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过失责任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缔约过失之债法律后果(3篇)

缔约过失之债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缔约过失之债是指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给对方造成损失,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我国《民法典》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缔约过失之债的法律后果进行探讨。

二、缔约过失之债的法律后果概述缔约过失之债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恢复原状恢复原状是指当事人一方因缔约过失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的责任。

具体表现为:(1)返还财产:当事人一方因缔约过失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返还已经收到的财产。

(2)恢复原状:当事人一方因缔约过失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恢复原状,即恢复缔约前的状态。

2. 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是指当事人一方因缔约过失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具体表现为:(1)直接损失:当事人一方因缔约过失给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失。

(2)间接损失:当事人一方因缔约过失给对方造成的预期利益损失。

3.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是指当事人一方因缔约过失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责任。

三、缔约过失之债法律后果的具体分析1. 恢复原状(1)返还财产:当事人一方因缔约过失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返还已经收到的财产。

例如,甲乙双方洽谈股权转让事宜,甲收到乙支付的股权转让款后,未履行股权转让义务,乙可以要求甲返还股权转让款。

(2)恢复原状:当事人一方因缔约过失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恢复原状,即恢复缔约前的状态。

例如,甲乙双方洽谈房屋买卖事宜,甲支付了购房款后,乙未履行房屋交付义务,甲可以要求乙恢复原状,即返还购房款。

2. 赔偿损失(1)直接损失:当事人一方因缔约过失给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失。

例如,甲乙双方洽谈设备买卖事宜,甲未履行设备交付义务,导致乙的生产线停产,乙可以要求甲赔偿停产损失。

(2)间接损失:当事人一方因缔约过失给对方造成的预期利益损失。

例如,甲乙双方洽谈技术合作事宜,甲未履行技术合作义务,导致乙无法实现预期利益,乙可以要求甲赔偿预期利益损失。

经济法案例整理

经济法案例整理

问:( 1 )若甲以红星出租汽车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2 )甲能否以宏达客运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为什么?( 3 )乙对甲的损失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为什么?参考答案:( 1 ) 应判决由红星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因为甲与红星公司之间已成立客运合同法律关系,现红星公司未能依约将甲安全运送至目的地,已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 2 ) 可以,因宏达公司的行为是直接导致甲的损害的原因,已构成侵权,甲可以侵权损害赔偿之诉请求宏达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 3 ) 正是红星公司的工作人员,其行为是执行职务的行为,依照法人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致人损害由法人承担责任的原理,乙对甲的损失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应由红星公司承担。

问:( 1 )马某要求畜牧站支付运费,该请求是否得到法院支持?为什么?( 2 )针对畜牧站要求付款的请求,马某以不可抗力要求免责,能否成立?为什么?( 3 )如果马某的行为构成违约,合同中规定的定金与违约金条款能否同时适用?参考答案:( 1 )不能得到法院支持。

因为根据合同法第 62 条,履行地点不明确的,交付动产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本合同履行地为畜牧站,负担不明确应因此将乳牛从畜牧站运到马某养牛场的义务应当由马某承担。

同时如果履行费用由履行义务一方承担,因此马某应承担履行费用。

( 2 ) 不成立,因为根据合同法规定,双方当事人无特别约定,标的物在交付之前,风险责任由出卖人承担,标的物在交付之后,风险转移到受人一方,本案中马某将乳牛运回后风险转移到马某一方,由于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损失应由马某本人承担,所以不能以不可力免责。

另外,对金钱债务来说,由于金钱是一般等价物,它不属于合同的标的,只是一种支付手段,因此不存在不可抗力问题。

合同法第 109 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报酬的,对方可要求其支付价款或报酬。

( 3 )不能同时适用。

根据合同法第 116 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而不能同时适用违约金和定金责任。

法律理论案例(3篇)

法律理论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个人隐私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新闻自由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在保障社会监督、促进民主法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隐私权与新闻自由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

本文将以“张三隐私权案”为例,探讨隐私权与新闻自由之间的冲突与平衡。

二、案情简介张三,男,25岁,某市居民。

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逮捕。

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发现张三曾参与一起盗窃案,但张三否认。

为查明真相,公安机关通过技术手段,获取了张三的通讯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个人信息,发现张三确实参与了盗窃。

随后,公安机关将此案公之于众,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然而,在案件曝光后,张三认为公安机关侵犯了他的隐私权,遂将公安机关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决公安机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其精神损失费。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获取并公开张三的个人信息,是否侵犯了张三的隐私权?新闻媒体在报道此案时,是否超越了新闻自由的范围?四、法律分析(一)隐私权的法律地位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进行控制、保护的权利。

我国《宪法》并未明确规定隐私权,但《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二)新闻自由的边界新闻自由是指新闻媒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进行报道、评论、批评的权利。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三)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本案中,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获取并公开张三的个人信息,一方面是为了查明案件真相,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另一方面,也侵犯了张三的隐私权。

新闻媒体在报道此案时,虽然履行了社会监督职责,但同时也可能对张三的隐私权造成损害。

五、案例分析(一)公安机关的行为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获取并公开张三的个人信息,是为了查明案件真相,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xx司法考试综合案例分析缔约过失责任

xx司法考试综合案例分析缔约过失责任

xx司法考试综合案例分析缔约过失责任出guo司法提供了xx司法考试综合案例分析: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的相关案例在处理的时候想对来说更为复杂,同样需要考生多方面的对案情进行分析,然后用法律人的角度进行阐述。

希望广大考生结合实际,考出好成绩!【案例概述】原告:漳绥石油公司被告:漳浦县丝钉厂案由:租赁合同纠纷被告自1974年建成投产以来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并逐年加重,当地居民上访有关部门后漳浦县环保局于1996年4月8号做出复函要求被告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做到达标排放。

1996年4月19日被告在未对废水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将该厂厂房、土地、机器设备等出租给原告进行同样的经营,并签订租赁合同,但未将业已存在严重污染并未彻底有效防治,以及环保局要求整治的情况告知原告。

合同签订后原告依约支付被告风险保证金50万元、租金16万元,1996年5月3日被告将厂房移交原告,原告投入生产铁丝。

到同年年底因当地居民出阻止而被迫停产,1997年1月该厂被列为停产并转移企业。

同年6月14日原告要求终止合同并返还押金、租金及经济损失。

被告拒绝,经多次协商无果,原告于11月27日诉至法院,称:被告隐瞒实情与本公司签订合同,至我方投入生产不久便停产并蒙受损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判令被告返还押金、租金66万元并赔偿我方损失。

【案情分析与争议焦点】本案双方争议焦点是合同是否有效以及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使用缔约过失责任原则分析解决本案是合理,而这样的分析便涉及被告是否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以及如何承担的问题。

【缔约过失责任概述】概念:缔约过失责任诞生于德国,为著名法学家耶林所创,又称先契约责任,是指在合同缔结接触过程或磋商过程中,一方当事人违反基于诚信原则产生的先合同义务,因故意或过失造成对方当事人信赖利益的损失而应该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合同法42、43条对缔约过失做了专门规定。

第42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案例分析】缔约过失责任的司法适用

【案例分析】缔约过失责任的司法适用

【案例分析】缔约过失责任的司法适用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识与适用缔约过失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大众参与商贸交易的频繁与深入,隐藏于合同订立中的纠纷也逐渐增多。

我国司法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是怎样的呢?本文就缔约过失责任的司法适用问题,以具体案例作出分析,仅为大家提供参考。

【案情】原告李某于2005年6月21日在第一被告成都跃华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下称跃华公司)购买了一辆哈飞赛马车,价格79 400元。

跃华公司的销售人员同时向李某推销由第二被告重庆市威力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威力公司)生产、跃华公司代销的“精刚”牌车用防盗器,并向原告口头承诺,购买“精刚”牌防盗器就赠送三年盗抢险,如果汽车在此期间被盗抢,由保险公司赔偿汽车实际价值的80%。

李某遂以2680元的价格购买了该“精刚”牌防盗器。

当日,跃华公司的工作人员即将该防盗装置安装在李某购买的新车上,并将该防盗器的《保修卡》和《保险凭证》交付给了李某。

《保险凭证》上载明:保险金额十五万元人民币,被保险人系威力公司,保险期限一年自2005年6月29日至2006年6月28日;在保险期内,产品使用人在正确安装使用精刚牌电子防盗抢装置的情况下,造成汽车全车被盗抢或刹车系统被损坏以及被盗抢车辆的修复损失,经公安部门证明属实者,保险公司在约定的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由于产品未能正确安装或使用人使用不当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免赔率20%。

实际上,该“精刚”牌车用防盗器由生产商威力公司在第三人中华财产保险公司重庆分公司(下称中华财保重庆分公司)就其质量投保了一年期的第三者责任险。

然而李某因相信跃华公司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在为该车投保时购买了除盗抢险外的其他所有险种。

同年9月25日,该哈飞赛马车被盗。

李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多次找二被告及第三人协商赔偿事宜,至今未能获赔。

李某遂诉至法院,诉称被告在销售防盗器时关于保险的承诺构成原告与第一、第二被告买卖合同的一部分,而且该防盗器价格比市场同类产品价格明显偏高,汽车被盗后被告应该履行其承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故请求法院判令二被告连带赔偿其车辆价值损失79400元。

2012年司法考试辅导:缔约过失责任案例分析

2012年司法考试辅导:缔约过失责任案例分析

王某是一个工人,但一直想做服装生意并与多家经销商联系但均未成功。

某日他看到一个专门经营运动服销售的A公司寻找连锁店经营人,于是就根据该广告所注明的地址前去实地考察,经过考察后王某认为该公司的运动服兼具时装和运动性质,很适合正悄然兴起的运动风,并且对开店资本、环境等方面都很满意。

只是自己手头钱不是太足,于是与A公司负责人商量,希望能够由A公司先发两批货,到第三批时再交前两批的服装费。

A公司负责人为了吸引王某加入,遂满口答应,并许诺只要王某选好了店址,公司经过调查符合公司的要求,就可以签合同进行装修了,王某负责装修费用,A公司可以提供技术和人力上的支持,按该专卖店的统一规格给王某的店子装修。

王某于是请了一个月的假,四处奔波,终于寻找到了合适的店址,A公司派人调查后表示店址没有问题,但是却提出该品牌走俏,想要开连锁店的人很多,提出来服装费不能够拖,并要求王某再加30000元经营费,王某认为这违反了他们当初的约定,因此难以接受。

要求A公司赔偿损失,A公司辩称:现在是市场经济了,经营主体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双方为了合作而进行协商很常见,只要没有正式签合同,就无须负责。

PPkao 考试网试结合民法理论和相关法律分析下列问题:(1)王某和A公司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A公司的说法是否正确?(2)假如王某要求赔偿损失,那么下列哪些费用应当由A公司负责赔偿:100元的实地考察费用;3000元的寻找店址的费用;一个月的误工费;因此丧失其他机会所造成的损失。

并分析原因。

答:(1)本题考查的是缔约过失责任的问题。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一方因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所生的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产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如果合同已经订立,那么违反合同的行为将产生违约责任。

本题中,王某和A公司就是在缔约过程中,两者之间并没有合同关系,但是却存在着缔约关系。

根据民法理论,一旦进入缔约阶段,那么双方当事人之间就具有某种订约上的联系,为了缔约合同,一方所实施的足以使对方产生信赖的行为,将对其产生约束,双方已经由原来普通的关系进入到特殊的联系阶段。

缔约过失责任案例分析

缔约过失责任案例分析

缔约过失责任案例分析‎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四个:1、‎缔约‎一方当事人有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行为。

‎2、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行为给对方造‎成了信赖利‎益的损失。

3‎、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一方缔约人在主观上‎必须‎存在过错。

4、缔约‎人‎一方当事人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行为与‎对方所受到的损失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以上是四个要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产生缔‎约过失责‎任。

同时四要件‎间又是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 缔约过‎失责任的认‎定必须严格按照‎这四个构‎成要件来进行。

‎二、‎案例分析甲公司与‎乙工‎厂洽谈成立一个新公司‎,‎双方草签了合同。

甲公‎司要将合同带回本部,加盖‎公章。

临行前,甲公司法‎定‎代表人提出乙工厂需先‎征同‎土地并培训工人后,‎甲公司‎方能在合同上盖章‎。

乙工‎厂出资1000‎万元征用土‎地培训工人,‎征地和培训工‎人将直完成‎时,甲公司提出‎因市场性‎情变化,无力出资‎设立新‎公司,要求中止与乙‎工厂‎的合作,乙工厂遂起诉‎到‎法院。

问:(1)甲公‎司与乙工厂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2)‎甲‎公司应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3)乙工厂‎能否要‎求甲公司赔偿10‎00万元‎损失,为什么?‎答:(‎1)合同成立‎,因为双方已‎经就合同的‎条款达成了一致‎,并已签‎署,但要注意的是‎,合同‎没有生效。

(2)‎甲公‎司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虽然合同没有生效,但‎乙公司出于对甲公司的信任‎,根据甲公司的要求征地‎并‎培训工人。

甲公司应当‎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3)乙公司‎可以要求甲公‎司赔偿损失,‎原因同上。

‎‎。

经济法案例

经济法案例

经济法案例1、小张在甲商店购买了乙化妆品公司生产的护肤化妆品,在使用后不但没有起到护肤的作用,反而导致面部出现毁损,到医院就医花费医疗费用1000元,因误工而造成损失320元。

小张的损害该由谁来承担?【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品质量法》第43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这追偿。

属于产品的销售这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站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2、张某曾经因为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2006年12月31日执行期满。

2007年初被选举为大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公司)的董事。

大华公司是一家化工生产企业,主要产品为农药、农用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

2008年年初,张某与其大学同学王某又共同投资设立了兴华化工厂,主要产品是农用塑料薄膜等农用生产物资。

大华公司的股东李某得知此情后,遂向大华公司及监事会反映,要求撤销张某的董事职务,并要求公司或者监事会向法院起诉,追究张某的民事赔偿责任。

大华公司对李某的请求置之不理,监事会则对李某的请求拒绝提起诉讼。

请问:1、张某可否被选举为大华公司董事?为什么?2、张某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3、如果大华公司股东李某要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张某,还应当满足什么条件?【分析】1.不可以。

因为张某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

2.不合法。

因为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自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3. 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

3、甲、乙、丙拟设A有限合伙企业(以下简称A企业),合伙协议约定;甲为普通合伙人,以实物作价出资3万元;乙、丙为有限合伙人,各以5万元现金出资,丙自企业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纳出资;甲执行A企业事务,并由A企业每月支付报酬3000元;A企业定期接受审计,由甲和乙共同选定承办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A企业的盈利在丙未缴纳5万元出资前全部分配给甲和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缔约过失责任案例分析
缔约过失责任案例分析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四个:
1、缔约一方当事人有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行为。

2、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行为给对方造成了信赖利益的损失。

3、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一方缔约人在主观上必须存在过错。

4、缔约人一方当事人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行为与对方所受到的损失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以上是四个要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产生缔约过失责任。

同时四要件间又是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 缔约过失责任的认定必须严格按照这四个构成要件来进行。

二、案例分析
甲公司与乙工厂洽谈成立一个新公司,双方草签了合同。

甲公司要将合同带回本部,加盖公章。

临行前,甲公司法定代表人提出乙工厂需先征同土地并培训工人后,甲公司方能在合同上盖章。

乙工厂出资1000万元征用土地培训工人,征地和培训工人将直完成时,甲公司提出因市场性情变化,无力出资设立新公司,要求中止与乙工厂的合作,乙工厂遂起诉到法院。

问:(1)甲公司与乙工厂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甲公司应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 (2
(3)乙工厂能否要求甲公司赔偿1000万元损失,为什么, 答:
(1)合同成立,因为双方已经就合同的条款达成了一致,并已签署,但要注意的是,合同没有生效。

(2)甲公司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虽然合同没有生效,但乙公司出于对甲公司的信任,根据甲公司的要求征地并培训工人。

甲公司应当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3)乙公司可以要求甲公司赔偿损失,原因同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