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演播室常见布光方法分析
探析电视台演播室的灯光技术

探析电视台演播室的灯光技术电视台演播室是电视节目制作的中心,而演播室的灯光技术在节目效果的营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精心设计的灯光布局和合理的灯光控制,可以为观众呈现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本文将从演播室灯光技术的基本原理、灯光布局和常见灯光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基本原理演播室灯光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光源选择、色彩控制、明暗比、光线方向和光线角度等内容。
在灯光技术中,光源选择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目前常用的光源主要有白炽灯、卤素灯、能量节省灯、荧光灯等。
在选择光源时,需要考虑灯泡的寿命、色温、亮度和节能性能等因素,以便为演播效果提供足够的光线和合适的色彩表现。
色彩控制是指在灯光设计中对色彩的选择和调配。
在演播室灯光技术中,色彩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色彩的选择和调配,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从而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听感受。
明暗比是指演播室中明暗部分的对比度。
通过合理的明暗对比度设计,可以使画面更加立体感和鲜明感,从而提高观众的视听体验。
光线方向和光线角度则是指在灯光设计中对光线的照射方向和照射角度的控制。
通过合理的光线方向和光线角度设计,可以使主体得到充分的照明,同时避免出现过度强烈的反射和阴影,从而保证演播效果的自然和真实。
二、灯光布局灯光布局是指在演播室中对灯具的摆放位置和布设方式的设计。
合理的灯光布局可以为演播室提供均衡的照明效果,同时还可以为不同类型的节目提供个性化的灯光效果。
一般来说,演播室中的灯光主要分为主灯、辅助灯和特效灯。
主灯主要用于提供整体的环境照明,辅助灯则用于补充主灯的照明效果,特效灯则用于营造特殊的氛围和效果。
在灯光布局中,需要根据演播室的空间结构、节目类型和节目效果的需求来确定灯具的数量和位置。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节目对灯光的不同需求,确保演播室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节目的灯光效果要求。
三、常见灯光效果在演播室中,常见的灯光效果包括整体照明、主体衬托、背景照明、特殊效果等。
演播室对灯光的要求

演播室对灯光的要求演播室对灯光的要求实质上是体现电视设备,特别是摄像机对灯光的要求。
第一,色温要稳定,即灯的稳定性要好。
无论是单个灯或同种灯,在使用中,色温不应有明显变化。
包括从时间上、电压稳定性两方面因素。
第二,色温要单一,原则上只能用一种光源。
在选灯时只要注意灯泡的品种和每个灯性能上的差异不要太大就可以了。
1.布光技巧运用灯光的技巧,由初步掌握到运用较好,要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多是围绕如何满足电视设备的要求,如:照度基准、色温容差、亮度对比(光比)、不光滑程度(差异在10%以内)等,然后再考虑所需光源的配备和灯位分布等;第二阶段开始注意画面质量,如:图像是否明快、影子处理的怎样等。
通常是要千方百计地消除影子,然后,有时又要设法加以利用,以显示主题感或面部质感等;第三阶段属于表现手法的提高,如:利用灯光模仿自然界的不同季节、气候、场所、时刻和各种环境气氛等。
通过这些达到衬托人物心理状态、抒发感情的目的;第四阶段是尽量利用技术手法,产生一些艺术效果,节省灯光、能源等的尝试。
如:利用图像信号可以改变黑电平和g校正电路等参数的办法,在普通自然光下(利用黄昏)制造夜景气氛,利用改变彩色矩阵电路的参数得到不同色度校正,色调变化或产生幻想的艺术效果等。
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当前两个阶段的基础就可以利用下述六个基本技法,通过相互组合进行创作。
a.基本光(或称底光)全面无死角的照明。
从地面起1.5米高处的水平面上各点都能得到均匀的照度(平均照度500lx以上),常使用平光灯从多方、照射铺底。
b.主光有明确的方向性,对准被摄主体用光。
着眼点在于表现主体表面凹凸的形态和质感。
为了防止使用聚光灯产生不必要的影子,往往以斜射为好,角度以偏离摄像机光轴水平35°角和垂直30°角最好。
使人物面孔得到1000lx的照度。
当被摄主体为两人时,可使用两台聚光灯交叉投射。
人物再多时,则可用远摄大功率聚光灯(聚光灯2-2000W),保证面孔得到1000lx 照度。
演播室的常用布光法

摘
要 :文章 论 述 了常用 几种布 光 法的概 念 、特 点及 应 用情 况。
主光 辅光 光比 光效 宽 容度
关 键词 :布 光方 法
中图分 类号 :T 9 8 1 N 4 .2 ,布 光 方 法 是 多 种 多 样 的 。常见 的布光 法有 :
是通 用 的 A I 式 ( DE 编 辑 时 是 特 有 的 V 格 如 I S在 D A格 式 ) V ,在 素 材 的 选 择 上 就 存 在 一 定 的 局 限
性 ,而 在素 材 的选择 上不 同厂家 的非 编系 统也有 着 不 同 的要求 。 因此 在组 建非 编 网络时 就存 在兼 容和 匹配 的 问题 。再 加 上许 多 电视 台 的播 控 系统都 是 由 计 算 机控制 的 ,因此 对最 终 的播 出格式在 统一 性上 要求 就更 高 ,但 以 前 许 多非 编 输 出 的都 是 P S流 , 如今 更多 的非 编输 出的是 广 播 级 的 E S流 。而对 于 播 出来说 ,兼 容 P S流和 E 流 是相 当困难 的 ,因此 S 我们 在组 建非 编制播 网络 的时候 就应 当考虑 以上 这
2 主辅 光照 明
是利 用散 射光 、反射 光均 匀地 照亮 整个拍 摄 场 景 ,所有 的灯 不分 主 次 ,一 律 打 向被 摄 者 及 背 景 , 在 被摄 者及 背景表 面形 成均 匀 的亮 度 ,让观 众一 览 无 余 。这种 布光 法适合 被摄 者相 貌身 材 比较 好或 化 妆 服装 不很 考究 的情 况 。其 优点 是基 本上 一次 布好 光 ,以后就 不 用 再 动 了 ,而 且 可 以 较 好 地 去 掉 阴 些 问题 ,尽 可能 花费 最少 的钱解 决最 大 的 问题 ,同
时还 要考 虑非 编制作 的速 度 问题 ,既要 提高制 作人 员对设 备 的熟 悉程度 ,同时也 应该 用最 快 的方 式去 完 成节 目的制 作 ,还应 注意非 编 系统 自身所 存在 的
这个被称为演播室灯光核心原理的布光方式,让你轻松掌握棚内用光

这个被称为演播室灯光核心原理的布光方式,让你轻松掌握棚内用光一、什么是三点布光三点布光是一种最基本的多灯布光法,被称为传统布光,一般用在较小范围的场景里。
摄影就是将三维空间压缩在二维里面,而灯光就起到了减弱压缩感,还原立体感的作用。
三点布光法的布光原则就是让被摄体在二维屏幕上具备纵深感、质感、立体感、透视感以及空间感。
为什么叫三点布光呢?就是因为它一般有三盏灯,分别为主光、辅助光、轮廓光。
1.主光:就是画面中的主要光线,用来照亮画面中的主要对象以及它的周围区域,并且决定着画面的明暗关系以及投影的方向。
也就是决定着画面的造型作用。
它可以由一盏或多盏来完成(多盏关乎于三点布光的衍生用法,在下文讲述);灯位一般在被摄体的正前方弧形位置上,也就是相机与被摄体连接线的左侧或右侧40度~60度的夹角范围中(在一些特殊灯光效果下位于90度~120度都是可以的);它是最亮的一盏灯,需要在场景中照射出明显的明暗关系,以及明显的投影方向,所以我一般用聚光灯作为主光,并且将其亮度调整为240左右,在被摄体的斜上45度打下去。
2.辅助光:就是补光,用来补充主光源的,让明暗分明的主光源交界线柔和、让光亮部分变柔且延伸开、也让画面中更多部分有光亮,奠定画面的基调,让明暗有层次有景深。
它一般为散射光源、柔和、非直射性且均匀,所以它一般是由一个聚光灯照射扇形反射面而形成的,光亮程度弱于主光。
3.轮廓光:其实就是逆光,主要作用是让被摄体与背景分离,勾勒被摄体边缘凸显其形状,提升画面的纵深感,比如说,当我们用黑色背景拍摄黑头发的人时,没有轮廓光任何背景就会融为一体,而轮廓光能够让人物与黑色背景分离,也让画面更有层次感。
它一般是硬光,在被摄体的背后对着照相机照射的光线。
二、三个光源之间的关系1.位置关系:它们在光亮程度上是互相制约的,当主光强时辅光就弱、当主光高时辅光就低、当主光在左时辅光就在右;而主光和辅光的位置又决定着轮廓光的正侧与高低。
中小演播室布光方式

1、四面布光 2、四角布光
场景布光是指在表演区内,除主体以外,对所有可能进 入摄象镜头的景物表面进行布光。 从场景布光的效果上分类,一般可以分为抽象性效果和 真实性效果两种。
1、绘制灯光布光设计图 2、边看边布光
(1)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布光。 (2)通过实验进行布光。 (3)通过一种创造性的研究进行布光。
(1)光可以表达某种激情、创造某种环境、暗示某种事情发生。 (2)把握好光比度。戏剧性造型越强烈的效果,局部光比要求也就越大。 (3)电影电视灯光虽同属一类,但在技术指标控制、布光方法、照明重 点、气氛处理的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4)努力增加现场的空间感和清晰度,。所谓“最完美 的画面”,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1)有效把握摄象机拍摄画面的主光位置。 2)注意控制好整个演区光比的分配 3)充分了解节目内容,把握导演意图
1)平光法 2)明暗对比法 3)剪影与半剪影
1)采用灯具多位布光 2)提高演区亮度 3)尽量从平光法做起
816
817
818
819
820
828
829
830
831
832
816
816
816
816
816
816
816
816
816
816
816
816
816
816
816
筒子灯
电脑摇头灯图案
电脑摇头灯染色
电视新闻演播室灯光设备及布光技巧分析

电视新闻录制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艺术方面涉及到摄像、美术、编辑、特技、音响、灯光等多个方面,在技术上涉及到灯光设备配置、视频音效设置等各种技术。
在进行电视新闻的灯光布置时,需要了解选用灯光的类型、数量、光线的空间层次、摄像机的最佳拍摄角度等,灯光技术可以说是电视新闻的艺术灵魂,良好的灯光布置能有效的提高电视新闻的渲染力,通过灯光控制能将电视新闻更加形象的展示在人们面前,更加真实的反映出电视新闻报道的事实,灯光布置能有效的增加电视新闻的感染力、号召力,对电视新闻的录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电视新闻演播室常用的灯光设备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新闻演播室的灯光设备不断更新,目前,电视新闻演播室的灯光设备已经从传统的卤钨泡热光源聚光灯发展到以三基色冷光源灯为主,以传统的聚光灯为辅的灯具运用模式。
三基色冷光源灯可以有效的节省电能的消耗,降低电视新闻演播室的环境温度,提高灯光系统的稳定性,为电视新闻的灯光效果提供良好的保障。
当前电视新闻演播室畅通的灯光设备有聚光灯、天幕灯、三基色冷光灯、LED 灯。
1.1聚光灯聚光灯是当前电视节目录制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灯具,在电视新闻演播室中广泛的应用,聚光灯具有发光强度大、灯光亮度好、光线比较硬等诸多优点,聚光灯能在物体表面形成明显的光点和阴影,很适合人物造型的设计。
聚光灯的光源为碘钨灯,显色性很高,色温在3200K ,聚光灯照度比较均匀、光度柔软、光影质量比较好,可以作为主光、辅助光、逆光、修饰光,是电视新闻演播室的重要造型灯具之一。
1.2天幕灯天幕灯是一种单、双联碘钨灯具,是电视新闻演播室良好的背景灯光源,天幕灯的碘钨灯管功率为1300W ,天幕灯是漫反射灯照灯具,反射的面积比较大,天幕灯的质量比较轻,体积小,光线比较均匀,不会产生严重的阴影,可以在大面积照射中应用,能有效的体现出物体的质感。
1.3三基色冷光源灯目前,三基色冷光源灯是电视新闻演播室应用比较多的一种灯具,三基色冷光源灯是一种泛光型灯具,灯光的效果比较好、显色质量高、温度比较低、光线比较柔和、发光面积比较广,常用作主光和人物面部照明,由于三基色冷光源灯能有效的节省电能,降低演播室温度,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因此,三基色冷光源灯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电视台演播室灯光5大布光方法

电视台演播室灯光由于节目内容的不同,其布光方法也有多种,灯光师要结合节目的内容和定位,采用合适的演播室灯光布光方法,利用灯光来烘托节目气氛,提升电视节目的质量。
以下为大家分享电视台演播室灯光常用的5大布光方法。
1、三点布光三点布光是电视台演播室灯光基本布光方法,由主光、逆光、辅助光三部分组成,逆光的位置可以随意变动。
逆光可以是一盏正背面的灯,也可以是一盏或两盏侧背面的逆光灯。
2、双主光布光此种电视台演播室灯光布光方法是给主持人部分位置提供主光、辅助光和某种逆光,使各种位置都能表现出主要光源,它可以把表演区分为两个区域,采用单逆光或双逆光。
3、软正面光先用灯光将演播区域打亮,避免出现曝光不足的问题。
电视台演播室灯光采用软正面光的布光方法,拍摄人物清晰,但效果比较平淡,如果从一侧突出软光,而不是均衡分布全面照明,那么人物的基本造型将得到了改善。
再增加逆光灯照明,会增加人物造型,特别是从斜角度拍摄,这种效果非常明显。
4、侧主光在演播区域两侧布置硬光LED聚光灯作为主光和逆光,再用软光LED影视平板灯从演播区正面照明作为辅助光,此种即为电视台演播室灯光的侧主光布光方法。
此种布光方法较为复杂,在演播区正面的关键角度采用软光作为底光,可以获得非常出色的灯光效果,再根据局部演播区域的需要沿侧面布聚光灯。
5、总体布光电视台演播室灯光布光方法之总体布光是指把整个表演区分成若干个局部各自进行“三点”布光,使每个位置都有专用的主光、辅助光、逆光照明,形成整体的多主光、多辅助光、多逆光。
此种演播室灯光布光方法适用于主持人位置分散,但头部活动有限的电视节目。
三点布光、双主光布光、软正面光、侧主光、总体布光是常见的5种电视台演播室灯光布光方法,灯光师结合电视节目内容合理的选择演播室灯光布光方法,将有效的提升电视节目的质量。
演播室灯光方案

演播室灯光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演播室灯光在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体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演播室灯光的设计和布置应当能够有效地营造出适合不同节目风格和氛围的舞台效果,提高观众的视觉体验。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演播室的灯光方案,旨在帮助您优化演播室的视觉效果并提升节目质量。
二、灯光布局1. 主要灯光位置在演播室中,主要灯光通常被布置在三个位置,即前方主灯、背景灯和补光灯。
前方主灯用于照亮主持人或演员,使其形象鲜明清晰;背景灯用于烘托演播室整体气氛,增加舞台层次感;补光灯用于补充前方主灯可能存在的阴影,以保证主持人或演员的面部细节可见。
2. 辅助灯光位置除了主要灯光的布置,也可以考虑在演播室中增加一些辅助灯光,如特效灯光、彩色灯光等,以增加节目的时尚感和创新感。
这些辅助灯光可以根据节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得到视觉上的享受。
三、灯光选择1. 主要灯光选择在选择主要灯光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色温:根据节目风格和氛围,选择合适的色温,比如暖色调适合温馨的节目,冷色调适合严肃的节目等。
- 显色指数:较高的显色指数可以保证被照射物体的颜色还原度更高,使画面更真实。
- 亮度调节:根据灯光的不同用途和节目的需要,选用具有可调亮度的灯光设备,以便根据需要进行灯光调节。
2. 辅助灯光选择辅助灯光的选择应根据节目需要和舞台设计来确定。
例如,特效灯光可以选择色彩鲜艳、特效多样的灯光设备,以增加视觉冲击力;彩色灯光可以选用具有多种颜色选择功能的灯光设备,以实现快速切换和渐变效果。
四、灯光控制系统1. DMX控制系统DMX控制系统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灯光控制的技术,它可以实现对多个灯光设备的独立控制,具有操作简便、控制精准等优点。
在演播室中,可以通过DMX控制系统对各个灯光进行集中控制,以实现舞台灯光的场景切换和变化。
2. 遥控系统除了DMX控制系统外,还可以考虑使用遥控系统对灯光进行控制。
遥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灯光的远程控制和调节,方便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灯光的调整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演播室常见布光方法分析
灯光设计是一门艺术。
依靠照明器械对所制作的节目进行灯光设计布局,能够按照节目的要求和创作意图进行场景的复现、人物刻画、气氛渲染、空间展示等。
电视演播室对灯光的要求实质上是体现电视设备、特别是摄像机对灯光的要求。
电视演播室的布光自然而然的成为一本重要的课题。
电视布光的基本概念
电视布光多是借鉴电影照明布光方法发展而成的。
电视图像是靠摄像机来完成的。
摄像机是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它对照明有特定的技术、艺术要求。
照明布光主要满足三个技术指标。
一是对比度,二是色温,三是照度。
电视黑白对比度目前为l:40,彩色对比度为l:20或1:30。
摄像电视的灯光色温,内景一般要求为3200°K,外景(自然光)为5600 K°或4500°K。
照度要达到1500―1600勒克司即可。
电视演播室采用的布光方法
1.塑料薄膜顶光布光法
顶光布光法的特点是:顶光不直接投射在景物上,而是经过位于顶光照明器与景物间的巨幅塑料薄膜,再漫射到景物上。
这样,整个塑料薄膜犹如屋顶罩在灯板架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漫射发光面。
所用塑料薄膜是半透明的(乳白色的),
粘合成15米X8米(尺寸可按景的大小来定,做大些可以通用)。
悬于薄膜顶端的顶光照明灯光线照在塑料薄膜上,除少量被反射,吸收外,大部分透过薄膜。
这样,所造成的效果极象在景片上悬挂了一盏大型的无影灯。
从景中向上看,整个塑料薄膜成为一个漫射柔光的照明灯,透过薄膜的光线均匀,柔和地照射在景物上。
它区别于一般顶光,特点是不会造成实影。
这种均匀、微弱的顶光照在景物上,实际等于给环境铺上一层所谓“底子光”。
又因它能起到“无影灯”的效果,消灭了光线照不到的死角,为表现丰富层次提供了有力保证。
由于电视摄录布光平光较多,所以运用此法最佳。
实践证明,10米长的景所用顶灯,可用两组。
所用照明器材是1000W或500W的碘钨灯,或采用100W~500W灯组合(色温3200°K)。
在连接时,九联组成一组,但并联时分为三小组,以便根据需要调整亮度。
当然,用九个单联碘钨灯并在一起也可。
总之,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手头有什么样的材料就用什么,只要能达到所求的效果即可。
灯的多少,可根据景的形状,大小而定。
顶灯可用一组,也可用若干组。
所用灯具尽量轻便,可选用体积小,光度大的灯泡。
顶灯的样式没有一定的规定,;只要求上下调整时移动方便。
灯泡则要求其色温与摄像机色温相符。
这种顶灯的亮度控制可由两种方法达到。
其一是调整顶灯与塑料薄膜的距离;其二是控制开启照明灯的数量。
上述两种方法可完成日景或夜
景的底子光照明。
对顶灯所造成的上亮下暗,则可用在塑料薄膜上铺纸的方法解决。
遮挡上部过亮的一段,使之降低到所需要的亮度为止。
铺设在薄膜上的挡光纸,可用较薄的牛皮纸或半透明的蜡纸(质料要耐用,可以卷起来常用),长度最好在5-6米,中间尽量没有接缝,以保证所遮挡的照明均匀。
用浓度不同的半透明纸可以调整局部亮度,而用在薄膜上铺置彩色透明纸的方法,则可调整局部照明色温,起到局部有时甚至是全部彩色照明的效果,借以获得局部或全部的彩色控制。
最后,在这种塑料薄膜顶光照明的基础上再根据摄录内容的艺术上的要求处理其它效果光或修饰光,完成全部光线处理。
2.反射光布光法
反射光布光法,也可称之为间接光照明法。
其特点是对景物或演员不采用直接照明,而是把灯首先投射在非金属制的反光板上;光线经由反光板的反射,再间接地照射在景物或演员身上。
这种反射光的极大优点是细腻,柔和。
它所形成的投影,边缘不象一般直射光那样的“死”或“硬”。
因此,容易产生细腻而柔和的画调,用于女演员,会产生极动人的效果。
反射光照明法由于发光面大,较普通照明更容易获得眼神光效果。
同时,又因为它照明面积大,则能使演员表演不受打光的局限。
反光照明不象直射照明那样刺眼,灯的温度直接扩散到演员方向,这就大大便利了演员的表演。
因此,这是一种有利于提高技术,艺术质量的好方法。
如果把前面所介绍的“塑料薄膜顶光照明法”与“反射照明法”结合在一起加以使用,则可获得一种全新的布光方法――柔光布光法。
实践证明,反光照明的获得,是用单联、双联,四联,及至六联的碘钨灯(灯管为1000W或500w,色温3200°K),打在纯白纸底的反光板上,经反射后再照射在表演者或景物上。
反光板可以与碘钨灯交接在一起成为连动,也可以分开成为非连动式。
反光板以轻便、经济为原则。
其规格大体可采用500mmx800mm,800mmXl000mm,800mmXll00mm 等连动式反光照明非连动式反光照明规格,或根据需要设计规格。
反光板所用白纸,以不改变灯光色温,漫射反光率较高为宜,比如选用白图画纸和道林纸。
使用反光板时,灯具不要高于反光板下部边缘。
一般灯具与反光板成45。
角,或根据实际需要找到最适合的角度。
假如需要特殊的光效处理,反光板所用纸也可以选用带颜色的,但必须事先经过充分的试验才可加以运动。
总之,布光的方法千变万化,要灵活运用才能更好的达到效果。
3.景片挂灯照明布光
我们一般电视演播室内布光,除用灯光板架子之外,其它则是用直接放置地上的灯脚架或吊杆。
为了对演员的布光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比较理想的角度,可以采用景片挂灯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布光速度快,效果好。
一般使
用50W的灯箱,1000W的新光源灯泡,就可以轻便地运用。
景片挂灯吊杆是挂在布景片上用的。
灯头可以上下,高低伸缩,可以左右、俯仰旋转,不但操作方便,而且利于选择最好的照明角度。
(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