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组织全套课件 第三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合集下载

列车运行图—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列车运行图—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1 平行运行图周期
02 在平行运行图上
一个区间内的列车运行线, 总是以同样的铺画方式一 组一组地反复排列着。 这种以同样铺画方式反复 排列的一组列车占用区间 的总时分,称为运行图周 期(T周)。

2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计算
N平
1440 T固 T周
K周
K周:
一个运行图周期内所包含的列车对数或 列数。
1 输送能力
大秦铁路承担着“西煤东调”、“北 煤南运”的国家战略,是山西、陕西、 内蒙古西部煤炭外运的主通道,拥有 成熟、先进、可靠的铁路煤炭重载运 输技术体系。 2020年大秦线运量 4.05亿吨,最高 值曾突破4.4亿吨。

机务
通信
车辆
车务

信号
工务
供电

2 通过能力
2021年1月2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 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开旅客列车 325列,主要货运通道增开货物列车 114 列。
在整个区段内通过能力最小
为最大区间。
的区间限制了整个区段的通
过能力,称为该区段的限制 3. 一般情况下,最大区间就是限制区间。 区间。

01 开入限制区间的两列 车都在车站通过
A
B T周
(a)
T周1
t't'
'
A 不
不B
t停A
t停(B min)
开出限制区间的两列 02 车都在车站通过
A
B T周
(b)
调图后,全国铁路客货列车开行总量 分别达到10203列、20513列,铁路 客货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

1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01 一个区间根据现有固定设备

铁路运营基础-列车运行图和区间通过能力PPT(共37页)

铁路运营基础-列车运行图和区间通过能力PPT(共37页)

一、概述
4、列车在技术站和客货运站的技术作业时间标准 (1)在到发车场内办理各种列车作业的时间标准; (2)在驼峰或者牵出线上解体和编组列车的时间标准; (3)旅客列车车列在配属段、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 标准; (4)货物站办理整列或成组装卸作业时间标准
二、车站间隔时间
(一)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1.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2.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 3.机车在机务段和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 4.列车在技术站、客运站和货运站的技术作业时间标准 5.车站间隔时间 6.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
第二节 列车运行图要素
1、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基本固定)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是指列车在两相邻车站或者 线路所之间的运行时间标准, 它由机务部门采用牵 引计算和实际试 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查定 。
旅客列车时刻表
范 社会使用的运行图 围
五定班列时刻表
三、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按区间正线数
单线运行图 双线运行图 单双线运行图
平行运行图 按列车运行速度
非平行运行图
三、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按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目
成对运行图 不成对运行图
按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
连发运行图 追踪运行图
第二节 列车运行图要素
列车运行图要素包括:

67、心中有理想 再累也快乐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 光。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动,只要把沙土一 卡车一 卡车运 走即可 。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 定,要 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 一定能 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 一个表 现是他 还是有 点怕你 。

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未来可以研究铁路与公路、航空、水运等交通方式的协同优化方法,提
升综合交通运输效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优化列车运行图提高通过能力策略
优化铺画方式 采用周期运行图,提高线路的均衡性和通过能力。
减少非周期运行图的使用,降低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
优化列车运行图提高通过能力策略
调整停站方案 优化停站次数和停站时间,减少车站作业冲突。
设计合理的停站间隔,提高车站的通过能力。
优化列车运行图提高通过能力策略
指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留时间标准,由车站 进行查定。
机车折返停留时间标准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指机车在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 由车站进行查定。
指同方向追踪运行的两列列车间的最小间 隔时间,一般由铁路局组织查定。
02 铁路通过能力概述
定义及影响因素
定义
铁路通过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的条件下,铁路区段内的各种固定设备,如区间、 车站(通常指技术站)、机务段及水电段管内的供电、给水设备等,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 最多列车对数或列数。
日本列车运行图
日本铁路以高密度、高效 率著称,其列车运行图编 制精细,能够充分利用线 路资源,提高运输效率。
美国列车运行图
美国铁路以货运为主,列 车运行图编制注重长距离、 大运量的运输需求,同时 兼顾旅客运输服务。
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将更加依赖智能化技术,实 现自动化编制和优化调整。
针对线路通过能力紧张的情况,采用周期运行图并调整 停站方案,成功提高了线路的通过能力。
某大型枢纽车站成功提高通过能力经验

铁路行车工作组织—列车运行图及线路通过能力

铁路行车工作组织—列车运行图及线路通过能力

第三节 列车运行图及线路通过能力 列车运行图
(3)机车全周转时间T全,即机车在一个牵引区段内往返一次平均消耗的时间。 当机车交路采用肩回运转制时,机车在一个牵引区段内往返一次需要经过以下4个过程。
a.从机务段所在车站牵引列车到折返段所在车站花费的时间,用T折表示。 b.从折返段所在车站停留后进入折返段,在折返段停留,进行整备作业、日常检查后,再出段 开到车站并等待出发,总的时间用t标表示。 c.从折返段所在车站牵引列车返回机务段所在车站,所花费的时间,用T旅表示。 d.从机务段所在车站停留后进入机务段,在机务段停留,机车乘务人员进行交接班,为下一次 运行进行整备作业、日常检查后,再出段开到车站并等待出发,总的时间用t机表示。机车全周转
v旅=L区段/∑t + ∑t停(公里/小时)
(2)列车技术速度v旅,即机车牵引列车在区段内的各区间内,
财平均走行公里数(只计算∑t,而不考虑∑t停
v技=L区段/∑t
(公里/小时)
式中 L区段-区段长度(公里)
∑t-列车在区段内纯运转时间的总和(小时)
∑t停 -列车在区段内各中间站停留时间的总和(小时)
在改善对旅客的服务、加速货物送达,扩大铁路在运输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以及改进机车车辆运用
和更好地利用区段通过能力诸方面获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4.列车运行图的主要质量指标
列车运行图编完后,各铁路局应对运行图编制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在确认完全符合规定要求
后计算运行图质量指标,其主要质量指标有,
(1)列车旅行速度v,即机车牵引列车在区段内的平均速度。
时间(T全)就是以上四部分时间的总和: T全=T折+t标+T旅+t机(小时)
(4)机车日车公里S日:平均每台机车在一昼夜内完成的走行公里数。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第3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t
起停
第二节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四、两个概念
限制区间:一个区段中,运行图周期最大的区间,
称为该区段的限制区间。
限制区间的通过能力即为该区段的通过能力。 困难区间 :一个区段中, t 运 最大的区间,称为 该区段的困难区间。
第二节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五、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T周
T 周= ( 会 t 起 ) t 运 ( 会 t 起 ) t 运


T 周= t 运 ( t 停 不 ) t 运 ( t 停 不 )


第二节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五、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4、会车方案的铺画:
(1)区段内无技术需要停车站时:
n= ( 对或列 ) T周
同时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和有效度系数时:
n= (1440 T固 ) n 周 d 有效 T周
第二节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三、平行运行图运行图周期的计算
T周
a 下 b T 周= t 运 站 t 起 t 运 t 停 站

= t运

1、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的特点:
T周
2、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
n= 1440 T固 T周 (对 )
第二节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五、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3、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中缩小 T 周 的方法:
T 周= t 运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
起停
方法:减小 (
调整的方法:

《铁路行车组织》课件

《铁路行车组织》课件

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
铁路行车组织必须始终把安全放 在首位,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 和操作规程,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效率优先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铁路行车组 织应注重提高运输效率,优化列车 运行图,提高列车速度和准点率。
科学指挥
铁路行车组织应采用先进的科技手 段,如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实现 科学、高效的列车指挥和管理。
3
事故调查与分析
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 因,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 发生。
2023
PART 04
铁路行车组织的优化与创 新
REPORTING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
列车开行方案是铁路行车组织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化对于提高 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
义。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的主要内容包 括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车流组 织的优化、列车运行图的优化等
02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点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小、安全性高等优点,能够缓
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居民出行效率。
03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在全球范围内
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未来将继续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3
PART 06
铁路行车组织案例分析
案例三:某高速铁路的开行方案优化
总结词
智能调度系统
VS
详细描述
该高速铁路采用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对 列车运行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提高了运输 效率。
案例三:某高速铁路的开行方案优化
总结词
高速动车组
详细描述
该高速铁路采用了先进的高速动车组,提高 了列车运行速度和舒适度,满足了旅客出行 需求。

铁路列车运行图及区间通过能力

铁路列车运行图及区间通过能力

铁路列车运行图及区间通过能力【主要内容】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和分类;运行图各项组成因素的概念及确定方法;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加强通过能力的措施;列车运行图编制及其主要指标的计算。

【重点掌握】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列车运行图的各项组成因素;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第一节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一、列车运行图及其作用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图解,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

它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所有与列车运行有关的铁路各部门,必须按列车运行图的要求,组织本部门的工作,以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

二、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列车运行图是以坐标的形式表示列车运行的图解。

1、横坐标——表示时间s2、纵坐标——表示距离3、斜线——表示列车运行线0 t(时间)为适应不同需要,运行图分三种格式:1、二分格运行图:横轴以两分钟为单位加以划分,编制新图时做草图用。

2、十分格运行图;横轴以十分钟为单位加以划分,调度员绘制实际运行图。

3、小时格运行图:横轴以小时为单位加以划分,在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和机车周转图时使用。

三、站名线的画法1、按区间里程的比率确定,即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实际里程的比率来画横线,每一横线即表示一个车站的中心线。

一般不采用。

2、按区间运行时分比率确定,即按整个区段内下行(或上行)列车在各区间运行时分的比率来画横线。

四、列车运行图分类根据铁路线路的技术设备和列车运行速度,上下行列车的列车数量,列车的运行方式等条件,列车运行图可分为各种类型。

(一)按照区间正线数目分:1、单线运行图,即在单线区段采用的运行图。

2、双线运行图,即在双线区段采用的运行图。

3、单双线运行图,即在单双线区段采用的运行图。

(二)按照列车运行速度分:1、平行运行图。

在运行图上同一区间内,同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相同,因而列车运行线相互平行,且区段内无列车越行。

2、非平行运行图(普通运行图)。

在运行图上铺有各种不同速度和不同种类的列车,因而列车运行线互不平行,在区段内可能产生列车越行。

铁路行车组织介绍

铁路行车组织介绍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1.课程定位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由教育部和铁道部共建的重点大学。

按照学校“西南交大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交通运输专业以“立足铁路、面向大交通、服务经济建设”为指导思想,培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基础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交通运输复合型技术管理和组织指挥人才。

《行车组织》是四川省品牌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与生产实际结合最紧密、在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上最关键的课程。

本课程站在全局高度,运用系统思想,全面介绍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办法和各种运作过程,系统地阐述运输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深入讨论各种条件下合理运用技术设备,科学组织运输生产的优化原理及其算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目前是四川省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介绍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车站接发列车、调车工作、列车调度指挥的基本技能,具有合理运用车站各种设备、合理组织车流,编制列车运行图和技术计划,编制车站调车作业计划,组织指挥车站行车工作和列车运行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铁路运输科学研究、铁路运输规划与宏观决策,铁路运输技术管理和组织指挥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及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行车组织》是在对铁路运输实行一整套运营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既是运营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对运营实践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车站工作组织;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3.列车运行图及铁路通过能力;4.铁路枢纽工作组织;5.铁路运输生产计划;6.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各知识模块间以及铁路运输各种生产管理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铁路行车组织
1. 列车运行图的表示方法 列车运行图是运用坐标原理对列车运行时间、空间 关系的图解表示。以横坐标表示时间,以纵坐标表示距 离。即列车运行图上的水平线表示分界点的中心线,水 平线的间距表示分界点间的距离。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12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23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铁路行车组织
(2)列车车次的表示方法 不同种类列车的运行线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并对每一 列车冠以规定的车次,标在区段的首末两端区间相应列车 运行线的上方。上行列车的车次为双数,下行列车的车次 为单数。
铁路行车组织
学习要求
掌握列车运行图的基本概念 领会列车运行图在铁路运输组织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初步掌握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基本技能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5
§3.1 概述
铁路行车组织
第一章 概述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第二节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 第三节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基本要求 了解列车运行图的意义,掌握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 示方法及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8
铁路行车组织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9
§3.1.1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铁路行车组织
2. 列车运行图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作用
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 组织铁路运输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 铁路运输生产联结厂矿企业和社会生活的纽带
决定性地影响着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果
铁路行车组织
授课教师: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1
铁路行车组织
第三篇 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2
第三篇 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铁路行车组织
学习内容

列车运行图概述
列车运行图要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列车旅行速度 区段管内工作组织 机车运用 工作组织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铁路通过能力加强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20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铁路行车组织
二分格运行图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21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铁路行车组织
十分格运行图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22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铁路行车组织
小时格运行图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16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铁路行车组织
(3)小时格运行图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C
D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17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铁路行车组织
3. 运行图上车站中心线位臵的确定方法 (1)按区间实际里程的比例确定 即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实际里程的比例来确定车站 中心线的位臵。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6
§3.1.1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铁路行车组织
第一节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重点内容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要求掌握
列车运行图的概念
列车运行图在铁路运输生产中作用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7
§3.1.1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铁路行车组织
1. 列车运行图的概念
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 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 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 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以 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 的基础。
铁路行车组织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13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铁路行车组织
2. 列车运行图的三种格式 列车运行图按时间划分方法的不同,有三种格式: 一分格和二分格运行图(编制新列车运行图时使用)
十分格运行图(编制列车运行调度调整计划和绘制实 绩运行图时使用)
小时格运行图 (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和机车周转图时 使用)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14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铁路行车组织
(1)二分格运行图
1 A 2 3
B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15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铁路行车组织
(2)十分格运行图
a 9 10 11 12 13 14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d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3
第三篇 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铁路行车组织
学习重点
列车运行图各组成要素及其计算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计算原理 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区段管内工作组织
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学习方法 课堂讲授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4
第三篇 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10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铁路行车组织
第二节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重点内容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要求掌握 列车运行图的三种格式 运行图上车站中心线的确定方法 列车运行图上列车时刻与车次的表示方法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11
铁路行车组织
4. 列车运行图上列车时刻与车次的表示方法
(1)列车时刻的表示方法 运行图上的列车运行线与车站中心线交点即为列车到、 发、通过车站的时刻。二分格图上以规定的标记符号表示; 十分格图上填写10min以下的数值;小时格运行图上填写60 min以下的数值。 所有表示时刻的数字,都填写在运行线与横线相交的钝 角内。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一般写在出站一端的钝角内。 车次标在区段的首末两端区间相应列车运行线的上方。 二分格表示方法:单整数分用短竖线填记在两时分线中间 ,双数用短线填记在时分线上,15s用短竖线及线顶端加一向 右上45度短横填记在两整分线之间、、、、、、。
(2)按区间运行时分的比例确定
即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列车运行的时分比例来确定 车站中心线的位 臵。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18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铁路行车组织

按区间运行时分的比例确定车站中心线位臵的方法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19
§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