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 1谁先走》(含反思,同步习题)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谁先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谁先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谁先走|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章“可能性”的第一节“谁先走”。

教学内容围绕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通过游戏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可能性的概念。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并能够运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表示事件可能性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事件可能性的理解和运用。

2.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事件的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事件是确定性事件还是不确定性事件,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事件的可能性,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

3. 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谁先走2. 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2. 提高题: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事件的可能性,以及如何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在课后,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反馈,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以上是一份2000字以内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共八部分内容。

7.1谁先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7.1谁先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7.1 谁先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我想到了一个古老而有趣的游戏——井字棋。

这是一个两个人轮流在棋盘上画“X”和“O”的游戏,第一个画满一行、一列或者对角线的人获胜。

这个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进行策略规划。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71页的“谁先走”这一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游戏的规则,并学会通过画图或列表的方式找出游戏中的获胜策略。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井字棋的规则。

2. 学生能够通过画图或列表的方式找出获胜策略。

3.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井字棋的规则和获胜策略。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找出获胜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井字棋棋盘、棋子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引入井字棋游戏,让学生先自己玩一局,感受游戏的乐趣。

2. 讲解规则:然后我会向大家讲解井字棋的规则,并演示一局游戏,让学生明白游戏的玩法。

3. 找出获胜策略:我会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或列表的方式,找出获胜策略。

4. 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我可以随时进行辅导。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井字棋的规则和获胜策略。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井字棋棋盘,并写一篇关于如何通过画图或列表找出获胜策略的短文。

答案:获胜策略可以根据棋盘上的不同位置进行判断,例如,先占据四个角的任意一个,这样可以增加获胜的机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井字棋的规则和获胜策略。

如果时间允许,我还会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例如,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其他的获胜策略,或者让学生尝试在更大的棋盘上进行游戏,看看他们的策略是否仍然有效。

这样的一堂课,我相信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学到知识,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谁先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谁先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谁先走》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谁先走》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国际象棋的走法。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国际象棋的棋盘布局、各棋子的走法以及一些基本的战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国际象棋的棋盘布局和各棋子的走法,掌握一些基本的战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学生对于不同棋子的走法和国际象棋规则的理解,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国际象棋的走法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国际象棋棋盘、棋子学具准备:笔记本、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向学生展示国际象棋比赛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于国际象棋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国际象棋的棋盘布局和各棋子的走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不同棋子的移动方式和规则。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不同的棋子走法,并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4. 讲解:讲解一些基本的战术,如“马后炮”、“车轮战”等,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战术的运用。

5. 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运用所学的战术进行对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棋盘布局:车马象士国王兵兵兵兵兵车马象士国王兵兵兵兵兵七、作业设计1. 请用笔记本记录下国际象棋的棋盘布局和各棋子的走法。

2. 请用练习本完成随堂练习的题目,并尝试与同学进行对弈练习。

答案:1. 国际象棋的棋盘布局和各棋子的走法已记录在笔记本上。

2. 随堂练习的题目已经完成,并与同学进行了对弈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于国际象棋的棋盘布局和各棋子的走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对弈中,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战术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在下一节课中,我将继续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对弈水平。

拓展延伸:对于对弈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学习更多的战术和策略,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1:谁先走(含反思,同步习题)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1:谁先走(含反思,同步习题)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1:谁先走(含反思,同步习题)北师大版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将一起探索一个有趣的问题:“谁先走”。

这个问题涉及到策略和逻辑思考,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它。

我们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我们将会使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主要针对第7单元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

具体来说,我们会重点关注棋类游戏中的走法规则,例如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和围棋等。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分析和理解各种棋子的走法,并学会如何制定自己的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其中,重点是理解和掌握不同棋子的走法规则,难点则是如何运用这些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难点和重点,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教具和学具。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棋盘和棋子来进行实际操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棋子的走法规则。

对于板书设计,我会将不同棋子的走法规则进行列表,以便同学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和记忆。

至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棋子走法的练习题目,让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还会要求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运用所学的棋子走法规则来制定自己的策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不仅能够掌握不同棋子的走法规则,还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探索这个有趣的棋类游戏世界吧!课后反思:在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还是相当合理的,通过实际例子引入,让同学们对棋子的走法有了直观的认识。

而在讲解不同棋子的走法规则时,我也尽量通过示例来进行讲解,以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拓展延伸:除了本节课所学的棋子走法规则,同学们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学习其他棋类游戏的相关知识。

例如,可以学习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和围棋等棋类游戏的规则和策略。

通过学习不同的棋类游戏,同学们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谁先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谁先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谁先走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章“可能性”的第一节“谁先走”。

教学内容围绕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通过游戏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可能性的概念。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区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

2. 使学生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计算事件可能性的方法和技巧。

3. 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初步体验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引发学生对可能性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可能性的概念,讲解事件的可能性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计算事件的可能性,并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谁先走北师大版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事件的可能性。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3. 拓展题:研究更复杂的事件,探讨可能性的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和实例,让学生对可能性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计算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对问题的把握和解决方法的选择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练习。

---本篇教案严格按照您的要求,将标题与正文内容间隔两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共八部分内容,共计约2000字。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谁先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谁先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谁先走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谁先走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为大家教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题是“谁先走”。

我们将学习棋盘上的游戏,并运用简单的概率知识来判断谁先走的优势。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棋盘游戏的规则,运用概率知识分析谁先走的优势,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游戏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棋盘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概率知识,难点是让同学们能够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并判断谁先走的优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棋盘游戏道具和相关的概率图表,同学们请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棋盘游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同学们初步了解棋盘游戏的规则。

2. 讲解:我会详细的讲解棋盘游戏的规则,并通过实例让同学们理解每一步的走法。

3. 实践:同学们分组进行棋盘游戏,实践并加深对游戏规则的理解。

4. 概率知识:我会引入概率知识,讲解如何通过概率来判断谁先走的优势。

5.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几个例题,让同学们学会如何运用概率知识分析谁先走的优势。

6.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几个实际的游戏情况,让同学们独立分析并判断谁先走的优势。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棋盘游戏规则,概率知识,以及例题的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在一个6x6的棋盘上,两个玩家轮流放置棋子,先放置三个棋子的一方获胜。

请问先手和后手谁有优势?答案:先手有优势。

因为先手可以在任何位置放置棋子,而后手只能根据先手的棋子位置来选择放置棋子,所以先手有更多的机会获胜。

2. 在一个8x8的棋盘上,两个玩家轮流放置棋子,先放置四个棋子的一方获胜。

请问先手和后手谁有优势?答案:后手有优势。

因为后手可以在先手放置棋子后,选择放置棋子的位置,所以后手有更多的机会获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棋盘游戏规则和概率知识,能够在实际游戏中运用概率来判断谁先走的优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7.1 谁先走》教学设计(7)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7.1 谁先走》教学设计(7)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7.1 谁先走》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7.1 谁先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讨在不同的情况下,谁先走的策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在一定条件下,先走者有优势,后走者有劣势,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对棋类游戏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棋类游戏中的走法规则。

但是,对于在不同的情况下,谁先走的策略,他们可能还没有深入的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讨并总结出谁先走的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讨在不同的情况下,谁先走的策略。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讨在不同的情况下,谁先走的策略。

2.难点:让学生理解在一定条件下,先走者有优势,后走者有劣势。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操作活动法、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棋类游戏,如跳棋、五子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棋类游戏中,先走的人和后走的人谁更有优势?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谁先走的策略。

每组选择一种棋类游戏,如跳棋、五子棋等,通过实际操作,探讨在不同的情况下,谁先走的策略。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操作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谁先走的策略。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在什么情况下,先走者有优势?在什么情况下,后走者有优势?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总结出答案。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谁先走的策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谁先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谁先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谁先走∣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谁先走”这一课题,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课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并掌握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方向和距离的测量及表示方法。

2. 方向和距离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方向标、直尺、量角器。

2. 学生准备:直尺、量角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方向和距离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简单的“谁先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典型的“谁先走”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题的关键。

4. 解题方法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包括测量方向、测量距离、表示方法等。

5. 实例演示: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具体的“谁先走”问题,演示解题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解题方法。

6. 练习巩固:教师布置一些“谁先走”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课后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与“谁先走”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谁先走∣北师大版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学过程5. 课后作业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一个“谁先走”问题,并尝试解答。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单元-1:谁先走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在四年级上册学生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行的。

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

本节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教材创设了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下棋时怎样决定谁先走的情景,以“公平的游戏规则”为载体,使学生在不同规则过程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对游戏公平所起到的作用。

通过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层层深入,学习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提出决定谁先走的办法。

第二个问题是讨论方法是否对双方公平。

第三个问题是设计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因此,本节的教学以“学生们尝试猜测——小组合作试验验证——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为主线展开,使学生们在活动与研讨过程中逐步加深对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的认识。

教材还在“试一试”中创设了“谁与智慧老人去看比赛”的问题情景,设计采用“抛瓶盖”的办法来解决谁去看比赛,抛瓶盖的办法对双方是不公平的,因为瓶盖的构造不均匀,瓶盖的中心偏向盖面,所以盖面朝下比盖面朝上的可能性大。

可是小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不可能做出上述理性的分析与判断。

因此,当遇到不能确定游戏公平性时,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收集数据,用数据说明抛瓶盖的办法是不公平的,当然,还应当让学生知道,通过试验的数据不难解释游戏的不公平;但要通过试验数据解释游戏是公平的,对于小学生还是有困难的。

因此,在小学阶段,只要求能够直观判断游戏的公平性,不要求做试验来证明游戏公平。

1.通过游戏活动,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正确判断一些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2.会设计简单、公平的游戏规则。

【重点】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分析、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难点】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第课时谁先走1.通过游戏活动,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正确判断一些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2.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3.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直观感受。

【重点】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分析、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难点】在不公平游戏中讨论对双方及多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教师准备】PPT课件、骰子、硬币、转盘、有关本节的素材。

【学生准备】骰子、硬币、转盘。

方法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为了比试力量的大小,我们同学之间一定玩过扳手腕的游戏。

今天,老师想请大家来玩扳手腕游戏,老师来当裁判,看一看哪个小组力量最大,好不好?预设生:(学生积极参与)好。

游戏要求:分为男生、女生两个代表队。

师:(老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参赛队员)下面我们每个队中派出一个代表参加比赛。

一个很健壮的男生和一个很瘦小的女生出来比赛。

师:比赛开始。

师:男生胜出,祝贺你们。

预设生:老师,这不公平。

师:看来女生队有些同学有意见了。

你们觉得老师这样安排比赛不公平,哪里不公平了?预设生1:(女)我们女生队全都是女生,男生队全都是男生,男生天生体质就比女生强,力量比女生大,我们女生和男生进行扳手腕必输无疑。

生2:(女)男生队派出的队员那么强壮,我们女生队派出的队员那么瘦小,怎么比呀!一定会输,这是必然的。

生3:是有一种可能,扳手腕女生未必会输给男生,但是派出的两个队员身高、体重应该差不多,这样,还算是公平。

师:在生活中,只有公平的事情才能令大家满意,游戏也要有公平的规则才能进行。

要不然会影响队员之间的团结,会发生矛盾,甚至会发生冲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游戏规则公平的知识——“谁先走”。

(板书课题:谁先走)[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扳手腕”引入课题,不但能让学生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能使学生心情愉悦,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方法二(PPT课件导入)师:同学们,大家看过足球比赛吧,足球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你们看到裁判员在干什么了吗?(PPT课件出示情景图片,学生观察)预设生:裁判在抛一枚硬币来决定比赛的场地和发球权。

师:同学们都看得很仔细,很多比赛前都有这个环节,是为了使比赛具有公平性。

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学习有关游戏公平的内容。

(板书课题:谁先走)[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体育运动直接引入课题,不但能让学生感兴趣,还能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方法三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PPT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同时教师语言描述游戏情景)2.谈话。

师:小明、小华这两个好伙伴要下盘棋,他们都很谦让,谁也不肯先走!大家能替他们想个办法,决定谁先走吗?(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预设生1:可以掷骰子来确定谁先走。

生2:还可以掷硬币来确定谁先走。

生3:也可以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先走棋。

生4:还可以抽签,抽到“先”字的就先走。

……师:看来大家的方法还真不少呢!无论谁先走游戏都要公平,那么这些游戏规则是不是对双方都公平呢?口说无凭,我们不妨用试验数据来说话。

(板书课题:谁先走)[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的情景创设,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还使学生明白游戏规则要公平、公正、公开。

一、谁先走。

师过渡语:同学们,小明和小华准备进行一场棋艺比赛,在决定谁先走时,他们都很谦让,为了公平起见你们能替他们想个办法,来决定谁先走吗?观看PPT课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决定他们谁先走,你们想到什么好的办法吗?预设生1:用抛硬币的方法。

生2:用掷骰子的方法。

生3: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想到了这么多谁先走的办法。

看起来,你们真的是动脑筋思考了,其中你们想的两个办法,与笑笑和淘气的办法不谋而合,他们也选择了投骰子和抛硬币的办法,决定谁先走。

师:那么这些办法,对游戏双方公平吗?二、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师:同学们打开教材,笑笑是选择哪种方法来决定谁先走的?预设生:笑笑是选择掷骰子的方法来决定谁先走的。

(教师板书:掷骰子)师:笑笑根据骰子的特征制定出了怎样的游戏规则?预设生:笑笑想了一个掷骰子的方法。

她是这样说的:“点数大于3,小明先走;点数小于3,小华先走。

”(学生边回答,教师PPT课件出示。

)师:笑笑这个办法公平吗?预设生1:我认为是公平的。

生2:我认为不公平。

师: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笑笑的方法,分小组试试,并把试验结果记录下来。

(1)小组活动。

(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骰子,小组内试投)(2)完成表格。

同桌两同学一个掷骰子,一个把试验结果用“√”记录在表格里。

掷到“3”时重掷。

(生活动,教师巡视检查)次数 1 2 3 4 5 6 7 8 …大于3小于3(3)组长汇报。

师:通过你们的试验,你们有什么发现?预设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分别掷了几次,有时小明先走,有时小华先走。

生2:我们掷了几次,也是同样结果,但是我想多掷几次,小明先走的次数会多。

生3:我们小组的成员都觉得这个办法不好,小明先走的可能性大。

因为一个骰子有6个面,掷出每个数字1,2,3,4,5,6的可能性都一样。

但是,大于3点的有3种可能,就是4,5,6,小于3点的有2种可能,就是1,2,大于3的可能性大,这个办法不公平。

师: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下面我们多做几次试验来验证。

(学生再次试验)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预设生:我们几个小组通过再次试验,发现,掷出的骰子点数大于3的次数比小于3的次数多。

师:现在你们认为这种掷骰子的方法是公平的吗?预设生:不公平。

(教师板书:不公平)师:那么,你们认为什么情况下才是公平的?预设生:可能性相等的情况下才是公平的。

师:对了,可能性不相等就不能做到公平。

要做到公平,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保证双方的可能性相等。

(教师板书:可能性相等,游戏公平)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笑笑提出的方法可能性不相等,是不公平的。

你们能帮助笑笑修改一下方法,使它对双方公平吗?(先自己想想该如何修改,再进行小组交流)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们是如何修改的?预设生1:单数(奇数)小明先走,双数(偶数)小华先走。

师:你们认为他修改的方法公平吗?为什么?生2:在骰子的数字1,2,3,4,5,6中,单数有1,3,5三个数字,双数有2,4,6三个数字,掷骰子出现单数或双数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所以是公平的。

生3:掷骰子的数字是1~3小明先走,4~6小华先走。

师:说一说他的理由是什么。

生4:在骰子的数字1,2,3,4,5,6中,1~3有三个数字,4~6有三个数字,掷骰子出现的数字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所以是公平的。

师:你们还有其他的设计方案吗?生5:大于3小明先走,不大于3小华先走。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要保证游戏活动规则的公平性,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做到结果的可能性相同。

师:除了掷骰子外,你们还能想出一些别的对小明和小华都公平的办法吗?淘气也帮着想了一个掷硬币的办法,他是这样说的:“正面朝上,小明先走;反面朝上,小华先走。

”(教师板书:掷硬币)(PPT 课件出示情景图)师:淘气的这个办法公平吗?为什么?预设 生:硬币只有正面和反面,抛硬币应该是公平的。

……师:请同学们先拿出手中的硬币掷一掷(以20次为限),小组活动,做好记录。

第一 小组 第二 小组 第三 小组 第四小组正面 朝上正面 朝下师:观察表格数据,感受可能性是否一样。

(结果可能出现差异比较大,再把全班数据相加,最后感受一下它们的可能性是否一样。

)第一 小组 第二 小组 第三 小组 第四 小组合计 正面 朝上正面 朝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数据非常接近,感受“抛硬币”的公平性。

)同桌讨论后回答。

(出示国外科学家试验数据,学生们边看边唏嘘不已)姓名 试验次数 正面次数 反面次数德·摩根 4092 2048 2044莆丰 4040 2048 1992费勒 10000 4979 5021皮尔逊 24000 12012 11988罗曼诺夫斯基 80640 3969940941师:看起来,用投硬币的方法还是比较公平的,因为硬币的质地是均匀的,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会出现两种可能的结果:正面朝上、反面朝上,这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因此,这个方法公平。

三、再设计公平的方案。

师:同学们,淘气和笑笑根据上面学习的判断游戏的公平性,他们又每人设计了一个“谁先走”的新方案,他们又是怎样设计的?公平吗?(PPT课件出示101页的情景图)师:笑笑设计的是什么游戏规则?公平吗?预设生:笑笑设计的是用摸球的办法决定谁先走。

是公平的,因为袋子中放了4个球,两个红色的,两个白色的,放在不透明的袋子中摇匀后,摸出的球,是红色或者是白色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所以是公平的。

师:那淘气又设计了什么样的游戏规则?他设计的公平吗?预设生:淘气设计的抽签决定谁先走,也是公平的,因为它们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