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波山水画欣赏
诸城市老年大学山水画班作品展

诸城市老年大学山水画班作品展
众志成城终有果,风调雨顺正可期!在国家经历重大疫情时,诸城市老年大学山水画班的学员们,通过网络、移动终端等方式开展网络教学,有力保障了抗击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深受学员们喜爱。
他们用手中的笔墨创作出一幅幅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作品既有大气磅礴的场景捕捉,又有浓墨重彩的讴歌礼赞,更有寓意深远的期待祝福。
每一件书画作品都寄托着学员们情系抗疫工作、爱国爱同胞的赤诚之心,为战斗在防疫第一线的医生和志愿者们助力。
于仁英
马玉梅
赵清河
赵志国
臧杰
臧杰
王焕明
王焕明
刘金芳
刘旭东
刘旭东
解长玉
马玉梅
鞠术爱
刘金芳。
五代董源山水画简论——民藏董源《山林幽居图》赏析及董源山水画的成就和影响(下篇)

五代董源山水画简论——民藏董源《山林幽居图》赏析及董
源山水画的成就和影响(下篇)
湛波
【期刊名称】《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14)004
【摘要】董源《山林幽居图》是一幅以宁静安闲的悠然心境,融汇南北的造型置景,娴熟灵活的笔墨技巧,隐谧含蓄的对照比较,淡雅明清的设色渲染而精心创作的珍品.中国山水画南北兼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董源就是一个顺应历史发展的先行者和创造者.从董源而降,中国传统山水画都是沿着他的路子走下来的,元四家、明清山水传承了董源的衣钵.时至今日,我们极大多数的山水画家,还是在沿着董源这条融汇南北的道路走下去.所以说,董源传统山水画的艺术成就是伟大的,影响是深远的.
【总页数】6页(P78-83)
【作者】湛波
【作者单位】湖州市含弘阁中国古代书画研究所,浙江湖州 3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22.2/.6
【相关文献】
1.五代董源山水画简论(上篇) [J], 湛波
2.五代董源山水画简论——民藏董源《湖山清幽图》赏析(中篇) [J], 湛波
3.五代与北宋山水画风格传承研究——谈董源与巨然画风之关系 [J], 张修军
4.董源山水画对后世山水画的影响 [J], 黄斌
5.从“概念”到“图像”:沈括的“董源”发现与董其昌的“董源”鉴藏 [J], 何清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书画欣赏:大师笔下的瀑布,清凉一夏!傅抱石飞瀑瀑布

书画欣赏:大师笔下的瀑布,清凉一夏!傅抱石飞瀑瀑布傅抱石 1953年作观瀑图山本静,水流则动。
溪水是山川的血脉,它起源于岩石或山的交汇处,众水汇而成潭,两崖逼而为瀑。
飞瀑落下后,形成水口,岩石零落,溪水飞溅,便形成壮观景象。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历来文人墨客,常以瀑布诗或画来倾诉自己的胸怀。
其众流攒冲、鸣湍叠濑,正可以比兴之手法,将心声一吐为快!张大千 1938年作观瀑图傅抱石画瀑布傅抱石天池飞瀑“未曾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苏轼的这首诗若用来形容傅抱石的画风,是最为恰当不过了。
1949年作山瀑清会图傅抱石的作品最得心应手的,当属飞瀑流泉和雨景山水。
尤其是他的飞瀑流泉,从入蜀直至去世,一直没有间断,成为傅抱石山水画作中最为主要的一个方面,也标志着傅抱石山水画创作的最高成就。
1954年作太华飞瀑图其独创的抱石皴画山石飞瀑,破笔散锋,或提或按,或湿或干,顺来逆往,自由挥洒,尽显博大雄伟之气。
山水之间,层层渲染,申明阴阳,挽结虚实。
而点景之笔谨严细巧,以致使乱头粗服的画面跌宕生姿。
真可谓大胆落笔挥毫情,小心收拾臻妙诣。
二老观瀑傅抱石往往醉后作画,欣赏他笔下的飞瀑图,你可以感受到一种磅礴之气从画面中悠然而起,若风旋水泻、毫飞墨喷;似闪电雷鸣、惊涛扑岸;又如狂飙戾天、浓云惨淡……这正是傅抱石的画风,于磅礴大气中见精微,于蓬勃生机中显率真。
傅抱石听瀑图 1945年作此画绘于1945年,画家金刚坡居住经历行将结束,正值年富力强的创作巅峰期。
本幅技法上,熟练地运用他独创的“抱石皴”,势如狂风骤雨,不仅成功的描绘了悬崖峭壁、瀑布飞流的宏大场面,而且表现出灌木葱翠、流云残雾的氤氲气象和浑厚之态。
笔墨功力造诣深邃,己臻炉火纯青的境界。
画意强烈饱满,巧妙地留着空白,使垂帘直泻的飞瀑,湍急奔流的溪水,与水口伫立的矾石和摇戈的葱绿灌木,构成一首庞大的交响乐章。
傅抱石观瀑图傅抱石镜泊飞泉傅抱石观瀑图傅抱石观瀑图黄君璧画瀑布黄君璧是一代山水画大师,尤以画云水瀑布为长。
多才多艺,画水创新第一人!王中年精品山水70幅欣赏~

多才多艺,画水创新第一人!王中年精品山水70幅欣赏~王中年:1944年生于辽宁省凤凰城,满族,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第八、九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版协年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山水画研修院院长,研修员导师,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画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当代山水画画水创新第一人,中国山水“中和画派”创始者。
王中年先生早年就读于鲁讯美术学院,后入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学习三年,师从关山月、黎雄才、陈金章等先生。
王中年先生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或讲学。
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王中年山水画展”时,作品《飞流直下》、《秋韵》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白山魂》被中南海收藏;《祖国颂》被人民大会堂收藏;《林海雪原》被天安门城楼收藏;《燕山金秋》、《悬崖飞瀑千斛珠》、《大江东去》被中央统战部收藏,《丹霞山胜境》被台湾台中博物馆收藏。
其他作品被中国鸦片战争博物馆和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王中年先生在中国山水画坛不仅享有盛名,而且弟子满天下,其主要因素是其著作的影响力。
王中年先生先后编著出版《新编芥子园画传·山水篇》、《王中年山水画与诗书题款》、《中国山水画教程》、《案头画范》、《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王中年》、《王中年山水画谱》及教学光盘等共三十六部著作。
每部著作都出版发行上万册,多者数万册,而且几乎所有的著作画集均被盗版,就连最难发行出售的“大红袍”系列------《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王中年专集》都非常火,并被盗版改名为《王中年画集》出售,可想而之王先生的创作理念、画法、画风多么受广大画家及读者的欢迎。
其中1998年编著出版的《新编芥子园画传·山水篇》是被称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著作,是一部将中国山水画史、画论、画法、画范与技法和创新融汇为一体的力作,曾先后六次再版,荣获人民美术出版发行一等奖。
梦幻色彩_现代风神——胡朝水的重彩山水画

34画家胡朝水◆邵大箴( 北京 )梦幻色彩 现代风神——胡朝水的重彩山水画胡朝水,字若水,别署适庐主人。
1973年1月生,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深造于中央美院中国画专业。
现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展并获奖。
作品及论文散见于《美术》《国画家》《美术观察》《美术报》等专业刊物,部分作品被收入《全国中国画作品集》《中国当代国画集萃》《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作品集》等重要文献。
出版有《当代彩墨画家丛书——胡朝水专辑》《大匠之门——胡朝水重彩山水画精品》《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胡朝水》等专著。
观众欣赏绘画,一般是从作品的图像开始的,关注画面图像(包括构图、笔墨和色彩等)有没有新意,有没有“味道”,是否能吸引自己驻足欣赏;更进一步,则看作品内容是否能激发自己的某种思绪。
简单地说,观众在欣赏绘画和品评作品的过程中,既重视形式语言的感染力,也重视其文化内涵的征服力。
实际上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着的,缺一不能成为完善的绘画作品。
不过,艺术家对图像形式的新以及它对观赏者的吸引力要有正确的理解。
图像的新,与古人不同,与同代其他画家不同,是每位有个性艺术家创作的应有之义。
但画家不应该单纯为了形式语言的新而求新,而应该在写自己对生活、对客观物象感受基础上求新,求内容和形式统一的新。
如果不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一味追求表现形式的新颖,甚至不惜图像的光怪陆离和荒诞怪异,这种的所谓“新”自然会受到观赏者的冷落,也就失去了创新的意义。
胡朝水的重彩山水画的图像是新的,作品满构图,由云彩、山峦、流水、房屋、树木组成的画面被分割成大小不等、色彩不同的块面,其间有游动的、变化有致的线条。
奇异的图像引导观赏者走入画面,似乎进入一个似曾相识又很陌生的世界,恍然有超脱尘世的感觉。
但这些画面不是他的主观凭空臆造,而是他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灵感的创造,他重视对客观物象的观察,重视写生,更重视用脑思考,用心体验,按照艺术原理进行创造。
王秀保水墨山水画欣赏

王秀保水墨山水画欣赏
王秀保字艺德,号常修居士,安圣斋主人。1968年生于河北省邢台,早年在省立赵庄师范学院授教于北京三工,著名美术教育家周秉恭先生为师,2010年进修于专业美术院校,笔耕不辍,现为职业画家。以山水榕树见长,画面工整、细腻、景物层次分明,缜密苍秀雅俗共赏,贴近生活逸趣横生,博采众长融贯古今。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1、《疏松幽岫亭》曹知白元代立轴纸本水墨纵48厘米横36.4厘米(法)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藏前景是挂满藤蔓的参天松柏,中景、远景的山峰层叠而巍峨。
山间有飞流的瀑布,瀑布下有平常的人家。
虽然仍能找到宋代山水画的遗风,但曹知白也将自己的个性色彩加了进去。
由于家中雄厚的财力,曹知白的日子过得舒心如意,与倪瓒等人同为太湖一带的著名文人。
传世之作有《疏松幽岫亭》《群山雪霁图》《溪山泛艇图》等。
2、《花卉图》陈遵明代立轴绢本设色纵136.8厘米横57.8厘米(日)泉屋博古馆藏。
溪流自左至右贯穿着画面,岸边繁花似锦,色彩缤纷。
花草以没骨法画成,色彩浓淡层次丰富。
轻柔的笔法,完美地表现出小溪边的清新景致。
陈遵,生平不详,明代画家。
字汝循,浙江嘉兴人。
擅长描绘花鸟,栩栩如生。
传世作品有《三友图》《枇杷图》《蓼花蛱蝶图》。
3、《陶渊明故事图》陈洪绶明末清初长卷绢本设色纵30.3厘米横308厘米(美)火奴鲁鲁艺术学院藏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名士,不阿权贵,嗜酒安贫,喜好在宁静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这幅画抓取解印、种秫、归去、无酒等几个特写镜头来描绘陶渊明辞官归田后的清馨生活(此选两幅)。
作者陈洪绶(1598—1652)是明末清初的人物画家,少年时得到北宋李公麟所作《孔门七十二贤》的拓本,关门在家终日鉴习。
到晚年已突破前人陈规,自成一派。
4、《仙山图》陈汝言元代长卷绢本设色纵33厘米横102.9厘米(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山峦层叠起伏,错落有致。
山顶和山脚都配以墨色厚重的松树,它们压住了山峰鲜亮的绿色,使画面趋于沉稳。
山峦中安排了小桥、村落、浮云、人物,左下角两人正在看山羊戏耍,右边有高士与童子,一片世外仙境的境象。
陈汝言,元末画家,和元四家之一的王蒙是好友。
传世之作有《仙山图》《百丈泉图》《荆溪图》等。
5、《猿图》法常宋代立轴绢本水墨纵173.9厘米横98.8厘米(日)京都大德寺藏一棵枯松斜插天际,猿猴的重色稳定了画面的重心。
王跃奎山水画作品 东方笔墨与西方色彩的碰撞

王跃奎山水画作品东方笔墨与西方色彩的碰撞王跃奎 1972年生于四川泸州,文学博士,教授。
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教学部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特聘研究员。
多次在全国大展中入选和获奖:2004年《风过溪声远》入选全国第十届美展;2011年《生命之旅》获2011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最高奖);2012年《菏塘月色》获八荒通神——哈尔滨2012年全国中国画双年展优秀奖(最高奖);2015年《河岳洪荒》入选第六届北京国际双年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19年《守望故园》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王跃奎 河岳洪荒 180cm×193cm 2014年詹泽慧“他是当代画坛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画家,在中西融合道路上注重东方笔墨精神与西方色彩内涵融会贯通,东方笔墨语言与西方图式语言紧密结合,成为21世纪开拓新风的优秀画家。
”这是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对王跃奎的评价。
如今,青年画家层出不穷,但像王跃奎这样有着深厚传统功力而又令人耳目一新的画家却很少。
面对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传统的艺术似乎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王跃奎一直都在努力突破,寻求一种打破传统束缚的艺术语言,画出属于自己的山水人生。
一切始于与美术的相遇说起自己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王跃奎已经记不清了。
但在他的记忆里,家乡河边的沙地、田埂,老家的院子、土墙、窗户、竹林……到处都留着儿时涂鸦的印记。
多年以后,回忆起当初画画的场面,王跃奎很有感触,他说,他很怀恋儿时这种美好的无拘无束的涂鸦生活,这对他后来的艺术生涯有很大的帮助。
他说,如今许多孩子在初学绘画时一味地被要求临摹,这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儿童的创作天赋,其实让孩子随心所欲地画并加以正确引导才是儿童学习绘画的最佳方法。
说起是如何发现自己的绘画天赋时,王跃奎说那是一个偶然的经历。
他初中毕业的时候,有一次给同学们写留言贺卡,为了让贺卡更加美观,王跃奎照着语文课本封面上的一朵月季花画了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焕波山水画《晨光》
成功书画家网1月15日讯成功文化集团、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成功书画家网、《神州诗书画报》《当代书画家》等单位组织发起的“2017—2018年度中国书画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据悉,此次“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作品征集工作即将结束,作品征集以来收集到多位当代艺术家的参拍作品。
今日本网为您介绍的是此次“年度人物候选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威海市美协理事、文登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焕波先生和他笔下的光影系列画作。
王焕波先生的山水画以“光影系列”为众人所熟知和好评,其作品在水墨与色彩的变换之中带给观者天光乍开、光影透亮、对比鲜明的视觉冲击和深入心灵、神游自然的艺术享受。
先生的山水作品笔墨古朴苍劲,气势浑厚雄壮,极具艺术感染力。
观本次参加评选的“晨光系列”画作,在感受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张力的同时又使观众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进一步增进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怀。
在王焕波先生单纯描绘山水的作品中,诸多采取的都是仰视的叙述视点,这种叙述的空间定位,流露出艺术家对大自然的雄浑壮阔之美的无限神往、甚至崇拜。
特别是在无限延绵的空间形态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所寄予的对时间长河的不尽追忆。
王焕波山水画《晨光2》
从王焕波先生的每一幅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画家对于自然山川精神所寄托的深厚情怀,在山石外形之外求得精神美,是他数十年来对大自然和人生理解的深厚感悟,是对崇高精神的向往。
他呼唤着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又不断提升自己驾驭高难度艺术语言的能力。
所以透过先生的山水画我们能够感受到一股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这是大山的呼唤,是历史的呼唤,是时代的呼唤!先生的笔墨与古代文人情趣拉开了距离,坚决舍弃了所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审美标准,以自己坚实的造型能力用充满感情地,个性化极强的语言,去描绘自己喜爱的高山大川,村野房舍。
王焕波先生山水画所继承的北派大气磅礴的气韵和风骨和强调力度和气势的笔墨精神,以及他自己强烈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风貌。
多年的从艺生涯中,他以在自然山水中不间断的水墨写生,践行李可染先生“废画三千”的苦学精神。
其绘画中体现出的是他对于自然的钦慕和依赖,以及对家园的守望。
先生将内心的激荡、情怀、寄托和感激融入笔墨中,如潺潺溪水流淌在观众眼前。
在王焕波先生的山水画中用饱含生命之光的色彩将自然故地,辽阔的原野,耸立的山峰,树林中的
房舍展现的质朴而有韧性,于无声之中敲响着水墨的清音。
(文/成功书画家网《当代书画家》记者左左)
画家简介:
王焕波,1962年生于山东文登天福山。
1982年毕业于莱阳师范美术专业,后分别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硕士研究生课程班,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工作室高级研修班。
崇尚李可染先生“废画三千”的苦学精神,多年来笔耕不辍,尤其重视深入生活,于深山野壑中画了无数水墨写生,走上了一条专诚而严谨的学习道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风貌。
作品多次参加各级展览并获奖,分别在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及中国台湾、苏州中国美协展览中心、山东济南明湖美术馆、北京大千画廊、台湾国父纪念馆举办个人展览。
出版个人专辑数十本,2009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贾又福从艺50周年回顾展暨优秀学生作品展。
2014年10月在山东省文化馆举办“问道自然——王焕波山水画展”,2014年10月应邀赴美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考察交流、写生活动。
现为北京大学传统艺术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贾又福山水画研究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访问学者。
2015年被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齐鲁文化之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