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好莱坞戏剧电影美学
类型电影理论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13
恐怖片
《大白鲨》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木乃伊》1999
14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24
思考问题
全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什么,有无意义? 《杀》片中的结尾共展现了三个不同的场景,分别 是什么?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意义? 影片的主题是什么?举例说明具体表现 。 举一个对你印象最深的细节,说明理由。 此片使你想起以前看过的哪些片子?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23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1981年出生于以色列的耶路撒冷。11岁时,她在一家比 萨店被一名模特星探所发现,但她却选择了演员生涯。 1994年,12岁的娜塔莉从2000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 功演绎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随着影片的大获成功,娜塔 莉一举成为最受瞩目的新星之一。《这个杀手不太冷》是被 誉为“奥黛丽-赫本第二”的娜塔莉-波特曼的银幕处女作。 其主要代表作有《这个杀手不太冷》、《盗火线》、舞台剧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星战前传1:魅影危 机》、《星战前传2:克隆人的战争》等。
代表作 • 勃斯比*伯克莱 《第42街》 实例 • 弗雷德*艾斯蒂尔 《高帽》、《巡回演出团》 • 金*凯利 《雨中曲》
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

描写人物的典型手法
• 影片中的主人公不再是善恶分明的类型化 人物,而是具有更加复杂的内心世界。新 好莱坞注重人物的立体化与心理化,增加 了影片的层次与深度
新好莱坞电影的表现手法美学特征
• ③ 新好莱坞电影更加重视包括镜头语言 在内的电影技巧的开拓。新好莱坞电影不 追求银幕上的真实而是运用各种电影技巧 使其产生一定的间离效果,也因此,在新 好莱坞电影中,各种角度和不同速度的镜 头、定格、跳接等十分丰富。新的影像语 言强化了视觉上的冲击力,使画面更具艺 术效果,而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则从另 一个方面为电影增加了哲理内涵,从而也 使影片更具导演个人风格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值得提出的是新好莱坞发展到20世纪80 年代以后,旨在追求影片视觉效果的商业 电影开始出现,其代表为卢卡斯的《星球 大战》系列和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 列。这些影片充分利用了电影高科技的成 果,特技摄影和数字制作几乎成为了取代 情节的法宝。这些影片所带来的前所未有 的视觉奇观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视觉经 验乃至梦幻,从而给观者以极大的感官刺 激和震撼。
新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特点在继承好莱坞善于讲故事传统的基础上将影片的故事纳入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为影片融入真实性与社会性使好莱坞电影较之以前更加具有社会意义与深度
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
• 1.在影片主题与题材上:
• 电影对社会问题的尖锐暴露、批评和抗议,对现实生活直面的广度 和力度都给人以极深的震撼。如阿瑟·佩恩于1967年拍摄的被称为新 好莱坞诞生的标志性影片《邦尼和克莱德》,故事发生在30年代的美 国乡村,是某种意义上的“警匪片”,但却体现出当代青年反抗的主 题:直接反抗社会不公平和禁锢个性的暴力的正当性。 • 受越南战争的影响,新好莱坞产生了一批反思越战的优秀影片, 这些影片通过战争的生死际遇拷问人性的本真,揭露越战带给美国人 民的肉体和心灵的创伤,这些影片被称为“越战片”。 • 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水门事件”等政治丑闻的影响,美国好 莱坞还出现了政治电影,这些影片揭露司法制度,审判制度的黑暗, 指责政府腐败,反映社会不公。而更多的影片则以青年人为对象,表 现他们在物质生活高度富足的状态下心灵的空虚,价值的失落,以及 对传统的彻底反叛。
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完整版ppt资料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1〕神话叙事结构 远古神话永恒的象征意味和现代深层心理学
对潜意识和梦境的重新发现有着惊人的相似, 成千上万的面孔后面一个单独的英雄浮现出 来,这就是所有神话的原型。 坎贝尔?千面英雄?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2〕经典叙事结构 故事中的事件是围绕着谜和解觅的根本结构来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3〕叙事电影的经典符码
戏剧化电影具有明显的开端、开展、高潮和结局,具有鲜明的线性结构方式,要求情节与情节之间互为因果、层层递进。
戏剧化电影的特征
戏剧化电影往往具有唯美主义的审美倾向。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经典好莱坞系统——“表达的程序性格式〞: 它根本上由摄影、场面调度特别是剪辑方
面的常规惯例组成,其目的在于把虚构的事 件、人物和时空自然地粘合在一起加以流畅 地展现,并最终给予观众貌似真实之感。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连续性剪辑〞中最重要的效果就是将镜头切 换的瞬间抹去,使观影者无法觉察镜头的转 换,完全被故事和人物吸引,根本没有时机 去疑心影象的真伪和觉察影片人为化的表达。
戏剧化电影的特征
戏剧化电影强调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组织和推 进情节,并往往采取“强化〞的方法,使冲 突锋利剧烈,情节跌宕起伏,以便用浓郁的 戏剧性去感染观众。
戏剧化电影的特征
戏剧化电影常大量利用悬念、巧合、误会、 偶然性等,造成紧张、剧烈的戏剧性动作和 戏剧性情境。
戏剧化电影的特征
戏剧化电影往往追求人物形象的类型化。所
面,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 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第三节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3〕叙事电影的经典符码 根据戏剧冲突的原那么,人物形象被确立
第二章:好莱坞新好莱坞的审美流变

《影视研究方法论》
第二章
三、现代启示录 在《现代启示录》科波拉则力图 “利用现代主义的框架来‘容纳’更 为经典的故事。”在某些方面它超越 了哲学和文学所能达到的境界。
《现代启示录》:野蛮、燥热、嗜血
《影视研究方法论》
第二章
四、好莱坞电影的新主流话语 20世纪60、70年代的涌现出的诸如伍 迪· 艾伦《安尼· 霍尔》、马丁· 斯科西斯《穷 街陋巷》、库布里克《发条橘子》等一大批 杰出导演杰出作品,标志着新好莱坞的创作 原则,越来越被电影人所认同,而发展成为 好莱坞电影的新主流话语。
第二章
影视研究方法论
课程名称:影视研究方法论 教材名称:当代电影思潮 作 者:范志忠 总 章 数:十七章 出 版 号:ISBN978-7-308-05968-2 出版日期:2008年8月
《影视研究方法论》
第二章
第二章:好莱坞/新好莱坞的审美流变
1、课时要求:1课时 2、教学目标:认识和掌握好莱坞/新好莱坞的叙事方式和美学流变 3、基本概念:好莱坞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的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的西 北部,是世界影视业的中心,聚集着美国六百多家影视公司,常被用作美国影 视业的代称。
一、新好莱坞的美学追求 电影评论家兼大学教授安德鲁· 萨立斯于20世纪60初将欧洲“作者论” 介绍到美国来,直接催发了新好莱坞的诞生。在新好莱坞影片中,导演、 影片制作程序、讲故事规则以及看电影的行为,全都摆在电影经验的前景, 新好莱坞所力图张扬的,恰恰就是这种与传统叙事法则格格不入的个性化 的艺术创造。
好莱坞
《影视研究方法论》
第二章
二、好莱坞的明星制
20世纪初在好莱坞逐渐形成 的一种以强调演员明星为主,电 影本身或其他要素为辅的商业手 段,明星制一方面借助明星的个 人吸引力促进了电影的流行,另 一方面却对电影明星的角色定位 造成了制约,是影视制作人、大 众传媒和观众合谋的产物,是一 种工业时代的大众神话。
好莱坞电影发展及美学特征(课堂PPT)

全球电影票房TOP5
2013年《钢铁侠3》
导演:沙恩布莱克 投资:2亿美元 全球票房:12.154亿美元
全球电影票房TOP4
2011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导演:大卫叶茨 投资:1.25亿美元 全球票房:13.415亿美元
全球电影票房TOP3
2012年《复仇者联盟》
导演:乔斯韦登 投资:2.2亿美元 全球票房:15.186亿美元
1
2
控制影片制作的预算和成本
3
4
决策影片的宣传和发行。
2020/6/22
8
2.明星制
明星制是20世纪初在好莱坞逐渐形成的一种以强调演员(明星)为主,电影本 身或其他要素为辅的商业手段,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观众。明星制一方面借助明星的 个人吸引力促进了电影的流行,另一方面却对电影明星的角色定位造成了制约。
典型商业化的操作模式,制片厂 制度的执行者和统筹人。
制片人
明星制
一种以强调演员(明星)为 主,电影本身或其他要素为辅的 商业手段,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观 众。
2020/6/22
类型电影
一种电影艺术标准化的规范, 即按照不同的类型的既定要求而创作 出来的影片。
7
1.制片人职责
选择剧本、导演和演员。 监督拍摄和后期制作。
2020/6/22
4
2020/6/22
2
经典好莱坞电影 20世纪30-60年代
5
八大电影公司崛起——“五大三小”的制片厂格局
派拉蒙
米高梅
雷电华
2020/6/22
环球
华纳 兄弟
20世纪 福克斯
哥伦 比亚
6
联美
制片厂制度三大特点(奠定了好莱坞电影在世界上统治地位)
好莱坞电影发展及美学特征

好莱坞电影发展及美学特征好莱坞电影是指由美国好莱坞影业公司制作的电影,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产业之一、自20世纪初以来,好莱坞电影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并对全球电影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好莱坞电影的发展与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密不可分,以下是关于好莱坞电影发展及其美学特征的详细讨论。
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西部片和剧情片。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商业的发展,好莱坞电影开始采用更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技术手段,使得影片在故事性和视觉效果方面更具吸引力。
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电影在音效、彩色摄影和广播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使得电影能够更好地展现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是好莱坞黄金时期,好莱坞电影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电影工业也达到了巅峰。
1.剧情驱动:好莱坞电影以强烈的故事性驱动剧情发展。
大多数好莱坞电影都遵循经典的三幕结构,包括引子、发展和高潮,并以冲突、紧张和高潮为主导。
剧情驱动使得观众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投入到影片中。
2.明星系统:好莱坞电影非常注重明星的作用,明星被认为是吸引观众和保证票房成功的重要因素。
好莱坞电影常常依赖于明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来吸引观众的兴趣。
3.商业化制作:好莱坞电影是商业化制作的代表,追求利润最大化。
好莱坞电影制作成本高昂,因此需要通过广告、票房和其他收入途径来回收成本和赚取利润。
这导致好莱坞电影在创作、宣传和分销方面具有严格的商业目标。
4.视觉效果:好莱坞电影非常注重视觉效果的制作。
从早期的彩色摄影到现在的3D和特效技术,在好莱坞电影中,视觉效果被广泛运用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创造更加逼真的影像世界。
5.美国价值观:好莱坞电影通常反映和强调美国价值观。
在许多好莱坞电影中,英雄主义、自由、正义、家庭等主题是常见的。
这种传统的美国价值观成为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重要特征。
总的来说,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和美学特征使其成为全球电影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
其剧情驱动、明星系统、商业化制作、视觉效果和美国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塑造了好莱坞电影独特的风格,并使其成为广大观众喜爱的大众文化形式。
西方电影美学撷英

(3)“纯电影”(抽象主义电影):
◆代表人物◆ 费南·莱谢尔:《机器舞蹈》 汉斯·里希特:《节奏21,23和25》 维金·艾格林:《对角线交响乐》、 《平行线交响乐》、 《横线交响乐》
◆美学特征◆ 试图从对线条、光线、体积、色彩的体验和研究中感受节奏 和韵律的意味;要求电影完全摆脱故事情节,摆脱舞台剧影 响,而单纯以运动,包括各种线条和形状的变化来触发观赏 者的情绪;认为电影并非叙事艺术,不需要情节和演员表演, 而应成为“眼睛的音乐”、“视觉交响曲”。 (谢尔曼·杜拉克)认为“纯电影”应该“摆脱其他艺术的束缚, 摆脱各种主题、各种表演而独立存在的”,完整的电影是“形 式电影”与“光的电影”的汇合。
(1)社会根源: 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也经历了巨大的 灾难,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相继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造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劫。战后的西方社会, 现代科学技术造就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是,伴随 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反而出现了西方现代非理性主 义的极度泛滥;伴随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和物质生活 的富裕,西方现代人反而呈现初极端空虚、困惑和烦恼 的精神世界。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正是在物质与精神、感 性与理性的这种巨大裂痕中产生的。
主要电影作品及理论著作: 《母亲》(1926)、 《圣彼得堡的末日》(1927)、 《成吉思汗的后代》(1928)、 《逃兵》(1933)、 《米宁和波札尔斯基》(1939)、 《苏沃洛夫大元帅》(1941)、 《海军上将纳希莫夫》(1945)、 《俄罗斯航空之父茹阔斯基》 (1950) 《电影导演与电影素材》
代表著作:《电影作为艺术》、《视觉思维》、 《艺术与视知觉》、《走向艺术心理学》
(二)完形心理学
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意思是“完形”(“完全形态”)。
类型电影理论

类型电影特征:
▪ 这套价值体系可以在电影中被“操纵”, 从而 有解决这一冲突的可能, 而解决的结果往往 是和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社会 心理相一致的。
▪ 这套价值体系也是在不断调整中继承和延续 的。(为了适应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的 改变。)
2024年8月1日星期四
20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3.迅速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完成了商业电影艺术化、艺术电影娱乐化的过程。
2024年8月1日星期四
18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类型电影特征:
▪ 每一种类型电影都有自己特定的基本主题, 基本是表现冲突, 如社会与人、压制与自由、文明与自然等, 正是这种冲突的 不能解决, 使观众一次次走入电影院。
例言:邵牧君,按照不同类型模式规定创作的影片;贾 磊磊,电影商品化的产物,是为顺应市场需求以娱乐 为导向;郝建,形态相近,固定模式;
2024年8月1日星期四
2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2、出现原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制片商为赢取最 大利润,对一些受到观众欢迎的影片大 量仿制,并且从中寻找和归纳出一些成 功的模式,久而久之形成相对稳定的影
▪ 2、清晰而简单的线性结构,通常按事件发展 的时间顺序,规范的倒叙和插叙,单一线索, 不会出现第二条线索,很少闪回、交叉等蒙 太奇手法
▪ 3、人物形象的类型及性格的平面化。
▪ 4.拍摄手法和审美趣味的唯美主义倾向。
2024年8月1日星期四
16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类型片的基本特征 (1)以叙事为主导的规范化审美形式; (2)是大制片厂标准化生产的产物,追求利润的 最大化是其目的和原则; (3)视听语言霸权同时带有强化政治文化的含义。 3.类型电影的3个基本元素: 公式化的情节 定型化的人物 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类型片通常将故事作为基础,以此构筑类型片的基 本形态。好莱坞电影在叙事方面有强大的表现力,故 事则是其核心。
4.类型片出现的内在原因 类型片电影是以确定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为文化 取舍标准,以具有普遍意义的大众文化趣味做为自 己的努力方向,因而类型电影反映的是大多数观众 的思想情感和欲望需求。 好莱坞电影有一个根本性特征,就是建立在充分 尊重经济规律和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尤其尊重电影 所具有的商业属性。好莱坞制片人十分重视电影的 票房价值,主动迎合大众对电影的需求,将娱乐产 品与市场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故而这一流派拥有 更广泛的观众群,电影产品的品种与数量更多,影 响也更大。
歌剧魅影(2004年) 中文名:歌剧魅影 外文名: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其它译名:歌剧院的幽灵,剧院魅影,歌剧幽灵 出品时间:2004年 制片地区:英国/美国 导演:乔· 舒马赫 类型:剧情,爱情,惊悚,歌舞 主演:杰拉德· 巴特勒,埃米· 罗森,帕特里克· 威尔 森
• 剧情: 本片描述十九世纪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的爱情故事。时 值1882年,在歌剧院的地窖深处,传说住着一名相貌丑 陋、戴着面具、却学识渊博的音乐天才,多年来他神出 鬼没,躲避世人惊惧鄙夷的目光,被众人称之为“魅影” (杰拉德· 巴特勒饰)。他动辄以鬼魅之姿制造各种纷乱, 赶走他讨厌的歌手,甚至还干涉歌剧院的主角人选和剧 码安排。 在无意间,魅影发现小牌女歌手克莉丝汀(艾米· 罗森饰) 拥有不凡的天赋美声,让他倾慕不已。激赏之余,魅影 决定不计一切代价,将年轻貌美的克莉丝汀调教成首席 女高音。然而,最初发自于精神层面的音乐之爱,却逐 渐转化成为强烈的占有欲。走火入魔的魅影更以实际行 动,把所有妨碍克莉丝汀歌唱事业的人一一除掉。
《与狼共舞》
获第6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 佳改编、最佳摄影、 最佳剪辑、最佳音响和 最佳音乐等共七项大奖。 凯文.斯科特纳大胆地采用了十几年来不被 看好的西部片样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考 察文化、历史、种族与和平的复杂主题。
影片虽然采用了传统的叙事式的故事结构,但与众不 同的是影片巧妙地将写实主义风格与浪漫主义色彩情调融 为了一体,使整部影片有了大放异彩的艺术魅力。 而影片在拍摄技术上也有着极可称道的精彩之笔。把 浑厚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氛与雄浑壮美的西部大草原的风光 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丰富的摄影角度,巧妙的动态节奏 和复杂而又出色的场面调度,使影片达到了极其出色的视 觉效果。 但是影片真正的成功原因还应归结到其深刻的主题内 涵。随着二战的结束,人道主义在文学艺术上被提到了相 当的地位。历史的反思使战争题材和西部开拓史成为电影 的两大主题。
美国好莱坞经典剧情电影
《与狼共舞》:凯文.科斯特纳 《沉默的羔羊》:乔纳森.德米 《不可饶恕》: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辛德勒名单》: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阿甘正传》:罗伯特.泽米基斯 《勇敢的心》:梅尔.吉布森 《英国病人》:安东尼.明戈拉 《泰坦尼克号》:詹姆斯.卡梅隆 《美丽心灵》:郎.霍华德 《记忆碎片》:克里斯托弗.若兰
三、好莱坞的类型片
1.类型电影的定义:类型是由于不同的题材技巧 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借用美国的格 杜尔德的《电影术语图解》中对类型的定义) 一种“类型”通常是指构成影片的叙事元素有 相似之处的一些电影。 比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最突出的种类有: 音乐歌舞片、喜剧片、西部片、悬念片、恐怖片等。
2.新好莱坞电影的特点,这种发展和创新表现为: (1)美学观念上,开始突破好莱坞经典的以线 性因果关系为核心的戏剧化、封闭的、假定性的叙事 模式,强调真实性、纪实性,及在欧洲电影基础上的 创新。 (2)大胆自由地处理时间和空间,在摄影机运 动、声音以及剪辑技巧等方面都有新的变化。 (3)受到法国新浪潮“作者电影”论的影响, 突出导演的个人风格。 (4)新好莱坞电影是适应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电 影现象。
四、美国当代电影——“新好莱坞”电影
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美 国电影也开始向全世界各地大批量输出,商业电影的发展的 规模是空前的:国际化的视野,兼顾各国的风土人情,多元 化的影视题材,这时的美国电影是名副其实的快餐文化。
1.新好莱坞电影产生的背景 所谓的新好莱坞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到至今。新好莱坞电影的出现有以下的原因: (1)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政治危机, 电影旧体制与旧观念的危机,成为这一时期电影革命与 演变的主要背景。(比如:政治谋杀、种族纷争、越南 战争、民权运动、经济衰退、政治危机等社会问题日益 严重)。
• 国家:美国 • 语言:英语 • 发行: WarnerBros.PicturesCo. • 片长:117分钟 • 级别:R级 • 国家/地区:美国 • 对白语言:英语 • 上映:07年3月9日(美国) • 导演:扎克· 施奈德 (ZackSnyder)
• 《斯巴达三百勇士》(英 语:300),2007年电影, 改编自法兰克· 米勒关于温 泉关战役的绘本小说 《300》。电影由扎克· 史 奈德执导,法兰克· 米勒担 任顾问和执行制作人。为 了达到原本漫画中的视觉 效果,本片几乎都在蓝幕 前拍摄。影片的拍摄过程 几乎全部使用数字背景技 术。另外,高速摄像和摇 滚配乐都另类别致。
这一叙事模式还带来了一系列技巧和手段的封闭性:画 面构图的全部信息集中在银幕主人公的中心位置上;灯光照 明造成通堂亮的效果,使人物与真实环境隔绝开来等等。而 “三镜头”法作为好莱坞分镜头的程式化手法,谁说话镜头 就给谁,代替观众的思维,让观众跟着故事走,诱使观众简 单地认同影片及人物的观点和态度。剪辑方法则不过是完成 分镜头的任务,并使影片顺畅、连贯和光滑地让人看不到剪 辑的痕迹。这种顺畅往往是台词接台词,因此声音也是封闭 空间的表现。 三镜头法:客观镜头-主观镜头-半主观镜头。
第二章 好莱坞戏剧电影美学
“好莱坞”英文原意为长青的橡树林,本是美国加 利福利亚东部的一个地名。从1908年开始,不少电 影公司搬迁来此,很快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电影摄制 基地。“好莱坞”一词也逐步演变为美国电影的代名 词。 由于美国电影向来是按照不同的类型样式和大众 心理需求进行批量的制作,“好莱坞电影”日后又被 引申为美国特有的电影创作现象和创作流派。
(2)其次是好莱坞电影自身发展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好莱坞开始对类型电影从形式到主题进行 “反思”。年青的电影艺术家所受到的教育也更加系统,文化 视野更加开阔。他们是欧洲电影虔诚的爱好者甚至是崇拜者, 学习欧洲电影,开始接受“作者电影”的概念,开始用电影讲 述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方法讲述个人的、新的、非主流的故 事(独立电影)。 (3)西方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等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以及 西方社会形态的变化。 精神分析学电影美学主要是建立在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理论 之上的。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几个概念:无意识理论、本能理论、 性欲理论、三重人格理论(本我、自我和超我)、梦的理论。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银幕——梦”——“银幕— —镜”的观点。
《与狼共舞》反映的就是这种极难把握和表现的 西部拓进的历史和思考。印第安人的悲惨遭遇越来越 受到人们普遍关注。 本片一反以往影片特别是西部片中将印第安人一 律写成野蛮民族的作法,肯定了印第安人的纯朴真挚 和善良。影片还提出了民族间应放弃斗争,和平共处 的理想,并以邓巴与苏族人友善相处体现了这种理想 的自由与美好,奏起了友爱、平等、和平的旋律。 这些艺术上的成功之处最终使影片在奥斯卡奖的 角逐中取得辉煌的胜利。
二、戏剧化电影主要有这样几个特征
1.封闭式叙事结构和线性结构方式 封闭式叙事结构:指戏剧化电影的情节与情节 之间互为因果,一般包含爱情、生存、性、暴力、 悬念、追逐等情节元素,绝大多数影片以大团圆结 局; 线性结构方式:戏剧化电影具有明显的开端、 发展、高潮和结局,清晰交代情节的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去脉,人 物的生死命运层层递进。
4.唯美主义的审美倾向 好莱坞戏剧化电影除了西部片以外的大部分都是 在摄影棚里拍摄,对于灯光、道具、服装、舞美、 音乐、音响等都极其讲究,尽可能的营造出一个梦 幻般的银幕世界。 好莱坞电影的这种唯美主义的倾向正是源于好莱 坞戏剧化电影创造银幕梦幻世界的美学追求。所以 好莱坞戏剧电影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达到了高峰, 风靡全球。
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制作和类型电影观念的发展,尽管在 某种程度上丰富了电影的叙事形式和叙事语言,事实上,是 在主题和题材、图像和符号、人物和情节以及形式和技巧等 方面所进行的雷同的比较。 从整体上看,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叙事模式,仍旧隶属于 戏剧性的叙事模式。类型片强调影片故事情节取胜,人物关 系也从属于情节关系。“电影叙事的发展是人为的、形式主 义的,并且像它的人物一样是定型的”。好莱坞强调连贯性 的剪辑和流畅性的时空组合,以利于一环扣一环的封闭的因 果关系的线性发展。影片的情节和镜头也遵循着逻辑的发展, 竭力造成时空的连贯性,便于得到观众的认同。封闭的结构 模式造成了影片大团圆的结局,也决定了影片人物和环境的 假定性和不真实性。
西部片
1903,埃德温.鲍特《火车大劫案》 1939,约翰.福特《关山飞渡》 1990,凯文.科斯特纳《与狼共舞》 西部片的基本特点: 时代背景:时间跨度为1860年至20世纪初叶。 地域跨度:西部地区密西西比河以西的11个州。 美国素来自诩以宗教与法律为持家治国的两大 支柱。 正面形象:行侠仗义的牛仔,代表城镇良心的 警长,保护驿车的好汉。 反面形象:强盗、流氓、恶霸等。 妇女形象:贵族小姐、妓女
三镜头法是好莱坞的成规,一般先用一个交代镜头把空间关系交代清楚(镜 头1),然后切一个人物A的正打(镜头2),之后再切一个人物B反打(镜头3),其中 镜头2和镜头3都是镜头1(交代镜头)中的一部分,而且镜头2和镜头3中都有彼此 的一部分,所以好莱坞三镜头法是时空统一的,符合经典好莱坞电影封闭空间观 念所追求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