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重难点突破卷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重难点突破卷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重难点突破卷

期末总复习

重难点突破卷4植树问题中求总长度的应用

一、我会填。(每空3分,共21分)

1.一条公路的一侧,每隔8 m栽一棵树(两端都栽),一共栽了40棵。这条公路的长度=________×8(填“棵数”或“间隔数”),列式是:__________。2.一条长400 m的公路一侧从头到尾每隔8 m栽一棵树。400÷8求的是______(填“棵数”或“间隔数”),棵数=____________(只列式)。3.一个圆形花园的周长是200 m,沿花园的外圈每隔5 m栽一棵树,一共栽________棵。

4.一个圆形花坛周围每隔4 m摆一盆花,一共摆了29盆,花坛的周长是________m。

5.一条路的一边栽9棵树,相邻两棵树相距10 m(一端栽一端不栽),这条路长________m。

二、我会辨。(每题2分,共6分)

1.植树问题中,间隔数总比棵数少1。()

2.封闭图形的周长=间隔数×棵数。()

3.锯木头,木头的长度=锯的次数×每段的长度。()

三、我会选。(每题3分,共15分)

1.在两座高楼之间的笔直公路的一侧种12棵银杏树,相邻两棵银杏树之间相距10 m,这条公路长多少米(两端都不栽)?正确列式是()。

A.12×10B.(12-1)×10

C.(12+1)×10 D.12×(10-1)

2.两座高楼之间笔直的公路长300 m,相邻两棵树之间相距5 m(两端都不栽),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树?正确列式是()。

A.300÷5+1 B.300÷5-1

C.300÷5 D.300÷(5+1)

3.一根木头把它平均锯成了5段,每段长4米,这根木头长多少米?正确列式是()。

A.5×4 B.(5+1)×4

C.(5-1)×4 D.5×(4-1)

4.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四周一共摆了30盆菊花(四个顶点都摆),相邻两盆菊花相隔6米,求这个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列式是()。

A.(30-4)×6 B.(30+4)×6

C.(30+1)×6 D.30×6

5.一条路沿一边种了9棵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 m,这条路最短是()m。

A.35 B.40

C.45 D.50

四、对比练习。(共22分)

1.路长。(每题5分,共10分)

(1)在一条马路的一侧每隔5 m栽一棵桂花树(两端都栽),一共栽了40棵树,

这条马路长多少米?

(2)在一条马路的两侧每隔5 m栽一棵桂花树(两端都栽),一共栽了40棵树,

这条马路长多少米?

2.锯木头。(每题6分,共12分)

(1)木工师傅要把一根木头平均锯成8段,每锯一次需要5分钟,锯完一共需

要多少分钟?

(2)木工师傅锯一根木头,一共锯了8次,每段木头长6 dm,这根木头长多少

米?

五、我会应用。(每题9分,共36分)

1.同学们测量一条路的长度,先立了一根标杆,然后每隔30米立一根标杆。

当立到12根标杆时,第1根与第12根之间相距多少米?

2.小亮爬楼梯,他从1楼到3楼用了48秒。用同样的速度,他从1楼到6楼要用多少秒?

3.林荫大道两侧从头到尾栽树,一侧栽杨树91棵,每相邻两棵杨树之间相距10 m;另一侧栽柳树,每相邻两棵柳树之间相距9 m。栽柳树多少棵?

4.建筑工程队要盖一栋楼,需要在长120 m、宽60 m的长方形地基的四周打桩,四个角上都要打,每隔3 m打一根桩,这栋楼地基的四周要打多少根桩?

答案

一、1. 间隔数(40-1)×8 2. 间隔数400÷8+1

3.40 4. 116 5. 90

二、1.× 2.× 3.×

三、1.C 2.B 3.A 4.D 5.B

四、1. (1)(40-1)×5=195(m)答:这条马路长195 m。

(2)40÷2=20(棵)(20-1)×5=95(m)

答:这条马路长95 m。

[点拨](马路一侧栽树的棵数(两端都栽)-1)×每个间隔长度求出的是第一棵与最后一棵相距多少米,也是这条马路的长度。

2.(1)(8-1)×5=35(分钟)答:锯完一共需要35分钟。

[点拨]把一根木头平均锯成8段,共锯了8-1=7(次);每锯一次

需要5分钟,求锯完一共需要的时间,列式计算为5×7=35(分钟)。

(2)(8+1)×6=54(dm)=5.4 m答:这根木头长5.4 m。

[点拨]把一根木头一共锯了8次,共锯成8+1=9(段),每段木头

长6 dm,求这根木头的总长度,根据公式“木头的总长度=每段

木头长度×段数”列式为6×9=54(dm),注意变换单位。

五、1.(12-1)×30=330(米)

答:第1根与第12根之间相距330米。

2.48÷(3-1)=24(秒)24×(6-1)=120(秒)

答:他从1楼到6楼要用120秒。

3.(91-1)×10÷9+1

=90×10÷9+1

=101(棵)

答:栽柳树101棵。

4.(120+60)×2÷3

=180×2÷3

=120(根)

答:这栋楼地基的四周要打120根柱。

课后小知识

--------------------------------------------------------------------------------------------------

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

一句经典名言: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韩愈曾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告别我们勤奋带来硕果累累,贪玩使人两手空空。在学习的道路上,你是要“勤”,还是要“嬉”,呢?值得你去深思!

五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整理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1.物体的观察,一个立体的图形从正面看,侧面看,下面看得到的 不同的平面图形。 2.因数和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 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 的因数。12/6=2,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3.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能被2整除的数字是2的倍数 4.3的倍数:个位上是3,6,9以及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加起来能被3 整除的是3的倍数。 5.5的倍数:个位上是0,5是3的倍数。 6.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 7.整数中是2的倍数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 8.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9.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0.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11.偶数+偶数=偶数 12.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定点。 13.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14.长方体相对的面是完全相同的。 15.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16.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17.正方体每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18.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9.正方体的表面积=长*宽*6 20.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a*b*h 21.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a*a*a=a^3 22.V=S*h 23.容积是指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单位是升或者毫升。 24.1L=1000ml 25.1L=1dm^3 26.1ml=1cm^3 27.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者是一些物体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8.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9.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叫分数单位。 例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 30.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31.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 大于或者等于1. 32.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33.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 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难点及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要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6×5表示5个3.6的和是多少或者3.6的5倍是多少。 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2.6×0.4就是求2.4的十分之四是多少。8.5×3.4就是求8.5的3.4倍是多少。 2.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也就是末位要对齐),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小数末尾有0的要去掉。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即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小数点向右移: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 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 求另一个因数 的运算。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 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⑵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除数是小数,先要变整数,按照“三步走”~一看二移三再算。 一看:除数有几位小数; 二移小数点: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一看几位就移几位);当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 补足;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哈佛校外辅导班小学五年级数学测试 (每个空1分,共20分) 1、0.62公顷=()平方米 2时45分=()时 2.03公顷=()公顷()平方米 0.6分=()秒 2、14.1÷11的商是()循环小数,商可以简写作(),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3、把2.5 4、2.54·、2.545和2.55……用“>”按顺序排列起来()。 4、在○填上“<”、“>”或“=”号。 (1)0.18÷0.09〇0.18×0.09 (2) 0.7×0.7〇0.7+0.7 (3)3.07×0.605〇0.307×6.05 (4) 4.35×10〇0.8×43.5 5、一桶豆油重100千克,每天用去x千克,6天后还剩下79千克,用方程表示是()=79;x=()。 6、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厘米。 7、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8、100千克花生可榨油39千克,照这样计算,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千克。 9、两个因数的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是()。 10、686.8÷0.68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错的打“×”)。(5分) 1、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小。() 2、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当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面积也相等。() 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 1、下列算式中与99÷0.03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9.9÷0.003 B、990÷0.003 C、9900÷30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边长不变),它的面积()。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与原来一样大 3、因为38×235=8930,所以0.38×2.35+100=()。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题型整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题型(最新教材) 1、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 ()(),每份有( )个苹果。 2、两个平行四边形A,B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的41,是B的61。已知A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则B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对吗?( ) 4、给911至少加上( )个分数单位变成最小的质数 5、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 )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6、( )÷12=43= () ++463=()8=24÷( )=( )填小数 7、一个分数是2016,如果将它的分子减去12,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减去多少? 8、一个分数分母比分子大25,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后得到9 4,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9、一个分数,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得76,原来分子与分母的和是 52,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3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10、如果给 20 () 75分母减少9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减少()11、给分数 100 12、老师拿来三根彩带,长度分别是80cm 120cm 200cm,让同学们剪成相等的小段,要求每条彩带不许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按最长段剪,每段做一朵花,一共可以做多少朵花? 13、把一张长24cm,宽18cm的长方形纸剪成边长是整厘米数得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有几种剪法?剪最大的正方形,可以减多少块?14、街心公园里有一块三角形绿地,三条边长分别是24米,36米和30米,设计师想在这三条边上等距离放置休闲椅,且三个顶点处各放置一张,至少需要放置多少张? 15、如图所示,街道ABCD在B、C处拐弯,在街道的另一侧要等距离地安装路灯,要求在A,B,C,D处各安装一盏路灯。这条街道最少要安装多少盏? 16、在一个长30米,宽12米的长方形池塘的四角和四条边上种树,若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最少要种多少棵树?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17、一些小朋友分组做游戏,第一次分组每组4个余下2个,第二次分组每组5个也余下2个,最少有多少个小朋友在做游戏? 18、要在人才路一侧种106棵梧桐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原来是9米,现在要改成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15米,有多少棵树不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重难点和题库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重难点和题库知识点整合: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等式和方程的关系:等式包括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方程。 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就是等式的性质。 4.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的基本步骤:(1)写设句;(2)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3)解方程; (4)检验;(5)写出答句。 分数 【知识要点】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4.带分数 5.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1.根据假分数的含义解决;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直接用除法计算。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直接除以分母来计算;2.小数化成分数,看小数的小数部分是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添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 【知识回顾】 1、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约分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约分的方法: (1)分步约分法:在约分时,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逐次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得出和原来分数相等的最简分数,这种约分的方法叫分步约分法 (2)一次约分法:在约分时,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一次就得出和原分数相等的最简分数,这种约分的方法叫做一次约分法 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 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的方法:通分时,用原来几个分母的公倍数作公分母,为了计算简便,通常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把分数化成用这个公分母作分母的分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西师大版

2013年五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西师 大版) 五年级(上册)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整数算,不同之处积中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也应该有几位小数,小数末尾0去掉。 如3.2=4×0.8 积有一位小数,因数中一共也有一位小数。0.25×2、位数不够0补足 3、倍数应用题,求多的用×,求少的用÷,求多少倍用÷ 4、一个数(0除外)×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1.01×0.99>0.99 2.6×0.99<2、小数的近似数(用四 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保留2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如果所看位置 上比5小(4,3,2,1,0)则全舍,反之满5(5,6,7,8,9)要向前一位进一。 6、最大是4也要舍去,最小是5也要进一,四舍五入是5.24的三位小数最大是5.244,末尾写4,最小是5.235,末尾写5,前一位减1。

7、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了10倍,增加了9倍,如果增加了36,36÷9=4,原数是4。 8、a×b=b×a (a×b) ×c=a×(b×c) (a+b) ×c=a×c+b×c (a-b)xc=ac-b×24÷2.4 40÷2.5÷0.4 102×0、一个因数扩大了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了ab倍。一个因数和另一个因数同时扩大20倍,积扩大400倍,20×20=400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整数算,商的小数点是关键,商的小数 点要和被除数对齐,哪一位不够除,用0来占位子,如 果有余数添0继续除。 2小数除以整数,如果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大,商大于1,比除数小,商小于1。 504÷6 765÷45 084÷2除数折半商4、5,同头无除商8、9。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 不变,余数要变。1.7÷0.7=2……0.3 17÷7=2……除数的变化和结果刚好相反,其它的变化和结果保持一致。 除数扩大10倍,商缩小10倍 6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变成整数,除数扩 大多少倍,被除数也扩大多少倍,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 方法做。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 一、填一填,我能行!(每题2分,计20分)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6();一个教室大约占地48(); 一辆小汽车油箱容积是40();小明每步的长度约是4()。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25立方分米=()立方米 217千克=()吨 2时=()日 4公顷50平方米=()公顷 3.==12÷()==()(小数) 4.在○内填>、<或=。 ○○○3○3 5.在12÷6=2这个式子里,()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6.如果a=b-1(a、b为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7.同时是2、3、5的最小的倍数是(),把它分解质因数()。8.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长是()米,每段长是6米的。9.有一个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的正方体骰子。掷一次骰子, 得到合数的可能性是() (),得到偶数的可能性是 () ()。 10.把一根长5分米、宽2分米、高1分米的长方体木料,表面涂满红漆,再锯成棱 长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三面涂了红漆的正方体有()块。 二、辨一辨,我能行!(对的“√”,错的打“×”计5分) 1.48既是8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所以48是8和6的最小公倍数。() 2.输液瓶里装了500毫升的药液,输液瓶的容积就是500毫升。() 3.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一个。() 4.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5.一个长方体长a米,宽b米,高h米。如果高增加1米后,新的长方体的体积比 原

可要仔细哟!! 来增加a b 立方米。 () 三、精挑细选,我最棒!(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计5分) 1.的分母加上40后,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A.20 B.40 C.25 D.50 2.6、7、8和9四个数可组成()对互质数。 A.1 B.2 C.3 D.4 3.把5克糖放入95克水中,糖占水的()。 A. B. C. D. 4.有四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一个比一个大1岁,四个人年龄乘积是360,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是()岁。 A.4 B.5 C.6 D.7 5.一个长2米的长方体钢材截成三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2.4平方分米,这根钢材原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 0.12 B. 0.24 C. 12 D. 24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计28分) 1.口算。(每题0.5分,计4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重难点突破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重难点突破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一一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女口:1.5 X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女口:1.5 X0.8 (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 X1.8 (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二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冷二b X a 乘法结合律:(a xb) X c=a X(b X c) 乘法分配律:(a+b) X c=a X c+b X c 或a X c+b X c=(a+b) Xb( b=1 时, 省略b) 变式:(a-b) X c=a X c-b X c 或a X c-b X c=(a-b) X 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北4c=a咒b X c) 第二单元位置 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 体所在位置的点。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 一、计算。 ㈠直接写出得数。 6.3+3.7= 9-1.8= 1.4×0.5= 0.49÷0.7= 1.53+0.8= 3.9-0.39= 0.25×12= 0.51÷0.3 = 9.2×0.01= 70÷0.5= ㈡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3.6+9.8+6.4 17.3× 0.25× 8 2.31×1.5+1.5×7.69 ㈢解方程(第一小题要求验算) 5x+45=300 8x-13.6=0 0.9x+4=20.25 6 ×2.5-3x=5.0 l ㈣计算。 90-78.09+4.23 32.34÷2.l ×0.4515.32-1.8×5-3.46 (9-2.78)×15÷3.11 (1.36+4.85) ÷(0.15×6) 3.6÷〔(1.3+0.6) ×5〕 ㈤列式计算。 (1)3.7与3的积,减去36.8除以4 (2)一个数的3倍加上这个数的一半 的商,差是多少? 等于80.5,求这个数。 二、填空。 (1)求9的十分之五,写成小数乘法的式子是。 (2)6.416416……用简便形式写作。 (3)56.28+0.67转化为5628+67是根据规律。 (4)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写作。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5平方分米,底是分米,它的高才是1.5分米。 (6)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时,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7平方厘米。 (7)一块三角形土地,底是390米,高是280米。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公顷。

(8)比较大小。3÷0.3○3×0.3 0.6×0.5○0.6÷2 三,量出右图所需的数据,求图形的面积。 四,应用题。 1、李明看一本225页的童话集。前5天每天看24页。以后每天看35页,再用几天可以看完? 2、两个港口的航线长357千米。甲乙两艘船同时从两个港口出发,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相遇。甲船每小时行31.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架新式飞机每小时飞行3400千米,比一架普通飞机速度的4.5倍还多25千米。普通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列方程解答) 4、在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菜地里种萝卜,平均9平方分米种一棵,平均每棵收萝卜0.75千克。这块地的底30米,高18米,可收萝卜多少千克? 5、童装厂原来做一种儿童服装,每套用布2.2米。现在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省布0.2米。原来做800套这样的服装所用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几套? (请用最佳解法求出本道题的问题)

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和重点难点

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和重点难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和重点难点》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何学好数学,可以说是所有家长、学生、数学教师共同关心问题。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我总结了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难点及学习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如何学好数学,可以说是所有家长、学生、数学教师共同关心问题。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我总结了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难点及学习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经历 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2.第三单元"分数":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

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二)在学习《空间与图形》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以及类比法等教学 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知道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在探索活动中,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正确运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五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重难点试题全套

期末总复习 重难点突破卷1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应用对比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28分) 1.42的因数中,质数有(),合数有(),()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14和21的最小公倍数是(),100以内14和21的公倍数有()。 3.18和24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4.a=10b(a、b都是非零整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48,其中一个数是16,则另一个数是()。 6.9路公共汽车每10分钟发一次车,11路公共汽车每15分钟发一次车,两车同时发车后,至少经过多少分钟又同时发车,这是求10和15的()(填“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 7.学校购回75朵红花,60朵黄花,将红花、黄花搭配插在花瓶中,并且每个花瓶中的搭配要完全相同,两种花都正好用完。要求最多能插多少瓶,是求75和60的()(填“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此时每瓶中红花有()朵,黄花有()朵。 二、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3分) 1.两个不同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2.相邻两个非零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

积。 ( ) 3.五(1)班评选的“爱心少年”占全班人数的18,“才艺少年”占全班人数 的110,五(1)班至少有40人。 ( ) 三、我会选。(每题2分,共6分) 1.只有公因数1的一组数是( )。 A .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 B .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 C .2和奇数 2. a 和b 都是非零自然数,且a ÷11=b ,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11 B .a C .b D .无法确定 3.有一块长48 cm 、宽42 cm 的长方形花布,不浪费边角料,剪出 若干个相同的正方形布片。正方形布片的边长不可能是( )cm 。 A .2 B .3 C .6 D .12 四、我会按要求正确解答。(共32分) 1.求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每题4分,共16 分) 8和15 66和22 35和28 46和23 2.先约分,再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每题4分,共8分)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汇总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 汇总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 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第2课时小数乘小数 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知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位 第3课时积的近似数 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难点:能根据生活实际灵活取积的近似数 第4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难点: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第5课时解决问题 重点:体会不同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难点:应用估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位置 重点:明确行和列的意义 难点: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第2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 重点: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将“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成“一个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第3课时商的近似数 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第4课时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重点:认识循环小数,正确运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难点:理解循环小数产生的原因 第5课时解决问题 重点:会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第四单元可能性 重点: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难点:能准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 用字母表示数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重点:能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难点: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难点:能简化含有字母的式子 2 解简易方程 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 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 难点:能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2课时解方程(一) 重点: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难点:当减数或除数是未知数时方程的解法 第3课时解方程(二) 重点:掌握形如ax±b=c和a(x±b)=c的方程的解法

2015-2016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后附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根据18×64=1152,可知1.8×0.64=(),11.52÷6.4=()。 2、686.8÷0.68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结果是()。 3、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取得近似值是3,这个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4、34.864864 …用简便方法表示是(),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5、不计算,在○里填“>”“<”或“=”。 0.5÷0.9 ○0.5 0.55×0.9 ○0.55 36÷0.01○3.6×100 7.3÷0.3○73÷3 6、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7、一本字典25.5元,孙老师拿150元钱,最多能买()本。 8、 0.62公顷=()平方米 2时45分=()时 2.03公顷=()公顷()平方米 0.6分=()秒 9、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厘米。 10、一个盒子里有2个白球、3个红球和5个蓝球,从盒中摸一个球,可能有()种结果,摸出()球的可能性最大,可能性是()。 11、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排借书卡号,如果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974011表示1997年入学、四班的1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那么1999年入学一班的29号女同学的借书卡号是() 二、判断题(8分) 1、a2和2a表示的意义相同。() 2、3.675675675是循环小数。() 3、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相同。() 4、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小。() 6、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重点难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 2、给出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由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 3、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4、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 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 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找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分解质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2和所有奇数互质;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概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难点试题全套(完美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难点试题 较复杂的分段计费问题 一、我会填。(每空4分,共28分) 1.一辆出租车收费标准是: 4 km以内收费8元。如果老师坐车的行程是3.5 km,那么老师应给司机()元。 2.市内电话5分钟以内每分钟收费0.29元。丽丽和住同市区的奶奶通话了4分钟,丽丽这次的电话费是()元。 3.(9-3)×1.5=() 8+(10-4)×2.5=() 4.邮局邮寄本埠信函的收费标准是:100 g以内的,每20 g(不足20 g,按20 g计算)收0.8元。如果强强给本埠的市长寄一封80 g的信函,应付邮费()元;如果强强给本埠的老师寄一封82 g的信函,应付()元的邮费。 5.某地固定电话每次前3分钟内收费0.23元,超过3分钟每分钟收费0.11元。老师某次通话时间是6分钟,她这次通话的费用列式是()(列综合算式)。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4分,共12分) 某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 计费单位收费标准 不超过1小时3元 超过1小时部分(不足 2元/小时 1小时按1小时计算) 一辆车在停车场共停了4小时15分,这辆车离开时应该付给停

车场多少元停车费? 1.这辆车在停车场一共停了4小时15分,根据题目要求,要按()去收费。 A.4小时15分B.4小时C.5小时 2.停车的时间超过了1小时,求要付的停车费,下面思路正确的是()。 A.付3元就可以 B.只要算出超出1小时部分的收费就可以 C.用3元加上超出1小时部分要收的费用 3.求一共付多少元停车费,列式正确的是()。 A.3+2 B.3+5×2 C.3+(5-1)×2 三、对比练习。(每题10分,共20分) 1.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市电力公司采用了以下的电费计算方法。 (1)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千瓦时,按每 千瓦时0.55元收费; (2)每月用电超过100千瓦时,超过部 分按每千瓦时0.6元收费。 (1)小红家8月份用电96千瓦时,需付电费多少元?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年五年级上期期末数学试题 (全卷共五个大题,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一、填空题(共22分) 1.×的积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11÷6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 2.根据56×13=72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计算结果。 ÷56=( ) ×=( ) ÷=( ) 3. 根据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 9×+9×=□×(□+□) 4. 在○里填上“<”、“=”或“>”。 ×○ ÷○×5 ×○ 5.如图,从盒子中任意摸出1个球,结果有( )种 可能,摸到( )可能性大。 6.小亮坐在教室第4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4,3)表示,他左边同学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为( , ),他右边同学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为( , )。 7.右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两个空白三角形的 面积分别是15平方厘米和25平方厘米。阴影三 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根据前三题结果的规律,直接写出后三题的得数。 ×1= ×2= ×3= ×4=( ) ×5=( ) ×6=( ) 9.看右图回答: (1)糖糖的体重是( )千克; (2)当x=25时,糖糖的体重是 ( )千克。 10.学校举行元旦汇演,要在200米的环形跑道四周每隔5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一面黄 旗。共需要( )面红旗,( )面黄旗。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机密]2016年 1月14日前 学校 班级 考 生 姓名 考 号 顺 序 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考点知识

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考点题型: 1、一个分数,分子是一位数中最大的质数,分母是最小的合数,这个分数是(),它的分数单位是(),含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偶数。 2、10千克盐平均分成5包,每包占10千克的(),每包重() 7千克盐,还剩()千克。 千克;如果从原来的盐中用去了 8 3、把10克糖放到100克水,糖是水的(),糖占糖水的(),水占糖水的()。 4、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21.98厘米的园,圆规两脚尖的距离应为()厘米,所画的园的面积是()。 5、a÷b=c(a、b、c是不为0的整数)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6、0.5x=0.25,那么x-0.08=()。 7、五(3)班有学生68人,其中女生32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男生是女生的()。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8、某兴趣小组男生是女生的 5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是男生的()。 9、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这时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10、如果4x-28=12,那么4x+18=( ). 2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父母应该()。 11、把 7 12、三根铁丝分别长24米、30米、48米,如果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而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应是()米。

13、一个挂钟的时针长20厘米,一昼夜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米,时针所扫过的面积是()。 14、一个圆的直径是4厘米,另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这两个圆的周长相差(),面积相差()。 15、甲圆半径是乙圆直径的2倍,甲圆面积是乙圆面积的()倍。 16、一个半径是6厘米的半圆,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17、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面积是()。 18、一个圆形花圃的直径是12米,沿着它的边线每隔3米种一株杜鹃花,一共要种()株。 19、圆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20、圆的半径由5厘米增加到10厘米,它的面积增加()平方厘米。 21、a和b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22、314至少加上()才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才是5的倍数。 23、三个连续的偶数的和是48,这三个偶数分别是()、()、()。 24、一个质数与一个合数是()。(填“奇数”或“偶数”) 25、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而且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情况。 26、一个最简分数,把它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3倍,分母缩小到原来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重难点突破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一、建构数学模型,探寻规律 突破建议: 本单元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 教师教学时,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 突破建议: “数学广角”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并非让学生记熟规律、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在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先猜测,再动手操作、实践验证。怎样检验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初步向学生渗透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较为复杂的问题,即化繁为简的思想。例1教学中,假设路长只有20米,要栽几棵树呢?提示学生用画线段图或者示意图的方式来辅助思考,从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地发现直接用除法20÷5=4算出的结果和通过直观图看出的5棵树有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还要结合教材中“对吗?检验一下”“可以画线段图来验证”等线索,向学生渗透简单的化归、数形结合、一一对应、模型、推理等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应用画图策略,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突破建议: 在日常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画线段图的方法,并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辅助教学,突出“一一对应”思想,把间隔点数和栽树的棵数对应起来。之后让学生再用“25 m”或者自己列举的数据进一步探究,教师可以出示统计表,学生将研究结果记录下来,利用统计表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规律。 四、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突破建议:

2017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明买了4块橡皮,每块a元,需要( )元。当a=1.5时,需要( )元。 2.在○里填上“>”、“<”或“=”。 3.78÷0.99○3.78 2.6×1.01○2.6 7.2×1.3○7.2÷1.3 9.7÷1.2○9.7—1.2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05吨=( )吨( )千克3升50毫升=( )升 4.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2.3,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5.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后是0.123,这个数是( )。 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6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 ),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5厘米,面积是10平方厘米,高是( )。 7.一条裤子n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一条裤子的6倍,则一件上衣需要( )元,买一套服装共需( )元。 8. 501班进行1分钟跳绳测试,六位学生的成绩分别是:137个、142个、136个、150个、138个、149个,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中位数是( )。 9.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着1、2、3、4、5、6,每次掷出“3”的可能性是( ),每次掷出双数的可能性是( )。 10.一辆汽车开100公里需要8升汽油,开1公里需要( )升汽油,1升汽油可以开( )公里。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5分) 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100倍,商也扩大100倍。( ) 2.a的平方就是a×2. ( ) 页脚内容1

3.大于0.2而小于0.4的数只有0.3一个。( ) 4.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5.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可能相等。( ) 三、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 1.2.695保留两位小数是( ) A、2.69 B、2.70 C、0.70 2.已知0.35×170=59.5,那么 3.5×1.7的积是( ) A、0.595 B、5.95 C、59.5 3.在一个位置观察一个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它的( ) A、一个面 B、两个面 C、三个面 4.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2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 米。 A、1 B、2 C、4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扩大2倍,它的面积扩大( )倍。 A、2 B、4 C、6 D、8 四、计算(41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0.5分,共5分) 0.25×8= 3.02—1.5= 0.4×0.4= 2.4×2.5= 1.6÷0.01= 0÷7.12= 1 2. 3÷6= 1.9÷1= 0.25×0.4÷0.25×0.4= 4×(1.5+0.25)= 2.竖式计算(第一小题2分,第二小题需验算3分,共5分) 页脚内容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