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合集下载

免疫组化法在卵巢恶性肿瘤来源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免疫组化法在卵巢恶性肿瘤来源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免疫组化法在卵巢恶性肿瘤来源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作者:姚海燕马秀萍罗昌琴高华俞岩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第32期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及病理对卵巢透明细胞腺癌与卵巢卵黄囊瘤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卵巢恶性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进一步明确卵巢恶性肿瘤的来源。

结果:卵巢恶性肿瘤常规病理难以判断其组织来源,通过免疫组织可进一步明确肿瘤的来源。

结论:免疫组可以作为卵巢恶性肿瘤来源判定的可靠方法。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组织来源;诊断;鉴别诊断;免疫组化卵巢透明细胞腺癌是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平均发病年龄48~58岁,占卵巢上皮癌的5%~12%。

上皮性肿瘤占卵巢所有肿瘤的60%,大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95%。

术前确定诊断较难,常规病理需与其他肿瘤相鉴别。

本文通过结合临床、常规病理及免疫织织化学的表达情况,对其临床病理意义进行评价。

资料与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卵巢透明细胞腺癌3例,年龄48~62岁,平均53.3岁。

I a 期1例,I b期2例,患者均行子宫全切除术同时双附件、大网膜及阑尾切除术,3例行腹膜后和腹主动脉旁及盆腔淋巴结活检均阴性。

术后随访1年、2年未见盆腔及其他部位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化染色:CK、EMA5.2、CK7、AFP、P、HCG、CK20、ER、PR、WT-T-I、均为单克隆抗体。

存档石蜡组织切成4μm厚,用LSABC法染色。

根据试剂盒的说明对组织进行检测。

PBS替代一抗作阴性对照。

细胞阳性染色的判定标准:①染色强度:无色0分;黄色1分;棕黄色2分;棕褐色3分。

②阳性细胞所占的百分比:≤10%1分:11%~50%2分;51%~75%3分;>76%4分。

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的乘积>3分作为免疫反应阳性。

观察结果由2名病理科医师采用盲法进行判断。

结果大体所见:其中实性1例,颜色灰白,质地稍硬;单房性1例,囊内液为水性及黏液样,1例可见多房样,囊内可见多房分隔,可见巧克力样褐色液体及黏液样液体,可见乳头样生长。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题库(4)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题库(4)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题库(4)一、单选题1、下列药物使血糖测定值增高的是(D)。

A、雄激素B、黄体酮C、林可霉素D、苯妥英钠2、自动生化仪上,电极法快速检测血浆或血清葡萄糖浓度的原理是(D)。

A、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B、己糖激酶法C、葡萄糖脱氢酶法D、葡萄糖氧化酶-氧速率法3、连续监测法测定CK的试剂盒中最常加入的激活剂是(A)。

A、N-乙酰半胱氨酸B、巯基乙醇C、谷胱甘肽D、二腺苷-5-磷酸4、呼吸性碱中毒部分代偿时的血气变化(D)。

A、血浆pH↑,PCO2↑,[HCO3-]↑B、血浆pH↑,PCO2↓,[HCO3-]↑C、血浆pH↓,PCO2↓,[HCO3-]↑D、血浆pH↑,PCO2↓,[HCO3-]↓5、代谢性碱中毒的特点是(B)。

A、HCO3-/H2CO3>20/1,原发性H2CO3升高B、HCO3-/ H2CO3>20/1,原发性HCO3-升高C、HCO3-/ H2CO3<20/1,原发性H2CO3升高D、HCO3-/ H2CO3<20/1,原发性HCO3-下降6、对肝癌诊断阳性率最高的肿瘤标志物是(B)。

A、碱性磷酸酶B、γ-谷氨酰转肽酶ⅡC、甲胎蛋白D、谷胱甘肽-S-转移酶7、肾病综合征患者表现为高凝状态的主要原因是(C)。

A、纤维蛋白原显著增高B、清蛋白大量丢失C、抗凝血酶Ⅲ大量丢失D、转铁蛋白大量丢失8、患儿男,4岁,呼吸有烂苹果气味,应用胰岛素治疗时,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有(A)。

A、低血钾B、高血钾C、低血钠D、高血钠9、碱性苦味酸法测肌酐时常用的波长是(C)。

A、340nmB、450nmC、510nmD、560nm10、血浆异常防治时LDL-C的最适水平是(C)。

A、<4.13mmol/LB、<3.37mmol/LC、<2.59mmol/LD、<2.30mmol/L11、某孕妇,孕12周,体检:尿糖阳性,空腹血糖6.7mmol/L,复查后空腹血糖6.8mmol/L,为确定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建议进一步检查的项目是(A)。

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

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

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
张月兰;李亚里;邹杰;宫兵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3(013)016
【摘要】目的:明确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NOCS)定义,探讨其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及预后判断,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本院近2年所收相关病例,参考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根据临床表现、手术所见,结合血清学检查、腹水细胞学检查、腹腔镜检查、病理结果及免疫组化分析综合判断,认为NOCS的诊治水平有所提高.结论:对NOCS全面分析,结合相关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张月兰;李亚里;邹杰;宫兵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100853;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71
【相关文献】
1.经阴道超声诊断正常大小卵巢卵巢癌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J], 侯红梅;李明娟;董敏;曹云峰
2.卵巢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18例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分析 [J], 贾凤林;曲海波;宁刚;赵福敏;郭应坤;李学胜
3.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1例 [J], 李善姬;杜洪灵
4.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的临床诊疗分析 [J], 朱彤;张楚;边欣怡;刘丽婷;刘洪;汪辉;余楠
5.正常大小的卵巢癌综合征1例报告及临床体会 [J], 刘碧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卵巢癌

卵巢癌

卵巢癌卵巢恶性肿瘤在搜搜百科中为本词条的同义词,已为您做自动跳转。

摘要概述一、卵巢癌概述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

但因卵巢癌致死者,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由于卵巢的胚胎发育,组织解剖及内分泌功能较复杂它所患的肿瘤可能是良性或恶性。

因卵巢癌临床早期无症状,鉴别其组织类型及良恶性相当困难,卵巢癌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肿瘤局限于卵巢的仅占30%,大多数已扩散到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及盆腔各器官,所以卵巢癌无论在诊断和治疗上确是一大难题多年来专家们对卵巢恶性肿瘤的病理形态,临床发生发展规律及治疗方案进行了许多的探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到目前为止,就国内外临床资料统计,其五年生存率仅25%~30%二、卵巢癌病因病因可分以下几个方面:癌症发病外部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子);癌症发病内部因素(包括免疫功能内分泌遗传精神因素等)以及饮食营养失调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四、卵巢癌临床表现(一)症状1年龄多发生于围绝经期的妇女35岁以上者多发卵巢上皮性癌而35岁以下者多发生生殖细胞类恶性肿瘤2疼痛恶性卵巢瘤可能由于瘤内的变化如出血坏死迅速增长而引起相当程度的持续性胀痛在检查时发现其局部有压痛3月经不调见不规则子宫出血绝经后出血4消瘦晚期呈进行性消瘦(二)体征1. 双侧下腹肿块恶性卵巢瘤双侧生长者占75%而良性卵巢瘤双侧者仅占15%2. 肿块固定为卵巢恶性肿瘤的特点之一3. 腹水虽然良性卵巢瘤如纤维瘤或乳头状囊腺瘤亦可并发腹水但恶性卵巢瘤合并腹水者较多且由于恶性肿瘤细胞穿出瘤壁或已转移至腹膜者(目检观察或镜检)腹水多呈血性4. 恶病质病程拖延较久者由于长期消耗食欲不振而表现有进行性消瘦乏力倦怠等恶病质症状五、卵巢癌的早期症状1.外阴及下肢水肿:随着卵巢癌肿的增大,盆腔静脉受压,导致血流不畅,妨碍淋巴回流,致使外阴及下肢出现水肿。

2.月经过少或闭经:多数卵巢癌患者的月经基本无变化,随着癌肿增大,癌细胞会破坏卵巢正常组织,导致卵巢功能失调,引起月经过少或闭经。

2024卵巢癌的基本介绍及病理分型

2024卵巢癌的基本介绍及病理分型

2024卵巢癌的基本介绍及病理分型在我国,卵巢癌年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3位,位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恶性肿瘤之后,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病死率位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

卵巢恶性肿瘤包括多种病理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上皮性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0%,其次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和性索间质肿瘤,各约占10%和5%,本指南主要针对卵巢上皮性癌和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卵巢深处盆腔,卵巢病变处于早期时常无特异临床症状,因出现症状就诊时,70%的患者已处于晚期。

卵巢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聚集特征,目前已知与卵巢癌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中以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影响最为显著。

BR约有20个,其CAl和BRCA2胚系突变携带者在一生之中发生卵巢癌的累积风险分别达54%和23%,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对于BRCA1/2胚系突变携带者,推荐从30-35岁起开始定期行盆腔检查、血CA125和经阴道超声的联合筛查。

止匕外,还有林奇综合征、利-弗劳梅尼综合征家族的女性都是卵巢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需要检测的基因还包括ATM、RAD51C x RAD51D、MLH1、MSH2、MSH6、PSM2、EPCAM x STK11等。

卵巢上皮癌多见于绝经后女性。

由于卵巢深居盆腔,卵巢上皮性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是非特异性症状,难以早期诊断,约2/3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

晚期时主要因肿块增大或盆腹腔积液而出现相应症状,表现为下腹不适、腹胀、食欲下降等,部分患者表现为短期内腹围迅速增大,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

也可因肿块压迫出现大小便次数增多的症状。

出现胸腔积液者可有气短.难以平卧等表现。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常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与上皮癌有所不同,早期即出现症状,除腹部包块腹胀外,常可因肿瘤内出血或坏死感染而出现发热,或因肿瘤扭转.肿瘤破裂等而出现急腹症的症状。

约60%~70%的患者就诊时属早期。

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卵巢癌诊断的金标准。

免疫组化技术-免疫组化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免疫组化技术-免疫组化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 5.腺管型 主要见于腺癌和具有腺癌样结
构的胚胎性肿瘤。上皮标记物多为胞浆 表达。胃肠低分化腺癌中有时HE很难鉴 别腺样结构,但用癌胚抗原、上皮膜抗 原或结肠癌相关抗原则容易显示出来。
• 6.腔缘型 阳性颗粒主要位于腺癌腔缘的
微绒毛处,沿腺管腔缘表面内衬一薄层 黄色颗粒,基底部多为阴性。结肠癌相 关抗原在胃肠腺癌、胆囊腺癌、乳腺癌 中常表现为这种类型;卵巢癌相关抗原 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亦是如此;肿瘤相关 粘液抗原在许多腺癌中也显示腔缘阳性。
片液中。
(五)某些抗体不着色 1.需要消化而没有消化。 2.封闭内源酶时使抗体活性下降。 3.切片在裱片或干燥时过热。 4.抗体过度稀释,一抗浓度小于二抗。 5.抗体过期或频繁冻融.
(六)内源性酶活性: H2O2 -甲醇封闭不恰当。 (七)脱片 1.切片无粘附试剂。 2.切片不干净。 3.冰冻切片:组织在贴片前已经充分固定。 (八)核轮廓模糊 1.切片已干燥(特别是冰冻切片)。 2.苏木素染液欠佳。
(二)部分区域背景着色 1.切片部分区域干燥。 2.显色反应物在封片介质中是可溶的,造成弥散。 (三)部分区域不着色 1.脱蜡不完全。 2.切片部分区域干燥。
(四)各种孵育结果所有抗体均不着色 1.H2O2终浓度不够或存放过久失效。 2.稀释液中有错误的正常血清(如猪抗兔酶
标抗体稀释液中有正常兔血清)。 3.显色反应物溶于脱水的酒精、二甲苯或封
4.免疫组化与HE切片诊断应以HE切片 诊断为准 当免疫组化诊断结果与HE切 片诊断不一致时,应再结合临床资料、X 线等影像学及实验室结果综合分析,不 能用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推翻HE切片诊断。
二、引起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的原因
1.假阴性结果的原因主要是: (1)抗体已失活或浓度不当或抗体本身达不到应有的敏感度; (2)由于组织自溶,抗原扩散而导致抗原消失,特别在长期

检测Mesothelin及CA125蛋白在卵巢正常大小的癌综合征组织中的表达

检测Mesothelin及CA125蛋白在卵巢正常大小的癌综合征组织中的表达

达异常可能提示其与卵巢J下常大小的癌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有关;(2)卵巢J下常大
小的癌综合征Psoc组和Epspc组Mesothelin蛋白和CAl25蛋白的表达强度差异, 可能与癌的起源有关,Psoc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而表面上皮细胞实质上就是分化 修饰后的间皮细胞,而Epspc则起源于卵巢外具有苗勒管分化潜能的间皮组织。(3) Mesothelin和CAl25蛋白存在共定位现象,提示两者可能存在结合的关系,并同时 促进了卵巢『F常大小的癌综合征细胞的增殖和浸润。
ovarian
tissue
of
benign was
ovarian
to
tumor(control groups),
the expression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Mesothelin
and
technique
utilized
examine
CA 1 25 protein in the above ovarian
Results:
(1)The
positive
rates and strong positive rates of
Mesothelin
tumor
were
increasingly increase in in
normal ovarian
group,benign
ovarian
group
and
normal
sized ovary carcinoma syndrome group.Positive
and
strong positive rates of
normal sized ovary carcinoma syndrom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two

免疫组化技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

免疫组化技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

免疫组化技术在妇科得临床应用免疫组化得基本原理免疫组化就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得简称.它就是应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得原理,使用已知得抗体在病理切片上与相应得抗原结合,然后把结合产物应用组织化学得方法显现出来,使之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得以确认。

通常使用得显色剂为联苯胺,结合得抗体显示为棕色颗粒,所以把免疫组化成为“棕色革命”。

组成人体细胞分为若干种,如:上皮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血细胞等,每种细胞都有其特殊得结构物质,每种细胞都有其特异功能,每种功能又有其物质基础。

如:鳞状上皮细胞通过角化物可以防止机体水份得蒸发与外界病原体得侵入,肌肉可以通过肌动蛋白使自己收缩.突触素可以传导神经兴奋,某些器官借以实现其功能得激素受体,载有遗传物质得DNA全段-—基因等。

现在人们都可以把这些物质纯净得分离出来,并把它们作为抗原免疫大鼠与家兔,使之产生相应得抗体,人们再把每种抗体分离纯化,就得到我们免疫组化应用得抗体。

我们把这些抗体作用于病理切片,然后再通过染色,如果切片上有这种抗体对应得抗原,就会在切片上出现棕色颗粒,如果没有棕色颗粒,就说明没有这种抗体得抗原,在显微镜下就一目了然。

免疫组化标记在妇科肿瘤得应用及其意义免疫组化以它得特异性与敏感性,结合组织学上得定位性已成为多种肿瘤病理形态学诊断得新手段.这里需要说明得就是虽然目前具有诊断价值得肿瘤标记物有数百种之多,但至今还没有发现人体肿瘤得特异性抗原,也就就是说还没有任何一种抗体能100%地确诊一种肿瘤.尽管如此,人们正就是得到了一些与肿瘤相关得抗原,存在于肿瘤细胞得胞核、胞浆与胞膜上,它得存在或量变可以提高肿瘤得性质,借以了解肿瘤得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有助于肿瘤得诊断,鉴别诊断、分类,判断预后与指导临床治疗。

目前具有诊断价值得肿瘤标记物虽已有数百种,但在临床病理诊断常用得有50余种,其标记物有以下类型:一、肿瘤相关抗原这种抗原只存在肿瘤组织中,正常组织内没有或含量甚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摘要
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和免 疫组织化学研究
摘要
目的: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其临床症状隐匿,早期诊 断困难,误诊率高,发现时多为晚期,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中死亡率较高的肿瘤之一。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因其发病 率低,而且是一组疾病,长期以来不被广大临床医师认识。 1989年,Feuer等[1l首次报道了ll例组织来源不同的卵巢恶 性肿瘤,其特点为卵巢正常大小,易发生盆腹腔广泛转移。 该病有4种组织来源:卵巢原发癌,性腺外苗勒管肿瘤即卵 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fextraovarian peritoneal fiL:'IDUS
升趋势,92年一97年为2.63%,98年一2002年为9.56%。
而NOCS的误诊率为38.2%。4.NOCS中:卵巢原发肿瘤 占58.18%,EPSPC占27.27%,不明器官的转移肿瘤占
12.73%,腹膜恶性间皮瘤占1.82%。其中卵巢原发肿瘤包括 卵巢原发癌90.6%、卵巢性腺间质肿瘤6.3%、卵巢生殖细胞
第四医院妇产科从1992年一2002年十年中NOCS 55例的临
床资料、随访资料,并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对NOCS 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目的是详细探讨诊断要点、组织来源、 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平均生存时间与 治疗方法的关系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对其中的卵巢原发 癌与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以及对NOCS与普通卵 巢癌分别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发现它们之问的异同点,以便 更好地指导临床,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资料,使
为:72.4%、19.9%、13.3%,在NOCS中卵巢原发癌与EPSPC
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Figll)。8.CAl25、CK7、 Calretinin在NOCS和普通卵巢癌中的表达无差异,但Ber.EP。
硼锄则Citlvinorrlt y_Pspc),不明器官的转移性肿瘤,腹膜恶性
问皮瘤,并首次将这一组疾病命名为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 (Normal—sized ovary carcinoma syndrome,NOCS)之后,陆续 出现报道。近几年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但不同学者只是从 不同侧面对本病进行了描述或研究。本文总结河北医科大学
肿瘤3,1%。5.NOCS患者从第一次就诊至手术时的平均时间 为255.6天±127.8天,而普通卵巢癌患者的相应时间为58.7 天±57.6天。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O.05)。6.阴道超声对 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的准确率为92.7%,腹部超声与阴道 超声联合检测可使对NOCS的准确率提高到97.6%。7.平均 生存时间:化疗达3个疗程以上、残留灶直径小于2厘米的 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化疗少于3个疗程、残留灶直径大于 等于2厘米的,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O.05)。患者的平均生 存时间与年龄、腹水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无关f Table4)。 NOCS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7。1个月。NOCS中,EPSPC的平 均生存时间是2118个月,卵巢原发癌的平均生存时间是15.6
(PBS稀释)封闭,室温孵育10分钟,滴加适当比例稀释 的一抗,4。C过夜,再用PBS冲洗,滴加稀释的生物素标记
二抗(I%BSA--PBS稀释),37℃孵育,PBS冲洗,滴加适
当比例稀释的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PBS稀释),37。C孵 育;PBS冲洗,显色(DAB),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封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个月,而不明器官的卵巢转移癌的平均生存时间最短,只有
3个月,后者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NOCS的1
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7.9%、29.1%、i0.2%。NOCS
中EPSPC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6.9%、20.4%、 10.1%,NOCS中卵巢原发癌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
片。4.采用SPSSl0.0统计软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 t检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相关分析; 采用102一rank分析作生存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的阳性表 达率采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以及x2检验等进行检验。
结果:1.NOCS的好发年龄为50岁~60岁,占50.9%,
大于60岁和小于50岁的所占比例基本相等:分别为21.8% 和27.3%。2.NOCS患者的初潮年龄13岁一19岁,中位年龄 16岁。NOCS中,EPSPC患者的初潮年龄较卵巢原发癌早、 腹水发生率较卵巢原发癌高(P<0.01,P<0.05)(Tab|e1)。3. NOCS占同期卵巢癌的构成百分比为6.55%,且近几年有上
中文摘要
NOCS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疗。
方法:l‘从病案室调出1992年一2002年10年来河北医
科大学第四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所有经手术确诊的卵巢上皮 性癌(以下简称卵巢癌)病例839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且 病历资料完整的NOCS病例55例,详细地查阅、总结、记 录每一份NOCS病例的所有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初潮 年龄、绝经年龄、首发症状、腹水量、腹水脱落细胞学、转 移灶的多少、残留灶的大小、分期、分级、手术方式、术后 化疗疗程及化疗方案等,并对47位病人均进行了电话或入 户随访至患者本人或其近亲属,详细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情 况及死亡原因等,8例因地址不详或搬迁而失访。2.请病理 科两位有经验的医师重新复习病理切片,双盲阅片,对同一 切片,两位医师诊断意见不一致者,将病例剔除研究。3.14 例普通卵巢癌标本与33例NOCS(卵巢原发癌19例,EPSPC 8例,不明器官的转移性卵巢癌6例)标本均来自河北医科 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保存完好的蜡块,对其分别按免疫组织 化学SP法检测了CAl25、CK7、Calretinin、Ber—EP4(Epithelial Antigen)在普通卵巢癌和NOCS中的表达。具体方法为石蜡 切片脱蜡至水;用3%H20:室温孵育10分钟,以消除内源 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分钟;枸 橼酸盐缓冲液热修复20分钟,PBS冲洗,10%正常LlJ羊血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