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漆器的审美特性对创新设计的作用

合集下载

彝族漆器艺术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谭荣成

彝族漆器艺术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谭荣成

彝族漆器艺术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谭荣成发布时间:2023-05-13T01:58:28.72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3年5期作者:谭荣成[导读] 彝族漆器艺术元素是具高文化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结晶。

一千七百多年前起,彝族漆器与民族生产生活就紧密关联,至今传承不断。

从满足传统社会生产需求的用具,到现代社会生活装饰用品,彝族漆器品类繁多,工艺精致,其髹饰技艺是具传承价值的民间非遗手工艺,但当下该手工艺正在走向衰亡。

趋于同质化的外观,缺乏创新的品类纹样,为降低成本选择改换漆料、胎骨,以次充好扰乱市场,低价竞争导致漆器无利可图,种种现象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河北美术学院 050700摘要:彝族漆器艺术元素是具高文化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结晶。

一千七百多年前起,彝族漆器与民族生产生活就紧密关联,至今传承不断。

从满足传统社会生产需求的用具,到现代社会生活装饰用品,彝族漆器品类繁多,工艺精致,其髹饰技艺是具传承价值的民间非遗手工艺,但当下该手工艺正在走向衰亡。

趋于同质化的外观,缺乏创新的品类纹样,为降低成本选择改换漆料、胎骨,以次充好扰乱市场,低价竞争导致漆器无利可图,种种现象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彝族漆器文化;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引言党的二十大提出了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需要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彝族漆器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要高度重视其发展现状,将其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随着世界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给彝族漆器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但挑战也随之而来。

漆器制作原料、制作流程、现代市场机制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彝族漆器的产业发展。

目前彝族漆器产品主要有餐具、酒具、茶具,其种类寥寥可数;而漆器的工厂除了漆器传承人的小规模作坊外,正规规模化的企业、工厂数量较少。

由此可见彝族漆器的市场还未被充分开发,市场容量比较匮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彝族漆器艺术赏析

彝族漆器艺术赏析

彝族漆器是彝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在漆器的制作上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湛。

彝族漆器民族风格特别突出,种类繁多且美观实用。

彝族的生活•用品如碗、盘、勺,杯、壶等木质漆器,内外多涂彩漆,配色讲究,有很强的彝族特点。

在造型上有鹰爪杯、雁爪杯、牛角杯和野猪蹄杯等多种饮酒的器皿。

彝族漆器是我国少数民族漆艺文化中不可替代的艺术精品,反映出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历史文化等特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

彝族漆器造型色彩装饰艺术漆艺在中国历史悠久,彝族的漆艺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在中国四川凉山,漆艺得到了彝族的广泛使用,且有自己民族的鲜明特色。

从现有的彝族漆器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漆艺技术被彝族发扬并传承着。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彝族的祖先创造和使用了木皮质的器皿,在历史的沉淀中学习和吸收了糅漆工艺,引入了自己的文化,在配色、造型、图案上带上了自己特有的民族特征,从而发展和演变成了现今我们看到的彝族漆器艺术。

彝族的漆器是彝族传统生活用品,在宋代时就有过关于云南彝族探漆技艺的记载。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常常过着游牧、迁徙的生活,历史上的彝族常常随身将很多生活用具放在身边。

由于瓷器易碎,因此木质漆器就成了彝族人热爱的生活用品。

彝族是一个崇尚自然、追求安宁幸福的民族,舞族在生活中的所见是他们歌颂和赞美的时象,因而他们常常将自己喜爱和崇拜的自然现象或是植物花卉以抽象的方式展现在生活用品和服饰中,这就形成了彝族人特有的装饰和造型上的艺术特点。

正如"艺术来源于生活"一样,彝族人喜欢将图腾、常用图案、装饰纹样等他们特有的图案用于漆器中,造型优美,装饰性极强,集审美和实用于一体。

一、彝族漆器的装饰特点1 .选材彝族㈱漆的选材是有所讲究的,彝族人长期生活在高寒山区,在丰富的植物资源下,彝族人的祖先在众多材质中挑选出以杜鹃树、黄树、白杨树等为主的木质材料为胎底,而皮质胎底则以耗牛角、黄牛角、水牛角、绵羊角和羚羊角等为主,此外还有少量的其他材质胎质。

彝族典型色彩在现代亲子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彝族典型色彩在现代亲子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视觉设计彝族典型色彩在现代亲子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黎氏商王晓娟摘要:彝族色彩是彝族人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文作者通过分析云南楚雄地区彝族服饰,提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种色彩作为研究对象,以解构重组再设计的方式,将其运用到现代亲子装设计中,使彝族色彩能够以更加现代化、时尚化的面貌出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

关键词:彝族色彩现代亲子装设计创新应用色彩是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服饰设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色彩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视觉 冲击力,为人们的生活赋予了更多的审美层次。

在不同审美观念的影响下,不同的民族色彩观也有所不同,这给服饰艺术增添了多种维度的价值认同并吸引着学者不断学习和研究其文化。

彝族多分布在川贵滇等地区,且族内支系繁多,彝族服饰的种类众多,其服饰色彩文化也相当丰富,渗透在彝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C1]o笔者以云南楚雄地区的彝族为例,研究其服饰的色彩特征,找出其典型的色彩符号。

一、彝族典型色彩的文化内涵一件服装的三大构成要素是款式、面料及色彩,色彩作为其中最具有直观视觉效果的因素,具有不可或缺的特殊地位。

彝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极具民族特征的风俗习惯和体现民族魅力的文化表征,其中就包含着五彩斑斓的色彩文化。

彝族服饰中的典型色彩体现着彝族人的审美情操和价值观念。

彝族人总结历史、延续传统,传承了黑、黄、红三色的典型色彩,彰显了风格独特的民族色彩,具有民族性。

1黑青色黑色是彝族所有支系都会运用到的颜色,在黑彝支系里是服饰使用面积最大的颜色。

青色也是彝族服饰中最常用的颜色之一,其内涵与黑色大体相近。

黑青色作为彝族服饰的基础色,不仅具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渊源,而且是民族时代记忆和传承的结果追溯彝族的起源,许多史学家已经论证,彝族与古代的氐羌族有着同样的族源。

《通典》中有言:"氐者,西戎之别种……或号青氐……此盖中国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其服尚青,俗能织布。

彝族的漆器艺术

彝族的漆器艺术

彝族崇拜星辰日月。祭星也是一些彝族山寨的 重要活动。彝族是山的民族,许多山寨都在山中。 传说远古时人烟稀少,生活单调,艰苦劳作后的彝族 先民,常有寂寞单调之感。当夜幕降临时,常临空而 哭泣,天空中星神感动,遂变为美女下凡与他们荡秋
千,为他们带来了欢乐的时光,因而彝族崇拜星星。
彝族古籍《古候》中记载的一个支格阿龙射日月的故 事,说明了彝族对日月的崇拜。在一些彝族的山寨 中,每逢特定的节日,都以糕点,洋芋片、米饭、豆腐 片等祭祀日月,保佑人们兴旺平安。彝族对日月星 辰的崇拜反映在漆器工艺中,许多纹饰都以日月星 辰的物象为装饰。 第二种,动物纹样。彝族漆器的动物纹样有动 物的弯角、爬蠕的小虫等,通过抽象的提炼而成。 彝族漆器的动物纹样同彝族图腾崇拜有一定的 关系,在彝族的图腾崇拜中有对虎的崇拜,所居住的 山、村及水以虎为名,人名、族称中冠以虎字,还认为 人死后灵魂还原为虎,有的彝族在祭祖活动中绘制 黑虎,表示祭虎祖,还有的彝族以马樱花为图腾,认
化”的特点。彝族漆器艺术蕴含丰富的地域性特点、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人文情怀和图腾崇拜,揭 示了彝族漆器其蕴含着的彝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美。 关键词:彝族漆器;造型;纹样;色彩
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395(2009)04一0112一04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 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彝族漆器在彝族丰 富多彩的文化宝库中,漆器像晶莹的明珠,闪烁着璀 璨的光芒。彝族漆器技术相传是由狄一伙甫开始 的,距今57代左右,有1700年的历史。彝族漆器伴 随着彝族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提高,达到了一定的 艺术水平,深受广大彝族人民的喜爱。
文纹样。其中动物纹样居首,植物纹样次之,说明彝 族经历了漫长的游牧生活,以后定居农耕,畜牧业仍 在其生活中占相当的地位o

幼儿园彝族漆具的教案

幼儿园彝族漆具的教案

幼儿园彝族漆具的教案一、引言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彝族漆具是一种独特而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彝族漆具,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设计一套适合幼儿园教学的彝族漆具教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彝族漆具的基本知识1. 彝族漆具的背景和特点- 彝族漆具是指由中国西南地区的彝族人民制作的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主要以漆器为载体,通过雕刻、彩绘等工艺手段进行装饰。

它以其独特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图案而闻名。

2. 彝族漆具的材料和工艺- 彝族漆具的制作主要采用漆器作为基础材料,再通过雕刻、涂漆、彩绘等工艺进行装饰。

在材料方面,主要使用天然漆、竹木器等;在工艺方面,主要包括雕刻、上底漆、镶嵌、彩绘等环节。

三、彝族漆具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意义1. 增强民族文化意识- 通过学习彝族漆具,可以让幼儿接触到不同的民族文化,增强对彝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培养对民族艺术的热爱。

2. 提升审美情趣- 彝族漆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图案色彩,能够激发幼儿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3. 发展动手能力- 在制作彝族漆具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动手进行雕刻、彩绘等操作,这能够锻炼他们的手部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彝族漆具的幼儿园教学内容和方法1. 欣赏彝族漆具作品- 让幼儿通过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欣赏彝族漆具的作品,引导他们认识并感受彝族漆具的独特魅力。

2. 制作简易彝族漆具- 给幼儿提供一些简易的彝族漆具制作材料,例如木板、颜料、画笔等,让他们模仿彝族漆具的样式进行创作。

3. 观摩彝族漆具制作过程- 安排专业人员来幼儿园进行现场示范彝族漆具的制作过程,让幼儿近距离观摩,以激发他们对彝族漆具制作的兴趣。

五、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1. 知识引入- 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向幼儿介绍彝族漆具的背景和特点,引发他们的兴趣。

2. 创作实践- 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创作空间,让他们动手进行简易的彝族漆具制作,引导他们表达对彝族文化的理解和情感。

彝族漆器调研报告

彝族漆器调研报告

彝族漆器调研报告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在多个省份。

彝族传统工艺中的一项重要技艺是彝族漆器。

在漆器制作方面,彝族工匠将上好的树脂通过炮制、蒸馏等工序处理成漆液,再用漆液涂刷各种木制品上,经过多次涂刷和磨光,使得木制品表面呈现出丰富的颜色和纹路。

彝族漆器以其艺术性和实用性而闻名。

彝族的漆器常常被用作餐具、家具和装饰品,具有防腐、耐磨、美观的特点。

彝族漆器制作的过程中,工匠们注重细节和工艺的精湛,使得漆器成为了艺术品。

彝族漆器的工艺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中有许多制作技艺只有少数工匠能够掌握。

然而,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新型餐具的需求,传统漆器市场逐渐萎缩。

为了推动彝族漆器传统工艺的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对传统漆器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应加大对涉及彝族漆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力度,鼓励工匠进行技艺的传授和学习。

同时,加强对漆器制作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提高漆器的质量和耐用性。

其次,加强对彝族漆器市场的开拓和推广。

通过举办漆器展览和推介会等活动,向更多人展示彝族漆器的独特之处和价值,提高人们对其的认知和欣赏。

同时,开展多样化的产品设计和创新,将传统漆器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购买。

最后,加强彝族漆器的品牌建设和市场合作。

通过建立漆器品牌,提高漆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促进漆器的销售与推广。

同时,与其他漆器制作地区进行市场合作,共同开拓更大的市场份额。

总之,彝族漆器是彝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加强对工艺技术的保护和传播,开拓漆器市场并加强品牌建设。

只有这样,彝族漆器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民族产品设计的研究观状

民族产品设计的研究观状

民族产品设计的研究观状一、民族文化的含义民族文化是指某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形成的固有文化,它能体现出本民族的民族特征,包括精神方面的文化和物质方面的文化。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反映出本民族发展水平的高低。

二、产品设计中的文化价值、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凉山彝族漆器中的体现1、凉山彝族漆器简介凉山彝族漆器是凉山彝族祖先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在古餐具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民间手工艺品。

它保留了原始古朴的风格外,也运用了现代科技技术,使得彝族漆器的发展更加趋于成熟。

它的种类繁多,有酒具、餐具、旅游产品、茶具、室内装饰物等。

主要特征是具有民族性、手工艺、高品位。

随着近年来凉山地区进行旅游开发,相继彝族漆器也畅销全国各地、享誉海内外。

彝族漆器用它独有的方式——新颖的造型、精美的图案和艳丽的色彩诠释着这个伟大民族深处的灵魂,不惊让人肃然起敬。

为什么呢?因为彝族漆器不仅反映了凉山独有的地理环境和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还反映出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最主要的是具有审美功能和价值取向。

所以彝族漆器被称为研究彝族历史的活化石,也是传统手工艺中的一块瑰宝。

2、彝族漆器设计中的文化价值体现文化价值,顾名思义是一个无形的意识形态领域,而要在产品设计中体现出来,那必将是有型的东西。

在凉山彝族漆器的设计中,文化价值的体现将要来自于彝族这个民族文化的体现,而体现这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

比如说物质的有建筑、服饰、传统手工艺品等,精神的则由心理素质、民族思想、民族信仰、语言等。

在这些基础之上则可以提炼出代表这个民族文化的符号、图案、文字等。

而在彝族漆器中,则有了代表这一民族的图案、纹样和色彩。

图案代表有动植物、天文地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神话传说等。

纹样则有水波纹、条纹、几何纹等,常单独出现的机率较频繁。

色彩则是最具特色的红、黄、黑三颜色,红则代表着彝族人民的热情豪放与勇敢;黄则代表着光明和未来;黑则是庄重威严的天地本色。

彝族漆器文创设计理念

彝族漆器文创设计理念

彝族漆器文创设计理念彝族漆器是彝族传统手工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当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彝族漆器的文创设计理念也顺应时代的潮流,注重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同时保留其独特的传统元素。

首先,彝族漆器的文创设计理念要注重独特性与传承。

彝族漆器作为传统手工艺,具有独特的技术与艺术魅力,文创设计应借鉴彝族传统文化并进行创新,融入当代设计的元素来使其更与时俱进。

同时,在传承的基础上,要尊重彝族漆器的技艺和工艺,保留其传统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手法,使得文创设计作品既具有现代感又融入传统文化。

其次,彝族漆器的文创设计理念要体现彝族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彝族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他们热爱生活、崇尚自然、注重和谐。

文创设计作品应通过形式、图案、色彩等方面来表达出彝族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并且,彝族漆器的纹饰、图案通常与人类、动物、植物、山水等自然元素紧密相关,文创设计作品可以从这些自然元素中汲取灵感,创造出独具彝族文化特色的艺术品。

再次,彝族漆器的文创设计理念要强调实用性和创意性的结合。

在当代社会,文创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否要考虑到其实用性。

因此,彝族漆器的文创设计作品应在注重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的改良,使其在实用性和功能性上更符合当代人的需求。

同时,设计师可以加入一些创新的元素,如几何图案、现代色彩等,创造出更富有创意和时尚感的文创设计作品。

最后,彝族漆器的文创设计理念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当下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文创设计作品要注重材料的选择和生产过程的环保性。

彝族漆器制作过程中所用的漆器漆是一种天然材料,环保性较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文创设计还要注重产品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设计出耐用性强、易于维护和修复的作品,延长产品的寿命,减少资源的浪费。

总之,彝族漆器的文创设计理念要注重独特性与传承、彝族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用性和创意性的结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独具彝族特色的文创设计作品,既推动了彝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又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和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彝族漆器的审美特性对创新设计的作用【内容摘要】彝族漆器是风格独特的民族艺术珍品。

目前彝族漆器工业化生产已初具规模,产品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审美需求。

求新求变,在继承中创新是彝族漆器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通过对彝族漆器的分析,客观地找出其不足之处,以期促进彝族新漆器时代早日到来。

【关键词】彝族漆器审美特性创新设计发展对策民族产业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

彝族的漆器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不仅美观实用,具有欣赏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至今,凉山彝族仍在广泛使用漆器,这在其他民族中是难以见到的。

彝族漆器品种齐全,工艺精美,手感温润,既可把玩欣赏,又具有贴近生活的实用功能,作为礼品、生活用品、旅游纪念品都非常适合。

经济科技大繁荣的今天,彝族漆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需在继承中创新,通过技术和品种的革新来逐步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通过研究总结,笔者认为彝族漆器有五种审美特性值得我们关注,分别是抽象性、装饰性、宗教性、环保性、工艺性,应逐一对其进行研究、探索,能够真正“取其精华”,与此同时客观地找出其不足之处以便改良,达到彝族新漆器的全面提升。

一、彝族漆器的五种审美特性(一)抽象性彝族漆器的抽象性,主要体现在漆器的图案、纹样方面。

彝族漆器纹样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自然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生产工具纹样和其他生活纹样等。

彝族人民以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树木瓜果、飞禽走兽等为素材,通过直接摹拟,再加以提炼、概括并表现出来,形成了丰富的彝族漆器纹饰。

生动的图案与几何线条动静相间,造成一种剪影效果,有着浓厚的民族特点及生活气息。

器物大小也影响纹饰布局,小型器物纹样精致简洁,大型器物纹样华丽多变。

大气神秘的风格,不受写实艺术的束缚,以抽象的点、线、面为主的设计语言,兼具原始绘画遗风和现代构成元素,粗细兼顾、主次得当、繁简相宜,巧妙地分割和点缀器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分传达了彝族漆器图案的独特美感。

(二)装饰性彝族漆器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漆器的器皿造型方面。

彝族漆器的造型主要有动物造型和圆形造型两种。

彝族漆器中的动物造型是一大特点,多见于酒器当中,亦分为天然造型和人工造型两种。

天然造型的彝族漆器有的直接用动物的器官如牛角、羚羊角、猪蹄、鹰爪、雁爪等加工制作而成;人工造型以禽鸟、动物的外形为设计依据,创作而成的仿生作品如鸟形壶。

①动物造型的漆器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彝族匠人尽量保存其自然形态,只在关键部位点缀改造。

圆形造型的漆器造型流畅温婉,在图案布局与器型上注重统一和谐。

筒状的器型一般是横向纹饰,鼓腹器型多有横向的分层和分带,且纹样集中在鼓腹部。

彝族漆器的工匠根据各种器皿的造型、用途和需要,采用相对应的布局装饰,使得绚丽的纹饰和优美的造型浑然一体。

(三)宗教性彝族漆器的宗教性,主要体现在漆器的色彩搭配方面。

彝族漆器从古到今不超过黑、红、黄三色,被称作彝族的“三色文化”。

根据彝族的习俗,“黑”象征黑土,庄重、肃穆、沉静、高贵、威严、沉默;“红”象征火,给人以坚定、炽热,使人充满活力、快乐感;“黄”象征阳光,万物生存之源,人类生活之本,给人以光明和幸福感。

在彝族漆器作品中,三色错综搭配,间隔使用,以黑为主,与红、黄二色相配合,色彩明快艳丽。

尤以餐具、酒具、马鞍和铠甲上的彩绘最为典型。

彝人的红、黄、黑三色彩绘漆器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是彝族器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环保性彝族漆器的环保性,主要体现在漆器用材方面。

彝族人历来没有使用陶器的习惯,因为陶器易破碎且笨重,不适应流动的“不喜耕稼,多畜牧”的生活习惯,于是木器在彝族先民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

②在木器上刷漆就成了漆器。

彝族漆器的选材相当考究,木质的粗细软硬不同,漆出的质量效果也千差万别。

用杜鹃树(彝语索玛)和桦树做底胎,漆出来的细腻感、光泽度堪称完美。

这两种树生长在寒冷的高山地带,材质细腻,做器具不易开裂,是最佳的漆器原料。

彝族漆器使用的漆液采割于漆树,属于珍贵天然材料,据《本草纲目》记载,天然土漆有防毒祛病、延年益寿的保健功效,日本科学家早已证实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彝族先民在远古时代就已重视漆树的栽培和采割。

在木胎上刷涂漆液,可保持漆器坚固美观、防水抗潮。

漆器颜料是生漆和朱砂、石黄、银珠等珍贵的矿物颜料配制而成,同样符合人们追求自然、环保的现代生活理念。

(五)工艺性彝族漆器的工艺性,主要体现在漆器的制作技艺方面。

传统彝族漆器全部为手工制作,耗时费力,须经十几道工序方能完成,加之土漆漆膜需在特定的温度、湿度环境中才能慢慢干燥,工期长、劳动量大。

以往漆艺技法“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致使这门彝族手工艺在少数群体中延续传承,其昂贵的制作成本,也使得漆器仅为富裕家庭所享有。

彝族漆器的制作工艺大体有以下几步:绘制图纸、照图砍削出毛坯、细致修整木胎、用刀刮或磨石等工具打磨抛光、刮灰以填平补缺、刷漆、图案彩绘、放置阴凉处阴干等。

值得一提的是,漆器要漆出光泽必须上漆数道,而且第一次干后才能漆下面的几道,周期较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漆器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女性也得以学习漆器技艺,制作漆器的工匠师群体逐步壮大,漆艺工序也随时代创新、精简,效率和产量大大提高。

二、彝族漆器目前的发展状况四川凉山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民族工艺公司是1982年在国家投资的基础上,聘请民间艺人创办的民族工艺企业,开创了彝族漆器工业化生产之先河。

经过30多年的不断探索、创新和实践,把彝族漆器这一极具文化、历史价值的工艺品推向外界,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现在才发展起来的部分彝族餐具厂,在原来彝族传统漆器工艺及设备基础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生产出了一批批质量好、工艺性强的各类木制漆器。

其产品在凉山商品市场占有一定的位置,并远销海外。

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彝族漆器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其主要原因是彝族大部分地区经济、科技、文化不发达,甚至少数地区仍贫困落后,漆器的制作条件、环境受到极大制约,此外彝族漆器的工匠们虽心灵手巧,但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制作的漆器风格和种类只局限于本民族的审美和实用范围,或墨守陈规,或肤浅变化,对其他民族的手工艺成果以及现代工艺产品熟视无睹,没有深刻思考传统彝族漆器如何成功转型,高素质的彝族漆器的研发、推广团体还没有形成。

在旅游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重大机遇和挑战同时到来,彝族漆器方方面面的缺陷和不足在现阶段越发清晰地显现出来,急切需要一一梳理解决。

三、彝族漆器的创新发展对策手工艺的技术进步与审美变化,一直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支撑点。

手工艺并不仅仅是一门古老的生产技艺,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它是该区域文明进化的“活化石”。

越是悠久的文明形态,其手工艺的文化积淀就越深厚。

③彝族漆器伴随着彝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提高,彝族漆器的五种审美特性是其存在至今的旺盛生命力之源,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手工艺品的重要特色,深入挖掘彝族漆器的形式美感和设计优势,并积极将其他民族有价值的东西借鉴引进,使其随时代进步,真正实现现代彝族新漆器的完美转变。

(一)针对彝族漆器的图案、纹样抽象性的完善以抽象纹样为主的彝族漆器,可吸收现代平面构成、抽象绘画的新颖构图和搭配法则,因为都以点、线、面为设计元素,应该会很容易融合;涉及人物类图案,可借鉴希腊瓶画艺术,按照黄金比例定律描绘人物,会使人物体态更加修长优雅;用彝族文字丰富图案纹样,也是巧妙的新点子,利用其抽象图形和文字意义,装饰在彝族漆器上,起到对文化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信增添了时尚气息的彝族漆器的纹饰,会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同。

(二)针对彝族漆器的器皿造型装饰性的完善彝族漆器主要有动物造型和圆形造型,动物造型装饰性强,应继续传承,圆形造型大多都受实用的影响,有圈足或托柄,有些还保持了古代“豆”的形象。

其实现代彝族已逐渐脱离游牧生活,生活趋于安定,日用材料也增加了陶瓷、不锈钢、塑料以及铝制品,漆器不可取代的实用功能正被动摇,以审美功能为主要目的的首饰、酒具摆件、漆雕塑、旅游纪念品是彝族漆器新的发展方向,不受实用框架的束缚,彝族漆器造型可以更加丰富多变,美感和装饰性的水平也将得到提高。

除已有的手镯、发簪,彝族漆器还可以发展项链、耳环、戒指等装饰品,以及花瓶、花插、包装盒等彝族传统生活中没有的品种类型。

这些工艺品对造型的装饰性、材料工艺要求都较高,同时需要紧贴流行风尚,日本的器皿造型值得学习。

(三)针对彝族漆器的色彩宗教性的完善带有宗教色彩的彝族黑、红、黄三色文化,极具民族特色。

从现代艺术设计角度分析红、黄属于高纯度的暖色系,黑色是明度上最深的无彩色,由黑色做大面积底色,可以衬托出红、黄色的艳丽、纯净。

但同时也由于这样的配色,使相当数量的购买者放弃购买。

因为有些国家对艳丽的红、黄色禁忌,还有部分现代设计者认为强烈的红、黄暖色,如没有冷色的必要衬托,大面积使用时,会产生躁动刺激的视觉效果。

冷色系有蓝、紫、绿色。

相比较而言,蓝色在冷色系中更受大多数人欢迎,西方普遍认为蓝色象征理性、高贵,皇室也多以蓝色为标志色。

中国的藏族、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也对蓝色较为青睐,壁画、蓝印花布、服饰中比比皆是。

在美术中红、黄、蓝并称“三原色”,亦为“母色”,其他色彩都由此三色调配而成。

在色彩学中,蓝色代表天空、河水、大海、远山,象征理智、冷静、高贵、凉爽、速度。

假设彝族三色文化中可再增加一个色彩,笔者认为非蓝色莫属。

创新的彝族漆器可仍以红、黄、黑为主色调,仅用蓝色做局部点缀,这样在不破坏宗教性色彩大效果的基础上,又丰富了色彩搭配,湖水般清爽的蓝色,可轻松化解红、黄两色的骄躁之气,反而更映衬出红色的热烈、黄色的明亮。

所以彝族同胞、设计同仁可共同商讨此方案是否恰当。

(四)针对彝族漆器的材料环保性的完善彝族漆器因纯天然,无毒、无异味,耐酸碱、耐高温、经久耐用等特点,堪称是“绿色生态漆器”,享誉海内外。

漆树的种植、漆液的采割都已形成规模,对材料的完善主要针对的是漆器底胎材料,彝族漆器使用的木材较为稀少昂贵,随着材料与技术的不断提高,夹纻胎、钙塑胎、玻璃胎等都可制成漆器底胎,同样实用美观。

夹纻胎在隋唐就盛行,多用于夹纻佛像。

先用泥巴做好造型,在其上面裱布、刮灰、刷漆数道,仅在不显眼处留一小洞,待佛像凝固后,从小孔处注水进去融化泥巴胎底,并从小孔处倒出,再封闭小孔。

这样做出的佛像体积虽庞大,但由于空心故重量极轻,易于搬动。

彝族漆器由于以往的游牧生活,在材料的选择上受限,现在终于可以尝试各种适合制作漆器底胎的环保新型材料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