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升高二暑假复习计划

高一升高二暑假复习计划
高一升高二暑假复习计划

高一升高二暑假复习计划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

的高一升高二暑假复习计划,供大家参考。

一、制定计划

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

1.基本要点:

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都是为了达到他的学习目的服务的。正确的学习目的,是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反映,它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第二、计划内容一般分五个部分:

①全学期学习的总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②分科学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优秀中学生的学习经验表明,在制定分科学习计划时要注意两点:要特别重视马列主义的基础知识、语文和数学三门学科的学习。学好这三门学科,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要有重点,

但不能偏废某些学科。

③系统自学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自学内容大致有三方面:

①自学缺漏知识,以便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跟上和适应新教材的学习。

②为了配合新教材的学习而系统自学有关的某种读物。

③不受老师的教学进度的限制提前系统自学新教材。

④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其他学习活动以及阅读课外书籍的目的、内容、要地和时间安排。

⑤坚持身体锻炼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第三,要从实际出发。一个中学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上述五个部分的计划内容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每个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在订计划时,每个人的计划重点和要求也是不同的,并不是每个中学生在任何情况下制定学习计划都必须包括以上五个部分。有的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很差,就不必急于去系统自学课外读物,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学缺漏知识和弄懂课本内容上。总之,要制定一个对学习有指导意义的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实事求是地摸清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自己实际掌握的知识程度出发。第四,在执行总的学习计划过程中,还要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以高度的学习

热情和顽强的学习意志保证总意志的完成。有的优秀中学生每天还有一个学习小计划,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2、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老师灌,自己吞,消极被动,食而不化。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懂,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个或哪几个问题上。对新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己理不懂的难点,配合老师授课,及时消化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第-范.文网整理该文章。

基本要点:

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课前自学的内容和时间。

第二、课前自学不要走过场,要讲究质量,不要有依赖老师的思想,要力争在老师讲课以前把教材弄懂。

第三、反复阅读新教材,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

第四、将新教材中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用笔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上记号,积极思考,为接受新知识作好思想上

的准备。

第五、不懂的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后,仍然得不到解决时,可以请教老师、家长、同学或其他人。

第六、结合课前自学,做一些自选的练习题,或进行一些必要而又可能做到的某种实际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以丰富感性知识,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

第七、新教材与学过的教材是连续的,新知识是建立在对旧知识的深透理解的基础上的,课前自学若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牢时,一定要回过头去把有关的旧课弄懂。

第八、做好自学笔记。

3、专心上课

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按上面要求做好课前自学,学生就能更专心地上课。“学然后知不足”,往往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处于优势兴奋状态,能更为主动和灵活地接受老师授课。

基本要点:

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在课前自学中弄不懂的问

问题与词语,有目的地认真听讲和做实验。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力争把当堂课的学

习内容当堂消化。

第二、将自己通过课前自学而获得的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加以比较,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记忆,纠正原先自己理解上的错误。

第三、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第四、在上课过程中要积极提问,并将课堂上没有机会得到解决的问题,用笔记下来,以便课后解决。

4、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所以,科学的、高效率的学习,必须把握“及时复习”这一环。复习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教材难易和自己理解的程度而定。

基本要点:

反复阅读教材,反复独立思考,多方查阅参考资料和请教老师与同学,使通过课堂教学仍然弄不懂的问题尽可能得到解决,达到完全理解新教材的目的,以便用所学的新知识准确地指导独立作业。

第二、抓住新教材的中心问题,对照课本和听讲笔记,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弄懂新课中的每一个基本概念,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巩固对新教材的理解。

高一升高二 (学生)

第1页 共11页 【你发誓,从今天开始,从此时此刻开始,你将与众不同!】 每日必备 Make a difference Let others leads small lives, But not you. Let others argue over small things, But not you. Let others cry over small hurts, But not you. Let others leave their future in someone else’s hands But not you. 与众不同 让他们生活在渺小中吧, 但那不是你。 让他们为小事斤斤计较吧, 但那不是你。 让他们为小伤小痛哭泣吧, 但那不是你。 让他们的未来掌握在别人手中吧, 但那不是你 高一升高二英语衔接班第1讲 模块一(复习单词) 1. English dictation (必修一 Unit1- 2) 2. Fill in these blanks. 1 .It was quite terrible. It took me some time to c______ down (平静下来) myself. 2.Parents are always c_______(担忧) much about their children. 3.True friends always s______(分享) their sadness and happiness with each other. 4. I?m terribly sorry. I didn't do it on p__________(故意). 5. A_______ to (根据)the law, t_______(青少年) are not allowed to smoke or drink. 6. After the terrible hurricane, the whole house was destroyed e________(完全地). 7. If you have some trouble, you can go to the teacher for a_________(建议). 8. By internet, we can c_________(交流) with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最新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十篇

【精选】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十篇 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4个单元)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结合气温认识正、负数,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整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 ●第三单元——方程 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一步、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和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探索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等。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 ●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 看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稍复杂的线路图。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体积 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 ●第八单元——统计 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四)综合应用(安排4个活动) ●记录天气(一)——结合“生活中的负数”单元设计 通过记录10天天气情况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从许多途径都可以获得天气信息,并在记录中了解一些关于天气预报的符号,利用数据进行有关负数的学习。 ●包装磁带——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 通过包装6盒、8盒磁带,探索怎样包装磁带,用的包装纸最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高一升高二暑假计划

高一升高二暑假计划 高一升高二暑假计划一:高一暑假学习计划 1、目标 列计划的目的无非是通过白纸黑字,使得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情况 能够进行监督和检查.高一,高二学年,应把重点放在课本上、课堂内.因为高考虽强调淡化课本的考查,其实处处有课本的影子.“课内知 识课外考”的测试方式,就要求我们把课内知识学扎实,否则无法完 满地解答课外考题.当然,重点放在课本上,并不是将视野局限于课本,仍应有大量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巩固,贯通课本知识,培养能力. 高三学年,既是中学时代的最后一年,也是复习迎考的关键一年.高三 学年的计划是完善知识系统树,“牵一发而动全身”,做到由一个知 识点可以拎起一串,提起一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后,技巧也就“水到渠 成 2、知己 作战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习也是一样.所以要制定出 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必须要“知己”.“知己”包括三层 含义:明确学习奋斗的目标,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地估计自己的 能力.做到“知己”后,我们就可以制定计划了. 3、要求 列计划本身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你只要抓住两个字――“详、实”就足够了. 首先,要让自己知道,每天你具体干些什么,知道每周、每月的安 排等.我们应该去计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到自己对自己心中有谱. 一份计划上只出现时间和科目是不够的,最起码还要有具体的章节的 安排,包括做哪些习题,看哪些笔记都应当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计 划的优势.所谓“实”,就是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高一 些也可以,但绝不可过高或过低.太低了,计划的内容松松垮垮,反而

不如没有计划;但大多数人可能更容易把计划列得偏高,开始还能拼 一拼坚持一下,但很快地就败下阵来.如果总是列这种过高过紧的计划,常常完不成,那么时间一久也就会对列计划失去信心了.一份好的 计划绝不在于它的起点有多高,而在于它是不是能帮你更好地完成学 习任务,让你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发挥. 其次,计划的安排应合理、科学,尽量不要让你的时间浪费.应该 说明的是,不浪费时间并不是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也不是说打球、洗衣服等时间都是浪费.如六、日的时间,如果你的学习黄金时间在 上午,而你却在整个上午做一些洗衣服、打扫房间等杂事,而中午、 下午才来做作业的话,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了.很多事不能不做, 但要放在合适的时候做,黄金时间都应用来学习. 4、注意 ①必须强调的是,制订计划必须按自己的特点自己制订,不能仿制别人的计划,别人告诉你的方法最多只能充当一个指路标的作用,是 很难完全套用的.只有自己去试着做,摸索出自己的完整方法,才是最 有用的. ②列计划只是一种手段,绝不要为了列计划才去列计划,只要是能达到目的的计划都是好计划.不管什么时候,列计划都只是为了完成 一定的学习任务.. ③刚开始列计划的同学,可能不太容易掌握好难易的尺度,列的计划过高过低都是自然的,只要不断调整,不断改进,很快就会适应这种 方法. ④任何学习计划刚执行起来都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你应该知 道为了执行这份计划而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能够适应这份计划是保 证你的远程学习以及未来事业成功的重要步骤. ⑤“坚持”是计划实施过程中最难的.由于缺乏毅力与恒心,很易虎头蛇尾.而学习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过程,今天的努力,并不能在明 天就得到回报.它是量的积累引起质的飞跃.半途而废,最浪费时间与 精力,并对人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动摇.所以在实施计划时,一时看不到

暑假小升初衔接班教学计划

暑假小升初衔接班教学计划小升初衔接班的开设,主要针对以下两种情况: 1、重点中学经常会在每年七月中旬或中下旬开展分班考试,分班考试成绩的好坏,决定学生今后三年甚至六年所在的班级,众所周知,实验班或直升班的师资配备强大,学生整体实力强,中考高分率高,所有的家长都愿意孩子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今后几年的学业,能否进入实验班或直升班学习,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与未来。有些学校如果不进行分班考试,也会在八月底进行摸底测验,刚进入初中,首次成绩的好坏,关系到孩子对今后学习自信心的竖立,能够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定会为孩子的初中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2、小学每次课的课容量非常少,往往一次课只讲解一个知识点,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游刃有余。但进入初中后,不仅仅是年级的升高,学习方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初中阶段的课容量很大,一节40-45分钟的课程,容不得半点儿掉以轻心,很多孩子在刚进入初中时对此很不适应,往往会在初一刚一开始就掉下队来,为此,我们设置了小升初衔接课程,以帮助孩子提前感受并适应初中的教学方式,对初一新知识提前学习,扎实基础,适度拔高。 为此,我计划用每次3小时,共15次课的时间,帮助孩子复习小升初分班及摸底考试常考内容,并学习初一重难点。教学计划如下: 1、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 2、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1); 3、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2); 4、列方程、方程组解应用题;

5、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6、比和比例及其应用; 7、工程问题; 8、行程问题(相遇、追及、流水问题); 9、行程问题与工程问题; 10、复习与检测; 11、有理数的分类、数轴、绝对值; 12、有理数的运算; 13、整式、整式的加减运算; 14、图形认识初步; 15、总复习及检测。

高一升高二 暑期物理辅导 第七课时共点力的平衡 导学案 无答案

高一升高二暑期物理辅导 第七课时共点力的平衡导学案 一.共点力 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都作用于物体的或者它们的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视为共点力。 二、平衡状态 1.物体或. 2.共点力的平衡:如果物体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 ①瞬时速度为0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如:竖直上抛最高点.只有能保持静止状态而加速度也为零才能认为平衡状态. ②.物理学中的“缓慢移动”一般可理解为动态平衡。 三、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物体受到的.即F合=0 其正交分解式为F合x=0 ;F合y=0 2.二力平衡: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作用于同一物体 (要注意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3.三力平衡:三个力的作用线(或者反向延长线)必交于一个点,且三个力共面.称为汇交共面性。三个力平移后构成一个首尾相接、封闭的矢量 形;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 4.物体受多个力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一个分力与剩余分力的合力______ __ _____。 四、解决平衡问题的方法 1.力的合成法(适用于三个力的平衡) 例题1如图所示,两轻弹簧a、b悬挂一小铁球处于平衡状态,a弹簧与竖直方向成30°角,b弹簧水平,a、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则两弹簧的伸长量x1与x2之比为多少? 巩固1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A.沿斜面向下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 2.力的分解法 例题2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A点,线的中点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端B用手拉住,当AO与竖直方向成角,OB沿水平方向时,AO及BO对O点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3.正交分解法 例题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竖直线成θ角,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 下,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 力大小是() A.Mg-Fcosθ B.μMg+Fcosθ C.Fsinθ D.μ(Mg-Fcosθ) 巩固2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斜向右上方拉力F的作用,在水 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求物体受 到拉力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的正切值为多少时拉力最小。

高一升高二暑假结业考试

2017高一升高二暑假 结业考试 https://www.360docs.net/doc/861383046.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1.设集合U=R ,A={x|(x+l ) (x ﹣2)<0},则?U A=( ) A .(一∞,﹣1)∪(2,+∞) B .[﹣l ,2] C .(一∞,﹣1]∪[2,+∞) D .(一1,2)【解答】解:集合U=R ,A={x|(x+l ) (x ﹣2)<0}={x| ﹣1<x <2}, 则?U A={x|x ≤﹣1或x ≥2}=(﹣∞,﹣1]∪[2,+∞). 故选:C . 4.已知α为锐角,且sinα=,则cos (π+α)=( ) A .一 B . C .﹣ D . 【解答】解:∵α为锐角,sinα=, ∴cosα=, 那么cos (π+α)=﹣cosα=﹣. 故选A . 4.设a=60.4,b=log 0.40.5,c=log 80.4,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B .c <b <a C .c <a <b D .b <c <a 解:∵a=60.4>1,b=log 0.40.5∈(0,1),c=log 80.4<0, ∴a >b >c . 故选:B . 1. 已知集合{}30 103x A x B x x x ?+? =≤=-≥??-?? ,,则A B 为( ) A .[]1 3, B .[)1 3, C .[)3 -∞, D .(]3 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3| 0|333x A x x x x +?? =≤=-≤

高二升高三英语衔接课程要点

高一升高二英语衔接班课程安排及课时计划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高一升高二暑期英语衔接课程 课程定位 高一升高二英语知识衔接,对学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使学生们英语知识更 系统化、搞好衔接、平稳过渡,为高三的学习打好基础。 课程对象新高二学生 课程目标1. 通过本课程的训练使即将升入高二的学生做好相关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准备,使他们的英语知识更加系统化,熟练掌握考高题型及应对方法。 2. 为学生的即将到来的高三学习打好更坚实的语言知识基础。从语言知识的巩固入手,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成绩。 课程理念1.课程的编写适应高一升高二学生的暑期使用,共十讲内容,每讲建议2课时。 2.所讲知识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知识点(高一的难点、重点以及高二英语学习的 方向和要求)。 3. 课程的编写以学习基础为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 4. 按层次设置练习,满足各层次学生需要。让学生在复习中学有所得。 5. 由于学生基础层次不一,因此各个学生所学习需课时根据学生已有基础而定。 二、课程结构 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安排 (总计) 核心语法 第一讲 冠词 1.掌握冠词的基本用法 2. 不用冠词的情况(零冠 词) 3. 习语中的冠词用法 4.特指与泛指 2小时 第二讲 代词、介词 1.掌握代词的基本用法及活用复习 2.掌握介词的基本用法及固定搭配 2小时 第三讲 名词和数 1.加深对转化词的理解 2.有些名词在不同的情境中可数和不可数可能发生 2小时

词变化 3.复合名词和合成名词的认识 4,。增加对数词的认识:小数、倍数、分数、百分数等 第四讲形容词和副词1.掌握形容词、副词的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修饰语及 倍数的比较表达2.掌握形容词副词考点2小时 第五讲时态、语态1.掌握基本时态语态、结构,能识别并正确运用时间 状语2。能联系语境正确使用时态语态 2.了解复合句中时态的呼应及特殊用法 6小时 第六讲非谓语动词1.掌握非谓语动词的结构 2.熟练运用非谓语动词2小时 第七讲情态动词1.了解和掌握情态动词的功能和意义 2.了解和掌握情态动词表示猜测的用法 2小时 第八讲 虚拟语气 掌握虚拟语气及做题方法2小时 第九讲定语从句1.了解定语从句的语法功能。能识别定语从句并正确 使用关系词 2.了解关系代词、介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的用法 3.能造含有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在书面表达中增加语 言的丰富性 2小时 第十讲状语从句及名词性从句1.了解状语从句及名词性从句的语法功能,掌握各类 从句 2.了解更多的从属连词,掌握它们的含义 3.学会用名词性从句及状语从句表达信息4小时 第十一主谓一致、倒装句1.掌握主谓一致及倒装句的概念及高考题型 2.熟练运用及灵活解题 2小时 核心 词汇 高一教材中的词汇,特别是对一些重难点词汇的运用进行巩固。8-10小时

高一升高二暑假测试卷

暑假测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m m P 34,-,()0≠m ,则ααcos sin 2+的值是( ) A .1或-1 B . 52或52- C .1或52- D .-1或5 2 2.从某鱼池中捕得120条鱼,做了记号之后,再放回池中,经过适当的时间后,再从池中捕 得100条鱼,计算其中有记号的鱼为10条,试估计鱼池中共有鱼的条数为( ) A. 1000 B. 1200 C. 130 D.1300 (张)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各棱长相等,侧掕垂直于底面,点D 是侧面11BB C C 的中心,则AD 与平面11BB C C 所成角的大小是 ( ) 30 B .45 C .60 D .90 3. 若|2|= ,2||= 且(-)⊥ ,则与的夹角是 ( ) (A ) 6π (B )4π (C )3π (D )π12 5 4.要得到函数y=sin(2x- 3π )的图象,只要将函数y=sin2x 的图象( ) A.向左平行移动3π个单位 B.向左平行移动6π 个单位 C.向右平行移动3π个单位 D.向右平行移动6 π 个单位 5.在两个袋内,分别装着写有0,1,2,3,4,5六个数字的6张卡片,今从每个袋中各任 取一张卡片,则两数之和等于5的概率为( ) A. 31 B.61 C.91 D.12 1 (张)已知直线m 、n 与平面α、β,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m ∥α,n ∥α,则m ∥n; ②若m ∥α,n ⊥α,则n ⊥m;③若m ⊥α,m ∥β,则α⊥β.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0 B .1 C .. 2 D .3 若热茶杯数y 与气温x 近似地满足线性关系,则其关系式最接近的是( ) A.y=x+6 B.y=-x+42 C.y=-2x+60 D.y=-3x+78

最新数学教学计划汇总八篇

【实用】数学教学计划汇总八篇 一、课程目标 ㈠、本学段课程目标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 2.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投影与视图;探索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能确定位置。 3.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数学思考 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 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4.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 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

高一升高二暑假数学补课专题三

专题三、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一、基础知识 1、单调函数的定义 2 )单3 4 ( 函数的单调性,从定义上看,是指函数在定义域的某个子区间上的单调性,是局部的 特征.在某个区间上单调,在整个定义域上不一定单调。 (2)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求法 函数的单调区间是函数定义域的子区间,所以求解函数的单调区间,必须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对于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区间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结论求解,如二次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等; 如果是复合函数,应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方法,首先判断两个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再根据“同则增,异则减”的法则求解函数的单调区间. (3)单调区间的表示

单调区间只能用区间表示,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如有多个单调区间应分别写,不能用并集符号“∪”联结,也不能用“或”联结. 二、典例讲解 题型一 函数单调性的判断 例1 试讨论函数f (x )= ax x -1 (a ≠0)在(-1,1)上的单调性. 探究提高 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用定义法的步骤:取值—作差—变形—确定符号—下结论. 变式1:(1)已知a >0,函数f (x )=x +a x (x >0),证明函数f (x )在(0,a ]上是减函数,在[a ,+∞)上是增函数; (2)求函数y =x 2 +x -6的单调区间. 题型二 利用函数单调性求参数 例2 若 函数f (x )= ax -1 x +1 在(-∞,-1)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思维启迪: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为视参数为已知数,依据函数的图像或单调性定义,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与已知单调区间比较求参. 探究提高 已知函数的单调性确定参数的值或范围,可以通过解不等式或转化为不等式 恒成立问 题求解;需注意的是,若函数在区间[a ,b ]上是单调的,则该函数在此区间的 任意子集上也是单 调的. 变式2: (1)若函数f (x )=(2a -1)x +b 是R 上的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2)函数y = x -5 x -a -2 在(-1,+∞)上单调递增,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3 B .a <3 C .a ≤-3 D .a ≥-3

2017高一升高二暑假结业考试

1.设集合U=R ,A={x |(x +l ) (x ﹣2)<0},则?U A=( ) A .(一∞,﹣1)∪(2,+∞) B .[﹣l ,2] C .(一∞,﹣1]∪[2,+∞) D .(一1,2)【解答】解:集合U=R ,A={x |(x +l ) (x ﹣2)<0}={x |﹣1<x <2}, 则?U A={x |x ≤﹣1或x ≥2}=(﹣∞,﹣1]∪[2,+∞). 故选:C . 4.已知α为锐角,且sinα=,则cos (π+α)=( ) A .一 B . C .﹣ D . 【解答】解:∵α为锐角,sinα=, ∴cosα=, 那么cos (π+α)=﹣cosα=﹣. 故选A . 4.设a=60.4,b=log 0.40.5,c=log 80.4,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B .c <b <a C .c <a <b D .b <c <a 解:∵a=60.4>1,b=log 0.40.5∈(0,1),c=log 80.4<0, ∴a >b >c . 故选:B . 1. 已知集合{}30 103x A x B x x x ?+?=≤=-≥??-??,,则A B 为( ) A .[]1 3, B .[)1 3, C .[)3 -∞, D .(]3 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3|0|333x A x x x x +? ?=≤=-≤

初三数学暑假学习计划与方法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初三数学暑假学习计划与 方法正式版

初三数学暑假学习计划与方法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XX年的中考已经过去,新的一届学生又将迎来初三,直面面对中考的学习生活。每一个学生都期望在初三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如何利用暑假时间学习数学,以及学习哪些内容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从学习时间上说,同学们在休息之余一定要坚持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每天用来学习数学的时间不一定很长,关键在于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一定要能够保证,每天学习一小时数学连续学4天,与一天之内连续学4小时然后后面3

天完全不学习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保证学习时间的同时,大家也要讲究学习效率,在学习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心浮气躁,同学们要保证每天一个小时的学习是全神贯注的。暑假数学的学习应该注意以下内容: 第一,重视课本知识: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万变不离其宗,数学也不例外,数学里面的这个“宗”,就是课本,因为所有的学习知识都来源于课本,考试的内容有时高于课本,但是基础知识点还是不会变化的,考试的试题就是课本知识的衍生物,要一点一点去挖掘试题背后的东西,找到其中要考试的重点是哪部分。所以课本还是不能丢的,不能一味地去做一些试

高一升高二暑期衔接班教案(二)

高一升高二暑期衔接班教案(二) 第二讲:非谓语动词v-ing作宾语的用法及高考句型 (一).兴趣导入:听句子:You shouldn't permit your child doing that thing.从这个句子,引出 两个非谓语动词v-ing用法。 (二)复习讲评(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 (三)教学目的:复习动名词作宾语并掌握高考句型。 (四)教学内容 一.接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和动词短语 1.英语中只能跟动名词而不能跟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有:allow,permit,admit,resist,dislike,imagine,suggest,escape,forgive,avoid,mind,enjoy,finish,practice,delay ,keep,risk,appreciate,consider(考虑)等,这些动词接动名词作宾语时,可以加上动名词的逻辑主语—物主代词、名词所有格或名词词组等。 2.能跟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词组有:object to反对,give up放弃,feel like喜欢,put off推迟,look forward to盼望,burst out突然......起来,insist on坚持,stick to坚持be/get used to习惯于,keep on继续,set about从事,开始做,can't help 禁不住,lead to导致。 3.有些动名词或词组既可跟动名词也可跟动词不定式作宾语,但意义有差别: (1)go on to do接着做(另外一件事)go on doing 继续做(同一件事) (2)stop to do 停下来做stop doing停止做 (3)remember to do 记得要做remember doing/having done记得做过 (4)forget to do忘记要做forget doing/having done忘记做过 (5)try to do尽力去做try doing试着去做 (6)mean to do打算去做mean doing意思是 (7)can't help to do 不能帮着做can't help doing禁不住做 二.高考句型归纳 1.such/so的基本用法: So+adj/adv+that such+a/an+adj+n.c.(s)+that So+many/few +n.c(pl)+that such+n.c.(pl)+that So+much/little+n.u.+that such+adj+n.u.+that So+adj+a/an+n.c.(s)+that such a/an+adj.+n.c.(s)=so+adj+a/an+n.c.(s) 2.能作连词引导时间状语从句的名词短语:the first time 第一次......时,the second time,the last time,(the) next time,the moment,the minute,every time 等。 3.sb. Happens to sb. 某人发生了某事。Sb. Happens to do sth. 某人刚好做某事。 It happens that...碰巧......

《趣味数学》教学计划

《趣味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趣味数学课是学科性的活动课。趣味数学课的开设,目的是促进数学学科课的改革,是为了改革数学学科课的弊端,使数学教学更趋于合乎客观实际的需要,使其成为真正的数学。趣味数学课的形式强调灵活、多样,有动又有静,有游戏激趣又有动脑思考,有竞赛式又有讨论式,有个人活动又有群体活动,有动手操作又有动口训练,有课内的.活动又有课外的延伸等等。 二、趣味数学课的特点 1、实践性(即活动性)。趣味数学课强调“动”,“动”是课中学生的多种感官、教学的各种媒体都要充分调动起来,尤以动手操作或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或模拟)实践为主,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 2、自主性。针对数学学科教学的某些不足:如教学计划、教材内容的强制性、系统性,致使教师教、学生学都缺少灵活性、自由度。 3、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数学、爱数学,一定要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 4、合作性。学习既是个体行为,也是群体行为。在班级制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意向很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且学生的学习必须要得到群体的作用。而在趣味数学课中,能根据灵活选取的活动内容和选用的活动方法,更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群体活动,他们合作探索问题、研究方法,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主要措施: 1、从活动内容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对活动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和设计,使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密切联系学科与学生生活经验。 2、从活动形式入手,用故事、游戏、操作、调查等形式与途径。精心设计活动过程,运用多种手段,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思考能力。 3、创设良好情境

最新初三数学教学计划五篇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五篇 初三第二学期,对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重要考试――中考。而对于数学这110分的学科我该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孩子们所关心的。我的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初中数学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现中考仍以基础的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的原型或改造,后面的大题是教材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复习时应以课本为主。尤其课后的读一读,想一想,有些中考题就在此基础上延伸的,所以,在做题时注意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做到举一反三。 2、充实基础,学会思考。中考时基础分很多,所以在应用基础知识时做到熟练、正确、迅速。上课要边听边悟,敢于质疑。 3、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 基础知识既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同时也涉及到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还重视数学方法的考察。如:配方法、判别式等方法。 二、综合运用知识,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 初中数学基本能力有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体现数学与生产、生活相关学科相联系的能力等等。 1、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把各章节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触类旁通。目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复习,查漏补缺做好知识归纳、解题方法地归纳。 2、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几年来,初中的数学的方程、函数、直线型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试卷始终。另外,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也是中考的热点题型,所以应重视这方面的学习与训练,以便适应这类题型。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中考的有关的政策,避免走弯路,走错路。研读《中考说明》,看清范围,研究评分的标准,牢记每一个得分点。避免解题中出现“跳步”现象。 三、精选习题。 1、初三下学期刚开始,每一周末安排一次综合练习。让学生开始接触中考题型、题量,3月底后就每周一次综合模拟测试。 2、每天利用几分钟时间练习。初一初二时是作为速度练习,初三时用作专题(解方程、方程组、不等式、不等式组、分解因式、代数式等)练习,在后段专门训练中考模拟试题中的选择题、填空题。其特点是题量少,时间短,反馈快,对中考模拟试题中的选择题、填空题是反复做。 3、整合习题,把握重点难点。对中考题进行精选和整合,将重点放在第1―24题之间的基本重点部分。 四、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一般来说,中考复习可安排三轮复习。第一轮,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按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可以把初中内容归纳成八个单元: ①数与式{实数,整式,分式,二次根式} ②方程(组)与不等式(组){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组)}

高一升高二的暑假计划

高一升高二的暑假计划 高一升高二的暑假计划 1、目标 列计划的目的无非是通过白纸黑字,使得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够进行监督和检查。高一,高二学年,应把重点放在课本上、课堂内。因为高考虽强调淡化课本的考查,其实处处有课本的影子。“课内知识课外考”的测试方式,就要求我们把课内知识学扎实,否则无法完满地解答课外考题。当然,重点放在课本上,并不是将视野局限于课本,仍应有大量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巩固,贯通课本知识,培养能力。高三学年,既是中学时代的最后一年,也是复习迎考的关键一年。高三学年的计划是完善知识系统树,“牵一发而动全身”,做到由一个知识点可以拎起一串,提起一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后,技巧也就“水到渠成 2、知己 作战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习也是一样。所以要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必须要“知己”。“知己”包括三层含义:明确学习奋斗的目标,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做到“知己”后,我们就可以制定计划了。 3、要求 列计划本身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你只要抓住两个字——“详、实”就足够了。

首先,要让自己知道,每天你具体干些什么,知道每周、每月的安排等。我们应该去计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到自己对自己心中有谱。一份计划上只出现时间和科目是不够的,最起码还要有具体的章节的安排,包括做哪些习题,看哪些笔记都应当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计划的优势。所谓“实”,就是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高一些也可以,但绝不可过高或过低。太低了,计划的内容松松垮垮,反而不如没有计划;但大多数人可能更容易把计划列得偏高,开始还能拼一拼坚持一下,但很快地就败下阵来。如果总是列这种过高过紧的计划,常常完不成,那么时间一久也就会对列计划失去信心了。一份好的计划绝不在于它的起点有多高,而在于它是不是能帮你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让你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发挥。 其次,计划的安排应合理、科学,尽量不要让你的时间浪费。应该说明的是,不浪费时间并不是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也不是说打球、洗衣服等时间都是浪费。如六、日的时间,如果你的学习黄金时间在上午,而你却在整个上午做一些洗衣服、打扫房间等杂事,而中午、下午才来做作业的话,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了。很多事不能不做,但要放在合适的时候做,黄金时间都应用来学习。 4、注意 ①必须强调的是,制订计划必须按自己的特点自己制订,不能仿制别人的计划,别人告诉你的方法最多只能充当一个指路标的作用,是很难完全套用的。只有自己去试着做,摸索出自己的完整方法,才是最有用的。

高二暑假物理学习计划

工作计划:________ 高二暑假物理学习计划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高二暑假物理学习计划 【篇一】 早上6:30起床,6:40--8:40套题训练。 上午9:00-12:00学习数学和外语;中间休息半小时。 下午3:00-17:30学习语文和物理或化学;中间休息半小时。 晚上19:30-22:30学习生物,整理这一天学习当中的问题、改错并归纳。 23:00上床,听20分钟外语,然后休息。 以上就是我暑假对学习的计划,希望我这个暑假在物理等科目有所收获! 【篇二】 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和初中有很大的不同,物理现象分析比较复杂,物理模型建立不太容易,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如受力分析等,所以务必做好预习工作。 2.按照课本和自己保留的高一物理复习资料,认真的把电路问题再重点复习一遍,特别指出的是电路问题中的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路的简化问题、电功、电功率等,必须把高一做过的此部分习题弄通弄精。因为这一部分内容高中不再重新讲,但经常用到,是高考必考内容。 3.把初中课本上的力学问题重点复习一下,力学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如果力学学得好,则为整个高中物理打下良好基础。 4.要借一本高中必修四数学课本,自主学习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这部分知识在初中没有学,但是高中物理中第三章就要用到,它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必备知识。 第 2 页共 7 页

5.通过读书或上网查询,如生活与物理、物理学史等,你会发现物理和我们的生活竟是如此密切,物理世界是如此奥妙无穷,变化莫测,博大精深,精彩纷呈! 【篇三】 高一升高二暑假是高中阶段相对完整的暑假(xx.7.5—8.18,学校8月19开始上课),为了充分利用好这珍贵时间,做好复习与巩固、新课自主学习,特订立此计划。 目标和任务 ⑴巩固提高高一学年的所有内容; ⑵自主学习高二新内容; ⑶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网。 目标 参加xx年安徽高考或高三参加自主生考试。 阶段性任务安排 ⑴迅速完成暑假作业(一周内); ⑵转入全面复习与自主学习阶段; 能力要求 ⑴高考应变能力的培养,即如何在试题难度较大的情况下答好题; ⑵理综解题能力的养。 暑假作息时间安排 时间行动 7:00起床。 7:30—11:00自主学习新内容。 14:30—17:00做题。 第 3 页共 7 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九年级数学下)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授班级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本学期九年级学生已学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二十五章内容,基本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平方根、立方根及实数的知识;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的性质与运算及因式分解;一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与应用;图形认识初步、线段和角以及相交线、平行线、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勾股定理、四边形、图形的旋转以及圆等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还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分析和概率初步等 情绪,多数学生的数与式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较差,几何证明、函数的思想与运用等能力不足,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发展和改善。 2、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共计四章内容:第26章反比例函数本章共分三节。首先介绍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并从图象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有关性质,最后通过设置探究栏目展现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第27章相似本章主要内容有比例的基本性质、图形相似的概念、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最后介绍了图形的位似,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重点:相似图形(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有关证明。 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本章主要内容有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主要是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以及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与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难点: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29章投影与视图本章主要内容有:投影的基础知识,包括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等概念以及正投影的成像规律;视图、三视图等概念,

高一升高二英语衔接暑期英语新高二英语语法专题之状语从句

学员编号:年级:新高二课时数: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英语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C专题-状语从句一C专题-状语从句二T能力-综合能力提高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一、专题知识梳理 状语从句即指在主从复合句中用作状语的从句。按照其意义,状语从句可分为时间状语从句、地点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等。 高考重点要求: 学习状语从句主要应注意引导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的用法与区别 从属连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与用法 时间状语从句 引导词 引导时间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询很多,常见的有before,after, when, while, as, since, till, until, as soon as等。 时间状语从句常见的引导词: ●表示“当……时候”:when Mozart started writing music when he was four years old. (在)莫扎特4岁的时候,开始写音乐作品。 ●在...期间:while He visited a lot of places while he was traveling. 他在旅行期间参观了许多地方。 ●在...的同时;一边...一边...:as We always sing as we walk. 我们总是一边走一边唱。 ●在...之后:after He left the classroom after he had finished his homework. 他做完作业之后就离开教室。 ●在...之前:before Mr. Brown had worked in a bank for a year before he came here. 布朗先生来这里之前已经在一家银行里工作一年了。 ●Until/till:until在肯定句中通常只连用延续性动词,表示相应动作结束的时间;在否定句中通常连用非延 续性动词,表示相应动作开始的时间,意为“直到……才”。 Eg. He waited until she was about to leave. 他一直等到她准备离开。 I did not begin to work till he had gone. 他走了后我才开始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