电箱系统的组成交流高压岸电系统由岸上装置,船-岸接口装置(插头/插座,电缆和电缆管理系统),船载装置(岸电链接配电缆,变压器,岸电控制屏)组成。
2.注意事项3.岸电系统的操作步骤:1)船舶岸电系统接地放电接岸电前,码头电工上船接治,并要求船舶岸电系统进行接地放电。
在码头电工见证下,船员完成接地放电程序。
2)电缆的送岸连接通过马达转动电缆绞车将电缆放到码头上。
待码头电工将电缆插头与码头上的岸电插座相连,且将套在电缆插头处的钢丝网编织绳固定在码头上。
岸电绞车的操作完毕应急断电线路的连接、试验和送电应急断电线路的原理:将连接电缆的应急停止控制回路接入高压真空开关的合闸线圈回路,当在船上按下任何一个“应急停止”按钮时,自动断开岸电开关,起到应急保护作用。
码头电工接妥电缆接口后,提供应急断电线路电源。
码头电工确认试验成功,就完成了全部供电准备工作,随时可通知岸上合闸供电。
4)同步检验接到码头电工“已送电”的通知后,船方电工在岸电连接屏检查岸电相序是否正确。
若不对,则通知码头电工换相。
5)岸电供电结束时的恢复程序船离码头前2小时,停止岸电电源的供应。
及时与船方联系。
依次进行:(1) 通知电工停止供电,断开码头上的岸电开关(当然,船舶此时也可按下应急断电按钮,遥控岸上分闸断电);(2) 配合船方电工脱开电缆连接;(3) 在确认岸电无电的情况下,要求船方用电缆绞车将岸电电缆从码头上收回;(4) 用专用手柄转动丝杆移门,将移门关闭,上紧门上的四颗花篮螺栓。
岸电供电管理制度

岸电供电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岸电供电行为,保障岸电安全使用和能源节约,促进港口环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内外进出口船舶在港口停泊使用岸电的供电管理。
第三条港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岸电供电管理制度,确保供电设备安全可靠,供电服务质量优良。
第四条进出口船舶在港口停泊使用岸电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承担岸电供电相关责任。
第五条港口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供电设备和供电服务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第六条进出口船舶在港口使用岸电,应当按照港口规定办理岸电接入手续。
第七条进出口船舶使用岸电,应当遵守港口相关规定,确保供电安全稳定。
第八条港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岸电监督管理机制,保障供电正常运行。
第二章岸电供电设备第九条港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岸电供电设备清单,确保供电设备清晰可查。
第十条岸电供电设备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建设,具备安全可靠的技术指标。
第十一条岸电供电设备应当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第十二条岸电供电设备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第十三条岸电供电设备设有保护措施,能够应对突发情况及时停电保护。
第十四条港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岸电供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五条进出口船舶应当按照岸电供电设备相关要求接入岸电设备,确保供电安全。
第三章岸电供电服务第十六条港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岸电供电服务机制,确保供电服务质量。
第十七条岸电供电服务应当及时响应船舶需求,提供方便快捷的供电服务。
第十八条岸电供电服务应当具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供电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岸电供电服务应当确保供电信息准确无误,提供完整的供电服务指南。
第二十条港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岸电供电服务监督机制,保障供电服务质量。
第二十一条进出口船舶应当遵守岸电供电服务规定,按照规定使用岸电服务。
第四章岸电供电监督管理第二十二条港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岸电供电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供电行为的监督管理。
船舶换电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概述为保障船舶安全、高效地完成换电操作,确保船员和设备的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船舶岸电系统接地情况,确保接地良好。
(2)确认船舶岸电设备、电缆等无损坏,符合操作要求。
(3)通知相关岗位人员,做好换电准备。
2. 换电操作(1)船舶岸电系统接地放电:码头电工上船接洽,船员在码头电工见证下完成接地放电程序。
(2)电缆送岸连接:通过马达转动电缆绞车将电缆放到码头上。
码头电工将电缆插头与码头上的岸电插座相连,并固定钢丝网编织绳。
(3)应急断电线路连接、试验和送电:将连接电缆的应急停止控制回路接入。
(4)配电柜操作:配电柜为船舶配电中枢,任何无关人员不得扳动板上的开关。
(5)发电机组启动:发电机组启动后,利用动力屏升速开关手动缓慢加速,直到发电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电压与频率达到规定值,方可合闸送电。
(6)配电板操作:配电板进入配电状态后,不得随意拔动动力屏升速开关,空气断路器的闭锁开关非紧急情况不得使用。
(7)发电机并联运行:严格按照并车条件要求与规定进行操作,注意出现逆功率(逆流)和并车失败等现象。
(8)停机操作:停机时应先切断发电机负荷,然后空载停车,不得带负荷直接停机。
(9)交插岸电:交插岸电时,应先切断岸电屏各动力开关,然后检查接线与相序的正确性,确认正确后,方可实施船岸电的转换,严禁带负荷操作。
3. 操作完毕(1)检查船舶岸电系统运行状态,确保无异常。
(2)通知相关人员,确认换电操作完成。
(3)做好记录,包括操作时间、人员、设备等。
三、注意事项1. 换电操作前,必须对船舶岸电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接地良好。
2.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船员和设备安全。
3.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4. 换电操作完成后,做好记录,以便后续查阅。
5. 定期对船舶岸电系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四、责任1. 船长负责船舶换电操作的整体管理和监督。
岸电使用规章制度

岸电使用规章制度1. 引言岸电是指船舶在靠近港口码头时,通过连接岸上的电源设备为船舶提供电力,以替代船舶自身的发电机组。
为了保证岸电使用的安全、有序和高效,确保港口环境的保护和节能减排的目标,制定本岸电使用规章制度。
2. 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岸电的船舶、港口码头设施管理者和岸电服务提供商。
3. 安装要求1.船舶需要在进港前向港口码头管理单位提交岸电使用申请,并提供船舶的基本信息、用电需求等。
2.港口管理单位应提供与船舶匹配的岸电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3.岸电设备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应电气规范和标准,保证设备的防雷、防爆、漏电保护等功能有效。
4.岸电设备的布置应合理,确保供电线路的稳定和使用的便捷性。
5.港口管理单位应定期对岸电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建立设备运行记录。
4. 岸电使用流程1.船舶到港后,由船舶和码头管理单位共同派员进行岸电设备连接工作。
2.码头管理单位向船舶提供岸电设备使用指导和培训,确保船舶操作人员具备岸电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船舶按照岸电设备使用指南正确连接岸电设备,并确保连接稳定。
4.岸电设备连接后,船舶上的发电机组应立即停用,以节约能源和降低噪声污染。
5.船舶上的电力使用应遵守国家相关电气安全法规,确保使用安全。
6.岸电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故障、漏电等安全隐患,船舶操作人员应立即向港口管理单位报告,停止使用岸电设备。
7.船舶离港时,应及时断开岸电设备连接,确保安全脱离。
5. 管理与监督1.港口码头管理单位应设置岸电使用监督和管理机构,制定岸电使用管理制度,并定期开展岸电设备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
2.港口管理单位要加强对船舶岸电使用情况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应处理。
3.岸电服务提供商应建立健全自身的应急管理机制,确保在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
6. 奖惩制度1.对于遵守岸电使用规章制度、使用岸电设备正确、合理的船舶,港口管理单位可给予奖励,并在岸电使用宣传中予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