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以下不同的种类。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

教学目的与目标的区别是什么 2010-05-19 14:36:32 chifeilong 一、教学目标 什么是教学目标。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第一,二者提出或制定的依据相同。无论是"教学目的"的提出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教学大纲所限定的范围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总目标。 第二,二者对教学所起的作用相同。无论教学目的还是教学目标,都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第一,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依据看,教学目的的提出仅仅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除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之外,还要依据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提供的参照系和本地教学的实际水平。 第二,从确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所着眼的主体看,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教师的活动的一种期望,但其结果是否符合这种愿望,却难以预料和检测。教学目标则着眼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它不仅对教师实用,对学生也是必要的、适用的。 第三,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时所使用的动词看,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了解、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因而比较抽象、笼统、模糊;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不易测量。而教学目标的描述则多采用"说出、归纳、说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可用课堂上的随机检测、配套的达标自测题、形成性练习题和单元检测题等,通过测试,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第四,从二者所直接作用的对象看,教学目的只对教师的教有直接指向作用,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能使教和学目标一致,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较好地统一起来。 第五,从二者组合的结构层次性看,教学目的往往是孤立的、单一的结构,缺乏明确的层次与序列,因而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的确定,只能取决于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教学目标则将较为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分明的几个部分,它不但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而且提出了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即通过对简单行为的逐个实现达到对复杂行为的最终实现,因而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的具体的指导作用,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所能达到的,是一次活动的具体目标,可测,可界定的。而教学目标是

全面把握教学目标

全面把握教学目标,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新小:左玲珠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点。我觉得要想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得先全面把握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也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怎样才能全面把握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呢?根据我听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和自己教学的一些体会,我认为可以用一个“吃”字来概括: 一、是吃准学生: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准备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②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③哪些内容自己能学会?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只有准确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目标。 二、是吃准教材:我觉得认真钻研教材是全面把握教学目标的的基础和前提。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也才能更全面地把握住教学目标。首先,目标的定位要准,要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以及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在备课中,我们必须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当教学内容确定以后,应该认真考虑: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难点。第二,目标定位要全,既要有知识技能的目标,又应有发展性的目标。我们要搞清哪些方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需要在教学中

对教学目标的评析

一、对教学目标的评析 《加、减法的笔算》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与借鉴: (1)注重从新课改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出发进行分析,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条理清晰。(2)教学目标的分析符合教材内容的要求,各个目标具有层次性;教学目标分析阐述合理,既有要求学生达到的基本目标,又阐述了要达到这些目标所要采取的教学策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教学目标可以清楚地检查课程内容的范围,有利于促使学习内容覆盖动作、情感和认知领域以及每个领域的各个层次,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比较符合小学二年级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并在教学中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更加善于思考,善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议:由于学习者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注意的持久性较差,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优势,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外界影响比较大。应该把“能认真、正确书写竖式的格式”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而且他们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概括事物的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的直观形象水平阶段。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直接感知的。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进行描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我认为此案例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进行了认真分析,分析得很透彻、切合实际。 一、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评析 1、对《加、减法的笔算》一课教材中的意义、地位和作用,还有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重难点的分析都比较到位。 2、注重从新课改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出发进行分析,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条理清晰。 3、教学目标的分析符合教材内容的要求,各个目标具有层次性;教学目标分析阐述合理,既有要求学生达到的基本目标,又阐述了要达到这些目标所要采取的教学策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4、教学目标提供并保证了课程的方向性和稳定性,使有关人员对课程有一个清晰、统一的认识。 5、教学目标可以清楚地检查课程内容的范围,有利于促使学习内容覆盖动作、情感和认知领域以及每个领域的各个层次,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6、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比较符合小学二年级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并在教学中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更加善于思考,善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议:由于学习者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注意的持久性较差,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

如何确立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现在每个学科都是集体备课,同学科、同一节课确立的教学目标是相同的,我知道,每一节课都是经过本学科教师精心准备的,甚至经过了几次修改完成,集中了集体的智慧。每节课都是如此,那么放眼我们的常态教学又当如何呢?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如何确立和陈述教学目标”实行认真的思考。 事实上,教学目标过于笼统一直是各学科教学长期存有的一个问题,很多教师确立教学目标,往往是凭经验或照抄参考书,所定目标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就是或高或低,忽左忽右。时至今日,《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几经修改,已经明确并制订出了各学科教学的目标,它将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检验学生“学”得怎么样,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怎么学”和教师“怎么教”的问题。 但是问题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常常一只眼睛看过程与方法精彩纷呈,一只眼睛看分数高低论英雄,却把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给丢了。我们知道,教学目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导向功能,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评价功能,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调节功能,影响并制约着教学程序的设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等等一切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激励功能,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师生双方都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首先确立并陈述教学目标,然后才是为了达成目标而选择的教学策略、拟定的教学程序,以及为实施目标所实行的教学活动过程。 那么应该如何确立和陈述教学目标呢?再度学习《课程标准》,我从中理解到: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上,建立在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这样才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第二,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检测。 第三,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融合,层次清楚。

怎样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物理教学准备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上好一节课,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教师必须事先明确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做什么,学习哪些内容,学习这些内容达到什么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在教学活动中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等。这就同作战之前要制定作战计划一样重要。 长期以来对教学起导向作用的是教学大纲,而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要求是笼统抽象的。它不可能对每一教学内容(知识点)提出很具体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之前制定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作用及其特点 (一)作用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 可见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对教与学的双方都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控制作用。 (二)特点 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与原来常用的教学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而且存在很大差异。 教学目的是指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达成某一质量规格的总的规定。它指明了学生应在物理知识、能力和物理素质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教学目的的确定主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其着眼点是教师的教。因此它是一个一般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有计划的物理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所要实现的教学成果。它是制定物理教学计划、课程编制、教案设计以及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学目标的确定除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外,更主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教师教的同时,更着眼于学生这个主体。因此它更具体,深广度更明确,操作性更强。 可见,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比较起来具有:整体性——概括整个教材,教学理论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合理性——根据当地或班级学生的实际水

教学目标的达成是评价一节课的主要标准

教学目标的达成是评价一节课的主要标准 ——九中观李国峰老师的课有感 今天上午在九中听了李国峰老师讲授的一节课——《小圣施威降大圣》,感觉很新鲜,构思独特,甚至有找到知音的感觉。但是在评课时,连李国峰老师本人也认为自己的课前引入过长,占用了过多的时间。可能好多老师也有同感,且不说李国峰老师这样说是不是发自内心,我却有点不平了。 我认为李老师这样安排很妥当。 首先,我觉得大家都有一个定势思维,就是讲哪一课就快速进入这一课的学习,才是重点突出,主题鲜明,说别的就会淡化主题。这种认识本身没什么问题,这是对事物最直接的认识,我本人也赞同,但是如果把它当做评价一节课的标准或者大前提,再或者是必须要这样做,我觉得就有问题了。岂不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欣赏园林还有“曲径通幽”之妙呢? 这关系到语文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并没有明确提出教材的篇目,只是提出了理念、总体目标、教学建议等,所以全国各地的教材不尽相同,具体选哪一篇也仅仅把它当做例子,当作达到目标所使用的材料,最关键的是通过这些篇目的学习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这就关系到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的问题。说到这里我想答案就不言自明了吧?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钻到教材的圈子里出不来。

再者说关于学生的思维训练的要求和表述,翻开《语文课程标准》也比比皆是:《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第二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总体目标与内容》也谈到“培养创新精神”、“发展思维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回过头来再看看李国峰老师设计的这一课的教学目标:1、学习丰富大胆的想象,训练想象能力;2、学习曲折有起伏地叙述故事的方法;3、学习运用描述法叙述故事。这个目标的设计很符合大纲的要求呀。 再看上课过程:先是让学生来一次头脑风暴——分组讨论瓜子皮的用途,这很显然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学生也很积极有兴趣;而后再回忆二圣的七变过程,体会品味作者丰富的想象、巧妙地构思、行文的曲折、情节的起伏,然后很自然地总结写作方法,再转到下一环节的写作训练,环环相扣,达成目标。这不很好吗?第一个环节既是引入新课又是课程本身的一部分,没有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时间短了也达不到目的。 用教学目标来衡量评价一节课已成为专家老师们的共识,也是比较便捷的一种方法。但如果在评价时附加了必须以某课内容为标准,是不是思维还没有放开的缘故呢?换一种方式:不说这节课是讲《小圣施威降大圣》,而说这是一节写作训练课,然后目标、过程、内容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低效、微效甚至无效的主要原因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对“教什么”这个方向性的问题缺乏充足的重视。从某种水准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很多专家就提出:就教学的有效性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王荣生教授提出,语文课“好课”的最低标准是:(1)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即知道自己想教什么、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2)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 但教学实际并非如此,问题有两个方面:(1)目标意识不强。很多教师平日备课,首先不是看教材,而是看教参。看教参是怎么分析教材,怎么确定目标,提供了哪些教学建议,安排了哪些课堂练习,甚至还会去查有哪些教师上过这个课,有哪些现成的教案、教学设计。然后,才匆匆地跟教材“见上一面”。教师备课时最不关心的教学目标,仅仅被当作一个条目抄到备课本上,如此而已。(2)教学内容模糊。我国的语文教材基本上是“文选型”教材。除了少量课文是编者根据教学的需要编写的以外,绝大部分选自以文学作品为主的各类著作。能够说,几乎没有一位作家在写作时就预见到自己的作品以后要让老师当教材去教,让孩子们当学材去学,作家并不是从教学的角度来写作的。从作品成为教材再成为教学内容,至少要有两次开发过程:第一次是编者经过遴选和改编,把作品编成教材,尽量适合某一年级的教学;第二次是教师细读文本,从教材中开发出对本班学生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来。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有限,我们必须对教材作“二度开发”,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看见什么教什么,这就是说要“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就阅读教学来说,当前大体有这样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学生读了课文,仅仅知道了一个故事。这样的阅读教学处于没有“入门”的状态。第二种水平,学生读了课文,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样的课表面上看似乎好一点,其实好不了多少,因为这是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并没有完成阅读教学应该担当的任务。第三种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协助学生积累语言、形成水平、发展思维、陶冶情操。这才是比较完整地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一、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效果标准。也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理应“学到什么水准,达到什么质量标准”。教学目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①导向功能,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②评价功能,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③调节功能,影响并制约着教学程序的设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等;④激励功能,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师生双方都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等等。所以,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尤为重要。 适切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以下特点:①恰当——教学目标的适切性。符合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和教材特点,适合本班学生的水平,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成。宁少勿多,宁低勿高,“每天进步一点点”。②明确——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用清晰明白的语言描述学生通过学习后行为发生的变化,可操作,可检测。③全面——教学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包含知识和水平、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避免顾此失彼。 如何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呢? 1.依据年段目标制定教学目标 在确定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之前,我们要对课程标准非常熟悉,尤其是对学段目标了如指掌,避免教学目标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现象。就阅读教学来说,年段要求是有层次和梯度的。 低年级,识字、写字无疑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同时还包括词和句的训练,初步的朗读训练。如《数星星的孩子》一课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理解9个生字,会写12个字,同时习得识字、写字的方法。 ②学习并积累词语。如,无数、珍珠、汉朝、天文学家、距离、清楚、钻研等。 ③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读好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④学习张衡从小细心观察、乐于探究的品质。 中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要继续实行词句训练,理解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教学的重要目

教学目标与评价(成就)

《搭石》教学目标与评价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谴、惰、俗”等7个生字。会写“洪、暴、猛”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等13个词语。评价: 选择正确的字音。(书面课后小测) 汛(xùn xūn )期伏(fófú)下 涨(zhǎng zhàng)潮谴(qiǎn qiǎng )责 俗(shúsú)语间(jiàn jiān )隔 人影绰(chuòcuò)绰脱鞋绾(wǎn wān )裤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流淌着的和谐美、人性美。 评价: 边读边思考:从中感受到了乡亲们哪些美好的情感?把最能打动你的句子进行个性化朗读。 二、过程与方法 1.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评价:

从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去想象画面,体会搭石上蕴含的人性美 2.用联系上下文、情景模拟的方法,体会文意 评价: 模拟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的情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中发现谦让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评价(堂上检测): 假如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总要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如果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总要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2.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升华。评价(书面): 艺术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美到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生活中的美。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 新课标 人教版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王金铎 200023 概要:本文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的分析,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物理的学科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在三个维度上关爱每一个学生,让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心词: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建立实施 1.课堂教学目标简述 1.1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也称为行为目标,是课堂教学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与灵魂,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教师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形成的根本。只有在正确的教学目标引领下实施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目标也是到达目标,是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和应具备的个性品质作为确定的、可检验的要求提出来的。教学目标是一种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由教师根据需要及课堂教学的实际加以调整、变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1.2新课程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新课程以对人的全面关注为前提,要求通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鼓励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改变过去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单一教学目标定位,提出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对人教育的全面关爱,从而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这无疑会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演绎、轻归纳;重理论、轻实践;重注入、轻情感的教育痼疾,让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使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过程。 物理教学是中学生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她在培养学生素质、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中所起的作用,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特别是在对学生获取、处理信息,观察、实验,理解、判断,发现、综合及科学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如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物理的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以便为学生中学总的学习目标实现奠定基础,是物理教学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现就对新课标的学习体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2.课堂教学目标建立的依据: 2.1学生依据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赖以存在的根本,课堂教学的目标必须与学生的学力水平相匹配,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学生的最佳发展区。如果目标设定过高,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在课堂上困难重重,四处碰壁,即使是使出全身的力气,也无法达到教师预设的学习状态,这样的目标即使事先规划得再好,也是无果而终的,她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的目标如果过低,课堂的内容是学生已经把握或者是基本把握的,则课堂上学生即使不太努力、或者只要稍作努力,也可以把握课堂所有内容,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失去了努力的必要,久而久之,就会对课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产生怀疑,从而对课堂学习感到可有可无,更谈不上课堂的高效率。当然,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也要注意他们在思维方式及能力上的差异。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由于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较低,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喜欢以身边的生活现象或事例,通过观察、体验与感悟认识事物,在教师的启发、集体讨论和辨析过程中形成知识。高中学生则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则希望通过精彩的物理实验、严密的理论推导或严谨的文字叙述,去归纳、理解、探究复杂的物理内涵,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认识事物。让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思维能力不断上升新的台阶。

教学目标注意的问题

小学语文的学习目标确定应注意的问题 大家知道,教学习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一篇课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因为学习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与优劣,优秀教师都是根据学习目标来组织和推进教学进程的。所以,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学习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之上,建立在学生的学习需要之上,建立在深入解读文本之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但是回过头来看我们的阅读教学,目标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很多时候,教学是有目标而不尊重目标,学生不明白今天这节课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听课的教师更不知道教学的走向是什么,因为很多时候,学习目标的制定是教师自己的事,课堂教学不需要把学习目标拿出来展示给学生、教师看,这就造成了目标制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造成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模糊。欣赏语言的,设计时着力于课堂语言的优美、有诗意;喜欢思维的,把精力放在问题的难易程度上;关注生成的,注意力集中于意外生成,等等。可以说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学习目标真的可以那么随意?真的是无足重轻吗?答案是否定的。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对于学习目标把握不准确,存在学习目标越位、缺位、不到位现象。年段不同,学习重点也应该不同,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年段的教学侧重点也不相同。就阅读教学而言,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无疑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同时还包括词和句的训练,初步的朗读训练。中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要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理解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要加强段的训练,注重段的理解、积累与运用。高年级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

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技能第五章(2)课堂作业 阐述教学目标的功能。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师通过这三个维度的设置,进而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具体来说也就是对讲课有一个导向功能、对教师授课结束后有一个测度的而功能、对教师在讲课的过程有一个控制功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激励老师进行更多的穿心的功能。下面是教学目标的功能具体阐释: 1.导向功能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引导执行、预定结果的作用。教学目标预先规定了教学活动的大致进程,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也就是教学目标一一落实的过程。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活动要取得怎样的结果,先达到什么结果,后达到什么结果以及它们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等等。另外,学生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也会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计划性及参与的热情。因此,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导向作用,确立正确合理的教 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 2.测度功能 教学目标作为预先规定的教学结果,是检查、评价教学成效的尺度和标准。当科学的、可检测的教学目标确定后,可以此为基础设计标准参照测试题,检测教学效果是否达成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测度方式主要有三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无论是哪种评价,都要依据教学目标来拟订测试题。如果教学目标缺乏科学的、客观的衡量功能,那么无论是测验的效度、信度还是试题的难度、区分度都将失去保障,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水平的衡量和评价也容易失误。因此,教学目标是对教学结果进行科学的测试、确定客观评价的基础。 3.控制功能 教学活动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下的双边互动过程,是活生生的。教师要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差异,有效的调控教学,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课堂控制的依据。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对教学活动起着控制作用,从教学过程的起始直至结束,每一个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讨论、测验和评价等,都受它的调控和引导。也正是有了明确、适当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才得以把教师、学生和其它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一起,协调一致,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4.交流功能 教学目标的陈述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明了教学的目的,同时还清楚地告诉学生在课堂结束时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些任务。作为教师,在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要知道如何去说明这个目标以及什么时候可以确定目标已经实现。教学目标也方便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的监督与评价,家长不必知道具体的教学内容,只需根据教学目标的描述,就可知道孩子是否达到学校教育的要求。从目标交流的角度讲,对于教学目标的理解,教师、学生和家长应具有一致性,这也是明确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 5.激励功能

如何进行教学过程评价

从课堂教学要素来进行评价,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教学目标 首先,从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 想情感等几个方面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 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以新课标为指导,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知规律,难易适 度。其次,从 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二、教材处理 在处理教材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评价一节课时,既要看评 价对象在知识传授时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 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教学过程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 出来的。在课堂中直接表现为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2、评价教学思路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 2)看教学思路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 3)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 4)看教师在课堂上实际运作教学思路的效果 5)看课堂结构安排,课堂结构安排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时间多,内容松散),看讲与练的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

教学评价模板70241

教学评价模板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与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常用的教学评价种类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在做课程教学设计的同时进行,其结果反映在“学生特征分析”栏中;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随时填入课堂教学设计表中的“形成性评价”栏中。必要时可组织听课评议,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总结性评价则在整门课程结束后进行,根据测试的结果,进行教学效果分析评价。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是学习效果评价。它不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更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1.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它的质量决定了整个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对于课堂教学应经常进行科学地评价,以便肯定优点,发现不足,及时反馈,便于改进。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级。一级指标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3大项,下设14项二级指标、39项评价期望标准,如表1所示。

表1:课堂教学评价表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班级:_______________评价人:_____________

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需要设置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值,进行量化处理,如表2所示。其中: (1)表中给出的权重值为通用值。在具体运用时,各单位可根据学科不同自行拟定权重值的标准,但必须满足:1321=++F F F ;1151211=+++F F F Λ;1272221=+++F F F Λ;13231=+F F (2)计算每项指标实际得分(综合加权得分):∑∑==?==4 141 2020i i i i jk j i i x x R V n F F R V n F X

教学目标解读

岳麓版经济史教材解读 (杜苇按:我一向认为岳麓版的教材是最难的,在备课中有很多要点难以把握,这里推荐这一目标解读,旨在帮助一线老师解决备课上的一些问题。)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目标解读 原始农业从采集经济发展而来,最早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生产组织的小型化,农耕文明首先在中原地区达到很高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自春秋以后,随着自耕农的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古代社会长盛不衰的经济基础,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区别于西方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 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认识以“多元交汇”和“精耕细作”作为主要特点的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世界农业文明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农具,水利和耕作技术的发展变化 难点:对小农经济的认识和评价.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目标解读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私有制取代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统治者实行均田制,抑制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兼并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斗争,宋以后农民很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租佃关系逐渐普遍,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步提高,社会在不断前进,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 通过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基本形态的演变特征的认识,初步理解土地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制度在社会形态转型和同一社会形态内部政权结构渐变过程中的深远影响. 重点: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难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形态的演变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目标解读 汉代经济分为四大经济区,其中黄河流域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农耕经济中心逐渐由北方黄河流域移至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 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域的学习,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以及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重点:古代中国四大经济区以及人口迁移的历史。 难点:我国古代经济区域的多样性和重心南移的原因。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目标解读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计划性主要反映和体现在教学目标上。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占据首要位置,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具体到一节课,课堂教学目标是其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归宿。注重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是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因此教学目标的描述也多采用“说出、归纳、说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在检测上也具有可操作性,如可用课堂上的随机检测、配套的达标自测题、形成性练习题和单元检测题等,通过测试,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基于以为对教学目标的描述,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确立教学目标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依据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作为一种教学文件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我们设计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这一内容时,它分别是教材的P46、P57、P87,分析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数的认识的具体目标有如下阐述: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对教学目标的合理把握

对教学目标的合理把握 常常有老师觉得,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更加严重了。这其中客观原因固然很多,但不容置疑教师自身目标意识的淡化、弱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与标准,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评判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但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状况看,我们的教学目标或流于肤浅,或过于繁杂;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含混不清;实现目标的教学策略不当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以下就结合开学来听取的一些随堂课,谈一些想法和体会。 一、瞻前顾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每一门学科,都是一个知识体系,因此每一节课,作为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一个环节,都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对教材的前后编排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全面了解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关键。 1、根据教材的前后编排定位教学目标 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的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知识点的增加;内容具体教学年段的调整;教材叙述方式和呈现方式的转变等等。 在具体实施中不少教师感到十分困惑,对于这个变化的反应是各有不同。因为按照传统教材知识点比较集中,这样教师教学的目标就十分明确。新课程把知识点进行分散处理,可能总体的目标不会变,但这里就牵涉到每个学段分散的目标。教师不光对当前教学的知识点要有深入的研究和认识,还要了解清楚此知识点之前已教学过的内容以及它的后续编排,只有整体系统地解读教材,才能对执教内容的教学目标有合理的定位。 例如:对于小数这个知识点,它的初步认识安排在三下,这一单元的知识目标是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完成了本单元目标的解读后,为了更好地把握小数初步认识起始课的目标定位,教师还特地去了解了小数后续教学的安排,小数的第二次教学是安排在四下,具体目标是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样对后续教学有了了解教师就不至于会拔高教材了。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定位教学目标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之欧阳语创编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确 立的依据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计划性主要反映和体现在教学目标上。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占据首要位置,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具体到一节课,课堂教学目标是其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归宿。注重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是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因此教学目标的描述也多采用“说出、归纳、说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在检测上也具有可操作性,如可用课堂

上的随机检测、配套的达标自测题、形成性练习题和单元检测题等,通过测试,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基于以为对教学目标的描述,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确立教学目标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依据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作为一种教学文件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我们设计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这一内容时,它分别是教材的P46、P57、P87,分析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数的认识的具体目标有如下阐述: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6)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对学生在这一阶段应达到的目标阐

讲义(四)把握精准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讲义四:把握精准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行为。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行为。因此,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从课堂教学设计人手。而课堂教学的设计,必须把握学生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的特点。 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行为。因此,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从课堂教学设计人手。布鲁姆曾说过:“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们也常说:“学要有目标,赶要有方向。”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教学之前,教师要明确: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结果,这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该首先要求教师对新课标要烂熟于心,其次,还要把握教学内容,弄清楚课程标准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的确定除了基于课标以外,还应该遵循学情,而这一点是不少老师所忽视的,基础点确定好,目标才能更有实效。同时要吃透教材,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此外还要积极与伙伴校进行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尽最大可能优化教学目标。 最后设定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差异性。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目标是不相同的。因此不能按统一标准来设定目标,否则,必然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虽然要制定面向全班每个学生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现实的,但是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则是可行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就是教材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难点,是难于理解或领会,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的内容。“难”还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由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评价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如何评价教学设计的好坏,一般应该看教学过程中是否强调了下面四个基本要素,是否解决了三个重要问题 这四个基本要素是: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每一个局部和环节,又是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首先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调控教学信息,完成教学任务。 2.学习特征 分析教学对象的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 3对教学资源的分析 4 对教学评价的分析。 此点必须周密考虑,做出评价设计。做到确定评价对象和目的明确,评价内容和目标必须具体,制定出评价标准。还要充分的获取定性,定量的资料,最后进行价值评判。 三个主要问题: 1.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 2.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即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3检查和评价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节好课的特征必须照顾到教学的十个教学环节: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选择课题和任务;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科内容;阐明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活动;利用教学资源;提供辅助性服务;进行教学评价;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 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专门研究了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1、诊断功能 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共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成效和缺陷、矛盾和问题。全面的评价工炸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如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中哪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就学生个人来说,主要是由于智力因素,还是学习动机等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教学评价如同体格检查,是对教学观状进行—次严谨的科学诊断,以便为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2、激励功能 评价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则是一种促进和强化。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定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这是因为,较高的评价能给教师。学生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可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即使评价较低,也能催人深思,激起师生奋进的情绪,起到推动和督促作用。 3.调控功能 评价的结果必然是一种反馈信息,这种信息可以使教师及时知道自己的教学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从而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教师据此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指导;学生据此变更学习策略、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