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区水母类____王真良

合集下载

我国海域两种大型水母的分子鉴定

我国海域两种大型水母的分子鉴定

我国海域两种大型水母的分子鉴定张姝;张芳;刘媛;崔朝霞【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年(卷),期】2009(040)001【摘要】采用通用引物-PCR扩增法,测定了辽宁营口海蜇成体的部分16S基因序列578bp、部分COI基因序列633bp,以及黄海海域沙海蜇成体部分COI基因序列645bp、部分16S基因序列479bp.结果表明,海蜇个体间的16S序列只有一个变异位点,其余序列完全一致;COI序列共有4个变异位点,碱基之间只存在转换,没有颠换、插入或缺失的位点.沙海蜇个体间的COI序列碱基组成完全一致,16S序列碱基组成也完全一致.从辽宁盘锦和山东胶州所取的水母碟状体和稚水母的测序结果显示,COI序列与海蜇成体的差异为0.5%-0.6%,与沙海蜇成体的差异为18.9%-19.4%;16S序列与海蜇成体的差异为0.0%-0.2%,与沙海蜇成体的差异为13.1%-13.3%.以上结果表明,水母碟状体和稚水母都为海蜇而非沙海蜇.结合GenBank中已有的其它水母类COI基因同源序列信息,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轮环水母亚目(Kolpophorae)和指环水母亚目(Daktyliophorae)以及有肩板族(Scapulatae)和无肩板族(Inscapulatae)的分类划分,与传统分类一致.从分子水平上证明,在黄海海域采集的沙海蜇和在日本采集的越前水母的差异只处于种内水平,两者应为同物异名.【总页数】8页(P94-101)【作者】张姝;张芳;刘媛;崔朝霞【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8.3【相关文献】1.我国南黄海海域漂浮铜藻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J], 蔡永超;孙彬;马家海;何培民;张勤2.中国海域两种大型食用水母利用状况分析及沙海蜇资源量评估 [J], 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3.辽东湾爆发的大型灾害性水母经鉴定为白色霞水母 [J],4.近岸海域大型水母来源与迁移路径分析——以红沿河电厂海域为例 [J], 孙雪; 魏皓; 张海彦; 王彦涛; 张广跃; 刘汉霖5.日本海域现大型水母群最大水母重400斤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北沿岸春季和夏季的浮游动物

河北沿岸春季和夏季的浮游动物

河北沿岸春季和夏季的浮游动物
王真良;林凤翱;冯志权;马明辉
【期刊名称】《海洋环境科学》
【年(卷),期】2006(25)3
【摘要】2004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用浅海I型I、I型标准浮游生物网在河北沿岸22 km以内近岸海域进行了浮游动物生态调查。

结果显示,春季仅记录37种浮游动物,而夏季记录60种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总生物量以春季为高,平均为886 mg/m3;夏季为低,平均为234 mg/m3。

中华哲水蚤,腹针胸刺水蚤,双毛纺锤水蚤为春季优势种;强壮箭虫,小拟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为夏季优势种。

【总页数】5页(P41-45)
【关键词】浮游动物;种群;河北沿岸
【作者】王真良;林凤翱;冯志权;马明辉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14.5
【相关文献】
1.冬、春季黄海南部沿岸水域浮游动物 [J], 陈佳杰;徐兆礼;陈雪忠
2.辽宁省黄海北部沿岸夏季和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J], 段妍;王爱勇;李梦遥;刘修泽;柴雨;董婧
3.长兴岛沿岸春季和夏季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J], 王彬;刘春洋;李轶平;付杰
4.夏季海南东、南沿岸珊瑚礁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J], 谢福武; 梁计林; 邢孔敏; 刘红晨
5.温州沿岸海域春、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林义;邹清;王航俊;刘亚林;邱进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月水母活动在哪些国家

海月水母活动在哪些国家

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中的生物,它们存在于许多不同的地理区域和国家。

本文将详细介绍海月水母活动的国家和地区,并对其分布原因进行探讨。

1. 亚洲地区:在亚洲地区,海月水母可以在许多国家的沿海地区观察到。

其中包括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

中国的沿海地区是海月水母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尤其是东海和黄海地区。

这些地区的水温和盐度适宜,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在日本,特别是日本海和东海地区,也有大量的海月水母分布。

韩国的黄海和东海地区也是海月水母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菲律宾的一些沿海地区也常常能看到活跃的海月水母。

2. 欧洲地区:在欧洲地区,海月水母的活动范围十分广泛。

它们可以在北海、地中海、爱尔兰海等海域中被发现。

英国的一些沿海城市,如英吉利海峡、诺福克海岸等地区是海月水母的常见分布地。

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如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等也存在大量的海月水母。

3. 北美洲地区:在北美洲的沿海地区,海月水母也十分常见。

美国的东海岸和墨西哥湾等海域中,都能够观察到大量的海月水母。

佛罗里达州的海岸线是一个重要的活动区域,此外,在加拿大的大西洋沿岸地区也有海月水母的分布。

4. 南美洲地区:南美洲的某些沿海国家也存在海月水母的分布。

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等国的一些沿海地区可以观察到海月水母的活动。

尤其是在巴西的圣保罗州和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海月水母更为常见。

5. 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地区:在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地区,海月水母也有存在。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一个著名的观察海月水母的地方,这里是许多不同种类的海月水母的栖息地。

其他大洋洲国家如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区也可以发现活跃的海月水母。

总结起来,海月水母分布于全球各大洋洲和国家的沿海地区。

其分布主要受到水温、盐度、水流以及食物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海月水母的研究和观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分布规律和生态习性,并为海洋保护和生态平衡做出贡献。

北黄海秋、冬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及年间变化

北黄海秋、冬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及年间变化

北黄海秋、冬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及年间变化杨青;王真良;樊景凤;邵魁双;李宏俊【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2(032)021【摘要】2009年秋、冬季在北黄海全海域121°30′-124°00′E、37°30'-40°00′N 范围开展了浮游动物多样性监测及年间变化研究,探讨浮游动物多样性对海流及全球变化的指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8大类28种(不含6大类浮游幼虫和鱼卵仔鱼),类群组成以暖温性近岸种和广温广盐种为主,兼有少量冷温性和暖水性外海种.聚类分析将浮游动物群落划分为:北黄海高盐水团群落、北黄海混合水团群落、北黄海沿岸低盐水团群落.2009年秋、冬季在北黄海均监测到暖水种小齿海樽和肥胖箭虫,前者形成秋季浮游动物优势种,但1959年调查显示它们向北分布不能抵达北黄海,这些暖水种的向北扩布可能预示着黄海暖流的增强.2009年秋、冬季北黄海主要暖温种中华哲水蚤和强壮箭虫丰度也较1959年同期有所升高.研究表明全球变化影响下温带海域北黄海浮游动物暖水种种类增加、分布北移,暖温种丰度升高,这与亚热带海域东海浮游动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模式不同,能够为浮游动物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总页数】8页(P6747-6754)【作者】杨青;王真良;樊景凤;邵魁双;李宏俊【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11602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东寨港红树林夏冬季浮游动物的多样性 [J], 胡亚强;丁敬敬;黄勃;杨湘勤;刘富欣;马坤2.北黄海獐子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年际变化 [J], 尹洁慧;张光涛;李超伦;王世伟;万艾勇3.青岛沿岸秋、冬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J], 荆建源;刘潇怿;任晓蕾;李浩然4.夏冬季渤海、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卜亚谦;朱丽岩;陈香;董辉辉;孙跃;王超5.长江口水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年间变化 [J], 徐兆礼;沈新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年5月黄海及东海北部大型水母分布及生物量估算

2015年5月黄海及东海北部大型水母分布及生物量估算

2015年5月黄海及东海北部大型水母分布及生物量估算左涛;王俊;吴强;袁伟;栾青杉【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年(卷),期】2016(047)001【摘要】2015年5月搭载“北斗”渔业调查船、使用渔拖网的采样方式,在整个黄海及东海北部进行系统的走航式大面调查,记录了30°N-39°N海区内的大型水母种类组成、伞径大小及生物量分布,估算和比较了大型水母与其它渔业生物的生物量.结果表明,5月整个调查区,大型水母的总生物量估算值5.9万t,绝大部分由黄海中部的多管水母和洋须水母生物量贡献所致.出现的大型水母种类伞径分布呈单峰型.不同种类的水母分布具有明显地理区域和水文偏好性.其中,洋须水母主要分布于黄海中、北部50m水深以深水域,多管水母主要分布于黄海中部50m水深以浅的西侧以及整个东海北部;沙海蜇多为幼体,分布于黄、东海交汇区31°N-33°N间;霞水母较为集中出现于31°N以南、123°N以西近海.各水母种类的高密区的底层水温按洋须水母、沙海蜇、四叶小舌水母、霞水母呈升高趋势.东海多管水母分布区底层水温与沙海蜇相近;黄海多管水母分布区的底层水温较洋须水母略高.沙海蜇和四叶小舌水母较其它水母的适温范围宽.霞水母和洋须水母处于相对高盐区域.【总页数】10页(P195-204)【作者】左涛;王俊;吴强;袁伟;栾青杉【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青岛266000;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Q178.1;S932【相关文献】1.黄海水母旺发区浮游鞭毛虫和纤毛虫群落结构分布及其与水母发生关系初探 [J], 丁军军;徐奎栋2.春、夏季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蟹类群落结构的\r空间分布特征 [J], 孙婉;徐开达;卢占晖;薛利建;周永东;徐汉祥3.2019年5月黄海及东海北部大型水母分布特征 [J], 郭东杰; 张芳; 王朋鹏; 吴强4.基于不同空间插值法的黄海和东海北部游泳动物多样性空间分布研究 [J], 唐政;单秀娟;关丽莎;金显仕;胡芷君;韩青鹏5.基于GFM和GAMM模型分析对虾白斑综合征(WSSV)对黄海和东海北部水域虾类生物量的影响 [J], 徐婷婷;滕广亮;李英瑕;吴强;单秀娟;张庆利;金显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省7个地点桃花水母的形态学分类研究

浙江省7个地点桃花水母的形态学分类研究

浙江省7个地点桃花水母的形态学分类研究周剑君;王丹丽;徐善良;苏春分【期刊名称】《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年(卷),期】2010(023)001【摘要】以2003~2008年采集的浙江省宁波、杭州、温州和金华4个地区7个地点的桃花水母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分类方法(形态特征分类),对桃花水母的伞径、触手数目和级数、主辐触手和其他触手的长度比、刺丝囊疣形状和排列、平衡囊数目和形状以及生殖腺的形状和颜色等生物特征的观察,将其定为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其中金华永康和温州平阳2个地点的桃花水母定为永康桃花水母亚种(C. sowerbyi yongkangensis),宁波、杭州5个地点的桃花水母为信阳桃花水母亚种(C. sowerbyi xinyangensis).【总页数】5页(P18-22)【作者】周剑君;王丹丽;徐善良;苏春分【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相关文献】1.浙江省早籼稻外观品质品种、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研究 [J], 郭银燕2.浙江省象山、奉化和枸杞岛常见石莼属绿藻的形态学研究和分子鉴定 [J], 高嵩;马家海;蔡永超;雎敏;陈斌斌;曾宴平;何培民3.浙江省土壤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参比及制图研究 [J], 荆长伟;章明奎;支俊俊;林声盼;吴嘉平;倪治华;徐进;陈红金4.浙江省早籼稻蒸煮品质的品种、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研究 [J], 郭银燕;张云康5.桃花水母的分类研究 [J], 苏春分;王丹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黄海湿地公园鲸鱼骨架介绍

中国黄海湿地公园鲸鱼骨架介绍

中国黄海湿地公园鲸鱼骨架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黄海湿地公园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是一个集湿地保护、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公园。

公园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展示的鲸鱼骨架。

鲸鱼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通常体型庞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之一。

鲸鱼骨架的展示在黄海湿地公园内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在这里可以近距离了解和学习关于鲸鱼的知识。

黄海湿地公园展示的鲸鱼骨架主要包括蓝鲸、座头鲸、虎鲸等多种鲸类动物的骨架。

最引人瞩目的当属蓝鲸的骨架,蓝鲸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一般体长可达25米以上,重达200吨。

展示的蓝鲸骨架高达10米,震撼人心。

蓝鲸的身体呈蓝色,背部呈灰蓝色,腹部呈白色,背部有数以千计的褶皱,使其看起来像是一条巨大的蓝色风帆在海面上飘荡。

座头鲸和虎鲸的骨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围观。

座头鲸是一种座头生殖器的脊椎动物,体型较大,常见于深海中。

展示的座头鲸骨架展现了这种神秘生物的优美身姿,令人叹为观止。

而虎鲸则是一种猎食者,外形凶猛,展示的虎鲸骨架生动地展现了其独特的生物特点,给人以深深的印象。

除了展示鲸鱼骨架外,黄海湿地公园还设置了相关的科普展示和解说牌,向游客介绍了鲸鱼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繁殖方式等相关知识,让游客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增长知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在黄海湿地公园,游客还可以参加各种亲子活动和讲座,了解更多有关鲸鱼的知识,感受自然生态的魅力。

公园内还有鲸鱼模型、鲸鱼雕塑等展品,展示了鲸鱼的各种形态和姿态,让人仿佛置身于海洋深处,与鲸鱼亲密接触。

黄海湿地公园的鲸鱼骨架展示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感受大自然的机会,让人们领略到鲸鱼的神秘和壮丽,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希望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为人类和动物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END】.第二篇示例:中国黄海湿地公园是一个集文化、生态和科研于一体的大型自然公园,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

2019年5月黄海及东海北部大型水母分布特征

2019年5月黄海及东海北部大型水母分布特征

2019年5月黄海及东海北部大型水母分布特征郭东杰; 张芳; 王朋鹏; 吴强【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年(卷),期】2019(050)006【总页数】10页(P1292-1301)【关键词】水母暴发; 生物量; 伞径; 时空分布【作者】郭东杰; 张芳; 王朋鹏; 吴强【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青岛 266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26607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8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 由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黄东海大型水母的数量出现明显的波动, 在个别年份出现暴发的现象, 对我国近海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对我国的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Dong et al, 2010; 孙松, 2012)。

水母作为一种胶质类浮游动物, 是鱼类卵、幼鱼等的主要消费者, 也是鱼类饵料生物的主要捕食者。

因此, 水母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一环, 维持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Robison et al, 2005; 张芳等, 2009)。

大型水母暴发会导致中上层小型鱼类减少, 破坏生态系统中上层的能量平衡, 造成渔业资源捕捞量的下降; 也会导致网具爆破、网眼堵塞等现象发生, 影响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程家骅等, 2004; Pauly et al, 2009)。

大型水母暴发不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会造成核电站进水口的堵塞, 威胁人类生命安全, 影响滨海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张芳等, 2017)。

在我国近海海域, 暴发的大型水母种类主要是沙海蛰、霞水母、海月水母等(Dong et al, 2010; Zhang et al, 2012; 董婧等, 20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