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监测土地覆盖变化的方法及研究进展_韩涛

遥感监测土地覆盖变化的方法及研究进展_韩涛
遥感监测土地覆盖变化的方法及研究进展_韩涛

文章编号:1006-7639(2004)-02-0076-06

遥感监测土地覆盖变化的方法及研究进展

韩 涛1,2

(1.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20;2.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20)

摘 要: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覆盖变化监测研究,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归纳了当前土地覆盖遥感监测的主要方法。从遥感图像处理和变化信息提取两方面,对国内外土地覆盖变化遥感研究的现状和最新趋势进行了总结。并对土地覆盖分类的新进展做了总结和介绍。关键词:土地覆盖变化;遥感;方法;进展中图分类号:P407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土地覆盖指地球陆地表面的自然状态,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其形态和状态可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变化[1]。

土地覆盖信息不仅是许多全球及区域气候模型中所需的重要信息,也是描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获取其变化信息,对于揭示地表空间变化规律,探讨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土地覆盖变化通过对地气能量平衡的影响而引起地表及大气组分的变化,肯定会对区域及小气候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对地表反射率、地表粗糙度、土壤水分、水分交换及地气系统能量交换平衡的扰动,并已被众多数值模拟和野外观测所证实。遥感技术因其能提供动态、丰富和廉价的数据源已成为获取土地覆盖信息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卫星遥感在全球和区域尺度土地覆盖研究与应用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土地覆盖遥感研究的新方法也不断出现并得以发展。本文先从遥感图像处理和变化信息提取两个方面,总结其主要的处理过程和方法,并介绍一些新的进展;最后阐述土地覆盖遥感分类方面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1 遥感图像处理方法

将遥感用于土地覆盖变化检测的基本前提是土地覆盖状况的变化导致了光谱反射,辐射值发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必须大于由于其它一些因素(如大气,照度,物候和传感器标度等差异)所引起的反射辐射值变化。因此对遥感图像进行必要的前处理,以增强土地覆盖变化信息并抑制其它“噪声”信息就显得很重要,而遥感图像处理就是为了更明晰准确地提取土地覆盖信息,其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监测的精度,此项工作是遥感监测的基础。图像处理包括图像预处理和图像增强。1.1 图像预处理

图像预处理主要涉及到图像的辐射恢复、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图像匹配和镶嵌及不同传感器或不同时相之间的图像配准等工作。如刘玉机等[2]在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对辽东地区进行区域环境监测时,先对原始影像进行了辐射校正,系统几何校正,几何精校正等处理。王建等[3]用A TCOR2快速大气校正模型进行了TM 影像的大气校正试验,YuanD 等[4]提出了像元散点自动控制回归法(AS 2CR )来进行多时相TM 影像的相对辐射归一化(RRN ),陈崇成等[5]用这种方法对多时相的TM 多波段影像进行了归一化处理。1.2 图像增强

图像增强方法有多种,如直方图调整,直方图线性扩展,多波段线性组合,滤波及主成分分析等。但需要指出,这些增强方式具有特异性和专门性,对不

收稿日期:2004-05-25;改回日期:2004-06-10

作者简介:韩涛(1972—

),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第22卷 第2期2004年6月 干 旱 气 象ARID M ETEOROLO GY Vol.22 NO.2J un ,2004

同的资料及问题应采用不同的增强方式,不存在一种对所有问题效果都好的增强方法。

1.3 多源影像融合

近年来利用高分辨率图像与多光谱图像进行融合,已成为遥感图像处理新的前沿研究领域。由于融合图像既具有更高分辨率,又具有丰富的地物光谱信息,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多源遥感信息融合方法主要可归纳为3种:

1.3.1 基于像素的融合。包括加权融合法,Brovey 变换法,HIS变换法,主分量分析法等。如王建等[6]采用Brovey图像变换融合法对SPO T和TM资料进行融合,并将结果应用于引大入秦灌区土地覆盖调查中。

1.3.2 基于特征的融合。这是一种考虑了地物的空间结构和纹理特征的方法。其代表为小波变换融合法。如钟志勇等[7]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分别进行了基于光谱特征信息的融合(TM与I KONOS)和基于几何特征的融合(SAR与SPO T)的试验,结果证明,小波变换法对原始图像的光谱特征信息损失较少,又能增加高分辨的影像细节。

1.3.3 基于先验知识和影像理解的融合。它建立在图像概略分类的基础上,依不同类别选择各自的特征影像进行融合。如陈冬林等[8]采用这种方法对上海地区的SPO T影像,ERS-2雷达影像和TM 多光谱影像等多源信息进行了成功融合。

2 土地覆盖变化信息提取方法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覆盖动态监测,目前主要在两种区域尺度的范围内开展[9]:一是全球、洲际或全国等大尺度;二是区域级尺度(省,地,县,区等)。两者所选用的信息源不同,近年来的研究在技术方法和精度上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2.1 大尺度研究

大尺度研究以往主要使用NOAA/AV HRR资料进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Loveland等[10]研究并完成的全球1km分辨率土地覆盖数据库(Pathfind2 er数据集中)。研究采取的方法是通过计算N DV I 等植被指数方式来进行土地覆盖分类进而进行变化信息检测。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方面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主要信息进行土地覆盖研究。如早期Tucker使用多时相AV HRR的NDV I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派生的主分量进行非洲大陆的土地覆盖分类研究[11]。Townshend[12]和朱启疆[13]等也做过类似的工作。李晓兵等[14]采用了这种主分量法,用前3个主分量对中国大陆的主要植被类型进行了非监督分类。詹志明[15]也采用此方法,用NOAA/AV HRR资料对甘肃陇东地区全年12个月的N DV I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第1,2,3,4主分量分别可以代表此区域N DV I的全年累积,春夏变化,冬夏变化和秋冬变化。

另一方面,基于植被的季相节律和物候特征进行土地覆盖研究,通过分析植被类型N DV I的年变化曲线,在植被类型季相节律和物候特征的先验知识基础上,对植被类型进行分类。如盛永伟等[16]用NOAA卫星的N DV I时间序列并基于植被的生繁衰枯物候节律,对中国全境的植被进行了宏观分类。Lambin曾采用NOAA-9和NOAA-11的资料,先对这两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对比校正,然后从不同年份的NOAA影像上比较了植被指数、地表温度、空间结构等的变化[17]。

近年来,EOS/MODIS资料以其高光谱分辨率和较高的地面分辨率,已经开始在遥感监测土地覆盖研究领域发挥其综合优势。同时一些以往主要用于区域尺度研究上的变化信息提取方法,如变化向量法等等也被用于大尺度研究中,体现出了相互融合的特点。如Friedl等[18]利用EOS/MODIS资料并主要用单变量决策树法进行了全球土地覆盖分类研究。Zhan等[19]也基于MODIS的250m分辨率资料并采用了变化向量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全球5个典型区域的土地覆盖变化遥感监测研究。国内唐俊梅等[20]用EOS/MODIS资料的植被指数和多通道合成法初步进行了松嫩平原的宏观土地覆盖监测研究。陈建军等[21]进行了基于MODIS数据的东北地区土地覆盖分类的精度评价研究。

2.2 区域尺度研究

对区域尺度而言,一般要求应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的遥感资料,如TM,SPO T,CB ERS,I KONOS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所采用的方法既包括上述大尺度应用中采用的方法,又包括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更加多样的方法。主要可概括为两大类,以像元光谱的直接比较为基础的方法和以分类后比较为基础的方法。前者主要有:

1)不同时相的波段代数运算法。如差值法、比值法、植被指数法等。如Yuan等[22]用单变量图像差值法对华盛顿地区的土地覆盖变化情况进行了检

77

2期 韩涛:遥感监测土地覆盖变化的方法及研究进展

测,尚东[23]也曾用此方法对广东省中山市的土地覆盖变化情况进行了检测。李本刚等[24]曾提出了这方面的一种新方法:通过用多时相TM资料分别计算N DV I,再将多时相的N DV I进行假彩色合成,最后对N DV I合成图进行HIS彩色变换,从而定量地分析了敦煌地区绿洲的植被变化。

2)回归法。回归法是首先假定时相t1的像元值是另一时相t2像元值的一个线性函数,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然后再用回归方程计算出的预测值来减去时相t1的原始像元值,从而获得二时相的回归残差图像。经过回归处理后的遥感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进行了辐射水准的相对校正,因而能减弱多时相数据中由于大气条件和太阳高度角的不同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主成分分析法。在变化检测研究中,多时相遥感数据的主分量有时是作为图像差值法或回归法中的输入参数,也即每个时相的数据先独立做主分量分析,然后再进行比较,以求出变化信息。另外也可以先将多时相数据强制性地组合成一个单一的遥感数据组,之后再对该数据组进行主分量分析。如黎夏等[25]通过多时相遥感影像叠置后的主成分分析法,提高了遥感监测的精度。又如Y ey等[26]先对多时相TM数据的和值(时相1+时相2)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再通过阈值法来辨识变化信息效果较好。

4)变化向量分析法(CVA)。由于多时相遥感数据中任一像元矢量都可用多维测量空间中的一个点来表示(空间的维数等于原始波段数),通过对不同时相下的同名像元矢量进行相减所得到的变化矢量就可以用于描述该像元从第一时相(t1)到第二时相(t2)期间在多维空间中所发生的位置变化;其中变化矢量的模代表了变化的强度,而方向则指示了发生变化的类型。如陈晋等[27]用CVA方法,并提出了双窗口变步长阈值搜寻方法,采用TM资料(543三个波段)对北京海淀区进行了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遥感监测。又如Zhan等[19]在用EOS/ MODIS资料的250m数据进行全球5个典型地区的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时,也采用了变化向量分析法,并与其它4种方法相结合来构造决策树并进行变化检测。

以上4种方法的主要优点为得到的土地覆盖变化目标分布明确,变化数量也易确定;主要缺点为对图像的辐射纠正,多时相和季节的光谱统一及几何配准等方面要求较高;此外决定其精度的关键因素在于变化/未变化阈值的判定和选取,同时也是其难点所在。

后者主要有不同时相数据的分类后比较法和不同时相数据的直接分类比较法两种。如Yuan 等[22]给出了各种增强处理和后分类方法的具体处理过程以及各种方法的应用效果比较试验。贾凌等[28]采用改进的分类后比较法,通过将一个时相TM影像的分类结果矢量图套合在另一时相的影像上,通过人机交互解译直接发现变化范围和进行动态变化制图,对海南省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进行了检测。Bhattacharya等对后向传播神经网络(BP)分类法进行改进后,用于道路类特征的变化检测[29]。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克服了不同时相,不同传感器造成的成像差异,确定的土地覆盖变化能够识别变化的因果类型和面积;缺点在于计算和工作量大,变化识别精度受单期影像分类的精度影响等。

此外很多人对基于光谱变化和分类后比较的混合动态监测方法也进行了不少探索。如陈崇成等[5]以后分类比较法的结果为基础,运用改进的差值法定义的“变化”目标进行修正,将两种方法有机集成,综合地对厦门10a间的土地覆盖变化进行了监测与分析。

3 土地覆盖遥感地物分类的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遥感监测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深入,要求不仅要获得土地覆盖变化信息,而且要获得变化的类型,其实质是获得不同监测时期的土地覆盖分类信息。因此分类精度的提高直接决定了土地覆盖变化监测精度的提高。而遥感分类方法的提高一直是遥感技术方法研究的重要领域,近年来这方面有了一定进展,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3.1 人工神经网络分类的广泛应用和系统性研究

许多研究表明神经网络法在处理速度和分类精度上均优于传统监督分类法,且容错能力强。如Carpenter等[30]使用陆地卫星光谱资料和地形资料,用人工神经网络法进行了植被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与最大似然法等方法相比,具有精度高,快速,稳定且可分级的特点。又如梁益同等[31]用BP神经网络法(反向学习算法),基于NOAA卫星1,2,4三通道资料对洞庭湖及其周边水体进行了识别分类,结果表明比目视解译和阈值法精度更高。肖平

87 干 旱 气 象 22卷

等[32]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法(ANN)进行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探测,通过分别采用BPNN网络和LVQ网络,将分类和变化发现两步整合成一个过程,直接提供了分类信息和变化信息,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分类后比较法中误差累积的缺点,变化探测精度有明显提高。

3.2 多源信息分类

将多种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同时运用并结合非遥感数据,特别是结合GIS进行分类是遥感图像分类的一个发展趋势。GIS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在遥感分类前,GIS数据用于影像分区;二是在分类中作为一个数据层辅助分类;三是辅助进行分类后处理。Miguel-ayanz等运用GIS结合地形数据进行交互式分类(interstice classification)取得了较好的可信度[33]。师庆东等[34]在对新疆北部进行植被分类时,先根据植被分布特点用GIS手段将研究区图像进行了分幅,再将DEM,坡度等GIS数据作为一个数据层辅助分类,使得分类精度得以提高。黎夏[35]提出了利用GIS技术来提取形状信息和改善分类精度的新方法,从而使一些容易混淆的分类得到纠正。

许多研究将多种信息数据源进行集成来进行分类。如Curtis提出在多光谱数据与高空间分辨率数据融合时,若保证光谱辐射的整体性,可提高分类精度[36]。Anne等[37]应用Markov随机过程理论对ERS-1-SAR高光谱图像和TM全色图像相结合进行农作物生长与土地利用的分类决策。Benedik2 tsson等提出了将多种数据和分类方法分别进行并相互组合的混合分类法(Hybrid classification meth2 ods)[38]。田青等[39]采用基于G OODALL相近指数的遥感影像和其它空间数据集成的综合方法,对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地区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其它辅助空间数据(DEM,坡度,坡向等)的引入能够显著地改善分类精度。

最后,将同源数据中的各波段用数学模型处理成含有一定地学意义的新的数据层(如植被指数等),并将其作为辅助参与分类,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精度,减弱各种分类误差的影响。如Conese等[40]发现利用N DV I指数波段,可以有效地消除山地对遥感图像分类所造成的影响。又如周小成等[41]用TM资料对河北坝上地区进行土地覆盖动态监测研究时,通过引入正交植被指数(PV I)参与监督分类,有效地改善了水体和山体阴影的混分现象。3.3 现有分类方法的优化组合和改进

目前在此方面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将几十年来积累的一些传统遥感地学分析方法进行数理扩展后,引入分类领域。这其中由层次分析方法引伸出的分层聚类法和决策树法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如Ediriwickrema等[42]设计的分层像元分类方法(HPC)是一种基于多维特征空间的层次结构的参数化统计分布模型,实验证明,在分类精度上,HPC方法比标准的最大似然方法(ML H)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又如Friedl等[43]应用决策树分类法进行了遥感土地覆盖的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比最大似然等传统方法在精度上有明显改善,同时决策树法还具有非参数化,抗干扰,易于地学知识融合等优点。Hansen等[44]基于EOS/MODIS资料用递归决策树方法进行了全球的树冠覆盖百分率遥感制图(500m 分辨率),同样取得了较好的结果。Murthy等[45]曾设计了一个决策树的算法并开发完成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在以前决策树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Friedl 等[18]在比较了决策树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的效果后,基于EOS/MODIS资料,采用决策树法进行了全球土地覆盖制图,并生成了NASA的土地覆盖分类产品。Zhan等[19]也采用了决策树法,基于EOS/ MODIS的250m分辨率数据进行了全球5个典型地区的土地覆盖变化检测。Ridd等提出一个新的称为Chi Square转换法用于城市环境动态监测,实践证明该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46]。

另外,获取并利用地学先验知识,将这些知识用于分类的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方法也是当前遥感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李德仁等[47]曾系统论述并分析了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一些前沿理论和方法。毛克彪等[48]也曾就空间数据挖掘的技术方法和初步应用做过论述。作为这种知识发现的应用,杨存建等[49]曾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法,认为该法不仅可促进GIS数据更新的自动化,还可得到比常规最大似然法更高的分类精度。

4 总 结

由于遥感具有全球观测的能力,即可以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侯角度获得全球观测数据。在遥感技术的支持下,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陆地表层空间特征和地表演化现代过程研究,由于得到了时空序列完整的数据支持而进入了科学化、定量化、参数化

97

2期 韩涛:遥感监测土地覆盖变化的方法及研究进展

的研究阶段。如EOS/MODIS数据在被美国NASA 用于推导和反演多种地表覆盖及其生物物理参量(包括地表反射率、植被指数、土地覆盖类型等)时,其中每一个物理参量的计算方法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研讨,并总结了到目前为止有关科学文献的结论而确定的。今后随着多颗新型遥感卫星的上天,将会出现种类更多,更丰富的数据源,同时还将出现新的变化检测方法,另外遥感分类的精度也将不断提高。凡此种种,将使遥感监测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从广度、深度和精度上都会得到很大加强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史培军,宫鹏,李晓兵,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

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

[2] 刘玉机,胡远满,布仁仓,等.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辽东区域环

境监测中的应用评价研究[J].测绘科学,2000,25(2):30-

32.

[3] 王建,潘竟虎,王丽红.基于遥感卫星图像的ATCOR2快速大

气纠正模型及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2,17(4):193-

197.

[4] Yuan D,Elividge https://www.360docs.net/doc/86312576.html,parison of Relative Radiometric Nor2

malization Techniques[J].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Remote Sensing,1996,51:117-126.

[5] 陈崇成,汪小钦,王钦敏,等.应用集成的遥感识别技术进行土

地利用变化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5):748-752. [6] 王建,鲁安新,郭庭天,等.Brovey图像融合在引大灌区土地覆

盖调查中的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1,16(3):173-177. [7] 钟志勇,陈鹰.多源信息融合中小波变换的应用研究[J].测绘

学报,2002,31(增刊):56-60.

[8] 陈冬林,李勤爽.知识型遥感图像光谱特征融合探讨[J].遥感

信息,2001,15(2):6-8.

[9] 史培军,宫鹏,李晓兵,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

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6.

[10] Loveland T R,Reed B C,Brown J F,et al.Development of A

G lobal Land Cover Characteristics Database and IG BP Discover

from1km AVHRR Dat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in review),1998.19(6):228-239.

[11] Tucker C J,Townshend J R G,G off T E.African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Using Satellite Data[J].Science,1985,227:369

-375.

[12] Townshend J R G,J ustice C O,Kalb V T.Characteriz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outh America Land Cover Types Using Satel2

lite Dat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1987,8:

1189-1207.

[13] 朱启疆.应用气象卫星NOAA—AVHRR图像进行植被研究

的多时相途径[J].环境遥感,1991,6(2):99-104.

[14] 李晓兵,史培军.基于NOAA/AVHRR数据的中国植被类型

NDVI变化规律研究[J].植物学报,1999,41(3):314-324. [15] 詹志明.陇西黄土高原陆面蒸散发估算的遥感研究[D].兰

州:兰州大学,2003.[16] 盛永伟,陈维英,肖乾广,等.利用气象卫星植被指数进行我

国植被的宏观分类[J].科学通报,1995,40(1):68-71.

[17] Lambin E F.Change-Vector Analysis in Multitemporal Space:

A Tool to Detect and Categorize Land-Cover Change Processes

Using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Satellite Data[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1994,48:231-244.

[18] Friedl M A,McIver D K,Hodges J C F,et al.G lobal Land

Cover Mapping from MODIS:Algorithms and Early Results

[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2,83:287-302. [19] Zhan X,Sohlberg R A,Townshend J R G,et al.Detection of

Land Cover Changes Using MODIS250m Data[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2,83:336-350.

[20] 唐俊梅,张树文.基于MODIS数据的宏观土地利用/土地覆

盖监测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2,17(2):104-107. [21] 陈建军,张树文.基于MODIS数据的东北地区土地覆盖分类

的精度评价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

文集[C],青岛: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3.86-92. [22] Yuan D,Elividge C.NALC Land Cover Change Detection Pilot

Study:Washington D. C.Area Experiments[J].Remote Sens2

ing of Environment,1998,66:166-178.

[23] 尚东.利用遥感技术进行中山市土地覆盖变化监测的初步研

究[J].遥感信息,1996,10(2):12-15.

[24] 李本纲,陶澍.一种利用多时相TM影像分析地表植被变化

的新方法[J].遥感学报,2000,4(4):295-298.

[25] 黎夏,叶嘉安.利用主成分分析改善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监

测精度———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用地扩展为例[J].遥感学报,

1997,1(4):282-289.

[26] Yey A G,Li X.An Integrated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p2

proach in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Rapid Urban

Growth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J].International Planning Studies,1997,2(2):193-

210.

[27] 陈晋,何春阳,史培军,等.基于变化向量分析的土地利用/覆

盖变化动态监测[J].遥感学报,2001,5(4):259-265. [28] 贾凌,都金康,赵萍,等.基于TM的海南省土地利用/覆盖动

态变化的遥感监测和分析[J].遥感信息,2003,17(1):22-

25.

[29] Bhattacharya U,Parui S K.An Improved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for Detection of Road-Like Features in Satel2

lite Image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1997,18(16):3379-3394.

[30] Carpenter G,G ail A.ART Neural Networks for Remote Sens2

ing 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from Landsat TM and Terrain Data

[J].IEEE Transactions on G 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1997,35(2):308-325.

[31] 梁益同,胡江林.NOAA卫星图像水体信息神经网络识别方

法的探讨[J].应用气象学报,2001,12(1):85-90.

[32] 肖平,李德仁.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技术的土地利用/覆盖

变化探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27(6):586

-590.

[33] Miguel-ayanz San,Biging G S.An Interactive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for Mapping Natural Resources from Satellite Imagery

08 干 旱 气 象 22卷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1996,17(5):957-981.

[34] 师庆东,吕光辉,潘晓玲,等.遥感影像中分区分类法及在新

疆北部植被分类中的应用[J ].干旱区地理,2003,26(3):264

-268.

[35] 黎夏.形状信息的提取与计算机自动分类[J ].环境遥感,

1995,10(4):279-287.

[36] Curtis K .Resolution Enhancement of Multispectral Image Data

to Improv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J ].Photogrammetric Engi 2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1993,59(1):67-72.

[37] Anne H ,Anil K.A Marlkov Random Field Model for Classifica 2

tion of Multisource Satellite Imagery[J ].IEEE Transactions on G 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1996,34(1):100-113.

[38] Benediktsson J A ,Sveinsson J R.Hybrid Consensus Theoretic

Classific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G 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1997,35(4):833-843.

[39] 田青,Enrico Feoli.基于GOODALL 相近指数的遥感图像和其

它空间数据综合分类方法[J ].遥感学报,1999,3(3):187-192.

[40] Conese C ,Maracchi G ,Maracchi M ,et al.Improvement in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on Highly Rugged Terrain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J ].In 2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1993,14(7):1371-1382.

[41] 周小成,武法东,田明中,等.基于RS 和GIS 技术的坝上地区

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监测研究[A ].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青岛: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03.158-159.

[42] Ediriwickrema J ,Siamak Khorram .Hierarchical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 for Improved Accuracie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G 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1997,35(4):810-816.

[43] Friedl M A ,Brodley C E .Decision Tree Classification of Land

Cover from Remotely Sensed Data[J ].Remote Sensing of Envi 2ronment ,1997,61(2):399-409.

[44] Hansen M C ,DeFries R S ,Townshend J R G ,et al.G lobal

Percent Tree Cover at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500Meters :First Results of The MODIS Vegetation Continuous Fields Algorithm [J ].Earth Interactions ,2003,7(10):1-15.

[45] Murthy S K ,Kasif S ,Salzberg S .A System for Induction of

Oblique Decision Trees[J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 2search ,1994,26(2):1-33.

[46] Ridd M K ,Liu J.A Comparison of Four Algorithms for Change

Detection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J ].Remote Sensing of En 2vironment ,1998,63:95-100.

[47] 李德仁,王树良,李德毅,等.论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

理论与方法[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27(3):

221-233.

[48] 毛克彪,田庆久.空间数据挖掘技术方法及应用[J ].遥感技

术与应用,2002,17(4):198-204.

[49] 杨存建,周成虎.基于知识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探讨[J ].地

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7(1):72-77.

Some R esearch Advances and Methods on Detecting Land Cover Change by R emote Sensing

HAN Tao 1,2

(1.Institute of Arid Meteorology ,CMA ,Lanzhou 730020,China ;

2.K ey Laboratory of Arid Climatic Change and Reducing Disaster ,Lanzhou 730020,China )

Abstract :The study on land cover change detection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 research.In this article ,some research methods on it are summarized and some research advances and cur 2rent situation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image process to the change detection.In the meantime ,some research advances on classification methods of land cover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re also introduced.K ey w ords :land cover change ;remote sensing ;methods ;advance

1

82期 韩涛:遥感监测土地覆盖变化的方法及研究进展

2013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技术方案(现状)

漳平市2013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技术方案(现状) 编制单位:厦门集恩图造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编写者:王巧晖 时间:2013.12.12

一.项目概况 (3) 二.准备工作 (3) (一)总体控制 (3) (二)资料及设备准备 (3) (三)制作漳平市土地变更调查外业底图 (4) 三. 调查内容与方法 (4) (一)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 (5) (二)开展耕地现状变化调查。 (6) (三)开展其他现状变化调查。 (8) (四)开展地类信息专项调查标注。 (8) 四.有关问题说明 (9) (一)建设用地变更原则 (9) (二)建设用地认定原则 (9) (三)2012年度卫片执法变更原则 (10) (四)灾毁及荒废耕地变更原则 (10) 五.基本农田情况调查 (10) 六.更新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10) (一)数据库质量检查及更新方法。 (10) (二)数据库质量检查及更新要求。 (11) (三)2013年度数据库变更有关问题说明。 (11)

一.项目概况 为准确掌握2013年度漳平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保持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现势性,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及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国土部下发的卫星遥感影像,利用地理信息等技术手段,在漳平市开展土地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工作,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为保证本项工作顺利开展,特编写本技术方案。 二.准备工作 (一)总体控制 漳平市2013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以经国家确认的2012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及2013年度界线调整形成的各级控制界线、控制面积和各地类面积,作为2013年度变更调查的基础及2013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单元,不得随意更改。2013年度内漳平市行政区域界线发生调整的,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统一将调整后的控制界线、控制面积、涉及界线调整的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和相关说明材料上报国土部进行备案。 (二)资料及设备准备 漳平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收集整理土地管理方面的相关资料,准备调查所需的有关设备。 资料主要包括:2012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2013年度新增建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翻译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级0701 学生杨慧荣 学号0710010111 指导教师竞霞 二〇一一年六月一日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 摘要:文章概要介绍国际地圈-生物圈(IGBP)的核心计划之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的科学计划。阐述了该计划的形成历史、科学目标以及主要研究内容。指出LUCC研究目的是改善对全球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动态过程(或动力学)的认识,以着重提高规划土地覆盖变化的能力。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国际地圈-生物圈(IGBP)计划全球变化 1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形成历史 全球环境变化组织逐渐认识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这一课题跨学科研究的迫切性。全球环境变化组织对这一课题的重视目的在于提高我们对这种变化的模拟和研究的能力,这也吸引了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HDP),探索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合作的可能性,他们目的在于改变人们对全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的原始理解。这两大国际组织委托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核心项目计划委员会”和“研究项目计划委员会”(CPPC/RPPC LUCC)拟定一个关于共同发起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核心项目的科学计划。这项计划由“核心项目计划委员会”和“研究项目计划委员会”(CPPC/RPPC LUCC)联合一个大的研究组织通过多次的研习会和探讨会拟定并最终于1996年4月29-31在美国阿姆斯特丹展开讨论。 2就全球环境变化下的土地利用/覆被的目标 LUCC研究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人们对LUCC动态变化的理解,提高人们对LUCC动态变化的研究能力。由于人们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引的变化起了全球行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变化,所以LUCC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变化导致了地圈和生物圈之间的交互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遗失,而且也是影响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对这种全球变化做出反应的主要因素。因此,洞悉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机制对模拟和评估环境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对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一个明确理解对于理解全球环境改变是不可或缺的。进一步说,洞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机制需要选择人类能够进行干预的可行路线,通过改变需要和数量来改变全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转变。LUCC的研究能够提供与土地利用、土地资源、环境政策与规划相关的资

省2017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项目预算绩效评

江西省2017 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报告 从2010 年度开始,为了保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在全国范围内采用新机制、新方法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是对自然年度内的全省土地利用现状、权属变化,以及各类用地管理信息,进行调查、监测、核查、汇总、统计和分析等。开展全省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省级核查任务工作是为了保障全省土地变更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有序开展,保证全省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质量,及时更新省级土地调查数据库,汇总分析全省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国土资源“批、供、用、补、查”日常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江西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申报了2017 年省财政厅拨款的江西省2017 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项目,投资金额258 万元。为科学、客观、全面、规范地评价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为相关部门决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了项目绩效评价。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依据“绩效导向,突出结果”的评价思路,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具有丰富调查经验、绩效评价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绩效评价小组,经过查阅资料、不断研究完善等过程,制定了涵盖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预算资金执行率共4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及25项三级指标。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综合本项目的绩效指标完成情况、2017 年度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组织管理及项目效益实现情况,本项目绩效评价自评得分98 分,评分等级优秀。总体上达到了专项资金预设的绩效目标,政策实施效果良好,群众满意度较高。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为准确掌握2017 年度江西省土地利用实际变化情况,持续更新全省土地调查数据,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参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等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和《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规则(试行)》,全省开展了2017 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省级国土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全省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负责全省工作进度、成果质量检查。按照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江西省2017 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项目由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实施,承担单位为江西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是省厅内设职能处室,主要职责是拟订地籍管理、土地确权、登记、争议调处办法,调处重大土地权属争议;承担各类土地登记资料的整理、共享和汇交管理工作;拟订土地调查、监测、统计的规程、规范、标准和土地调查、监测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市、县(区)地籍工作。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构建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新机制新方法

构建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新机制新方法 —— 2010年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部署培训专题 2010年10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开展2010年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前不久,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2010年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部署培训会。全国部署培训会有关专家授课的内容,经整理在本版刊登,供各地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时参考。 2010年度全国土地遥感监测工作介绍 2010年是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结束后的第一年,是按照新机制,采用新方法,保持调查成果现势性的开局之年。当前调查监测工作面临的形势,是如何将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现势性保持下去,国家及时准确地掌握耕地和新增建设用地为主的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一、遥感监测工作基本思路 按照国土资源部党组关于“创建新机制、采用新手段、保持调查成果现势性、查清全国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更坚实基础”的要求,部地籍司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和遥感监测的任务和需求,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采取“国家组织遥感监测,地方开展变更调查,国家进行核查”的最新组织模式开展年度调查和监测工作,并组织编制了《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总体方案》。其中,国家组织的遥感监测工作,通过全国范围全覆盖的遥感前后时相影像对比,对新增建设用地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充分发挥遥感监测直观优势,最大程度地为地方变更调查创造条件和提供支撑,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满足2010年土地矿产卫片执法工作的需要。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作为项目实施单位,依据总体方案编制了《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实施方案》。为做好遥感监测任务的实施,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又进一步编制了《2010年全国土地遥感监测任务技术方案》和《2010年全国土地遥感监测任务监理细则》。 2010年全国土地遥感监测工作,通过采购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覆盖全国的最新遥感数据,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底图、高程数据等控制资料为基础,以区县为单位,制作覆盖全国的最新土地利用遥感正射影像图。与2009年标准时点遥感影像图叠加分析,监测2010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将最新遥感影像和监测信息及时下发给地方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变更调查成果核查,为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提供基础资料。 二、遥感监测分区及使用数据情况 根据各地土地利用变化特点、管理需要,以及遥感资料的保障能力,将全国划分为四类遥感监测工作区。各区分布及使用数据源情况如下: 一类区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包括全国155个50万人口以上城市市辖区,及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使用优于1米分辨率的QuickBird和WorldView等遥感数据。 二类区面积约162万平方公里,包括除一类区外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所辖县(市)。使用2.5米分辨率左右的SPOT5和P5等遥感数据。 三类区面积约554万平方公里,包括除一、二类区外的中、东部地区以及西部重点区县。使用5米分辨率左右的RapidEye、北京一号等原始遥感数据。其中,部分区域需要RapidEye与遥感二号融合数据。

江西2017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遥感监测项目预算绩效评

江西省2017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报告 从2010年度开始,为了保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在全国范围内采用新机制、新方法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是对自然年度内的全省土地利用现状、权属变化,以及各类用地管理信息,进行调查、监测、核查、汇总、统计和分析等。 开展全省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省级核查任务工作 是为了保障全省土地变更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有序开展,保证全省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质量,及时更新省级土地调查数据库,汇总分析全省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国土资源“批、供、用、补、查”日常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江西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申报了2017年省财政厅拨款的江西省2017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项目,投资金额258万元。为科学、客观、全面、规范地评价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为相关部门决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了项目绩效评价。 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依据“绩效导向,突出结果”的评价思路,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具有丰富调查经验、绩效评价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专家组

成绩效评价小组,经过查阅资料、不断研究完善等过程,制定了涵盖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预算资金执行率共4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及25项三级指标。 综合本项目的绩效指标完成情况、2017年度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组织管理及项目效益实现情况,本项目绩效评价自评得分98分,评分等级优秀。总体上达到了专项资金预设的绩效目标,政策实施效果良好,群众满意度较高。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为准确掌握2017年度江西省土地利用实际变化情况,持续更新全省土地调查数据,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参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等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和《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规则(试行)》,全省开展了2017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省级国土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全省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负责全省工作进度、成果质量检查。按照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江西省2017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项目由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实施,承担单位为江西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是省厅内设职能处室,主要职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地信息提取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提取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利用TM/ETM3个时相卫星数据,应用ENVI软件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 2. 实验内容 金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的提取。采用决策树分类法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它通过分析地物光谱特征和其他图像特征,充分利用高程、坡度等地理辅助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分类精度,比较适合于江南丘陵地形破碎、地物分布复杂的地区。和传统的监督分类法相比,它可以消除园地和林地、建设用地和裸地光谱相似所带来的影响。 (1)TM影像数据的预处理。本文的遥感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图像增强,并利用行政边界矢量图对影像进行裁剪。 (2)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首先对其中的一期影像(2003年)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决策分类树法进行分类,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并对二者的提取精度进行比较,选择精度最高者作为最终的提取方法,进而提取1988~2003年金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信息。 (3)利用空间叠加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面积转移矩阵,进而通过面积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数量变化、空间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程度。 3. 实验方案 4. 数据预处理 4.1 数据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包括:两景金华市的Landsat TM和一景Landsat ETM陆地卫星影像,一景半SPOT 全色影像;该地区1:50 000地形图;该地区81m*81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1:100万中国行政边界矢量图等。具体的见表4-1和4-2所示。 表4-1 研究区遥感影像数据 获取时间传感器类型数量(景)空间分辨率(m) 2003年3月9日SPOT-5全色 15 1/25 2003年3月26日LandsatETM+ 1-8波段 1 15m(全色) 30m(多光谱) 1996年9月6日LandsatTM1-7波段130 1988年12月5日LandsatTM1-7波段130 表4-2 研究区其他资料及应用说明 数据类型应用说明 大比例尺地形图最新时相的1:50000地形图,用于进行卫星遥感资料的几何校正 野外调查资料野外控制点的测量,土地利用/覆盖分类训练样本区的调查,建立判读标志,进行分类及信息提取精度检验等工作 土地利用现状图对比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及遥感影像分类精度参考 4.2 图像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部分主要包括: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几何纠正、以及对研究区进行边界裁剪和图像增强。主要工作流程如下(图4-2):

全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实施预案

附件: 2010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 与遥感监测实施方案 为准确掌握2010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保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成果现势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及实施办法,在二次调查成果基础上,采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全国范围开展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为保证本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掌握2010年度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更新土

地调查数据库,保持二次调查成果的现势性;适应“一张图”建设和“批、供、用、补、查”的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满足土地管理日常业务的现实需求,实现监管方式从“以数管地”到“以图管地”的重大转变;进一步扩大调查成果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土地基础数据资料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有效保障土地有效参与国家宏观调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工作任务 (一)遥感监测。 国家统一采购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覆盖全国的最新遥感数据,组织加工制作遥感正射影像图;与2009年二次调查标准时点遥感正射影像图叠加分析,提取年度新增建设用地监测图斑;将2010年遥感正射影像和监测图斑等信息,分期分批分发地方,为地方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提供基础资料。 (二)土地变更调查。 各地利用部下发的遥感监测成果,结合本年度建设用地审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情况,以2010年12月31日为统一时点,按照土地变更调查的有关要求,实地调查并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全面查清2010年度内全国各类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重点掌握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耕地等变化情况;结合当前新

全国土地覆盖数据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揽宇方圆全国土地覆盖数据产品是指基于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采用全数字化人机交互遥感快速提取方法,同时参照国内外现有的主要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土地覆盖分类体系,以及遥感信息源和我国地表覆盖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土地类型划分为13级分类土地覆盖数据产品 栅格数据源 数据名称全国土地覆盖 数据类型栅格 数据格式tif 空间分辨率1km 时间序列1980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 2008年、2010年、2013年、2015年 投影坐标Krasovsky_1940_Albers 覆盖范围中国全域 数据简介 土地覆盖最主要组成部分是植被,但也包括土壤和陆地表面的水体;是陆地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自然属性的重要反映;土地覆盖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和时空尺度特征。土地覆盖形态和状态可以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变化,而且产生土地覆盖变化的原因也是复杂的。 土地覆盖数据是全球环境变化、碳氮循环等研究和应用的基础数据;土地覆盖数据是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产价值等准确评估的基础数据。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土地覆盖数据产品是指基于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采用遥感信息提取方法,并结合野外实测,以及参照国内外现有的土地覆盖分类体系,经过波段选择及融合,图像几何校正及配准并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拼接与裁剪,将全国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13种分类土地覆盖数据产品。 土地覆盖分类体系 编号名称含义(定义、特征) 1常绿针叶林以针叶树为建群种所组成的各类森林的总称。 2常绿阔叶林亚热带湿润地区由常绿阔叶树种组成的地带性森林类型。 3落叶针叶林由落叶松柏类为主的针叶树所构成的森林。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提取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提取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利用TM/ETM3个时相卫星数据,应用ENVI软件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 2.实验容 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的提取。采用决策树分类法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它通过分析地物光谱特征和其他图像特征,充分利用高程、坡度等地理辅助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分类精度,比较适合于江南丘陵地形破碎、地物分布复杂的地区。和传统的监督分类法相比,它可以消除园地和林地、建设用地和裸地光谱相似所带来的影响。 (1)TM影像数据的预处理。本文的遥感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图像增强,并利用行政边界矢量图对影像进行裁剪。 (2)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首先对其中的一期影像(2003年)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决策分类树法进行分类,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并对二者的提取精度进行比较,选择精度最高者作为最终的提取方法,进而提取1988~2003年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信息。 (3)利用空间叠加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面积转移矩阵,进而通过面积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数量变化、空间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程度。 3.实验方案 4.数据预处理 4.1数据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包括:两景市的Landsat TM和一景Landsat ETM陆地卫星影像,一景半SPOT全色影像;该地区1:50 000地形图;该地区81m*81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1:100万中国行政边界矢量图等。具体的见表4-1和4-2所示。 表4-1研究区遥感影像数据 获取时间传感器类型数量(景)空间分辨率(m) 2003年3月9日SPOT-5全色 15 1/25 2003年3月26日LandsatETM+ 1-8波段 1 15m(全色) 30m(多光谱) 1996年9月6日LandsatTM1-7波段130 1988年12月5日LandsatTM1-7波段130 表4-2研究区其他资料及应用说明 数据类型应用说明 大比例尺地形图最新时相的1:50000地形图,用于进行卫星遥感资料的几何校正 野外调查资料野外控制点的测量,土地利用/覆盖分类训练样本区的调查,建立判读标志,进行分类及信息提取精度检验等工作 土地利用现状图对比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及遥感影像分类精度参考 4.2图像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部分主要包括: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几何纠正、以及对研究区进行边界裁剪和图像增强。主要工作流程如下(图4-2):

地表覆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1地表覆盖与土地利用的基本概念 1.1.1地表覆盖: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多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河流、湖泊、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主要侧重描述地球表面的自然属性,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特性。 1.1.2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土地利用方式、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的总称。 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是: 1、确定土地的用途; 2、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行业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 3、采取各种措施开发、整治、经营、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果。 1.1.3地表覆盖与土地利用性质: 1、地表覆盖反映了土地的自然属性(其性质主要取决于自然因素) 2、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包括地表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地质条件)和社会 经济因素(社会制度、政策、城市化与工业化、区位、交通条件、成本、效益、土地利用现状)(其性质主要取决于自然和经济因素) 3、地表覆盖与土地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性质的变化构成了地表覆盖/土地利用变化 4、自然力也会引起地表覆盖的变化 5、地表覆盖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其形态和特征可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变化,而且产生变 化的原因也具复杂多样性,并因此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效应。 6、地表覆盖的空间分布反映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决定着地表的水热和物质平衡,其变化 直接影响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改变着陆地-大气的水分、能量和碳循环,以至引起气候变化。 1.2地表覆盖与土地利用的研究内容 1.2.1地表覆盖研究内容 1、地表覆盖的特点;(与地理要素的关系) 2、地表覆盖变化研究; 3、地表覆盖分类体系研究; (满足地球系统模式需求;环境系统模式需求等) 4、遥感测定地表覆盖及其变化; (数据尺度;时空分辨率;数据质量;数据处理;自动分类等) 5、变化检测技术; 6、地表过程模型化与动态模拟; 举例: 1、植被: 利用遥感手段,可以在大范围内经济而有成效的查清植被资源和检测环境动态,从空间以不同尺度来研究地球植被层的空间结构和波动规律以及多种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并把植被遥感信息转换成图像和数据,供决策和管理者参考。 2、水域: 水体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水体图形的准确提取是遥感图片解译识别的关键问题,在对提取的水体图像分析基础上,对水体的形状、水质参数、水体污染、自然灾害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实现水环境信息的准确、动态、快速发布。 PS: SAR检测的优点: 1)SAR不受天气影响,在恶劣天气仍能进行灾情监测; 2)SAR影像上水体灰度较低,灰度变化缓慢,纹理具有一致性; 3)SAR较其他类型的遥感数据,能够保持较好的边缘信息; 4)SAR能够反演波浪要素,可以进行海上或海面以下目标监测和识别(内波); 水域的特点: 1)在激光雷达数据中,水体具有点云密度低,回波强度低的特点; 2)在海洋测绘中,利用蓝绿双激光实现海底地形的测量,但该传感器对水质要求比较高,标定50m,实际中国近海很难达到; 3)能够直接获取高精度的DSM数据,可以直接进行洪水灾害的三维解译,为泄洪和排险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武汉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演变

武汉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演变(1996——2006) 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分析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空间变化和质量变化。面积变化首先反映在不同类型的总量变化上,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量变化,可了解土地利用变化总的态势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计算公式为: K1=Ub-Ua (1) K2= Ub-Ua/N (2) 式中:K1 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总幅度。K2 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幅度。Ub、Ua 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N 为研究时段间隔年数。根据公式(1)和(2)可得 1996—2006 年武汉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情况,结果如表1和图2所示。从表 1 可以得知: 11 年来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幅度主要表现为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耕地面积减少了 73 072 hm2,年减少量为 6 642.91 hm2,变化量占2006 年年耕地总量的 19.92%。草地减少了 7 625.75 hm2,变化量占 2006 年草地总量的 62.32%。未利用土地是面积最少的土地利用类型,减少了 787.25 hm2。林地面积增加了 17 876.25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 38 351 hm2,年增加量为 3 486.46 hm2,变化量占 2006 建设用地总量的 30.25%。水域面积增加了 25 257.75 hm2,增加量占 2006 年水域总量的10.46%。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分析表 土地利用类型 1996 年 2006 年总幅度年变化幅度占2006 年百分比耕地 439 959.3 366 887.3 -73 072 -6 642.91 -19.92% 林地 85 254.75 103 131 17 876.25 1 625.11 17.33% 草地 19 861.25 12 235.5 -7 625.75 -693.25 -62.32% 建设用地 88 420 126 771 38 351 3 486.46 30.25% 水域 216 296 241 553.8 25 257.75 2 296.16 10.46% 未利用土地 5 782.25 4995 -787.25 -71.57 -15.76% 2.地利用类型转移分析 武汉市1996——2006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情况分析如下: (1)耕地明显面积减少。耕地转移的主要去向为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转移百分比分别为 5.15%、6.90%和 7.42%。 (2)林地面积有所增加。林地面积增加主要靠耕地转换而来,转换百分比为 21.95%。可见,在 1996—2006 年这 11 年间,武汉市实施的退耕还林效果明显。 (3)草地面积明显减少。耕地、林地和水域是草地的主要转出方向。转移百分比分别为

IGBP土地覆盖数据集

中国土地覆盖数据集 出自WestWIKI 目录 ? 1 数据集名称 ? 2 概况 ? 3 数据集介绍及使用说明 ? 4 数据集整理者 ? 4.1 项目支持 ? 4.2 工作背景 ? 4.3 数据集介绍 ? 4.3.1 GLC2000 ? 4.3.1.1 第一阶段: 气候分层和数据准备 ? 4.3.1.2 第二阶段: 非监督分类和标定 ? 4.3.1.3 第三阶段: 精度评价和成图 ? 4.3.2 IGBPDIS ? 4.3.3 MODIS ? 4.3.4 UMd ? 4.3.5 WESTDC ? 4.4 数据集属性 ? 4.5 数据读取 ? 4.6 数据限制 ? 4.7 数据引用 ? 5 参考文献 ? 6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数据中心 数据集名称 ?中国土地覆盖数据集介绍 ?Land Cover Products of China 概况

中国土地覆盖数据集包括5种产品:1)由GLC2000项目开发的基于SPOT4遥感数据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中国子集,数据名称为GLC2000;2)由IGBP-DIS支持的基于AVHRR遥感数据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中国子集,数据名称为IGBPDIS;3)MODIS土地覆盖数据产品中国子集,数据名称为MODIS;4)由马里兰大学生产的基于AVHRR数据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中国子集,数据名称为UMd;5)由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的中国2000年1:10万土地覆盖数据,对其进行合并、矢栅转换(面积最大法),最后得到全国幅1km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数据名称为WESTDC。 数据集介绍及使用说明 数据集整理者 ?姓名:冉有华 ?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室 ?电话:0086-931-4967259 ?电子邮箱:ranyh@https://www.360docs.net/doc/86312576.html,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730000 项目支持 1.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课题 号:90502010) 工作背景 全球环境的种种变化日益威胁着人类及其社会的持续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视。国际组织已经行动起来,推出了一系列大型研究计划。通过联合国科联(ICSU)、国际社科联(ISSC)的努力,从70年代开始酝酿,到90 年代已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国际科学合作研究行动——全球变化研究计划。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变化研究人员越来越认识到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重要性。因为几乎全球变化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全球的生物圈变化、水圈变化、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变化研究等),都与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密切相关。大尺度土地覆盖分类制图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以及其他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它为全球变化的许多研究工作提供数据源,是全球变化模型(如净生产力模型、生态系统新陈代谢模型以及碳循环模型等)的重要输入变量。大多数全球变化模型都需要以大区域的土地覆盖信息作为基础数据支持。由于土地覆盖数据的重要意义,世界各国和许多国际组织相继运用不同的图像处理技术和数据,如Landsat 7、AVHRR、SPOT 4 VEGETATION、EOS 计划的

九原区201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项目

九原区201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项目 单一来源政府采购文件 采购人:包头市国土资源局九原区分局 采购项目名称:九原区201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项目 采购内容: ?准备工作。内业预处理,叠加土地利用、规划及基本农田,进行外业前数据分析汇总,遥感监测数据整理、土地开发复垦数据整理、土地审批数据整理、外业调查底图制作。 ?外业调查。进行外业调查,包括变更外业调查工程制作、拍照取证、表格填写、外业调查技术指导等。 ?图斑定性与核查。逐图斑进行图斑定性,并结合遥感影像进行合理性核查判别。 ?地类调整。按照灾毁数量及位置,指导进行外业实地调查拍照,结合遥感影像进行分析、上报材料制作等。 ?外业后数据处理。外业调查成果整理;遥感监测数据整理;图形拓扑处理;数据属性完善。 ?地方复核。结合影像和地方准备的相关材料,按照国家要求,逐图斑进行核查,确保符合国家变更调查方案和卫片执法检查要求;数据整理;外业实地复核;数据库更新。 ?成果整理。数据汇总,报告编写,成果整理。 采用单一采购说明: 1、按照通知要求“各旗县区国土资源局(分局)、稀土高新区国土资源局自行落实调查队伍”。我区参考近五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情况,2012年-201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均是由北京中天博地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卫片执法工作也是由该公司承担,该公司全面掌握我区土地现状、基本农田等多方面资料,选择北京中天博地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技术单位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能够有效保障201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准确性、可行性和便捷操作性。并且保证所有成果保质、保量和按时提交。 2、北京中天博地科技有限公司是围绕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是首批全国土地规划甲级机构,同时拥有甲级测绘资质、北京信用企业资质,通过了ISO9001体系认证。公司承揽很多大型项目包括:全国“一张图”建设、石家庄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体系

全国生态遥感监测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体系 一级类型二级类型 含义代码名称代码名称 1 耕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耕地、新开荒地、休 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 农果、农桑、农林用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滩 涂 11 水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 用以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 行水稻和旱地作物轮种的耕地 111 山区水田 112 丘陵水田 113 平原水田 114 大于25度坡地水田 12 旱地 指无灌溉水源及设施,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 有水源和浇灌设施,在一般年景下能正常灌溉的旱 作物耕地;以种菜为主的耕地,正常轮作的休闲地 和轮歇地 121 山区旱地 122 丘陵旱地 123 平原旱地 124 大于25度坡地旱地 2 林地—— 指生长乔木、灌木、竹类、以及沿海红树林地等林 业用地 21 有林地 指郁闭度>30%的天然木和人工林。包括用材林、经 济林、防护林等成片林地 22 灌木林 指郁闭度>40%、高度在2米以下的矮林地和灌丛林 地 23 疏林地指疏林地(郁闭度为10%~30%) 24 其他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及各类园地(果园、桑 园、茶园、热作林园地等) 3 草地—— 指以生长草本植物为主,覆盖度在5%以上的各类草 地,包括以牧为主的灌丛草地和郁闭度在10%以下 的疏林草地 31 高覆盖度 草地 指覆盖度在>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 此类草地一般水分条件较好,草被生长茂密 32 中覆盖度 草地 指覆盖度在20%~50%的天然草地和改良草地,此 类草地一般水分不足,草被较稀疏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流程(以2010年为例)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流程(以2010年为例) 一、准备工作 (一)认真学习部省下发的变更调查文件及实施方案 (二)制定初步方案,向局领导进行汇报。在此基础上,下发开展工作的文件 (三)进行调查资料的准备 1、仪器准备 准备调查所需的测量设备、仪器,以及计算机软硬件设备。主要包括:GPS接收机、全站仪、钢(皮)尺、计算机及软件系统,以及交通工具等。 2、相关资料准备 (1)规划部门负责提供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下达、执行情况资料,负责提供基本农田补划、调整等相关图件、数据等资料; (2)耕地保护部门负责提供年度建设用地审批、基本农田依法批准占用等方面的数据、资料等; (3)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负责提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相关数据、图件资料; (4)执法监察部门负责提供本年度违法用地的数量、范围、位置及查处情况; (5)地籍部门准备《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等外业记录有关表格,并收集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资料。 二、接收省下发的遥感监测成果 (一)在第一时间接收国家下发的监测成果,通知技术协作单位加班加点完成监测信息预处理 (二)制作外业调查底图 根据接收到的国家遥感监测成果,结合本地区建设用地审批、整理复垦开发等相关资料,补充和标注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制作乡镇或标准分幅土地变更调查底图。 三、进行外业实地调查核实 根据土地变更调查有关规定,各基层所到实地查清年度土地利用地类变化和土地权属变化情况,将变更图斑标绘在土地变更调查底图上,并按要求将变更相关属性如实填写在《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中。变更图斑面积在数据库中量算。 (一)查清耕地变化情况 1、查清因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等方式新增耕地的情况; 2、查清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情况; 3、查清因农业结构调整导致的耕地变为其他地类的情况; 4、查清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耕地灾毁情况。 (二)查清建设用地变化情况 1、查清往年“批而未用”土地建设情况; 2、查清本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分为本年批准本年建设、本年批准尚未建设、本年度未批先建三种类型),并开展建设用地细化分类的调查; 3、开展新增建设用地的细化调查,对年度新增建设用地中的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以及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规定的分类,填写新增建设用地细化类型统计表。 (三)查清基本农田情况

县201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项目竞争性磋商文件【模板】

采购编号:威采竞磋[2018] 01号 四川省政府采购项目 竞 争 性 磋 商 文 件 中国·四川(威远) **县政府采购中心、**县国土资源局共同编制 2018年03月

目录 第一章磋商邀请 (3) 第二章磋商须知 (6) 第三章供应商资格条件要求 (21) 第四章供应商资格证明材料 (22) 第五章采购项目技术、服务及其他商务要求 (23) 第六章采购项目实质性要求 (24) 第七章磋商内容、磋商过程中可能实质性变动的内容 (25) 第八章响应文件格式 (26) 第九章评审方法 (40) 第十章政府采购合同(草案) (50)

第一章磋商邀请 **县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代理机构)受 **县国土资源局(采购人)委托,拟对**县201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项目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进行采购,特邀请符合本次采购要求的供应商参加本项目的竞争性磋商。 一、采购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编号:威采竞磋2018-01。 2.采购项目名称:**县201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 3.采购人:XXX源局。 4.采购代理机构:**县政府采购中心。 二、资金情况 资金来源及金额:财政性资金 48 万元。 三、采购项目简介: 详见磋商文件第五章。 四、供应商邀请方式 公告方式:本次竞争性磋商邀请在四川政府采购网(******)上以公告形式发布。五、供应商参加本次政府采购活动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参加本次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7.采购人根据采购项目提出的特殊条件。 (详见磋商文件第三章) 六、禁止参加本次采购活动的供应商 1.根据《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及使用信用记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6〕125号)的要求,采购代理机构将通过“信用中国”网站(******)、“中国政府采购网”网站(******)等渠道查询供应商在采购公告发布之日前的信用记录并保存信用记录结果网页截图,拒绝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中的供应商报

关于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

关于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 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建设用年度变更数与审批数据数据对比情况 由于上半年的用地审批很多都是解决2010年度未批先建用地问题,而这部分在2010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中已经调查为建设用地,2011年度不作为新增建设用地,本来应该变更面积比用地审批面积小才比较合理。但有的县变更面积比用地审批面积小比较多,根据初步统计结果显示: 1、新罗区变更体现的本年度批准面积比用地审批面积少了223.21公顷亩,武平县少了245.78公顷,永定县少了186.34公顷,上杭县少了75.43。 2、长汀县建设用地年度变更数比审批数多49.61公顷,也属不正常。 3、有涉及到由市或县一级审批的住宅小区或个人建房,该部分数据省厅并未掌握,如够上图指标的应抓紧将资料提供给作业单位,及时进行变更。 4、请各县根据下发给你们的数据认真核对并查找原因。 2、耕地开发备案数与度变更数对比情况 1、有些县变更数比备案数少,要查找原因; 2、上杭、武平、漳平有其他原因增加耕地,该部分不能作为占补平衡,请查明原因。

3、农用地变为未利用地情况 长汀有150.6由耕地变为内陆滩涂,各县都有园地变为草地的情况,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确实是废弃的园地,才能变为草地,要经得起检查。 4、部下发监测图斑分为6种类型,对各种类型根据影像已有初步预判,应慎重对待。 5、成果上报时间要求 各县(市、区)务必在下周二(1月17日)下午下班前将整改后的增量包重新上报省厅,同时,还要按要求将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批而未用土地及填海造地建设用地面积汇总表认真填好一并上报省厅。 6、请对下发给你们的数据进行认真核并及时处理,同时认真学习领会何南飞副厅长的讲话精神。 附表 1、建设用地数据对比表单位:公顷

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起因

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起因、过程和效应 土地是地球陆地的表层部分,包括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等水体,它是由气候、水文、基础地质、地貌、生物、土壤和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所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土地是一个立体空间系统,由地表上层和地表下层构成,各层次之间存在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土地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根据一定的社会经济目的,采用一定的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开发利用、改造、保护和经营等,也就是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改造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包括自然、社会、经济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社会生产方式往往对土地利用起着决定性作用。土地利用方式必将与一定的土地覆盖相联系,土地利用的改变实质上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而带来土地覆盖的相应变化。 土地覆盖是指地球表层的自然营造物和人工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湖泊、沼泽湿地及道路等,例如与前面土地利用方式相关的物理现状包括各类作物、森林草地、房屋、水泥和沥青路面则不属于土地覆盖。土地覆盖具有特定

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其形态和状态可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发生变化。 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因子辨析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驱动因子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反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非线性关系共同对土地利用/覆盖产生着一定影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一种最为显著的表现形式,它的产生有两个必要的前提:一是环境的容许;二是人类的活动。自然环境条件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客观物质基础,制约着土地利用开发的方式、结构、水平及地域差异,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起到决定性限制作用;人文与社会经济因素被普遍认为在一个时期内对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起到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是建立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之上的。 一、自然环境条件及驱动机制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呈现明显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变化规律,从而在总体上控制我国土地利用/覆盖的类型、数量、质量以及分布特征。 (1)地形地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