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曲霉产果胶酶的分离提取及活力测定
黑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果胶酶培养条件的研究

菜渣 5 ,黄豆粉 5 ,N ., + . ,eO ̄H00 5 g HHP 0 % FS , : 0%.料水比 l 2 g O 4 7 . :。采用此优化的培养基在培养温度 3 ℃ 6 和
初始 p 自然条件下进行发酵 。果胶酶酶活力可达 5 6 . Ug( H 58 / 干曲 ) 4 。 关键词 :黑 曲霉 ;甜菜渣 :固态发酵 ;果胶酶 中图分类号 :T 2 1 ’ S0.5 2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8X 2 0)5 0 6 - 4 0 7 9 4 (0 80 - 0 1 0 -
212 甜 菜渣与 黄豆粉 的 比例对 果胶 酶产 量 的影响 . .
玉米 粉 桔 皮Βιβλιοθήκη 黄豆 粉 麸皮 图 1 培 养基 中添加 不同碳 源对 产酶的影 响
甜菜渣与黄豆粉的合适 比例不但促进果胶酶的产酶量而且会减
少原 料 的浪费 ,因此 按甜 菜 : 豆粉 =1 0 黄 0: ,8: ,.: ,5: , 2 6 4 5
P A培 养基 D ’ 。
1 . 固体发酵基本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2 3
甜菜渣 5 , 2 L 然 p 装于 20 L三角瓶中, 2 ℃灭菌 2 i。 水 O ,自 g m H, 5 m 11 0 n 接种量 1 m 个孢子,干曲, g 3 ℃培养 7 h 6 2。
14 粗酶 液制备 .
冯红 ,刘晓 兰 ,郑喜群
( .齐齐哈尔大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 10 ; 1 6 0 6 2 齐齐哈尔大学 农产品加工黑龙 江省普通 高校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齐齐 啥尔 1 10 . 60 6)
摘要 :对黑 曲霉 HY 4固态发酵生产果胶酶的培养条件进行 了研究 ,固态发酵培养基组分为 :2 0 A 5 mL三角瓶中甜
柚子皮黑曲霉的分离鉴定及产酶特性研究

柚子皮黑曲霉的分离鉴定及产酶特性研究张超凤;汪雨晨;陈卫平;张凤英【摘要】对柚子皮上自然生长的黑曲霉进行分离鉴定,并探讨其产酶特性.以平板稀释法从柚子皮上分离出一株霉菌菌株,通过观察其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对照《真菌鉴定手册》判定该菌株的种属;采用鉴定培养基法对其产酶特性进行分析.根据柚子皮的成分特性,以干柚子皮为主要原料,该菌为生产菌株,采用固态发酵法探究培养基的成分、柚子皮含量、培养基初始含水量及发酵时间4个因素对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可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固态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柚子皮12g,麸皮0.5g和(NH4) 2SO40.5g,培养基初始含水量保持在68.5 mL/100 g,培养时间控制在60 h左右时纤维素酶产量较高.%Aspergillus niger naturally grow on pomelo peel was separated and characterized,and investigated for its enzyme-producing features.Plate dilution method was used to isolate a mold strain,and it was identified through observ ing its morphological and culture features,and compare to Fungi Characterization Handbook to judge the genus and species of the strain.The identification medium is adopted to discuss the enzym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Dried pomelo peels as major rawmaterial,according to the component feature of pomelo peel,and the strain as producing strain,adopting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n cellulase activity of four factors,component of culture medium,the content of pomelo peel,the initial water content of the medium,as well as fermentation time.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train was Aspergillus niger and it can produce fourenzymes:amylase,protease,cellulase and pectinase;12 g pomelo peels,0.5 g wheat bran,and 0.5 g (NH4)2SO4,and initial water content at about 68.5mL/100 g and fermentation time at about 60 h,the yield of cellulase was at the higher level..【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7(037)003【总页数】6页(P22-27)【关键词】柚子皮;黑曲霉;固态发酵;纤维素酶【作者】张超凤;汪雨晨;陈卫平;张凤英【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4450;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4450;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4450;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44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3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是一种常见的繁殖能力较强的真菌,且又是不产生毒素的安全菌种,因而被人类长期利用[1]。
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生产果胶酶的工艺研究

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生产果胶酶的工艺研究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生产果胶酶的工艺研究一、引言果胶酶是一类重要的工业酶,在果汁酿造、果蜜糖化、纸浆漂白等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果胶酶生产方法多采用液态发酵,但该方法存在投资高、废水多、反应不均匀等问题。
因此,开展固态发酵果胶酶生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优化果胶酶的生产工艺,提高酶活力和产酶量。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我们选择了黑曲霉HG-1作为发酵菌株,购买了苹果渣和棉粕作为底料。
实验中,我们对不同比例的苹果渣和棉粕进行试验,以确定最佳的底料组合比例。
2. 试管中固态发酵实验首先将苹果渣和棉粕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使底料湿度达到50%左右。
然后将混合后的底料分装到试管中,每个试管重量为20g。
接下来,用菌针在试管中接种黑曲霉HG-1菌株。
将试管封闭,放置于恒温振荡器内进行固态发酵。
3. 试验参数调控在菌种接种后的发酵过程中,我们调节温度、pH值和发酵时间等参数,以寻找最佳的发酵条件。
4. 酶活测定发酵结束后,取出试管中的发酵产物,加入适量的缓冲液并用搅拌器打碎。
然后离心收集上清液,测定其果胶酶活力。
四、结果与讨论1. 底料组合比例的优化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发现当苹果渣与棉粕的比例为4:1时,果胶酶的产酶量最高。
2. 发酵条件的优化经过试验比较,我们发现在温度为35℃、pH值为5.0、发酵时间为72小时时,果胶酶的产酶量最大。
3. 酶活测定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发现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的果胶酶酶活力为XX U/ml。
五、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黑曲霉HG-1进行了苹果渣和棉粕的固态发酵,优化了果胶酶的生产工艺。
结果表明,最佳的底料组合比例为苹果渣与棉粕的比例为4:1,最佳的发酵条件为温度35℃、pH值5.0、发酵时间72小时。
最终,我们得到的果胶酶酶活力为XX U/ml。
高二生物 酶活力的测定

开 关
(1)酶活力单位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min 内能转化 1μmol 底
物的酶量。测定过程中温度保持在 25 ℃,其他条件如pH 和
底物浓度等均应采用最适条件。
(2)测定方法
①一是测定完成一定量反应所需的时间,所需时间越短,说 明酶活力 越高 ;反之,酶活力 越低 。
学习探究区
第6课时
②二是测定在一定条件下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
学习探究区
第6课时
2.果胶酶可以将果胶水解成 β半乳糖醛酸,而半乳糖醛酸具有
还原性糖醛基,可用次碘酸钠法定量测量,其原理如下:碘
本 在碱性溶液中可以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碘酸盐,次碘酸盐
课 栏
能与醛糖反应,从而使醛糖氧化成糖酸盐。
目 开
RCHO+I2+3NaOH→RCOONa+2NaI+2H2O
关 醛糖
(2)为什么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
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
本 答案 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可以保
课
栏 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避免了果泥和果胶酶混
目
开 合时影响混合物的温度,从而影响果胶酶活性的问题。
关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温度 ,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应确保各实
表示在温度为 a 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
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B )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A.曲线 1 B.曲线 2 C.曲线 3 D.曲线 4
解析 从图一可以看出,当温度由 a 变为 2a 时,酶促反应 速率提高,所以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图二中的饱和值。
学习探究区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黑曲霉固体发酵产嗜酸性果胶酶的研究*

mi n mg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Ke y wo r d s pe c t i n a s e; a s p e r g i l l us ni g e r ;e n z y ma t i c p r o p e ti r e s ;v i s c o s i t y
中 图分类 号 : T S 2 6 1 . 1 + 2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3 — 6 0 0 4 ( 2 0 1 3 ) 0 2 — 0 0 3 6 — 0 4
黑曲霉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和活力测定试验指导

黑曲霉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和活力测定实验指导(综设实验)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黑曲霉ASP.Niger的固体发酵工艺2、掌握粗酶浸提、硫酸铵分级沉淀的原理和操作3、掌握透析原理、脱盐及透析袋的处理方法和使用4、掌握β-甘露聚糖水解各种甘露聚糖之间β-糖苷键的机制和理论5、掌握以魔芋精粉为底物DNS光度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发酵制品中β-甘露聚糖酶活力的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1、微生物的β-甘露聚糖酶都是诱导酶,只有在培养基中含有β-甘露聚糖时才进行β-甘露聚糖酶的合成,产酶最适培养基除需要一定的碳氮源,还加入一定诱导物魔芋粉。
2、硫酸铵分级沉淀(盐析)原理中性盐浓度增高到一定数值时,使水活度降低,进而导致蛋白质分子表面电荷逐渐被中和,水化层逐渐被破坏,最终引起蛋白质分子间相互聚集并从溶液中析出。
3、透析原理、脱盐:酸性β-甘露聚糖酶相对分子质量为39000和40000,选择MWCO(切割分子量或截留分子量)14000的透析袋,透过掉分子量小于10000的蛋白质;并借助分子扩散脱盐。
4、DNS光度法测定还原糖:β-甘露聚糖酶能水解含β-1,4甘露糖苷键的甘露多糖(包括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葡萄甘露聚糖等),以魔芋精粉为底物主要得到含还原性端基的甘露寡糖,还原性端基与DNS试剂共热后被还原生成氨基化合物。
在过量的NaOH碱性溶液中此化合物呈棕(桔)红色,在52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光吸收值呈线性关系,利用比色法可测定样品中的含糖量,由此测定出酶的活力。
三.实验试剂和器材菌种: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JXW12-1,生物工程发酵实验室保藏。
斜面培养基:马铃薯20.0%,蔗糖2.0%,琼脂 2.0%,pH自然,此培养基用于菌种保藏、斜面种子和平板分离。
二级种子培养基:250 mL三角瓶装麸皮10g,水12mL,121℃灭菌30 min;接种一菌耳斜面种子,32±1℃静置培养96h,其间翻曲2~3次。
实验报告果胶酶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胶酶的提取方法;2. 掌握果胶酶活性的测定方法;3. 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果胶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由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和半乳糖醛酸酶组成。
它能够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使植物组织变得柔软,便于提取。
本实验通过提取黑曲霉等真菌中的果胶酶,并测定其活性,以了解果胶酶的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黑曲霉菌种- 柑橘皮- 硫酸铵- 乙酸乙酯- 氯化钠- 碳酸氢钠- 磷酸氢二钠- 磷酸二氢钠- 果胶- 水浴锅- pH计- 离心机- 移液器- 烧杯- 试管- 滴定管- 酶标板- 酶标仪2. 实验试剂:- 磷酸盐缓冲液(pH 6.8)- 果胶酶提取液- 果胶溶液- 氯化钠溶液- 碳酸氢钠溶液- 磷酸氢二钠溶液- 磷酸二氢钠溶液四、实验方法1. 果胶酶提取(1)将黑曲霉菌种接种于装有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培养48小时。
(2)将培养好的黑曲霉菌种接种于装有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培养48小时。
(3)将培养好的菌液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收集菌体。
(4)将菌体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杂质。
(5)将洗涤后的菌体加入硫酸铵溶液中,搅拌溶解,调节pH至7.0。
(6)将溶液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收集沉淀。
(7)将沉淀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杂质。
(8)将洗涤后的沉淀加入乙酸乙酯溶液中,搅拌溶解,去除蛋白质。
(9)将溶液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收集沉淀。
(10)将沉淀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杂质。
(11)将洗涤后的沉淀加入氯化钠溶液中,搅拌溶解,调节pH至7.0。
(12)将溶液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收集沉淀。
(13)将沉淀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杂质。
(14)将洗涤后的沉淀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搅拌溶解,调节pH至7.0。
黑曲霉生产糖化酶及酶活测定

第19卷 第7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19 No.7 2010年7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Jul. 201092 文章编号:1008-8717(2010)07-0092-03黑曲霉生产糖化酶及酶活测定单 海 艳(牡丹江大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摘 要:本文对黑曲霉突变株Uv11-48生产糖化酶液体深层发酵进行了全程生产工艺的研究,证实了黑曲霉突变株是一种产孢力强、抗污染能力强、易培养的糖化酶生产菌,经液体深层通风发酵可得出:只要充分利用突变株的有利条件,掌握好菌种特性,合理配制营养,控制好发酵条件,便可获得高酶活力的高产糖化酶。
本实验还运用了几种酶活力测定方法,以资进行优劣探讨。
关键词:黑曲霉;液体通风发酵;糖化酶;酶活力 中图分类号:Q-331 文献标识码:B 一、前言(一)黑曲霉菌种特性 1.黑曲霉的分类地位黑曲霉在分类学上处于: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黑曲霉群,拉丁学名:Aspergillus niger 。
2.黑曲霉形态、生理、生态特性孢子头呈暗黑色,菌丝体由具横隔的分枝菌丝构成,菌丝黑褐色,顶囊球形,小梗双层,分生孢子球形,平滑或粗糙。
一般进行无性生殖,其可育细胞称足细胞。
3.黑曲霉突变株的形态、生理、生态、特征 在查氏培养基上菌落曲型为炭黑色,有辐射沟纹,从菌落边缘向中心,分化为伸长部位,活性部位,成熟部位,老化部位几个区域即孢子萌发最早出现于中心部位是伸展部位,并逐渐形成密生部位,分生孢子部位,最后在中心出现的是成熟部位,菌落背面无色或稍黄。
(二)糖化酶的分类、地位、性质及用途 1.糖化酶在国际酶学委员会,在系统命名法中的地位糖化酶是淀粉酶,在系统命名法中属水解酶类。
2.糖化酶的性质糖化酶(glucamylase )又名糖化型淀粉酶(glueoamylase )或淀粉葡萄糖苷酶。
其系统名称为淀粉α1.4-葡萄聚糖水解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酶液稀释:将获得的粗酶液用缓冲液稀释10 倍,100倍,1000倍,作为待测样品。 6酶活力测定: ①标准曲线的绘制 : 准确配置1mg/ml D-半 乳糖醛酸溶液为标准样,取十只25ml刻度试 管并编号,按表一在各管中加样。
表一标准样的配置:
管号 标准样(ml) 蒸馏水(ml) DNS试剂(ml) 0 0 4 2.5 1 0.2 3.8 2.5 2 0.4 3.6 2.5 3 0.6 3.4 2.5 4 5 0.8 1 3.2 3 2.5 2.5 6 1.2 2.8 2.5 7 8 9 1.4 1.6 1.8 2.6 2.4 2.2 2.5 2.5 2.5
四注意事项:
* 3· 5-二硝基水杨酸有毒性,实验时需戴 口罩及手套。 *实验结束后需把装过菌种的仪器高压灭 菌。 *DNS试剂见光易分解,实验操作时应尽 快进行。 *
谢谢
O(∩_∩)O
果胶酶的应用:
一果汁果酒澄清; 二蔬菜汁的过滤; 三水果和蔬菜的浸解,液化,生产单细 胞果汁和菜汁; 四果实脱皮; 五木材防腐; 六麻类脱胶; 七棉织物精炼加工。
一实验原理(DNS法):
该 方法 是利 用 果胶 酶 在一定 温度 、时 间 等条 件 下水 解 果 胶 , 释 放 出还 原 性 D半 乳 糖 醛 酸 ,与3,5- 二 硝 基 水 杨 酸 共 热 产 生 棕 红 色的 氨 基 化 合 物 , 即 发 生 显 色 反 应 。在 一 定 范 围 内 , 水 解 生 成 D-半 乳 糖 醛 酸 的 量 与 吸 光 度 成 正 比 , 与果 胶 酶 活 力 成 正 比 , 通 过分光 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果胶 酶 的 活 力 。该 方 法 ( 又 称 分 光 光 度 计 法)。
*波长的选择:1号管为标准空白样,任选其 他一支(如6号)在450~550nm处每隔10nm 测溶液吸光值,再以蒸馏水为空白样,在 450~550nm的范围内每隔10nm测定1号试管 吸光值。选取最适 波长,在此波长下以1号 为对照,测定其他试管OD值,利用回归分析 求得标线方程和相关系数。 *DNS试剂用量的选择:如表1,其他试剂用 量不变,将DNS试剂设三种处理即1.5,2.5,5.0, 然后在最适波长下测定OD值,通过回归方程 求得标线方程及相关系数。根据相关系数确 定DNS最适用量。
黑曲霉产果胶酶的分 离提取及活力测定
果胶酶,分解果胶的一个多酶复合物,
通常包括原果胶酶、果胶甲酯水解酶、 果胶酸酶。通过它们的联合作用使果胶 质得以完全分解。天然的果胶质在原果 胶酶作用下,转化成水可溶性的果胶; 果胶被果胶甲酯水解酶催化去掉甲酯基 团,生成果胶酸;果胶酸经果胶酸水解 酶类和果胶酸裂合酶类最终降解生成半 乳糖醛酸。
并立即放入沸水浴中煮5min,终止反应 并冷却;分别取甲乙管的反应液2ml于 两支试管中,在分别给甲乙两管加2ml 蒸馏水,加一定体积的DNS试剂(已确 定的最适用量),混合,沸水浴5min, 取出,立即冷却。加蒸馏水定容至25ml: 以标准空白为基准调零,在最适波长下 测得OD值.由于稀释酶液为三个梯度, 可分成三组进行测量,最终选取最适浓 度进行酶活计算。
用测得的OD甲-OD乙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得 相应的D-半乳糖醛酸的量,代入下列公 式计算果胶酶活力。
7计算:果胶酶活力(U)=Y· 2/t; N· 其中OD甲:酶样吸光值 ; OD乙:空白样 吸光值 ;Y:酶作用生成的D-半乳糖醛酸 (mg); N-样品稀释倍数;2-测定没活 力时取了反应液的½ ;t-反应所用时间 (h)。
③果胶底物(5g /L):称取0.5g果胶,用 ph=4.8的缓冲液溶解,充分搅拌后用缓冲液 定容至100ml,置于冰箱冷藏(2~5℃)。 ④D-半乳糖醛酸(1mg/ml):精确称量 1.000gD-半乳糖醛酸,用缓冲液定容1000ml。 4粗酶液的制备:发酵结束后,在三角瓶中 加入培养基总量5倍体积的生理盐水,置于 40℃水浴中,120r/min浸提1h,一层滤纸过 滤得粗酶液。
*果胶底物用量选择:设置果胶底物用量分别 为0.2,0.5,0.8,1.0,1.5ml,根据酶活力的测定结 果确定最适的果胶 用量。 ②活力测定:于甲乙两支25ml试管中分别加 入一定量果胶底物(已确定的果胶用量), 在48℃水浴中预热5min;于甲乙管中分别加 入4mlph=4.8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甲管中加 入1ml稀释酶液,立即摇匀,在48℃水浴中准 确反应30min,在向乙管中加.8)。首先制备 0.2mol/L的乙酸aq和0.2mol/L的乙酸钠aq,后 将0.2mol/L的乙酸aq410ml与0.2mol/L的乙酸 钠aq590ml混合均匀,用酸度计测定。 ②DNS试剂(3g/L):称取3.00g 3· 5-二硝基水 杨酸溶解于500ml蒸馏水中。逐步加入 10.4gNaOH,91gC4H4KNaO6.4H2O,2.5g苯酚 和2.5g无水亚硫酸钠温水浴(不超过48℃) 中不断搅拌,直至溶液澄清透明。冷却后用 蒸馏水定容至1000ml,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 菌株:黑曲霉 试剂及材料:果胶, D-半乳糖醛酸,3· 5-二 硝基水杨酸,葡萄糖,乙酸-乙酸钠缓冲液, 无水亚硫酸钠,酒石酸钾(C4H4KNaO6·4H20), NaOH,苯酚; 仪器:分光光度计,PH计,恒温培养箱,超 低温冰箱,光学显微镜,冻干机,血球计数 板,水浴恒温振荡器,电子天平,透析袋, 滤纸; 培养基:1斜面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和查氏 培养基。2基础发酵培养基:麸皮15g,
(NH4)2SO4 0.3g,水15ml,三角瓶分装,0.1Mpa 灭菌25min。 三实验步骤: 1果皮粉的制备 : 将果皮粉60℃烘干,用粉 碎机粉碎后经100目筛得到的粉末即为试验所 用的果皮粉(促进黑曲霉产酶)。 2孢子悬液的制备:取新鲜的活化的PDA(马铃 薯葡萄糖琼脂)斜面,加10ml生理盐水,洗 下孢子至装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震荡10分 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调整孢子浓度大于 1.8×107个/ml,在适宜条件下放入发酵培养 基中进行发酵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