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立体声拾音技术

合集下载

拾音技术

拾音技术

立体声拾音立体声录音技术与单声道录音技术的最重要区别在于拾音方法的不同,单声道录音一般是用一只传声器拾音,或者将若干只传声器拾取的信号混合成为一个声道;而立体声录音一般是用两只或两只以上传声器进行拾音,些传声器拾取的信号混合处理后送入两个声道。

立体声的拾音方法有很多,根据拾音和重放的形式一般可以分成两种:房间立体声和人头立体声。

一、房间立体声拾音方法立体声信号的拾取是通过多只传声器的摆放完成的,拾取的声音信号加载了房间特性的,重放时在房间中用扬声器进行,声像定位受监环境的影响。

根据拾取信号所利用的不同物理参数,可将立体声拾音方法分为三种:1、“时间差”拾音方法通过话筒的摆放和选择,使得声源发出的声音到达两话筒只存在时间差(当然也存在少量的强度差和相位差),重放时通过两声道信号问的时间差信息完成声源定位和声场再造。

一般是选择两只指向性完全相同的话筒,主轴平行放置,间隔一定距离置于声源的前方,分别拾取信号作为左右声道信号。

时间差拾音方法是录音师们最早使用的立体声拾音方法之一。

它的特点是录制的音乐具有亲和力、自然感和温暖感,录制古典音乐会经常采用这种方法。

常见的时间差拾音方式有AB拾音制式。

2、”强度差”拾音方法通过话筒的摆放和选择,使得声源发出的声音到达两话筒只存在的强度差,重放时通过两声道信号间的强度差信息完成声源定位和声场再造。

强度差拾音技术是用两只特性完全相同的传声器分别面向声源,一只传声器置于另一只传声器上,使两只传声器的膜片在垂直的轴线上尽量重合,传声器的轴向夹角彼此张开一定的角度,这样声源到达两传声器没有时间差,而只有因两传声器的主轴方向和指向性而引起的声级差,因此这种方式也称为声级差定位拾音技术。

声级差定位拾音技术的声源定位感较好,但空间感不如“时间差’拾音方法。

常见的拾音方式有XY和MS两种拾音制式。

3、混合拾音方法通过话筒的选择和摆放,使得声源发出的声音到达两话筒之间既存在时间差,也存在强度差(还包括少量相位差),通过话筒记录的两声道间的时间差和强度差重放时完成声源定位和声场再造。

三种拾音方式单传声器拾音技术应用单传声器拾音技术应用也称单点拾音

三种拾音方式单传声器拾音技术应用单传声器拾音技术应用也称单点拾音

按声学类型分: 压强式传声器、压差式传声器、压
强压差复合式传声器
按能源类型分: 有源传声器、无源传声器
按指向性分:
全指向性传声器(圆型方向性)、单 指向性传声器(心型传声器、超指向性传 声器、强指向性传声器、宽角度传声器)、 双指向性传声器(8字型指向性)、可变指 向性传声器
从使用特性角度:
电容传声器灵敏度高,频率响应好,音 色优美,性能优良。但价格较贵,需要 幻相电源,由于结构所致,它比动圈式 传声器娇贵,防潮防尘维护比动圈式传 声器更加严格。
3)带式传声器
带式传声器实质上是动圈传声器的一种 变形。这种传声器以铝合金带或镀金塑 料带代替动圈传声器的振膜与线圈。它 的工作原理与动圈传声器相同。
对不同频段,有不同的允差,中频允差 要求小
使用场合不同,对传声器频响的要求也 不同,语言的声音频率范围比音乐的窄, 大型乐队演奏比独唱、独奏等的宽。传 声器频率响应曲线在高频段有“上翘” 时,声音明亮;在低频段有“上翘”时, 重放声会有“浑厚”的感觉。这可以由 调音师根据节目内容的特殊需要来补偿。
6)无线传声器
无线传声器由装有微型传声器、小型发 射机、接收机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的传声器有的用电容式传声器,有 的用动圈传声器,用得最多的是驻极体 电容传声器。传声器和发射机可以分开 成两部分,把驻极体传声器佩戴在衣服 上或其他隐蔽处,使其不挡画面。也可 以将传声器和发射机装入同一壳体内, 做成手持式无线传声器。
传声器的输出阻抗与负载阻抗,这是就 传声器与后面的输入级(调音台)的配 接而言,输入级的阻抗称输入阻抗,也 就是传声器的负载阻抗
匹配→跨接(负载阻抗≥5倍输出阻抗)
5)等效噪声级
传声器固有噪声:在理想条件下,作用 于传声器的声压为零时,传声器输出端 的电压为零,如仍有电压,即是噪声电 压,这是由于传声器内部的电噪声引起 的。

音频信号的拾取与处理技术

音频信号的拾取与处理技术
无线话筒旳使用使节目主持人能够更为自由旳在采访现场 活动,尤其是领夹式无线话筒还将主持人旳双手解放出来,从 而使其肢体语言更为丰富,而且可根据现场情况操作。(例如 商品旳简介或者旅游景点旳讲解等等)需要注意旳是,摄像机 最多同步使用2个话筒,再多就要使用调音台了。
另外,因为ENG方式拍摄旳主要是新闻信息类节目,所以 话筒以及录音器材对于画面并无太大影响,有时话筒等录音器 材在画面出现反而会增长真实感。
当空气旳气流吹向麦克风时,振膜受振便会产生难听旳干扰噪声。尤其在外景录音,当风 吹过麦克风时,所录旳风声却与人耳听到旳截然不同,一点儿也听不出是风吹树叶旳沙沙声或吹 过屋旁旳潇潇声,而是某些砰砰声、隆隆声或爆裂声。在室内录音一般没有风旳问题,但当麦克 风追随声源而必须迅速移动时也会引起气流对振膜旳冲击,产生干扰噪声;另一种问题是在近距 离录音时,演员口中气流冲击麦克风,尤其是有些带有“破”、“拖”、“搏”旳字更易产愤怒 流,其发声气流冲击麦克风振膜时会产生讨厌旳爆破声。
中距离对 民族、美声唱法拾音 远距离对 美声唱法、乐器拾音 注:
5-20cm 15 左右 10-20cm 0
为了取得最大旳输出 电压 2
(1)当话筒与声源旳方位角成0 时,气流声会很轻易产生低频“pu”声;而 当话筒与声源成15 -30 时,音色旳低频、中频、高频都比较均衡。当话 筒置于45 -90 时,语音气流擦过话筒振膜,使音圈振动减小,所以低频 声音小,相对高频成份百分比增长,但总音量变小。
二、话筒旳选用
1、以话筒旳性能参数根据
指向性 敏捷度 频响特征 最大输入声压级 输出阻抗
A、指向性 话筒分为单一指向性和可变指向性两大类。前者只有如前面
所简介旳全向、双向、心型等指向性之一,而后者能够经过转换 开关旳切换,从而具有多种指向性。可变指向性话筒对于录音环 境和需要旳适应性较强,但价格却较为昂贵。

(完整版)几种立体声录音的拾音方法

(完整版)几种立体声录音的拾音方法

几种立体声录音方法一、A/B制式首先我来介绍一下A/B制式,A/B制式是最早采用的录制立体声的方法,有人形象的称它为拉开距离式拾音方法。

两支传声器在舞台上或者录音室里拉开2.0-3.5米的距离,传声器可以是无方向性的也可以是心形的,它们平行地对准乐队,也可以稍微向左右两侧张开一些。

对A/B制式拾音来说,每一件乐器(声源)到达两支传声器处的声音信号之间,既存在强度差也存在时间差。

强度差是由传声器的指向性图形以及声源到达两支传声器的距离不同所形成的。

在这种录音制式中,强度差和时间差对定向的作用迭加在一起了。

很明显,对于不再中轴线上的声源,前导的声道始终是声级较高的声道。

心理声学的研究,时间差比强度差更加的重要。

这种制式的特点是简单,对所使用的一对传声器,在性能和技术指标配对上要求并不太严格。

这种拾音制式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存在中间空洞,中间稀疏或者称为中间后退现象。

就是说当重放用A/B制式所录的音乐的时候,听众往往回感到中间部位乐器的声象变弱,或者这些乐器的声象在中间部位变得稀疏起来,而更多的乐器声象向左右扬声器方向靠拢,使得两端乐器声象密集起来。

有时,也使听众感到中间部位的声象向舞台后部退去。

对于这种缺陷,可以借助两种方法来改善。

一种方法是在录音的时候增加一个中间传声器,把它的信号放大,再分别分配到左右声道中去。

另外一种方法是再重放时增加一个中置扬声器,而将左右声道信号各分一部分给此扬声器放声。

上述缺陷在两支当传声器拉开2.5-3.5米以上时,将变得相当明显。

当然,放声时如果将两支扬声器朝向稍微向听音室中间偏转一点,中间空洞现象也有些改善。

~~~~~~一句老话~~~~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嘛!A/B制式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它的录音在作单声道兼容重放时,将存在相位干涉现象,因而兼容度很低~~~~~对于中国现在的电视基于单声道来说,就应该注意咯!这是很容易加以说明的,当作单声道兼容重放时,必须把左右声道信号迭加在一起才能形成单声道信号。

拾音技术 立体声拾音

拾音技术 立体声拾音

拾音技术立体声拾音随着音乐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音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立体声拾音技术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录音的质量和音频的立体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什么是立体声拾音技术、立体声拾音的原理、不同类型的立体声麦克风以及立体声拾音技术的发展趋势。

立体声拾音技术是将两个或以上的麦克风放置在一个空间中,以捕捉不同的声音,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音频立体感的效果。

该技术可以用于录制音乐、电影、电视节目,以及语音识别和虚拟现实等领域。

二、立体声拾音的原理立体声拾音基于人类听力系统的特性,即我们的耳朵可以通过位置和时间差异来识别声源的位置。

因此,用多个麦克风捕捉不同位置的声音可以模拟出现实世界中的声音效果。

立体声拾音有两个主要的原理:亚毫米级时间差干涉和空间上的挤压作用。

在亚毫米级时间差干涉中,麦克风之间的位置差异会导致声波在麦克风之间传播的时间差异,从而创造出相位干涉和差分信号。

这些不同的信号可以输入立体声录音机中,产生立体声效果。

在空间上的挤压作用中,不同位置的声音在传达到听者的耳朵时,受到了不同的空间影响,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声波衰减。

通过模拟这种效应,立体声录音可以输出具有音频立体感的效果。

三、不同类型的立体声麦克风在立体声拾音中,不同类型的麦克风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立体声麦克风类型:1. XY麦克风:XY麦克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立体声拾音方式,也被称为“交叉麦克风”或者“左右麦克风”。

这种麦克风具有相同的极性和灵敏度,它们被放置在一起,并交叉着放置。

这种麦克风可以有效地捕捉到声音的位置和细节,但是对于低频和宽幅信号的捕捉效果不佳。

2. ORTF麦克风:ORTF麦克风是由ORTF(法国电视广播研究中心)开发的一种拾音方式。

它们被放置在一个小的倾斜角度上,距离为17cm,呈现一个类似于人耳的姿态。

这种麦克风可以产生具有广度和深度的立体声效果,但是相比于XY麦克风,它的灵敏度稍低。

拾音

拾音
❖ 兼有二者的优点,是最常用的拾音方式。
基本拾音技术:
❖ A:近距离拾音:
❖ 近距离拾音是舞台扩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将话 筒放在声源的近处,拾取的多是直达声和早期反射声。
❖ 优点:提高信噪比,防止傍串音,音质纯真、纤细、 清晰、宽厚、接近原声。
❖ 缺点:距离过近易暴露声源发声缺陷,如语言中的咝 音、喉音、乐器中的摩擦噪音等,缺乏临场感和融合 感。
❖ 优点:可改善音质,提高信噪比。
❖ 缺点:设备质量要求高,技术比较复杂,操作难度大。
拾音中的几个注意点
1)近讲效应 ❖ 传声器靠近声源(嘴部)时存在的低频提升现象
❖ 解决方案:
位置 低频调音衰减 近讲开关(话筒)
2)多传声器的相位干涉
❖ 也叫梳状滤波器效应,如A与B两个声源, 分别用A与B两个传声器拾音,由于在一 个声场中,A声源的声音除了进入A传声 器外,也有一个经延迟的声音到B传声器, 这样在调音台混音后两个声音由于经延 迟后相位不同,会产生不同频率声音的 不同程度的相加和相减现象,造成频响 不好。(B也一样)
❖ 常用:独奏独唱,语言节目中的傍白,独白,流行音 乐的演唱。
❖ 注意:布置话筒时要根据声源的方向性和发声特点来 确定话筒的位置、高度和角度。
❖ B:中距离拾音:
❖ 中距离拾音是舞台扩声常用方法之一,即将话筒放置距 声源一米左右处,指向单一声源或群声源,所拾取的声 音为直达声,早期反射声和混响声。
❖ 优点:声音清晰明亮,具有临场感和融合感。
❖ 常用:1、管弦乐队演出,戏剧演出多用此法,把话筒 放在舞台前沿,可一只或多只。

2、乐队演出将话筒放在每组乐器前。

3、演唱或曲艺节目则放在演员前方,角度表演

(完整版)几种立体声录音的拾音方法

(完整版)几种立体声录音的拾音方法

几种立体声录音方法一、A/B 制式首先我来介绍一下A/B 制式,A/B 制式是最早采用的录制立体声的方法,有人形象的称它为拉开距离式拾音方法。

两支传声器在舞台上或者录音室里拉开2.0-3.5 米的距离,传声器可以是无方向性的也可以是心形的,它们平行地对准乐队,也可以稍微向左右两侧张开一些。

对A/B 制式拾音来说,每一件乐器(声源)到达两支传声器处的声音信号之间,既存在强度差也存在时间差。

强度差是由传声器的指向性图形以及声源到达两支传声器的距离不同所形成的。

在这种录音制式中,强度差和时间差对定向的作用迭加在一起了。

很明显,对于不再中轴线上的声源,前导的声道始终是声级较高的声道。

心理声学的研究,时间差比强度差更加的重要。

这种制式的特点是简单,对所使用的一对传声器,在性能和技术指标配对上要求并不太严格。

这种拾音制式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存在中间空洞,中间稀疏或者称为中间后退现象。

就是说当重放用A/B 制式所录的音乐的时候,听众往往回感到中间部位乐器的声象变弱,或者这些乐器的声象在中间部位变得稀疏起来,而更多的乐器声象向左右扬声器方向靠拢,使得两端乐器声象密集起来。

有时,也使听众感到中间部位的声象向舞台后部退去。

对于这种缺陷,可以借助两种方法来改善。

一种方法是在录音的时候增加一个中间传声器,把它的信号放大,再分别分配到左右声道中去。

另外一种方法是再重放时增加一个中置扬声器,而将左右声道信号各分一部分给此扬声器放声。

上述缺陷在两支当传声器拉开2.5-3.5 米以上时,将变得相当明显。

当然,放声时如果将两支扬声器朝向稍微向听音室中间偏转一点,中间空洞现象也有些改善。

一句老话~~~~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嘛!A/B 制式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它的录音在作单声道兼容重放时,将存在相位干涉现象,因而兼容度很低~~~~~对于中国现在的电视基于单声道来说,就应该注意咯!这是很容易加以说明的,当作单声道兼容重放时,必须把左右声道信号迭加在一起才能形成单声道信号。

DPA 话筒大学——立体声拾音

DPA 话筒大学——立体声拾音

30DPA 话筒大学立体声拾音编译:闲云孤鹤两声道立体声的背景A-B方式立体声录音技术由人类听觉系统发展而来,核心是如何判断声音的方位。

当使用两支音箱重放的时候,最先到达,或者声压最强一方让听众感觉到方向。

物理研究表明在两只音箱构成的系统中,时间和声压的不同构成了方向性,如图1。

从图2的曲线可以看到,没有时间差,没有电平差的情况下,声像在中间0°。

想让声像出现在30°的位置,左声道与右声道需要有15dB的声压差。

同样,如果用延时来达到相同的效果,左右声道需要有1.12ms的差异。

此外,时间差和声压差可以组合在一起创造方位。

如果想让声像出现在30°的位置,如果对左声道加0.5ms的延时,左声道的声压比右声道大约低6dB。

立体声不只是极左,极右,一个真实的立体声应该存在合理的定位,如图3。

时间差,声压差是两支话筒创造方向感的要素。

尽可能计算出话筒的最佳位置,用于获得高品质立体声录音。

A-B立体声技术通常使用两只全指向话筒,如图4。

话筒之间的距离让拾取到的信号有微小的时间差和相位差。

人耳可以通过时间和相位的不同进行空间定位,一个逼真的立体声声场包括每个独立声源的定位和房间本身的空间感。

在进行A-B立体声录音的时候,两只话筒之间的距离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立体声空间感是非常个人品味的事情,很难给出立体声话筒摆位的标准方法,始终如何感知空间和角度?两只有距离的话筒创造一个立体声声像两只话筒之间的距离图2 时间差,声压差与声音的位置图1 双声道重放系统图3 真实的立体声定位图4 A-B立体声方式话筒摆位31考虑声学的一些重要因素是一个好主意。

如果你想突出立体声的宽度和深度,那么必须将话筒之间的距离加大。

推荐的距离是最低音调波长的1/4,人耳辨别方位的最低频率大概在150Hz,所以最佳的话筒距离在40cm到60cm之间。

如果你不希望乐器的声像过宽,听起来不自然,这时可以将两只话筒的距离摆近,大概在17-20厘米之间,这个距离与人耳的间距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立体声拾音技术
一、立体声原理
►单声道:单声道系统是指只用一条通道传 输,一个扬声器放音的放音系统。
►立体声:立体声是一种具有空间感的声音。
另记:具有一种展开感、深度感、宽 度感、空间感、位置感、和某种程度的音乐 包围感。
► 立体声并不等于双声道,双声道只是 Nhomakorabea现立体声的 一种方式。
立体声
双声道立体声
环绕立体声
►单声道的特点:点声源

钥匙孔效应
立体声相当于在剧院里面听音乐会,
单声道相当于在剧院外面通过门上的钥匙孔
听里面的音乐会,所有的直接声、近次反射
声、混响声都是通过钥匙孔到达听者的耳朵
中。
►立体声相对于单声道所具备的优点:
► 1、声像分布感的增强 ► 2、对移动的声像能够真实的再现 ► 3、清晰度的提高 ► 4、声部平衡的改进 ► 5、背景噪声影响的降低
► 由于XY制式的左、右声道信号间不存在相位差,在 作单声道兼容 听音时没有相位干涉现象,所以其兼 容性很好,适用于实况转播。
►MS制式也是使用一对重合传声器,主轴正前 方的传声器称为M传声器,另一只与它成90 度的传声器,主轴朝向左右两侧称为S传声器。 通常M传声器可采用心形,8字形或全指向性 传声器,而S传声器必须使用8字形指向性传 声器。
► 四、仿真头拾音制式
► 仿真头又称人工头或假人头,它是一个用木头或塑 料制成的假人头,直径约18cm。仿真头模仿人头的 形状,具有耳壳、耳道,并在两耳道末端装有两个 相同传声器(一般是无指向性或心形),然后两者 输出分别进入左、右声道。
► 仿真头方式属于时间差(相位差)和声级差的复合 型系统,重放时需用高质量的耳机聆听,听者听到 的声音与仿真头在原场拾到的声音完全相同,因此 立体感与真实感强。
ORTF
►M=L+R S=L-R
►L=M+S R=M-S
► Neumann USM 69 I
► The USM 69 i condenser stereo microphone is a studio microphone for intensity stereo recording. It is suitable for XY and MS recordings
►缺点:中间凹陷现象,单声道重放时兼容性 较差
►优点:简单易行、拾得的立体声富有自然感
► XY制:XY和MS制均属于声级差立体声拾音方式。 是用两个传声器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紧靠的组 成一对,两者的主轴形成一定角度,各方向声源传 到两传声器的直达声几乎没有距离差,因而只有声 级差而无时间差,所以拾取到的信号用单声道重放 时不会产生相位干涉现象。
二、立体声拾音制式
►立体声拾音是把原声场中的立体声信号变成 相应的电信号。
►由于双声道立体声的信息存在于左右声道的 声音差别之中(如升级差、时间差、相位 差),因此,要得到反映这些差别的立体声 电信号,必须依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传声器 来拾取。
►AB制:属于时间差拾音方式,使用灵敏度和 指向性完全相同的两支传声器(常用心型) 彼此相距1.5~2米(也可减小到几十厘米,视 声源排列宽度而定),位于声源前方拾音, 然后分别以左右声道信号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