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损伤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机械性损伤大学》PPT课件

二、手足伤:
1.掌击伤:是指手掌面或侧面打击形成的损伤。
(1)常见部位以面部最常见,如鼓膜穿孔
(2)损伤程度不一致,轻时,受伤局部仅有皮肤充 血,有时可有擦伤和皮下出血,严重可致死(颅内出 血or反射性休克)
2.拳击伤:指手握成拳头打击所形成的损伤,损伤较 上述重。
(1)常见部位是头面部,可造成眼、耳损害,牙齿 脱落,其次胸腹,可造成心肺震荡或破裂,肝、脾破裂
②特点:
▲具有锐器创的特点(创口周无表脱及皮下出血)
▲创口长度远大于创腔的深度,创口呈梭形、裂隙 状
▲切创下有骨,可在骨上形成切划痕
③法医学意义:切创最多见于自杀
刎颈特点:(右力手)起手一般是在颈左侧, 横过甲状软骨水平,斜行走向颈的右下,一般 起手重而收手轻,起手处可见试探伤(又称试 切伤,犹豫伤等)
▲随时间不同颜色不同(Hb降解)
颜色变化规律(可用来判定损伤时间):
皮内出血(红色or紫红色)2-3d 绿色2-3d 黄色 2-3d消退
皮下出血(淡兰色或紫兰色)6d蓝绿色4d黄色12w消退
▲当挫伤面积较大时(40%),同样也可以危机生 命
伤后1d死亡——创伤性休克
伤后3-4d死亡——急性肾衰(挤压综合征)
(2)拳击的部位由于头发、衣服的衬垫,有时查不 出明显损伤
3.足踢伤:较拳击伤严重,其后果主要与足踢部位有 关系,多见于下肢、会阴及下腹部等。
三、咬伤(bite wound):
1.概念:人或动物的上、下齿列在人体上 咬合所形成的损伤,称~。
2.常见部位:多见于面部、从公式中可反应损伤形成的各因素的关系: E=1/2MV2 、F=MV/△t、F=ma
四、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6种)
1.擦伤(Abrasion): 致伤物作用于人体使人体表皮与真皮分离的状
机械性损伤PPT【83页】

2、根据致伤物的特性,可将致伤物分为钝 器、锐器和火器三大类。
钝器:主要有拳、脚、锤、棍棒、砖石、 酒瓶等,还有在实际办案中经常见到的致 倒地损伤的地面,也属于钝器范畴;
锐器:主要有尖刀、砍刀、匕首等;
火器:是指枪支、炸药。
3、很多物体有不同的作用面,可造成不同 形态的损伤,如砖块,砖面打击肢体形成 常见的皮下出血,而砖的棱边打击肢体形 成条状创;
4、压强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指标,他的表 示公式是P=F/S,P是压强,F是作用力,S 是作用面积,在作用力相同的前提下,作
用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损伤程度越大,如
尖刀等锐器很容易刺破人体皮肤组织达到 深部脏器。
5、致伤物对人体作用力的方式可分为剪切、 牵拉、扭转、压缩等。
6、只有当作用力超过人体组织所能承受的 限度时,才会造成人体损伤。
4、根据挫伤出血颜色变化,推断伤后经过 时间。血液在酶的作用下,其中的血红蛋 白等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不同的颜色。 一般的情况是:新鲜的皮下出血为青红色 或青紫色,伤后l~3日出现,保持3~6日; 由青红色逐渐变成绿色,伤后3~6日出现, 保持6~9日;局部皮肤转为黄色,为伤后 8~15日出现,以后全被组织吸收而消失。
(二)可由刺器、火器等直接致内脏器官 破裂,也可由高坠等力的传导,间接外力 形成。
(三)法医学意义
1、根据内脏器官的破裂来分析外力的作用 方式。
2、内脏器官破裂说明有较大的外力作用, 可能与死因密切相关。
肢体断碎
(一)巨大暴力作用人体致人体遭到严重广泛 的破坏并断离和/或粉碎。
(二)多见于火车辗压、爆炸、高空坠落建筑 物倒塌等。分尸案件中的尸块就是肢体离断,只 不过是死后伤而已。
砍创法医学鉴定
砍创一般见于他为,损伤方向不一,程度重,创 口哆开明显,若刃缘锐利锐利,创缘整齐,创壁 平整,创内无组织间桥;如刃缘不锐利,可见创 缘出血。砍创常伴有骨折,轻者为砍痕,重者可 形成骨质砍裂创,有时在骨骼上面刻留有砍器刃 缘的金属碎片,提取这碎片可与嫌疑工具作进一 步检验比对。在他杀案件中同样会见到被害人双 上肢等处有抵抗伤存在。
2024机械伤害ppt课件完整版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的法律要求和责任,明确了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和
处理措施。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保障劳动者权益,规定了劳动者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选用高质量的机械设备 和配件,确保其具有良 好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01
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 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问题。
03
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管 理制度和培训机制,提 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和责任意识。
05
严格按照机械设备使用 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 超负荷运行和违规操作。
02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 大修和升级,提高其性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
对机械设备及作业环境进行全面 辨识,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风险评估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确定其可能导致的伤害类型、严重 程度和发生概率。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 险控制措施,如技术控制、管理控 制和个人防护等。
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实施
制定应急预案
2024机械伤害ppt课件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机械伤害概述 • 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范 • 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 • 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与教育 • 法律法规与标准解读 • 现场管理与应急处置
01
机械伤害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 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 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 绕、甩出、切割、刺扎等伤害。
《机械性损伤概论》课件

功能锻炼
02
03
心理支持
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指导伤者 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
对伤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他们应对伤痛和康复过程中 的心理压力。
05
机械性损伤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交通事故导致的机械性损伤
总结词
交通意外中常见的机械性损伤
详细描述
交通事故中,由于车辆撞击、挤压、摩擦 等作用力,可能导致人体骨折、关节脱位 、皮肤撕裂等机械性损伤。
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血液检查
某些生化指标可以提示 是否存在内出血或器官
损伤。
病史询问
了解受伤时的具体情况 和伤者的既往病史。
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
如休息、冷敷、压迫包扎、抬高受伤部位等,适 用于轻度的机械性损伤。
康复训练
在恢复过程中,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 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损伤或功能受限,可能需要手术修复 或重建。
《机械性损伤概论》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机械性损伤概述 • 机械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 机械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 机械性损伤的案例分析
01
机械性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机械性损伤是指由外力引起的身体组 织的损伤。
分类
根据外力性质和损伤程度,机械性损 伤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急救护理
止血
对于出血的伤口,应迅速采取 止血措施,如使用止血带或压 迫止血法。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可能存在呼吸道阻塞的伤 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 时进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
转运与急救
及时将伤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 行进一步救治,转运过程中应 注意保持伤者的稳定和舒适。
大学课程法医学第3章 机械性损伤-1课件

胸部水果刀刺切创
胸部刺创:心脏破裂
胸腹部单刃刺创
颈部屠刀刺创
单刃匕首致变异刺入口
较厚的单 刃刺器形成的 皮肤捅伤(下 方为刀护形成
的皮肤挫伤)
心脏刺创
(四)剪创(scissoring wound)
由剪刀刃缘和尖端造成的人体损伤。 分类:剪刺创
剪切创 性质:多为他杀
尸检诊断:脚踢腹部引起神经反射性抑制死亡。2005年5 月12日 ,判柯**犯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有期徒刑3 年,缓刑3年;赔偿杜**父母经济损失2.8万元。
抑制死案例(二)
某女,36岁,因闭经7月被诊断为“宫 腔粘连”而到医院用宫腔镜行经宫颈宫腔 粘连分离术。扩张宫颈后在退出器械时患 者突发双腿抽搐,口唇及面色紫绀,血压 为0 ,心跳呼吸停止。尸检诊断:宫腔镜检 查及扩宫治疗中诱发抑制性死亡。
(四)骨折(fracture)
1、概念
由机械性暴力造成骨组织解剖结构 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破坏。
2、分类
开放性、闭合性 线性、粉碎性
颅骨骨折
菜刀倾斜砍击致颅骨砍痕
(五)内脏破裂(rupture of vicera)
由外力所致人体体腔内器官解剖学完整性 的破坏。
可见于斗殴、高坠、交通事故等,常是机 械性损伤的一种死因。
第二节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
一、形态改变为主的损伤
1、表皮剥脱(abrasion) 2、挫伤(contusions or bruise) 3、创(wound) 4、内脏破裂(rupture of vicera) 5、骨折(fracture) 6、肢体离断(amputation)
(一)表皮剥脱(abrasion)
颜面部擦伤 (汽车撞倒后擦地所致)
法医学课件)03.机械性损伤

锐器伤的特征包括伤口小、创口窄、创缘整齐、创壁光滑 、出血量少等。由于锐器的锋利程度和作用力的不同,锐 器伤的深度和长度也会有所不同。
鉴别锐器伤需要综合考虑伤口的形态、位置、方向、深度 等因素,以及作案工具的特征和作案人的行为特点等信息 。
锐器伤的法医学意义
锐器伤在法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通常与犯罪行为和暴力事件有关。通过对锐器伤的分析 和鉴定,可以推断出作案工具的类型、作案人的行为特点、被害人的抵抗情况等信息,为案件的侦破 和审判提供重要依据。
锐器伤的形成机制
锐器伤的形成是由于锐利的物体在作用力作用下刺入人体所 致。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锐器的形状和锋利程度、被害人 的身体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锐器伤的形成。
锐器伤通常可以分为刺创和切割创两种类型。刺创是指尖锐 物体刺入人体造成的创伤,切割创则是指锐利物体在人体表 面切割形成的创伤。
锐器伤的特征与鉴别
当子弹或弹片射入人体时,它 们携带的动能会对周围组织产 生压力和剪切力,导致组织损 伤和破坏。
爆炸冲击力则可引起人体多部 位的广泛损伤,包括体表撕裂 伤、骨折和内脏器官损伤等。
火器伤的特征与鉴别
火器伤的特征与弹头或弹片的形 状、速度以及射击距离等因素有
关。
弹头或弹片在射入人体后,通常 会留下较为规则的创道,创缘较 为整齐,且常伴有明显的入口和
01
02
03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机械性损伤最 常见的原因之一,包括车 祸、撞击、摔落等。
暴力行为
人为暴力行为如打、踢、 击等也是机械性损伤的常 见原因。
工业事故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 机器故障、操作不当等原 因也可能导致机械性损伤 。
机械性损伤的病理学变化
出血
机械性损伤可能导致组织 出血,根据出血的部位和 程度,可能出现局部肿胀 、淤血等症状。
鉴别锐器伤需要综合考虑伤口的形态、位置、方向、深度 等因素,以及作案工具的特征和作案人的行为特点等信息 。
锐器伤的法医学意义
锐器伤在法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通常与犯罪行为和暴力事件有关。通过对锐器伤的分析 和鉴定,可以推断出作案工具的类型、作案人的行为特点、被害人的抵抗情况等信息,为案件的侦破 和审判提供重要依据。
锐器伤的形成机制
锐器伤的形成是由于锐利的物体在作用力作用下刺入人体所 致。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锐器的形状和锋利程度、被害人 的身体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锐器伤的形成。
锐器伤通常可以分为刺创和切割创两种类型。刺创是指尖锐 物体刺入人体造成的创伤,切割创则是指锐利物体在人体表 面切割形成的创伤。
锐器伤的特征与鉴别
当子弹或弹片射入人体时,它 们携带的动能会对周围组织产 生压力和剪切力,导致组织损 伤和破坏。
爆炸冲击力则可引起人体多部 位的广泛损伤,包括体表撕裂 伤、骨折和内脏器官损伤等。
火器伤的特征与鉴别
火器伤的特征与弹头或弹片的形 状、速度以及射击距离等因素有
关。
弹头或弹片在射入人体后,通常 会留下较为规则的创道,创缘较 为整齐,且常伴有明显的入口和
01
02
03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机械性损伤最 常见的原因之一,包括车 祸、撞击、摔落等。
暴力行为
人为暴力行为如打、踢、 击等也是机械性损伤的常 见原因。
工业事故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 机器故障、操作不当等原 因也可能导致机械性损伤 。
机械性损伤的病理学变化
出血
机械性损伤可能导致组织 出血,根据出血的部位和 程度,可能出现局部肿胀 、淤血等症状。
《法医学》机械性损伤 ppt课件

组织间桥:某些钝器打击形成的创腔内可见到残留的未 被离断的筋膜、肌纤维、血管、神经或纤维结缔组织。
ppt课件
12
创的法医学意义: ①创是致伤物作用于人体的证明,是人体受到伤害的 证据。 ②通过对创的法医学检验,根据其形态特征和创内残 留物的分析,可确定损伤程度,推断致伤物及其特征。 ③位于被害人手掌、手背或前臂等处发现的创,可能 系防卫伤,有助于分析案发当时的情形。 ④在多人使用多种工具致伤同一人时,通过对创的检 验,可以确定每个加害人所形成损伤的数量、程度和 后果,分清法律责任,为案件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机械性损伤的形成 形成机械性损伤的三个基本因素:致伤物、作用力和人 体组织的特性。三者的特征和变化都将影响到损伤的程 度。 (一)人体组织: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不 同,其物理性质(弹力极限和抗断能力)也不同,故受 外力后可形成不同性状的损伤。 (二)致伤物:能引起机体损伤的物体统称为致伤物。 1.锐器 一般认为有刃、有尖的器械为锐器:
ppt课件
24
常见枪弹创的类型有以下五种:
①贯通枪弹创 弹头穿透人体后飞出体外,其创由射入 口、射创管和射出口三部分组成。
②盲管枪弹创 弹头射入体内后,存留在体内,有射入 口和射创管,无射出口。
③回旋枪弹创 弹头射入体内后,遇阻改变方向,形成 方向不同的射创管,损伤多种组织器官,弹头离射入口 较远且不在同一直线上。 ④反跳枪弹创 弹头击中某一坚硬物体后,反弹再击中 人体形成的损伤。此种枪弹创因弹头已变形,速度减慢, 多形成撞击性损伤,弹头进入人体者,其射入口特征变 得不明显。 ⑤擦过枪弹创 指弹头擦过体表形成的条形或沟形损伤。
ppt课件
6
(二) 继发性损害 出血;感染 ;栓塞 ;中毒 三、损伤的基本形态改变 ( 一 ) 表皮剥脱 (abrasion) : 当表面较粗糙的致 伤物与人体皮肤接触并相互摩擦时可使表皮缺损、真 皮外露,又叫擦伤。 常见的表皮剥脱类型: 划痕;掐痕 ;擦痕 ;撞痕 ;压痕
《机械性损伤》课件

机械性损伤
目录
• 机械性损伤概述 • 机械性损伤的诊断与评估 • 机械性损伤的治疗 •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与康复 • 机械性损伤的案例分析
01
机械性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01
02
定义
分类
机械性损伤是指由外部机械力作用导致的组织、器官或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损伤。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损伤;根据损伤的部 位,可分为皮肤、肌肉、骨骼、内脏等不同部位的损伤。
03
机械性损伤的治疗
药物治疗
03
口服药物
外用药物
注射药物
通过口服药物,如非处方药或处方药,可 以缓解疼痛、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
涂抹在伤口处的药物,如药膏、喷雾剂等 ,可以起到消炎、止痛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
对于严重的机械性损伤,可能需要通过注 射药物来快速缓解症状和促进愈合。
手术治疗
01
02
03
康复训练
对于某些机械性损伤,如 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康 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肌肉 力量和关节功能。
生活方式调整
改变生活方式,如加强锻 炼、改善营养等,可以增 强身体免疫力,促进伤口 愈合。
04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1 2
穿戴防护装备
根据工作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护眼镜、手 套、头盔等防护装备,以减少机械性损伤的风险 。
机械性损伤的常见原因
交通事故
车祸、撞击等事故是机械性损伤的常见 原因,可导致骨折、内脏损伤等。
跌倒和摔伤
从高处跌落、意外摔倒等事故可引起骨 折、软组织损伤等。
挤压和牵拉
重物挤压、过度牵拉等可导致肌肉、韧 带和关节的损伤。
锐器伤和火器伤
目录
• 机械性损伤概述 • 机械性损伤的诊断与评估 • 机械性损伤的治疗 •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与康复 • 机械性损伤的案例分析
01
机械性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01
02
定义
分类
机械性损伤是指由外部机械力作用导致的组织、器官或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损伤。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损伤;根据损伤的部 位,可分为皮肤、肌肉、骨骼、内脏等不同部位的损伤。
03
机械性损伤的治疗
药物治疗
03
口服药物
外用药物
注射药物
通过口服药物,如非处方药或处方药,可 以缓解疼痛、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
涂抹在伤口处的药物,如药膏、喷雾剂等 ,可以起到消炎、止痛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
对于严重的机械性损伤,可能需要通过注 射药物来快速缓解症状和促进愈合。
手术治疗
01
02
03
康复训练
对于某些机械性损伤,如 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康 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肌肉 力量和关节功能。
生活方式调整
改变生活方式,如加强锻 炼、改善营养等,可以增 强身体免疫力,促进伤口 愈合。
04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1 2
穿戴防护装备
根据工作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护眼镜、手 套、头盔等防护装备,以减少机械性损伤的风险 。
机械性损伤的常见原因
交通事故
车祸、撞击等事故是机械性损伤的常见 原因,可导致骨折、内脏损伤等。
跌倒和摔伤
从高处跌落、意外摔倒等事故可引起骨 折、软组织损伤等。
挤压和牵拉
重物挤压、过度牵拉等可导致肌肉、韧 带和关节的损伤。
锐器伤和火器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四、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6种)
1.擦伤(Abrasion): 致伤物作用于人体使人体表皮与真皮分离的状
态称~,又称表皮剥脱,是一种常见的钝器伤。 ①特点:
部位: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以突出部位多 见 擦伤可单独存在,也常与其他损伤相伴随。
如咬痕、抓痕、扼痕→可伴挫伤或挫裂伤。 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有条状、片状或条片状并 存,有时有游离皮瓣,可推断暴力作用的方向.。 颜色可为浅棕色、暗棕色、浅红色或暗红色。
创壁 凹凸不平,两创壁之间常有组 平滑,两创壁之间无
织间桥
组织间桥
创角 多为钝圆,常有撕裂现象
17
钝器伤和锐器伤区别:
钝器
锐器
创口 不规则,哆开较小
整齐规则
创缘 不整齐
整齐
(擦伤和挫伤带明显)
创壁 有组织间桥
无
创腔 浅
深
创底 较大
较小
18
锐气伤 19
有两种特殊类型的钝器创,如撕裂创 (tearing)和挫裂创 (laceration)
撕裂创:系皮肤被过度牵拉所致。创 口呈直线形,与作用力的方向垂直并与 皮纹一致。创缘较整齐,无挫伤缘及表 脱,创角尚锐利,但创底or创壁仍有组 织间桥,如伸展创。
10
●压擦痕(Friction): 表面粗糙的物体,如绳索或其他编织物,
压迫皮肤的同时,与皮肤表面相摩擦,同时有 重直力又有水平力。如:吊死或勒死;牙齿咬 痕所形成的表脱就属此型。 ●撞痕(Impression):
面积不大的致伤物,以较高速度从几乎 垂直于体表的方向撞击体表,形成表皮的擦损。 这类擦伤多伴有深部组织的损伤,例如:汽车 前端直撞人体,枪弹射入时也属此类型。 ③鉴别:与正常自然干燥区别
5
三、损伤形成的三要素:
1.致伤物(凶器):是指引起机械性损伤的物体。
特点:
致伤物种类繁多(固体;液体;气体)
致伤物造成人体损伤的程度取决于致伤物的质 量、形状和大小,但有些情况也例外。
致伤物与人体相对运动形式有:
运动物体
相对静止人体
运动人体
相对静止物体
运动物体
运动人体
6
常见的固体致伤物包括钝器、锐器和火器。 钝器:没有尖端、刃边的工具。如拳、脚等。 锐器:有刃、尖端的工具。切器、砍器、刺器、 火器:枪弹、炸药等工具。
挫裂创:系皮肤受钝器挫压所致,多 见于皮下衬垫坚硬骨骼的部位,特别是 头皮处较典型。
挫裂创与切创、砍创区别(见下表)
20
头皮挫裂创
21
挫裂创
切创、砍创
形状 创口形状不规则,常呈星芒状、 常呈线状、纺锤状、
波浪状或Y形,有时也可呈线形 与皮纹关系极密切
创缘 粗糙、呈锯齿状、或细波浪状。 光滑,不一定伴有擦 常伴有擦伤、挫伤,一般出血 伤或挫伤,出血较多 较少
9
②常见类型:根据致伤物运动方向、速度及其与 人体接触面,分为以下几种: ●抓痕(Scratches): 指甲、别针等有尖端的硬物,掠过皮肤表层使 皮肤缺损,一般受力面积小,作用力沿切线方 向划过皮肤表面,使表脱并沿力的作用方向移 位、折叠所形成,如强奸案中,抓痕多分布在 被害人的外阴部、股内侧、手和手臂等处。 ●擦痕(Grazes): 物体或粗糙的地面与体表相摩皮肤的擦伤。一 般受力面积大,损伤广泛。多分布在人体较突 出的部位,呈片状、条状,但可伴有皮下出血 及痂皮形成。
14
▲闭合性损伤(既有t挫碎又有皮下出血)
▲出血类型:皮内出血、皮下出血、皮下血肿
▲皮下出血的形态多样,表面微隆,能反映致伤物 作用面
▲随时间不同颜色不同(Hb降解)
颜色变化规律(可用来判定损伤时间): 皮内出血(红色or紫红色)2-3d 绿色2-3d 黄色 2-3d消退 皮下出血(淡兰色或紫兰色)6d蓝绿色4d黄色12w消退 ▲当挫伤面积较大时(40%),同样也可以危机生 命 伤后1d死亡——创伤性休克 伤后3-4d死亡——急性肾衰(挤压综合征)
2.作用力: 压缩与拉伸:作用力在同一轴线上,如果方向相 同造成压缩,方向相反造成拉伸。 剪切:使物体的截面相互滑动。 扭转: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某物体。 弯曲:作用力作用于颅骨或肋骨使之发生凹陷和 复原。
7
3.人体组织: 人体不同部位、不同组织和器官的解剖组 织结构不同,对损伤的耐受性和抵抗力不 同。 人体不同部位外形不同也影响损伤形状 受伤部位器官或组织有无病变对损伤的程 度影响很大。
15
(3)皮下出血与尸斑鉴别 (4)法医学意义:
①皮下出血部位,标志暴力作用点 ②皮下出血是生前伤的标志 ③根据皮下出血的颜色变化可以判定损 伤时间 ④根据皮下出血的分布情况,可初步判 定案情 ⑤根据皮下出血的形态,判定致伤物
16
3.创(wound) (1)概念:暴力作用于人体超过皮肤弹性
极限,使皮肤、皮下组织甚至血管和神 经、肌肉都发生断裂,称~ (2)特点: ▲开放性损伤(皮肤完整性破坏) ▲创的结构:创缘、创角、创腔、创壁、 创口、创底 ▲创的类型:钝器创、锐器创、火器创
与死后表脱区别
11
右面部擦痕 12
④法医学意义: ▲表脱提示外力作用 ▲推断致伤物 ▲推断作用力方向 ▲特殊部位表脱:如颈部、大腿内侧→可 推断损伤原因(推断案情) ▲推断致伤方式
13
2. 挫 伤 ( Contusion, bruise)
(1)概念:皮肤受 钝性暴力作用造成 皮肤非开放性损伤, 伴有皮内、皮下软 组织血管破裂出血 者,称~(皮内和 皮下)。 * “竹打中空”: (2)特点:
机械性损伤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一、概念
1.损伤:是致伤物或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 起组织结构的破坏和功能障碍。
2.机械性损伤:致伤物通过机械运动作用于 人体,致使人体组织结构和(或)机能受 到破坏的状况,称~
3
二、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1.活体损伤法医学鉴定的任务和对象。 任务: ①损伤程度; ②损伤方式; ③判定致伤物; ④判定损伤时间; ⑤伤残等级; ⑥劳动能力; ⑦陈旧伤和新鲜伤; ⑧赔偿 研究对象:活体
4
2.尸体损伤法医学鉴定的任务和对象。 任务: ①死因确定; ②判定生前伤还是死后伤; ③致伤物判定; ④致伤方式; ⑤个体识别等。 研究对象:尸体
四、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6种)
1.擦伤(Abrasion): 致伤物作用于人体使人体表皮与真皮分离的状
态称~,又称表皮剥脱,是一种常见的钝器伤。 ①特点:
部位: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以突出部位多 见 擦伤可单独存在,也常与其他损伤相伴随。
如咬痕、抓痕、扼痕→可伴挫伤或挫裂伤。 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有条状、片状或条片状并 存,有时有游离皮瓣,可推断暴力作用的方向.。 颜色可为浅棕色、暗棕色、浅红色或暗红色。
创壁 凹凸不平,两创壁之间常有组 平滑,两创壁之间无
织间桥
组织间桥
创角 多为钝圆,常有撕裂现象
17
钝器伤和锐器伤区别:
钝器
锐器
创口 不规则,哆开较小
整齐规则
创缘 不整齐
整齐
(擦伤和挫伤带明显)
创壁 有组织间桥
无
创腔 浅
深
创底 较大
较小
18
锐气伤 19
有两种特殊类型的钝器创,如撕裂创 (tearing)和挫裂创 (laceration)
撕裂创:系皮肤被过度牵拉所致。创 口呈直线形,与作用力的方向垂直并与 皮纹一致。创缘较整齐,无挫伤缘及表 脱,创角尚锐利,但创底or创壁仍有组 织间桥,如伸展创。
10
●压擦痕(Friction): 表面粗糙的物体,如绳索或其他编织物,
压迫皮肤的同时,与皮肤表面相摩擦,同时有 重直力又有水平力。如:吊死或勒死;牙齿咬 痕所形成的表脱就属此型。 ●撞痕(Impression):
面积不大的致伤物,以较高速度从几乎 垂直于体表的方向撞击体表,形成表皮的擦损。 这类擦伤多伴有深部组织的损伤,例如:汽车 前端直撞人体,枪弹射入时也属此类型。 ③鉴别:与正常自然干燥区别
5
三、损伤形成的三要素:
1.致伤物(凶器):是指引起机械性损伤的物体。
特点:
致伤物种类繁多(固体;液体;气体)
致伤物造成人体损伤的程度取决于致伤物的质 量、形状和大小,但有些情况也例外。
致伤物与人体相对运动形式有:
运动物体
相对静止人体
运动人体
相对静止物体
运动物体
运动人体
6
常见的固体致伤物包括钝器、锐器和火器。 钝器:没有尖端、刃边的工具。如拳、脚等。 锐器:有刃、尖端的工具。切器、砍器、刺器、 火器:枪弹、炸药等工具。
挫裂创:系皮肤受钝器挫压所致,多 见于皮下衬垫坚硬骨骼的部位,特别是 头皮处较典型。
挫裂创与切创、砍创区别(见下表)
20
头皮挫裂创
21
挫裂创
切创、砍创
形状 创口形状不规则,常呈星芒状、 常呈线状、纺锤状、
波浪状或Y形,有时也可呈线形 与皮纹关系极密切
创缘 粗糙、呈锯齿状、或细波浪状。 光滑,不一定伴有擦 常伴有擦伤、挫伤,一般出血 伤或挫伤,出血较多 较少
9
②常见类型:根据致伤物运动方向、速度及其与 人体接触面,分为以下几种: ●抓痕(Scratches): 指甲、别针等有尖端的硬物,掠过皮肤表层使 皮肤缺损,一般受力面积小,作用力沿切线方 向划过皮肤表面,使表脱并沿力的作用方向移 位、折叠所形成,如强奸案中,抓痕多分布在 被害人的外阴部、股内侧、手和手臂等处。 ●擦痕(Grazes): 物体或粗糙的地面与体表相摩皮肤的擦伤。一 般受力面积大,损伤广泛。多分布在人体较突 出的部位,呈片状、条状,但可伴有皮下出血 及痂皮形成。
14
▲闭合性损伤(既有t挫碎又有皮下出血)
▲出血类型:皮内出血、皮下出血、皮下血肿
▲皮下出血的形态多样,表面微隆,能反映致伤物 作用面
▲随时间不同颜色不同(Hb降解)
颜色变化规律(可用来判定损伤时间): 皮内出血(红色or紫红色)2-3d 绿色2-3d 黄色 2-3d消退 皮下出血(淡兰色或紫兰色)6d蓝绿色4d黄色12w消退 ▲当挫伤面积较大时(40%),同样也可以危机生 命 伤后1d死亡——创伤性休克 伤后3-4d死亡——急性肾衰(挤压综合征)
2.作用力: 压缩与拉伸:作用力在同一轴线上,如果方向相 同造成压缩,方向相反造成拉伸。 剪切:使物体的截面相互滑动。 扭转: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某物体。 弯曲:作用力作用于颅骨或肋骨使之发生凹陷和 复原。
7
3.人体组织: 人体不同部位、不同组织和器官的解剖组 织结构不同,对损伤的耐受性和抵抗力不 同。 人体不同部位外形不同也影响损伤形状 受伤部位器官或组织有无病变对损伤的程 度影响很大。
15
(3)皮下出血与尸斑鉴别 (4)法医学意义:
①皮下出血部位,标志暴力作用点 ②皮下出血是生前伤的标志 ③根据皮下出血的颜色变化可以判定损 伤时间 ④根据皮下出血的分布情况,可初步判 定案情 ⑤根据皮下出血的形态,判定致伤物
16
3.创(wound) (1)概念:暴力作用于人体超过皮肤弹性
极限,使皮肤、皮下组织甚至血管和神 经、肌肉都发生断裂,称~ (2)特点: ▲开放性损伤(皮肤完整性破坏) ▲创的结构:创缘、创角、创腔、创壁、 创口、创底 ▲创的类型:钝器创、锐器创、火器创
与死后表脱区别
11
右面部擦痕 12
④法医学意义: ▲表脱提示外力作用 ▲推断致伤物 ▲推断作用力方向 ▲特殊部位表脱:如颈部、大腿内侧→可 推断损伤原因(推断案情) ▲推断致伤方式
13
2. 挫 伤 ( Contusion, bruise)
(1)概念:皮肤受 钝性暴力作用造成 皮肤非开放性损伤, 伴有皮内、皮下软 组织血管破裂出血 者,称~(皮内和 皮下)。 * “竹打中空”: (2)特点:
机械性损伤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一、概念
1.损伤:是致伤物或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 起组织结构的破坏和功能障碍。
2.机械性损伤:致伤物通过机械运动作用于 人体,致使人体组织结构和(或)机能受 到破坏的状况,称~
3
二、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1.活体损伤法医学鉴定的任务和对象。 任务: ①损伤程度; ②损伤方式; ③判定致伤物; ④判定损伤时间; ⑤伤残等级; ⑥劳动能力; ⑦陈旧伤和新鲜伤; ⑧赔偿 研究对象:活体
4
2.尸体损伤法医学鉴定的任务和对象。 任务: ①死因确定; ②判定生前伤还是死后伤; ③致伤物判定; ④致伤方式; ⑤个体识别等。 研究对象: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