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坯连铸连轧

合集下载

热轧薄宽钢带生产中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的关键技术

热轧薄宽钢带生产中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的关键技术

热轧薄宽钢带生产中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的关键技术热轧薄宽钢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等领域的材料,其生产过程中薄板坯的连铸连轧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的关键技术,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首先,薄板坯的连铸技术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基础环节。

薄板坯连铸设备采用连续铸造的方式,通过将熔化的钢水注入连铸机的结晶器中,使其冷却结晶,并在连铸机连续拉伸的过程中形成薄板坯。

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技术包括铸模设计、结晶器水冷系统设计、振动控制等。

铸模设计是薄板坯连铸关键技术之一。

合理的铸模设计可以减小浇注时的温度梯度,提高钢水的冷却效果,从而得到均匀的结晶组织。

同时,铸模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薄板坯的凝固收缩和应力分布,确保坯体在冷却过程中不会产生裂纹和变形。

结晶器水冷系统设计是薄板坯连铸设备的另一个关键技术。

结晶器的水冷系统通过控制结晶器壁面水流的速度和温度,调节薄板坯的凝固速度,从而影响其结构和性能。

优化的水冷系统设计可以提高薄板坯的表面质量和坯体结构的均匀性,进一步提高热轧薄宽钢带的品质。

振动控制系统是连铸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连续铸造过程中,振动控制可以有效地排除结晶器中的气泡和不均匀物质,并提高坯体内部的致密性。

此外,振动控制还可以改善薄板坯的凝固过程,减小表面的凸起和浇注时的涡流,从而提高薄板坯的表面质量。

其次,薄板坯连轧设备的关键技术包括坯体预热控制、轧制工艺控制和冷却控制等方面。

坯体预热控制是保证连轧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控制炉温、气氛和坯体的轧制温度,可以使薄板坯达到最佳的塑性变形温度范围,提高连轧的效果和产能。

轧制工艺控制是连轧设备中的另一个关键技术。

热轧薄宽钢带的生产过程中,连轧机的辊系布置、辊缝数量和大小、卷取张力等参数的控制对产品的形状、尺寸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轧制工艺控制可以确保产品的均匀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的质量。

冷却控制是薄板坯连轧设备中的最后一个关键技术。

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是指将熔化的金属经过连铸机连续铸造成坯料,然后通过连续轧制、切割等工艺过程,制成各种规格的薄板材料的生产技术。

目前,中国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种规格的增加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已经实现了从单一规格向多品种、小批量和高品质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能够生产厚度为0.8mm以下、宽度在800mm以上的薄板产品,满足了市场对多种产品的需求。

二、技术水平的提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逐步实现了数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同时,新的轧制工艺和设备的应用,也使得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环保意识的加强
在当前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国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也在不断推进环境保护措施。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新型的净化技术和设备,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未来,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还将继续发展和完善。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技术革新和环保要求的推动下,中国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将会更加先进、更加高效、更加环保、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 1 -。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哎,说起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这可真是个让人头大的话题。

不过,别急,让我给你慢慢道来,咱们用点大白话聊聊这个技术,希望能让你听得明白,也不至于太枯燥。

首先,咱们得知道啥是薄板坯。

简单来说,就是那种厚度比较薄的钢坯,一般在几毫米到几十毫米之间。

这种薄板坯在建筑、汽车制造等行业里可受欢迎了,用途广泛得很。

那么,连铸连轧又是啥意思呢?这就好比是一条生产线,从钢水变成薄板坯,再到成品,整个过程是连续不断的。

想象一下,就像做面条,从和面、擀面到切面,一气呵成,效率杠杠的。

好了,现在咱们来聊聊这个技术的细节。

首先,钢水被倒入一个叫做连铸机的设备里。

这个连铸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模具,钢水在里面冷却凝固,形成一长条的钢坯。

这个过程得控制好温度和速度,不然钢坯就容易变形或者有缺陷。

接下来,就是连轧环节了。

这个环节,钢坯会被送进轧机里,经过反复的轧制,逐渐变薄。

这个过程有点像是擀面杖擀面,只不过这里的“面”是钢坯,而“擀面杖”是巨大的轧辊。

轧制的过程中,还得不停地调整轧辊的速度和压力,确保钢坯的厚度均匀,表面光滑。

说到这儿,我得提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

你知道,轧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散发,钢坯就会过热,影响质量。

所以,工程师们就想了个办法,用冷却水来给钢坯降温。

这就像是在做铁板烧的时候,不停地往铁板上浇水,既能降温,又能增加风味。

最后,经过连轧的薄板坯就可以被切割成合适的尺寸,打包出厂了。

这个过程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控制和调整,需要工程师们精心操作。

总的来说,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就像是一条高效的生产线,从钢水到成品,一气呵成。

虽然这个过程听起来有点枯燥,但正是这些技术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下次你看到那些闪闪发光的汽车或者高楼大厦,不妨想想,这里面可能就有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功劳呢。

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在热轧薄宽钢带生产中的应用

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在热轧薄宽钢带生产中的应用

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在热轧薄宽钢带生产中的应用1. 引言热轧薄宽钢带是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金属材料,其应用领域涵盖了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工业等多个行业。

为了提高钢带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热轧薄宽钢带的生产过程中。

本文将探讨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在热轧薄宽钢带生产中的应用。

2. 连铸技术在热轧薄宽钢带生产中的作用连铸技术是指将熔化的金属坯料直接连续铸造成坯料的一种工艺。

在热轧薄宽钢带生产中,连铸技术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坯料,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通过连铸技术,能够将熔化的钢水快速凝固成坯料,在坯料表面形成致密的结晶组织,从而提高钢带的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

3. 连轧技术在热轧薄宽钢带生产中的作用连轧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轧制工序将坯料逐步变形成最终产品的一种工艺。

在热轧薄宽钢带生产中,连轧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的轧制控制,使得钢带的厚度、宽度和机械性能得以精密控制。

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通过连轧技术,能够将连铸坯料通过多道次的轧制工序逐步变形为薄宽钢带,实现了对钢带尺寸的精确控制,同时还能够改变其组织和性能。

4. 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的主要应用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在热轧薄宽钢带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能够生产高品质的薄宽钢带,满足不同行业对钢带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的要求。

其次,该设备能够实现对钢带尺寸的精确控制,生产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此外,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等特点,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5. 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在热轧薄宽钢带生产中的应用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首先,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轧机的精密控制技术将不断改进,使得产品的尺寸和质量控制更加精确。

此外,新材料的应用和工艺的优化也将为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课件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课件
社会效益
该工艺的推广应用有助于减少资 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推动钢 铁行业的绿色发展,具有良好的 社会效益。
PART 06
结论与展望
对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总结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钢铁生产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
该工艺通过优化工艺参数、采用先进的轧制技术和设备,实现了高精度、高质量的 薄板生产。
振动与拉坯
通过振动装置使结晶器内 的钢水均匀冷却,同时通 过拉坯机连续拉出薄板坯 。
切割与收集
对拉出的薄板坯进行定尺 切割,并收集到指定位置 。
薄板坯的质量控制
成分检测
厚度与平整度控制
对薄板坯进行化学成分检测,确保成 分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控制工艺参数,确保薄板坯的厚 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
表面质量检查
率。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 方面的研究,实现钢铁生产的
绿色化。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问题连铸工艺参数,控制钢水温度和冷却速度,减 少裂纹的产生。
问题三
轧制过程中板材表面质量不佳。
解决方案
采用表面质量检测系统,对板材表面进行实时监测,及 时发现并处理表面缺陷。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提高了生产 效率、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 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应用领域
建筑领域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薄板 材具有高强度、轻质、防火等特 点,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内外
墙板、楼板、屋面板等方面。
汽车领域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薄板 材具有高精度、高强度、轻量化 等特点,适用于汽车制造领域的 车身面板、车门面板、底盘部件

第二章-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

第二章-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
薄板坯的连铸连轧
第二章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
2.1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特点
1. 整个工艺流程是由炼钢炉(电炉或转炉) →炉外精炼→薄板坯连铸 机→物流的时间节奏与温度衔接装置→热连轧机组等五个单元工序 组成、将原来意义上的炼钢厂和热轧厂紧凑地压缩,有效地结合在 一起。
2. 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中,热连轧机是决定规模和投资的主要因素。 就薄板坯连铸机与热连轧机组而言,两者占投资的比例约为30%: 70%.所以充分发挥热连轧机组的能力应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因 素。
• 这种结晶器只能使用薄片形浸入式水口,水口很 薄,其与器壁只能保持10~15mm间隙,造成水口 插入处宽面侧保护渣熔化不好,影响了铸坯表面 质量。
• 为此,德马克重新设计了上口断面形状,由原平 行板型改为小漏斗型,其形状一直保持到结晶器 下口仍有(1.5-2)mm的小鼓肚。近年来,其结晶 器的小鼓肚越改越加大。
(2)漏斗形结晶器(CSP)
• 形状尺寸 • 特点:
长1100mm,漏斗长 700mm,上部宽170mm, 下口宽50mm。下端厚度 50~70mm。宽面板之间 形成了一个垂直方向带锥 度的空间。
有利于浸入式水口的插入;有利于保护渣
品种 质量 投资
表1 三种连铸工艺特点比较
薄板坯连铸
中板坯连铸
厚板坯连铸
40~70
90~150
200~300
漏斗形
平行板形
平行板形
最大6.0Biblioteka 最大5.0最大2.5
精轧(4~6架) 低碳为主
粗轧(1~2架)+卷 取+精轧(4~6架)
传统工艺相当
粗轧(1~架)+精 轧(7架)
几乎不受限制
表面质量较差
传统工艺相当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综述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综述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综述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钢铁生产工艺。

它将连铸和连轧两个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钢铁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薄板材料。

本文将从连铸和连轧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连铸技术连铸技术是将熔化的钢水连续铸造成坯料的过程。

与传统的浇铸工艺相比,连铸技术有以下优点:1.高效节能。

传统的浇铸工艺需要大量的能量来加热和冷却模具,而连铸技术可以将钢水连续铸造成坯料,减少了能量的消耗。

2.坯料质量好。

连铸技术可以使钢水在较短的时间内冷却凝固,形成细小的晶粒,从而提高坯料的机械性能和表面质量。

3.可控性强。

连铸技术可以通过调整铸模的结构和流动状态来控制坯料的形状和尺寸,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二、连轧技术连轧技术是将连铸坯料经过多道轧制后变成薄板材料的过程。

与传统的轧制工艺相比,连轧技术有以下优点:1.工艺流程简化。

传统的轧制工艺需要多次反复的轧制和退火处理,而连轧技术可以将这些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了生产环节和能源消耗。

2.产品质量稳定。

连轧技术可以通过调整轧制工艺参数来控制薄板材料的厚度和表面质量,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生产效率高。

连轧技术可以实现高速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

三、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应用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钢铁生产领域。

它不仅可以生产高品质的薄板材料,而且还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国内外很多大型钢铁企业都采用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如宝钢、鞍钢、武钢等。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高质量的钢铁生产工艺。

它在钢铁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推动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结论
薄板坯连铸连轧轧制区组织模拟在优化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和开发新型钢材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组织模拟,可以深入了解轧制过程中材料的组织变化 和性能特点,为生产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针对不同应用场 景选择合适的钢种和轧制工艺参数也成为可能,有助于提高钢材产品的质量和附 加值。
未来研究方向
薄板坯连铸连轧轧制区背景及基 础概念
薄板坯连铸连轧是指将液态钢水倒入薄板坯连铸机中进行连续铸造,然后将 连铸坯送入轧机进行连续轧制。在这个过程中,钢水在连铸机中逐渐冷却凝固, 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连铸坯。随后,连铸坯被送入轧机进行高温高压的连 续轧制,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宽度和性能的钢材产品。
总的来说,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并在不 断创新和发展。未来,随着市场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将在 钢铁产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薄板坯连铸连轧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钢材生产工艺,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在轧制过程中,钢材的组织形态和性能特点对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薄板坯连铸连轧轧制区组织模拟成为了一个备受的研究领 域。通过组织模拟,可以深入了解轧制过程中材料的组织变化和性能特点,为工 艺优化和产品性能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更新换代、市场竞争和技术人才的 培养等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和机遇。未 来,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以适应市场 需求的变化。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强有力的人 才支持。
总之,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在新形势下取得了显著进步和发展,具有广泛的 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发展价值。未来,需要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产 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推动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 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板坯连铸连轧是生产热轧板卷的一项结构紧凑的短流程工艺,是继氧气转炉炼钢及连续铸钢之后,又一重大的钢铁产业的技术革命。

薄板坯连铸连轧是将传统的炼钢厂和热轧厂紧凑地压缩并流畅地结合在一起。

随着在大产业生产中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该工艺的节能和高效的特点突现出来,充分显示出该工艺的先进性、公道性和科学性,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因众多的单位参与研究开发,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如CSP、ISP、FTSR、CONROLL、TSP、QSP等。

其中推广应用最多的是CSP工艺。

各种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各具特色,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一、三种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各自现状:
1.1 CSP
CSP是由德国西马克公司开发的世界上最早投入工业化生产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自1989年在纽柯公司建成第一条生产线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该生产线不断发展完善,现已进入成熟阶段。

CSP技术的主要特点是:(1)采用立弯式铸机,漏斗型直结晶器,刚性引锭杆,浸入式水口,连铸用保护渣,电磁制动闸,液芯压下技术,结晶器液压振动,衔接段采用辊底式均热炉,高压水除鳞,第一架前加立辊轧机,轧辊轴向移动,轧辊热凸度控制,板形和平整度控制,平移二辊轧机等。

(2)可生产0.8mm或更薄的碳钢、超低碳钢。

(3)生产钢种包括:低碳钢、高碳钢、高强度钢、高合金钢及超低碳钢。

1.2 ISP
ISP是由德马克公司最早开发的,1992年1月在意大利阿尔维迪公司克雷莫纳厂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50万吨/a。

它是目前最短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主要技术特点是:(1)采用直弧型铸机,小漏斗型结晶器,薄片状浸入式水口,连铸用保护渣,液芯压下和固相铸轧技术,感应加热后接克雷莫纳炉(也可用辊底式炉),电磁制动闸,大压下量初轧机+带卷开卷+精轧机,轧辊轴向移动,轧辊热凸度控制,板形和平整度控制,平移式二辊轧机。

(2)生产线布置紧凑,不使用长的均热炉,总长度180m左右。

从钢水至成卷仅需30min,充分显示其高效性。

(3)二次冷却采用气雾或空冷,有助于生产较薄断面且表面质量要求高的产品。

(4)整个工艺流程热量损失较小,能耗少。

(5)可生产1.0mm或更薄的产品。

1.3 FTSR
FTSR是由意大利达涅利公司开发出的一种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有的也称FTSC。

该技术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能浇铸范围较宽的钢种。

可提供表面和内部质量、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均匀的汽车工业用板。

主要技术特点是:(1)采用直弧型铸机,
H2结晶器,结晶器液压振动,三点除鳞,浸入式水口,连铸用保护渣,动态软压下(分多段,每段可单独),熔池自动控制,独立的冷却系统,辊底式均热炉,全液压宽度自动控制轧机,精轧机全液压的AGC,机架间强力控制系统,热凸度控
制系统,防止粘皮的辊星系统,双缸强力弯辊系统等。

(2)可生产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包晶钢、特种不锈钢等。

二、三种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结晶器的比较:
薄板坯连铸技术发展到现阶段,各种类型的薄板坯连铸机已基本趋同。

CSP ISP FTSR 这3种不同类型的薄板坯连铸机的主要区别在于结晶器的形状。

矩形———平行板式结晶器是常规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制造方便容易、成本低、不涉及专利,其缺陷是在板坯厚度相同时结晶器内容积比漏斗形结晶器小。

达涅利公司FTSR技术采用的是被称为H2的长漏斗型结晶器,FTSR的漏斗形结晶器当板坯厚度为80mm 时弯月面处最大宽度约200mm,水口处液流宽度约170mm,相当于矩形———平行板式结晶器的150mm厚板坯,限制了结晶器内的湍流,有利于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

但无论CSP还是FTSR的漏斗形结晶器均有制造困难、成本高和专利权问题。

德马克公司ISP技术放弃了最初采用的平板型结晶器,而改为采用被称为橄榄型(小漏斗)的结晶器。

尽管具体的形状和尺寸各异,但采用漏斗型结晶器已被大多数厂商所认可。

三、三种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轧制技术的比较:
轧制技术中首先是采用一个轧程还是两个轧程的问题。

由于板坯厚度的加厚和成品厚度减薄的需要,采用两个轧程势在必行,并有利于提高连铸机生产能力。

但对每个具体用户的选择还需要从产品规格、品种和产量要求来认真研究确定,以免造成投资和成本上的浪费。

其次是3种不同形式的自由轧制技术,即:以CVC技术为基础,以UPC技术为基础和以PC轧机为基础的3种自由轧制技术。

CSP的CVC辊形设计是专利技术,CVC 辊形的磨制需专用磨床,价格较贵,成本高。

CSP的工作辊凸度设定、热凸度、轧辊磨损的在线补偿、带钢板形和平直度控制分别由CVC串辊和液压弯辊来完成。

而ISP的UPC技术中这些都是由液压弯辊来完成的。

因此ISP的液压弯辊负荷很重,弯辊力达到250t/每侧,而如此大的弯辊力作用在辊承座上和轧辊上会产生大的应力,需加大轧辊尺寸。

CSP的弯辊力一般是110t/每侧,要小得多。

三菱开发的PC 轧机一方面凸度调节能力最强,同时只需调节轧辊交叉角,一般交叉角在0~115度之间,不再设工作辊串辊装置和液压弯辊装置,显得简单明晰,操作方便,亦没有附加力。

因此有些用户在ISP技术的基础上用PC轧机代替UPC技术是有原因的。

四、三种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液芯压下技术的比较:
最早采用液芯压下技术的是ISP技术。

目前,该技术不但被接纳,而且还在不断的开发和完善,如CSP采用的无级软压下技术和FTSR采用的动态软压下技术。

五、三种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中间衔接段的比较:
最早采用辊底式均热炉的是CSP技术,FTSR和QSP也一直用辊底式均热炉,ISP早期用的是克雷莫纳炉,后又改为卷取箱,最近也采用了辊底式炉。

综上所诉: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经过近10年的改进和发展已经日趋成熟。

以上3种轧制技术CSP、ISP、FTSR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又各有所长且
均能适应薄板坯连铸连轧的需要。

中间衔接技术主要要解决板坯或中间坯的加热/均热、缓冲和二流归并成一流的作用。

薄板坯连铸连轧产品性能好、均匀、尺寸精度高,可不经冷轧直接加工成制成品。

从而发挥了规模效应,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