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第六章劳动就业与失业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劳动就业与失业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劳动就业与失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0级(普本(1班《劳动经济学》

第六章劳动就业与失业习题

学号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

1. 就业

2. 失业率

3. 摩擦性失业

4.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5.非经济活动人口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劳动类型中,属于就业范畴的是(

A.家务劳动

B.雇用劳动

C.救济性劳动

D.义务劳动

2.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以下哪个条件不是失业统计中对失业者的判定条件(

A.有工作能力

B.没有工作

C.对寻找工作丧失信心

D.在前4周曾做过专门努力寻找工作单没有找到

3.某地区劳动力总量为20万人,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共2.6万,每个失业者失业的平均长度为4周,则该年该地区的失业率为( 。

A.0.26%

B.0.5%

C.1%

D.5%

4. 下列那类人群不属于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劳动力供给( 。

A.学生

B.失业者

C.农村从业人员

D.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

5.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

A.决定就业量

B.决定物价

C.决定就业量和工资

D.决定工资和物价水平

6. 凯恩斯认为出现非自愿失业的原因是( 。

A.劳动力供给过多

B.人力资本投资少

C.有效需求不足

D.劳动力市场信息不畅通

7.关于配第—克拉克定理,以下论述不正确的是( 。

A.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描述就业结构变化的

B.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在就业总人数的中的比例在上升

C.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D.生产力进步、社会消费水平提高与人口自然增长是造成就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8. 变形后的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有( 。

A.失业率高,工资与价格水平较低,通货膨胀率低

B.失业率高,工资与价格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率低

C.失业率低,工资与价格水平较低,通货膨胀率高

D.失业率低,工资与价格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率高

9. 自然失业率是指(

A.预期通货膨胀率高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时的失业率

B.预期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时的失业率

C.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时的失业率

D.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社会平均工资率时的失业率

10. 由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技术性失衡所造成的失业类型是( 。

A.结构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三、简答题

1.就业量决定的影响因素和主要理论有哪些?

答案要点:社会总就业量由劳动力的攻击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同时,在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企业招不到人”和“求职者找不到工作”同时发生的现象,因此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情况也是影响就业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就业量的主要理论包括:(1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认为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可以实现充分就业。(2凯恩斯理论认为只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刺激需求扩大就业,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3货币学派提出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

(4供给学派认为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的最好方法是刺激供给方面。

2.失业率和年失业率的差别是什么?

答案要点: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综述的百分比,也就是指失业人数同失业人数和就业人数之和的比。二年失业率所反映的失业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二是实际的失业周数。

3. 就业结构变动有哪些规律?

答案要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这就是劳动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动规律。世界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就业结构的历史变动情况充分证明了这一规律。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社会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和人口自然增长造成了就业产业结构的变化。

4. 劳动经济学中失业包括哪些类型?

答案要点: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从失业的表现形式看,失业又可以分为显性失业和隐形失业。

5. 用劳动经济学分析“滞涨”

答案要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视野与通货膨胀并发的症状,对于产生滞涨的原因,当代劳动经济分析提出了多种答案。希克斯认为整个社会,货币工资率的增长速度将大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导致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引起劳动力需求的下降,就会进一步加剧失业状况。

四、论述题

1. 试述中国失业问题日趋严重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答案要点:(1历史原因造成的隐性失业公开化;(2劳动力供给方面的原因;(3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原因;(4结构性原因。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应对失业的政策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案要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1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健全市场就业机制;(2大力推动市场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3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就业增长;(4积极稳妥的地分流企业富余人员;(5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统筹安排。

劳动经济学总结(加强版)

xc1、单选(50题) 50分想知识点(结论和概念) 2、论述题(1题) 20分直截了当回答问题1、2、 3、 4、5…… 3、案例题(1题) 30分看清题干,就事论事,不用讲理论 绪论 1、劳动经济学研究什么——稀缺的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问题 劳动经济学是以研究如何实现劳动(或者说劳动力)这一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为主要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对象:市场和政府 2、劳动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发展,标志是什么——布卢姆《劳动经济学》(第一本劳动经济学教科书) 3、实证、规范分析法 实证多:讲事实,无建议;规范少:有价值判断 第一章 1、失业率如何计算,什么是失业率,具体场景下的失业率如何计算 失业率是失业人员在劳动力人口(失业人口+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率。 就业率是就业人口与潜在劳动力人口之间的比率。 就业率+失业率≠1

2、劳动参与率概念,为什么要有劳动参与率(其作用) 劳动参与率可以表示为(实际)劳动力人口在潜在劳动力人口之中的比率。 实际劳动力人口 = 就业人口 + 在积极找工作的失业人口 潜在劳动力人口 = 劳动年龄人口 - 因智力或身体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 服刑人员。实际计算中,使用劳动年龄人口替代潜在劳动力人口。 劳动参与率>总人口参与率。 劳动参与率与总人口参与率差距大: 若劳动力储备导致总人口劳动参与率低——好; 若老龄化导致总人口劳动参与率低——危险。 3、总薪酬概念——总薪酬是含税的(图)

4、劳动力需求曲线、劳动力供给曲线——就业量、市场出清工资率在两曲线左右移动下的 变化(如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此时就业量减少) 需求曲线右移(需求量增加),均衡工资率增加,就业量增加; 需求曲线左移(需求量减少),均衡工资率减少,就业量减少; 供给曲线右移(供给量增加),均衡工资率减少,就业量增加; 供给曲线左移(供给量减少),均衡工资率增加,就业量减少。

智慧树知到APP《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APP《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 解读》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APP最新《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单选题】 (1分) ( D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A、劳动行政关系 B、劳动雇佣关系 C、劳动合同关系 D、劳动法律关系 2、【单选题】 (1分)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C)。 A、团体 B、企业 C、用人单位 D、事业单位 3、【单选题】 (1分) 关于劳动关系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哪一项?A A、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具有独立性,并不具有从属性关系

B、劳动关系的内容为与劳动过程紧密相连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C、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关系 D、劳动关系的主题一方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为劳动力的所有者和提供者 4、【单选题】 (1分) 下列人员中,适用劳动法的是(B )。 A、公务员 B、企业中的正式职工 C、现役军人 D、家庭保姆 5、【单选题】 (1分) 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劳动关系的特征?A A、只有隶属关系,没有平等关系 B、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 C、基于劳动合同确立,通过劳动过程实现 D、兼有人身和财产关系 6、【判断题】 (1分) 劳动关系兼有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属性,兼有隶属关系和平等关系的特征。B A、错 B、对

7、【判断题】 (1分)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B A、错 B、对 8、【判断题】 (1分)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工。A A、错 B、对 9、【判断题】 (1分) 凡年满16周岁,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可以从事任何职业。A A、错 B、对 10、【多选题】 (1分) 我国劳动法上“用人单位”的概念,包括如下那些内容?ACD A、企业 B、公司董事会 C、民办非企业单位 D、个体经济组织 第二章 1、【单选题】 (1分) 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B

智慧树网《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章节测试答案及解析

智慧树网《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 【单选题】(1 分) ()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A. 劳动法律关系 B. 劳动合同关系 C. 劳动行政关系 D. 劳动雇佣关系 正确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2 【单选题】(1 分)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A. 用人单位 B. 事业单位 C. 企业 D. 团体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 1 分 3 【单选题】(1 分) 关于劳动关系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哪一项?

A. 劳动关系的主题一方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为劳动力的所有者和提供者 B. 劳动关系的内容为与劳动过程紧密相连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C. 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关系 D.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具有独立性,并不具有从属性关系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 1 分 4 【单选题】(1 分) 下列人员中,适用劳动法的是()。 A. 公务员 B. 现役军人 C. 家庭保姆 D. 企业中的正式职工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 1 分 5 【单选题】(1 分) 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劳动关系的特征? A. 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 B. 兼有人身和财产关系

C. 基于劳动合同确立,通过劳动过程实现 D. 只有隶属关系,没有平等关系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 1 分 第二章1 【单选题】(1 分) 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书面合同 B.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合同 C.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D.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试用期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 1 分 2 【单选题】(1 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工时制? A. 标准工时制 B. 特别工时制 C.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单选题】 (1分) ( D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A、劳动行政关系 B、劳动雇佣关系 C、劳动合同关系 D、劳动法律关系 2、【单选题】 (1分)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C)。 A、团体 B、企业 C、用人单位 D、事业单位 3、【单选题】 (1分) 关于劳动关系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哪一项?A A、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具有独立性,并不具有从属性关系 B、劳动关系的内容为与劳动过程紧密相连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C、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关系 D、劳动关系的主题一方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为劳动力的所有者和提供者 4、【单选题】 (1分) 下列人员中,适用劳动法的是(B )。

、公务员A. B、企业中的正式职工 C、现役军人 D、家庭保姆 5、【单选题】 (1分) 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劳动关系的特征?A A、只有隶属关系,没有平等关系 B、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 C、基于劳动合同确立,通过劳动过程实现 D、兼有人身和财产关系 6、【判断题】 (1分) 劳动关系兼有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属性,兼有隶属关系和平等关系的特征。B A、错 B、对 7、【判断题】 (1分)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B A、错 B、对 8、【判断题】 (1分)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工。A A、错 B、对

) 分 (1【判断题】、9. 凡年满16周岁,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可以从事任何职业。A A、错 B、对 10、【多选题】 (1分) 我国劳动法上“用人单位”的概念,包括如下那些内容?ACD A、企业 B、公司董事会 C、民办非企业单位 D、个体经济组织 第二章 1、【单选题】 (1分) 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B A、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B、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试用期 C、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合同 D、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书面合同 2、【单选题】 (1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工时制?B A、综合计算工时制 B、特别工时制 C、不定时工时制

劳动经济学总结(加强版)

xc1、单选(50题)50分想知识点(结论和概念) 2、论述题(1题)20分直截了当回答问题1、2、 3、 4、5…… 3、案例题(1题)30分看清题干,就事论事,不用讲理论 绪论 1、劳动经济学研究什么——稀缺的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问题 劳动经济学是以研究如何实现劳动(或者说劳动力)这一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为主要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对象:市场和政府 2、劳动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发展,标志是什么——布卢姆《劳动经济学》(第一本劳动经济学教科书) 3、实证、规范分析法 实证多:讲事实,无建议;规范少:有价值判断 第一章 1、失业率如何计算,什么是失业率,具体场景下的失业率如何计算 失业率是失业人员在劳动力人口(失业人口+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率。 就业率是就业人口与潜在劳动力人口之间的比率。 就业率+失业率≠1

2、劳动参与率概念,为什么要有劳动参与率(其作用) 劳动参与率可以表示为(实际)劳动力人口在潜在劳动力人口之中的比率。 实际劳动力人口= 就业人口+ 在积极找工作的失业人口 潜在劳动力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因智力或身体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服刑人员。实际计算中,使用劳动年龄人口替代潜在劳动力人口。 劳动参与率>总人口参与率。 劳动参与率与总人口参与率差距大: 若劳动力储备导致总人口劳动参与率低——好; 若老龄化导致总人口劳动参与率低——危险。

3、总薪酬概念——总薪酬是含税的(图) 4、劳动力需求曲线、劳动力供给曲线——就业量、市场出清工资率在两曲线左右移动下的 变化(如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此时就业量减少) 需求曲线右移(需求量增加),均衡工资率增加,就业量增加; 需求曲线左移(需求量减少),均衡工资率减少,就业量减少; 供给曲线右移(供给量增加),均衡工资率减少,就业量增加; 供给曲线左移(供给量减少),均衡工资率增加,就业量减少。

《劳动就业法》练习A卷及答案

劳动就业法练习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劳动保护法的内容是() A.工作地的安全设施、卫生规则和管理制度 B.工作秩序 C.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D.劳动者的权利 2、下岗职工要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并与原用人单位签订“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藉此变更劳动合同,替代劳动合同中的相关内容。协议期限原则上不超过(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3、“在一定期限内的最低劳动报酬支付标准”被称为() A.最低工资 B.最低福利 C.最低救济 D.最低保障 4、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在集体协商中,职工民主推举的谈判代表,须得到( )以上职工的同意。 A.五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半数 5、劳动者甲与所在的A公司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这将引起他们之间劳动 法律关系的() A.产生 B.变更 C.解除 D.终止 6、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造成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生产发展,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则会损害劳动者积极性。因此() A.实施社会保障的关键是政府 B.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关键 C.社会保障要本着兼顾发展生产与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原则执行 D.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实行社会保障制度 7、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A.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B.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社会优抚 C.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保险 D.社会优抚、失业保险、社会福利、商业保险 8、社会保障体系和扩大再就业之间的关系是() A.社会保险体系能为扩大再就业提供契机 B.扩大再就业能保证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 C.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就业矛盾的有效途径 D.社会保障体系对劳动力市场起着“加速器”和“催化剂”的作用 9、根据《劳动法》第20条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法定年限以上,当事人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思考题 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价值 (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问题。例如,民工荒、政府要求增加最低工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工工资急剧上升、工资增长不均等、工作培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工资受到质疑、收入分配不平、农村移民增加、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扩大等等。 (2)数量上的重要性。在西方经济中,大部分国民收入并不是来源于资本收入(利润、租金和利息),而是来源于工资。绝大多数居民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供劳务。从数量上看,劳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3)独有的特性。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完全不同于产品市场的交易。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极有意义和复杂的场所。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意味着供给和需求概念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时必须做出重大的修改和调整。在供给方面,劳动者“出售”给雇主的劳务与该劳动者不可分离。除了货币报酬,工人还关注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性、工作难度、就业稳定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这类非货币因素也许与直接收入同样重要。这样,工人的供给决策要比产品市场的供给概念复杂得多。 (4)收益的广泛性。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从劳动经济学中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从劳动经济学得到的信息和分析工具有助于人们做出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决策。从个人角度看。大量内容将直接与我们有关,如工作

搜寻、失业、歧视、工资、劳动力流动等。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从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中所得到的知识背景和分析方法,对做出有关雇用、解雇、培训和工人报酬等方面的管理决策也应该是十分有用的。从社会角度看,了解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成为更有知识、更理智的公民。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首先要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如同商品和资本是稀缺的一样,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时间、个人收入和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前提。 (2)效用最大化。由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社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必须研究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它们都有自己的目标,都力争实现各自的效用最大化。当然,并不是说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每一种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行为都达到了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而是说主体的行为可以用效用最大化的观点加以分析和预测。 (3)行为的有目的性。稀缺性这一假设所隐含的重要命题是,人们对资源的使用存在着供求问题,存在着成本,特别是机会成本的问题。劳动力资源也是稀缺的。对劳动者个人而言,选择一种职业必须有所放弃,其本身不仅具有直接的成本和收益,还有因个人劳动力的有限而引起的放弃另外其它选择的成本和收益问题。用人单位的情况也是一样,招聘张三,也面临着放弃对王五的雇用。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 一. 名词解释 1. 劳动经济学 2. 工资刚性 3. 自然失业率 4. 就业弹性 5. 工资指导线 6. 统计性歧视 7. 家庭生产函数 8. 理性经济人 9. 劳动力生产费用 10. 内部劳动力市场 11. 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12. 劳动力参与率 13. 余暇时间 14. 非均衡分析 15. 职业流动率 16. 补偿性工资差别 17. 就业结构 18. 磨擦性失业 19. 最低社会保障制度 20. 帕金森定律 二. 判断题 1. 劳动力交换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结合。 2. 失业是价值规律调节劳动力供求的必然现象。 3.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原理是源于价格或经济关系。 4. 人均收入最大化目标的企业存在着让劳动力流动的倾向。 5. 从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看,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数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 6. 道格拉斯——有泽法则认为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低。 7. 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既有选择性又有流动性,而雇工只有选择性而没有流动性。 8. 福利按人而论,所以与劳动者的个人劳动量相关。 9. 计划经济假定人具有很高的觉悟,而市场经济假定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 10. 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性的,惟有劳动力资源是相对过剩的。 11. 对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分析,是劳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12. 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即人力投资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和。 13.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式是其供给主体和供给客体分属于不同的劳动者。 14. 劳动力价格等于人力资源成本。 15. 劳动力市场即买卖劳动者的市场。 16. 劳动力供需均衡是经常的、永久性的。 17. 劳动投入收益理论,是揭示劳动投入与劳动成本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理论。

智慧树《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章节测试答案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 见面课: 1、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关系研究 劳动法的主要宗旨是(保护劳动者)。 下列哪项争议应当适用《劳动法》(某企业总经理与该企业就带薪休假问题发生争议)。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时间的劳动合同。(终止) 下列哪项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标的(税后利润审计)。 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工时形式是(不定时工作制)。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采取的处理方式是(解除合同)。 以下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劳动报酬)。 关于三方协议的说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三方协议是当事人针对未来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达成的合意,不具备法律效力) 某公司安排工人刘路春节期间上班。根据劳动法,该公司应支付其不低于原工资报酬的(300%)。 2、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 大学生暑假打工是否属于非全日制用工的形式,对此说法不一。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双方当事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 根据1995年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2003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等相关规定,关于在校大学生打工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在校大学生打工,用人单位应当与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家教是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一个主要途径。从事家教工作的大学生与聘请家教的学

新版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

【单选题】(1分)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B A. 劳动行政关系 B. 劳动法律关系 C. 劳动雇佣关系 D. 劳动合同关系 2 【单选题】(1分)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B )。 A. 事业单位 B. 用人单位 C. 团体 D. 企业 3 【单选题】(1分) 关于劳动关系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哪一项?C A. 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关系 B. 劳动关系的主题一方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为劳动力的所有者和提供者 C.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具有独立性,并不具有从属性关系 D. 劳动关系的内容为与劳动过程紧密相连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4 【单选题】(1分) 下列人员中,适用劳动法的是(D )。 A. 家庭保姆 B. 现役军人 C. 公务员 D. 企业中的正式职工 5 【单选题】(1分) 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劳动关系的特征?A A. 只有隶属关系,没有平等关系 B. 基于劳动合同确立,通过劳动过程实现 C. 兼有人身和财产关系 D. 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 1 【单选题】(1分) 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C A.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合同

B.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书面合同 C.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试用期 D.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2 【单选题】(1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工时制?D A. 标准工时制 B. 综合计算工时制 C. 不定时工时制 D. 特别工时制 3 【单选题】(1分) 非全日制劳动关系、派遣劳动关系、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借用劳动关系等,这些用工形式都属于( C )。 A. 民事法律关系 B. 标准劳动关系 C. 非标准劳动关系 D. 劳务关系 4 【单选题】(1分) 从2014年4月1日起,上海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到(D )元。 A. 1450 B. 1620 C. 1280 D. 1820 5 【单选题】(1分) 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主体适用资格?(B) A. 个体经济组织 B. 暑期做兼职的学生 C. 企业 D. 民办非企业单位 1 【单选题】(1分) 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是( D )。 A. 劳动合同 B. 没有法律效力 C. 行政合同 D. 民事合同 2 【单选题】(1分) 三方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 D )。 A. 约定解除 B. 效力待定

智慧树知到2019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答案:劳动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答案:用人单位 关于劳动关系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哪一项? 答案: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具有独立性,并不具有从属性关系 下列人员中,适用劳动法的是()。 答案:企业中的正式职工 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劳动关系的特征? 答案:只有隶属关系,没有平等关系 劳动关系兼有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属性,兼有隶属关系和平等关系的特征。 答案:对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答案:对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工。 答案:错 凡年满16周岁,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可以从事任何职业。 答案:错 我国劳动法上“用人单位”的概念,包括如下那些内容? 答案: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

第二章 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答案: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试用期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工时制? 答案:特别工时制 非全日制劳动关系、派遣劳动关系、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借用劳动关系等,这些用工形式都属于()。 答案:非标准劳动关系 从2014年4月1日起,上海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到()元。 答案:1820 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主体适用资格?() 答案:暑期做兼职的学生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不定时工时制或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制度。 答案:对 最低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夜班津贴也应列入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 答案:错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答案:错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答案:错 非全日制劳动关系、派遣劳动关系、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借用劳动关系等,这些用工形式都不属于()。 答案:劳务关系#标准劳动关系#民事法律关系

智慧树网《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章节测试答案解析

WORD 格式可编辑 智慧树网《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 【单选题】 (1 分 ) ()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A. 劳动法律关系 B. 劳动合同关系 C. 劳动行政关系 D. 劳动雇佣关系 正确答案是 :A 查看答案解析 2 【单选题】 (1 分 )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A. 用人单位 B. 事业单位 C. 企业 D. 团体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 1 分 3 【单选题】 (1 分 ) 关于劳动关系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哪一项?

专业知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A. 劳动关系的主题一方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为劳动力的所有者和提供者 B. 劳动关系的内容为与劳动过程紧密相连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C. 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关系 D.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具有独立性,并不具有从属性关系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 1 分 4 【单选题】 (1 分 ) 下列人员中,适用劳动法的是()。 A. 公务员 B. 现役军人 C. 家庭保姆 D. 企业中的正式职工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 1 分 5 【单选题】 (1 分 ) 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劳动关系的特征? A. 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 B. 兼有人身和财产关系

专业知识分享

WORD 格式可编辑 C. 基于劳动合同确立,通过劳动过程实现 D. 只有隶属关系,没有平等关系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 1 分 第二章 1 【单选题】 (1 分 ) 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书面合同 B.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合同 C.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D.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试用期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 1 分 2 【单选题】 (1 分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工时制? A. 标准工时制 B. 特别工时制 C. 不定时工时制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1016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 1.劳动力含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定义:“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 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B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C、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D、劳动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我国把男60岁,女55岁作为劳动年龄的上限; 3.劳动力资源:指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人口,它是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其平均素质的乘 积。 4.劳动力资源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判断一国劳动力资源量的大小,不应只考虑它的数 量,还应考虑劳动力人口所具有的平均素质。劳动力资源还可有潜在和现实之分; 5.劳动力资源不同于社会劳动力,社会劳动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口,劳动力资源较广泛,而社会劳动力的范围较窄。 6.劳动力需求:指一个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7.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 8.需求和需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是指一种不需要以货币支付能力作为后盾的主观 愿望,而需求是指购买者在现行价格水平条件下有能力并愿意的购买量。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1.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有哪些 A、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 B、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 C、工资水平; D、个人非劳动收入; E、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 F、社会保障制度; G、宏观经济状况; H、其他因素,如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 2.2000年在世界各国中,如果从高至低排列,中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排第9位。 3.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劳动经济学随堂练习

劳动经济学随堂练习题 总论 判断题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结果。 2.劳动力资源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和区域的人的总和。 3.未达到劳动年龄而实际参加工作的人不算作劳动力资源。 4.在不考虑非经济因素的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决定工资,工资变动又影响劳动 力供求。 5.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基本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但不包括竞争机制。 答案: 1.√ 2.× 3.× 4.√ 5.×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 判断题 1.只要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企业就会增加雇佣劳动力。 2.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雇佣的劳动力 数量。 3.劳动力需求是生产活动需要引发的需求,是由于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而 引发的派生性需求。 4.从考察时间来看,劳动力需求分长期需求与短期需求。其中,短期一般是指 劳动投入量低于一年的时期。

5.劳动力长期需求是指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时期。 6.需求曲线来表示的是劳动力需求价格和劳动力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 7.在技术水平变化的情况下,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仍然成立。 8.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增加引起的产量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 中,第一阶段是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继续增加阶段。 9.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决定最佳的劳动需求量。一般根据边际收入等 于边际成本的点决定。 10.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边际成本大于工资。 11.完全竞争条件下,当工资、产品价格变化时,边际收入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 的交点位置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劳动力的需求数量。 12.在长期劳动力需求中,企业可以选择节约资本、多雇佣劳动力的生产方法, 或者是节约劳动力、多使用资本的生产方法来达到既定产量的生产目标。 1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即等成本线的斜率。 14.短期里,决定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原则是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与工资率之比等于 资本的边际产量与资本价格之比。 15.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替代效应是指工资上升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导 致产品价格上涨,产品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的效应。 16.劳动力需求弹性越大,意味着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率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越高。 17.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越靠近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上端, 劳动力需求弹性越小。 18.如果两类劳动的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为负值,说明这两类劳动存在互补 关系。 19.劳动投入与其它生产因素之间的可替代性替代性越强,需求弹性越小。 20.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劳动力的需求弹性越大。 21.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劳动力的需求弹性越大。 22.当工资率提高时,长期与短期相比,劳动力需求下降得更少。 23.政府对特定劳动者的工资补贴一方面可以使接受者的劳动力成本下降,另一 方面也容易引起与这些劳动者有竞争关系的劳动者的工资上升。 24.假定某国政府为了提高改过妇女的就业水平,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按政府规定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教程考试.docx

?名称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 ?对应章节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6-12-15 23:59 ?题目数 50 ?总分数 100 说明: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第1部分 ?总题数:50 ? 1 【单选题】(2分) 关于企业集团的登记条件,以下错误的是()。 A. 集团成员单位可以不具有法人资格。 B. 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C. 企业集团至少拥有5家子公司。 D. 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总和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 2 【单选题】(2分) 王芳在互联网上写下了自己的遭遇:她是一名学财贸的大学生,为了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她四处奔波,总算有了结果,一家银行招录用了她,与她订立了3个月试工期的劳动合同。进入银行后,她担任了大堂经理一职。说是经理,其实就是一个业务员,每个工作日,她都要穿着裙装,站着接待客人。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疲惫不堪。为了这份工作,她都忍了。前几天,银行柜式空调发生故障,衣着单薄的她患上了重感冒,入院治疗后,她重返岗位,银行却以试工期生病为由,作出了辞退决定。王芳说,难道试工期职工就不能生病?何况,还是企业原因造成的,能怪她吗? 请问:(1)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2)王芳可否享受医疗期待遇? A.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合法;王芳享有医疗期待遇。 B.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合法;王芳不享有医疗期待遇。 C.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合法;王芳享有医疗期待遇。 D.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合法;王芳不享有医疗期待遇。 3 【单选题】(2分) 张某以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应聘至某公司担任法务岗位,在试用期内经常发生错误给公司造成了很大损失。后经了解,张某的司法考试证书是伪造的,实际上是高中毕业。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企业无权单方解除合同 B. 该劳动合同无效 C. 该劳动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 D. 张某给企业造成了较大损失,企业有权随时解除合同 4 【单选题】(2分) 上海市某高校毕业生小张是山东省某市生源,毕业离校时领取了派回原籍的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但因工作原因没有回原籍报到,一年后单位外派出国需要办理护照,找不到户口了。请问户口()。 A. 上海市学生事务受理中心 B. 已经转回原籍 C. 未落户,属于待落户人口 D. 还留在学校 5 【单选题】(2分) 关于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劳动经济学学习要点(第六节)——失业的度量与失业影响

劳动经济学学习要点(六) ——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 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综合研判形势,我们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这里提到的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是什么意思?那么我们首先学习什么是失业率。 一、失业的度量 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一般为: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 (一)失业率的概念 1、失业率。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力人数(经济活动人口)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 失业率可按性别、年龄、所受教育程度等分别计算。按某一标志计算时,分母应与分子的范围相一致,所计算出的失业率可以反映某一特定群体的失业程度。若分母仍为社会劳动力总数,将各组失业率求和,则可得到总失业率。 2、城镇调查失业率。调查失业率是指通过劳动力调查或相关抽样调查推算得到的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其中,就业人口是指16周岁及以上,在调查参考期内(通常指调查时点前一周),为了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了至少1小时的人,也包括休假、临时停工等在职但未工作的人口。 失业人口是指16周岁及以上,没有工作但近3个月在积极寻找工作,如果有合适的工作能够在2周内开始工作的人。劳动力的年龄下限为16周岁,没有上限。与劳动力相对应,16周岁及以上人口中既不属于就业人口也不属于失业人口的人被称为非劳动力,如没有工作意愿的家庭妇女、在校学生和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口等。 我国的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定义与国际劳工组织标准相一致,调查失业率具有国际可比性。 3、城镇失业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分子是登记的失业人数,分母是从业的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之和。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不包括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4、调查失业率与人社部的登记失业率的区别。主要有三: 一是数据来源不同,前者的失业人口数据来自于劳动力调查,而后者的失业人口数据来自于政府就业管理部门的行政记录。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1.简述集体谈判范围论、效率合约等集体谈判的基本原理,集体协商中选择谈判策略的注意事项以及具体应用的程序和方法 答:集体谈判范围论P516 P517 6-1 6-2图 如果公会的坚持点位于雇主坚持点之上,无重叠区,不存在交涉范围。 集体谈判的关键在于双方坚持点的确定,以及集体谈判的结果靠近哪一方的坚持点的问题,结果靠近哪一方的坚持点,越能表明其对方获得利益。 集体谈判双方坚持点的确定主要取决于: 1.宏观经济状况 2.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求状况与雇员的组织程度 3.企业货币工资的支付能力 4.其他工会组织的集体谈判结果的影响效应 交涉范围主要取决于: 1.双方代表的谈判技巧 2.工会的组织程度、团结成都 3.道德因素与社会舆论倾向 效率合约p518 519 6-3图 集体谈判中工会约束条件: 1.政府:强制立法规定标准稳定性强短期内不会改变 2.市场:劳动力需求曲线越倾斜弹性越大,就业量越小,工会提高工资能力越小 工会弱化约束的努力: 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4大决定 1.生产过程中以其他要素投入替代劳动力的难易程度越难弹性越低 2.其他要素投入的供给弹性越小弹性越小 3.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小弹性销 4.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越小弹性越低 效率合约: 1.在约束条件下工会效用最大化P521图6-4 2.效率合约模型:雇主等利润曲线、效率合约曲线 3.帕累托改进和最优 改进:一种交易如果使得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同时又没有任何人的利益受损 最优:如果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使得任何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 集体协商中选择谈判策略需注意的事项P525 1.坚持客观性标准:注意公平、注重情理、排除主观 2.坚持长期共同利益取向:了解对方需求、研究对方、注意对方利益 3.注意对事不对人:不让步、人事不并论、与对方信任关系 4.与企业经营战略一致性:全局观念、市场为中心、激励效率关系 集体协商谈判策略的应用程序和方法P527 1.系统的掌握相关信息: 3种策略:目标顺序、妥协让步、收集信息(工资类、成本类、效益类、其他) 2.创造和谐的协商谈判气氛: 和谐气氛、善于倾听分析判断、掌握主动(满意感策略、时间期限策略)

劳动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至第七章课后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如何理解劳动力需求得含义? 答:劳动力需求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得劳动力得数量。劳动力需求与三个问题密切相关:第一,劳动力需求就是派生性需求;第二,边际生产力理论就是劳动力需求理论得支持理论之一;第三:劳动力需求就是意愿与支付能力得统一。 2、何为劳动力需求弹性? 答:劳动力得需求弹性就是指劳动力需求量(及供给量)得变化对工资水平变化得影响程度。劳动力供给量大得时候,如工资下降幅度大,说明供给弹性大,如果工资不怎么变化,则说明供给弹性需求小。按绝对值得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共有5种状态. 3、工资率与产品需求得变化如何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 答: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得影响有两种,一个就是替代效应,一个就是规模效应。产品价格得上涨,会使销售额下降,产出量减少,因而企业会对劳动力得需求量下降。 4、在考察劳动力需求时通常有哪些假设条件? 答:生产技术得假设、组织目标得假设、市场环境得假设、劳动力就是否同质得假设. 5、试分析安全竞争条件下得企业短期劳动需求. 答:完全竞争得企业就是指企业所处得产品与要素市场都就是完全竞争得。在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上供求得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与产品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产品与要素得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得信息,产品与要素可以充分自由得流动,等等. 企业使用劳动要素得原则就是利润最大化,即增加一单位劳动得使用所带来得“边际收益"即劳动得边际产品价值与“边际成本”即工资相等.公式:MPL·P =W 单个企业得劳动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并且向右下方倾斜.整个市场得劳动需求曲线可以瞧成就是所有企业得劳动需求曲线得简单水平加总。该曲线仍然就是向右下方倾斜得,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 6、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有哪些特点? 答: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平缓,这也意味着长期劳动力需求比短期劳动需求弹性大。 7、非盈利企业得劳动力需求有哪些特点? 答:一在市场工资率相同得情况下,非营利性企业比利润最大化企业使用更多得劳动力;二非营利性企业得劳动力需求曲线比利润最大化企业得更平坦。 8、影响社会劳动力需求得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劳动力需求得因素包括微观因素与宏观因素两方面。其中微观因素包括:(1)企业生产规模、(2)企业技术与管理水平、(3)企业利润量、(4)工资变化、(5)其她要素价格、(6)预期等.宏观因素包括:(1)社会生产规模大小、(2)国家经济体制、(3)产业结构状况、(4)科学技术进步、(6)对外开放程度、(7)相应得市场环境、(8)政府政策等。9、试分析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得影响。 答: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得影响表现在:一就是使企业能以较少得劳动投入生产既定得产品产量,减少劳动力需求量;二就是使生产成本下降,产品销量上升,产出规模扩大,从而使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第二章课后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如何理解劳动力供给得含义? 答案:劳动力供给,从本质上讲,指劳动力得供给主体在一定得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得劳动力使用权得出让,从量得角度讲,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时期中,可以获得得劳动力愿意并能够提供得劳动能力得总与。 2、分析劳动力供给通常有哪些假设. 答案:一、劳动力供给主体得目标假设.该假设认为劳动者在做出有关供给决策时,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其效用来自于两个方面,一就是劳动力供给主体在市场性劳动时间内获得得;二就是劳动力供给主体从余暇时间中获得得。二、市场环境得假设。三、关于劳动力质量得假设. 3、影响劳动力个人供给得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一个就是社会学性质得因素,即结婚、育儿、家庭形态、家务劳动得负担、健康程度、就业观念等;另一个就是经济学性质得因素,即工资与资产得状况、税制与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各种雇用习惯等。 4、何谓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答案:收入效应:就是从一条无差异曲线移向更高效用得无差异曲线所引起得.一般情况下,纯收入效应使余暇增加,劳动时间减少.

劳动经济学 第六章 劳动工资制度理论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劳动工资制度理论第六章劳动工资制度理论 第一节工资的概念和形式 一、工资的概念 工资是雇佣劳动的报酬,指劳动者向企业或其他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而获得的经济报酬。 薪水 Salary 薪酬Compensation 为区分工资的不同含义,对工资结构的理解和使用有以下4个层次: W1,基本工资 W2, W1 +奖金+津贴 W3, W2+福利(医疗、住房、培训等) W4, W3 +延期支付(养老金、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 广义工资( W4 ) ;狭义工资( W1或 W2 ) 二、工资的形式 14>>.基本工资 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劳动报酬。 工资率——单位劳动时间的劳动力价格。 对工资率的理解: (1)工资所得,Wt(单位雇用劳动时间所得) (2)工资率,小时工资率 (3)基本工资?全部劳动报酬

货币工资:以货币形态获得的劳动报酬。 决定货币工资的主要因素: (1)货币工资率 (2)工作时间长度 (3)相关工资制度 实物工资:以实物形态获得的劳动报酬。 名义工资:未经过价格修正的货币工资。 实际工资:经过价格修正过的货币工资,表明货币工资的实际购买力。用公货币工资/价格指数式表示为:实际工资= 2>.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 (1)计时工资的定义:依据雇员的单位时间劳动价格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 工资的形式。 (2)计时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有效工作时间 (3)计时工资的基本特征:劳动量以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来计量。 (4)计时工资制的优劣:适用性强;雇员收入比较稳定;企业控制管理劳 动过程的难度较大;效率风险主要由企业承担。 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的定义:依据合格产品数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劳动报酬 的工资支付形式。 计件货币工资=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计件工资与计时工资的区别:在于计量劳动的方式不同。计件工资的特点:基本工资的高低取决于合格产品的数量。计件工资的优劣:提高生产率;企业控制的成本比较低;工人风险大,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