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漆器》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 第19课《中国漆器》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中国漆器》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漆器设计的纹样特点和制作工艺
2、欣赏历代的漆器作品,感受漆器那厚重内敛的气质和东方式的独特美感
3、培养对传统工艺价值的认可和尊重意识。
2学情分析
中国漆器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工艺,还有着流传至今的不朽器物和各具特色的漆器产地。
本课展现了古代漆艺师们致力创作出得部分漆器作品。
不同时期的作品承载着当时生活习俗的画卷,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传承。
漆器除了胎体、技法及其造型外,让学生关注的是:为什么漆器能长久保存而不朽?漆,这种有着生命的涂料,不仅能让器物不受虫蛀蚀、而且放置时间越长,漆器色泽就越通透,散发着迷人的光泽。
然而,古典漆器工艺制作日渐衰微的现状让人深感遗憾!是继承者的缺失还是我们社会关注度的降低?通过本文学习,引导学生欣赏各个时代的漆器,感受那厚重而内敛的气质和东方式的独特美感,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价值的认可和尊重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漆器之美,了解漆器设计的纹样特点和制作工艺
难点:感受其厚重而内敛的气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一、感受漆器,引出课题
课前准备:一件上油漆一件未上油漆(木胎)
1、学生活动,体验手感差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件神秘的宝贝(讲台布盖好),它们就在两块红布底下,谁想上来摸一摸?。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9中国漆器》说课稿2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9 中国漆器》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19 中国漆器》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漆器的艺术魅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掌握漆器的基本制作工艺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漆器的起源、发展、分类和制作工艺的介绍,以及一些经典的漆器作品欣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手工艺制作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对漆器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对于漆器的制作工艺和技巧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漆器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漆器的基本制作工艺,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漆器的起源、发展、分类和制作工艺,掌握漆器的基本制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尊重和热爱,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漆器的起源、发展、分类和制作工艺,掌握漆器的基本制作技巧。
2.难点:漆器的制作工艺和技巧的掌握,以及对中国漆器艺术的欣赏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示范讲解等教学手段,生动有趣地展示漆器的制作过程和艺术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漆器作品,引发学生对漆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漆器的起源与发展: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漆器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漆器的历史背景。
3.漆器的分类与特点:介绍漆器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漆器的不同种类和艺术特点。
4.漆器的制作工艺:讲解漆器的制作工艺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漆器制作的基本流程。
五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9课 中国漆器丨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9课中国漆器丨浙美版一、教学内容简介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国漆器的历史、材料以及制作工艺,学生通过欣赏浙江美术出版社的大型中国漆器宣传册,了解不同类型的漆器造型、纹饰和装饰工艺。
然后再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出自己的漆器作品。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漆器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工艺特点;2.掌握漆器的材料、工具和生产流程;3.通过欣赏和设计漆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意能力。
2. 教学要求1.能够熟练使用Markdown语法,规范编写漆器设计文本;2.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设计出符合漆器造型、纹饰和装饰工艺的作品;3.能够表达出自己对漆器文化的理解和对漆器制作的热爱与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用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漆器》宣传册或网络上收集的漆器图片、展览介绍等让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漆器的历史、文化内涵、工艺特点和各种纹饰的含义。
2. 讲解环节通过讲解漆器的种类、材料、工具、制造工艺和饰面技法等,让学生了解漆器的制作流程和装饰手法。
3. 演示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漆器制作的步骤、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漆器制作的全过程。
4. 创作环节班级分组,让学生自由发挥,各设计出一个漆器作品,包括造型、纹饰和装饰工艺等。
学生可以通过模型制作、绘画、贴纸等手段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漆器作品。
5. 展示评价学生在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评价。
班级内同学可以互相欣赏、评价和学习,同时教师也要进行评价和指导,指出学生的创作亮点和不足之处,鼓励同学创新和超越自我。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漆器的历史、材料、制作工艺和纹饰的含义;2.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新能力,设计出符合漆器特点的作品。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漆器制作的材料、工具、制作工艺和纹饰含义不熟悉;2.学生创作过程中缺乏对漆器造型、纹饰和装饰工艺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浙江美术出版社的大型中国漆器宣传册,让学生接触到了大量的漆器造型、纹饰和装饰工艺。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9中国漆器》说课稿1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9 中国漆器》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19 中国漆器》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漆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漆器的制作工艺、装饰特点和审美价值,通过欣赏和分析漆器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漆器作品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各种绘画材料和技法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漆器这一特殊的工艺品,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漆器的特点,激发他们对漆器艺术的兴趣。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漆器的制作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漆器的制作工艺、装饰特点和审美价值,能够运用漆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漆器的制作工艺、装饰特点和审美价值。
2.教学难点:漆器制作方法的掌握,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讲解、示范、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创作。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漆器作品,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提供漆器制作材料,让学生动手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多媒体展示漆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漆器的美学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与分析:学生欣赏教材中的漆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漆器的制作工艺、装饰特点和审美价值。
3.讲解与示范:讲解漆器的制作方法,并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漆器的制作过程。
4.实践与创新: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属于自己的漆器作品。
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创作具有个性的作品。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9 中国漆器》教学设计2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9 中国漆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9 中国漆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漆器的历史、种类、工艺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展示了漆器的美丽和魅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中国漆器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物品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漆器的历史、种类和工艺特点等方面的知识,他们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漆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漆器的历史、种类、工艺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欣赏漆器的美丽和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漆器的历史、种类、工艺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对中国漆器的工艺特点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漆器的历史、种类、工艺特点等知识。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漆器的图片和实物,提高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漆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漆器,体验漆器的工艺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漆器的图片、实物、视频资料等。
2.学具: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
3.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以便学生动手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漆器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漆器的美丽和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漆器的历史、种类、工艺特点等知识,让学生对中国漆器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漆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漆器,体验漆器的工艺特点。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中国漆器丨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中国漆器丨浙美版教学内容本课为五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19课,主题为“中国漆器”。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中国漆器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及其艺术特点进行讲解。
学生将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漆器的独特魅力,培养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漆器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工艺史上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中国漆器的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4.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 中国漆器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如何让学生通俗易懂地掌握其工艺流程。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欣赏中国漆器的艺术价值,培养其审美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中国漆器的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漆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中国漆器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及其艺术特点,让学生对中国漆器有全面的认识。
3. 欣赏:展示中国漆器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审美能力。
4. 实践: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漆器作品,体验制作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 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漆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中国漆器2. 教学内容:中国漆器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及其艺术特点3.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漆器、掌握制作工艺、培养审美能力、传承意识4. 教学难点:制作工艺的理解、艺术价值的欣赏5.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欣赏、实践、评价、总结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创作一幅以中国漆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要求作品体现出中国漆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美感。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中国漆器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中国漆器 教案

中国漆器教案教案标题:中国漆器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中国漆器的历史、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将了解中国漆器的独特之处,并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漆器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漆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掌握中国漆器的制作工艺和材料。
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中国漆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漆器的制作工艺和材料。
3. 漆器的艺术欣赏和创造。
教学难点:1. 漆器的制作工艺和材料的理解和运用。
2. 漆器的艺术欣赏和创造的培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设备。
2. 中国漆器的实物或图片。
3. 漆器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4. 团队合作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中国漆器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中国漆器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其他多媒体设备介绍中国漆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介绍漆器的制作工艺和材料,包括漆的来源、制作过程和特点等。
三、艺术欣赏(15分钟)1. 展示不同类型的中国漆器作品,解读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发表个人对漆器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四、实践活动(3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漆器制作工艺进行实践。
2. 漆器制作过程:提供漆器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指导学生按照制作工艺进行操作。
3. 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一件漆器作品。
五、成果展示(10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漆器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困难。
2. 全班共同欣赏和评价各组的漆器作品,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六、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总结中国漆器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9中国漆器 |浙美版(2012)

中国漆器。
教材分析:选取了中国古代的漆器,有战国的彩绘车马出行图圆奁、元代的栀子纹剔红盘雕漆、宋代的园林仕女图戗金朱漆奁、明代双龙捧寿纹雕填漆箱及现代的创意漆器等。
这些漆器不仅灿烂夺目,构思奇巧,而且彩绘与雕刻结合得很协调,突出地反映了我国漆器工艺的精湛技艺。
漆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
从文献记载和现存实物两方面来看,战国的漆器工艺已经十分兴旺,至汉代则达到了高峰。
汉代以后,漆器工艺持续不断地发展,有许多新的创造,如唐代的螺钿镶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过4年的美术学习,对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较好的了解与掌握,尽管学生对漆器不是很了解,但是通过图解作品,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对于漆器工艺的理解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1、以强烈的视觉形式展示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使学生获得视觉上的体验,初步直观地了解中国漆器的艺术风格特征。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对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2、学习古人漆器装饰的特点,结合现代元素,从造型、纹饰、色彩三方面装饰木制作品。
教学重点:欣赏感知、了解中国古代漆器,初步尝试画画漆器。
教学难点:在创作中紧紧抓住传统漆工艺的用色特征、造型特点,并能结合现代元素来装饰漆器。
教学新授:一、教师出示实物,初识漆器。
(2分钟)1、学生进教室,课前两分钟诵读,挑几个读的最认真的小朋友,送她们每人一个漆器,诵读结束。
师:刚才诵读时,王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坐的非常端正,读的很认真,所以老师给了他们每个人一份小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生:想。
那么请这几位同学拆开袋子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学生出示宝贝),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手镯)老师出示另外一只木胎手镯。
师:请你说说老师的手镯漂亮,还是同学们的手镯漂亮?生:同学们的漂亮。
同学们的手镯是王老师在这种木胎手镯上用一种特殊的涂料——“漆”画出来的。
看(图片),这里还有那么多呢!(出示图片)漆不仅可以涂在首饰上,而且还可以涂在家具、饭碗、乐器等其他器物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漆器》的教学设计
一、题目
《中国漆器》
二、出自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11月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第19课。
三、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前置模块《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它以图文形式着重描述了中国漆器工艺的种类、历代的漆器作品,而《中国漆器》一课,就承接着其丰富的学习内容;
2.该册教材出现了:唐代的螺钿[diàn]镶嵌、宋元时期的雕漆、明清时期的描金漆器和脱胎漆器。
在《中国漆器》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评述,初步了解这四类漆器工艺;
3.该课中,典型的漆器作品,与日常生活用具的联系较为紧密(如碗、勺、鼓、箱、盘)。
但是,在朝代的更替、民族的大融合的影响下,漆器显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因此,在造型工艺、纹饰设计方面,中国漆器留有历史的烙印,即“存在一定的变化”,教师需要从中提炼中国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年代的漆器。
4.《中国漆器》属于“欣赏·评述”课,要求学生学会从造型、工艺、历史的角度去欣赏,并学会运用简短的语言,评述一件或多件漆器作品。
可见,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因此,教师需要编创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活动,并在互动学习中渗透课内知识。
四、教学目标:
1.教师通过编创主题式美术情景剧,让学生乐于学习中国传统漆器;
2.教师通过搭设漆器信息交流平台,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造条件;
3.教师通过归纳课内知识,设置情景信息反馈单,让学生从特定的角度去欣赏漆器作品;
4.教师通过提炼漆器中的文化元素,使学生对历代漆器的制作工艺、纹饰设计有所了解;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演绎美术情景剧,学会从造型、工艺、历史的角度欣赏中国漆器,并完成情景信息反馈单的填写任务。
教学难点:学生在漆器信息交流平台中,比较不同年代漆器的制作工艺、纹饰设计,学会运用简短的语言评述漆器作品。
六、课前准备
教师:一本册页《中国漆器鉴宝·卷》;两幅手绘稿(适合纹样、风景画);课件;
学生:一个纸袋(6张信息反馈单、4张学习检测单)/组;小记号笔;铅笔;橡皮;浅色硬卡纸;
七、教学流程
(一)导入:预设美术情景剧的起因
播课件(片①:一个红色漆盒。
)
师:这是一只已收藏多年的盒子。
即便是历经多少岁月,它还是那样“造型完整、色泽沉稳”。
据说,它还是《买椟还珠》寓言故事中的器具。
师:“买椟还珠”是郑国人。
他在回家的路上,一不小心,失手将盒子掉到地上。
但是,盒子没有被摔碎,请你猜一猜,它是用什么材质做的?
(生答:木头做的。
)
(出示板书:木胎。
)
师:接下来的故事,就是这样。
(请学生略读“故事起因”。
)
(出示板书:中国漆器。
)
(二)新授:演绎美术情景剧的内容
师:秦国人是漆器方面的鉴宝专家,谁可以担任秦国人的角色?做一个有问必答的鉴宝专家。
师:今天,我暂时先担任郑国人的角色,向秦国人咨询漆器信息。
(出示反馈单①。
)
情景信息反馈单①
秘籍类别纹饰精细,色彩沉稳。
操作提示查阅书本中第45页,并填写以下的信息。
年代图片信息手工艺制作素材纹样的构图形式功能
名称:传统漆艺“雕红漆”
又称。
名称:
花
栀子纹
式的构图。
用于
摆放:。
一问:在反馈单①,这一件漆器属于哪个年代的?
二问:该器具采用了哪种漆器工艺?
(学生回答)
师:接下来,请大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按照活动要求,完成手上的信息反馈单。
当音乐停止时,就要求大家停一下。
活动1:组内合作,信息提炼
要求:根据书本内容,在反馈单中,填写相应的信息。
角色编排:组内,自主编排,共同演绎。
把控信息量:在规定时限内,共同完成6张信息反馈单。
活动2:邻组交流,信息自查
要求:一组为咨询方,另一组为鉴宝方,分6批次进行。
角色自选:每组各选一名代表,以口述形式进行演绎。
信息自查:全员查漏补缺,及时纠正。
活动3:角色调整,信息检测
要求:根据反馈单,在学习检测单中,以口述形式检测信息。
角色演绎:将“一问一答”调整为“自由抢答”。
信息检测:在规定时限内,完成4张学习检测单。
(三)课内巩固
1.练习:在图稿上,描绘出一种精美的纹饰。
2.设想:你会采用哪种工艺进行漆器创作?
(四)观赏漆器工艺的视频
播视屏。
(五)小结
“郑国人只取走那一套秘籍,而将那只漆盒,留给了秦国人......
你猜一猜:为什么郑国人会那样做?
(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