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考博复习试题整理

教育学原理考博复习试题整理
教育学原理考博复习试题整理

教育学原理考博复习试题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孙喜亭《教育原理》

1)历史回顾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产物,这是与近代学校教育同时产生的,或含于近代学校教育之中。它产生于资本主义萌芽期,发展完成在资本主义社会

发展过程之中。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1478—1535)。他在《乌托邦》中描写了他的理想社会,他主张人人参加劳动,乌托邦人每天工作6小时后,把剩余时间用在学习上。主张凡是儿童都要学习,并且每个儿童在学校里不仅学习农业劳动知识,还要在城市郊区的田地上进行实习。体力劳动是每个乌托邦人必须参加的。是莫尔第一次提出厂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把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联系起来了。后来.在莫尔一百多年以后,英国早期经济学家贝勒斯(1645—1725)提出了劳动会带来富裕,怠懒者应穿褴褛的衣服,谁不工作,谁不得食。他认为,不与体力劳

动相结合的教学略胜于不学。还说,人需要从事体力劳动,就像他需要吃饭—样,人的生活是油灯,思想就是灯光,体力劳动好像是灯油—‘样,没有油,灯光(思想)会熄灭的。贝勒斯所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受到了马克思的高度评价。说他是“政治经济学史上一个真正非凡的人物。”后来,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1746—1827)在他的教育理论中,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认为劳动不仅能发展体力,并能发展智力,形****的道德,从事劳动的人能够形成一种信念,相信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他设想是:儿童在学校里,整天纺织;学校里有一块耕地,每个儿童在他自己的小畦里耕作;学校里有自己的养畜业,儿童养护动物;儿童对亚麻和羊毛进行加工,熟悉乡村里最好的农场和手工作坊。在工作空闲时间,教师才对儿童进行教学。他的教劳结合是教育与手工劳动的结合,在时间上是机械的结合。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1771-1858),他既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苦难出发,同时又从科学技术进步对劳动者的新要求出发,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他不仅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看作是实施社会主义的手段,

而且还在他的工厂和新村中作了实验。尽管他的学说是空想的,但马克思认为他的教育思想是未来教育的幼芽。

2)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思想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改造现代社会即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下,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工人阶级及其后代争取限制工作日与争取教育权的斗争。马克思思格斯所主张的教育同物质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的立足点之一,就是为劳动着的童工争取教育权,以抵制资本的剥削,是改造资本主义制度的手段。离开了这点,就离开了马克思关于教育同物质生产相结合的教育学说的历史内容。马克思主张儿童少年参加社会生产,并不主张童工制度,童工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当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后,就要取消资本主义的那种形式的儿童工厂劳动,而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的原则.仍要坚持。因为消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与差别,即改造“现代社会”的那个“旧的痕迹”,光靠生产资料转为公有制,光靠剥夺资本家资本是决不能立刻消除的。而必须要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靠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靠物质发展的准备与提高全体人民文化水平来实现。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马克思是个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者,他善于将辩证法运用于一切领域,对事物进行辩证的分析。他撇开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

论述了机器生产在合理社会大规模运用的客观规律,要求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马克思说,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万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大机器生产,离开了教育这个必要的条件,那是不可想象的。这一点已被现代生产的发展历史所证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个方法,它是由现代生产的特性决定的,二者结合的共同点是现代科学技术。科学是沟通教育和生产之间的桥梁。那种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误解为就是古代教育同简单手工劳动的结合,这种观点是在与大工业本性及发展趋势不相容的。手工劳动的技术基础是手艺,而不是科学。若是教育与手工劳动相结合,那正像马克思批判蒲鲁东的那样,那还没有超出小资产阶级的理想。反之,如果不促使教育现代化,不将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懂得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与掌

握操作的基本技能,那种教育也不能成为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认为,正是大工业生产从技术上消灭了那种使人终生固定从事局部操作的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而工厂分工的特点是劳动已完全丧失了独立的性质。大工业把下面这一点当作社会生产生死位关的问题提了出来,这就是:要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要而可以随便支配的人员,来代替那些适应于资本的不断变动的剥削的需要而处于后备状态的,随时可以利用的、大量的贫穷工人人口。要用那种以不同社会职能作为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而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承认一种局部社会职能的局部个人。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看作是现代生产的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这种人的唯一方法。我们知道,大工业的发展,辩证地结合着两个对立的趋势,即生产的分化和生产技术基础的统一,生产活动尽管门类蟹多,但多种工艺过程都不过是物理学、化学等的一般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的分化变动要求人的智力和体力多方面的发展,生产技术基础的统一又为掌握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可能。所以,智育、综合技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上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工艺学教育对工人掌握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是占有重要位置的。而参加现工化生产劳动对一个人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掌握生产原理与操作技术又是不可少的途径。这样来理解马克思提出的“唯一方法”,看来是可以肯定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不读书仅劳动不行;不劳动仅读书也不行,不读现代科学技术的书不行;不参加现代化的生产也不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基础是现代机器的生产。

总之,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是奠基于他的唯物史观之上的,是从他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与造就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理想出发的。所以.这一学说,本质上不同于历史上一切实施劳动教育的主张。尽管马克思这一学说的产生有它的思想渊源,然而这是取精华,去糟粕,经过革命改造的结果。马克思学说的社会基础,是现代社会的现代生产,理论基础是他的唯物史观,它的核心内容是给工人及工人阶级后代以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结合点是现代科学技术。所以,应该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特有的概念。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继承性

孙喜亭《教育原理》

作为观念形态的教育(教育思想、教学思想、教育科学等,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并不是社会存在之外的某种独立的实体,而不过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所以,观念形态的教育对社会存在具有依存性。然而,在这一前提下,我们还必须承认教育相对的独立性。所谓独立性,就是说它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不了解它的相对独立性,就不能很好地说明教育的发展变化,也不能很好地说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作为观念形态的教育一经产生,它就以一定的语言文字、书籍资料等物质的形式表现出来,固定下来,为人们所感知。这本身就表示了某种教育思想一经产生,就具有脱离了原来思维着的个人面存在着相对的独立性。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并不是从原始的认识某一事物开始,而是以过去认识获得的成果为前提的,并结合着现实的材科,实现着认识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和其它意识的形成发展,同样是以先驱者传给的特定的现有资料为前提的。这一前提一是教育的思想资料,一是在教育过程中长期形成的特定的模式(如学制、入学年龄、教学形式、教育经验等)。这些先驱者们留给的特定的材料,尽管将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加以扬弃、继承和发展,但总还是使一种特定的教育,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这就形成了同一经济类型,同一政治制度下的教育,具有不同的特色,或者是一种教育在经济变革的不同时期内,仍具有许多相同的东西。

认识教育相对独立性,对我们理解教育发展及教育的社会作用,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一定合同步的。教育的发展依存于社会存在的发展,这是从根源上和发展的总趋势上说的。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或前或后不同步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它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影响社会发展,有时又预见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推动社会发展。认识教育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同步前进,使我们可以自觉地去了解社会物质发展的趋势,不断地改革教育中那些不适应的环节。承认教育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就必然承认教育发展的继承性。教育继承性表现在:教育内容的继承,这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语言文字等,凡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成果,都能根据不同的要求,构成教育内容。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教材内容有许多同一东西。教育模式的继承,包括一系列的组织和制度,教学的形式等。现代学校教育的整个模式,虽然主要是反映着今天现实的要求,但同时也保留着历史上形成的许多合理的内容。教育理论与教

育经验的继承,包括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一切科学认识,如教育学说,教育、教学经验等。人们在教育实践中,认识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并不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任何教育活动,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遵循这些客观规律。否认教育的继承性,必然给教育实践带来巨大的损害。当然,我们讲教育的独立性,毕竟是相对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历史观是术可动摇的。唯物史观既反对抹煞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又反对无限夸大这种独立性的历史唯心主义。

3.德育相关理论孙喜亭《教育原理》

德育概念:德育就其广义来说,包括着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意识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想品德教育。从狭义来说,是指道德品质教育,或称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智育、体育、美育而言;狭义的德育是伦理学范畴中的内容.它是相对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等而言的。我们平常讲德育,通常是在广义上应用这一概念的。德育,可以概括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或者说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就其实质讲,它是将社会意识和社会道德向个体转化的过程,因而,德育,特别是德育内容是直接受政治思想、法权思想、道德规范等制约的。所以,德育的性质具有明显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学校德育的性质是不同的,具有鲜明的社会性、阶级性。

学校德育的意义:德育是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途径。德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就在于一切科学都需要传递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世界,关于社会发展,关于工人阶级解放,关于共产主义的科学。那种认为在新社会条件下“自然红”的观点,是对盲目的自发论的一种崇拜;德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德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是因为社会环境中仍然存在着各种社会思想对青少年的影响。

德育的任务: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梧;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为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德育过程:人的道德品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德育是按特定道德价值去规范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德育过程既是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道德价值的追求,去规范人的

思想发展方向,使其社会化、人格化、阶级化,形成一个个的社会持质,因而德育过程对客观诸因素具有价值限定和可控性的持点。德育过程实质上是给学生建立起教育者所要求的实际生活关系的过程。品德教育说到底是要形****与人之间的新关系,建立起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实际关系的体系。教育过程是以教育者的意志来代表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方向,作为对于受教育者的客观存在的条件,包括着经常地对受教育者提出的严格的要求;人们的品德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德育是组织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道德品质是由知、行、情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德育是发展道德意识、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过程;道德品质是在主体内部新旧思想矛盾的斗争中发展的,德育是“建构”学生内心道擅境界的过程。

周桂珍05版《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小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德育定位不难、德育观念陈旧、德育价值取向偏移、德育目标与评价错位等问题,而并存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德育思想观念的陈旧与模糊。德育定位主要包括认识上的定位和实践工作巾的定位两个方面。认识上对德育的淮确定位是一个前提,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在实际工作中对德育的定位。而实践工作中对德育的定位应该是认识上的定位在实践工作中的实践和体现。如果德育定位不淮或偏移,会影响到德育的实施等一系列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就有“把德育摆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等提法、这原本是为了重视和强调德育,但在实践中却往往由此带来了—种误解,认为可以把德育与其他四育剖裂开来,通过一种专门的教育来进行德育才是对德育的重视。因此,德育成为一种单独的教育,成为一种可以脱离其他各育、脱离学生的整体生活的教育。在这种认识下,出现了两个分离:一是在“五育”关系上,把学校德育从完整的教育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学校中一个单独的实体。试图靠单独的德育课程、单独的德育教师、单独的德育机构(如政教处、德育处)来实施德育。第二个分离是在德育与生活的关系上,把德育从生活中抽离出来,成为独立于生活世界的“象牙塔”。学校里所搞的德育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学校德育因过于理想化而脱离活生生的人际交往,成为空洞无用的道德说教与灌输、学生很难形成实际的道德体验,很难把学校德育和自己的道德生活联系起来。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具体的道德矛盾、道德冲突时、仍然觉得无所适从,不如应如何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学生也因此很难对现行学校德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真正的信任。与此相应,在德育实践中,—方面,我们试图仅仅依靠德育课程、班队系统和德育活动,在专门的时间里,由专人搞

德育,没有形成学校全部门、全员和全时空抓德育的意识。同时.学校德育脱离社会生活的整体大系统,没有与家庭和计区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单纯依靠学校,在封闭的“思想无菌室” 里,由德育教师传输理想化的道德信息、提出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德育要求。另一方面.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仍难以落实,虽然素质教育推行了多年,但不少学校仍然没有摆脱应试和升学教育的模式,德育“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实际上,德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与灵魂。它必须依托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以诸育为载体,在诸育中渗透德育。学校里的德育课程或班队系统仅仅是学校德育序列之一,其影响力是有限的,不能代替学校里的其他德育序列。学校里的每个人都应该抓德育,不仅主管德育的校长耍抓,所有校长和教师也都要抓;不仅德育处或政教处要抓,学校里所有的部门都要抓;不仅在德育课上直接进行德育,在所有课程中都要渗透德育;不仅通过德育活动搞德育,而且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师生交往等一切活动中都要渗透德育意识,把教书和盲人结合起来。德育工作的位置摆正了,才能与学校其他一切工作互相配合、和谐统一,进而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育人功能。德育不仅是学校教育丁作的灵魂,而且应该融于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不存在从生活整体中抽离出来的德育。道德本身就来源于生活中各种关系的协调并通过生活世界体现出来。如果离开生活,道德就会丧失生命力。德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它必须与生活交织、渗透在一起。学校德育应源于生活、利用生活、为了生活,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德育资源,与家庭、社区和社会各界紧密联系起来,通力合作,共同育人。德育价值取向的偏失。价值就是事物向主体呈现的意义。事物的价值是客观的,不管作为主体的个体是否直接感受到它或感受到何种程度,它都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事物的价值又是主观的,它只有被主体认识到才有意义。而价值意义的高低、价值作用发挥的程度又取决于主体对价值的认识、选择和追求,我们把这种主体对价值的认识、选择和追求称之为主体的价值取向。我国中小学德育在价值取向上的偏失主要表现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一个层次是在德育的社会价值和德育的个体价值的取向上,表现为重社会价值,轻个体价值。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德育对社会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传递价值等,相对忽视了德育对学生个体的生存价值、发展价值和个体享用价值。当然,德育有着丰富的社会价值,但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促进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学生因其个体品德认识、情感、能力、行为的发展和提高,会经常体验到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的幸福和快乐,同时学生道德的发展又会为其人生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促进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升自己的电活质量,这就是德育的个体价值的体现。我们在德育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这种偏失,是对“人”的忽视,与现代社会的人本思想是不合拍的。它不是去积极大胆

地激励引导学生,而只是为了社会的需要设法约束、防范学生,其动力系统是外在的,学生不会产生内在需求。这样就降低了德育的现实性、针对性、实效性,降低了德育目标应有的激励、引导作用。德育价值取向偏失的另一个层次表现在学生个体道德的生成和发展中,更多地重视了既定道德知识传授的价值,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忽视了基础德性的培养和学生独立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等能力的培养。当道德规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是要求学生被动地听从、盲目地服从既定道德规范的要求,而不是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去感受和体验新生活。这样的德育在信息传输上带有明显的单向灌输性,制约了学生对生活中各种道德关系的敏感性,导致学生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不平衡,容易形成只会口头背诵道德条文,却不能在生活中践履道德准则的双重人格,形成表里不一的言行方式。德育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性较差,缺乏魅力,实效不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出是多方面的:对道德及德育的本质认识不足。教育者对道德及德育过程的生活性、实践性、情感性、生成性等

本质特点缺乏认识。有些教育者把德育课等同于知识、技能课的教学、把德育过程等同于教学过程、认为德育就是通过学科德育课程讲授或灌输既定的德育内容,考知识便是考品德水平。实质上,德育与智育不同.德育主要不是形成—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的信念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也就是要使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道德的生活。虽然道德知识的获得、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于这种生活的理解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道德知识并不等于道德生活。德育过程不仅要求学生积极的理智的参与,而且要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获得和实现道德价值。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没有学生的道德体验.德育要求是难以内化的。调查表明、虽然学生身体的绝大部分活动时空是可控的,但其内部的思想和心理活动却无法被学校德育时空所限制,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与校外的社会信息发生着密切的交流、比照,一旦学校德育采取“美德袋”式的知识传递方式,而且所传递的德育知识倍息与社会现象不相一致,或不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时,学生会冷服旁观,就会出现德育过程中的“精神游离现象”,学生自主参与性较低,师生之间也缺乏互动,这样一来,德育的实效性不可能真正提高。中小学德育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学校里组织德育活动的目的往往主要是对上(领导检查)负责,却较少对下(学生及其品德形成和发展)服务。于是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更多地考虑上面所下达的德育任务和检查内容要求等,而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品德基础和品德需要,因而所组织的德育活动常常流于形式,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加之不少学校教育者的德育创新意识不强,囿于既往

的德育经验,不愿也不敢大胆改革、创新,使德育停留在完成任务的水平,以完成常规工作为满足。有的学校习惯于盲目照搬国外或围内其他学校的德育实践模式,不注意结合本国、本地和本校实际情况,构建自己独具特色的德育实践模式,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德育途径比较单一、德育方法比较枯燥。当代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行为主体的自主、自决是道德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主体的参与,就不可能有道德的真正发展,而且即使有主体的参与但不是自觉自愿的参与,也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情感的体验是源于生命本体的内在的深层的东西,它能从根本上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发生,而目前我们的中小学德育恰恰缺乏的就是这一点。我们的德育途径比较单一,主要的就是德育课和班主任工作的灌输与说教,教师们最常用的德育方法也是枯燥的说服教育和榜样示范,而这也正是学生最反感的。目中无人、不能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任何途径和方法都是徒劳的、无效的。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改革与创新:世界各国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各国都更加重视品格教育和美德教育。经过了科学主义、主观主义思潮以后,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开始反思分割性、孤立性、唯认知性的德育,向新的品格教育回归,重新强调学校德育要注重对学生美德、基础性道德的养成,强调情感个性和人格的培养。重视道德主体性的培养。而对网络时代多元价值的冲击,各国都认识到道德发展过程是一个需要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建构的过程。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儿童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性思维做出白己的判断和决策,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生活,强调通过儿童的参与实践塑造德性。因此,各国学校德育都重视教育学生学会判断、选择,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和批判的思维能力及参与和实践精神的培养,强调教师要有信息识别判断能力、善于引导学生选择,使学生在德性成长中逐渐成为道德的主体。

强调情感和认知的协调。学校德育不仅是传递关于道德的知识,也不仅仅是培养道德认知能力,还需要培养与发展道德情感。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价值,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人对道德信息的接受以情感的活动为初始线索,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人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是个人道德发展的内在保证。因此,各国都强调使学生在做中体验情感,在体验中融合,在体验中学会践屉道德,学会承担责任,达到知情意的统一,学和做的统一。

强调德育的生活指导功能。生活是德育的源头,也是德育的基础,更是德育的归宿。如果没有生活基础,德育目标的实现就缺少根基。因此,各国学校德育都强调对生活的关

心,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逐步体验更高的道德境界。

我国中小学德育要确立的德育新理念。综观古今中外德育发展史,德育的每一次改革,部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变革。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全球信息化、生态化、价值多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中小学德育首先要确立新的德育理念。

生活的德育。许多学者都曾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传统德育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和学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迫切性。生活德育观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充满活力的人文世界,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以固定不变的知识逻辑为基础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生活世界是基础性的、本源的,同时也是真实的.它具有无限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从根本上讲,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源头,对丰富生动的生活世界的关注也正是德育的魅力所在。德育如果脱离了生活世界,在失去人性的丰富性的同时,也失去了德育自身的生命力,从面失去了人们的兴趣和信任。因此,德育要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构建生活的德育。事实上,学生的道德学习是一系列与生活息息相关、相互促进的富有趣陈的活动。近年来,德育理论界之所以对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倍加关注,正是因为生活德育更容易校人们接受,也更具有吸引力。为此,让学校德育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里走出来,让学生体验生活和生命的乐趣,实施“生活德育”,已成为时代的重要主题。

生态的德育。16—18世纪以来,在科学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征服自然、实现工业化所造成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人类的生活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这使当代人承受了比前人更大的生存压力。在这种生态失衡、环境灾难严重的背景下,生态德育应时而生。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反映了一种新德育观,主张不仅要构建生态道德规范,更要转变以往的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者要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启发、引导学生为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意识、觉悟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内然的掠夺性开发和盲目破坏行为。生态德育的这种追求已经成为21世纪道德发展的新境界。生态德育现要求在中小学德育的设计和实施过相中、处处体现生态理念,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体验活动,使学生亲近大自然,体验大自然,认识和保护动植物,并从中提升生态觉悟,激励和引导学生体悟生态道德的内涵和真话,形成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道德能力。

关怀的德育。关怀伦理学是当代西方伦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它出现于20 世纪70年代,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情感、关系以及相互关怀的—种伦理理论。大量实证研究资料证明,德育富有实效性的前提之—,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教师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吉利根等人的研究,把关怀作为德育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英国的被得· 麦克费尔、美国的诺丁斯等人创立的体谅关心模式,主张把道德教育的任务建立在体谅的基本原则之上,反对以往道德教育中过于理性的方法,强调关怀和体谅的道德情感,认为情感关怀是所有成功教育的奠基石。据他们研究发现,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与其他人友好相处,爱或者被爱。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关怀,而且教师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在模仿中学会关怀,出为它在行为上体现了体贴的生活方式。关怀的方式不是加强的、被动的和不情愿的,而是内发的、主动的和愉快的方式。在关怀、体谅他人的生活中,学生会获得许多有益的东西,帮助人们去满足这种需要是组织教育的首要职责。我国学者朱小曼等对德育情感模式的研究也体现了对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及生命世界的关怀。班华在对“学会关心”德育模式的研究中也提出,从关心的对象来看,包括人对自己的关心、对他人的关心、村社会的关心、对自然的关心等,其核心思想是对人的关心,尤其是对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发展的关心,强调对人的精神关怀,强调以精神关怀培育关怀精神,以爱心培养爱心,这些研究都体现了关怀德育的理念。

智慧的德育。智慧的德育是追求智德统一的德育,主张完整的德育必须是智和德相统一的。如果在德育中智德分离,责权利就无法统一。智育分离的德育、是一种被动的、盲从的德育,是一种软弱的德育。这种德育导致行善的人不能保护白己,不敢创造,也不能承担责任。目前我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体系尚未完善,人们的道德修养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的功利性的漠视,使既往的道德和德育体系缺乏一种报偿性的道德机制,缺乏一种支持性的社会机制,而片面强调单向的遵从性、付出件、牺牲的道德,使德育培养的人缺乏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这种状况容易使有道德的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不讲道德的人反倒可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因而使人们不愿意亲近道德。其实,道德的善得以产生和保持下去的原因是“道德智慧”。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多次强调:善、德性离不开“智慧”和“明智”。当代伦理学家麦金太尔也明确指出:德性将不仅维持实践,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而且也将使我们能够克服我们所遭遇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对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撑我们,并且还将把不断增长的自我认识和对善的认识充实我们。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

论”,并将道德智慧视为人的多种智能之一,他认为道德智慧是那些有助于人类少活尊严的能力或倾向,或是个人对这些方面的立足观点。因此,我们培养的道德主体应该既能自觉地服膺人类的基本美德,做一个诚实、公正、善良的人,同时又能适应新环境,不断影响和改变周围环境,限制恶人,影响恶人,改造恶人,保护善人。为此.德育的约束性、控制性应与道德的支持性、发展性相互依存、有机结合,逐步转向一种支持性的道德,转向保护人的道德、正向激励人的道德,同时也是—种有自主意识、有思想、有智慧的道德。智慧的德育有丰富而独特的学校文化,是尊重和张扬师生个性人格的德育,是—种充满创造性的德育,是生机勃勃的德育.是使学生成为生活主人的德育。它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清醒的理性能力,对公正、正义的判断能力,也注重对内心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

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

由强制约束性德育向主体发展性德育转变。以往的德育较多关注学生的认知或知识层面,而较少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精神成长,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情感体验。按照****的愿望制定了许多道德规范、道德要求.并以“不许”、“不被”等纪律的形式子以强制执行,再辅之以某种评价和奖惩,保证纪律被学生遵守,强调外力塑造和约束,学生只能被动的服从。这种德育只是用既定的道德规范约束学生,无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和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青少年儿童道德自觉性的发展和道德自主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中小学德育改革要由这种强制约束性德育向主体发展性德育转变,使中小学德育内外部约束、控制,走向从学生多样化的实际出发,激励、引导学生的需求,发展其道德主体性。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情感,教会学生独立自主、勇于承担责任,把德育真正变成一种内在的道德约束、道德自律。主体发展性德育强调要以发展人为目的,以人为发展主体,通过发展人的德性,统领人的各个方面,使人的整体得到发展,并进而关心人的未来发展,帮助对其一生发展进行筹划,使之成为和谐、自由发展的人。

主体发展性德育不同于强制约束性德育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体发展性德育关注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的自我发展。它不是从教育者的设计和控制开始,以权威者的身份对所谓受教育者实施的种种约束,而是从学生的道德体验开始,相信人的德性发展的资源在于人的道德体验。德育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教育者的引导,有效地促发学生的道德体验,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学会道德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行动、白觉发展其自我道德

约束力。

第二,主体发展性德育不仅重视学生对既有道德规范的学习和内化,更关注学生的道德创造。学生德性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创造的过程,是不同个体对道德价值的体认和再理解的过程,也是不同个体根据自身的方式不断进行道德创造的过程。因此德育不应把****认可的道德价值、抽象的道德原则和固定的道德标准强加给不同时代、不同年龄和具有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而应鼓励学生在学习和体认既有道德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和善于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境,灵活运用道德原则,创造新的道德生活方式。第三,主体发展性德育既要克服形式化的认知发展模式、也要反对传统的强制性的情感认同。强制约束性德育把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从属于道德认知结构中,使之处于从属的地位,要求学生强制性地认同既定的情感,限制了学生个性情感的体验。其实德性是认知和情感等多种因素的融合,其中人的情感素质及其发展往往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人的道德面貌。在个体的德性形成中,道德知识能否被内化为道德信念,取决于情感认同的程度,德育的过程虽然伴随道德认知的进步,但更为牢固的基础和更深层次的核心还在于人的情感——态度系统的改变。因此,主体发展性德育更加重视德育的情感机制的作用。由单向灌输式德育向双向互动式德育转变。单向式的德育是一种教育者单方向地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德育模式。单向灌输式德育存在的一个认识前提是,教育者是道德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学生是道德的低能儿或违反道德的人。这种认识在以往的传统德台中很少受到怀疑,但是社会发展至今,“后喻文化”、“反哺文化”的出现,己打破了教育者原有的权威、教育者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青少年儿童的种种质疑和反叛。当教育者的权威受到挑战和怀疑的时候,由教育者所主导的单向灌输式德育就迅速走人低效。现在的青少年儿童成长在一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主体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明显增强,在价值观的选择上不再像以前一样受传统的、封闭的一元价值观的影咱,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时常在自己的行为中实现一种新的价值追求。他们的一些新的道德观念本身就包含着新的社会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的萌芽。事实卜,青少年儿童也确实有着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在今天应是一个值很大力倡导的德育以至整个教育的新观念。这揭示了德育过程实质上是受动的过程,在双向互动中,也只有在互动中,才可能促进情感意识与尊重意识的成长,促进相互的理解与价值观的认同和包容。有研究表明,在情境中的互动,在互动中的道德情感交往,是德性成长的重要机制。双向互动德育的要旨,就是创造丰富多彩的、真正能够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让学生和教育者都真正动起来,真正有了感动,有

了理解,有了体悟,而这一切都融人了他们的生命之中,成为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经验。让学生和教育者一起.在双向互动中践履道德、感受道德、体验道镕,学会自主选样行为方式,积极地发展品德,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德育。

由单一德育模式向多样化相个性化德育模式转变。德育模式的建构,是现代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探索所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学校德育模式建构得如何,不仅从根本上反映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成熟度,而且也直接决定着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但是在我国,往往把德育模式理解为—成不变的固定程序.不仅学校德育的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比较单一,而且在实践操作中把德育模式的应用程式化,有些学校甚至照搬外国、外地和外校的德育模式,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当前全球对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日益增长,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在道德教育上总结出了认知发展模式、体谅关心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等多种德育模式。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改革与发展,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模式,而要结合我国日益多样化的社会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根据本地、本校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有针对性地构建符合本地、本校实际.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德育模式,以适应我国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在实践中创造出了丰富的经验。它们既符合世界德育改革与创新的是本精神,又充分结合本地、本校和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具有浓厚的本土化、个性化特色.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德育实效。理论工作者特此概括为“情感教育模式”、“德育体验模式”、“活动德育模式”、“主体参与模式”等多种模式,这正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在德育模式的多样化与个性化方而做出的努力和尝试。由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以往的学校教育把学校德育视为一个封闭的、孤立的系统,使学校德育与外部世界失去了复杂性联系,从而使之失去了活力和魅力。为了增强学校德育的活力和魅力,必须使之转向开放式德育。这种开放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由学校和教科书向社会大系统开放。人的德性成长贯穿于整个人的一生,具有开放件、全息性,不能局限在独立的时空中进行。学校德育仅仅是社会巨型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源头活水在社会的大系统之中。社区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家庭生活中到处都有道德教育的资源,德育要自觉增加社区服务,丰富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家庭教肯,建立家校联系、社区联系网络。第二,向新生活、向未来开放。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和社会转型期出现了文化、道德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在不断的变化中展现出新特点、新问题。同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发展需要和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包括学生的认知、情感、学生的生活环境和人生体验都与以往不同,我们的学校德育不仅不能回避这些新问题,而且要不断地向新生活开放,

向面临的新问题升放,向新的教育对象开放,使我们的德育不断地挑战新问题,应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充满活力。第三,由既定标准向个体生命开放。传统的德育从既定的标准出发,认为价值观“只有—种最好”或“只有一种正确”,而排斥其他—切价值观的存在。而开放式德育则主张虽然每—个社会、每一个发展时期都应有主导的价值观,但价值观是多元的,生命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因为人类本质上是生命系统,而生命系统本质上是开放的、多样的。这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要认可他人的权利,承认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肯定生命间的对话与交流.鼓励与他人进行交流。现在,全球都在开放,德育不可能再封闭了。教育者必须要用开放的心态面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进行德育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日益开放的社会发展的要求。

德育内容的更新:学校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通过德育活动所耍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它与德育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德育目标是一定计会对青少年所要达到的德性方面的规格要求。就学校德育内容与学校德育目标都是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德性发展来看,两者并没有实质性的不同,两者都是关于培养人的德性方面的一种教育期望、教育理想或教育预期。但从层次来看.两者是有区别的。一方面,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点,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是由德育目标决定的,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两者是一种主从关系。另一方面,德育目标的概括性更高,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提出的具体的规范体系,虽然相对于具体的教育、教学要求来说也有一定的概括性,但作为德育目标的具体化,两者是—种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学校德育内容的构成即学校德育内容的结构和组成。就其结构来说,普遍认为,作为德性方面的规定要求、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结构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法制品质、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等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五个方面的要求。就其组成来说,我国学校德育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相对稳定的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一是灵活安排的、具有可变性的时变内容。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是指根据教育目的、教育目标以及学生品德发展年龄特征确定的学校德育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基本的、相对完整和稳定的,可以用纲要的形式规定下来,以保持德育内容的系统连贯件、相对完整性和稳定性,保证德育丁作的科学性和成效性,防止和克服德育丁作中的主观随意件、低效性或负效性。如《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规定的德育内容即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学校德育的时变内容是根据当前的形势任务和学生的品德状况实际确定的学校德育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变性、这部分内容难以用大纲的形式规定下来,应出教师根据当时形势任务和学生具品德实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加以确定,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从而保证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学校德育内

容要具有科学性,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从学校德育内容的结构出发,全面把握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的层次。在我同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包括五大因素,不同的因素所处的层次不同,其中心理教育是最基础的层次,道德教育处于基础层次,法制教育处于较高层次、政治教育处于高层次上,科学世界观教育处于最高层次之上。低一层次的教育要以高于它的层次的教育为指导并向其发展,高一层次上的教育要以低于它的层次为基础,同时,具体到某一因素中,也有不同的层次。第二,正确处理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和时变内容的关系。应该看到,两部分的内容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内容,两者不可替代地行使着各自的职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保证着学校德育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学校德育的时变内容是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的必要补充.同时也对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起着促进作用。我们常说“学校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或者“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到德育内容上就是这种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学校德育内容的特点。学校德育内容是阶级性和历史继承性的统一。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德育的性质、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不同,德育的内容也是不同的。德育内容具有历史性,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性。不同阶级总是按照本阶级的利益、愿望、要求和意志,用本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培养教育年轻一代,使其成为符合本阶级利益和意志要求的思想道德行为主体,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关系和延续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学校德育内容是用以形****们社会主义品德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准则和法制道德规范的总和。与此同时,不同社会和阶级之间,又有一些共同的社会意识及其体现的社会规范的存在,体现了德育内容的历史继承性。学校德育内容是民族性与全人类性的统一。学校德育内容具有民族性,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不同民族,其德育内容也是不同的。如在价值取向上,受儒家影响较大的东方民族,对家庭、集体、国家一般采取的是集体主义的立场,而欧美诸国的个人主义传统决定着他们更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道德价值取向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内容。再如,东方国家采取直接道德教育的模式较多,德育内容是直接呈现的,而西方国家采取间接教育模式较多,强调德育内容呈现的隐蔽性。与此同时.一些与人类生存相联系的普遍价值是全人类共通的,构成学校德育的内容,使学校德育内容又表现出—定的全人类性。特别是当代社会,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全人类德育内容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对全球伦理、生态德育等的研究和确认就是一例。学校德育内容是稳定性和灵变性的统一。科学有效的德育内容,一方面要有基本的、稳定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品德结构,同时又要反映时代发展、学生实际变化对学校德育提出的新的要求,不断丰富新的内容,使德育内容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具有灵活性。确定学校德育内容的依据。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和确定学校德育内容的直接依据,主要是该社会的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学生品德形成

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以及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品德实际。具体来说,首先,学校德育内容是为达到顶期的学校德育目标服务的,它服从和服务于教育目的,因此学校德育内容必须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德育目标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决定了学校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其次,学校德育内容只有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使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符合学生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才能使德育内容被学生接受,才能使德育成为一种发展性德育。再次,学校德育内容的确定还要考虑当前形势任务的要求和学生品德的实际状况和水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国内外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形势的具体状况及主要任务的不同,对学生品德的要求不同,同时也导致学生思想状况的不同、而区、不同学生的品德实际发展水平是存在差异的,因此要使学校德育内容切合学生品德实际,具有针对性,取得实效性,就必须考虑当前形势的要求和学生的品德实际。中西学校德育内容之比较: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的德育内容是各不相同的。与西方学校德育相比较,我国学校德育具有自身的特点。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与西方学校德育内容的不同之处,至少体现在下面四个方面:首先,我国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西方学校德育内容比较单纯,仅限于道德教育。其次,中西学校德育内容都有公德和私德教育,但相对来说,中国更重视私德教育,西方更重视公德教育。第三,中西学校德育均含理想、原则、规则层次的道德教育,相对来说,西方学校德育中道德规则和道德原则教育的比重较大,我国学校德育中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教育的比重较大,道德规则教育的内容

1.

试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功能及其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

1)现代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就是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

“1988年厉以贤主编的《现代教育原理》归纳出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一样,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专指杜威的教育理论。第二种看法,提出现代教育的概念是和社会历史阶段划分一致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分为肚带社会和现代社会,相应地有古代

教育和现代教育,认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由现代生产决定的。第三种观点,第三种观点,认为现代教育是和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概念。”

“1989年出版的孙喜亭主编《教育学问题研究概述》归纳出五种不同的概念:(1)以生产关系或社会发展过程中重大的政治体制变革为标志进行教育阶段划分的现代教育概念。它是相对于古代教育、中世纪教育、近代教育而言。(2)以生产工具为标志进行教育阶段划分的现代教育概念。它是相对于与古代生产适应的古代教育而言。(3)以敬爱偶遇自觉实施程度不同而导致的各类教育从社会不同层次中的分化、独立为尺度,进行教育阶段划分的现代教育概念。它是相对于萌芽状态的教育、学校教育而言即学习化社会。(4)以教育学说的不同派别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概念。它相对于传统奇偶碍于而言。(5)以教育自身发展阶段中所呈现出的新质特点为标志的‘现代教育’的概念。它是相对于原始状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近代学校教育而言,这就是二战后所形成的新教育。”

孙喜亭《教育原理》:

以教育本身在历史进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不同特征为标志的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原始状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几个基本阶段。近代学校教育大体可以以欧洲资产阶级产业革命作起点。现代学校教育在美、英、法、西德、日本等国,基本上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起点,前苏联以1917年10月革命为起点,中国则以1911年辛亥革命或1919年“五四”运动,作为现代教育的起点。

笔者认为:现代教育是指自文艺复兴以来,在各国普遍推行的教育制度、观念等。2)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黄济、王策山《现代教育论》:第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理想和理论走向现实实践。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日益扩大。第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第四,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第五,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第六,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第七,

教育功能扩展和增强。第八,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变化。第九,不断变革——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第十,理论自觉性越来月提高。

丁锦宏《教育学》:当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当代教育的科学性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当代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性;当代教育面向未来。四、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猜神的统一;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成有信《教育学原理》:现代教育具有商品性、现代教育具有生产性、现代教育具有科学性、现代教育具有民主性、现代教育具有发展性、现代教育具有多样性、现代教育具有阶级性、现代数台具有革命性。

孙喜亭《教育原理》: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教育另一基本待征是教育的普及性,以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年限的逐步延长。现代教育的特征还表现在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现代教育又一特征就是在劳动力的培养目标上的通才性、全面性。

3)

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与价值及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丁锦宏《教育学》:新时期教育功能的突出表现,促进社会分化、社会流动、社会平等。

耿德英,卢佳,严正辉《教育学》:教育的功能就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教育的功能体现在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两个方面。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政治功能,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宣传统治阶级思想意识,制造社会舆论、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经济功能,教育把可能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教育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价值、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个体功能,教育规定个体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影响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育能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

鲁杰《教育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大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但是,教育并不是消极地反映政治、经济制度,它对政治、经济制度起积极的能动作用。教育的这种能动作用主要是通过传播思想意识和培养人才来实现的。首先,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使受教育者建立起—种共同的思想观点和行为习惯,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其次,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来巩固、完善和发展政治经济制度。第三,学校还是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策源地,对当前社会的各种政治变化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有选择、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教育有吸收、融合世界先进文化的功能。

陈焕章《教育原理》: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其内外联系中所表现出的特性和能力。教育在其内部联系中,表现出具有影响人、培养人的作用;在其外部联系中,表现出具有作用于社会、影响社会的能力。因此,所谓教育功能,是教育所表现出的可能性,也即指教育有什么作用。教育功能源于教育结构的特性。教育功能具有社会性(是指教育功能的产生、内容性质及作用对象,均与社会密切相关)、层次性(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教有功能的层次特点)、复杂性(就教育效果的显示及其与教育行为自觉性的关系而言,教育功能既有显性功能又有隐性功能,因此,教育功能的表现,并非完全按教育者争先意愿变得简单明了.而是复杂的)、方向性(教育功能是有方向的,或有利于或无利于社会或个体的身心发展,由此表现出教育功能的正功能特性和负功能持性)、整体性(意指教育功能中的各种效应总是互相牵扯,并最终体现于同一个体身上,综合地产生作用,其效应或互补,或互抵,或显性,或隐性,或当即体现,或一部分直接显示,一部分迟后表现出来)。根据教育的作用对象,我们可以把教育功能分为两类,一是教育的育人功能,二是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指教育具有影响人、培养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发展的特性和能力,这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教育正因为具有这种功能而使其成为永恒的范畴。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基本属性,教育育人功能是这种基本属性的体现,因而也称作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凭借育人功能作用于社会,参与人类文明史的建设。教育育人功能的实质,是进行精神性的人的生产。教育育人功能的基本表现,是向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明移植于个体、使人的先天素质得到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在同社会的相互关系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间接功能,是教育育人功能在社会作用上的体现。教育对社会要素的作用:教育对经济的作用表现为,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教育会创造知识更新技术;教育对政治的作用,使政治社会化、培养政治管理人才;教育对文

2015年衡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四

2015年衡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四 一、单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五经四书 D.《说文解字》 【参考答案】D 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生产力发展 B.科技进步 C.教育技术进步 D.产业革命 【参考答案】B 3.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参考答案】D 4.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 ) A.1996年3月 B.1996年5月 C.1987年5月 D.1989年6月 【参考答案】A 5.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 A.发展 B.成长 C.成熟 D.生长

【参考答案】C 6.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A 7.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 A.教育规范 B.学制 C.教育体制 D.国家 【参考答案】B 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 )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 【参考答案】C 9.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 ) 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培养劳动者 D.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答案】C 10.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核心课程 D.合并课程 【参考答案】B 11.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 A.教学计划

《教育学》大学期末考试 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育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 “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 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 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提出 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比较 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 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全面系统论述了班 级授课制。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 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 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 赋力量和能力。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 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 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的《教 育学》。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四)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见教材) 1、实验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 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 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等。 3、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代表著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1.赞可夫出版的《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2.美教育家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3.德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4.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5、法国包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理论 2.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起源说,各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教育学原理模拟题及答案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 1.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_________ 。 2.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_________ 。 3.“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句话反映的教育起源观点是_________。 4.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了由法国人保罗·郎格朗提出的“_________”思想。随着《学会生存》的流行,这一思想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种指导理论。 5.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水平。 6.教育制度可以还原成目标系统、_______、_______、工具系统四大系统要素。 7.国家实行_______、初等教育、______、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8.教师是_________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9.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 10. 教育实践是教师在_________和文化制约下的能动活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事实与教育规律 2.终身教育 3.教育功能 4.人的发展 5.教育改革目标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什么? 2.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表现? 3.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4.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5.教育实践的性质。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提法不统一、不明确。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本章的学习谈谈你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五、材料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深圳特区投资于人力资本 【案例】 特区创业之初,深圳主要得益于优惠政策的扶持。随着特区经济的纵深发展,各类人才和技术的稀缺现象日益凸显。特区的决策者们很快意识到,要使深圳保持可持续发展,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必须加快人才培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1997年,深圳市委二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特区选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的方式推进“科教兴市”战略。自1979年至2001年,深圳特区累计教育投入283.31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投入239.23亿元,年均递增40﹪。1997年至2001年,深圳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B及答案

期末考试试卷 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 适用专业: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 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以此探求。 2、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3、从教育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与。 4、教育目的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的功能。 5、提出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6、班主任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的桥梁。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未选均无分。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B、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利托尔诺 B、孟禄 C、马克思 D、凯洛夫 3、教育能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这体现了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4、教育能够移风易俗,这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育人功能 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生理前提 C、决定因素 D、外部条件 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基因B、教育 B卷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外部环境 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8、在教育目的问题上,主张个人本位论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 B、孔德 C、涂尔干 D、卢梭 9、从胎儿到坟墓的教育反映了现代教育()的特点。 A、全民性B、广泛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10、教师职业的主要职责是()。 A、教书育人 B、传授知识 C、热爱学生 D、以身作则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说明了教师 的教育活动具有()。 A、长期性B、示范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12、主张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的学说属于()。 A、教师中心说 B、教材中心说 C、教室中心说 D、学生中心说 13、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标准是()。 A、课程的组织类型 B、课程的影响方式 C、对课程的要求 D、课程的计划性 14、课程实施应该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这种观点是课程实施的()。 A、忠实取向 B、互动适应取向 C、参与制定取向 D、主体取向15、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促进者 B、指导者 C、管理者 D、传授者 16、当代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 A、程序教学模式 B、发现教学模式 C、暗示教学模式 D、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17、()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又具有难以因材施 教的特点。 A、个别教学 B、现场教学 C、班级教学 D、复式教学 18、在学期结束时所进行的期末考试属于()。 A、预定性评价 B、反应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9、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其良好品德的德育 方法是()。 A、情感陶冶法 B、实践锻炼法 C、说理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20、在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关心与体谅别人,只要儿童能形成从别 人的观点和立场出发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有道德的社会公民。这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A、体谅模式 B、认知发展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北师比较教育考博真题

比较教育学专业考博真题 05教育哲学:1、名词:善端、个体文化内化、教育平等、自然教育、教育主体;2、全球化下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理论及现实意义;论述教育无能论和教育万能论 06教育哲学:名词:1、生活准备说 2、道德相对主义 3、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4、政教分离原则 5、学校消亡论。论述:1、讨论对教育现象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2、运用主客体理论关系分析《学会生存》中“人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自己”加以评论。 07教育哲学:名词解释:教育成层、良知良能、伊凡伊里奇、要素主义。论述:1、根据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得与失。2、从全球化背景探教育的国际性与民族性。 北师大2009年比较教育学专业考博真题 2009年北师大教育哲学原理试题 1、比较终身教育思潮、全民教育思潮和全纳教育思潮的异同。 2、试析当前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3、试论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4、试析文化传统与教育变革的关系。 2009年北师大比较教育试题

1、试析实证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基本主张。 2、论金融危机对世界教育改革的影响。 3、以比较的视角分析我国高中的文理分科制度。 4、以英美为例制度环境对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就今年的试题而言,考察的大都是教育热点问题,像高中文理分科、金融危机对教育的影响等等,直接从书本上找到的题目很少。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比较教育学考博真题 1.试用比较教育理论分析"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观点 2.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3.试评述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在国家和地方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价值 4.试分析发达国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经验 教育哲学: 1.试评述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学术贡献与局限 2.试论教育发展中政府、学校与市场的权力关系 3.试从进步主义及其批判的视角评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4.试分析高等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2011年比较教育学考博真题 1.试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谈教育发展中的社会参与。 2.试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谈高中教育发展的多样性。

全国各地教育学各专业博士点及其就业前景介绍(截止2016年)

教育类博士点院校及专业 (截至2016年) 教育学原理博士点: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点(15个) 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博士点(14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比较教育学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点(9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学前教育学 国家重点学科 南京师范大学 博士点(9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高等教育学 国家重点学科 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博士点(16个) 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 成人教育学 博士点(9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博士点(10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040109 特殊教育学 博士点(9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040110 教育技术学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博士点(9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已划归公共管理学)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 博士点(17个) 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学博士就业前景(仅供参考) 1.教育学原理专业 1)就业前景

教师招聘第一章教育学原理最全的试题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的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A )。 A.夸美纽斯 B.卢梭C.福禄贝尔 D.乌申斯基 2.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D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康德 D.赫尔巴特 3.首先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B )。 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詹姆斯 D.卢梭 4.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的教育家(B)。 A.夸美纽斯 B.杜威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5.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C )。 A. 亚里士多德 B.培根 C.洛克 D.克伯屈 6.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7.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 )。 A.《学记》B.《论语》C.《礼记》 D.《大学》 8.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讲授,首先发生在(D)。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9.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C)。 A.否认了心理因素 B.否认了模仿的教育意义 C.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D.否认了本能的教育意义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者主要是通过(C )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的。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法国 11、史书记载,我国学校教育形态最早出现在( A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西周 1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自(C )。 A.《论语》 B.《孟子》C.《学记》 D.《大学》 13.“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源于(C ) A.《论语》 B.《荀子》 C.《孟子》 D.《道德经》 14.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狭义的教育指(B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 15.老蜂教幼蜂筑巢的活动是属于教育活动,秉持这一观点的是(A )。 A.利托尔诺 B.弗洛伊德 C.皮亚杰 D. 孟禄 16.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D )。 A.沛西·能 B.格塞尔 C. 利托尔诺 D.孟禄 1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最主要缺陷在于否定了教育的( D )。 A.阶级性 B.政治性 C.等级性 D.社会性 18.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源自于儿童的(D )。 A.想象 B.游戏活动 C.语言 D.模仿 19.凯洛夫的《教育学》中有关教育起源的观点是属于(C )。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 劳动起源说 D.需要起源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1. 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有官学、私学、书院等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一起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学体制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学产生于汉代,随后在各个朝代有所发展。封建地方官学始于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创办郡学,招收“下县子弟”入学。自汉代到明清,都分别按地方行政单位设立地方官学,如府学、县(州)学。明清还在乡村设立社学。 私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被禁绝,汉代得以复苏和发展。汉代私学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为蒙学教育性质,主要形式是书馆或家馆,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习字;第二种类型,是初读一般经书的私学,通称为乡塾;第三种类型,是专经研习性质的私学,这种机构多称为“精舍”或“精庐”,讲学者都是精通一经或数经的名师巨儒,多以研讨学问和治术为办学目的。魏晋南北朝以后,直至明清时期,私学在历朝历代都一直存在,并且在绝大部分时期都非常兴盛。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诞生于唐末五代,宋代时期书院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教学形式,并产生了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六大书院,明清时期有著名的东林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等。 我国封建政府不仅重视官学,并且对私学、书院等非官学教育给予支持,从而使官学、私学、书院等三种学校教育形式并存与相互配合,在社会动荡时期,每当官学衰微的情况下,私学、书院的发展与繁荣,很好地弥补了官学教育的缺失,并且促进了非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为中华固有文化的绵延不绝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基础。 2.当前各国学校结构发生变革体现出哪些共同特征 答:1、促使学校由权威结构向专业结构转变 学校的科层化与教师的日益专业化之间可能会有持续不断的冲突。在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之间找到平衡,使学校走向专业科层制结构。专业科层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结构,也是当今学校结构变革的目标之一。而专业科层制的组织结构是扁平化的。 2、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促使学校走向准专业科层制或专业科层制则是可能的,也正是改革者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即通过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促使校长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我国现行的校长负责制还需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方面要向学校放权,使学校在人事权、办学权、财产权和课程设置权等方面,真正具有相应的权力;另一方面要对校长的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校长权力膨胀和扩大。 3、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权 学校结构的另一个变化就是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权,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管理,这是家庭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的体现。在国外,为了保证家长和社会的参与,法律、政策和相应的制度是家长参与的重要保障和支持。其主要精神是藉由下而上的社会运动,重建学校的结构,以加强学校的自主性,提升教师与校长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决策民主化,推动学校发展。 4、重视非正式结构的功能 首先,非正式结构有助于员工对政策的理解和传播。其次,除了形成非正式的社会结构,还会出现非正式的共享价值与信念——规范取向。第三,非正式结构对正式结构是有益的补充,非正式组织有助于提高凝聚力。第四,与正式的等级制度、非人格化以及正式权威不同,在非正式组织中,这些不起主导作用,因为个性化的需要是非正式组织的动因,这有助于维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考博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考博真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考博真题040101教育学原理(2004,2006---2013) 具体清单: 科目一:教育原理2004,2006---2013 科目二:中外教育思想史2006---2013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2002,2004,2007---2013) 具体清单: 科目一:教学论2002,2004,2007---2010,2012,2013 科目二(01,02方向):教育心理学2002,2003,2004(1),2004(2),2005,2007---2010,2012,2013 科目二(03方向):数学教育学2002,2004,2009---2011 科目二(04方向):语文教育学 040103教育史(2006---2012) 具体清单: 科目一:中外教育史: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2009---2012 中外近现代教育史2007 外国教育史2009---2012 科目二:史学理论与方法2009 040104比较教育学(2007,2009---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外国教育史2009---2012

中外近现代教育史2007 科目二:比较教育学2007,2009---2011 040105学前教育学(2003---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学前教育学2003---2011 科目二:儿童心理学2004---2011 040106高等教育学(2002---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高等教育学原理2002---2011 科目二:高等教育的历史与比较2002---2011 040107成人教育学(2012新增) 具体清单: 科目一:成人教育原理 科目二:家庭与社会教育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2008---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技术与职业教育原理2008---2011 科目二:科学技术概论2008---2011 040110教育技术学(2002,2003,2006---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教育技术综合基础2002,2003,2006---2011 科目二(01方向):软件基础2002,2003,2006---2011

最全教育学(原理)题库33套

教育学原理试题库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__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2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__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__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 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_______。 A当前形势的需要B德育的任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D学生年龄特征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___。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 5、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________。 A学生思想B学生品德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D学生身体素质 6、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体现为________。 A教书B育人C指导学生课外活动D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___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___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___。 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0分)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四、解释名词(共15分) 1、学制 2、课堂教学 3、学校教育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1结合实际述评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及个人本位论。 第一,个人本位论盛行于18—19世纪上半叶,以卢梭、洛克、裴斯泰洛奇、福禄倍尔等人为代表。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该理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能、本性的需要决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衡量。个人本位论兴盛时期,正是欧洲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时期,它对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思想禁锢,反对封建蒙昧主义强加于人的一切教育要求,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是,个人本位论排斥社会对教育的制约,排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第二,社会本位论是在19世纪下半叶产生的,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该理论认为,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结果也只能以其社会功能加以衡量,教育结果好坏,主要看它为社会贡献了什么,贡献的程度如何;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教育除了社会的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社会本位论看到了教育目的受社会制约的一面是对的,但却完全否认了教育目的的个体制约性,因此也是不全面的。 第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在处理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上各执一端,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统一起来,才是科学的。 2从知识观的角度解析“王钟之争 所谓知识观,简单地说就是对知识的看法。它要解答的基本问题有: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个人如何获得知识?对以上问题的不同回答便形成了不同的知识观。 日常生活的理解 (1 )“知识”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 (2)“知识”一种可以在公共领域加以传播的社会要素; (3)“知识”是个褒义词; (4)“知识”是后天习得的; (5)“知识”一词与“科学知识”一词等同。 辞典的定义 (1)《辞海》(1989)的定义:“①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②相知、相识,指熟识的人。” (2)《英汉双解教育辞典》的定义:“个人通过生活经验与教育获得的信息与认识的总体。”我们的理解 第一、知识是一套系统化的经验; 第二、知识是一种被社会选择或组织化了的经验; 第三、知识是一种可以在主体间进行传播的经验; 第四、知识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行动效率、更好达成行动目的的经验。 王老先生对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轻视书本知识的现象表示出巨大的担忧,因此奋笔疾书,写下《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在文中老先生反复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提法在理论上、历史上、逻辑上、实践上都是错误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立,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针对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反对知识本位,提出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王老先生反驳说这是轻视知识的表现,是与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是相反的,注定要失败的。通过重申传统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以此说明传统教育并不是改革派眼中的应试教育、知识本位,传统教育也是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它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孟繁华、邢永富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分析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孟繁华、邢永富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分 析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一、专业的设置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共招生14人,有7个专业,分别是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师教育、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二、考试的科目 三、导师介绍 孟繁华,男,1963年5月生人,汉族,山东人,中共党员,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政策、教师教育 邢永富,男,汉族,九三学社,1954年生于河北邯郸,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教育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讲授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教育政治学、邓小平教育理论等课程,主要研究教育发展与政策分析、教育可持续发展、公民教育等问题。 傅树京,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教育管理,教育领导,教育制度,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

理,组织行为,学校改进,专业发展,教师教育等。 李孔珍: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政策、教育管理,专著:《大学组织管理创新》,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主编教材:《教育英语文献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薛海平:湖北人,管理学博士,讲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主讲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参与课题研究:世界银行/英国政府双边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2006;世界银行,“甘肃基础教育调查研究”,2006;教育部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捌九叁,二肆壹,二二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

教育学原理博士生必读书目(10-03)(1)

教育学原理学生必读书目 (标蓝色者为最重要,标红色者为第二重要) 2010年3月 基本理论类 《四书》《五经》《师说》《学记》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康德:《论教育学》、《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 涂尔干:《道德教育》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确定性的寻求》《我们如何思维》 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 福柯:《规训与惩罚》 怀特:《教育的目的》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塞尔:《心灵、语言与社会》 罗杰斯:《个人形成论》 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 郑石岩:《觉:教导的智慧》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弗朗索瓦:《圣人无意》 Gauthier, D. (1963). Practical Reasoning Wenger, E. (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 研究方法论类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范梅南:《教学机智》《生活体验研究》 波兰尼:《个人知识》《科学、信仰与社会》 赖尔:《心的概念》 库伯:《体验学习》 胡军:《知识论》 Phil Carspecken,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 Gibbens et al.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Urie Bronfenbrenner: Lewinian Space and Ecological Substance. Environments i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Models. Joseph J. Schwab:The Practical 1: 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The Practical 2: Arts of Eclectic;The Practical 3: Testing and the Curriculum;The Practical 4: Something For the Curriculum Professors To Do Labov, The Metaphors We Live By James Gee,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1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分析

一.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 1.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2分)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经济发展。()(2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错误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3.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封建社会初期。()(2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正确 本题得分:0 试题解析: 4.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秦汉。()(2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错误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5.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2分)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6.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生产力水平。()(2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7.“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说文解字》。()(2分)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错误 本题得分:0 试题解析: 8.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2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9.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2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错误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10.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童年期。()(2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11.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教学工作。()(2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精品文档 期末考试试卷 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 适用专业: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 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概念是指儿童现有 的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 、、四个阶段。 3、存在主义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最终要由决定。 4、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目标分为知识、、、分析、综 合与评价六个层次。 5、认知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的 形成或改组。 6、布鲁纳提出了动机、结构、程序和的教学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 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语》 C、《大教育论》 D、《普通教育学》 2、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交往起源论 3、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4、教育能传播思想、形成舆论,这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育人功能 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 C、生理前提 D、外部条件 6、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大学体育教材可采用墨子 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说法说明了()在人的发展 中的作用。 A、遗传基因B、教育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外部环境 A卷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一、专业的设置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共招生14人,有7个专业,分别是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师教育、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二、考试的科目

三、导师介绍 劳凯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副院长,教育系主任。学术兼职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理事;主讲课程硕士生课程:教育学原理专题、教育法学与教育政治学专题、国外教育法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博士生课程:学术思潮与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政策分析。 康丽颖: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

资料全文转载。先后主持和参与主编了第一本反映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的蓝皮书,第一本反映未成年人犯罪状况的红皮书。 孟繁华,男,1963年5月生人,汉族,山东人,中共党员,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政策、教师教育 邢永富,男,汉族,九三学社,1954年生于河北邯郸,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教育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讲授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教育政治学、邓小平教育理论等课程,主要研究教育发展与政策分析、教育可持续发展、公民教育等问题。 傅树京,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教育管理,教育领导,教育制度,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校改进,专业发展,教师教育等。 李孔珍: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政策、教育管理,专著:《大学组织管理创新》,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主编教材:《教育英语文献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薛海平:湖北人,管理学博士,讲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主讲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参与课题研究:世界银行/英国政府双边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2006;世界银行,“甘肃基础教育调查研究”,2006;教育部 石鸥:教授,出生于湖南省新宁县,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1984年入西南大学读研究生,曾先后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研究生处长、研究生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学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后指导教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博参考书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博参考书分享 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师范大学,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参考书,方便大家准备考博,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笔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自2013年恢复自主命题,所以在研究生考试的形式以及录取情况上与此前统考时有所不同。2013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报考188人,录取20人,录取比例为10.64%,报录比9.4:1。2012年报考239人,录取30人,录取比例为12.55%,报录比7.97:1,。往年录取比例在10%左右。其他各专业的录取比例不等,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比较教育相对而言竞争更为激烈。这些统计都不计算推免学生在内。 教育学初试的科目单独划线,不依据国家线。研究生考试结束后,首先公布基本复试分数线,然后公布各个专业的复试分数线,符合要求者即进入复试。如2014年和2013年的教育学基本复试线315和310(思政50外语50专业课180),但是这仅仅是基本线,2014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复试分数划定依据方向不同而又差异,其中教育管理专业340,教育经济以及教育测量与评价专业325,最终录取学生的分数都很高,所以初试成绩非常重要。复试包括笔试+外语口试+

综合面试。笔试150分、外语口试50分、面试200分,复试总分400分。笔试内容为各专业综合基础知识,不设参考书目。笔试一般为90分为及格分,外语+面试150分为及格分,复试240分为及格分,未达到以上及格线的,不予录取。录取时,初试总分+复试总分,分专业从高分往低分依次录取,事实上初试成绩占据决定性作用,因为复试笔试中考生的水平发挥一般与初试基本一致,或者大家水平差不多,无法扭转初试决定的格局。复试英语除常规问题外,可能会考察专业的认知以及专业问题的具体看法,一方面要看自身英语表达水平,另一方面重在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教育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一般接收调剂。复试中各个专业学生的复试笔试题目相同,会有个别题目需要选定方向的学生进行相应作答。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一、教育学 1、黄济,王策三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道俊,王汉澜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重点看前两本) 二、教育史 1、王炳照编:《中国教育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