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正常大小的癌综合征临床进展
妇科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及进展ppt课件

CEA(癌胚抗原)
• CEA是临床应用最早的肿瘤标志物之一,是一非特异性的上皮 性肿瘤标志物。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阴道癌均可见 血清CEA升高。
• CEA在卵巢上皮癌中灵敏度约10%~40% • 高水平的CEA主要见于黏液性细胞癌(如卵巢粘液性囊腺癌、
宫颈粘液性腺癌)。
AFP(甲胎蛋白)
SCCA(鳞状细胞癌抗原)
• SCC抗原最早是从子宫颈鳞癌的肝转移灶中提取的一种蛋白质 • SCC抗原在正常的宫颈上皮内存在,在增生性病变和鳞癌时表
达明显增加,主要存在于含鳞癌成分的宫颈癌中,是目前为 数不多的宫颈癌肿瘤标志物之一
EGTM Guidelines 欧洲肿瘤标志物专家组对宫颈癌的 指南和推荐
卵巢癌的现状
• 一个难题:无成熟的早期诊断方法; • 二个70%:确诊时约70%已属晚期;治疗后即使是已达到临
床完全缓解的病人仍有70%最终将复发
卵巢癌的诊断
• 盆腔检查 • 超声检查 • CT扫描 • CA125 测定
–ACOG(美国妇产学会)推荐绝经前妇女超过 200 U/mL 或绝 经后妇女大于 35 U/mL
子宫内膜异位症
怀孕
I/II期卵巢癌检出灵敏度较低
出血性囊肿
盆腔炎
异常浆膜积液
需要更为出色的诊断方法
HE4
• HE4(Human Epididymis Secretory Protein 4,人附睾分 泌蛋白4)
• 1991年从人的附睾中克隆出cDNA,编码的蛋白质与细胞外蛋 白酶抑制剂有很高的同源性,是一种酸性蛋白质。
• 1999年Schummer等发现HE4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而 在癌旁组织中不表达。
• HE4在恶性肿瘤中的高表达多见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
卵巢正常大小癌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卵巢正常大小癌综合征的超声诊断【摘要】目的:卵巢正常大小癌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方法: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盆腔恶性肿瘤9例,分析其超声表现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结果:4例卵巢中低分化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例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例转移性腺癌,1例透明细胞癌。
结论:超声检查是公认的妇科疾病检查与诊断首选的无创检查,对于卵巢正常大小癌综合征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卵巢正常大小癌综合征;超声诊断在妇科疾病的超声检查时,会发现一种现象:处于围绝经期或绝经期女性患者的双侧卵巢测量值在正常范围,伴有腹水、伴或不伴盆腔包块,在剖腹探查时为发现弥漫性的盆、腹腔广泛癌变而双侧卵巢正常大小,或卵巢表面有细小颗粒的现象;病人常以腹胀、腹痛、消瘦、乏力等为首发症状,多伴有腹水,可有盆腹腔包块;大部分病人有ca125增高,临床上将此现象称为卵巢正常大小癌综合征(normal-sized ovary carcinoma syndrome,nocs)。
1 材料与方法收集2005年—2009年经超声检查发现,并由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盆腔恶性肿瘤患者9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1.2岁。
因腹胀就诊5例,尿频2例,发热待查1例,健康查体1例。
采用飞利浦hd11xe及西门子ie33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7.5mhz。
嘱患者饮水(约1000ml~1500ml)使膀胱充盈,仰卧位,采用直接探测法,于腹部做纵切及横切的十字交叉位扫查,记录卵巢的大小、形态、声像图表现及其周围脏器、组织的声像图特点。
2 结果9例中均可探及腹、盆腔积液;8例可探及盆腔包块;1例可见右侧盆腔内低回声结节,位置固定(经手术证明包绕于输尿管外,为炎性肉芽肿);1例左侧卵巢大小正常右侧卵巢明显萎缩。
其中4例卵巢中低分化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例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例转移性腺癌,1例透明细胞癌。
卵巢癌的二元论诊断标准

卵巢癌的二元论诊断标准
一、生物学特征
卵巢癌的生物学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增殖失控和凋亡受阻。
在细胞形态、生长速度和组织浸润等方面,卵巢癌细胞与正常卵巢组织存在明显的差异。
通过观察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卵巢癌。
二、组织病理学
组织病理学是诊断卵巢癌的金标准。
通过手术获取的卵巢组织样本,经过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肿瘤细胞的形态、排列和分化程度,从而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类型。
病理学诊断对于卵巢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化指标
生化指标是卵巢癌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常用的生化指标包括CA125、HE4、CA724等肿瘤标志物。
这些标志物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监测病情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
四、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卵巢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检查、CT、MRI和PET-CT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卵巢形态、大小、病灶范围以及是否有转移等,有助于确定肿瘤的性质和分期,为治疗提供依据。
五、临床症状与体征
卵巢癌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腹部胀痛、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
妇科检查可发现盆腔肿块、子宫直肠陷凹结节或固定的肿块等体征。
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出现频率和严重程度与肿瘤的分期和类型有关。
综上所述,卵巢癌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生物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准确诊断卵巢癌,为后续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超声诊断卵巢大小正常的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综合征的体会

性表现 , 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
主要 以大网膜“ 饼状” 增厚为主, 其次为结肠肝脾 区、
直肠 、 阑尾 等块 状增 厚 ; 全腹 见 弥 漫 性转 移 结 节 及 不 同程 度腹 水 , 6例 大 网膜 “ 状 ” 厚 并 大 量 腹 水 ; 饼 增 1例盆腔 积 液 , 膜 未 见 增 厚 。病 理 检 查 结 果 : 腹 卵巢 浆液 性乳 头状腺 癌 1 7例 , 中低 分化腺 癌 1 例 , 、检 查结果 手术所见 : . 双侧卵巢体 积正常或 稍增 大 , 卵巢 大小 为 2 B 1I m×1 m ×1 m 6m 3m 至4 6mm× 2m × 4m 表 面不 规则 , 3 m 2 m, 有结 节状 或 “ 指状 ” 生物 , 地 中等 硬 。1 赘 质 9例 中 , 1 腹 腔 有 2例
特征 , 合血 清 C 15可提 高诊 断符合 率 。 结 A2
【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癌综合征 ; 超声检查 【 中图分类号】 R773 3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5 - 0 (0 2 0 - 0 - 234 4 2 1 )20 9 2 3 2 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 腹部探头频率 2— H , 5M z阴 道探头频率 5— H 。患者仰 卧位 , 9M z 经腹超声检查
全 腹及 盆腔 , 了解 是 否 有肝 硬化 表 现 、 实 质 内有 无 肝
C F: D I卵巢内可见星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 卵巢血 流阻力指数 ( I 平均 0 4 。( ) R) .6 2 4例患者子宫周 围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诊 断卵巢大小正常的原发性 卵巢上皮性癌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方法 经手术 病理证实的卵巢大小正常的原发性 卵巢上皮性癌综合征患者 1 , 9例 回顾分析其超声声像 图特征。结果 超声
类器官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头用妇产科杂志 202〗年 3 月第 37 卷第 3 期/ou/via/ q/'fVflcfica/ Okefrics am/ 2021 /V/ar. V o/. 37,/V o. 3• 195•文章编号:l〇〇3 -6946(2021)03 -0195 -04类器官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郭芬芬,徐盈综述,李佳,杨红审校(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陕西西安710032)【摘要】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卵巢癌的研究大多使用细胞株和异种移植,但是都有其相应的局限性。
因此,需要一个合适的诊断和治疗卵巢癌的临床前研究模型。
类 器官是一种新兴的3D培养模型,该模型具有培养简单、遗传稳定性好、与原发肿瘤高度同源、能维持肿瘤的遗传异质性,但该技术在卵巢癌的研究仍处在早期阶段。
现有研究探讨了卵巢癌类器官的构建,并利用输卵管和卵巢上皮类器官证明卵巢癌二重起源发病的机制及其相关基因功能;其还可用作化疗药物筛选的工具,其药物反应与患者体内用药状态高度一致,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策略,实现个体化治疗;另外,在免疫治疗方面也可以利用气-液界面培养或类器官与自体炎症细胞共培养方法以及微流体技术,重现肿瘤免疫微环境,可进行免疫治疗药物的功能测试。
这些研究成果表明类器官是卵巢癌研究中一种新颖可靠的临床前模型,将在精准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类器官;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免疫治疗;卵巢癌中图分类号:R737. 31 文献标志码:B卵巢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超过80%的患者 发现时已为晚期并转移。
在去瘤手术及辅助化疗后,70%〜80%的患者会出现肿瘤复发和化疗耐药。
大 约85% ~90%的卵巢癌起源于上皮细胞,约75%的患者被诊断为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lG O)H期或]V期的高级 别衆液性卵巢癌(high-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HG-soc)[1]。
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

发病年龄:NOCS 绝大部分见于中老年女性 , 尤 其以绝经后多见。据文献报道诊断时中位年龄常 介于50-60岁,其中不同疾病类型发病年龄略有 差异,EPSPC平均发病年龄高于卵巢浆乳癌的平 均发病年龄。
❖ IA 期 : 肿 瘤 局 限 于 盆 腔 或 上 腹 部 的 单 个 病 灶 ; ❖ IB期:肿瘤侵犯邻近器官; ❖II 期:肿瘤广泛播散至腹膜表面; ❖ III 期 : 肿 瘤 同 时 累 及 胸 腔 和 腹 腔 ; 或 胸 腔 和
腹腔外淋巴结受累; ❖;盆腹腔可有或无包块,但双侧卵 巢常大小正常。
• 术前从病史、X线、超声波、CT及MRI、造影、 腔镜检查等均不能发现生殖系统、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乳腺等部位原发肿瘤
• 证据。 腹水中可找到腺癌细胞。
• 术前CA125水平一般增高,以原发性小卵巢癌 和EPSPC明显,女性恶性腹膜间皮瘤或转移 性肿瘤累及腹膜时多数亦有CA125增高。
命名回顾
• NOCS正式命名以前,导致该综合征的疾病命 名较混乱,如腹膜原发性癌,浆液性腹膜癌、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腹膜癌病、正常 大小卵巢癌等。
• 1989年美国学者Feuer等将4类不同组织来源的 11例恶性肿瘤归纳一起,首次提出了卵巢正常 大小癌综合征(NOCS)的概念,并提出了相 应诊断标准。
5、即使腹水中找到癌细胞,常被误认为晚期癌 症而未及时请妇科会诊。
NOCS的诊断
• 无论是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抑或肿 瘤标志物,对NOCS的诊断均无特异性。 确诊必需依靠腹腔镜检查、剖腹探查或 影像介导下活检取得组织病理学证据。
循环肿瘤细胞在卵巢癌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循环肿瘤细胞在卵巢癌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贺雨南;张瑜【摘要】Liquid biopsy (LB), as a new gener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can more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disease progress of tumor patients and become a valuable management t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which is expected to improve outcome of ovarian malignant tumor. It can be used in early screening, curative effect, assessing drug-resistance, relapse and prognosis of ovarian cancer via monitoring quantity changes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 in body fluid. Comparing present clinical strategy depended on tumor markers, CTCs exhibit higher specificity and can be cytologically analyzed and cultured.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TCs and the disease progression of ovarian tumors is not yet clear. Besides, more advanced molecular enrichment strategies needs to be applied to ovarian CTCs.%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LB)作为新一代检测技术,能更准确地评价肿瘤患者疾病进展,成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管理工具,有望改善卵巢恶性肿瘤疾病的转归.对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动态数量变化或肿瘤生物学特性的监测,可应用于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疗效监测和耐药性评估、复发风险预测、患者预后判断等方面.相比目前依赖于肿瘤标志物的临床管理策略,CTCs的特异度更高,而且可以进行细胞学培养和分析.但CTCs与卵巢肿瘤的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尚不十分明确,此外,适用于卵巢癌CTCs更高级的分子富集策略有待进一步明确.【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8(045)003【总页数】4页(P318-321)【关键词】卵巢肿瘤;早期诊断;肿瘤标记,生物学;循环肿瘤细胞【作者】贺雨南;张瑜【作者单位】410008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410008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LB)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及其衍生技术[如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突变扩增聚合酶链反应(AMS-PCR),细胞免疫荧光(ICC)等]对包含肿瘤衍生遗传物质的体液进行分析的新一代检测技术。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团育
通过讲座、材料和在线资源提高患者对自身 健康的认识。
教育可以帮助患者主动参与自身健康管理。
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定期评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以量化护 理效果。
使用标准化问卷和健康评估工具可帮助评估护理 效果。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患者 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 2. 为什么需要关注护理 3. 何时进行干预 4.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5. 护理效果评估
什么是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 综合征
什么是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
定义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BOC)是一种由 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癌症综合征 。
手术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意愿决定。
何时进行干预
随访护理
患者在治疗后需定期随访,评估健康状况和心理 状态。
随访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进行干预。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个体化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
每位患者的情况和需求都不同,需灵活调整 护理方案。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多学科团队
这一综合征使得患者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显著增加。
什么是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 流行病学
HBOC在特定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犹太人群。
约1/400至1/800的女性可能携带BRCA基因突变。
什么是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 症状
患者可能在家族中有多例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历史 ,早期发病率较高。
乳腺癌通常在40-50岁之间被诊断。
为什么需要关注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园地・
卵巢正常大小的癌综合征临床进展
[堂鲤』!主垦匡刊》兰塑生筮竺鲞筮!翅
杨桦,都增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北京100050)
中图分类号:R737.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1070(2009)01-0060-02
l卵巢正常大小的癌综合征(NOCS)的命名
1989年,Feuer等…首次报道了11例组织来源不同的卵巢恶性肿瘤,其特点为盆腹腔存在弥漫性癌灶,而双侧卵巢正常大小和(或)在其表面有小颗粒的现象,并将之命名为卵巢正常大小的癌综合征。
其组织来源有4种,即原发性卵巢癌、性腺外苗勒管肿瘤、不明器官的转移性癌、腹膜间皮瘤。
性腺外苗勒管肿瘤即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是NOCS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病例总数的2/3以上。
NOCS名称有卵巢正常大小的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综合征,卵巢浆液性表面癌,卵巢正常大小的癌综合征。
NOCS不是一个单纯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综合表现,称其为NOCS更为恰当。
2近代分子遗传技术研究
NOCS有特殊的等位基因缺如和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基因的甲基化型。
Tsao等发现卵巢外种植与卵巢癌为一个单克隆来源,也有学者认为此类型与P53基因突变类型不同,为多克隆衍生,而不是转移而来。
Takekawa研究了NOCS免疫组化,Keratin(来源于上皮细胞的肿瘤标记物),EMA,Vimentin(来源于间叶的肿瘤标记物)和PCNA(细胞增殖活性标记物)的实验证实,NOCS种类是复杂的,考虑为遗传基因的改变而致。
3NOCS的临床病理特点
NOCSlI缶床特点:50岁以上高发,就诊多以腹胀、食欲差、消瘦、腹围增加为首发症状;部分病人出现腹痛;几乎每位病人均有大量腹水,且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子宫直肠窝有种植性结节;卵巢正常大小,表面呈现结节状,局部可见JJ,孚l头状赘生物;盆腹腔有广泛种植的粟粒样结节,局部聚集呈饼状。
病理类型:以浆液性囊腺癌为主,病理分级G2以上。
4组织来源
组织来源有4种,即:①卵巢原发癌;②性腺外苗勒管肿瘤,即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③不明器官的转移性癌;④腹膜间皮瘤。
4.1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几乎全部是上皮性肿瘤,且多见于中老年妇女。
临床病理特点:卵巢正常大小,表面呈结节状,局部可见乳头状赘生物;盆腹腔有广泛种植的粟粒样结节;大网膜呈饼状增厚;以浆液性腺癌为主,病理分级G2以上。
4.2EPSPC是NOCS的主要类型原发于腹膜表面,双侧卵巢正常大小,或仅表面有微小浸润,组织学形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OPSC)相似,所以称EPSPC,占同期卵巢癌的7.2%一15%。
美国妇科肿瘤学组(GOG)对EPSPC的诊断标准为:①双侧卵巢正常大小;②卵巢外病变大于卵巢表面被侵及的病变;③显微镜下检查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a.卵巢无病变存在;b.肿瘤侵及卵巢表面上皮,无间质浸润;C.肿瘤侵及卵巢表面上皮及其下的皮质问质,但肿瘤<5mmX5mm;d.无论有无卵巢表面浸润,卵巢实质内病灶<5mmX5mm;④无论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如何,其病理类型与细胞学特征必须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类似或一致。
Koutselini等认为,EPSPC是一种原发的、少见的、多中心起源的腹膜肿瘤。
临床表现如晚期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
病理学特征:肿瘤多生长于大网膜、双侧盆腹腔腹膜,形成多发性或多个肿瘤结节,大网膜多呈饼状。
显微镜下,组织学结构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一致,但砂粒体多见;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常常较差,多在G2以上。
在原发性腹膜癌中BRCAl基因突变率略高于卵巢癌,而Halperin等采用免疫组化法证实,EPSPC和卵巢癌是2种浆液性乳头状癌,其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01),核抗原Ki267表达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9),低分化的比例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2)。
因此认为,EP-SPC与卵巢癌可能是2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可以把EPSPC看作是1种新型的上皮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于卵巢癌。
4.3不明器官的转移性癌常见肿瘤中,原发灶为胃、乳腺、结肠者卵巢转移的机会最大。
卵巢转移性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5.0%一12.7%,其中原发灶不明者占卵巢转移性肿瘤的3.0%一13.6%,而卵巢正常大小的原发灶不明的卵巢转移性癌占卵巢转移性癌的百分比尚无确切报道。
(堂鲤2《史国匡型》兰塑堡筮竺鲞箜!塑
临床病理特点:①卵巢正常大小,表面有小颗粒或外生乳头,显微镜下发现一侧或双侧卵巢均有肿瘤;淋巴管内可见瘤栓;大部分为双侧性。
②卵巢转移性癌多继发于胃肠道肿瘤,故一般有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痛等;另外,腹水也常见,但其形成原因不明。
③卵巢转移性肿瘤尚未见到大网膜增厚甚至呈饼状的现象,而原发性卵巢肿瘤大网膜常有不同程度增厚甚至呈饼状,这是原发性与转移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要点。
@CAl25在原发性卵巢癌中表达较高(84%),而在胃肠道转移性癌中表达仅为4%。
细胞角蛋白7(CK7)在原发性卵巢癌中均呈阳性表达,而在肠道转移性卵巢癌中均呈阴性表达。
⑤一般不易从显微镜下鉴别卵巢恶性肿瘤是原发还是转移的,尤其来源胃肠道、乳腺的肿瘤。
免疫组化CK7可以鉴别。
4.4恶性间皮瘤恶性间皮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肿瘤。
在NOCS中,它所占的比例较小,为9%一36%。
5NoCS的诊断
NOCS诊断标准:绝大多数学者都采用Hata的诊断标准:①经开腹探查发现腹腔存在广泛性癌灶,而双侧卵巢正常大小,其表面有或无赘生物;②术后病理检查卵巢为原发性癌或不明器官的转移性癌;③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探查均未发现其他原发灶;④术前无因卵巢疾患接受过化疗、放疗,近期也未实施过涉及卵巢的手术。
NOCS起病隐匿、就诊晚、诊断困难、误诊率高达40%一100%。
为避免误诊,术前应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盆腹腔检查(包括B超、CT、消化道摄片),阴道彩色超声和腹腔镜检查十分重要。
这是因为阴道彩色超声具有高分辨率以及不受肥胖、年龄、膀胱充盈、子宫位置等因素的干扰,观察更清晰、直观,加之结合较特异的血流信息,明显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腹腔镜检查可在直视下观察整个盆腹腔。
肿瘤标记物CAl25在EPSPC、卵巢癌中一般均升高,可作为术前诊断和术后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
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是间皮瘤的特征性标记物,阳性率为88%一100%。
因此,对于>50岁的中老年妇女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伴有大量腹水、妇科检查触不到肿块、妇科三合诊子宫直肠窝触及结节时,应想到NOCS的可能,及时行B超尤其是阴道彩色超声检查,测血或腹水CAl25,腹水查癌细胞,腹腔镜或PET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
综合判断后及时行剖腹探查术以确定诊断,降低误诊率。
6NOCS的治疗
6.1手术对NOCS的治疗,目前多主张以手术为
・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园地・61
主,切除盆腔、腹腔内弥漫性癌灶,手术范围包括全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阑尾,或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留灶的大小是影响NOCS预后的最关键的因素,术后针对肿瘤病理类型应辅以有效的化疗。
6.2化疗绝大多数学者认为,EPSPC与卵巢上皮性癌由于起源相同,组织学特点酷似,均以阿霉素+顺铂+环磷酰胺(APC)或顺铂+环磷酰胺(PC)方案化疗效果较好,化疗应在6个疗程以上。
美国GOG推荐EPSPC的化疗方案为DDP75rag/113.2和CTX750me,/m2;x,-j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还可用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FAM)方案,个别报道EP—SPC术后化疗的同时加用放疗,疗效较好,术后无瘤生存时间达87个月以上。
NOCS中不明器官的卵巢转移性癌预后极差,应尽可能确定原发灶,术后给予有针对性的化疗,胃肠道转移肿瘤多采用以氟尿嘧啶为主的联合化疗。
Feuer等…认为,恶性间皮瘤术后对以阿霉素为主,联合环磷酰胺的化疗方案有效,而顺铂的疗效较差。
总之,彻底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和系统的多疗程化疗是取得较好预后的两个重要因素。
7预后
目前,彻底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和术后系统的化疗仍是卵巢正常大小的癌综合征取得较好预后的两个重要因素。
对肿瘤细胞减灭术不甚理想者,仍不能轻易放弃化疗,只要患者一般情况允许,应坚持化疗至少6个疗程。
对不明器官的转移I生肿瘤术后仍应积极寻找原发灶。
Meier提出,腹腔镜可以作为随诊、监测复发的有效方法。
NOCS的预后较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差,术后存活时间为1个月至7年不等。
原因是本病妇科检查时,双侧卵巢正常大小,B超、CT不易发现,待病人出现症状时,盆腹腔已布满病灶;另外,EPSPC是NOCS的主要类型,发病年龄较大,比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更具有化疗耐药性(P<0.05),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10%、0,明显低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的95%、79%、62%(P<0.01)。
NOCS的弥散性以及发现时较晚,减瘤效果很难达到满意的程度,化疗效果及预后差,如何更为科学合理地进行诊断、治疗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FellerGA,ShevchukM,CalanogA.Nomud2sizedovarycarcinomasyn2drome[J].ObstetGynecol,1989,73(3):786—792.
收稿日期:200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