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信仰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取向

关于道德信仰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取向
关于道德信仰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取向

道德信仰: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取向

白勤

摘要:当前高校德育的“现实困境”,主要不是信仰阻碍科学发展,而是信仰被科学消解,信仰的失落。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国高校德育的精神境界定位,重塑正确而高尚的道德信仰,以树立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道德信仰;高校境界德育;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饱和着人类智慧和信仰,浸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大境界。当前,在社会思想变迁不断加速的新世纪,人们的道德观很容易被纷至沓来,几近爆炸的各种信息所淹没。在某种程度上,人们不再完全信任道德的正当性、合理性、失去了道德责任感、失去了对善和人生价值的探索与追求。然而,当高校教育者面对着源远流长的道德文化进行知识符号的教导时,道德又是落后于知识的。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社会现在的道德力量,不是太强,而是太弱。处此情境之下,高校德育需要借助一种特别的心智品质,唤醒人们的情感道德,才可能获得对周遭世界及自我的清醒认识,并达到相互融合的境界。《左传》所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果今天把祀与戎理解为宗教和战争,不能说不对,但还是略嫌褊狭。在我们看来,就是信仰与技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道德规范的技术层面的传授与学习就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除此之外,道德信仰的养成是另外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当代高校德育是以道德信仰还是以道德规范作为其价值取向,不仅关乎高校境界德育的内容,而且关乎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目标。

一、高校境界德育的重要性

中国儒家的“格物致知”,讲求学习,在实践中练就待人处事的工夫,达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大学章句)的境界,诚中形外,君子慎其独,勿自欺,最终形成表里如一的信仰与行为。2500多年前的孔子一生身体力行的“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言必行、行必果”就是一种境

界教育,也是一种境界德育,这给了我们当代德育一个很高的期待。虽然个体难以把握自己在日常生活世界和社会活动领域中具体将发展到哪一种状态或层面,但是却可以通过实践把握自己对精神活动世界负责的道德层面。近代瑞士教育理论家裴斯塔洛齐最早提出人性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儿童期的“自然我”发展到青少年期的“社会我”,然后到成年期的“道德我”,即抵达道德自由期。尤其主张教育工作就应以完成“道德我”为目标,以道德作为最后的诉求。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教育家柯尔柏格选择性地接受了裴斯塔洛齐的观点,认为在大家所熟悉的“无律”、“他律”及“自律”阶段之后,还有一个“普遍性伦理学原则”阶段,此时的道德主体清醒的认识了普遍性的道德性质或人是目的本身,并照此目的对待别人,重视对方的存在,达到一种人我自觉相处的境界。国内学者黄富峰认为,“在此阶段的德育内容应注重德育主体道德境界的培养,是一种境界性德育。”“道德境界的核心是道德自由的水平,是主体健全道德人格的综合体现,体现了真、善、美的高度统一。”[1]

如果说小学德育和中学德育分别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规范约束性教育和以社会为中心的理解性教育为主,那么高校德育则应注重把培养境界道德,即他律与自律的有机融合作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最终确立道德信仰。因为大学生在掌握系统的道德知识之外更需要有社会使命感和人文关怀来创造“大气”的人格。“育德,就是育出人把握德的升华尽可能高的层面。”[2]沿着这一思路,我们以为:高校境界德育是高校教育者以注重培养主体具备特定的境界道德为取向,经由学习者经验印证的参与,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知识转化为主体的道德觉解的教育。它不仅表现为行为上的道德和谐性,也表现为深刻的道德意义体悟。高校境界德育是学校德育的最高阶段,它是一种指向人与道德、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真正的相互依存和道德信仰的自我完善。这种境界德育应该拒斥道德规范的疏远性和冰冷感,获取道德信仰的支持,并充满人间情怀,它给人以人的存在、给人的生活以生活价值。倘若高校中境界德育长期遭遇旁落,那么大学生在认知中所表现出的较高水平的道德意识与觉悟和行为中的道德冷漠这一德育的现代困境将难以自拔。作为“以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为目标”的高校德育,能否进行境界德育,是高校德育成败的关键性内容之一。

二、高校境界德育的失落与反思

然而,长久以来,我国学校德育的层次定位模糊甚至存在倒挂现象,小学、中学的德育进行共产主义信念教育,而对大学生则进行学习基础性的道德知识教育和常规的道德行为训练。其中,高校教育者往往强调道德知识的实用价值,将适用于自然科学的,甚至连自然科学也不完全适用的知识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指标直接迁移至道德知识的教授中来,常常把德育思想领域(即概念、判断和推论的领域)的信念看作是对于客体的终极认知性建构,而逐渐脱离德性生活本身,让大学生不得不成为道德符号的填充物。另一方面,高校“Q版”德育时尚起来,即原来一种正面的道德,正常的伦理,只要是思想品德教育里曾吸纳过的,都可以“选择性”地将其解构、拆除。高校德育变成维护大学秩序、解决社会问题和追求学术“创新”的实用工具。这样的高校德育不会有精神的高度,更不会有真正的境界德育。

那么,高校境界德育到底需要什么?我们不得不返回“道德”的本意。“道德”一词在《辞海》里被定义为“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3]就行为规范的保障而言,一是通过社会舆论来保障;二是通过内心信念即道德信仰来保障。黑格尔说:“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4]即人的道德品质完全是个体的意志自由,而只有保持坚定的道德信仰并长期付诸实践才是道德,换句话说,“把某种东西视为正当的这种信念似乎该是规定行为的伦理本性的那种东西。”[5]因而,道德信仰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道德的内在要求,是人类立足于现实、憧憬未来的坚定信念。关于这一点,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指出:“我不得不悬置知识,以便给信仰腾出位置”。[6]即用信仰的方法弥补科学证明的不足。康德是在发现人的认识能力有限的矛盾中,将理性推上了信仰的宝座,用信仰来保障全部道德的存在,呼唤人们的道德信仰。进一步说,如果把某种道德作为信仰的对象,那么道德信仰是“主体对某种道德价值理想、目标及其理论的信服和崇拜”,即“信仰一种道德”(这个观点较为流行)。实际上,高校德育中的道德信仰既不可回避,也是我们实际默认的。因为诉求人们践行一个并不信仰的道德理论自然是徒劳的。

三、高校境界德育的指向---道德信仰的重塑

康德对道德信仰的探讨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道德作为人类不断地超越物质生活局限的高格与境界,主要通过境界德育来实现。境界德育进行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之中,但又引领现实,指向德育的民主化和终身化。为此,它需要注重导向主体在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面前的积极性和神圣性;但另一方面更需要主体的道德信仰来支撑自我精神,加深学养上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产生心灵对道德本身的“知觉灵明”。[7]与此同时,道德主体会在精神上超越现实的限制,在较之科学技术更为澄明的生存形式下,通过独特的道德信仰去观照和保证境界德育,领会境界德育的价值,产生巨大的道德内推力,这就使高校境界德育有了真正的价值取向。这一过程无时无刻不需要道德信仰的引领,因此,高校境界德育在价值取向上,还要使德育主体选择和持有道德信仰,运用道德信仰享受德育的光芒。

1、道德信仰的危机与路径

上世纪初,伴随着工具理性的发展和扩张,整个世界中那些终极意义、最高贵的人生价值已销声匿迹,留下的是这样的一种信念:“只要人们想知道,他任何时候都能够知道;从原则上说,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8]人类陷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感官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享乐时代,精神世界一片空虚,道德信仰也在现代科学技术的统治下,逐渐被动摇与遗忘,转化成了行为规范的具体细节和演变为物质享受的信仰。同时,社会所提供的道德资源难以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需要,比如教师所关心的只是如何用教学技术来教育学生,即使课堂变成“心灵的屠宰场”,学生痛苦不堪,教师仍然只关心如何教学,至于为什么要教学,人这样学习是不是有价值,这样做是否有意义,他还没有来得及考虑,或者认为根本不用考虑,或者是不关心的,更奢谈关照学生心灵的信仰观念。由于权力阶层从来不会遗忘任何一条对他的行动有调控性和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应然性”的道德原则成为现代文明的粉饰,教育中的信仰意味被遮蔽起来,精神生活逐渐“世俗化”。

人们对工具理性的批评,其中也有对道德信仰的反思和批评,在很多人看来,道德信仰似乎就是宗教信仰,把信仰“彼岸化”,但批评和反思的正确方法是:科学技术触角的延伸轻易地瓦解了所谓的道德信仰,是人们对道德信仰的遗

忘还是对“道德信仰本身”的遗忘?如果仅仅将道德信仰理解为“信仰一种道德”或“道德即信仰”,那么在科学技术浪潮中颇有斩获又身心俱疲的人们,总是渴望把自己的道德动机神圣化,然后把自己的“作品”神圣化,最后把自己也神圣化,道德信仰就容易蜕变成时尚法则。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并不是再不需要道德信仰,而是在高校德育中基于人们的基本原则,怎样恢复和重塑道德信仰。

因此,我们认为,道德信仰既是对道德的服膺,同时又涉及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即道德怎能使人信仰,它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换句话说,所谓道德信仰是指道德的形而上学之理由,一方面是对道德理由进行更深刻的理论前提追问。用哈维尔的话来说,即能够“和生活隐藏的层面对话”,把仍然处于生活的蛰伏状态中的东西,带到言说的阳光底下,获得一种思想、精神结构性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对人的心灵和精神幸福的终极向往。终极性的视域一定是现实又崇高的,并富于终身性,它超越于科学主义的物欲满足,高于人的直观快乐。显然,抛弃信仰的道德原理、规范就成为一种无根的,脱离于人的,仅供玩味的摆设,最后只能是一种伪道德,失去了对生活的激励、指引和提升作用。但是,道德信仰一旦走向极端,人人不敢擅离戒律半步,出现狂热,导向执迷,就会失去道德信仰自身所具有的理性批判精神,变为僵死的束缚人发展的桎梏,这种理性的附魅必将表现出对生活、对他人也包括对自身的极大不宽容,它的残酷性也就显示出现了。

2、高校境界德育与道德信仰的契合

高校境界德育的实在性造就了道德信仰的现实性。高校境界德育关注丰富的生活世界,即高校境界德育不仅要求大学生做到不见利忘义,而且关键时刻还要彰显人道主义关怀和大爱无疆的心境;不仅要求大学生不自私自利,而且还要有团队精神;不仅要求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还要以“修身进德,齐家亲亲,治国平天下之道”的标准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显然,有助于这些目标实现的只能是着重诉诸于道德信仰的养成而不仅仅是对道德规范的认识与理解。因此,高校境界德育必然要求并促进其价值取向的精神形态具备本真性和导向性,即对世俗现实道德的觉解和超越。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信仰也有指向超俗的宗教生活的可能,但恩格斯就道德的本质曾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9]这就是说,道德观虽然以某种道德信

仰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但归根到底,道德信仰是真实生活的内化。无论建立在何种道德观念之精神理由上的道德信仰,都应能从现实生活中最终找到它的充分根据。因此,高校境界德育为道德信仰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校境界德育的民主性要求暗合了道德信仰的“理由追问性”要求。以“人格健全发展”为目标的高校德育旨在让每一个大学生享受均等的德育资源。高校德育形式和内容可以多样化,而高校教育者必须承认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标准是一样的。因而,高校境界德育的民主性要求与道德信仰必须基于充足理由的观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首要的是向理性咨询的问题。在任何条件下,道德上正当的事都是有最充分的理由去做的事。”[10]何以解释?正是通过“道德信仰”这一范畴才可能深刻地领会。诚如康德所言,“道德信仰要求我们,在道德行为之前,就应把其追求和期望的‘效果’以信仰的方式溶化于道德活动的‘动机’之中。”为此,具有“民主性”的高校境界德育就暗合了道德主体对道德信仰内涵的理解,加强了主体道德信仰的坚定性。

高校境界德育的终身性促成了道德信仰的终极性。诚如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所言:“教育如能造成人民用欣赏的眼光来看人生,则人生自有乐趣,而幸福亦在其中矣!”[11]高校德育是长久历练和内化的养成过程,从规范性、理解性走向享受性和终身性是高校境界德育道德信仰价值取向的路径选择和使命要求。近代捷克著名教育家康米纽斯曾对终生教育给出了三大目标,一是“博学”,必须靠自知;二是“品德”,必须仰赖自治;三是虔诚,则要求一心向神,三者缺一不可。21世纪,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道德信仰本身并非完全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适当的道德文化的熏陶之下,在德育的激励下才能不断地在公共场域中的个体所内省,并伴随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不断丰富。因而,道德信仰能够赋予短暂人生以永恒的意义,这种精神可以说是高校境界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所以,高校境界德育的终身性为道德信仰的发挥提供了有效路径,体现了道德信仰的终极性。

3、重塑道德信仰

中国高校长期以知性的方法来进行德育,最典型的做法是以灌输的方式来实施,这就容易割裂人作为知、情、信、意、行等方面的道德结构中的统一性,同时也脱离了与人的现实生活的联系。叶澜教授于世纪之交发出震惊教坛的呼唤,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高校育德者应站在生活的立场,又超越生活本身,高屋建瓴,引导学子思潮如涌,心领神会。让理想和现实对接,艺术并科学携手,唐诗宋词元曲于数理化丛林间闪动灵火,道德思考在各学科王国里点燃明烛。这也不正是康米纽斯强调的大学中各种知识的和谐性,不可各自为政的思想吗?在潜移默化里,于耳濡目染中,在大学生感知无意识德育时达到了有意识教育。在这样一种自由而鲜活的高校境界德育中,德育主体积学识、学养等岁月风雨背景之上,根据自己道德经验的积累、道德情感的体验和理解,构建自己的信仰模式。在当前多元价值背景下,大学生最终养成独立的道德判断力,否则就成为一个没有独立思想的“不完整”的人。

其次,高校德育主体应公平地关心每一个他的行为的影响所及的每一个个体的人格和利益,尤其是面临个人利益与道德要求的矛盾中,是满足一时的利益还是坚守信仰的承诺?21世纪最进步的思想是“文化多样性”,而几乎每一种区域性与民族性文化都包含民主的思想。即每一个个体的人格和利益都同等重要。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孔子践行自己“君子周而不比”(论语·为政)的思想,即君子仁义、道德、博爱而不偏私。高校是德育的最后一站,在这里应尽可能补救前衍,而不应以“你的自由不是自由,我的自由才是自由。到底什么是自由,最终又变成抽象概念的思维操练”的习性,继续扩大此前已经积累的不公平。而今,问题的关键是,当前高校德育能否超越‘为政治服务’的局限性,教育者能否把身段放低,从高音区走下来,进而建立一种“道德对话”的德育精神和原则,即自己要建言,也让别人建言,最好是大家商谈。自己要创造精神财富,也让别人创造精神财富,最好是大家合作。自己要进步,也让别人进步,最好是大家共同进步。所以它要求高校德育主体对社会的现在和未来充满信任,建构一种民主、平等、坦诚的道德信仰。

再次,高校德育应着眼于学习者的信仰,也应着眼于教育者的信仰,尤其是教育者从教学技术层面转向教师的自我欣赏和自我认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的价值权威取消了大学生对道德价值的反思性,也就导致了大学生的“知行不一”。因而,观察和检验一个人的道德信仰不仅要看他说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做什么以及做的方式方法。具体说来,教育者必须首先“相信”并力行德育的享受性与终身性,给学生以引导和激励,鼓励学生不负众望的欲求和自信

心,“创设一个开发大脑优化大脑有利于产生学科智辉的创造场,以实现学习的最高境界---享受学习。”[12]大学课堂将科研上、网络里、休闲中的活的问题纷纷引入德育主体的视界,重视对道德信仰的义理论证,让道德信仰从理论上以理服人,而不是顶礼膜拜,激励学生不断地学习。因而,学习变成一种探究式的需要,一种享有发展能力的习得,更是一种身与心的双重享受。这样才能强烈地吸引学习者愿意相信德育会导向人生的精神幸福,生活有新质产生,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那么,大学阶段所养成的一点一滴的自我信心,都将在大学生心灵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记而被储存起来,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不时闪现,审时度势,一以贯之,教你做人,铸造心魂。

周国平先生认为“现代的西绪弗斯可以不相信柏拉图的理念、基督教的上帝或者奥伊肯的宇宙生命,然而,只要他相信自己推巨石上山的苦役具有一种精神意义,藉此而忍受了巨石重新滚下山的世俗结果,则他就已经是在向他心中的上帝祈祷了。”以道德信仰导引高校境界德育,重在激励大学生超越个人利益的狭隘眼界,承担社会责任。道德信仰的境界德育取向旨在鼓励德育主体出自信念、发自肺腑地希望自己觉解道德的真谛,获取更大的精神自由。唯有如此,你才能发现“境界德育”的价值内涵,将道德的信服和崇尚意味升华成诗意栖居的永久护照。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信仰与道德

信仰与道德 视点:如何用道德的力量构筑大国之魂 编者按: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道德滑坡现象却日益突出,食品安全、医疗贿赂、官商贿赂、诚信缺失、行为失范……当前,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中讲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于1989年1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世界宗教和平会议第五届大会上指出:“佛教所强调的慈悲、平等的精神,对于提高人类道德的情操,促进人类和平友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文化、制度、教育相比较,信仰,尤其是佛教信仰对道德建设的独特价值在哪里?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惟贤长老:一、宗教信仰提倡抑制私欲和贪心,可以淡化某些人一味追求钱财而忽视道德的倾向。二、宗教的自督、自责、自尊的戒律,提倡仁慈、悲悯,有助于社会的稳定,降低社会的犯罪率;三、宗教主张物我一体,普敬飞潜动植物,可以创造和谐优美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四、宗教的利他主义无我精神,可以使人们崇尚理性,从善去恶,提高道德修养,有助于社会融洽祥和。……详细 净慧长老:佛教认为,不仅持戒是道德修养,修定和修慧同时也是道德修养。慧力和定力的提高,同时就是道德的自觉和自律力量的提高。道德的本质——自律,既是戒(远离恶法,持行善法),又是定(安住善法,心不动摇),又是慧(念念观照,处处自觉),是戒定慧的统一。……详细 纯一法师:尤其重要的是,佛教经典中关于“心”的教义与智慧,可以直接对治呈下堕趋势的人类道德,并挽救物化的人类命运。救世始于净心,始于净心的信仰与修持。……详细 杨曾文教授:佛教自成立以来在面对社会实施的各种教化中,最重视的是从思想上进行教化,也就是净化人心,引导信众自我净心。那么,佛教以什么来净化人心呢?自然是佛教的基本教理,主要是佛教哲理和伦理。……详细 凯朝博士:只讲信仰和道德,不了解其内涵的话,这个社会还是和谐不了。以佛教的观点来讲,信仰首先必须要了解因果关系。那什么是因果关系呢?那就要追溯源头:我是谁?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我是怎么长大成人的;我的父母是谁?我的国家等问题。还有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们要时时刻刻心存一种感恩,要知恩,不要忘恩;要感恩,不要以德报怨;……详细

浅谈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都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指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解决学生深层次的认识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教育过程。无论外界形势如何变化,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最终的着力点都是转变人的思想。从这一概念出发,可以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的根本,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养的再塑造。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该从认识人的本质、研究人的本质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认识人的本质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人的思想存在、可变性和后天性、人解决自身问题的需要、发展各种社会关系的需要以及人的本质的可塑性,这些都决定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必要的、可能的,而且应该也是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和世界,将来走向社会后以健全的思维以及健康的感情和心态去面对社会。把握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分寸,要求教育者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严防采取简单化和模型化的工作方式,对待所有学生都采取一成不变,甚至是高高在上的态度,要以平等的态度多交流和对话,讲究“人情味”。 二、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着重点 1.创新意识的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点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高校学生是我们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提高民族创新素质理应从高校学生入手,这也使得创新意识的教育成为当代教师的首要任务,成为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的根本与重要保障。为此,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围绕帮助学生树立创新观念和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2.终身学习观的教育。终身学习,顾名思义是指人的生命中要持续不断地学习,使得人的行为更加规范,文化修养、社会经验以及用以支撑事业的技能不断提高。让学生们在大学期间树立终身学习观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3.团队精神的教育。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当代先进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意味着个人要得以发展,绝不能孤立地进行工作,每一个人必须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因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格外注重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这将成为学生能在将来顺利并健康地发展的重要基础。 4.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处于全民倡导环境保护,鼓励低碳生活的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迫切需要使学生们树立符合现代化与未来社会发展的生态意识,培养学生做一名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忧患意识,视野高远的当代高素质人才。为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要在学生中广泛倡导与提倡生态意识与和生态道德教育,早日培养起学生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5.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当今社会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人生价值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显现。很多人把高消费的物质享受看作最大的幸福与乐趣,如“一切向钱看”,这种思想对初入社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高校学生来说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在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中,学校有责任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找到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形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自觉纠正不良行为的良好风气。 三、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个性化解决问题。一般来说,思想问题的产生是有其主客观原因的,这一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更加要“因材施教”。如果说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了道德问题,究其根源,一定有其特殊的使其发生的原因。这时,相关老师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尤为重要。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之后,然后再提出循序渐进的缓和的解决办法,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注重个性化解决问题是符合问题的本质特点的,是科学方法的体现。 2.提高心理指导的作用。高校学生存在因某些原因产生心理问题的现象,高校心理指导工作就是通过心理疏导,谈话启发,以及心理测试等方式对存在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此项工作有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 浅谈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赵楠,孟祥琦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高校都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 议的讲话》。本文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该从认识人的本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探讨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 教育工作的着重点及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从事该项工作的高校教师要不断地在工作中学习与研究,提炼其特 点,把握其规律,使这一工作更富成效。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人为本;人生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07-02 【特别关注】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

★教学目标 通过本专题教学使学生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以及二者的统一性。 一、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为什么要爱国以及怎样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通过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掌握有哪些基本道德规范和如何培养基本道德规范习惯。 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掌握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什么是全面发展教育,对如何处理好思想道德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有所理解。 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经验和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懂得区分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同,了解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五、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生命教育,懂得如何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 ★内容提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 (一)爱祖国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 (二)培育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四)树立远大志向和正确的理想信念 1.理想教育要遵循渐进性原则 2.理想教育要遵循多元性原则 3.理想教育要坚持主体性原则 二、道德规范教育是基础 (一)从文明习惯的养成做起

(二)普及基本道德规范 (三)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 1.学会与人交往 2.学会与人交往的艺术 3.把握做人的基本原则 (四)相关链接:《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主要讲述知识分子刘妹威的故事,从公民道德的角度看其行为三、高度重视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历史沿革 (二)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历史贡献(三)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1.德育 2.智育 3.体育 4.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四)思想道德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四、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经常性的工作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密切关系 1.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 2.思想道德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向 3.思想道德教育应该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二)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思想品德教育论文: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摆事实讲道理,提高思想认识——说理教育法;创设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培养——环境陶冶法;发挥榜样力量,激励良好行为——榜样激励法;创设困难情境,磨练坚强意志——意志磨练法;激发自我教育,指导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指导法五个方面,谈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自我教育学生 作为教师,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地研究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特点,探索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子。 一、摆事实讲道理,提高思想认识——说理教育法 说理教育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观点,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说理教育法主要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 一是谈话,教师就有关的思想问题与学生交换意见,使学生明白有关道理。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对个人和集体都适用,谈话的内容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也可以针对班级当前发生的事件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进行。特别是个别谈话时,对谈话对象的心理特征、家庭背景、本人现状等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谈话中,教师要以亲切、

真诚、自然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做到以诚相见,将心比心,使学生从内心里感受到教师的热爱和诚意,从而启发和触动他们的心灵,为他们所接受。 二是讲解,对需要深刻理解,辩明是非和哲理性较强的教育内容,运用讲解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讲解时根据理解内容的难易程度,可系统解说,也可简短说明,或通过墙报、板报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 三是讨论。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小学高年级,当学生对某些社会或道德问题有不同看法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交流思想,共同提高。通常能带来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创设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培养——环境陶冶法 环境影响对学生品德成长有重要陶冶作用,一般情况下,良好的环境总是陶冶人的良好品德,不良的环境则形成人的不良思想行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今天,我们更应自觉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以保证学生品德健康成长。学校要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小学生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美观清洁的校园,明亮整洁的教室,有秩序、有节奏的教学活动和作息安排,良好的校风和班风等,不仅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产生奋发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起到心旷神怡的作用,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思想受到启迪,产生美好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巨大力量。

诚信与道德信仰1400字

诚信与道德信仰1400字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该故事发人深思之处在于蔡嶙所言,借条、契约、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约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义务于不顾。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

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础。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困境

Value Engineering 0引言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是知识教育的关键环节,因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正是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的前提,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很难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的,更很难学好习,所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属于基础性和必要性教育,甚至可以说,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都占据着至关重要或首要的位置。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是大学知识教育的基础,因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好坏关系到知识教育的发展,而且思想道德教育贯穿整个教育的始终,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可能离开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做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因为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既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挑战,说有好处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增加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见识,他们懂得东西越来越多,更明白应该做什么才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这有利于开展并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而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挑战,是因为大学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再加上某些大学生自觉性差,自控力不好,对学校教育有抵触心理,这给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诸多困难。 1当前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困境表现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既是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说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越来越难做,困难在不断增加,而我国长时期实行的应试教育,尤其是过分关注升学率,使学生更多变成了考试机器,上大学后的宽松式管理,使很多学生失去自我,不知所措,所以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成为合格优秀的大学生,能够成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就必须先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起,做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即便是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是越来越响,可并不没有从行动上进行素质教育,而是加剧了应试教育的剧烈程度,看看高中及以下学生的作业负担,看看高中老师的辛苦,尤其是主课老师的辛苦程度,我们就知道,我们的教育重心依然在知识学习上,而忽略了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这给以后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带来了很多困难,最终又反过来制约着学生知识素质的提高,甚至影响 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从长远来讲,学校教育关系着学生,而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体来讲,当前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大学生学习主动性降低,耐性大大下降“‘大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指‘上课、复习、考试’等应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而是广义的大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包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学校社团活动、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自觉利用各种学习途径(如图书馆、网络、学术报告) 开拓视野等等。”[1] 大学生所处的阶段,正是人生最辉煌的时期,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大学时光,的确会让自己进步很多,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甚至能成为对社会和国家 做出巨大贡献的新世纪人才。 但是,实际情况却很不乐观,对于学习,很多大学生多多少少都是有抵触的,再加上就业负担越来越重,不少大学生都觉得学习根本就没有什么 —————————————————————— —作者简介:常佩艳(1972-),女,陕西米脂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硕士,延安大学能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 教育。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困境分析 Analysis of Dilemmas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常佩艳CHANG Pei-yan (延安大学能源学院,延安716000) (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Yan'an University ,Yan'an 716000,China ) 摘要: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是知识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因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其它方面的知识教育。当前高校思想道德 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学习主动性降低,耐性大大下降;二是学生对于所使用的书本不能有正确认识,不会读书;三是课堂 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偏差;四是课堂秩序与课外学习也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针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做好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为以后的学习、成长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s the basis and key of the knowledge education,it relates other knowledge education.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plight of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First,students reduce learning initiative,and their patience is declined significantly;Second,students can not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book;Third,It has deviation between classroom education and actual needs of students;Last but not least,classroom order and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is becoming a prominent issue.For these dilemmas,society,schools,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be clearly aware of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do the work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o that students can get better higher education,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learning,growth and progress.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困境;老师;分析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education predicament ;teacher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263-02 ·263·

道德信仰及其当代意义

道德信仰及其当代意义 [ 来源:《求是学刊》荆学民] 一、道德信仰:一个生成的独立而完整的范畴 道德信仰,从理论逻辑上首先涉及“道德”与“信仰”两个具有自身规定性的范畴,因此,人们对“道德信仰”的理解与规范,往往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规范“道德”与“信仰”的关系。梳理目前学术界对道德信仰的讨论,可以归纳为四种视角。 第一种视角:把某种道德作为信仰的对象形成所谓道德信仰。这种观点较为流行,是理解和把握道德信仰的所谓“传统观点”。道德信仰在这种观点中被解释为“对某种道德目标及其理论的信服和崇拜。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即有认识基础的科学道德信仰以及无认识基础的盲目道德迷信。有充分可靠的科学依据、合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道德才能成为先进的道德,而且成为社会进步势力和广大人民的共同道德信仰”[1] (P90)。显然,这种观点没有达到对“道德信仰”的内涵作出规定的应有高度。因为,“对某种道德目标及其理论的信服和崇拜”,充其量只是对某种道德的一种信仰,即“信仰一种道德”。它不能反过来规定和解释道德信仰。更何况,“道德目标及其理论”并不是道德的全部。 第二种视角:把道德与信仰直接重叠构成所谓道德信仰。这种观点认为,“道德天然地是一种信仰”,“道德,就其存在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形式来说,天生就是一种信仰的活动或信仰的事情。道德的存在是一种信念的存在,调节人与人关系的规范如果仅仅是外在的东西,它就不能算作是道德,而只有为人们的内心所接受,内化为人的信念,才真正成为道德。道德的发挥作用,也是靠内在的道德信念,而主要地不是靠外在的约束。这是道德与法律的一种根本区别。人的道德实践活动就是在其道德信念的支配下作出来的,因此在道德评价问题上必须讲究动机,也就是说必须考察人的信念”[2] (P31-32)。这种观点深层地追问了道德信仰,表达了道德与信仰之间重要的内在性联系,但不难看出只是站在道德的立场上揭示了道德的运作机理,强调的是道德的功能必须经过信念和信仰才能实现。它只是在叙说和论证“道德”,与我们所要论说的“道德信仰”似乎还不是一回事。 第三种视角:认为道德和信仰迥然不同,因而不存在所谓道德信仰。这种观点认为,“道德直接生成一种信念,而不生成信仰。但是,由于人们往往容易把这种来自于人的内心自觉的主观信念混同于来自外在压迫力量的信仰,才会把道德与信仰联系在一起”。“有两种道德行为,一种是世俗的信念行为,另一种是宗教的信仰行为。信仰行为可以造成道德化的结果,而就行为自身来说,并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信仰行为总是发生在权力关系和统治型的社会治理基础上的,当权力关系出现衰落的地方,信仰行为也会日益式微,代之而发挥作用的应当是世俗性的道德行为。”[3] 在这种观点看来,道德在世俗生活中与“信仰”无关,至多只能与“信念”关联,而信念与信仰则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只有道德信念而没有道德信仰。说到“信仰”的事,那就只能是宗教领域的事情,“是为了个人来世生活的幸福”[3]。显然,这种观点只承认世俗生活中的信念,不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如何做好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家校合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讲“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良好品质形成的初始阶段。可以好的思想品质使人受益一生。 毛泽东曾说:“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祖国的希望,民族地未来。”“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可见对未成年人培养教育,事关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身心发育速度很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亦很强,所以思想品德教育,会对儿童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个人从小思想品德会长远地起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 作为教育人的主阵地——学校。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更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最重要力量。 1、进行常规训练。 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坚持不懈的结果,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学生年龄小,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不一定做到。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时时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要做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只有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关心体贴下,学生才能有信心和决心,久而久之,才能使这些良好的品德得到内化。 2、用教师品格影响学生。 小学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对于纯洁的犹如一张白纸、好奇心强、知识少、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所以教师平时面对学生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平时,教师走进学校、教师,一发现地面有废纸、垃圾就自觉拾起扔到垃圾箱里,扶正学生弄歪的课桌椅等,久而久之,学生受到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出的比喊出的有份量。小事情大内涵,大道理小行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光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市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格观念。 3、教师用“真爱”与学生“心灵”沟通。 品德教育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赋予“真爱”。只有爱心打动学生,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关注学生。多观察、多发现其特点,诸如好玩、好动、好奇心、喜欢成功、喜欢表扬和自我表现,部分学生具有自卑封闭性格和逆反心理等等。师生关系融洽,与学生交知心朋友是成功教育的基础。教育工作是“良心事业”,

诚信与道德信仰演讲稿

诚信与道德信仰演讲稿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该故事发人深思之处在于蔡嶙所言,借条、契约、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约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义务于不顾。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

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础。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思考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思考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并充实新的丰富内容,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高等学校尤其是每位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寻求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关键词】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对策 当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延伸向社会的各个阶层和角落,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部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挑战,而受这种影响最大的“受体”,首先就是当代的大学生。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大学生不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走弯路,走迷路,走错路呢?最主要的就是把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前,做到位。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思考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之策,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文。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稳定、向上的,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之中,是一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青年群体。但部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 1.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大部分大学生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希望祖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但有些人缺乏坚定的政治方向,不能将爱国热情建立在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理性思维基础上,因此,当经济领域和其他各项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社会问题,遇到一些暂时困难,会给部分大学生思想上带来困惑,他们往往会为狭隘的爱国情绪所支配,加之缺乏经验,看问题显得简单片面,容易走向极端。 2.价值观趋于功利化,缺乏进取心。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功利化和世俗化。一些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体,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行为方式更多受到现实利益的驱使,过于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大学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甚至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往往把个人利益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意识较为薄弱。有的大学生出现厌学甚至逃避学习的行为,对学习毫无必趣,照抄照搬别人的作业,考试舞弊从而荒废了学业,甚至部分学生整天沉谜于网络,在网上虚度光阴,缺少做一番事业的雄心。 3.心理素质脆弱。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全国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数据

道德信仰问题

形势与政策课程结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公民道德信仰问题研究 院系班级:化工1104班 姓名:赵强强 学号: 201113010413 辅导老师:张纲 完成日期: 2014年4月7日

论文关键词:道德大学生道德教育道德信仰教育 论文摘要:本文从大学生道德现状入手,分析公民道德信仰问题,研究了影响高校道德教育的因素,提出了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信仰教育的缺失,并提出了道德信仰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在精神领域中,现代性所产生的“祛魅”,全球化带来的“多元伦理”、“多元价值”以及市场经济所强调的“经济理性”、实用主义和“泛政治化”的道德教育及信仰教育的缺失,使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种种挑战、诱惑及自身存在的问题。高校道德教育只有加强信仰教育,把道德教育从道德知识层面上升到道德信仰层面上,才能有效解决道德教育“无根性”和大学生信仰缺失的问题。 一、大学生道德现状与信仰缺失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教育部曾发起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联合调查,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价值引领作用,大部分学生拥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对生活充满信心,但也有部分大学生道德水平较低,信仰迷失,道德教育的方式、内容亟待改进。大学生道德状况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第一,道德教育内容空洞、乏味,缺乏现实指导性。在对“道德教育满意程度”的调查中,52.27%的学生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对“两课”、报告、政治学习的喜欢程度均在10%以下。第二,大学生信仰混乱,没有树立一个科学的信仰体系。信仰个人奋斗的比例明显增加,占调查总数的40.88%。在对有信仰,信仰什么的调查中,有24.74%的学生有宗教信仰。第三,信仰的功能或作用。在此项调查中47.2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动机”是“寻找精神寄托”。第四,在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的调查中,表现为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功利意识浓厚。但“公私兼顾”和“合理的利己主义”被大多数人认同。损人利己太不道德,大公无私则可望不可及,最好是公私兼顾,利己不损人。[1]通过以上的调查数据显示,以政治教育为主的高校道德教育内容缺乏对大学生日常生活有效指导,信仰教育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信仰混乱。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对于大学生来说,信仰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大学生精神追求的源泉。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言:“如何信仰,就如何存在,信仰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大全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大全 一、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1、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关心时事、政治热情高涨。 2、学生基础道德水准不断提高,良好的道德风尚逐渐形成。近年来由于全社会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学校深入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等活动,学生讲文明、讲礼貌,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扶贫助困蔚然成风。大多数学生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逐渐养成。 3、学生人生价值取向总体呈积极向_上趋势。小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集体观、人际观、* 道德观等方面价值取向正逐步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体会到奉献的乐趣,体验到生命的价值。 4、学生自尊自重,自信自强,尊重他人,珍爱友情,乐于合作。近年来由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大多数学生能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善于与人交流,乐于与人合作,爱交知心朋友,坚持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素质。 虽然,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开始膨胀,对社会、国家、他人缺乏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可能是受独生子女多的影响,也或是市场经济下个人意识的回归,青少年中,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开始膨胀。对小学生来说,对国家、社会作出多大的贡献算是理想,但助人为乐、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等不变的主题,却在小学生思想中越益淡薄。

二、小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 1、片面追求成绩, 思想道德观念淡化,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在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失衡状况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在实际工作中,德育让位的现象还时常存在,学校智育的力度虽然是加强了,却是以德育的削弱为代价,未成年人的文化水平可能有所提高,却是以思想道德水平滞后甚至下降为代价。 在家庭教育中,大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未成年子女的学习成绩期望过高,平时不允许参加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不许看电视、看小说,法纪教育,道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都被视为无足轻重。 2、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与行为表现存在偏差,思想教育缺乏实效性。德育的作用必须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才能有效地实现。长期以来,在德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是一种以灌输形式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教育观,其特点就是教师的绝对中心,道德教育的内容脱离青少年实际,脱离青少年主体,忽视道德教育与青少年人格和心理塑造的和谐统一,忽视了德育过程中青少年之间、青少年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因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部分小学生心理失调情绪波动,弱势家庭学生,自卑心理严重, 失去自信。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变革,未成年人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心理压力,他们在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在学校,学习内容过多,学习枯燥无味,会引起学生厌烦情绪; 在家庭家长期望过高,有的学生始终得不到成功的体验,学习失去自信; 部分弱势家庭的学生生活辛苦,总感到别人看不起自己,内心世界十分孤寂,自卑心理自然滋长。

道德教育

五、简答题 1、试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有时也称道德观念,它是指对于行为规范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也可以把道德认识看作是对于行为中是非、好坏、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直接地与人所具有的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它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一般成为品德的情感特征。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者之间是彼此联系,不可割裂的一个整体。在一个人的品德发展中,每一个结果都是不可忽视的。道德认识属于品德的理智特征,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则容易产生盲目性;道德情感属于品德的动力系统,在缺乏足够道德情感的情况下,即便是正确的道德认识也只能成为苍白无力的句子,而诱发不出外显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则是品德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基础上的外部表现。 其中,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于品德心理结构的核心地位,在正确道德认识指导下所产生的道德情感可成为稳定的、经常的推动个人产生相应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最终使个体形成良好而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而当道德行为遇到困难或不能实现时,道德情感则进行调节,或改变行为方式,或改变自己的道德认识。可见,这三个方面是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的。 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也具有差异性,体现在儿童品德发展中,,可能会出现发展不均衡、知情行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品德发展过程,也是三者相互协调的过程。 2、怎样对儿童青少年合作行为进行培养? 对于儿童青少年合作行为的培养,应视情况而定。较小的儿童合作行为的培养多采用强化、模仿、从众、同伴压力等方法效果较好。但对于独立性较强的儿童青少年来说,这些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于他们行为的培养应以其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寻求新的策略。 儿童青少年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特点,可通过“价值澄清法”及创设具体的合作情境,来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 具体方法有在以下两方面: (一)价值澄清(value clarification)法: 价值澄清法也称价值辨析法,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拉斯(Rath.L)经西蒙和哈明(Simon,S.和Harmin,M.)等加以发展的一套教育方法,目前在美国的中小学应用较多。它是价值辨析理论提出的一种关于培养价值观的教育方法。它是指在别人的帮助下进行价值观辨析。具体过程是个体在别人帮助下,对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式进行考察,揭露并解决自己自己的价值冲突,做出自由的价值选择,估价所作的选择,并按照体现出本人的价值选择的方式行动。 因此,教师的作用在于设计各种活动,运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去诱导学生暴露、陈述、思考、体验并实现某种价值观,他可以把自己的观点作为范例而不是作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提出,也可以通过提问或组织群体讨论来激发学生思考而不急于评价学生的表现,一切抉择都由学生自己作出。研究指出,任何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价值观,需经过三个阶段、七个步骤:即选择—自由选择,在可选范围内选择,考虑各种后果之后才选择;赞赏—珍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愿公开自己的选择,引导行为—按自己的选择行事,作为生活方式重复施行。 在具体应用中,教育者进行价值澄清使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其中常见的有两种: 1、排等 可先由教师和同学共同编制设计不同价值观问题的问卷,每一问题均有三四种可供考虑的答案,然后请学生按各问题的重要性排序。排序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排列顺序,根据各个同学的排列顺序展开班级讨论。学生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对各种途径进行衡量比较,分出轻重,可以对外公开表示和拥护自己的选择; 2、价值连续 教师在黑板上画条长线,先提出一个涉及不同价值观的问题,由教师或同学决定两个极端的观点,然后在长线上再画出几个分点以表示其他可能的观点。这时教师可先让几位愿发表意见的同学,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横线的适当位置上,简述其观点。待全体都选定后再开始讨论。这一方式给学生们提供了公开发表意见的机会,以及获知多数人赞成某种价值取向的解释及理由,它将有助于学生

道德信仰及其意义

要准确地考察道德信仰,必须把握什么是信仰,要避免在信仰问题上的神秘主义,就要阐明信仰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特别是要突出信仰的主体性和信仰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信仰的确立,并不仅仅表现在对某种抽象观念的追求上,更主要地表现为对人类自身抽象化、幻想化了的本质力量的“崇拜”,表现在对人类生存发展方向的理想化诉求。从个体的心理动机来看,信仰是对人的自然生命有限性的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它作为对待、善待生命的根本态度,既是以承认生命的有限性为事实前提,又是以认同永恒价值或终极意义的“存在”为理论基础。换言之,信仰是人类所独有的精神活动,信仰是主体对人生有限性的一种观念上的提升方式,是理想与现实张力的结果。信仰是对生命不朽的精神追求.它树立的是个体生命终极归宿的理念,因而,信仰是每个有理智的有限生命体安身立命的依托。 信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超现实性。诚然,一方面,信仰来源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一个没有任何经验性基础的对象不太可能成为热情所钟的信仰客体。另一方面,信仰又不是简单地以当下的事实为根据,而是对它(尤其是其中的遗憾与苦难)的超越,是以理想这一特殊的方式关注着有缺憾的现实。是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一种渴望。信仰某一对象与其说是因为它实际地存在着,毋宁说是由于它美好从而应该存在,黄克剑名之为“虚灵的真实”。二是超功利性。如果说信仰是解决与调和人内心有限与无限、缺憾与完美等矛盾的结果,那么,任何人的信仰都有为个体自我服务的一面,进而是有益于人的精神安顿的(至少信仰主体自身是这么认为的),因此,从广义的功利概念上说,信仰确有其个人功利性动因的。然而,这种功利已经主要不是有赖于个体眼前的物欲满足来实现,而是在对所追求的对象的付出或牺牲中得到精神性的满足。凡信仰都是对眼前的、可变的、有限的功利的超脱,着眼于对长远的、恒定的、无限的功利的追寻,即为了永恒的光荣而舍弃暂时的需求。信仰是把有限的自我投人到无限的存在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于自我的超越。三是非逻辑性。按理说,一个合理而有益的信仰应该是理性化的信仰,这是“信”的主要根据。不过,仅有现实的理性,无以产生“仰”的崇高感,只有具有终极意义的对象才会激发人的崇敬情结。所谓“终极”是指因果链之外不能问“为什么”的那个“是什么”。“终极的存在”主要得依靠非理性的情感与意志的体悟,而主要不是由实践来检验和逻辑来证明。因此,任何信仰都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可实证性的知识和理性认知的基础之上,它蕴涵着强烈的情感色彩,表现着对于生命的大彻大悟。所以,信仰本身是实践的而非理论逻辑的,它除了有形而上的终极追问,还有基于生活体验的情感共鸣,并以“顿悟”、“启示”、“灵感”诸方式表现和开启自身。这也就为信仰埋下了神秘化和幻想性的伏笔。 总之,信仰是人类的秉性,是对生命不朽的精神追求,信仰旨在开辟从有限到无限的路径,把有极幻化为无极,将相对摧升为绝对。合理的信仰是人类理性的非理性表达。信仰不应以科学与非科学而应以有益与无益来分类。合理的信仰是人赖以生存、自立和发展的意义支撑;共同的信仰既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又是民族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 道德信仰是人们基于对道德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的认知,以及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推动而产生的对道德(包括道德规范、道德理想和道德人格)的笃信与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和付诸道德行动的特殊情感。这一概念较为全面地涵盖了信仰的对象、基础、动因和意义。道德信仰同样具有信仰的一般特征,不过,道德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特殊类型自有其独特性:其一,它是理智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就其情感层面而言,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的终极关怀,它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明晰的逻辑实证性。不过,道德信仰之不同于宗教信仰,特别是社会主义的道德信仰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道德信仰,就在于它不是对某种子虚乌有的神秘之物的非理性的盲目崇拜,而是在现实的道德关系基础上对既有道德状况的超越性把握。正如有学者所论,道德信仰是通过理性来完成并且是对道德理性认同的非理性表达,它是道德理性的非理性存在方式。道德信仰的理智性表明道德信仰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基于现实性基础上的理性确保了道德信仰(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的现实性,避免其陷入盲目、迷信与偏执;基于情感基础上的非理性又提供了道德信仰的自愿性、感召力和意志力。然而,道德的鲜明的主体性和情感性表明在理智与非理智的统一中非理智性占据主导地位。 其二,它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道德源于社会生活,道德的现实生活基础确保了道德信仰具有不同于其他信仰,特别是不同于宗教信仰的现实力量;社会主义道德利益基础的普遍性,使其克服了以往道德的理论与实践的分离性,克服了由此产生的道德虚幻性乃至虚伪性,确保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具有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