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的意念教学法

林语堂的意念教学法
林语堂的意念教学法

2000年1月

第21卷 第1期

外语教学

For eig n L anguage Educatio n

Jan.2000

V ol.21N o.1林语堂的意念教学法

李渝华

(西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重庆400715)

摘 要 本文按教学观点、教学模式、教学技巧三个层次介绍了我国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的意念教学法。该教学法强调以意念为纲,建立活的语法,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全面训练。林先生的主张与70年代兴起的意念 功能 交际法虽很接近,但有许多不同。其基本精神对当今的外语教学改革仍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意念;语法;教学观点;教学模式;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44(2000)01-0079-04

1.前言

林语堂(1895-1976)以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和英语通著名,而在英语教学法方面的影响可能更大。我国30年代乃至40年代初期许多中学生和成年人都因读过他的 开明英文文法 、 开明英文读本 或 开明英文讲义 (以下简称 文法 )、 读本 、 讲义 )而在英语学习上受益终身。林语堂提出的意念教学法虽然对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1860-1943)的交际教学观有所师承,但他从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实际出发,有不少创新和发展。与70年代兴起的意念 功能 交际法虽较接近,但

个人是否为场独立/依存型,其合理与否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但根据笔者本人的教学实践,这样划分是合理的。

五、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教学场合的要求。情况不同,教学方法也应随之改变,所谓的 万能教学法 是没有的,也是不可能有的。因此,教师不能囿于某一种教学方法,必须了解各教学法的特点,熟悉并掌握各教学法的技巧,并应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阶段和教学对象优化选择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通过外语教学实践,建立起我国自己的外语教学法体系。

参考文献[1]M arton,W.M ethods in E nglish L anguage

Teaching.Prentice Hall,1987.

[2]Littlewood,https://www.360docs.net/doc/879339586.html, munic ativ e L anguage

Teac h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3]Brumfit,https://www.360docs.net/doc/879339586.html,municative M ethodology in Language

T eachi ng.Cambridge:CUP,1984.

[4]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1983.

[5]胡春洞.外语教学法的综合化、多元化趋势.外语

教学与研究.1983(4).

[6]刘润清.决定语言学习的几个因素.外语教学与研

究.1990(2).

[7]李学平.美国外语教学法百年概况.外语教学与研

究.1984(4).

[8]邵永真.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说明.外语教学

与研究.1999(1).

(收稿日期:1999-09-01)

责任编校 薛旭辉

有许多不同。以下按教学观点、教学模式、教学技巧三个层次分别作一简单介绍。

2.教学观点

教学观点是构成外语教学发展体系的主要层次,它是外语教学法的理论部分,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的基础。林语堂教学法的教学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2.1语言是意念的载体和表达意念的工具/形式。学习英/外语要以意念为中心,从了解语言所负载意念的内涵到选用表达意念的语言形式,即从内部意思到外部形式。

传统的语言教学法从外部研究语言,即从外形到内涵,主张着重学习语法外在形式的变化,而忽略意念的表达。林语堂则主张从语言的功能或内容着手,即从我们希望表达的意念到这种意念的表达来研究语言。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如果只重视形式而离开其表意功能,则达不到学习语言的目的。林先生举例说某人看到失火时大喊 fire ,从语法角度看 fire 这个词并不合要求,但从交际角度讲,它却准确、简洁地表达了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林语堂认为当一个英语学习者有一意念要表达时,应先考虑怎样才能用英语准确表达这一意念,而不是先找到正确的语法形式。因此,英/外语教学要以意念为中心,先了解语言的内涵,再选用正确的语言形式。这种重意义轻形式、重内涵轻结构的观点与西方以威尔金斯为代表的意念 功能法的观点基本相同。

2.2在传统语法的基础上,以意念和意念的表达方式为纲建立活的语法,作为教学语言知识的核心。

林语堂关于语法教学的态度和叶斯柏森的指导思想基本一致,即语法教学要打破生硬的规则和定义,要把语法写成有趣的、针对性强的、能解决学习者疑难问题的活的东西。但在语法教材的编写上,他并没完全采纳叶氏主要以语法种类来分类的办法,而是有所创新。林先生指出所有语法形式都是表达意念的手段。要教语言知识就应分析、研究说话人的心理、意图以及通过何种语法形式来表达这些意念。所以林根据意念对所有语法形式分类,把同一类意念的表达方式归在一起研究,学习多种结构。他一共订立了十六个意念范畴,包括陈述、提问、行为、数量、修饰、事实、想象、命令、关系、位置、价值等等。例如 修饰 这个范畴就包括了各种修饰语的多种形式,如分词、名词、形容词、介词短语、不定式等,不论作什么修饰成分,均归入这一类。又如 行为时间 意念项目下研究所有表示时间的方式,因而包括了动词时态,表时间的副词(如alw ays,nev-er...),与时间有关的连接词(如until,as soon as...)等等。这种为求以意念统括功能与结构的方法,与当代意念一功能法是有所不同的。

2.3在意念层次上进行英汉语对比,从而沟通不同文化,学到地道的英语。

林语堂认为要让中国学生学到真正的英语就要让他们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这种对比不能只是在语法结构、用词位置等形式上的对比,而更应着重意念上的对比。这种意念对比的实质是文化对比。

在 文法 一书中,林语堂对英汉语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对多种英汉意念及其表达方式进行了对比。主要分为四种。

2.3.1英汉意念相同,但表达方式不同。这种语言结构的差异,也渊源于文化而形成的不同习惯。如表达英汉均有的意念 我打他/他打我 ,汉语只需把宾语放在动词后面,英语却要用宾格形式:He str ikes me./I str ike him.在教学时要注意这类异同。

2.3.2英语中有的意念在汉语中没有。如英语中有事实(fact)和想象(fancy)两种不同的意念,后一种要用虚拟语气来表达。这是英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注意力要侧重于英语表达方式的学习。

2.3.3英汉意念一样,表达方式也相同。这种情况较少见。如英汉语的名词均可作定语修饰另一名词。

2.3.4汉语中有,英语中没有的意念。如汉语的量词丰富多彩,有个、本、条、块、根等等,英语却只用冠词a(an)t he即可。教学时应注意英语表达方式的不同。

这种对比注重文化环境的差异,并用意念表达方式去识别难点,有利于学生沟通不同文化,正确使用英语,纠正由于意念和表达方式不同而出现的错误。

2.4侧重解决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困难,句子整体先行,自然表意重于 正确无误 。

学习和使用英语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错误。林语堂把它们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不熟悉外国人的

思维和表达方式而导致的错误;第二类为心理因素引起的错误,它涉及到观念冲突、文化差异、记忆的影响等;第三类则为过分强调正确性,害怕打破语法规则而引起的错误。

林语堂认为,要克服学生的心理因难,就应帮助他们运用已掌握的语法结构、语音语调知识整体吸收句子,在了解整句意思的基础上再逐步学会在句子中正确运用词汇。他强调自然表达比正确无误更重要,因而在初学阶段教师要避免过多纠正学生所犯的语法错误。

2.5根据学生实际活用母语,对青少年主张通过英语学习英语,对成年人则借助英汉差异直观比较学习英语。

虽然当代英语教学法的各流派并不完全排斥本族语,但许多语言学家都强调母语的负面影响,主张在英语教学中要尽量避免使用母语。林语堂根据中国学生的实际,因人施教,采取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原则。对于青少年来说,较好的办法是用直接法的内外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直接理解、直接学习和直接运用的习惯,使其熟练掌握基本句型,逐步养成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不断提高表达力。林先生为中学生编写的 读本 除了每册书后的总词汇表及第三册的翻译练习外,书中所有注释、练习和所附文法概要全用英文。教法上强调先让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所学语言,适当地归纳语法规则并进行大量听说读写练习,使他们在反复的训练中加深理解,这样的结果是 学得快、记得牢、能够用 。

对于受汉语影响已相当深的成年人,林语堂教学法则主张先通过英汉对比,让学生更直观地比较母语与英语在语法结构、社会文化、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差异,再培养英语语感。除选材上侧重于商业书信、商贸对话、科普知识外,在入门阶段用按字死译法将英汉两种句子对列,这是其他外语教科书中决没有的。这种方法能较好地激发成年人的积极性,较快掌握所学知识

3.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当代教学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主要讨论其理论导向、模式内容、模式的应用及教学效果。根据其在 读本 和 讲义 中所写的 英语教学总原则 、 致教师 、 告读者 和 学习英语要诀 的有关论述,可将林语堂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的结构分析如下。

3.1理论导向

以意念的理解与表达为核心,学习以句子与习语构成的活的语言;在初学阶段以整句的模仿和重复打好基础,然后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活动,逐步掌握词的具体用法以及意念表达方式的功能与结构;鼓励学生交谈;指导学习方法;最后达到自然交流的教学目的。

3.2教学原则

林语堂教学法主要有四条教学原则。

3.2.1从两个方面激发学习动力

1)不断进行学习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了解学习的内容和应达到的目标。为此林语堂教学法还对学生提出了多项要求。比如,读书要精,不可马虎了事;学了就要用;要不怕羞,不怕错,充分训练等等。

2)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学习困难,使他们因能自己解决这些因难而产生成就感,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还要重视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并注意帮助后进学生。

3.2.2落实由听说读写表现的言语行为。让学生做到耳听、眼见、口讲、手写,且以口到为主。这种四项技能齐头并进的方法通过增强听觉、视觉等方面的协调,促进记忆,帮助理解。

3.2.3创造一个学生自由听说读写,不怕出错,不怕羞的氛围。要让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就应创造条件激发学生谈话的欲望。如果教师少纠正或不纠正学生的错误,有了进步及时肯定,学生就会由害羞或怕出错到勇于开口,逐步 由多错而少错,由少错而纯正,由纯正而流利,甚至由流利而精通 。

3.2.4在教学方法上,主张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整体教学。开始阶段以模仿为主,让学生将重点句、名言等整句熟读并理解其意思,直到全句脱口而出。少用抽象的、分析性的方法,即少讲理论多讲运用,让学生在反复使用和系统训练中通过观察归纳语法。

特别要指出的是虽然林语堂主张教学方法多样化,但在教学活动中并不强调教师在每个具体活动中给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交际场景以进行交际训练,这一点和交际法的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3.3操作程序

林语堂的模式操作按目前流行的说法可概括为四步:

1)引入。复习旧材料,激发兴趣,从心理及教学内容上引入新教材。

2)呈现输入。教师扼要讲解和启发,学生参与呈现,侧重理解。

3)加工操练。通过不同言语活动,帮助学生在运用中记忆。此为由理解转向表达的中间活动。

4)输出运用。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交际活动,此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4.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即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不同的教学法体系有自己的选用原则和范围。林语堂根据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汉语水平、英语基础,就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阶段要求提出了一些原则性技巧。主要可归纳为教法与学法并重、相互涵盖;因人施教,为学生解难。下面主要介绍两种技巧。

4.1单语技巧

这类技巧主要是直接法所提倡的外部直观和语内直观。林语堂在适用于中学生和成年人教学后期的 读本 中提出的教学技巧可归纳为当今通用的呈现、练习、交际三类。在呈现类,主要技巧有固定表达呈现法、关键词呈现法、提问、猜测等;在练习类,主要技巧有语法训练、语音训练、背诵、造句、作文、词汇游戏等;在交际类,主要有交流信息、角色扮演、解决问题、讨论、转述故事等。这些技巧均以表达意念和交流为中心。

4.2双语技巧

由于双语教学主要针对成年人,除了使用许多单语技巧外,更强调进行英汉比较。这种比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4.2.1按字死译

专为成人编写的 讲义 在入门阶段的课文都有两种中文译文,一是放入扩号内的按字面意思死译的不地道的汉语,另一种则为正确的译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英汉语的不同,从而避免产生汉语式的英语。

例如:Y es,she w ill go w ith him,and they will spend a day at their fr iend s.

(是,她将去与他,而他们将过一日在他们的朋友的。)

是,她将与他同去,他们将在他们朋友家中过一日。

4.2.2语法图解

考虑到成年人没有更多的机会向教师质疑, 讲义 对于语法解释多用中文,且详于 读本 。语法现象除了随课文解释或单独编成课文或在书后附专门的文法概要外,还用图解式来分析语法。林氏的图解法主要从理解句子意思出发,而不是从分析句子结构出发。仅举一例。

A man o f courag e do es not shrink fro m difficulty.

man does-shrink

|a |not

|of|courage |from|difficulty

5.结束语

林语堂结构法盛行的30年代就能冲破束缚,抛开传统的语言教学观点,吸收西方学者的新观念,提出以意念为纲,建立活的语法,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强调兴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很难得的。其基本观点在不少方面与交际法理论相似,但又有所不同。要研究中国近年来的外语教学法,就应该了解对中国英语教学贡献颇大的林语堂的意念教学法并从中得到借鉴。

参考文献

[1]Jespersen,Otto.Essentials of English G rammar.Lon-

don:George Allen&Unw in,Ltd.1933.

[2]W ilkins,D.A.Notional Syllabuses.Oxford U niversity

Press.1976.

[3]郭茂生.以意念为纲的 开明英文文法 .外语教学与研

究.1996(3).

[4]林语堂,林幽.开明英文讲义.开明函授学校出版,

1935.

[5]林语堂.开明英文读本(修订版).开明书店印行,1937.

[6]林语堂.开明英文文法(重印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1982.

[7]张正东.大交际观的双重活动教学法 王才仁著 英

语教学交际论 简析.中小学英语.1997(2).

[8]张正东.外语教育学.重庆出版社,1987.

(收稿日期:1999-07-02)

责任编校 毛彩琴

引论教学法流派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认知派:强调自觉掌握经验派:强调习惯养成 人本派:强调情感因素功能派:强调交际运用 语法翻译法:以语法知识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二语读写能力。 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 别称:又叫“传统法”、“古典法” 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 语言学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 心理学基础:德国官能心理学(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创立) 主要特点: 1、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发展智力为主,不重视口 语和听力(重读写,轻听说) 2、以系统语法知识为纲,采用演绎法,通过翻译练习巩固 3、词汇是课文内容,用对译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与练习的基本单位 4、用母语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阅读文学名著 优势与不足: 1、语法翻译法是二语教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体现理性派教学法 特点 2、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精读课有较大影

响 3、忽视口语教学与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训练 4、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手段 5、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死记硬背语法规则 6、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或者过深过难 7、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直接法:主张口语教学为基础,按照幼儿习得母语的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别称:改革法、自然法 代表人物:早期代表人物菲埃托《语言教学必须彻底改革》、德国教育学家贝力子、创造“系列法“的法国语言学家古安, 典型教材:英国艾克斯利的《基础英语》 语言学基础: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靠感觉和记忆 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 主要特点: 1、目的语与事物直接联系,教学中排除母语,排除翻译,采用直观手用目的 语学习目的语,课堂教学采用扮演角色或演戏方式 2、不是先学习语法规则,而是靠直接感知,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形成的 自动的习惯,在一定阶段做一个总结 3、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认为口语第一性符合自然途径,重视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摘要:本文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 望各位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 每一节体育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分析探究 一、合作教学方法 对于中学阶段的教育来说,合作教学法开始逐渐地被中学教师和学生所接纳,并且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俗话讲,众人拾柴火焰高,这都说明了团队的力量是十 分强大的。现如今,无论是哪一本学科的教学,都已经开始使用合作教学方法来 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了。合作教学法,也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师 所布置的教学任务。但是我想,可能有很多老师会问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合作 教学的方法呢?其实,就是完全可以把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当成一样的,只不过 是教学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而已。对于体育课程的室外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 几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进行游戏的方式来完成体育的任务,这样也可以让学 生共同游戏共同学习增强学生之间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在教师给学生讲解体育知识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通过团队 之间的合作学习或者是小组成员给他们进行的讲解,这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体 育的基本知识和要领。在测评过程中,教师也完全可以采用小组测评的方式,让 每一个小组为单位来考察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以及和谐度,这都可以作为 评分的一项标准。这种教学方法,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讲都是十分有利的,教师可以减轻教学的负担,学生也可以更加愉快地进行学习。能够有力地培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加强与身边同学的交流,促进每一 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从而使整个班级的体育水平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以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为主,教 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主要讲解运动损伤出现的缘由以及预防的方法,还会给学 生介绍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分类以及出现的损伤该如何进行康复锻炼这四个部分的 内容。在讲述这部分知识时,我使用的合作教学的方法,把学生通过分成几个小 组的方式,分别给学生进行了康复锻炼的详细的演练过程。我先给学生介绍理论 知识,然后让每一个学生对我讲述的理论知识制作吸收,然后再与其他的同学交 流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哪些问题,通过这样的小组交流过程后,我再引导 学生做一些理论的锻炼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 能强化自己的理论实践能力。 二、游戏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生来讲,虽然他们的年龄已经进入了早期的青春期,但是在心理和 生理之上,仍然还保留着小学阶段的那份童真。因此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能够将游戏的环节合理地运用进去,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对体育知识投入更多的精力。虽然是在教学的环节中使用游戏的 方法,但这与其他的教学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这并不是让学生在整洁课堂 上都进行自由活动的游戏,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从学生的实际运动状况 入手,设计学生喜欢的游戏,并且能够让学生在游戏的环节中学到一定的知识, 寓教于乐。这种游戏方法可以更好地开拓教学环节中的多样性,并且能够让学生 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及体育教学中能够学到的理论知识都有所了解和充实。同时 还能够起到调动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高考英语功能意念项目表

高考英语功能意念项目表 一 It’s my pleasure. “这是我的荣幸/不客气。”用于别人对你表示感谢时的回答。(=My pleasure.)With pleasure. “我很乐意(帮你)。”表示同意对方的请求,并且自己将付出行动。 Help yourself. “自便!/自己来吧。”表示同意对方的请求,但让对方行动。 二 Yes, please! “请!”。表示允许对方做请求之事。 Go ahead. “请。”表示同意并鼓励对方去做请求之事。 Go on. “继续(做正在进行或谈论的事)。” 三 Come on! “来吧!”。鼓励对方参与某事。 Hurry up! “赶紧,快点!”。催促对方快点行动。 Good luck! “祝你好运!”,是当双方参加某项活动,如考试、比赛等时,向对方表示的祝福语。 四 Congratulations! “祝贺你(们)!”当对方做某事取得了成功或结婚、生子、晋升等时候的用语。Have fun! “玩得开心点!”。表示允许对方去吃喝玩乐。 Best wishes! 一般用于信的结尾处,表示对对方的祝愿。(注:当对方外出旅游时常说Good/Nice trip t o you!“祝你旅途愉快!”) 五 Guess what? “猜猜看?” What else? “还有别的吗?” What’s going on? “怎么了?/这里发生什么事了?/有什么节目?/上演什么电影?”(询问情况)。六 What’s for? 表目的和用途,一般翻译成“为了什么?/用来做什么?/干嘛?”(注:why? 询问原因,一般都要用because 来回答。) What’s up? “怎么了?/有什么事吗?”What’s up? 口语中使用广泛,如有人叫住你或登门访

《逍遥游》英译——林语堂

A Happy Excursion In the northern ocean there is a fish, called the kun, I do not know how many thousand li in size. This kun changes into a bird, called the peng. Its back is I do not know how many thousand li in breadth. When it is moved, it flies, its wings obscuring the sky like clouds. When on a voyage, this bird prepares to start for the Southern Ocean, the Celestial Lake. And in the Records of Marvels we read that when the peng flies southwards, the water is smitten for a space of three thousand li around, while the bird itself mounts upon a great wind to a height of ninety thousand li, for a flight of six months' duration. There mounting aloft, the bird saw the moving white mists of spring, the dust-clouds, and the living things blowing their breaths among them. It wondered whether the blue of the sky was its real color, or only the result of distance without end, and saw that the things on earth appeared the same to it. If there is not sufficient depth, water will not float large ships. Upset a cupful into a hole in the yard, and a mustard-seed will be your boat. Try to float the cup, and it will be grounded, due to the disproportion between water and vessel. So with air. If there is not sufficient a depth, it cannot support large wings. And for this bird, a depth of ninety thousand li is necessary to bear it up. Then, gliding upon the wind, with nothing save the clear sky above, and no obstacles in the way, it starts upon its journey to the south. A cicada and a young dove laughed, saying, "Now,

论林语堂的翻译

论林语堂的翻译 作者:英语经贸系杨刚加入时间:2007-3-17 9:16:57 摘要: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但其翻译家的声名却并不彰显,而后人对其译论的梳理仍欠全面深刻。本文通过对其名著《翻译论》以及《浮生六记》译文的仔细解读,在分析林语堂的翻译原则同时强调在中国传统译论的背景下,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其性格气质在翻译选择中的作用。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论》,《浮生六记》,翻译原则 On Lin Y u-tang’s Translation Abstract: Lin Y u-tang is a famous writer, however, his identity as a great translator is not so noticeable. A profound study of his perspectives on translation still has much work to do. This paper, through a careful reading of Lin Y u-tang’s On Translation and Six Cha 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is intended to analyse his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and, under the traditional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study, emphasize the role that translator’s character plays in translation selection. Key words: Lin Y u-tang On Translation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随着社会进入E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一种随性自然率真幽默的人生态度,渴望在竞争的丛林里找到一块安静的诗意栖居。不过在这些人大谈特谈“性灵”、“幽默”的时候,他们可能很少会想起是谁在当年扯起大旗为之振臂高呼的。后人在享用前人余荫的时候是不会问是谁栽的树。 可是如果我们追本溯源,我们会发现自己无论怎样都绕不开一个名字——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或许这一段话还无法让我们对林语堂有一个很深刻的认识,那么1940年纽约艾迈拉大学(Elmira College)校长给他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时,称赞他为“哲学家、作家、才子、是爱国者,也是世界公民”,“…by the magic of your pen, you have portrayed the soul of your great people to the people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in a way no person has ever done before. In doing so, you have spoken to the people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in their own language with an artistry that is at once their envy, admiration and despair.”这一段话可能会比较有代表性。这位“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内文章”的“幽默大师”留给后人的其实远不仅仅是

漫谈“功能意念”教学法-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漫谈“功能意念”教学法 一、“功能意念”教学法 谈到教学法,绝大多数初学者,甚至学过多年日语者对“功能意念”这四个字是陌生的,它作为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的教学法,尚未被人们所接受,更没有得到消化和灵活运用。 我国最先引进“功能意念”教学法是一九八二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跟我学》这套电视英语教学片。这套教材据说是根据功能意念教学法大纲所编著的。《跟我学》的教学对象是基本上不懂英语的成年人。是根据学生口头交际的需要,掌握交际技能,注重培养“说”的能力,同时培养听,写,读的能力。强调口头交际的实用性,用什么,就学什么。《跟我学》的播放,不但对我国英语传统的语法为纲教学法是一个冲击,同时,对日语教学法的改进也是影响颇大。一九八九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日语教学大纲》(公共日语用)便将引进了的“功能意念”的概念,列入了教学内容。《大学日语教学大纲》所列的功能意念表中,把功能意念分为三十个大项目,八十六个分项目。时隔不久,结合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特点的“功能意念”教学法教材《日语基础》便问世了。 二、“功能意念”的起源 西欧各国为了加强相互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科学,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的联系与合作,建设统一的欧州以同美苏抗衡,

一九五七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在意大利的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8 年1月1日成立。一九七三年英国,爱尔兰,丹麦也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员国。“欧共体”成员国就由原六国扩大为九国。如果原六国之间召开会议六种语言都用上就需要三十次翻译,同声译员三十个,而九个成员国之间召开会议把全部九种语言都用上就需要七十二次翻译,七十二个同声译员,成员国虽增加了三分之一,但语言的翻译却扩大了一倍还多。语言翻译的急剧增多,直接妨碍布鲁塞尔机构的运转以及西欧各国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在许多教育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西欧主要不同语言教学的关于功能意念的大纲相继问世,“功能意念”教学法应运而生。如果新的语言教学法――功能意念,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发展于七十年代末,完善于八十年代,那么,是否可以说,我国引进“功能意念”教学法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发展于八十年代末,完善于九十年代呢?做为日语教育的采用是否可以说九十年代是从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探讨时期。 三、“功能意念”的含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日语教学大纲》(非日语专业本科用)功能意念表的说明中,对功能意念所下的定义是“意念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功能是指语言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功能意念可以通过语调,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各种语言形式来表达。就交际而言,功能意念的表达是通过听,说,读,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总结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总结 教学方法,在教育学教科书中的论述,一般只论述六七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法,却不限于几十种、几百种,没有一个固定数量。前苏联教育家休金娜说,教学方法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美国教育学家拉斯卡说,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他认为世界上只有四种基本教学方法。 把学习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为其提供学习刺激。呈现方法具体包括:向学生讲授、谈话、演示图片、让学生阅读、示范和观察。学习刺激被学生接受后,学习就会发生,不要求学生作出任何特别的努力。教师的作用是正确选择合适的学习刺激,并以适当的次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其中是比较被动的。 不是将知识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以提问的方式提供学习刺激,提供可以模仿的模式并通过特定的活动来进行教学。通常由教师提出活动的目的,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信息反馈。实践方法包括指导学生学习某个确定的课题,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习准备考试,要求学生模仿某特定的模式,进行活动训练,让学生朗诵等等。

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发现预期的学习结果。在提问学生时运用苏格拉底法,组织学生参加有助于引导新的学习发现的讨论会,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引起学生进入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发现。 这种学习刺激是在学生作出预期反应之后,对学生的反应进行赞许、奖励的强化。 中小学到底有哪些教学方法,各个国家的提法是很不一致的。就是在一个国家里,各学派的提法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在前苏联,休金娜在《中小学教育学》中把教学方法分为两种: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和巩固、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分为传递信息、发展性教学方法和启发性(探索性)教学方法。传递信息、发展性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口头讲述、讲话、阅读书籍的方法;启发性教学包括启发性谈话、辩论、实验室作业和研究法;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法包括模仿范例练习法、变式练习法、实际作业法和创造性作业法。 而斯卡特金在他的《中学教学论》中提到五种教学法:一是图例讲解法,二是复现法,三是问题叙述法,四是局部探求法,五是研究法。就不同的学科来讲,有语文教学法、数学教学法、体育教学法、音乐教学法等几十种以上的教学法。就一个学科来讲,在教不同的教

新课标功能意念及话题项目表

新课标功能意念及话题项目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功能意念项目表 1.社会交往(Social Communications) (1)问候(Greetings) (2)介绍(Introduction) (3)告别(Farewells) (4)感谢(Thanks) (5)道歉(Apologies) (6)邀请(Invitation) (7)请求允许(Asking for permission) (8)祝愿和祝贺(Expressing wishes and congratulati ons) (9)提供帮助(Offering help) (10)接受或拒绝(acceptance and refusal) (11)约会(Making appointments) (12)打电话(Making telephone calls) (13)就餐(Having meals) (14)就医(Seeing the doctor)

(15)购物(Shopping) (16)问路(Asking the way) (17)谈论天气(Talking about weather) (18)语言交际困难(Language difficulties in communication) (19)提醒注意(Reminding) (20)警告和禁止(Warning and prohibition) (21)劝告(Advice) (22)建议(Suggestions) 2.态度(Attitudes) (23)同意和不同意(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24)喜欢和不喜欢(likes and dislikes) (25)肯定和不肯定(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26)可能和不可能(Possibility and impossibility)(27)能够和不能够(Ability and inability) (28)偏爱和优先选择(Preference) (29)意愿和打算(Intentions and plans)

音乐教学论文谈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之多样性

谈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之多样性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与教学方法的特殊性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说,它有三个目的:一是通过音乐教育,人人都能成为记忆力强、反应灵敏、想象力丰富、判断力迅速而准确,有一定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聪明人;二是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在精神上能得到美的滋润,使身心感到轻松愉快;三是给予学生一定的审美知识和审美观念,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一般;同时给学生以基础的音乐知识,达到有一定的自学钻研能力,并能初步体会到一些音乐艺术美的奥秘。总之,它是以“美”为核心,随时进行美的熏陶,通过美育促进德育、智育的更进一步发展。 综合以上三个主要目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它不能采用非常严肃地、单纯灌输的方式来讲解注入,也不能象民间艺人一样,采用一句一句地口传心授;也不能象专业音乐学校中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更不能象几十年来一直采用的教几支歌就算上音乐课的方法。它应以多样的、科学的教学法施诸于不同程度的教育对象。并要既有循序渐进的规律性,又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随时注意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接受的更多些、更快些、精神上更愉快些。 二、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专业化”和“非艺术化”的不良倾向突出,使得音乐教育偏离了正确方向。 “专业化”──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中小学音乐教育属于普通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及修养的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可见,中小学音乐教育并非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或音乐家,而是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不能以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非教育的最终目的,不能本末倒置。我们只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一些知识技能的训练,切不可按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非艺术化”──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上有着艺术教育的特征,而艺术教育是围绕美育展开的,它为达到美育目标服务。因此,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也要始终围绕着审美教育这一核心,走艺术化道路。然而,现今的一些中小学音乐课,并不象一门艺术课、美育课,而更像一门语文课、数学课或者思想道德教育课。把音乐课型尤其是欣赏教学上成语言替代型,这完全是不可取的。音乐

功能意念表

1.社会交往(Social Communications)(1)问候(Greetings) Hi /Hello! Good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How are you? / How are you doing? Fine, thanks, and you? Very well, thank you. (2)介绍(Introduction) My name is... I′m a student. I′m from England. This is Mr. / Mrs. / Miss / Ms. Brown. I′d like you to meet ... Nice / Glad / Pleased to meet (see)you. (3)告别(Farewells) Good-bye / Bye / Bye-bye. Good night. See you later / then / tomorrow / soon. I′m sorry I have to go now. (4)感谢(Thanks)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s a lot.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It′s very kind / nice of you, but I can…You′re welcome. That′s OK / all right.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help! (5)道歉(Apologizes) I′m sorry. That′s OK. Never mind. (6)邀请(Invitation) Would you like to go for a walk? What / How about swimming? Yes, I′d love to. I′d love to, but I′m afraid … (7)请求允许(Asking for permission) May I come in ? Can / Could I use your telephone? Would / Do you mind if I open the window? Yes, please. Sure / Certainly / Of course. I′m afraid not. You′d better not. (8)祝愿和祝贺(Expressing wishes and congratulations) Have a good day / time / journey / trip! Good luck! Enjoy yourself! Happy New Year! Happy birthday to you! Congratulations! (9)提供帮助(Offering help) May / Can I help you ? Would you like me to help you? No, thanks. (10)约会(Making appointments) Will you be free tomorrow? Do you have time this afternoon? When / Where shall we meet ? Let′s make it 4:30. That would be fine! (11)打电话(Making telephone calls) Hello! May I speak to …? Is that … speaking? Who is speaking? Hello!This is …speaking. Just a moment / second, please.

中考英语功能意念项目表汇总(20200501082500)

功能意念项目表 (一)社会交往(Social Communications) (1)问候(Greetings) Please say hello to your parents. Please give my love / best wishes to Lucy. (2)介绍(Introduction) This is Mr. / Mrs. / Miss / Ms Brown. (3)告别(Farewells ) A.See you later / then / tomorrow / soon. I am sorry I have to go now. I am afraid I must be leaving now. (4)感谢(Thanks ) A.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It's very kind / nice of you. I appreciate your help. B. It's a pleasure. My pleasure. That's OK/ all right. You're welcome. Don' t mention it. (5)道歉(Apologies) A. Sorry. I'm sorry. Excuse me, please. I beg your pardon. I' m sorry for losing your book. I'm sorry to interrupt you. I'm sorry (that) I'm late. B. That's OK. Thatt's all right. Never mind. It doesn't matter. It's nothing. Forget it. (6)邀请(Invitation) A. Would you like to go for a walk? You must come to dinner with us. May I invite you to dinner? What / How about having a swim? B1. OK. Thank you. I'd like that, thanks.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说,它有三个目的:一是通过音乐教育,人人都能成为记忆力强、反应灵敏、想象力丰富、判断力迅速而准确,有一定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聪明人;二是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在精神上能得到美的滋润,使身心感到轻松愉快;三是给予学生一定的审美知识和审美观念,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一般;同时给学生以基础的音乐知识,达到有一定的自学钻研能力,并能初步体会到一些音乐艺术美的奥秘。总之,它是以“美”为核心,随时进行美的熏陶,通过美育促进德育、智育的更进一步发展。 综合以上三个主要目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它不能采用非常严肃地、单纯灌输的方式来讲解注入,也不能像民间艺人一样,采用一句一句地口传心授;也不能像专业音乐学校中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更不能像几十年来一直采用的教几支歌就算上音乐课的方法。它应以多样的、科学的教学法施诸于不同程度的教育对像。并要既有循序渐进的规律性,又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随时注意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接受的更多些、更快些、精神上更愉快些。 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和感受粗略谈一谈浅显的看法。 首先,中小学音乐课堂组织教学的方法应具有多样性。中小学生大多在十四、十五岁以下,他们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组织教学中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组织教学的方式方法,应注意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小学低年级儿童易用引导、鼓励、表扬等进行诱导;中、高年级则应多采用启发、思考、发现等方法进行疏导。另外,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结合自身各方面条件,扬长避短,使自己始终保持一定的权威性、示范性,减少失误。 根据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下面是我对部分教学内容,选择相关教学方法的一些体会,与同行们商榷。 音乐欣赏内容努力采用发现式教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努力创设问题情景,比如通过讲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创作动机等问题,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进而理解作品,达到与作者的心理共鸣。我在讲解[苏]普洛克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德与狼》时,除了介绍作品用不同乐器描绘刻画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外,努力引导学生们自己去发现、体会作品的特点和作者当时的心境。通过交流我发现同学们除了一些共性的体会外,感受作品明显与学生个性有关。有些同学虽然对乐器特点与人物、动物特征把握不准,但对作品的整体美体会很深。学习史真荣的童话故事音乐作品《龟兔赛跑》时,也有类似情况,所以发现

英语功能项目表

功能意念项目表 1.社会交往(social communications) (1) 问候(Greetings) A. Hi! /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 How are you? / How are you doing? / Please say hello to your parents. / Please give my love/best wishes to Lucy. B. Hi ! / Hello! /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 I’m OK. / Fine. thanks, and you? / Very well, thank you. / *Just so so. / Sure. / All right. (2)介绍(Introduction) A. My name is Jim. / I’m a student. / I’m from England. / This is Mr./Mr./Miss/ Ms Brown. I’d like you to meet Bob. / *May I introduce Professor Jeff Brown? B. Hello! /How do you do? / Nice/Glad/ Pleased to meet (see) you. / * May I introduce Professor Jeff Brown? (3)告别(Farewells ) A. Good-bye / Bye / Bye--bye. / Good night. / See you later / then / tomorrow / soon. / I am Sorry I have to go now. / * I am afraid I must be leaving now. / B. Good--bye / Bye / Bye--bye. / See you. / Good night. / See you later / then / tomorrow / soon. (4) 感谢(Thanks ) A. Thank you (very much). / Thanks a lot. /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 It’s very kind / nice of you. / * I appreciate your help. B. It’s a pleasure. / My pleasure. / That’s OK / all right. / You’ re welcome. /* Don’ t mention it. (5)道歉(Apologies) A. Sorry. / I’ m sorry. / Excuse me, please. / I beg your pardon. / I’ m sorry for losing your book. I’ m sorry to interrupt you. / I’ m sorry (that) l’ m late. B. That’s OK. / It’s a1l right. / Never mind. / It doesn’t matter. / It’s nothing.’/ * Forget it. (6)邀请(Invitation) A. Wou1d you like to go for a walk? / You must come to dinner with us. / May l invite you to dinner? / What / How about having a swim? B. OK. ① Thank you. / I’ d like that, thanks. / Yes, I’ d love to. / That would be very nice. ② No, thank you. / It’s very nice of you, but my mother is il l. / I’d love to, but I’ m afraid I have no time. / I’m sorry I can’t. What about another time? (7 )请求允许(Asking for permission ) A. May I come in? / Can / Could I use your telephone? / * Is it all right if I sit here? / * I wonder if I could smoke here. / Would / Do you mind if I open the window? B. ① Yes, please. / Sure. / Certainly. / *Please do. / That’s all right. / Of course, you can. * Go ahead, please. ②I’m sorry, it ) s not allowed. / I’m afraid not. / You’d better not. / * It’s not allowe d. / * I’ m sorry, but y ou can smoke in the next room. (8) 祝愿和祝贺(Expressing wishes and congratulations) A. Have a good day / time! / Have a good journey / trip! / Good luck! / Enjoy yourself! / Best wishes to you. / Happy New Year! / Merry Christmas! / Happy birthday! / * Wish you all the success! / Congratulations! / Well done! / B. Thank you. / You, too. / The same to you. / (9)提供帮助(Offering help) A. Do you want me to clean the room? / Can I help you? / Would you like me to help you?

功能意念表

附表四 功能意念表 说明 功能是指语言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意念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功能意念可以通过各种语言形式来表达,它是信息交流的核心。因此根据功能意念的不同项目组织教学是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 本表根据非法语专业本科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列出在240-280学时法语学习中要掌握的功能意念项目,共计12大项,68分项。绝大部分项目要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以期达到大纲要求的初步交流信息的能力。 制订本表的主要参考书: 1《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中的"功能意念表" 2《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本科用)》中的"功能意念表" 3.《语言功能及习惯用法》,《功能语言之修辞手段》 4《Parler et convaincre》 5《Ecrire et convaincre》 6 ? Le Nouveau Sans Frontière ? 7 ? Reflet ? 8 ? Panorama ? 9 ? Niveau Seuil ? 10《法语实用口语手册》, 程超凡编 1~2级用必须掌握的用"*"号标出,3~ 4级掌握的用"Δ"号标出,不加符号的为5~ 6级。

https://www.360docs.net/doc/879339586.html,munications 交往 1.1. saluer 问候 * Bonjour. Bonsoir. * Salut. * Comment allez-vous? * Comment ?a va? Très bien, merci. Et vous? Moi aussi, merci. * ?a va? * ?a va(pas mal), et toi? 1.2. prendre congé告辞 * Au revoir. * Salut. * A bient?t. * A tout àl'heure. * A demain. * A lundi. ? Il est temps de me retirer. ? Il faut que je m'en aille(vous quitte). Je suis désolé, mais il faut que je parte. 1.3 . se présenter et présenter 自我介绍和介绍 * Je m’appelle LI Min. * Je suis étudiant. * Mon nom est George Dupont. * C’est ma soeur Sophie. * Je vous présente Monsieur Dupont. ? Permettez-moi de vous présenter Mademoiselle Louise Michel. ? Enchanté (heureux) de faire votre connaissance. Très honoré. 1.4. remerciements 感谢 1.4.1. remerciements 感谢 * Merci. * Merci de votre service. * Merci pour votre cadeau. * Merci beaucoup. * Je vous remercie (bien, de tout mon coeur, mille fois,...). * Vous êtes très gentil. ? C'est très gentil de votre part. ? Je vous remercie de votre aide. 1.4. 2. répondre àdes remerciements 答谢 * De rien. * (Il n'y a) pas de quoi. * Je vous en prie. ? A votre servi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