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方案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方案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方案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方案

1、在教学圆的面积推导公式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区分两个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周长和面积是圆的两个基本概念,学生必须明确区分。

1)、利用演示画圆,让学生直观感知,画圆留下的`轨迹是条封闭的曲线。

2)、演示填充颜色,并分离,让学生给它们分别起个名字,红色封闭的曲线长度是圆的周长,蓝色的是曲线围成的圆面,它的大小叫圆的面积。通过比较鉴别,并结合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摸一摸手中圆形纸片的面积和周长,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从而顺利揭题《圆的面积》。

2、运用迁移规律。

我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入手,教师适当铺垫启发,引导学生联想,我们可以把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什么图形来计算。让学生明白可以用剪拼法把圆转化成近似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求面积的方法,从而获得新知。这样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促进知识内化,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而且长智慧。

3、让学生自主探究。

本节课上,我通过“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办法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因此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一内驱力的作用下,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转化、推导方法,三角形、梯形,已不在局限于长方形,课堂教学再也不是将教师的意图强加于学生,而是充分满足学生的探究需要。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争相交流,不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真正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和无穷魅力。

六年级第四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

六年级第四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单元梳理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回顾并梳理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并通过练习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运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积极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圆周长、圆面积问题;结合圆周率的发展史和祖冲之的故事,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在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认真审题,分辨求周长或求面积。 教学难点: 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积极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炫我两分钟 大家好!今天的炫我两分钟由我来为大家主持。同学们,一提到圆,我们就会想到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在数学上的伟大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之上,经过刻苦钻研,求出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之后我们在计算中为了方便,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即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梳理第四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在我们合作梳理之前我要考考大家关于3.14的口算如何。 出示口算题目。 随机评价。 相信我们都是有智慧有思想的人,我要为你们点赞(动作)。 二、组内交流,完善梳理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孩子梳理圆的周长的知识。而后学生尝试像老师这样梳理,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梳理过程,然后小组内形成共识,确立发言任务,师深入其中一个小组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都有所收获。通过组内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使知识呈现会更全面、更精练,知识梳理更有条理、更科学化。】 三、小组合作交流。 组内交流尝试小研究。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如有不同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3、把自己梳理知识时遇到的疑问向大家请教,也可以考考大家自己积累的易错题。 4、再次确认发言顺序,准备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交流建议的给出使小组交流有序进行,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 四、班级交流,提升梳理 1、小组汇报,按照本单元三个知识模块分别找三个小组进行汇报。汇报时既要汇报典型题的解法,又要重点说明本组梳理的每个知识点的易错题。在小组汇报成果后,其他学生质疑或作以评价。 2、师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完善,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知识点,同时,教师可以举出一些实例,强化学生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掌握。

小学数学六年级《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课》优秀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人认真贯彻学校的“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形成复习课的基本流程为:知识梳理——基础训练——强化运用——发展能力——课堂检测——总结评价。本课通过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等基础知识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概念、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 【教材内容】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方面的相关练习。【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课》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本质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公式,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出圆的直径或半径,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能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学情分析】 在复习中,要注意学生的发展水平,引导他们理解知识上的不足,进行一些基本的练习,也要完成综合性的练习或稍难的练习。注重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协作、共同提高;注重知能统一,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灵活应用。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并且灵活解答几何图形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教学难点:认真审题,分辨求周长或求面积。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研学案。 【教学过程】

《圆的周长》教案(精选5篇)

《圆的周长》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圆的周长》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的周长》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知道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能够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圆的周长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大头儿子家的圆桌开裂,爸爸想用铁皮将圆桌固定起来的情境,请同学帮忙计算需要多长的铁皮。 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不难想到计算需要的铁皮实际是计算圆一圈的长度。 教师明确,圆一圈的长度即为圆的周长。 引入课题——圆的周长。 (二)探索新知 1、探索发现 学生活动:同桌之间利用手中的圆形教具,测量圆形教具的周长。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及测量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根据圆的特征,不难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大小有关,圆的大小与圆的半径、直径有关。 教师明确直径是半径的2倍,可看其中一项即可。 2、探索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 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8分钟时间,利用手中不同大小的圆形教具,测量其周长及直径,并做好数据记录。观察测量结果,计算数据间的特殊关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 小组汇报分享测量结果,教师板书。 学生分享计算结果,其中和、差、积无规律,商值在3.1左右。教师鼓励学生再多测量几组数据,并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学生汇报通过多次测量计算比值总在3.1左右。 教师讲解:实际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命名为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并向学生展示其写法和读法。 给出圆周率的特点: (1)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2)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其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3)现在为了方便只要取小数点后两位即可。 (三)应用新知 问题:大头儿子家圆桌直径为1米,求需要买多长的铁丝?3.1米够吗? 教师强调:根据公式需要3.14米,不可四舍五入到3.1米,通过进一法,要买3.2米的铁丝。 (四)小结作业 提问: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回家找一个圆形,借助直尺测量,计算出周长。 四、板书设计 略 《圆的周长》教案2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通用14篇)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通用1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篇1 教学素材:根据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中圆的相关知识自行开发的教材。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运用圆的知识熟练、正确解答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3、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设计思想: 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课型。复习课不同于练习课,复习课虽然要继续训练解题的技能技巧,但其更重要的任务是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把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它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稳定、清晰的核心概念,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为以后学习新概念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回顾整理,讨论交流。 1、怎样求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有几种情况? 2、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精彩会放。(教师结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回顾圆的周长和面积

公式的推导过程) 4、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对我们学习的启示。(转化思想) 5、学生交流: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怎样能够提高计算速度? 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结合图片演示,让学生提出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图片内容:农村的喷灌、碾子、拴在木桩上的小羊。 四、走进美丽的图形世界 教师通过一些圆形和正方形等图形的变化,形成各种几何图形,让学生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五、开心词典 以开心词典的形式,让学生做六道选择题。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小猴子骑独轮车走钢丝。求车轮要转多少周。 2、用绳子绕树干10周,求横截面的直径。 3、一个圆形餐桌的直径是2米,如果一个人需要0.5米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 4、刘大爷用15.7米长的篱笆靠墙围一个半圆形的养鸡场.这个养鸡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七、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在200米和400米比赛时,为什么运动员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2、阅读关于400米标准跑道的小资料。 课后思考题:一块正方形草地,边长是20米,在两个相对的角上各有一棵树,树上各拴一只羊,拴羊的绳长与草地边长相等,两只羊都能吃到草的草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提示: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再解答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圆的周长和面积》精品教学教案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1课时圆的周长和面积 练习北师大版 第11课时圆的周长和面积练习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真审题,分辨清楚题中条件是求圆的周长还是求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1.求出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并用彩笔描出周长,用阴影表示出面积。 2.分辨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

(1) 概念。 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部分的大小。 (2)计算公式。(教师板书) 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圆的面积公式:S=πr2。 (3)使用单位。 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 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 二、巩固练习 1.判断。 (1)直径为10毫米的圆的面积是3.14×(10÷2)2。() (2)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把一头牛栓在木桩上,木桩到牛之间的绳长5米,牛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28.26平方米。(栓绳处不计算在内) () 2.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r=25.12÷(2×3.14) =4(米)。 S=πr2 =3.14×42=50.24(平方米)。 3.一个环形的铁片,外圆半径是7厘米,内圆半径是0.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学生独立完成:已知R=7厘米=0.7分米,r=0.5分米,求S。 3.14×(0.72-0.52) =3.14×0.24=0.7536(平方分米)。 三、巩固发展 思考题:一条绳子长31.4米,用它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大,还是围成圆的面积大?(分组讨论,探讨面积的大小) 四、布置作业 1.教材第18页练习一第11题。 2.完成《·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案]圆的周长教案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案]圆的周长教案 第一篇圆的周长教案:圆的面积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感悟极限思想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中,极限思想(化曲为直)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转化教具。 学具:书、计算器、16等份教具、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大家看,一匹马被拴在木桩上,它吃草的时候绷紧绳子绕了一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复习圆的相关特征) 师:那马最多能吃多大面积的草呢 师:圆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就叫做圆的面积。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圆的面积。(揭示课题) 2、师:你想研究它的哪些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二、猜想验证、初步感知 1、实验验证

(1)师:猜一猜,圆的面积可能会和它的什么有关系 师:你觉得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的几倍 (2)师:对我们的估计需要进行 生:验证。 师: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师:下面请大家先数数圆的面积是多少。 师:数起来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更简洁一点的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先数出个圆的方格数,再乘4就是圆的面积) (让学生在图1中数一数,用计算器算一算,填写表格里的第1行。) 圆的半径 (cm) 圆的面积 (cm2)圆的面积 (cm2)正方形的面积 (cm2) 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 (精确到十分位) (3)师:只用一个圆,还不足以验证猜想,作业纸上老师还准备了两个圆,同桌合作,分别用同样的方法把研究成果填写在表格中。(课件出示图2和图3) (学生完成后交流汇报。) 师: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三个圆的半径虽然不同,但是圆的面积都是它对应正方形面积的3倍多一些。 3、师:正方形面积可以用r2表示,那圆的面积和它半径平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圆的面积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 小结:我们经过猜测——数方格——验证,最终发现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

优质课教案《圆的周长与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优质课教案《圆的周长与面积》教学设计 及反思 1. 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圆的概念、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 -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研究的态度。 1.2 教学内容 - 圆的概念和性质 -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 = 2πr -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A = πr^2 1.3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 利用实物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圆的形状,并引发学生对圆的认 知和兴趣。 步骤二:探究 1. 给学生分发圆的纸片,让学生通过测量圆的直径和半径,观 察和发现圆的性质。 2. 引导学生提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进行讨论。 步骤三:归纳 -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进 行板书。 步骤四:拓展 - 给学生提供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步骤五:练 - 给学生分发练题,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步骤六:反思

-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2.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运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主动 探索和构建知识,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导 入环节,通过实物或图片的展示,激发了学生对圆的兴趣。在探究 环节,通过测量和观察纸片圆的性质,培养了学生对圆的直观认知。在归纳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巩固了所 学知识。在拓展和练环节,通过应用题和练题的设置,培养了学生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本节课的时间安排可能还需要改进。由于探究环节需要 一定的时间进行观察和讨论,可能会导致其他环节的时间不足。下 次教学中可以适当调整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确保课堂进度的平稳。 另外,在反思环节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可能需要更具体和具体化,以便更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为此,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性 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评价。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周长与面积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周长与面积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⒈根据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 法。 ⒉培养学生灵活、全面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1、什么是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圆面积公式的计算公 式是什么? 2、计算下题。求出它的周长与面积。 (1)学生动手计算。 (2)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

概念不同,计算公式不同,单位不同。 3、判断。两个图形相比较,哪个图形的周长长,哪个图形的面 积就大。 (错。周长的长短和面积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4米,周长是多少米? 3.14X4=12.56(米)

2、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2.56米,直径是多少米? 12.56÷3.14=4(米) 3、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14X22=12.56(平方米) 4、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5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r=12.56÷(2X3.14)=2(米)3.14X22=12.56(平方米)

5、一个环形铁片,外直径是6米,内直径是4米,它的面积是 多少平方米? ⑴3.14X()2=28.26(平方米) 3.14X()2=12.56(平方米) 28.26-12.56=15.7(平方米) ⑵-=5(平方米)

3.14X5=15.7(平方米) 6、先测量所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半圆的周长和面积。(解答结 果保留整厘米数) 7、一个圆形餐桌面直径是2m,它的周长多少米?它的面积是多少米?如果一个人需要0.5M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 坐多少人?+ 三、综合练习。 1、判断对错,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案

2、圆的周长和面积 (1)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 正确计算圆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的周长。 1、出示一个正方形。 这是什么图形?什么是正方形的周

长?怎样计算?这个正方形周长与边长有什么关系?C=4a 2、什么是圆的周长? 让学生上前比划,圆的周长在那?那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得出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探索学习。 (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 A、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 即可得出圆的周长。 B、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C、用一条小线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中旋转。这样你能知道空中出现的圆的周长吗? 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2、动手实践。 (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3)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

(4)阅读课本P63,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 3、解决新问题。 (1)教学例1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第一个问题:已知d=20米求:C=? 根据C=πd 20×3.14=62.8(m) 第二个问题:已知:小自行车d=50cm先求小自行车C=?c=πd 50cm=0.5m 0.5×3.14=1.57(m) 再求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62.8÷1.57=40(周) 答:它的周长是62.8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40周。 三、巩固练习。 1、求下列各题的周长。书本65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 “画圆”“认识圆”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实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画圆”的具体情境,抽象出周长算式,并根据画不同大小的圆引出半径的定义,进而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同时介绍算法公式各局部的名称意义。 1.结合让学生画不同大小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半径的定义,体会面积和周长不同大小的含义。 2.掌握圆周长和面积公式读法、写法,并理解除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 3.会用公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水平与合作水平。 5.让学生在“画圆”的情境中,利用比大小的过程,加深对乘法算式的过程联系的体会。 1理解用乘法算式的过程。 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算式的读法及各局部的名称 四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各局部算式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白板课件:出示课题、作者。为吸引同学们的兴趣插入了一张温馨的图片作为背景。)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摩天轮是什么形状吗?师:今天,小猴大宝想知道摩天轮长什么样,有没有同学知道的能回答正确并能在黑板上画

出来的老师来奖励他们,请大家举手。(结束后揭晓答案,出示白板课件:显示摩天轮情景图。引导学生根据所画的圆的大小引出半径的定义,并列出数学算式。) 二、探索新知。 1、展示两张不同大小的摩天轮照片。 师:那么坐哪一个摩天轮能升的更高呢?师:演示摩天轮旋转的场景,到达最高点时揭晓答案。高度高的那个升的更高,高度即为圆的直径,半径是1/2的直径。 2、在同一速度下模拟大小摩天轮的旋转场景。 师:哪个摩天轮先坐完?最后显示小摩天轮先结束工作,为什么? 进而引申出圆的周长的定义,进一步揭示周常的计算公式。 3、根据同学们画的圆把小圆挪到大圆里。 师:为什么容得小?进而引申出圆的面积的定义,并揭示面积公式的算法及意义。 4、归纳:大圆比小圆的直径大,周长大,面积也更大。 5、算式的读法:(板书) π读作:大家想吃苹果派吗?的“派” 6、理解除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出示白板课件:利用刮奖刷功能。逐一表现出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巩固练习 师: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圆的大小,不知小朋友们是否学会了,我来考考你们吧,图中的直径为4cm和6cm的摩天轮哪

2021年《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5篇

We all firmly believe that no matter how cold the wind and snow are, and no matter how long the winter is, we cannot prevent the return of warmth.(页眉可删) 2021年《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5篇《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 各位领导、评委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圆的周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圆的周长》 第一课时 2、教材所处的地位 这节课是建立在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知识为学习基础的、是前面学习“认识圆的”进一步深化。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圆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是相当重要的学习内容。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圆周率的定义。

(2)能力目标: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绳测法、滚动法认识圆的周长并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3)德育目标:通过对学习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4、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作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些生活实践的经验积累了一些教学知识。基本具备了分析问题、归纳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因此让他们在自主快乐的情境中学习。是他们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情,从而乐意去学。 三、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小学数学新课标规定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探索能力、探索思维,拓展探索思维的空间。改变以前机械说教,沉闷程式化的教学设计。 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我采用的是洋思教学模式,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结合自学指导,认真阅读教材,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教案

《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运用圆的知识熟练、正确解答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3、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培养学生灵活全面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真审题,区别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思想: 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课型。复习课不同于练习课,复习课虽然要继续训练解题的技能技巧,但其更重要的任务是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把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它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稳定、清晰的核心概念,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为以后学习新概念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相关的知识,你们还有印象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二、回顾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1、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公式是什么? 2 、什么是圆的面积?怎样求圆的面积?

3、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4.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对我们学习的启示? 5、怎样求圆环的面积? 三、走进美丽的数学城堡 (一)第一关:数学诊所 (1)半径是2厘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2)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3)两个圆周长相等,那么面积也相等. () (4)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14倍。() (5)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这个圆的周长也扩大3倍,面积扩大9倍。() (二)第二关:填空题 1、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分米,面积是()。 2、要画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3、一块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铁板,剪下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 4、一块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铁板,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5、小圆半径3厘米,大圆半径4厘米,小圆周长和大圆周长的比是 (),面积比是()。 (三)第三关: 1.求图形的的周长和面积。 2.公园里有一个圆形花坛,它的周长是25.12米,现在沿花坛周围有一条1米宽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画草图,再计算) 四、全课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