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翻译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翻译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收稿日期] 2004-12-07

[作者简介] 朱蕾(1970-),女,江苏南通人,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2005年5月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VO L.21,NO.3

第21卷第3期

JOURNA L OF NAN J I NG XI AOZH UANG C O LLEGE

May.,2005

翻译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朱 蕾

(南京晓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7)

[摘 要] 在五大技能中,译和写仍然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弱点。正确认识翻译理论与技巧的关系、

翻译与其它技能的关系、文学素养与翻译、翻译与语言理论基础课的关系对于翻译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起着很大作用。

[关键词] 翻译;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902(2005)03-0102-04

作为主观性试题,翻译与写作这两个项目在GE M8测试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二者相加共占总分数的40%,合并归为PAPER FOUR ,这样的做法并非没有道理的。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翻译与写作课占必修课程近二分之一强的课时。并且,反映在交际能力表中,这两种能力的要求也是十分明显和突出的。根据对语言技能的分析,人们通常把听与读称作接受

技能(receptive skills ),把说和写称作产出技能(productive skills ),而翻译的过程则包含了这两

类技能的综合应用。客观性试题一般能够较为有效地测试接受技能而对产出技能的测试则显得有些逊色了。因此,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外语水平并检查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对这两种能力采用主观性试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来进行测试和评估是合理的。较之客观性试题,主观性试题虽然信度会稍低一些,即在评分中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但在测量诸如应用、分析、综合、评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时却是比较适宜的,而且具有客观性试题无可比拟的高效度。

《大纲》对高年级的翻译课做了如下要求:

“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能力。”不言而喻,翻译测试成了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测试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翻译是同时涉及两种语言及其表达方式的语言活动,它需要同时调用翻译者对两种语言娴熟的理解运用能力。虽不至于要求翻译者具备两付思维能力,但是两种语言表达能力却是必不可少的。在培养与发展翻译能力与技巧方面,以下几个问题应给予注意。

一、翻译理论与技巧的关系

由于现代社会民族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

频繁与扩大,翻译的沟通与桥梁作用愈加明显。过去几十年对翻译的重视与研究,已使得翻译似乎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并随之产生了翻译理论及一些专门的研究人员。加上在语言教学中许多人对语法———翻译法的批评态度,这一切使得翻译与外语教学之间的距离逐渐疏远

了。在当前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上人们也易产生一种错觉,似乎翻译已再不是外语学习的一个有机的部分,而是像语言学、文学、心理学、教育学那样一类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了。

然而,与其他“学科”不同,翻译说到底乃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实践技能课,是与听、说、读、写等外语实践课具有相似地位的语言技能课。虽然随着机器翻译的出现,随着外语教学的理论性研究,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的确产生了对翻译(当然也包括听、说、读、写)的理论研究及其专门的理论工作者,但是这与在日常语言课堂上所说的“翻译理论”却是不完全相同的。由于涉及其他学科的观点(如与语言学、教育学等),前者的理论研究的确会令门外汉却步。而后者在本质上只是前人翻译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确切地说应称作“翻译要诀”之类的更为恰当。打个比方说,一个外语讲得很好的人可以对语言学的“语言理论”及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全然不知,但一个好的翻译工作者却不可能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翻译过程中运用所谓的后者意义上的“翻译理论”。(当然他也可以对有关翻译的理论性研究全然不知,或者也从来没有正式进行过“翻译理论”与技巧的学习。)

因此,翻译课上的“翻译理论”并不是深奥的“纯”理论,而是对翻译技巧的概括性的文字描述。对于这种“理论”(或技巧)的掌握要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去体会和掌握,由不熟练到熟练,由有意识地运用到下意识地运用;而不能靠读了多少书,靠研究水平的高低去获得。翻译测试的目的亦不是检验学生对翻译理论“了解”多少,而是能如何“运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所以,首要的问题就是不要把翻译当作理论课来学,把技巧仅仅当作文字的条条来记;只有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才能提高翻译的技巧与“理论”水平。

二、翻译与其他语言技能的关系

与听、说、读、写的能力不同,译的能力的确具有较特殊的地位。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掌握了目的语的内在的规律就有可能学会掌握流利的运用外语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而在翻

译过程中却要运用思维这一桥梁沟通两种不同的语言对应的表达方式。所以,仅仅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并不能解决全部的“沟通”问题。虽然思维本身的作用能够维持两种语言的“意义”的理解和沟通,但在“表达”上却需要一定的“艺术”加工才更加完美。

由于我们培养外语人才的目的主要并不在于使外语学习者仅能适应在另外一种语言文化的环境中生存的能力,而是旨在增强民族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注意发展与培养翻译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某些现代教学理论的观点,为防止本族语对外语学习的干扰,在初级阶段注重外语的听、说、读、写技能时往往排斥译的存在,把译的能力培养推迟到稍后的阶段才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思维在融会贯通的“意义理解”的基础上有意或无意的沟通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不意味着否定翻译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这儿所要排斥的是“机械地”生搬硬套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从一开始就试图建立一种两语言间的一对一的所谓等值关系,造成所谓“中式英语”表达方式之类的后果。

所以,在对某一种外语的内在规律及其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前引入过多的翻译是有害的。然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具有各种内在联系的系统的过程,不能断然割裂肢解某一能力,造成畸形发展。要谨慎注意本族语对外语学习的干扰并不等于不分青红皂白地视两种语言的对比与沟通为禁区。只要把握住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两种语言间的近似的“对应”(而不是“等值”)的表达方式上的联系,对于成人外语学习者来说,初步的翻译能力亦是可以较早开始培养的,与听、说、读、写的能力交叉发展。开始的注意力应该主要导向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上,以避免“等值观念”所引起的本族语的消极干扰。

三、翻译与语言理论基础课的关系

语言理论基础课,诸如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学、文体学等,由于其理论性及诸多其他客观性原因,往往被许多学生认为是枯燥的、不实用的课程,有许多人认为只要学好听、说、读、写、译这些实践课就是足以学好外语了。

?

3

1

?

朱蕾:翻译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说法确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全。说“学会”外语倒不假,但说“学好”恐怕就有点距离了。我们的外语教学是在本族语为主要环境的状态下进行的,仅靠课堂上的小外语环境及个人创造的课余有限的外语环境是远不能促成外语能力自然地习得与发展的。辅之以适当的理论指导则能让我们更有效地事半功倍地利用这有限的外语环境使外语能力得以发展。譬如说,通过语言理论基础课的学习,我们会有意识地被引向注意到操两种不同语言的人们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领会语言间对外部世界认识上的一些特征,词汇使用上的细微差异,语言的特殊习惯与禁忌等;通过在理论指导下的对两种语言进行的较为系统的对比分析、错误分析等,我们又会学会两种语言在表述同一现象的时候在表达方式的异同,使我们学会地道的外语。这些方面的发展与提高无疑会促成我们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有益于我们的翻译能力———语言的再创造能力的提高。因此,那种认为语言理论课与翻译没有直接的联系就不予重视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事实上,不仅是翻译能力,其他方面的技能,诸如听、说、读、写的高层次的掌握在上述外语学习的环境下也是会受益于语言理论课的学习的。只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多掌握一些词汇,理解众多复杂的语法结构与现象,忽视了在理论指导下的语言技能的高层次的培养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文化素养与翻译

这个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这儿有必要再强调一句。显然,文化方面的信息在翻译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我们已经意识到学习语言不仅仅意味着词汇+语法,而是语言在其本身的意义上作为文化传递的一种社会现象与文化几乎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学习一种外语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学习一种文化。作为翻译技能的培养,除了加强两种语言的基本功训练外,有意识地进行两种文化的对比与观察应该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要求。只有深刻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特点与差异,才能道地地转达语言所包含的语言信息。对一个不甚了解西方文化的普通中国人来说,把“He’s as wise as S olo2

man.”一句话中的‘S oloman’直译成“所罗门”就不如译成诸如“智多星”、“”“诸葛亮”或者干脆“才略过人”,“足智多谋”等能使他理解得更快一些。正确地传递好文化方面的信息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翻译所要达到的增加民族与文化交流的目的。在GE M8的翻译测试中,正是按照交际与实用的原则,选择一些真实地反映日常生活记叙,一般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论述,及科普与文学作品原著等材料来检测与评价学生的翻译能力的。其中均包含了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理解的要求。当然,与之相关的文化素养并不是仅仅靠“翻译课”可以解决的。这要靠长期的积累与训练,再加上敏锐的观察与感受能力。

五、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能力,正如翻译能力,亦是对语言能力的较为全面的反映。但如上所述,与翻译不同的是写作更加强调产出技能,比翻译有着更大的发挥与表现语言能力的余地。《大纲》综合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要求写作课要培养学生学会撰写应用文、记叙文、论说文等的能力,“要求文章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撰写课程论文及毕业论文的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个人的观点与意见,学会正确地引用他人的观点,避免抄袭。当然这意味着要培养学生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解释原文。运用辞典及其参考书以及综合、分析和批判等方面的能力。

命题写作无疑亦可达到测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的目的的。根据命题所给出的具体内容与要求的范围,学生仍有很大的余地充分利用这有限的篇幅空间来较为自主地、有条有理地组织文章结构,运用正确得体的语言表达个人的综合、分析与批判能力。当然根据交际的原则,命题内容会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的许多方面。

因此,在培养写作能力时,至少要注意政治素养、逻辑思维分析能力与语言综合运用三个因素。而获得这几方面的能力又绝无捷径可走,亦不是仅仅通过写作课本身能够解决的。写作课堂可以提供一个综合运用这些能力并得

?

4

1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到较为正式的评估的场合。更重要的基本功训练要靠持之以恒的努力来获得。在提高其他语言技能的同时,使写作技能得以不断地强化。说与写这样的产出技能不仅仅是机械地再现通过接受技能所得到的内容,而应当是内在的意识、感受与情绪的生动表达。平时利用英语写日记、游记、书信、读书札记、随笔等都是自我创造产出语言环境的可行的手段,再加上作文课上的正规训练,迟早能达到落笔成章的境地的。

学习语言,特别是外语,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学好外语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创造较为正式的课堂环境及其他相对自然的状态及环境对翻译及写作这样的“产出技能”的发展和培养是大有帮助的。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功地通过考试的要诀归根结蒂就在于平时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各项语言能力得以协调的综合发展。

[责任编辑 卢炳群]

Cultivation of T ranslating and Writing Competence

Zhu Lei

(School of F oreign Languages ,X iaozhuang C ollege ,Nanjing 210017,Jiangsu )

Abstract :Am ong the five basic skills ,translating and writing remain the weakest points for English-majors.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skills ,translation and the other language skills ,cultural attainments and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and the basic courses of linguistic theories.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four aspects play an im 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translating and writing com petence.K ey w ords :translation ;writing ;skills

?

501?朱蕾:翻译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第九讲高中英语翻译技巧与能力训练(上)[讲义]

高考英语翻译技巧与能力训练 高考英语中的翻译(中译英)题要求考生能应用所学过的语法和词汇来准确地表达思想,是一种要求相当高的考查形式。要求考生把中文的句子译成通顺的、语法结构正确的、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英语句子,并能准确地传达中文句子中的每一个信息。该题型全面地考查学生英语词汇、语法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它对学生的动词时态、语态、名词的单复数、冠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应用能力,还对学生的词组、句型、句子结构等进行了全面考查。翻译不仅在高考英语主观题中占不小的比例,而且翻译能力还直接影响考生在作文中的表现。 高考评分标准: 1.每题中单词拼写、标点符号、大小写错误每两处扣一分;2.语法错误(包括时态错误)每处扣一分;3.译文没用所给的单词扣一分。 如何才能提高中译英水准,在高考中获得理想的分数呢?考生除了必须具备比较扎实的语言基础外,关键还在于学会总结规律,找准中译英的切入点。 一、分析句子结构、寻找合适的句型 中文必须仔细读,一定要看的就是题目给我们的关键字或关键的词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key words。尤其是最后两句翻译句子,它们大都在句子结构上提高了难度。读什么?读出句子结构:对于简单句,辨别出主谓宾,分清定语、同位语和状语;对于并列句,记住两个语法意义上独立的分句,须由连词连接起来;对于复合句,须区分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以及状语从句。一般来说,中译英的句型可分为三大类:1.简单句;2.并列句;3.复合句;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非谓语动词及其他一些特殊结构。回顾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时,也不难发现试题中考了一些特殊句式。如:It句型(近几年考得较为频繁)、倒装句、with结构。 例1: 昨天我的电脑坏了。(wrong) 解析:本题考查:1)简单句There be结构;2)wrong的用法;3)中英文表达的差异。 译句: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my computer yesterday. 例2: 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彼此埋怨,而是互相帮助。(not…but) 解析:本题考查:1)复合句: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2)not…but结构;3)“彼此埋怨”的英文翻译。 译句:When(we are)in difficulty/When we meet with difficulties/When we have difficulties ,what we need is not to blame each other but to help each other. 例3:我们能做什么来阻止这种疾病蔓延呢?(prevent) 分析:如果有学生没有读全中文原句的话,就很有可能看成是以前所做的“我们要做些什么来阻止这种疾病的蔓延”,而译为We should do something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is disease.因为这个原因而造成扣分,就太不应该了。 译句:What can we do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is disease? 例4:他很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驾驶执照。(likely) 译句:He is likely to get the driving license with his own efforts. 分析:有些学生一看到有可能,就会想到自己比较熟悉的possible,想当然地翻译成It is possible that…的结构。其实,学生对likely这个key word的使用也是会的,完全能够使用be likely to do或It’s likely th at…的结构。 例5:上海近几年经历了许多变化,如今已成为世界闻名的经济中心。(go through) 分析:乍一看,学生很容易轻易下笔,Shanghai has gone through…,it has become…,这已成为很多学生的一个习惯,句子和句子中随便用逗号隔开,英语不像中文,必须要考虑到句子的结构,逗号也不能随意使用。而此句中,就要想到用并列句中的连接词and来连接两个成分。

论文:浅析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障碍和策略

论文:浅析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障碍和策略摘要:翻译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需具备的基本能力。要全面提升英语翻译能力,需要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掌握熟练的翻译技巧。 关键字:英语翻译能力;提升;障碍;策略 中西文化差异是影响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除了文化因素外,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将进一步的展开叙述影响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障碍及其相应的策略。 一、影响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障碍 1.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容易造成英语翻译误会 英语翻译就是汉语和英语相互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体现了跨文化现象。具体来说,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体现在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而这些层面的差异性往往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因此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容易造成英语翻译的误会。比如,生活中最常见的信封的写法,在中国,习惯的书写顺序是国名,省、市、县、街道,最后才是收信人姓名。而在西方国家信封的书写顺序恰好相反。因此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需要更加注意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2.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影响了翻译的准确性 英语翻译就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在转换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翻译者要正确地领悟原文的意思,其次要通过译文将原文确切的表达出来,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因此翻译者需要牢固地掌握英汉两种语言。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翻译者的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很多翻译者的词汇量太少,经常背了忘,而又不重视巩固复习,或者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此外,语法掌握也不扎实,对一些基本的句型模棱两可,不能正确理解更不会运用。 二、提升英语翻译能力的具体策略 1.通过词汇、语法和阅读,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在英语的学习中,提高英语翻译能力,不仅要加强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词汇、语法以及阅读等的学习获取英语文化知识。 首先,通过词汇的学习了解中西文化知识。词汇是英语语言的基本元素,掌握词汇的过程中,仅仅注重词汇正确的拼写和准确的发音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是学会如何恰当的运用词汇和组织词汇。因此,在背诵英语词汇意思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词汇产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尤其是了解习语、谚语和成语这一类词语的文化内涵、感情色彩以及

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616912275.html, 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研究 作者:徐仁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6期 摘要:对学生的写作训练是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必须 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逐步强化的学生写作基础而且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细致的批改,并做出精辟且带有激励性的评价。只有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关键词:写作兴趣 ;写作基础 ;写作能力 ;讲解评析 高中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英语书面表达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英语教师们扮演着指点迷津的引路人和鼓舞士气的鼓手的双重角色。这也就是说要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技能,教师们要竭尽全力去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力争通过优秀的课堂教学来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 1 ;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英语教师会发现许多高中学生觉得写作太难就消极地对待写作,对写作采取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要改善这种不良的现象,教师们就必须竭尽全力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激情。学生酷爱外文流行歌曲,教师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边听边写英文歌词。例如,前段時间Someone Like You很受欢迎,就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把歌词记录下来, 记录得全面的同学可以得到奖励。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教师的教学规划,对写作进行合理的重组,灵活地运用教学素材来引导学生的进行写作训练。通过素材重组,可以通过两个阶段让学生兴高采烈地逐步去进行必修一第一单元的写作。第一阶段,要求学生在观看《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的节选后,讨论影片中的故事及情节然后模仿并表演出来。在模仿表演的过程中,完成了写作输入的阶段。第二阶段,要求学生仿照这个表演片段,自己去设计和编导另一出表演。学生以8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自编、自导、自演。在整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各自负责的任务。他们集体创作和表演,这样优秀学生带动全体成员一起完成任务并能从教师那里获得相应的奖励。在此过程中,完成了写作输出的阶段。这样兴致盎然的输入和输出,让学生同时得到听、说、读、写的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英文写作兴趣就慢慢地浓厚起来了。 2 ; 强化英语基础 具有丰富的词汇量,并且拥有良好的遣词造句的能力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词语、句子、段落是写作的基础,如果词汇缺乏,不懂句子结构,是不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来的。因此教师们要在教学过程中狠抓词汇记忆和基本句型的训练。

论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英语范文.doc

论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英语- 论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李金凤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300270) 摘要:翻译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论述了翻译能力的构成、翻译能力综合培养的原则以及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翻译能力;翻译教学;英语教学 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使通晓不同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达而进行思想交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原语)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译语)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集语言学、文学、心理学于一身,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多领域。 一、翻译能力的构成 翻译能力是指对一种文化、历史现象及其背景材料下的口头内容或文字内容用另一种文化、历史现象及背景材料下的相应内容相对应的表达及解释的准确程度,通常所说的英汉互译尤其是

书面互译即属于这种情况。表现为: 1.坚实的语言功底能力。这里所说的语言功底能力,首先是指汉语本身的修养,其次是指对双语异同的敏锐把握。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都有待提高,学生普遍存在错别字较多、语句不连贯等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入学时英语成绩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词汇量较少,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入学后学习惰性大,过于依赖老师,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能很快提高。 2.百科全书式的“杂学”知识。主要是指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要想翻译一篇好的文章,必须对原文彻底地了解,而要了解原文,必须通过三道关:第一关是词汇语法关;第二关是熟语关;第三关是“字典不能帮忙的那些东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情风俗,俚语方言等”。目前高职学生普遍知识面较窄,仅限于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另外学生面临英语四、六级的压力,所以学英语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背英语单词、做英语习题上,根本没有时间再去阅读一些“杂学”知识。 3.双文化底蕴。译者必须掌握两种语言,如果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也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译者不仅要深入了解外国文化,而且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还要不断地把两种语言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翻译时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但面对的则是两个文化。因此,如果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某种西方文化现象不了解,就不可能翻译正确。 二、学生翻译能力综合培养的原则 1.渐进性原则。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翻译能力中的各种能力不可能在新生入学之始便全面展开,要有阶段侧重。在开始翻译课程之前学生要学习一些基础性

如何提高文笔和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文笔和写作能力 有时想写点东西,动手时才发现自己打不开思路,写不出东西来,觉得自己肚里的墨水不够。如何做才能够让自己提高写作水平,提高文笔和写作能力,怎样才能提升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是多看,书报是基础,建议多看点诗词歌赋方面的;看社会百态方面的;看时事、政治、经济方面的;看文学小说,只要大量地看书,并摘录写得好的词句在一个本子里;然后是抄书,抄那些唐诗宋词赏析,抄报告文学,抄短篇小说,慢慢抄,慢慢品。最重要的就是品味字里行间的韵味,能看到把书里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多记:心记,笔记,摘抄。多问:了解来龙去脉,全过程。多写:有材料写,没有材料强迫自己去收集素材也写,一开始不管写的好不好,能写出来就是胜利。多模仿:天下文章一半抄。认为好的手法,不妨穿插于写作当中,习惯成自然。多征:征求别人的意见,不断修改完善,一篇东西不修改个十来遍不放手。走出去,感受自然,感受生活,很重要。如能这样做,就能慢慢提高自己的动笔能力,经过不断的努力,就可以提高文笔了,真正达到行云流水、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看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书里的故事可以丰富你的想象力,书里的词句可以扩大词汇量,甚至它不锈钢轮泵的写作风格、写作手法等等,都会对你产生影响。请记住,我们在接受知识时都是潜移默化的。看书时千万不要抱有“我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这样的心态,否则会产生不好的效果。一切都在循序渐进、渐渐地提高。或许你一下子感觉不到,但到某一天,当别人夸赞你的文章时你就知道了。 有些人觉得没有东西可写,那是因为,他们大多都是窝在屋子里,以为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就错了,那样的结果就是,写出来的东西会给人“在那里见到过”的感觉。另外,书里的内容对于他有了一个思维定格,写出来的作品自然无法超脱。你可以在你的小区附近,坐在石凳上,很安静地,很用心地,去观察周围一切发生的事。一段时间后,你会看到一些印在你自吸油泵脑子里的事,那就是你的素材了,可以记下来,以日记的形式或者只是在记事簿上。那么积累得多了,用时自然得心应手。 大量的阅读、勤奋的思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多看、多练、多记。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文章,也有很多不同意义的故事,对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帮助。语法,文理是基础,然后就是多读、多积累,可准备一个专用日记本,见到一些好言锦句,就把它抄下来。还有就是RYB燃油泵多写,最好能坚持每天写日记。坚持写日记是个好办法,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不要求多但贵在坚持,还有就是多看一些好书,对于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有意思的可以写下来,只要有毅力有恒心有梦想,总有一天会出好作品的! 写作时还有一个要点,那就是要小不要大。往往很多人会将主题定得很宽很大,而结果则是内容浮浅而乏味。定个很小很小的主题,但一定要把它细化,即将你看到的每一个小细节都描写出来,再加上你的真实感不锈钢轮泵受,那么读者就会被这些真实打动。比如你上面积累的例子,你可以作为例证来使用,同样也可以拿某件小事专门写一篇文章,好的文章即是由真、细、感组成的。 写作的根本是基础的积累:首先是材料的积累。材料是写作之源。写作材料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导热油泵在活生生的现实中有很多美的事物,要学会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领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我认为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教师要善于以放为主,以扶为辅,认真评议,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作文水平。 一、感受生活 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在感悟中去发现美,进而去表现美,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个性回归作文。 作文教学专家李白坚认为:“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反之,作文也就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沟通学科间的联系,把作文和学科学习相联系起来,不仅拓宽学生的写作素材,创设了丰富的写作情景,而且教会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学习能力,从而达到作文和学科教学的共同提高。 (一)注意观察 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兴趣,训练观察能力,形成初步的探索大自然的能力,并学会用语言总结自己的观察、探索的内容。学会在自然界中观察动物,观察大自然,在课上观察科学实验,在美术课上学生写生、临摹、制作各种小物品,设计喜欢的东西,既学会认识形、色的方法,提高描绘物体形态、色彩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在体育课上学会观察描绘把握动作,增强动作的协调性。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生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心中的话才会淌出源源清流。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因此,要说作文先观察,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 (二)善于积累 积累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包括思想上的、经验的、知识上的、语言技能上的等等。只有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在写文章时把这种积累化为优美的文字。因此,有积累,才能表达,才能有感而发。那么,怎样积累呢? 1.充实生活,丰富生活内容。 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作文要不断地生活化、平凡化,不要概念化、模式化。对此,义务教育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同时,还指出:“课内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其他学科中的观察、参观、操作、实践等实践活动,有的可以作为作文的内容。”因此,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阅读有益书籍是有效地积累材料的方法。”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喜爱生活。比如:在学习了《观潮》这一单元后,习作写景点或景物,带学生走出教室,去看、去体会,体会到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带学生去到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学生在导游的讲述和亲眼目睹凶恶的狼、可爱的马来熊、温顺的长颈鹿、美丽的孔雀,学生有了亲身经历,写出了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强调了学生习作的自我表达,发展个性,也强调了学生习作要适应社会,注重交流。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注重兴趣培养,突出主体体验,让学生乐于写作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每个健康儿童都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好奇就可以转化为学习的直接兴趣,兴趣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它能使人战胜困难。作文教学中的写作兴趣尤为重要,只要具有了这一点,学生就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写出优秀的文章。这就要求教师明确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当学生有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热爱,才能够提起写作的兴趣,才会“乐于表达”。环视我们周围,很多孩子恰恰缺乏对知识的自我发现和亲身体验,缺乏探究的动机、兴趣和习惯。他们失去了自我,没有张开自己观察世界的慧眼,对他们身边丰富多彩的生活视若无睹。这就需要做教师的我们,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自己主动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主动去操作;解放学生的口,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主动去思考……因为生活是活生生的,充满生机;生活是有情趣的,等待发现与尝试。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带领孩子在校园中找找偷偷探出头的小草,看看柳树上新长的芽苞,闻闻迎春花的味道,看着孩子小心翼翼与春天对话的情景,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翻阅孩子的习作也是欣喜满怀。在大雪纷飞的冬季,带领学生走进校园,打雪仗、堆雪人……让欢乐的笑声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这样的作文课孩子都喜欢上,这样的文章学生都乐于写。这样孩子会在活动、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新的感受和体验能打开他们的话匣子,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二、加强语言训练,提高思维水平,让学生善于写作 美国教育家西奥多·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的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的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想象。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它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学生习作中缺乏条理性,说话做事颠三倒四,不符合语言的规律和事物发展的规律,选材立意过于刻板。怎样才能在语言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呢?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说:“作文指导主要的功夫就是在写作前,而且主要是在阅读课上。”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课文时,不仅要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要为习作积累语言,锻炼思维,学习表达方法。 1、重视整体感悟 小学生年龄小,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汉语言文字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在语文教学中,直觉感悟往往比理想的逻辑思维更加重要。学习语文的最佳方法是熟读感悟熟读精思。“书忌耳传,学贵自悟”,我们应积极引导和指导学生的感悟。如《画风》一课,在交流“文中三个小朋友,你喜欢谁?”这个问题时,学生说出了“喜欢赵小艺,因为她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接着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眨眨眼睛,想了想”,认真研读,相信孩子在自己的作文中也会用到这样的句子。教师在教学重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进入作者所描写的情景,达到教师、学生与作者情感和谐统一的时候,学生会产生精神上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不仅会使学生学会准确表达,提高思维的深刻性,还会使学生将读书视为一种享受,帮助学生养成不断读书、终身读书的习惯。 2、重视各学科之间的交融 语文课堂上融合多种学科,学生就会处于“自然放松”而又“集中精力”的状态。如教学写景文章时,可以给学生配上音乐,请学生想想一下文章美丽的景色,美美的朗读课文。还可以让学生学学聪明的乌鸦,做做“乌鸦喝水”的小实验……语文课上充满情趣,课下学生还会感到回味无穷,这就大大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浓厚兴趣,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3、重视语言积累。 认知心理学指出:3—12岁是记忆最佳期,教师应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忆优美的诗篇和散文,这样学生就会在大量阅读中丰富知识、学会做人、懂得道理、学会表达,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语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自己要说的话来。所以,教师就要加强词语教学,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学会将书本语言转化

浅议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文档资料

浅议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 高等学校很注重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要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学生必须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p广博的文化知识?p熟练的翻译技巧?p正确的翻译观念和严谨的翻译态度。因此,要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p掌握好汉语和英语的基础知识 翻译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从根本上讲,这个过程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深刻地理解原文;二是如何用译文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因此,译者要较好地掌握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具备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做好翻译的前提条件。 从语言学角度讲,英语和汉语之间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形合和意合的区别。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即英语中词语或句子间的连接主要依靠连接词来完成。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即汉语中词语或句子间的连接主要依靠语义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完成。例如“他今天没来,母亲住院了”(Hedidnotcometodaybecausehis mother was hospitalized),在这个例子中,汉语原文在表达因果关系时,没有使用任何表示因果关系的词汇,但是读者一看就能理解。然而,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必须加上连接词because,否则就会出现语法错误。二?p积累广博的文化知识 翻译材料涉及面极广,学生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具体来说,文学性的翻译需要学生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科技翻译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另外,学生还要掌握大量的习语和俚语,这样在翻译时才不会被句子的字面意义所迷惑。如“I decidedto sit at his feet”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我决定坐在他的脚上”,但实际上,“sit at his feet”是一个习语,表示“拜他为师”。 三?p培养严谨的翻译态度 英语和汉语的句子结构复杂,词汇意义也复杂多变,在翻译中出现错误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教师应该让学生尽量避免错误,避免粗枝大叶,望文生义。此外,学生在翻译时还应多关注细节,如单词的拼写?p标点符号?p小词等。例如,“中国政府”应该翻译成Chinese government还是the Chinese government这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开题报告

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课程改革项目启动以来,对基础教育界触动很大,将许多学校推到了改革的前沿,然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严重制约与阻碍着创新教育的开展。“师道遵严”及“上尊下卑”等传统观念,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少独立的思考空间和个性的学习,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成了一种简单的问答。其结果常常是言者谆谆,听者昏昏,这又如何能培养出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应该调整心态,扭转教学观念,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启发思维,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21世纪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人类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写作时代。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修订版小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中年级“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这些要求反映了新世纪新时代的要求,也给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⑴心理学理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造就一代新人。教育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其中正确的教学活动不仅要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而且能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这是所有学科所共有的特征,作文教学也不例外。 作文心理是作文教学的基础理论。作文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把通过感官获得诸事物的情感在脑中再现,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形式。它依存于客观现实,是生活实践、思维、运动和语言运用的综合统一体。作文源于生活,这是心理学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基本观点。作文生活化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良好途径。根据活动心理学原理,儿童的写作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写作的内部动力。写作必须激发学生的动机。而语言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社会的交际工具, (2)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学生这个名词,就是学习生活,学习人生之道。学会生活,学会交际,是人发展的必须与必然,作文生活化是在生活中作文,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动机,使他们乐写、想写,从动机走向目的。 生活教育理论为作文生活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广阔的研究天地。陶行知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在将来知识经济时代,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基本技能之一。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领域就有多广,作文生活化研究是我们在作文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提到改作文就会觉得头疼,学生听到要写作文就害怕。学生害怕写作文无话可说,无物可写,不知从何下手,要么对作文没有兴趣,不想写。老师叫苦不迭是因为批改作文费时多、效率低,费力不讨好。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因,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克服他们畏惧写作文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就是说话训练,请每个学生轮流作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年龄、家庭、爱好等具体情况,还可以说说自己心中理想的语文老师的形象,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说写训练,获取系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基础,只有在切实进行口头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所以作文教学应当从教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然而从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中挤出一点时间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实现人人参与。因此,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抓住时机、创造机会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激发学生“说”的愿望。 1 、两分钟演讲 从每天的语文课中,或者早读、晨会的时间中挤出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提供一个“两分钟演讲”的机会,每天安排2-3 人,要求中心明确、用词准确、表达完整、语句连贯。能力较差的同学允许先做一些笔头的准备。活动本身的趣味性自然会带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他们喜欢这种新颖、简短,没有多少压力的训练形式,他们期待演讲中教师欣赏的目光和同学们热情的掌声,随着活动的进行,他们想说、想写的自然就更多了,作文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2 、课外读书活动 我安排每周进行一次课外读书活动,活动中倾向一些语文知识薄弱的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更多表现的机会,如请他们说说自己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不定期展示他们的读书笔记等,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正是通过这些努力使原本作文能力欠缺的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找回了作文的信心,提高作文的兴趣,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开始畅所欲言,不再将作文当作负担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愿意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获取写作素材 大多数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绞尽脑汁也无话可说,其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素材。为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组织了多种活动,从学生“拔河比赛”“演讲比赛”“跳绳比赛”到生活实践活动“学做饭”“今天我当家”等。有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变得丰富了。 我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平时能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写作题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注重平时的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 1 、扩大阅读面 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并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进行摘抄,组织读书汇报等。采用多种训练方法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2 、观察日记

考研英语怎样提高翻译能力

考研英语:怎样提高翻译能力? 在英语翻译备考中,许多人总想一步登天,跨考教育英语教研室的孟老师在此着重强调,须知任何能力(包括英语翻译在内)的提升必定要经过反复练习的过程。当然,练习是有方法可循的,比如系统学习翻译的方法、原理、固定句式和译法、多学习比较优秀的译文等等。 要做好翻译其实并不是机械地在大量的词库句库中搜求配对,片面追求字面的精准,而是对信息的传达。这就要求译者不仅对源语言有准确的理解,并且对于目标语言也要有优秀的表达能力。很多时候你能明白一整段的意思,却觉得不能自如组织成书面汉语,是因为其实你的汉语表达能力也不够。 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建议可以从经典作品的译本和各大电影字幕组的翻译作品中学习。前者的翻译作品比较严谨传神;后者则生动俏皮,富有时代气息。在学习这些资料时,并不是说某句英文只有资料里的一种翻译方法,以后碰到这句话就直接照搬照抄译文,资料只是辅助,要学习的是其中的思路和方法。 另外,不要太拘泥于所谓的翻译理论。语法和理论都是随着时代的更迭不断更新的,比如当下不断涌现出的各种新词汇,必须与时俱进。 翻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文章的理解,要彻底读懂文章想表达的思想,甚至尝试去体会原作者的想法,才能翻译出更贴切、更符合原文的译文。 所以,总结起来,你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语法学好,能正确理解句子; 第二,接受系统的翻译训练,学会翻译方法; 第三,就在提高汉语能力形成地道的表达 你可以一边学习方法和原理、多加练习,一边做语言功底上的积累,才谓标本兼治的“有效”;至于“快速”,其实是你有多勤奋的问题——假设可以使你熟能生巧、从量变达到质变的那个量是一定的。 现在的你达到那个阶段了呢??? 综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提供的高分技巧,技巧就是牢固的知识点和强悍的答题思路,预祝所有

英语专业论文翻译教学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翻译教学论文 摘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目前已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翻译是逻辑活动的产物,本文从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阐释了活动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要求,并进一步探讨翻译课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思辨能力 一、引言 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大学生一踏入校门便把考研作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而每年考研的报名人数也是持续增长。2011年研究生报考结束后,来自教育部的消息称2011年全国151万人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研究生报名人数连续四年持续增长,增幅达7.9%。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深造,客观上要求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每一个从事英语专业教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翻译教师也不例外。 二、当前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内学界一般有着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普遍低于其他文科专业学生的先入之见,虽然文秋芳等学者通过研究否定了这一先入之见,但研究结果同时也证明英语专业学生在

本科学习阶段思辨能力的提高上不及其他文科的学生,这足以说明本科阶段提高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迫在眉睫。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我国各语种外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于1998年出台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中也指出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便是“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并指出当前外语专业课程建设主要面临的任务之一便是“在开设新课和改造现有课程的过程中,重点摸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新《大纲》对培养外语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 为贯彻和落实《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教育部于2003年批准实施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新《大纲》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即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新《大纲》尤其强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明确提

高中英语教学的写作能力培养

高中英语教学的写作能力培养 【摘要】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改变传统教学中“应试教育模式”的错误教学思想。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在新课程改革背下,英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英语写作能力培养仍然面临很多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英语写作能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10-02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是英语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重点强调了:高中英语的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特别是英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基础上,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合理的运用于写作。当前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下面就英语写作能力培养进行论述。 一、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英语教学一直是围绕高考,人为的把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分割开来,各个部分单独开展,而写作这部分

的教学常常是采取了速成式的短期训练,即结合高考英语写作类型,进行固定思维、固定格式和固定内容的写作练习,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英语作文往往是照搬固定套路,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因此,英语写作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忽视写作过程教学 很多教师认为英语写作只要临时突击即可,不用专门的拿出时间来进行学习。这就造成了很少有教师会像语文一样,安排专门的写作课。往往都是在讲课中略有涉及,主要是在讲解写作题时,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写作文,缺乏基本的写作规律和技巧要领教学。教师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学生也认为学习英语写作不重要,平时也不会特意加强这方面的学习。英语写作是一项长期的学习过程,仅仅通过分析试题,很难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2.教学模式单一,脱离教学目标 很多英语教师的写作教学都是围绕应付考试,提高分数展开。在有限的写作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一些大而空的写作方法,简单的让学生去背诵英语范文,机械的记忆考试可能遇到的文体,很少有词汇的积累和语法的运用练习,这样学生写作时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英语作文千篇一律,只有雷同的万能句和空洞的框架。写作教学就变成了简单的背诵学习,并没有真正的从提高学生素质入手,对培养学生

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陈卫峰

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陈卫峰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注重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广泛阅读,细心观察,感悟生活,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多样化训练。只 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生活的精彩和价值,主动学习,从而体验书写生活的乐趣,进而完成写作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积累词语;感悟生活;多样化训练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学生对生活有所发现,有所激动,有所感悟后,借 助文字、词语加以“表现”出来,然后为文。作文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因此在语文 教学中,利用教材现有的写作资源,从多方面入手,严格地逐步地培养这种综合 能力,并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改进。从生活实践中认识到作文能力的 重要性,主动去学习,多方面去锻炼,感受生活的精彩和价值,从而体验书写生 活的乐趣。 一积累词汇,广泛阅读 词,是表达意思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也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单位。无论是洋 洋万言的鸿篇巨制,还是短小精悍的艺术精品,总是由一个个的词根据一定的语 法规则组成的句子构成的。因此,我们要写好作文,就要准确而熟练地掌握每一 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每一个词都表示一个意思,通常情况下,单独任何一个词都 不能表示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也就不能为构成一个句子,只有把多个词按照 一定的语法规则连结在一起,构成句子。多个句子共同表达一个意思,构成一段。用几个段,从各方面去表现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成了文章。词占有量多,就能运 用自如,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词掌握得少,文章就显得苍白贫乏,自己的意 思只能表达一星半点。词汇量小不能恰当表达感情。如果只用有限的几个词形容 变化着的事物,就会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有一个同学想赞扬一位英雄智斗歹 徒的勇敢精神,这样写“叔叔面对歹徒不害怕,飞身上前,却被歹徒刺中胸膛,一下负伤了,但他还是奋力擒住歹徒。人们都叹息他是一名真正的英雄。”本来这段话要赞扬英雄,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但由于词汇贫乏,使人不知道表达的是赞 扬之情,还是惋惜、冷漠的感情。如果将这段话的“不害怕”改为“毫无惧色”,将“一下”改为“光荣”,将“叹息”改为“赞扬”,这段话的感情色彩就更加鲜明了,语句也生动了,可见词汇贫乏是不能准确表达感情的。可见积累大量词汇对于写作是 何等重要。所以,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写好一篇作文,必须积累大量词汇。积累 词汇的方法很多,可以从生活中积累,也可以从书本中积累等等。 在积累了大量词汇的基础上,己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阅读与写作关系 非常密切。首先,阅读能提供给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看到别人能把生活中的事描写得那样感人时,作品以及它的作者就在学生的心 中不知不觉地树立了榜样,撒下了写作兴趣的种子。其次,阅读能提供给学生作 文的观点和材料。有许多事情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但阅读别人的作品就可以得到 这些材料,学生对事物的看法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可以通过了解别人的作品 完善自己的观点。再次,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上看,阅读能提供范例和借鉴,通 过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所以,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是写作的“老师”。多阅读,写作能力相应提高,古今中外,无数人提示出来 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多读。高尔基说“我身上的一切好东西,都是书籍所给予我的。”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光历史著作就阅读了700多种。这样的 事例比比皆是。

论翻译能力及其培养

论翻译能力及其培养 On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its Development 文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本文介绍了翻译能力的概念,以实例说明了语言/文本能力、策略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最后以“模仿真实情景法”阐述了翻译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翻译能力培养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ained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introduced “linguistic/text competence”, “strategic competence” and “self-monitoring competence” by adopting concrete examples. At the final part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plained how to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by quoting “real-life-like assi gnment” put forward by Jean Vienne. Key Words: translation competence, development 一、能力与翻译能力 所谓能力,系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现代汉语词典》:921)。针对性质不同的“某项任务”,其要求所具备的“主观条件”于是又可细分为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决断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分力”(徐方瞿:84)。但从为完成“某项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角度看,又可分别表述为数学能力、写作能力、翻译能力等。 能力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甚强的概念。与技能相比,技能具有“可传授性、可模仿性、可操作性”的特点。而“能力”的基本特征难以言传,也就是具有“只可意会”性,很难用“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徐方瞿:80---83),因此,技能层面所要求的活动常常定位在专门活动,而能力层面所要求的活动常常定位在综合活动。 与“某项任务”相关的能力,一般而言都 与“能力”相关。翻译能力就是如此。什么是翻译能力?如果套用《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可表述为“能胜任翻译工作的主观条件”。那么,这些“主观条件”又包含哪些内容呢?事实上迄今为止很多学者对翻译能力的研究,都更多地侧重于对这些“主观条件”(即“分力”)的描述与分析。如Toury(1984)说,双语者就是拥有“天才的的翻译能力”,即“语言转换能力”的人,这种能力由“双语和语言迁移能力”组成。Bell从更广泛的角度提出了描述翻译者能力的方法。第一种称为“理想的双语能力”,它被设想为一种理想的、不犯错误的操作系统。第二是将翻译能力看作一种“专家体系”,即储备了大量知识,具有推理功能;最后一种,称之为“交际能力”,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文本能力和策略能力。此外,Albrecht Neubert提出了5个参数,即翻译能力所包含的5个分力:语言能力、文本能力、学科能力、文化能力及转换能力(文军:2)。综合这些学者的观点,特归纳一翻译能力的模式,如下图: 翻译能力 语言/文本能力策略能力自我评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