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理论基础(陈希有)课后题答案第12章

电路理论基础(陈希有)课后题答案第12章
电路理论基础(陈希有)课后题答案第12章

《教育学基础》试题 (单选)

第一章教育学与教育 1-5 ABBAC 6-10 CCCCC 11-15 BDBDB 16-20 DACDB 21-25 ACACC ACB 1. 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教育著作是( A) A. 《大教学论》 B. 《普通教育学》 C. 《大教育论》 D. 《教育论》 2.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B ) A. 《康德论教育》 B. 《普通教育学》 C. 《教育漫画》 D. 《爱弥儿》 3. 《大教学论》被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它的作者是( B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康德 D. 培根 4. 柏拉图的名著是( A ) A. 《理想国》 B. 《政治学》 C. 《伦理学》 D. 《爱弥儿》 5.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C ) A. 《大教学论》 B. 《论演说家的培养》 C. 《学记》 D. 《劝学》 6.“洞穴中的囚徒”隐喻来自( C ) A. 《法律篇》 B. 《爱弥儿》 C. 《理想国》 D. 《教育漫话》 7.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C ) A. 《教育漫话》 B. 《大教学论》 C. 《爱弥儿》 D. 《普通教育学》 8. 提出“建国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 C ) A. 《大学》 B. 《论语》 C. 《学记》 D. 《中庸》 9.“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句出自(C ) A. 《论语》 B. 《学记》 C.《孟子·尽心上》 D. 《劝学篇》 10. 将“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的著作是 ( C )

A. 《孟子》 B. 《学记》 C. 《说文解字》 D. 《论语》 11. 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B ) A. 《论语》 B. 《学记》 C. 《孟子》 D. 《中庸》 12.“出自造物主之子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名言出自( D )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裴斯泰洛齐 D. 卢梭 13.“教育要先行”出自( B ) A. 《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B. 《学会生存》 C. 《大教学论》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14. 提倡“教育独立说”的教育家是( D) A. 陶行知 B. 胡适 C. 胡克勤 D. 察元培 15. 主张“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观点的是(B ) A. 生物起源说 B. 心理起源说 C. 劳动起源说 D. 关系起源说 16. 在我国,“教育”概念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之事大约是在( D ) A. 公元前 B. 18世纪 C. 19世纪中叶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7.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 ) ? A. 勒图尔诺 B. 孟禄 C. 高尔顿 D. 达尔文 18. 主张“天命”的教育起源学说是( C) A.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B.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C.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已整理)

《陈涉世家》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朝代)著名家,家,家。 2、本文出自。它是我国第一部体史。共篇,五大部分:、、、、。 二、给下面字注音。 鹄闾適罾谏篝恚笞 三、找出下面通假字并解释。 发闾左適戍渔阳通假字:通“”,。 为天下唱通假字:通“”,。 将军身被坚执锐通假字:通“”,。 卜者知其指意通假字:通“”,。 固以怪之矣通假字:通“”,。 四、找出下面古今异义词,在下面划上横线,并在括号里解释。 卒中往往语(古义:今义:) 楚人怜之(古义:今义:) 夜篝火(古义:今义:)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今义:)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今义:) 借第令毋斩(古义:今义:) 今亡亦死(古义:今义:) 五、解释下列词语(一词多义) 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杀之 上辍耕之垄上上使外将兵 应佣者笑而应曰宜多应者 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当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不当立当此时 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乃行卜行收兵 以扶苏以数谏故或以为死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激怒其众 欲广故数言欲亡从民欲也 号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号为张楚 为若为佣耕为天下唱 会会天大雨皆来会计事 道道不通伐无道 等等死,死国可乎公等遇雨 数扶苏以数谏故数言欲亡 故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 将上使外将兵项燕为楚将陈胜自立为将军 然吴广以为然然足下卜之鬼乎 指卜者知其指意皆指目陈胜 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得鱼腹中书 所置人所罾鱼腹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令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令辱之 召令徒属陈守令皆不在 六、重点词语解释 1、屯大泽乡屯: 2、会天大雨会: 3、或以为亡亡: 4、举大计亦死举大计: 5、等死:等: 6、扶苏以数谏故数: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间: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 9、辍耕上垄上之: 10、怅恨久之怅:之:11、苟富贵,无相忘苟: 七、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 2、起义的根本原因:。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10、起义的导火线是。 八、重点语句翻译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九、课文内容理解 1、“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2、人物欣赏(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以及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中,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 1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篇一: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念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 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____教育现象____揭示_____教育规律___的一门 科学。 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__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__和教育与人的 身心发展的关系。 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________普通教育学 ___ 。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___萌芽、 _形成独立学科__ 和 _ 科学化发展等三个阶段。 三、选择题 bcbcbcc 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_____。 a.《学记》 b.《论语》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 2._________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 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_______________。 a.斯宾塞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柏拉图 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_____________的《大教学论》看成是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柏拉图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_______________,在世 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a.卢梭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___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 术原理》

电路理论基础

1:电位是相对的量,其高低正负取决于()。 回答:参考点 2:不能独立向外电路提供能量,而是受电路中某个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控制的电源叫()。 回答:受控源 3:振幅、角频率和()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回答:初相 4:并联的负载电阻越多(负载增加),则总电阻越()。 回答:小 5: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流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 回答:零 6:电流的基本单位是()。 回答:安培 7:与理想电压源()联的支路对外可以开路等效。 回答:并 8:电气设备只有在()状态下工作,才最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回答:额定 9:通常规定()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回答:正 10:电容元件的电压相位()电流相位。 回答:滞后 11:两个同频率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等于()之差。 回答:初相 12:电位是相对于()的电压。 回答:参考点 13:支路电流法原则上适用适用于支路数较()的电路。 回答:少 14:电压定律是用来确定回路中各段()之间关系的电路定律。 回答:电压

15:KCL和KVL阐述的是电路结构上()的约束关系,取决于电路的连接形式,与支路元件的性质()。 回答:电压与电流、无关 16:各种电气设备或元器件的电压、电流及功率都规定一个限额,这个限额值就称为电气设备的()。 回答:额定值 17:节点电压法适用于支路数较()但节点数较少的复杂电路。 回答:多 18:三个电阻元件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接到外部电路的三个节点的连接称()连接。 回答:星形 19: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是补偿前后()不变。 回答:P U 20:交流电可通过()任意变换电流、电压,便于输送、分配和使用。回答:变压器 1: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参考方向绕行方向一周,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 回答:零 2:对于两个内部结构和参数完全不同的二端网络,如果它们对应端钮的伏安关系完全相同,则称N1和N2是()的二端网络。 回答:相互等效 3: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求()和() 回答:电压电流 4:对一个二端网络来说,从一个端钮流入的电流一定等于另一个端钮()的电流。 回答:流出

大学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9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B.《中庸》C.《孟子》D.《学记》 2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莫基人”的人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拉伊 3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勒图尔诺 B .沛西·能 C .孟禄 D .达尔文 4 .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B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C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 D .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5 .许多西方学者把运用教育的力量培养青年一代具有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过程称之为( )过程。 A .政治社会化 B .学术社会化 C .社会学术化 D .社会政治化 6 .当国家竞争加剧,强调各方面尤其是科技实力时,就会强调教育质量,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培养国家精神和() o A .文雅教育 B .英才教育 C .教育平等化 D .价值多元化 7 .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以()为典型。 A .欧洲国家 B .美国 C .前苏联 D .中国 8 . ( )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调整和优化配呈,来提高教育的效益以及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 A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 .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是从()角度来对课程进行划分的。 A .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B .课程的存在形式 C .课程的组织核心 D .课程管理制度 10 .教学是()。 A .学生学的活动 B .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C .教师教的活动 D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最新《陈涉世家》练习题含答案

1 《陈涉世家》复习 2 1.给加点字注音。 3 ①阳夏.()②嗟.()乎③闾.()左④谪.()戍 4 ⑤次当行.()⑥陈胜王.()⑦罾.()⑧篝.()火⑨笞.()广⑩被.5 ()坚执锐 6 2.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是()(D) 7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曾不若.孀妻弱子 8 B.项燕为楚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9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秦灭韩亡.魏 10 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广故数.言欲亡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11 12 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13 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 14 15 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 16 4.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 )(D) 17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皆以.美于徐公 18 B.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19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既克,公问其故. 20 21 5.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是()(C) 22 A.怅恨久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吾欲之南海 D.先天下之忧而忧 23 24 6.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C) 25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26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27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8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9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0 7.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31 A.家破人亡 B.亡命之徒 C.唇亡齿寒 D.生死存亡 32 8.选出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 ( )(D) 33 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 B上使(之)外将兵。 34 C.天下苦(于)秦久矣。 D.失期,法皆斩(之)。 35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6 (1)发闾左 ..谪戍渔阳 37 (2)度.已失期 38 (3)会.天大雨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D ) A.赫尔巴特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B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C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B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D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C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B)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C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B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C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一、(北京市2006年中考课标A卷)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各小题。(共11分) 二世元年七月,....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 4.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二、(江苏省淮安市2006年中考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16分)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 ..的一组是(3分)() A.度.已失期 / 宁信度.,无自信也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既克,公问其故. D.固以.怪之矣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失期,法皆斩。译文:②天下苦秦久矣;译文: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 3.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 ....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3分)()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4.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①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2分)答: ②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2分)答: 三、(甘肃省兰州市2006年中考试题)阅读选文,按要求答题。(11分) 二世元年七月,.....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 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发闾左 ..谪戍渔阳闾左:(2)度.已失期度:(3)会.天大雨会:(4)宜.多应者宜: 3.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偶然性:必然性: 四、(山东省临沂市2006年非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2分) ①吴广素.爱人素:②比.至陈比:③使公即恒楚将.将:④恒楚亡.在泽中亡: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译: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译: 3.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答: 4.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答: 五、(浙江省绍兴市2006年中考试题)阅读选文,回答文后各题。(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一章

答案1.1 解:图示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 指向b 。当时间t <2s 时电流从a 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 >2s 时电流从b 流向a ,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所以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为 2A 2s -3A 2s t i t ? 答案1.2 解:当0=t 时 0(0)(59e )V 4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 为高电位端,a 为低电位端; 当∞→t 时 ()(59e )V 5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 即a 为高电位端,b 为低电位端。 答案1.3 解:(a)元件A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A 消耗的功率为 A A A p u i = 则 A A A 10W 5V 2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B 消耗的功率为 B B B p u i = 则 B B B 10W 1A 10V p i u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C 发出的功率为 C C C p u i = 则 C C C 10W 10V 1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③: 42A 3A 0i --=,得42A 3A=5A i =+ 节点④: 348A 0i i --+=,得348A 3A i i =-+= 节点①: 231A 0i i -++=,得231A 4A i i =+= 节点⑤: 123A 8A 0i i -++-=,得123A 8A 1A i i =+-=- 若只求2i ,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 方程,得 28A-3A+1A-2A 0i -+= 解得 28A 3A 1A 2A 4A i =-+-= 答案1.5 解:如下图所示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 节点②: 411A 2A i i =+=- 节点③: 341A 1A i i =+=- 节点④: 231A 0i i =--=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

《教育学基础》题库

《教育学基础》题库 《教育学基础》题库 (1)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 第二章教育功能 (3) 第三章教育目的 (6) 第四章教育制度 (8)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10) 第六章课程 (13) 第七章课堂教学 (15)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填空题 1、教育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系统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3、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4、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而不是一种“实体”。 5、要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有时与长处,最终形成教育合力。 6、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7.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摹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8、现代学校最早出现在18世纪,是应现代大工业生产的要求而产生的。 9、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之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10、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学记》。 11、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的人是培根。 12、从一定意义上说,决定教学有效性的大小与教学所能达到的境界的高低是教育者对学习者个性的把握程度。 二、单项选择题 1、对“教育”定义的理解,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1一个顽皮的孩子偶然把手指放到火苗上被灼伤,获得有关知识的过程。 ○2老母鸡带领小鸡找东西吃的活动。 ○3“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且是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4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抚养”行为。 2、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指 ○1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手段○2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教育学基础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或填空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p22 2、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概括为制约与促进。 社会发展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如生产力制约教育内容、结构的变化,决定了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影响教育目标的制定,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文化影响教育的……;科技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反过来教育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对文化和科技的进步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自己复习:文化对教育的影响;科技对教育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与科技的关系) P34—p42 3、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p46 附加:有的人在某些方面“聪明早慧”,却在另一些方面“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4、培根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划分出来。P26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独立体系的形成。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康德首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5、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德国的教育学家凯兴斯泰纳和哲学家纳托尔普。p64 (自己复习:个人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6、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隐性课程(潜在课程)。p143 (自己复习:隐性课程的范围) 7、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条件。P47 (自己复习: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和经典例证;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其他因素、及每种因素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8、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p180 (自己复习:教学过程的条件性和过程性要素) 9、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活动课程(经验课程)。p142 (自己复习:课程的其他几种类型,及每种类型的分类标准、含义和优缺点) 10、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两者相互协调与补充)。11、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

答案2.1 解:本题练习分流、分压公式。设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a) 由分流公式得: 23A 2A 23 I R Ω?==Ω+ 解得 75R =Ω (b) 由分压公式得: 3V 2V 23 R U R ?==Ω+ 解得 47 R =Ω 答案2.2 解:电路等效如图(b)所示。 20k Ω 1U + - 20k Ω (b) + _ U 图中等效电阻 (13)520 (13)k //5k k k 1359 R +?=+ΩΩ=Ω=Ω++ 由分流公式得: 220mA 2mA 20k R I R =?=+Ω 电压 220k 40V U I =Ω?= 再对图(a)使用分压公式得: 13==30V 1+3 U U ? 答案2.3 解:设2R 与5k Ω的并联等效电阻为 2325k 5k R R R ?Ω = +Ω (1) 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

32 113 130.05(2) 40k (3) eq R U U R R R R R ?==?+??=+=Ω ? 由方程(2)、(3)解得 138k R =Ω 32k R =Ω 再将3R 代入(1)式得 210k 3 R = Ω 答案2.4 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1820mA 8mA (128)I Ω =? =+Ω 2620mA 12mA (46)I Ω =? =+Ω 由节点①的KCL 得 128mA 12mA 4mA I I I =-=-=- 答案2.5 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b)。 图 题2.5 120Ω (a) (b) 图中 1(140100)240R =+Ω=Ω 2(200160)120270360(200160)120R ??+?=+Ω=Ω??++?? 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2 112 10A 6A R I R R =? =+ 及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4. 双轨制形成于()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引起学习动机 D.运用知识 10.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维果茨基 C.夸美纽斯 D.巴班斯基

陈涉世家历年考题 - 答案版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8分) 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9.上文选自西汉(人名)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分)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11.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具体体现在: ⑴;⑵。(写出两点即可)(2分) 12.下列对于选文理解分析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句写出起义刚开始时队伍迅速壮大的情景。 B.作者用“挺”、“起”、“夺”等动词简练生动地写出陈胜、吴广齐心协力“并杀两尉”的场面。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既表达了陈胜对不平等阶级地位的愤懑和反抗,也鼓舞了当时的士气。 D.选文详写陈胜起义前的筹划准备,略写作战过程,意在突出陈胜的非凡才干及组织领导能力。 ⒐(2分,每空1分)司马迁史记 ⒑(2分)吴广向来关心周围的人(士兵),士兵们大多愿意听(他)差遣。(或“……士兵们大多愿意替他效力”、“……士兵们大多愿意被他差遣”,对“素”、“用”等字要准确翻译,并表现出“为”的被动意思。) ⒒(2分,每点1分)⑴抓住将尉“醉”的时机;⑵使用激将法,激怒将尉;⑶故意使自己受辱,激怒众人;⑷使对方先动手,再和陈胜联手杀两尉。(写出两点即可) ⒓(2分)A(A项中“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句是写起义后人们纷

《教育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习题参考答案 一、教育术语解释 1、教育:就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得促使个体得社会化与社会得个性化得实践活动。 2、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得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与反馈得形式,就是形式与内容得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3.教育形态:就是由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得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得变化形式,也就是“教育”理念得历史实现。 4.实验教育学: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得用自然科学得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得关系得理论,代表人物就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与拉伊。实验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得研究成果与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二、选择题 1、教育得心理起源说得代表人物就是:( C ) A、勒图尔诺 B、沛西·能 C、孟禄 D、康德 2、我国古代最早也就是世界最早得成体系得古代教育学作品就是:( C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3、杜威就是以下哪一教育学派得代表人物:( D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实用主义教育学 4、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口号得教育家就是:( B )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洛克 三、辨析题(错误得请改正) 1、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就是赫尔巴特得《普通教育学》。

错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就是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 2、教育生物起源说得代表人物就是勒图尔诺与沛西·能。 正确。 3、教育就就是个体得学习或发展过程。 错误。教育就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得促使个体得社会化与社会得个性化得实践活动,单纯地说教育就是个体得学习或发展过程就忽视了社会因素在教育活动中得巨大影响。 4、非制度化得教育与制度化得教育形态就是按照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得场所或空间标准进行划分得。 错误。非制度化得教育与制度化得教育形态就是按照教育系统自身得标准进行划分得。 5、农业社会得教育就就是农业教育。 错误。农业社会得教育就是指基本得教育形态之一,而农业教育就是指一种专门得教育类型。 四、简答题 1、试分析“教育”与“灌输”、“养育”之间得异同。 参考答案要点: 教育就是个体得社会化与社会得个性化相耦合得过程,既要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得人,又要把社会得观念、制度与行为方式内化到各不相同得个体身上。而“灌输”则就是片面地强调个体社会化得一面,强调个体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无条件得一致,忽视个性心理特征与个性培养,机械地灌输不就是“教育”。教育强调活动得“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对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性化起到“促进”、“加速”得作用;而日常家庭生活中得“抚养”、“养育”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得,在个体与社会得关系方面起不到“引导”、“促进”与“加

电路理论基础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1x20=20分) 1.线性电路线性性质的最重要体现就是性和性,它们反映了电路中激励与响应的内在关系。 2.理想电流源的是恒定的,其是由与其相连的外电路决定的。 3.KVL是关于电路中受到的约束;KCL则是关于电路中 受到的约束。 4.某一正弦交流电压的解析式为u=102cos(200πt+45°)V,则该正弦电流的有效值U= V,频率为f= H Z,初相φ= 。当t=1s 时,该电压的瞬时值为V。 5.一个含有6条支路、4个节点的电路,其独立的KCL方程有_____ _个,独立的KVL 方程有个;若用2b方程法分析,则应有_ _ ___个独立方程。 6.有一L=0.1H的电感元件,已知其两端电压u=1002cos(100t-40°)V,则该电感元件的阻抗为____________Ω,导纳为___________S,流过电感的电流(参考方向与u关联)i= A。 7.已知交流电流的表达式:i1= 10cos(100πt-70°)A ,i2=3cos(100πt+130°)A,则i1超前(导前)i2_________ 。 8.功率因数反映了供电设备的率,为了提高功率因数通常采用 补偿的方法。 9.在正弦激励下,含有L和C的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与电流同相时,称电路发生了。 二、简单计算填空题:(每空2分,2x14=28分) 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流i= A。 2.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压U ab= V。

3.如图3所示二端网络的入端电阻R ab= Ω。 4.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流I= A。 5.如图5所示为一有源二端网络N,在其端口a、b接入电压表时,读数为10V,接入电流表时读数为5A,则其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U OC= V, R O= Ω。 6.如图6所示为一无源二端网络P,其端口电压u与电流i取关联参考方向,已知u=10cos(5t +30°)V, i=2sin(5t+60°)A,则该二端网络的等效阻抗Z ab= Ω,吸收的平均功率P= W,无功功率Q= Var。

教育学基础选择题题库

第一章教育学概论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问答式教学法——产婆术得就是( ) A、孔子 B、老子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2、《理想国》得作者就是( ) A、孔子 B、老子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3、《论语》得作者就是( ) A、孔子 B、老子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4、世界上最早得“教学论”专著就是( ) A、《论语》 B、《柏拉图》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5、西方最早得“教学论”专著就是( ) A、《论语》 B、《柏拉图》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标志就是( )得问世。 A、《论语》 B、《大教学论》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7、《教育漫话》得作者就是( ) A、卢梭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倍尔 8、《爱弥儿》得作者就是( ) A、卢梭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倍尔 9、《林哈德与葛笃德》得作者就是( ) A、卢梭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倍尔 10、被认为就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得就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11、被认为就是“科学教育学得奠基人”得就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12、《普通教育学》得作者就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13、实验教育学得代表人物就是( ) A、杜威 B、斯普朗格、利特 C、拉伊、梅伊曼 D、凯洛夫 14、文化教育学得代表人物就是( ) A、拉伊、梅伊曼 B、斯普朗格、利特 C、杜威 D、凯洛夫 15、实用主义教育学得代表人物就是( ) A、拉伊、梅伊曼 B、斯普朗格、利特 C、杜威 D、凯洛夫 1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得代表人物就是( ) A、拉伊、梅伊曼 B、斯普朗格、利特 C、杜威 D、凯洛夫

新课标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陈涉世家)

[自主测评] 一、积累运用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1)度.已失期() 答案:估计 (2)辍耕之.垄上() 答案:到 (3)等.死()比.至陈()固.十六七() 答案:同样等到本来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卜者知其指意。 答案:“指”通“旨”,意思,意图 (2)固以怪之矣。 答案:“以”通“已”,已经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答案:“唱”同“倡”,倡导 (4)将军身被坚执锐。 答案:“被”通“披”,穿 3.请你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含义的不同。 (1)陈涉少.时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答案:年轻少年 (2)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答案:亲身、亲自身体 (3)今亡.亦死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答案:逃亡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答案: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答案:扶苏因为多次谏劝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在外面带兵。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答案:C(A、B、D三个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分别是:书写、书信;估计、度过;暗中、参与。) 6.对这段文字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的意思是“或者认为死了,或者认为灭亡了”。 B.陈胜借扶苏、项燕的名义,目的是利用他们的声望来号召天下百姓起义。 C.“等死,死国可乎?”表现了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本文段的内容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答案:B(选项A中的“亡”是“死亡”的意思;选项C是陈胜用这句话激励戍卒起来反抗;选项D应是陈胜吴、广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 7.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而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答案:天下苦秦久矣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二)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①欲缚之,自辩数,乃置②,不肯为通③。陈王出,遮道④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⑤!”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⑥,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⑦,言陈王故情⑧。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专)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此其所以败也。 注:①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长。②置:放在一边,不理他。③通:传达。④遮道:拦路。⑤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夥,多。颐,语气词。沉沉,深邃貌。⑥夥涉为王:形容一个人的突然富贵。⑦发舒:放肆。⑧故情:指陈涉贫困时的情况。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或说.陈王曰() 答案:劝说 (2)之.陈() 答案:到 (3)自辩数.() 答案:多次 (4)陈胜王凡.六月() 答案:共 9.找出与“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的“王”词性、词义相同的句子 A.陈胜王凡六月 B.已为王 C.王陈 D.陈王出 E.涉之为王沉沉者 答案:AC(例句中的“王”用作动词,意思是“称王”。) 10.下面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两个句子是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B.之.陈 C.宫门令欲缚之. D.涉之.为王沉沉者 E.陈王斩之. 答案:CE(这两句中的“之”,指代陈王故人。) 11.文中的“故情”在《陈涉世家》指的是哪件事?(用《陈涉世家》中的原句回答。) 答案: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