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班主任有权批评教育学生”
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三议

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三议教育部最新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首次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这项规定引起公众的热议。
批评权本是教师应有的权利之一,但为何要新发文予以规定?“适当方式”的标准是什么?教师究竟该怎样正确行使“批评权”?笔者做班主任工作已经二十余年,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些思考:一、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本不需要授权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原本是不用教育部授权的。
因为班主任的定义,就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怎可能无权进行批评教育呢?有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班主任的批评权源于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教育教学职责。
职责的含义包括职权、权利和责任、义务两个方面。
教师要进行正常的课堂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离开了批评的教育方式是万万不能的。
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其成长过程并不总是直线上升的,学生犯错误的情形也是千差万别,没有一名教师可以只依靠表扬和鼓励,完全不需要批评的手段就可以取得教育上的成功。
因此,批评权是教师固有的权利之一。
从职责的角度上看,为了制止、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而需要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如果教师故意无所作为、听之任之,则是明显的失职。
因此,必要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批评也是教师需要履行的义务之一。
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原本是教师的固有职责,多少年来教师也是天经地义地践行着,为何时下却让教师欲言又止、诚惶诚恐甚而谈之色变?笔者认为,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近些年来一些教师以批评的名义对学生采取了不适当的“教育”方式,比如体罚和变相体罚。
变相体罚如讽刺、挖苦、侮辱等,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如学生因此自杀、自残,或导致学生产生精神、人格障碍等)。
一些学生或其家长愤而将教师、学校告上法庭,或者直接施暴于教师。
这样的事件多了,其传递出的信息让教师对批评学生可能造成的后果感到担心、恐惧,进而对批评的教育功能产生了动摇。
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的“规定”实在雷人!

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的“规定”实在雷人!翻看教育部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看到这样一条明确的新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初看的时候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仔细看了几遍,确认没有看错才觉得啼笑皆非——这简直可以称得上本世纪最“雷人”的规定之一了,他的搞笑程度甚至比刘镇伟、周星驰之类的喜剧大家的经典喜剧还要滑稽,比号称“雷阵雨”的偶像剧还要雷人!“雷点”之一:老师批评学生原来需要教育部授权!老师教育学生,原本无可非议。
韩愈的《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既然到学校接受教育,有不对的地方,老师当然就要批评教育,否则便无以“解惑”了。
可教育部的这个“规定”却一下子把这个老师当然的责任变成了权利——于是我们只能理解为,老师批评学生原来是需要经过教育部来“授权”的,那么之前的所有老师(班主任)批评学生都是未经“授权”的违法行为?而如今得以天光大亮,班主任终于被“授权”可以批评学生了?那以此为论,教育部的工作还不够“细”,还可以一二三四五地多给班主任们“授予”一些权力,比如:班主任有权布置家庭作业、班主任有权委任学生的班干部、班主任有权表扬学生……等等——把老师这个职业本应该有的职责都全部都“授权”一番,是不是显得更“专业”?这样的“授权”,简直就是一种脱裤子放屁的糊涂思维!“雷点”之二:原来只有班主任才可以批评学生!再细看一下这个“规定”,就发现更加不可理喻!“规定”里只是明确了“班主任”有权利批评,换句话说,对于不是班主任的授课老师,原来根本就没有“权利”批评学生!举个例子:历史课的老师在历史课上对学生的错误理解根本就不能施以“批评”的,因为班主任是数学老师,所以只有等班主任来了再享受权利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对于这种规定,我不知道是该可笑还是悲哀!再有,“权利”的意思是指“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教育部规定班主任可批评学生尺度应界

教育部印发新规班主任可采取适当⽅式批评学⽣ 现实情况是,有⼀半家长对孩⼦过分保护 有⽼师建议:教育部应明确“适当⽅式”,划出批评红线 近⽇教育部下发《中⼩学班主任⼯作规定》,明确规定“班主任在⽇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式对学⽣进⾏批评教育的权利”。
记者采访了解到,⽬前中⼩学的确存在家长过分保护孩⼦,导致⽼师不敢批评的现象。
为此,有⽼师建议,教育部应该将这个“适当⽅式”进⾏明确,在批评和体罚之间划出红线,帮助⼤家把握批评尺度。
新规 班主任可采取 适当⽅式批评学⽣ 针对新时期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近⽇教育部印发《中⼩学班主任⼯作规定》,在⼯作量、待遇以及教育学⽣等⽅⾯强化了班主任的权利,并从待遇⽅⾯加强了保障性规定。
其中,最引⼈注意的当属⽼师的批评权。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在接受采访时表⽰,在强调尊重学⽣、维护学⽣权利的今天,⼀些地⽅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敢管学⽣、不敢批评教育学⽣、放任学⽣的现象。
因此《规定》特别明确:“班主任在⽇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式对学⽣进⾏批评教育的权利。
” 友 ⽼师批学⽣写⼊规定很滑稽 该《规定》⼀经披露,就引来⼤批友的评论和跟帖。
⼤家的争论焦点,主要有三个⽅⾯:其⼀,教书育⼈,对学⽣进⾏批评教育不但是⽼师的义务,更是权利,怎么现在竟⽤部门的规章来规定,太滑稽了。
其⼆,⽂件明确班主任可⽤“适当⽅式”对学⽣进⾏批评,但这个适当⽅式如何把握,不好界定。
友“海洋”说,该“适当⽅式”应由《规定》列举出来,明明⽩⽩告诉班主任:什么⽅式是适当的,例如⼝头批评教育、找学⽣谈话,通知家长协助教育等;什么⽅式是不适当的,例如辱骂、暴⼒体罚、变相体罚、威胁等。
只有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式划出⼀条红线,才能起到应有的教育作⽤。
其三,有友质疑,此次只规定班主任有批评教育权利,是不是别的任课⽼师就没有这个权利了? 现实 ⽣活中有⼀半家长过分娇宠孩⼦ 那么,现实⽣活中,是否真正普遍存在班主任不敢管学⽣、不敢批评教育学⽣的状况。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

对班主任“批评权”的再省思作为学生的班主任,拥有一定的“批评权”,即有权对学生进行批评。
在行使这一权力时,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再省思。
班主任的批评权的合理使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滥用批评权却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班主任的批评权应该是秉持教育原则的。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进行人身攻击或恶意诋毁。
批评应该以行为为对象,而不是以人为对象。
对于学生的错误和过失,班主任应该采取正确的肯定和批评的方式进行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反思和改正。
班主任的批评权应该是公正的。
班主任在行使批评权时,必须以客观公正的立场来看待和评价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凭主观偏见或个人喜好来批评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进行批评和教育,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
班主任的批评权应该是适度的。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把握好尺度,不过度批评或过分苛求学生。
学生处于成长和发展的阶段,他们需要接受指导和帮助,而不是过分苛责和指责。
班主任的批评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激发他们的成长潜力,而不是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班主任的批评权应该是有针对性的。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简单地指责或批评。
批评应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和改进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批评权的运用必须谨慎而又有效。
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批评权的合理使用,认识到批评权的重要性和责任性。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批评能力和水平,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正确的批评方法和技巧。
我们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让学生能够接受我们的批评,并从中受益。
班主任的批评权的再省思是对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的人的提醒。
我们要正确认识和行使好批评权,始终以教育为本位,秉持教育原则,做到公正、适度和有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
关于班主任正确行使批评教育权的思考

关于班主任正确行使批评教育权的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全民族的重视。
作为与赏识教育并行的批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同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并促进他们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进行身份过渡。
事实上,批评教育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单从学校角度来说,如家长不配合、老师滥用权利过度批评等。
本篇文章探究班主任在对学生行使批评教育权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给班主任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班主任;批评教育权引言: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让人们意识到素质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必要,我们的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中批评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环,同样推动着学生的人格发展。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提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这既是对班主任权利的肯定,也是对其任如何实施批评教育、家长如何配合的一种考验。
一、批评教育的重要性批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必不可少。
除了家庭以外,校园是孩子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所以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
班主任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下成长。
(一)批评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现代社会,由于养育成本不断增加,可以说孩子几乎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和祖父母的宠爱有时会适得其反,让孩子的性格变得自私、任性,心灵脆弱,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
对于这部分学生,班主任需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面对错误及时指出,并且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明辨是非、完善自我。
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同等重要。
表扬指对于学生的优点进行肯定和赞赏,鼓励学生再接再厉;而批评则是针对学生的缺点或者出现错误时及时指出,让学生正视自己的短板,促进其改变,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
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加积极、健康的成长。
(二)批评教育帮助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生转变人从一降生就形成了一些与生俱来的需求,比如满足感。
议“班主任有权批评教育学生”

议“班主任有权批评教育学生”作者: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0年第01期编者按:2009年秋季学期。
教育部印发了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首次对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予以法规确认:“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
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这一规定的出台。
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我刊为此采访了一些学校的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德育工作者及任课教师。
大家就此展开热烈讨论……★校长访谈★记者《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这一规定的出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议论,也勾起了我们许多老师心中的万千滋味。
在强调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近些年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违规学生的现象。
请问:贵校存在这种现象吗?您觉得它的根源在哪里?陈天高(广西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我校这种现象极少。
如果有,我想它的根源并不是“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而是教师的责任问题、对教育的认识问题、对学生的爱的问题。
学生违规是正常的,每天都会发生。
如果说,教师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对教育事业有一颗赤诚的心,怎能视学生违规而不见?黄能开(大新县昌明中心小学副校长)这种现象是常有的,教师都会明哲保身。
本市就发生过校长批评学生,学生跳楼而死的事件,学校为此赔了不少钱,还要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
多数教师不敢管学生,因为还没有哪一条法律规定,在发生这类事后保证教师不负责。
万一发生了事情,我们的老师真的赔不起。
罗聪(陆川县第一小学副校长)我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家长和社会对班主任的期望过高。
班主任没有教育的自主权,社会及家长不理解,不利的舆论环境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共同造成了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甚至放任违规学生的现象。
覃凌(玉林市兴业县城隍镇白沙小学校长)我校就有这种现象。
【调查显示】七成网民认为教师有权批评教育学生

【调查显示】七成网民认为教师有权批评教育学生
去年下半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第16条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这一规定的出台引发了社会各层面的关注。
在广州学生网上也出现了相关的网络“民意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一规定是认可的。
认为:“老师有权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是要公平公正客观。
”由此可见现在的学生哥都是挺讲道理的,“想批评我可以,但是请公平公正客观”。
单选投票,共有19人参与投票。
1.有权进行批评教育,但是要公平公正客观。
73.68%(14)
2.不置可否!老师有没有这样的权利无所谓。
5.26%(1)
3.没有!老师没有批评学生的权利。
21.05%(4)
口水
丫M:我想也要看看老师批评学生的方式对不对,否则很可能会被学生反告到校长那里去。
夜夜想超市:如果学生真的做错事,那批评教育也是很正常的嘛,何必大惊小怪。
keita:怎么样才算适当的批评教育啊?不同老师不同尺度的吧。
Rodman:师生之间虽是不平等的,但是师生之间都是向往平等的,尤其在批评教育方面。
谈班主任如何适度使用“批评权”的问题(全文)

谈班主任如何适度使用“批评权”的问题(全文)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绝大部分班主任表示,新规虽好,但批评的尺度很难把握,心里还是没有底。
面对这种尴尬,教育研究人士表示,社会的理解认可是教师行使好“批评权”的前提。
其实批评学生的现象在平时的管理中时常使用,现在批评学生首先以不能伤害学生自尊为准则,而且要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差异,讲究不同的批评方法。
什么程度的批评才算合适,这要根据班主任用自己的经验和书本知识来把握。
一、班主任“批评权”产生的背景1.鼓励、赏识教育的后果现代教育推行赏识教育,理论是能让孩子变得自信,刺激大脑思考,从而促使孩子向正确的一面发展。
但在赞美、表扬、鼓励声中,孩子听不进批评之声,对于善意的批评、建议都难以接受,“天下之大,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目中无人。
2.独生子女――带来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过度干预家里的这些“宝”一旦放到学校,家长的过度溺爱自己子女,使得老师们更是以坚守决不与学生发生肢体接触的底线,哪怕是面对要奔出教室的学生,老师都要考虑一下要不要去拉住他,要考虑学生会不会认为是体罚,考虑学生家长会不会找麻烦。
此时面对学生的不是如何的教育的思考,而是明哲保身,不求无功,只求无过,这类教师经历过被家长告状或者是看到过同事受过其害,所以……3.老师与家长就学校教育方式发生分歧,老师处于弱势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我们是老师,哪个不想把学生教好,但有时候没有家长的支持真的觉得束手无策。
因此家校之间应该多沟通、多理解,不要一旦发生较有分歧就上告或许用媒体来扭曲宣传,作为教师要承担教育行政部门的压力,还有社会舆论的压力,教师还要面对学生,“行为示范”的效果荡然无存。
4.班主任怕有事危及自己的人身或者饭碗有些班主任不负责任,对于学生的管理认为可有可无,任由发展;有的呢是碍于学生的家族势力而不管;有的是碍于学校领导的压力而不管;还有的班主任还畏于学生的所谓社会兄弟而不管等等;不管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教师都很弱小,所以纯粹不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社 会 各 界 的 议 论 , 勾 起 了我 们 许 多 也 老 师 心 中 的 万 千 滋 味 。在 强 调 素 质 教
果 , 体没 事 花 去 了 7 0多 元 , 身 0 后来 让 小黄 老师支付 。我觉得这种现 象的根源
敢批 评教 育 学生 、放 任 违规 学生 的现
为 了不把事 情 闹大保 乌纱 帽 , 硬要 老师
认 错 , 师 的权 利 难 以得 到 维 护 。 老 哪里?您觉得有必要让教 师、 生、 学 家长
象。 问: 请 贵校 存在 这种 现 象吗 ? 觉得 您
它的根 源在哪 里?
记者
您是 否遇 到过 这样 的 情况 :
育学生 , 而是教师 的责任 问题 、 对教育 的 认识问题 、 对学生 的爱 的问题 。 学生违规 是正常 的, 每天都会发生 。如果 说 , 教师 对学生负责 , 对教育负责 , 对教育事 业有
一
陈天高
如果这种 情况真实地 发生
在我校 , 能说 教师的修养 和素质较低 。 只 根据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义务教育法 》 中 《 华人 民共和 国未成年人保 护法》 中华人 《 民共 和国教师法》 等相 关法律法规 的规 定 ,教师在教育教学 中应当平等对 待学 生 , 注学 生 的个体差的心 , 能视学生违规而不见 ? 怎 黄能开 ( 大新县 昌明 中心 小学副校 长 )
这种现象是常有 的 , 教师都会 明哲保身 。 本市就发生过校长批评学 生 ,学生 跳楼
而 死 的 事 件 , 校 为 此 赔 了不 少 钱 , 要 学 还
通, 而且要 达成共识 。 教师和家长 的沟通
评 教 育 的 权 利 。 这 一 规 定 的 出 台 , 发 ” 引
覃
凌 ( 林 市兴 业 县 城 隍镇 白沙 玉
小 )要放下架子 , , 向家长和学 生道歉 , 同 时指 出该生存在 的过错 ,并强调学生 自
身 的 问 题 是 造 成 纠 纷 的 主 要 原 因 。要 让 家 长 和 学 生 明 白 ,教 师 教 育 学 生 的 出发
…
…∽
一 一 一
罐
糍 § 蓦 善
誊
…^
= =
¨
鳓0 _自■_-_-_‘ 一 一
m 瓣囊 ■_ 越
精 臻豁 ‘ 一 鞴 瓤 蟊 善 ■●
编者按  ̄0 9年秋季 学期 , 育部印发 了新的《 20 教 中小学班 主任 工作规定》 首 次对班主 任的批评教 育权 予以法规确认 :班主任在 , “ 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 , 有采取适 当方式对 学生进行批评教 育的权 利。 这一规定的 出台 , ” 在社会上 引起 了广泛 的反 响, 我刊为此采访 了
明 确 这 个界 限 吗 ?
有 学生与教 师发生 了纠纷 ,不管起 因如
陈 天 高 ( 西大 学 附属 小 学 副校 长 ) 广 何 、 在 哪 方 , 论 往 往 指 责 教 师 违 反 师 错 舆 陈天高 违反 了 《 中小 学 生 日常 行
我校这种现象极少 。 如果有 , 我想它 的根
一
些 学 校 的 校 长 、 国优 秀 教 师 、 国 优 秀 德 育 工 作 者 及 任 课 教 师 。 家就 此展 开 热 烈讨 论 … … 全 全 大
议 “ 主任有 权批 评教 育学 生" 班
★ 校 长 访 谈 ★
记 者 《中 小 学 班 主 任 工 作 规 定 》 中 明 确 指 出 , 班 主 任 在 日常 教 育 教 学 “ 管理 中 , 采取 适 当方式对 学 生进行批 有
是 学 生 家 长 误 解 法 律 。再 有 就 是 在 老 师 的权 利 受 到 侵 犯 的 时 候 , 些 学 校 领 导 有
育、 尊重 学 生、 护 未成 年人 合 法权 益 保
的 今 天 , 些 地 方 和 学校 近 些 年 出现 了 一
教 师特 别 是 班 主 任 教 师 不敢 管 学 生 、 不
源并 不是 “ 敢” 学生 、不敢 ” 评教 不 管 “ 批
德和 法律 。如 果这种情况真 实地发 生在
贵 校 , 问校 长 您将 如 何 处理 ? 请
为 规范》 中小学生守则》等学校 规章制 《
度, 理应受 到批评 ; 至于惩 罚 , 我们是 不
允 许 惩 罚 学 生 的 。比如 , 学 生 重 复 抄 写 让 10次 同 样 的 文 字 就 是 对学 生 的惩 罚 。 0
小学校 长) 我 校就 有这 种 现象 。一个 学 生经 常 在 同学 面 前 用 言语 侮 辱 我校
小 黄老师 , 一次小 黄老 师实 在忍不 住就
打 了他一 巴掌 , 生 的家长 马上带 孩子 学 去 医院做 C 、 T X光 等 , 个 全 身 检 查 。 来 结
点是好的 , 只是方法欠妥 、 语不 当或行 用 为不慎 , 要理解 老师的 良苦用心 ; 让家长 和学生知道 , 学生确实有错 , 不服从老师 的教育 ,过急心理和过激行 为都是不尊
的人 格 ,不歧视学生 ,不对学生实施体
进 学 生 的 充 分 发 展 ;教 师 应 当 尊 重 学 生
黄 能开
在 农村 ,有些学生不爱 学
习, 总是做 坏事 , 没有批 评 和惩罚 , 的 真 很糟糕 。我们一般都是先批评教 育后 惩
罚 , 者 是 分 不 开 的 。 我觉 得 , 常有 必 两 非
要 让 教 师 、学 生 、家 长 在 这 方 面 时 时 沟
非常重要 。 罗 聪 批评 和惩罚 的界 限在于 :
处理一些复杂 的问题 。多数教师不 敢管
学 生 , 为 还 没 有 哪 一 条 法 律 规 定 , 发 因 在 生 这类 事 后 保 证 教 师 不 负 责 。万 一 发 生 了 事情 , 们 的 老 师 真 的 赔 不 起 。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