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讲课PPT

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 ,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加 热60度30分钟或紫外线照 射20分钟即可杀灭。
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性
侵袭力
肺炎链球菌具有荚膜,可抵抗吞 噬细胞的吞噬作用,通过产生多 种毒力因子,如荚膜、溶血素、 神经氨酸酶等,增强致病力。
免疫原性
肺炎链球菌的荚膜多糖具有免疫 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 体,对预防感染具有一定作用。
03 肺炎链球菌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选择
根据肺炎链球菌的具体病菌类型和耐 药性,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 大环内酯类等。
抗生素使用方法
抗生素联合治疗
对于重症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需要 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提 高疗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制定合理的 用药方案,包括用药剂量、给药途径 和用药时间等。
流行病学研究
传播途径
了解肺炎链球菌的传播途径和流行病学特征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 至关重要。
疾病负担
评估肺炎链球菌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的负担,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 防控策略。
监测与控制
通过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肺炎链球菌的爆发和流 行。
THANKS 感谢观看
重。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通过采集痰液、血液等标本进行培养 或检测,可以确诊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
X线检查
X线检查可以显示肺部炎症的部位和 程度,有助于诊断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
CT检查
CT检查可以更准确地显示肺部炎症 的细节,对于诊断和评估病情有帮助 。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做出肺炎链球菌 性肺炎的临床诊断。
肺炎链球菌病症健康讲解

肺炎链球菌病症健康讲解肺炎链球菌病症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以及咳痰等。
本文将对肺炎链球菌病症进行健康讲解,以便提高大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病因和传播途径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给他人。
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细菌会进入空气中,并通过他人的呼吸道进入体内,从而引发感染。
此外,肺炎链球菌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例如通过共用餐具、口水或唾液的接触,或者通过与感染者亲密接触(如接吻)等途径。
症状和诊断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症状通常包括:- 发热- 咳嗽- 喉咙痛- 咳痰(可能带有血迹)如果出现这些症状,特别是在与有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人接触后,应及时就医。
医生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一些实验室检查来诊断肺炎链球菌病症。
预防和控制肺炎链球菌病症可以通过以下预防措施来控制传播:1. 接种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接种适当类型的疫苗可以提高预防效果。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经常洗手、避免与感染者亲密接触以及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4. 避免烟草和二手烟:吸烟和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会削弱呼吸系统的抵抗力,增加感染肺炎链球菌的风险。
治疗和护理如果被诊断为肺炎链球菌感染,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和个人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治疗包括:- 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
但是,使用抗生素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并按照正确的剂量和疗程完成。
- 注意休息和饮食:休息和饮食对康复和免疫力的恢复很重要。
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休息和饮食。
- 多饮水:多喝水可以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 遵循医嘱: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定期复诊。
结论肺炎链球菌病症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通过适当的预防措施和早期治疗,我们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肺炎链球菌肺炎

01
定义
03
病理及病理生理
02
病因及发病机制
04
临床表现
05
并发症
06
辅助检查
07
08
治疗
诊断及鉴别诊断
并发症
近年很少见
01
感染性休克(休克型肺炎)
02
心包炎,心肌炎
03 胸膜炎,脓胸
04 脑膜炎
05 机化性肺炎
13
4
临床表现
1
3
5
定义
病理及病理生理
并发症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6
辅助检查
8
诊断及鉴别诊断
高度耐药:万古霉素、替考 拉宁。
治疗(二)-----其他治疗
营养支持、休息 监测神智、生命征及尿量 等,注意防止休克 保持呼吸道通畅 镇痛,祛痰,降温
27
治疗(三)-----并发症的处理
约1O%-20%肺炎链球菌肺炎伴发胸腔积液者,应酌情取胸液检查及培养以 确定其性质。若治疗不当,约5%并发脓胸,应积极排脓引流。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肺炎概述
其他病原菌的肺炎 (葡萄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
肺炎球菌肺炎
肺脓肿
01
肺炎链球菌肺炎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 的观点
掌握
掌握临床特点、诊断及 治疗。 了解病理。
01
单击添加标题
02
单击添加标题
定义
01
病因及发病 机制
生物特性:G+双球菌,86血清型中1-9、12型致病 致病力:荚膜多糖对组织侵袭作用(Sp进入下呼吸道
--------肺泡-------肺泡壁水肿--------红白细胞渗 出--------经cohn管-----肺中央----几个肺段) 特定:不产生毒素,不破坏肺泡壁及引起肺组织坏死 或形成空洞
肺炎链球菌检验

3
生物标记物发现
质谱技术可以发现与肺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生物 标记物,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生物信息学在肺炎链球菌检验中的应用
数据整合与分析
01
生物信息学可以对来自不同实验平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
挖掘肺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
药物设计
02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预测和设计针对肺炎链球菌的新型
兼性厌氧菌
肺炎链球菌为兼性厌氧菌,在 有氧或无氧环境下均能生长。
营养要求高
肺炎链球菌对营养要求较高, 需要丰富的铁、维生素B等才
能正常生长。
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性
01
02
03
致病物质
肺炎链球菌主要通过产生 毒素和酶致病,如荚膜多 糖、溶血素等。
感染途径
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 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 物品传播。
设备和专业操作。
药敏试验
总结词
药敏试验用于检测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详细描述
药敏试验通过在培养基上接种肺炎链球菌,并添加不同抗菌药物,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从而判断细菌对抗菌药 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药敏试验对于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 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疾病类型
感染后可引起大叶肺炎、 脑膜炎、中耳炎等多种疾 病。
肺炎链球菌的流行病学
季节性流行
肺炎链球菌感染有明显的 季节性,冬季和春季是高 发季节。
人群易感性
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 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
地区分布
全球范围内均有肺炎链球 菌感染的报道,但发病率 和病死率存在地区差异。
02
肺炎链球菌肺炎诊疗规范

肺炎链球菌肺炎诊疗规范肺炎链球菌肺炎是肺炎链球菌(亦称肺炎球菌或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病变常呈叶、段性分布,通常称大叶性肺炎。
当前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典型的呈大叶分布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已不多见。
但这种细菌引起的肺炎在当前社区获得性肺炎中仍居首位。
【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1.常有受寒、疲劳或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
发病急骤,高热(38~40℃)、寒战并可有肌肉疼痛及乏力等。
呼吸道症状为咳嗽,咳粘液或脓性痰,血性痰或“铁锈色痰”,可有胸痛。
病变范围广泛者可有呼吸困难。
部分患者有消化道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
严重病例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及中毒性心肌炎。
2.体检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部分患者可有口周疱疹,严重病例及既往有基础肺病者可有发绀,有些患者可有黄疸。
早期肺部体征常不明显,典型者病变肺部叩诊呈浊音,语颤、语音增强,有支气管呼吸音和湿啰音。
(二)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严重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并有核左移,血小板减少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痰涂片及痰培养可查见肺炎链球菌。
特异性多糖体测定有助于快速诊断。
部分患者血培养阳性。
3.血生化检查可见血清酶学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血胆红素增高。
动脉血气分析可正常,严重病例可有PaO2及PaC02降低,pH增高,呈低氧及呼吸性碱中毒,休克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者则pH降低。
4.胸部X线检查早期肺部有均匀淡影,典型表现为大片均匀致密阴影,呈叶、段分布。
【治疗原则】(一)抗菌药物治疗目前首选药物仍然是青霉素,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在我国虽然已达20%,但是高耐株﹤2%,因此对于普通耐药株通过提高青霉素剂量,依然有效。
青霉素剂量可用至800~1200万u/d。
对于高耐青霉素者及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三嗪或左旋氧氟沙星。
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已达70%,故对于已明确的肺炎链球菌肺炎不推荐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新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及罗红霉素等。
肺炎链球菌肺炎

临床表现
● 稽留热: 体温维持在39~40℃左右,达数日或数周,一天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 ● 驰张热: 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体温最低仍高于正常。 ● 间歇热: 体温骤然升高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 不规则热: 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又逐渐下降,体温曲线呈波状起伏。
● 日常预防 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每天开窗2~3次,控制室内的温湿度。 注意气候的变化。严冬季节或气候突然变冷的时候,要注意衣着冷暖,及时增加衣服,不要由于受 凉而引起感冒。 适当体育锻炼。循序渐进,逐渐加大活动量,增强免疫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吸入有害物质 及过敏原,可预防或减少本病发生。
预防措施
● 接种疫苗 ● 注射方法 皮下或肌内注射。 ● 注射部位 上臂外侧三角肌。 ● 注射时间 多糖疫苗(23价多糖疫苗):2岁以后只接种1剂次,接种剂量为0.5ml; 7价肺炎结合疫苗:3、4、5月龄进行基础免疫、12~15月龄加强免疫; 13价肺炎多糖结合疫苗:需要接种4剂。基础免疫在2、4、6月龄各接种1剂,加强免疫在12~15月 龄接种1剂。基础免疫首剂最早可以在6周龄接种,之后各剂间隔4~8周。
治疗
1 吸氧
针对气急患者,可采取半卧位及氧气吸入。
2 降温
针对发热患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可酒精擦浴, 也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冰帽等。 以逐渐降温为宜,防止虚脱。
护理措施
● 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 ● 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食物或软食。 ● 做好口腔护理 , 鼓励患者经常漱口 , 口唇疱疹 ● 者局部涂抗病毒软膏 , 防止继发感染。 ● 在患者胸、背、颈处放置吸水强的干纱布或毛巾,以便体温下降伴大量出汗时更换,保持患者皮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科普知识课件

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抵抗感染。
如何治疗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 ?
如何治疗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 抗生素治疗
确诊后,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合适的抗生素。
及时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控制感染。
如何治疗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 对症治疗
根据症状进行支持性治疗,如退烧和止咳药物。
对症治疗能缓解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谁是高危人群?
谁是高危人群? 婴幼儿
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他们的免疫系统尚 未成熟。
此年龄段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谁是高危人群? 慢性病儿童
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哮喘、心脏病等,免 疫力较弱。
这些儿童感染后病程可能更长,症状更重。
谁是高危人群? 未接种疫苗儿童
没有接种肺炎疫苗的儿童更容易感染。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高热持续
若孩子高热不退,且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 就医。
持续高烧可能是感染加重的信号。
何时就医?
呼吸困难
如孩子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情况,需立即 就医。
呼吸困难可能表明肺部感染严重。
何时就医?
意识模糊
若孩子出现意识模糊或异常嗜睡,需紧急处理。
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尤其在冬春季节 易引发感染。
什么是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 主要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呼吸急促和胸痛等。
有些儿童可能会出现呕吐和食欲减退等症状。源自什么是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的细 菌可感染他人。
密切接触感染者会增加风险,尤其是在学校或托 儿所等人群聚集的地方。
这可能是感染引起的重症表现。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护理PPT课件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预防 保持卫生
教导孩子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减少交叉感染 机会。
家庭成员也应注意卫生,避免传播病菌。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预防 增强免疫力
通过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的基础。
谢谢观看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护理
演讲人:
பைடு நூலகம்录
1. 什么是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 2.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护理措施 3.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饮食管理 4.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心理护理 5.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预防
什么是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
什么是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 定义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部 感染,常见于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护理措施 监测症状
定期监测孩子的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注 意咳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有助于早期干预。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护理措施 药物管理
按照医生处方,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 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应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和过敏反应。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护理措施 环境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 免接触烟雾及污染物。
良好的环境有助于促进恢复。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饮食管 理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饮食管理 保持营养
鼓励孩子多吃易于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粥 、汤等。
营养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恢复健康。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饮食管理 补充水分
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水分,防止脱水。
可适量饮用温开水、果汁等。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饮食管理 避免刺激性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链球菌夹膜 肺炎链球菌夹膜及其多糖抗原
荚膜是肺炎链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 荚膜者只需几个 荚膜是肺炎链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有荚膜者只需几个 的主要毒力因子 菌即可置实验小鼠于死地,无荚膜 菌即可置实验小鼠于死地,无荚膜者1亿个菌方可杀死实 验小鼠。 验小鼠。 根据荚膜特异性多糖抗原性,分为近90个血清型。 根据荚膜特异性多糖抗原性,分为近90个血清型。 90个血清型 感染后, 生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抗体, 感染后,产生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抗体,可获 得型特异性免疫。 得型特异性免疫。
肺炎链球菌肺炎临床特点--体征 肺炎链球菌肺炎临床特点 体征
早期只有轻度叩诊浊音或呼吸音减弱。 早期只有轻度叩诊浊音或呼吸音减弱。 病程第2~ 日肺实变后有典型叩诊浊音 日肺实变后有典型叩诊浊音、 病程第 ~3日肺实变后有典型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及 管性呼吸音等。 管性呼吸音等。 消散期可听到湿罗音。 消散期可听到湿罗音。 X线检查有助于确诊。 线检查有助于确诊。 线检查有助于确诊
19.3 3.3 1.9 11.1 8 0.2 0.5 0.4 11.7 25.9 4.0 4.9 7.5 7 1.4 2.5 2.7 10.9 7.5 5.1 7.6 21.7 5.1 7.9 2
不明原因
49.8
43.8
41.5
Eur Respir J 2002,20:suple 36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
1 何权瀛.
中国医刊 2000;35(1):5-6
8
2 张海荣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4(9):76
儿童肺炎球菌疾病的临床表现
3
欧洲41项CAP病因学荟萃分析
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军团菌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金葡菌 卡他莫拉菌 G-肠杆菌 - 病毒
门诊(n=9) 住院(n=23) ICU(n=13)
肺炎链球菌肺炎临床特点—注意点 肺炎链球菌肺炎临床特点 注意点
要警惕超抗原反应导致的肺炎链球菌感染性休克 胸部X线片征象对病原学的提示性差,也无助于治疗的决策 胸部X线片征象对病原学的提示性差, 住院患儿应尝试作多病原联合检测; 住院患儿应尝试作多病原联合检测;对疑为细菌性肺炎的患儿应 及早送培养 保存急性期血清,争取恢复期血清, 保存急性期血清,争取恢复期血清,以双份血清检测病原微生物 抗体 胸腔渗液时应抽取送检涂片和培养, 胸腔渗液时应抽取送检涂片和培养,并保留作病原体抗原检测
年龄>50岁、免疫功能损害 肺炎链球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 岁 年龄 肺炎链球菌、 斯特菌、 斯特菌、革兰阴性杆菌 医院获得性脑膜炎 金葡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 金葡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 不动杆菌属、 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
细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的共性
各种细菌导致的脑膜炎临床表现大致相同,可归纳为感染中毒症状、 各种细菌导致的脑膜炎临床表现大致相同,可归纳为感染中毒症状、颅内压 感染中毒症状 增高症、 增高症、脑膜刺激症和颅神经损害症 临床症状的区别主要在于患儿的年龄,年长儿与成人表现相似, 临床症状的区别主要在于患儿的年龄,年长儿与成人表现相似,婴幼儿症状 一般隐匿或不典型
各症状在脑膜炎病人中的发生比例
症状 头痛 颈项强直 发热 神志改变 局部神经缺陷 皮疹 昏迷 惊厥
/afp/20050915/tips/5.html
发生比例 87% 83% 77% 69% 33% 26% 14% 5%
6
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
美国感染协会 (IDSA)指南对细菌性脑膜炎诊断所作说明 )
正常胸片
大叶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肺炎临床特点—鉴别诊断 肺炎链球菌肺炎临床特点 鉴别诊断
如早期缺乏咳嗽和胸部体征,易与其它急性热病相混。 如早期缺乏咳嗽和胸部体征,易与其它急性热病相混。 如同时有呕吐、头痛、谵妄或惊厥等脑征,则应与中 如同时有呕吐、头痛、谵妄或惊厥等脑征,则应与中 枢神经系统感染及中毒型菌痢区别 急需X线透视以 区别, 枢神经系统感染及中毒型菌痢区别,急需 线透视以 肯定诊断。 肯定诊断。 有时腹痛和呕吐很明显,特别在右下叶发生肺炎时, 有时腹痛和呕吐很明显,特别在右下叶发生肺炎时, 可刺激膈肌以致在右下腹也出现腹痛,很象急性阑尾 可刺激膈肌以致在右下腹也出现腹痛,很象急性阑尾 鉴别时应注意肺炎患儿的腹部压痛不限于右下腹, 炎。鉴别时应注意肺炎患儿的腹部压痛不限于右下腹, 腹肌痉挛可在轻缓的压力下消失,并无深层压痛。 腹肌痉挛可在轻缓的压力下消失,并无深层压痛。
肺炎链球菌肺炎临床特点--X线检查 肺炎链球菌肺炎临床特点 线检查
早期可见肺纹理加深或限局于一个节段的浅薄阴影, 早期可见肺纹理加深或限局于一个节段的浅薄阴影, 以后有大片阴影均匀而致密, 以后有大片阴影均匀而致密,占全肺叶或一个节段 (图),经治疗后逐渐消散。 ),经治疗后逐渐消散。 经治疗后逐渐消散 可见肺大泡;少数病例出现胸腔积液。 可见肺大泡;少数病例出现胸腔积液。 多数患儿在起病3~ 周后 线阴影消失。 周后X线阴影消失 多数患儿在起病 ~4周后 线阴影消失。
4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7,45(2):83-90.
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菌
患者情况 年龄<1个月 年龄 个月 年龄>1个月~50岁 年龄 个月~ 岁 个月 病原菌 B组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单核 组链球菌、大肠埃希菌、 组链球菌 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球菌、 肺炎链球菌
12
中华儿科杂志 2001, 39(6):379-383
肺炎球菌疾病的抗生素治疗推荐
——美国儿科学会(1)
确诊或高度怀疑肺炎球菌脑膜炎 确诊或高度怀疑肺炎球菌脑膜炎 – 联合万古霉素和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联合万古霉素和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 根据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的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 根据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的结果, • 对青霉素/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敏感:停用万古霉素,继续使用 对青霉素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敏感:停用万古霉素,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敏感 青霉素/头孢噻肟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青霉素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 对青霉素以及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不敏感:继续用万古霉素 对青霉素以及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不敏感: 头孢曲松不敏感 – 对利福平敏感者,以下情况中,在治疗24-48小时后应加用利福平 对利福平敏感者,以下情况中,在治疗 小时后应加用利福平 • 尽管联合万古霉素和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治疗,病情仍然恶化 尽管联合万古霉素和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治疗, 头孢曲松治疗 • CSF培养提示细菌未清除或细菌计数未显著减少 培养提示细菌未清除或细菌计数未显著减少 • 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 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的MIC值很高(≥4µg/mL) 值很高( ) 头孢曲松的 值很高
推荐的其 它试验
乳胶凝集试验 快速、简单、敏感,但不推荐常规使用,因为 快速、简单、敏感,但不推荐常规使用, 即便结果是阴性也不能排除;对已经开始治疗 即便结果是阴性也不能排除; 但CSF培养阴性的患者比较适用 培养阴性的患者比较适用 降钙素原试验 未广泛使用 鲎裂解物试验 特异性不高
7
/afp/20050515/practice.html
病毒
S.pneu 40%
支原体 18
肺炎链球菌肺炎临床特点- 症状 肺炎链球菌肺炎临床特点 -症状
突发高热、体温可高达 ~ ℃ 胸痛、纳差、疲乏和烦躁不安。 突发高热、体温可高达40~41℃;胸痛、纳差、疲乏和烦躁不安。 呼吸急促达40~ 次 分 呼气呻吟,鼻扇,面色潮红或紫绀。 呼吸急促达 ~60次/分,呼气呻吟,鼻扇,面色潮红或紫绀。 呼吸时胸痛,故患儿多卧于病侧。 呼吸时胸痛,故患儿多卧于病侧。 最初数日多咳嗽不重,无痰,后可有痰呈铁锈色。 最初数日多咳嗽不重,无痰,后可有痰呈铁锈色。 早期多有呕吐,少数患儿有腹痛,有时易误诊为阑尾炎;幼儿可有腹泻。 早期多有呕吐,少数患儿有腹痛,有时易误诊为阑尾炎;幼儿可有腹泻。 轻症者神志清醒,少数患儿出现头痛、颈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 轻症者神志清醒,少数患儿出现头痛、颈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重症时 可有惊厥、谵妄及昏迷等中毒性脑病的表现, 可有惊厥、谵妄及昏迷等中毒性脑病的表现,常被误认为中枢神经系统 疾病。 疾病。 严重病例可伴发感染性休克,甚至有因脑水肿而发生脑疝者。 严重病例可伴发感染性休克,甚至有因脑水肿而发生脑疝者。
儿童肺炎球菌疾病抗菌药物选择策略
• • • • 儿童肺炎球菌疾病抗菌药物选择 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增加耐药菌传播和感染 减少耐药产生的措施 控制儿童肺炎球菌疾病的新选择
9
肺炎球菌肺炎的抗生素治疗推荐
——中华医学会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青霉素敏感者首选青霉素G或羟氨苄青霉素 青霉素敏感者首选青霉素 或羟氨苄青霉素 青霉素低度耐药者仍可首选青霉素G,但剂量要 青霉素低度耐药者仍可首选青霉素 但剂量要 也可选用第1 加大 ,也可选用第 代或第 代头孢菌素 备选头 也可选用第 代或第2 代头孢菌素,备选头 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或万古霉素 青霉素高度耐药或存在危险因素者首选万古霉 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婴幼儿肺炎球菌微生物学诊断困难
肺炎球菌离开人体后很易死亡, 肺炎球菌离开人体后很易死亡,痰培养分离率很低 婴幼儿不能自行咳痰, 婴幼儿不能自行咳痰,传统方法采集的痰标本合格 率低2 婴幼儿气道狭小,粘膜柔嫩,侵入性检查易加重缺 婴幼儿气道狭小,粘膜柔嫩, 氧和呼吸困难2 通常在取标本前已经使用抗生素, 通常在取标本前已经使用抗生素,影响肺炎球菌微 生物学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