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橡胶是从哪里来的

合集下载

天然橡胶行业的起源

天然橡胶行业的起源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之后,天然橡胶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天然橡胶的进口需求量逐年增加。

天然橡胶最早被发现于南美亚马逊雨林,19世纪后期从南美大陆移植于刚果、利比里亚、尼日利亚、斯里兰卡等地,而后由斯里兰卡移植到马来、印尼等热带地区。

目前,天然橡胶种植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5°之间的低海拔、低纬度的热带地区,我国是世界上第1个在北纬18~24°范围内大面积植胶成功的国家。

印尼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降雨相对稳定,产量也相对稳定。

我国科研人员选育出“热研72059”优良品种,可实行全周期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50%以上,目前已在海南儋州、昌江等地示范推广。

我国天然橡胶亩产长期在80公斤左右徘徊,但在海南、云南等植胶区发现单株产量超过100公斤甚至200公斤的橡胶树,如能利用超高产单株培育出超高产品种,将大幅度提高产量和效益。

此外,我国科研人员正研究新型橡胶生产模式,从幼龄橡胶树的茎叶直接萃取天然橡胶,初步试验数据显示,每亩可收获茎叶等干物质1吨,提取出60公斤天然橡胶。

以上就是天然橡胶行业的起源,中国的橡胶行业正在蓬勃地发展当中,现在很多专业做橡胶定制的厂家能根据买家的需求定制各种不一样的模具,有的公司还有十几二十几年以上的橡胶定制经验,选择这样的公司来进行定制是比较不错的。

深圳佳诺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模具和中高端橡塑制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拥有成套的橡塑模具及生产设备和检测试验设备。

团队有多名从事模具设计、橡塑配方、及超过20年以上相关经验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

公司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橡塑产品材料开发,半成品、成品、印刷、包装的完整生产线。

从胶料引进到多样化产品的出厂,每一个生产过程都得到严密的控制,成熟的生产设备,现代的生产管理是品质产品的保障。

引进橡塑模具和橡塑产品的专业生产设备和检测试验设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为业内提供更好的塑胶配件,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也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伟大使命!。

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分析

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分析

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分析作者:黄慧德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7年第03期1 宜胶区我国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土地资源分布在北纬18°10′~24°,垂直分布在近海至海拨1 000 m左右区域,具体区域主要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省区共90个县市,其中海南19个,云南28个,广东21个,广西8个,福建14个。

宜胶区年平均气温一般为摄氏21 ℃~25 ℃,年降雨量在1 200~2 800 mm。

根据各区域地形、地势和光、热、水、土、风、寒等小环境,把这个区域划分为3个植胶生产类型区:一类型区平均气温高于22 ℃,月均气温≥18 ℃的月份不少于9个月,年降雨量大于1 500 mm,平均风速小于2.0 m/s,阴雨天期内平均气温≤10 ℃的出现机率不超过3.3 %,12级以上台风出现机率为0,在正常管理下,每亩胶园年产干胶100 kg以上,这个类型区约有可植地20万hm2;二类型区平均气温摄氏21 ℃~22 ℃,月均温度≥18 ℃的月份不少于7个月,年降雨量小于1 500 mm,平均风速大于2.0m/s,阴雨天期内平均气温≤10 ℃的出现机率在3.4 %~6.6 %,12级以上台风出现机率不超过3.3 %,在正常管理下,每亩胶园年产干胶80 kg以上,这类型区共有可植面积30万hm2;三类型平均气温可以低于21 ℃,月均气温≥18 ℃的月1分可以少于7个月,年降雨量1 200 mm 左右,平均风速可以大于3 m/s,但12级以上台风出现机率不得超过6.6 %,在正常管理下,每亩胶园年产干胶60 kg以上,这类型区约有可植地面积52万hm2。

2 种植面积我国天然橡胶生产主要在海南、云南、广东省部分地区,2016年植胶面积114万hm2。

其中海南省橡胶种植面积53.33万hm2,占植胶面积46.78 %;云南省植胶面积56.67万hm2,占植胶面积49.71 %;广东省橡胶种植面积4.0万hm2,占植胶面积3.51 %。

中国橡胶市场分析

中国橡胶市场分析

中国橡胶市场分析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制造轮胎、橡胶制品、橡胶管等领域。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橡胶消费国之一,在橡胶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中国橡胶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供需关系、价格波动等方面内容。

一、市场规模中国橡胶市场规模庞大。

近年来,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汽车、建筑、交通等行业对橡胶的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橡胶消费量已超过XX吨,并且还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二、供需关系1. 供应端:中国橡胶市场的供应主要依赖于进口。

国内橡胶产能较低,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

主要进口原料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其中,天然橡胶主要来自于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而合成橡胶则以国际市场为主要来源。

2. 需求端:中国橡胶市场需求受多个行业的影响。

汽车行业是橡胶需求的主要驱动力,占据了橡胶消费总量的较大比例。

此外,建筑、交通、电子等行业对橡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供需关系紧张是中国橡胶市场的常态。

橡胶的大宗进口和供应不稳定导致市场波动较为频繁。

三、价格波动中国橡胶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供需关系的紧张及国际市场影响是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当国际橡胶价格上涨时,国内市场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反之,当国际橡胶价格下跌时,国内市场价格也会受到影响而下跌。

此外,汇率波动、政策调控等因素也会对橡胶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汇率的升值会使进口成本减少,推动国内橡胶价格下降。

而政策调控则可能通过限制进口等措施来调节市场供应,对价格产生影响。

四、市场前景中国橡胶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橡胶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此外,新兴领域如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兴起,也将进一步推动橡胶市场的发展。

然而,中国橡胶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供应端的不稳定性对市场造成不确定性;其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对橡胶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中国橡胶市场在当前的环境下呈现出规模庞大、供需紧张和价格波动大的特点。

中国成功引种天然橡胶一百年 世界橡胶发展史

中国成功引种天然橡胶一百年 世界橡胶发展史

中国成功引种天然橡胶一百年世界橡胶发展史( 2004-09-07 08:58:22)稿件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新华网云南频道9月7日电(记者周重要、刘娟)天然橡胶与煤炭、钢铁、石油并列为4大工业原料,是其中唯一可再生的原材料。

6日下午,来自北京、海南、云南等地的橡胶工作者和泰国、马来西亚等橡胶生产国的代表汇聚昆明,总结回顾橡胶发展历史,纪念中国天然橡胶事业100年。

1904年,被孙中山先生誉为"边塞伟南"的民主革命志士、云南省干崖(今盈江县)傣族土司刀安仁先生,从新加坡成功引种橡胶树,并于当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种植在该县凤凰山上,由此翻开了中国天然橡胶种植的第一页,云南也因此成为中国天然橡胶的"发源地"。

至1949年,中国种植天然橡胶2800公顷,年产干胶199吨。

新中国的成立给天然橡胶的发展带来了新生。

世界天然橡胶从1876年人工种植成功至今已有128年历史。

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橡胶树,属于热带雨林乔木树种,北纬15°以北和南纬10°以南被称为"非传统植胶区"。

然而经过中国几代植胶人艰苦努力和科学创新,成功地在北纬18°-24°的海南、云南、广东等地大面积成功种植,并培育出适合中国热区环境、具有自己特色的橡胶栽培技术体系,为世界天然橡胶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50多年来,我国累计生产天然橡胶800多万吨。

至2003年,中国橡胶种植面积已达到66.1万公顷,干胶年产量达到56.5万吨,产量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五位,我国已从解放初期的橡胶"贫国"成为世界橡胶生产大国。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由于橡胶业的发展,目前自给率已达32%。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在自然环境不及其他产胶国的条件下,垦区发展天然橡胶370.7万亩,年产干胶23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40%和50%,平均亩产干胶77.1公斤,超过世界平均亩产水平的17%。

中国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云南及海南为中国天然橡胶主要种植区

中国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云南及海南为中国天然橡胶主要种植区

中国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云南及海南为中国天然橡胶主要种植区一、发展优劣势天然橡胶是指从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胶乳,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

橡胶树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马拉岳西部地区,现已布及亚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天然橡胶具有优良的回弹性、绝缘性、隔水性及可塑性等特性,并且,经过适当处理后还具有耐油、耐酸、耐碱、耐热、耐寒、耐压、耐磨等宝贵性质,因此具有广泛用途。

二、产量2010-2019年全球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2018年橡胶种植面积达到1180.0万公顷,同比增长1.49%;2019年全球橡胶种植面积约为1213.3万公顷,较2018年增长33.3万公顷。

亚洲天然橡胶产量全球排名第一,2018年亚洲天然橡胶产量为1284.4万吨,占全球橡胶产量的比重为89.6%;其次为非洲,非洲橡胶产量为81.7万吨,占全球橡胶产量的比重为5.7%;美洲紧跟其后,产量为66.6万吨,占全球橡胶产量的比重为4.64%;大洋洲产量仅0.8万吨,占比仅为0.05%。

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柬埔寨、菲律宾和斯里兰卡等9个国家天然橡胶产量占到世界产量的近90%。

近年来,越南、科特迪瓦等新兴橡胶种植国家产量出现较明显增长。

2018年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柬埔寨、菲律宾、斯里兰卡的产量分别为363万吨、487.9万吨、60.3万吨、114.2万吨、65.4万吨、22万吨、10.6万吨、8.3万吨。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自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经过百年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天然橡胶生产国。

中国种植的天然橡胶与进口的天然橡胶或橡胶初产品主要应用于制作子午线轮胎、胶皮手套等。

我国植胶区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2018年中国天然橡胶产量为82.4万吨,同比增长0.82%;2019年中国天然橡胶产量较2018年减少2.4万吨,仅为80万吨,同比下降2.92%。

我国从东南亚进口天然橡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从东南亚进口天然橡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从东南亚进口天然橡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我国每年都需要从东南亚进口大量的天然橡胶。

本文从进口数量、进口来源地以及进口价格方面分析了我国从东南亚进口天然橡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标签:天然橡胶;进口;东南亚天然橡胶由橡胶树采集胶乳制成,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战略性物资。

而我国天然橡胶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进口依存度连年迅速攀升,已严重影响我国橡胶工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东南亚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产区,我国进口的天然橡胶约90%来自东南亚。

一、我国从东南亚进口天然橡胶存在的问题1.进口量巨大天然橡胶是资源约束型产品,对地理环境、气候、土壤、湿度等自然条件的要求较严格,全球适宜种植橡胶区域主要位于南纬10度和北纬15度以内,东南亚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天然橡胶产区,其天然橡胶的出口量约占全球的75%。

我国适合种植橡胶的土地面积约为9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其中约三分之二已开发利用,供给潜力十分有限,我国的天然橡胶件生产仅能满足国内的约30%的需求,我国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天然橡胶,从东南亚的年平均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95%。

2.进口国家集中度高我国从东南亚进口橡胶主要集中在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年平均进口量约占从东南亚总进口量的90%,其中泰国一个国家就超过总量的50%,超过了我国30%的安全进口依存度警戒线。

目前,世界生产天然橡胶最多的国家大都集中在东南亚地区,主要有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而主要出口天然橡胶的国家也是这几个国家,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实施限产报价,将对我国的天然橡胶的进口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我国橡胶产业安全。

3.进口价格波动较大天然橡胶是基础工业原料,其价格与需求及宏观经济有密切联系,也受到下游用胶行业发展以及合成橡胶的生产及应用的影响。

天然橡胶树的生长受气候、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限制,适宜割胶期一般为5到7年。

橡胶产业分析报告

橡胶产业分析报告

橡胶产业分析报告一、橡胶产业概述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汽车、轮胎、鞋材、橡胶制品等领域。

全球橡胶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

橡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橡胶产业的发展趋势1.主要消费市场的变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轮胎、橡胶制品等行业的需求增长迅猛。

此外,新兴产业如电动汽车、氢能源等的兴起也对橡胶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2.森林橡胶和合成橡胶的竞争:目前,大部分橡胶来自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森林橡胶对环境影响较小,具有可持续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合成橡胶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其性能和价格正在逐渐提升,与天然橡胶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3.全球贸易环境变动: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橡胶出口有一定的影响。

在此情况下,加强国内橡胶供应能力和技术创新,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将成为橡胶产业发展的重点。

三、中国橡胶产业现状分析1.产能规模:中国橡胶产能居全球第一,但主要集中在中低档橡胶产品。

高端橡胶产品仍需进口满足需求。

2.技术水平:中国橡胶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3.市场竞争:橡胶行业竞争激烈,部分中小企业利润空间狭小,面临生存压力。

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4.环保要求: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橡胶行业将面临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境管控,加大环保投入势在必行。

四、橡胶产业发展对策1.提高技术水平和产能:加强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橡胶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2.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强化品牌建设: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建立橡胶品牌认证体系,提升中国橡胶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4.拓宽市场渠道:加强市场调研,形成精准营销策略,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扩大橡胶消费市场。

中国合成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合成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合成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合成橡胶概述合成橡胶,又称为合成弹性体,是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的高弹性聚合物,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或低温等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

从产品形态上可以分为液体橡胶、固体橡胶、乳胶和粉末橡胶等,根据形成过程又可分为热塑性橡胶和硫化型橡胶。

合成橡胶种类较多,因此下游应用极其广泛,可大致分为民用领域和工业领域两部分。

民用领域包括日用品、建筑装饰胶粘剂、制鞋业等行业,工业领域包括汽车、航空航天、农业等行业。

下游市场的需求受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较大。

二、合成橡胶产量2004年以来我国合成橡胶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部分产品品质和装置规模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半年我国合成橡胶供需两方面受到冲击,下半年受市场回暖、价格降低、出口退税等多重因素影响,产量逆势上扬。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合成橡胶产量为811.7万吨,同比增长9.72%。

受益于下游需求的推动,我国企业纷纷投产,产能持续提高。

目前我国合成橡胶行业产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产能占比达到66%。

另外,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也有产能分布,分别占比15%、11%、8%。

但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不断扩产,导致产能过剩现象严重,这需要企业、行业和政府共同发力,盘活闲置产能,减少资源浪费。

三、合成橡胶进出口量2019年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我国合成橡胶进口量下降至54955吨,同比下降19.2%。

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我国合成橡胶产量有所下降,使得进口量上升,相对于2019年上升幅度达到14.04%。

2021年中国合成橡胶进口量继续上升,达到71633吨,同比上升14.3%。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合成橡胶出口量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国内合成橡胶产能的增长,使得国内合成橡胶的产能已经超过需求,因此我国合成橡胶出口量才呈现上升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4年刀安仁先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购买8000余株巴西橡胶实生苗,引种云南省盈江县新城凤凰山
1905年何麟书先生从马来西亚引进橡胶实生苗4000株植于海南乐会(琼海)合上湾,创立琼安垦务有限公司。

1927年林玉仁先生由泰国带回橡胶种子在广东徐闻育苗种植。

1948年钱仿舟先生先生从泰国运回2万株胶苗,种植于云南西双版纳。

1949年全国的植胶面积为2800公顷,约120万株橡胶树,其中开割树约64万株,年产橡胶199吨.深圳硅胶管条厂
1988年农牧渔业部农垦局在广州召开六省(区)热带作物布局调整和高产经验交流会。

2003年我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990万亩,年产干胶56万吨。

2007年我国天然橡胶市场严重地被扭曲了。

企图把胶价压到每吨1.75万元以下。

截至2007年,中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已达87.5万公顷,年产量达59万吨,种植面
积和产胶量均居世界43个产胶国家的第五位。

2008年我国天然橡胶消费量达253万吨。

天然橡胶价格高台跳水,跌幅超过60%
2009年天然橡胶进口同上年相比,基本平稳,全年进口天然橡胶171万吨。

2010年国内天然橡胶价格创历史新高,突破4万元。

我国进入橡胶高价时代。

我国天然橡胶的消费量已突破350万吨,约占全球天然橡胶消费总量的1/3以上,而
我国的天然橡胶产量却只有68.7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