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21北京新中考三大变化:科目增多 总分变660分

解析2021北京新中考三大变化:科目增多 总分变660分
解析2021北京新中考三大变化:科目增多 总分变660分

解析2021北京新中考三大变化:科目增多总分变660分

解析2021北京新中考三大变化

2020年北京中考落下帷幕,而明年中考将有重大调整,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并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其中,考试科目数与总分出现变化、名额分配变为校额到校以及部分示范高中增加自主招生,而这三点变化将对学生升学产生巨大影响。

目前,各校针对新中考已开始制定探索性的教学安排。对普通初中校学生来说,500分出头即有望在校额到校政策中获取更多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

不少教学专家坦言,均衡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思考并发现问题,将成为在新中考中获取高分的“神助攻”。

新中考·新变化

变化一:

考试科目增多中考总分变为660分

2021年北京中考总分为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均为100分,体育40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均为80分。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地理在初二结课,选择分数最高的学科计入总分;化学、历史初三结课,同样择高分计入总分;最后,加上中考体育分就是总成绩。

与以往不同的是,中考与学业水平考试合为一体,中考成绩可作为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学业水平考试依据原始成绩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C及以上为合格,D为不合格,所有考试均须取得合格成绩,若有科目不合格,须补考。

分析:

兼顾每一科切勿选择性放弃

明年中考科目增多,尤其是物理、政治成为必考科目,这对学生来说,必须成为“全能选手”,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学而思网校初三年级负责人兼中考研究负责人戴镜轩表示,本次改革后,物理和政治一文一理并入必考科目,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均须参加考试。这一变化需要学生们快速适应,对物理和政治两科要多加重视,不建议选择性放弃任何一个科目。

加大集体备课力度加强跨年级调研

针对考试科目的变化,各校在教学层面相应作出快速调整。北京第十四中学教学副校长刘杰表示,学校为此加大了物理和政治科目的集体备课力度,聘请教研员、相关专家与学科教师共同集体备课,在中考方向把握和课时内容精备上对老师进行全方位培训。

北京171中学教育集团重新安排了初中三年课程实施,树立生物、地理学科“中考的初二意识”,在初二学年开展“双百行动”,实行“千题计划”,力争帮助一大批学生取得生物、地理双满分。

在教研方式上,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加强学科跨年级的教研,尤其是地理、生物学科,把初三的经验优化、推广,并把资源下沉到初二,确保教学质量、考试质量稳步提升。

初三基础课程“减课” 采取分层教学

作为优质初中,北京五中分校应对新中考时有了新举措。该校教学主任刘桂军表示,从教学层面来说,课时安排会选择“减课”。把各学科最基础的内容按普适性教完后,对有更高升学需求的学生进行重点学科分层教学。

据了解,五中分校将针对新初三的语、数、英三个学科进行分层教学,其他学科暂不分层。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基础课程。

“以前五中分校只在周五对学科进行分层,新初三将调整到每天下午增加分层课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刘桂军直言,新中考的要求是全学全考,学生学习负担相对重了,建议家长不要再给孩子增加太多的应试培训,而应该思考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变化二:

超半数优质高中名额直达普通初中

根据政策,2021年北京中考坚持和完善优质高中校额到校的招生政策。据悉,全市优质高中50%以上的招生名额分配到一般初中校,实现每所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机会基本均等。

需要提醒的是,2021年校额到校主要采用校内选拔方式,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其中综合素质评价至少达到B等级以上。

分析:

500分出头有望入读优质高中

2021年中考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在中招录取中以校额到校代替名额分配。

戴镜轩分析,名额分配更多的是在本区内分A、B列学校后按照分数高低进行依次录取,可以理解成校内竞争以及区内竞争。然而,校额到校则是指标竞争仅限于学校内部,这样就给一般初中校的学生带来了机会。

北京第十四中学教学副校长刘杰也认为,这样会有更多示范高中的计划招生名额投放到普通校,这对普通初中的学生来说是相对利好的政策。

北京171中学教育集团教学主任王喆分析认为,一般初中校考生如果想通过校额到校方式考入区域内最热门的高中,依然面临校内激烈的竞争。他坦言,对于成绩在500分出头的一般初中校考生来说,这一政策给他们升入优质高中带来了更多机遇。

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0年北京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2020年《考试说明》”),确定了语文学科考试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为考试范围。修订后,调整了“考试内容和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基础·运用”和“古诗文阅读”的内容;调整了“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分配”,优化了2020年中考语文学科的试卷结构;调整了“参考样题”,体现命题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向;调整了“附录”内容,兼顾不同教材的变化。 1、调整“考试内容和要求”,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课程基本理念,在“基础·运用”中,增加了“认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其大致演变过程”的表述,强化对书法常识和书法欣赏的考查;在“古诗文阅读”中,增加了“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古诗文学习中,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受到熏陶感染”的表述。 2、调整“试卷结构”中“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分配”,优化试卷结构。 对“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分配”中“选择题”和“填空题、简答题等”的分值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下,保证试卷的区分效果。 3、调整部分“参考样题”,丰富样题类型。 依据修订指导思想,“参考样题”中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样题,并以较好地体现了学科命题思想和改革方向的试题,对原有样题进行替换。样题贴近学生生活,体现学科特点,凸显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强调育人立意、能力立意、文化立意。 (1)关注学科育人,注重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语文学科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修订过程中,增加了古代诗歌考查的样题,体

2020届北京市中考数学学科试题分析(加精)

北京市中考数学学科试题分析 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的命制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和北京教育考试院编写的《2016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学校招生考试考试说明》. 中考数学试题将学科理念与时代发展需求相融合,通过对学科素养的考查,体现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试卷的整体设计,以“四基”、“核心概念”、“四能”、为主线,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所学融入其中,贴近学生的实际与生活. 一、“四基”的考查 1.基础知识的考查 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应用的考查,还将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之间的联系作为考查的一部分.如第12题(代数式几何意义).认识不同的代数式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ma+mb+mc=m(a+b+c)表示提公因式, m(a+b+c)=ma+mb+m c表示乘法分配率,(ma+mb)+mc=ma+(mb+mc)表示加法结合律,……,进一步理解整式乘法、因式分解、乘法关于加法的分配率等知识的内在联系.又如第13题(频率估计概率).虽然学生对概率刻画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有了一定的体会,但是对概率意义的理解容易停留在“比值”层面,而对其反映的随机性的内涵认识不足.让学生经历大量重复试验的过程,在具体的试验过程中,发现频率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对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体会,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

2.基本技能的考查 对于基本技能的考查,既考查了对于数学工具的直接使用,又考查利用数学共解决问题过程当中所蕴含的数学原理.例如第1题(度量∠AOB的大小).量角器是数学基本工具之一,度量角也是基本技能操作之一,但在操作之余,还需要了解角度单位的产生过程,理解量角器的构成要件和工作原理,为在使用量角器时,更好掌握操作方法提供帮助.又如第16题(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考查的落脚点不是在尺规作图的操作层面,而是落脚于“为什么这么作”,考查的是技能操作里面蕴含的数学原理. 3.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 第26题(根据函数图、表反映的规律探究函数的性质)体现了对抽象、模型两大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考查.函数的学习不能只注重背记定义而不关注它的实质,要理解定义的真正含义,即函数是反映运动变化与联系对应的数学模型.从另一个角度讲,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客观事物必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进行数量化研究,许多问题中的各种变量是相互联系的,变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而刻画这种关系的数学模型就是函数.通过函数的学习,学生不断地形成、积累对函数的正确认识,即认识函数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研究函数需要研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应关系和因变量取值,通过图象反映的规律研究函数的性质,也就是说,学生积累的对函数的最根本的认识就是函数是刻画同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模型. 2016年的第26题是对2015年第26题(研究函数的基本过程)的继承与发展.学生根据学习函数所积累的经验,利用所给图、表反映出的y与x的对应关系,画出“自己的”函数图象.进一步地,对“自己的”函数进行性质的分析与研究. 二、核心概念的考查

北京中考英语完型高频词汇及必背词组(同名21939)

北京中考英语完型高频词汇及必背词组(同名21939)

ability n. 能力,资格;能耐,才能 abroad adv.在国外; 在外面; 到国外; 到外面 absent v.缺席adj.缺席的, 缺乏的, 不在的 accept v.领受, 接受; accident n.意外事件, 机遇, 事故 according adv.相符的; 相应的; 和谐的; 一致的 achieve v.实现, 完成; 赢得, 达到; 达到目的 address n.地址; advantage n.优势, 优点, 有利条件; 利益 v.有利于; 使处于优势; 有助于advertisement n.宣传, 广告; 启事, 公告 afford v.给予; 供应得起; 提供 alive adj.活泼的, 活著的, 敏感的 appear v.出现; 看来好像, 似乎; 显露; 出庭, 到案 although conj.虽然; 然而; 尽管 avoid v.躲开, 避开; 避免; 撤销 argue v.辩论; 认为, 主张; 议论; 说服; 辩论; 争论 awake v.唤醒, 使醒过来; adj.醒着的; 清醒的; 警惕的 behavior n.行为, 举止; 运 转状态, 性能; 态度; 反应, 变化

besides adv.此外, 加之, 而且; 在其他方面 prep.此外, 加之, 而且; 在其他方面#在...之外, 除...之外breath n.呼吸; 气味; 气息 beyond n.远处; 来世 adv.在更远处; 再往后; 往更远处; 此外 prep.在更远处; 再往后; 那一边; 超过biology n.生物学; 生物cabbage n.甘蓝; 卷心菜 cause n.原因; 理由, 根据; 起因; 动机 v.导致, 引起, 使发生 celebrate v.庆祝; 主持; 举行; century n.世纪; 百个; 百年communicate v.沟通,传达; 交际, 交往; compare v.比较, 匹敌, 比喻; 相比, 匹敌 n.比较 complete v.使齐全; 完成; 使完整; 结束 adj.完整的; 完成的; 全部的; 结束的composition n.写作; 作品; 作曲; 作文 comfort n. 安慰;舒适 connect v.连接, 连结; 给...接通电话; 联想; 联系; 连接, 连结; 衔接, 联运 control n.控制, 克制, 管理 v.控制; 管理; 支配; 克制 conference n.会议; 协商会; 讨论会 confident adj.有信心的, 有

2011北京中考新增词汇解释说明

2011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之语文更新词语解析 二字词语: 1、【摆渡】:bǎi dù。①动词,用船把人或物载过河;②动词,乘船过河;③名词,摆渡用的船。 2、【本色】:běn sa。①名词,本来的面貌或素质;②本行,本业; ③形容质朴自然,不加修饰。 3、【驳斥】:bó chì。动词,批驳、斥责错误的言论或意见。(注:对象是“言论或意见”) 4、【告慰】:gào wai。动词,使感到安慰。 5、【检索】:jiǎn suǒ。动词,查找资料或者书籍等。(注:对象是“资料或书籍”) 6、【牢靠】:láo kào。①形容词,稳固,坚固;②形容词,稳妥可靠。 7、【模样】:mú yàng。①名词,人的容貌或装束打扮的样子;②名词,用在数量词后,表示大概的时间或年龄;③名词,情况,形势。(注:“模”在词中的读音是mú) 8、【鸟瞰】:niǎo kàn。①动词,从高处向下看;②全面概括地描述(多用作书名、篇名)。(注:词义②的对象多用于“书名、篇名”) 9、【屏蔽】:píng bì。①动词,像屏风一样遮挡着;②名词,像屏风一样起遮蔽作用的东西;屏障。 10、【日益】:rì yì。副词,表示程度一天比一天更高。 四字词语 1、【不期而遇】:bù qī?r yù。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相遇。(注:“期”字在词中的解释为“约定”) 2、【惩恶扬善】:ch?ng a yáng shàn。惩治邪恶,鼓励从善。(注:“惩”的读音为ch?ng) 3、【高瞻远瞩】:gāo zhān yuǎn zhǔ。站在高的地方看得远。形容眼光远大。瞻:望瞩:注视 4、【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凶猛可怕的大浪;比喻险恶的境遇。(注:经常使用该词语的引申义) 5、【杞人忧天】:qǐ r?n yōu tiān。《列子·天瑞》中说,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愁得寝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虑。(注:词语比喻前提是“不必要”的担心和忧虑) 6、【气冲霄汉】:qì chōng xiāo hàn。气魄很大,直冲天际。多形容大无畏的精神和气概。(注:“霄”字不要写作“宵”)霄汉:云霄和天河,指天空极高处。 7、【情投意合】:qíng tóu yì h?。形容双方感情融洽,心意相合。 8、【贻笑大方】:yí xiào dà fāng。大方是专家,行家的意思。形容给行家里手留下笑柄。(注:“贻”的意思是“遗留”。) 9、【异曲同工】:yì qǔ tóng gōng。曲调虽然不同却同样美妙精致。比喻作品不同,却同样出色;也比喻不同的方式或做法,却收到同样的效果。 10、【专心致志】:zhuān xīn zhì zhì。一心一意,集中全部精力。形容把心思全放在某事上。专:尽致:志向,志趣 俗语 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ǎi chǐ gān tóu,gang jìn yī bù。百尺竿头是佛教中比喻道行修养达到的极高境界。后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习、成就等达到很高的程度后,仍须继续努力,更求上进。 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dāng júzhěmí,páng guān zhěqīng。原指正在下棋的人有时会受到迷惑,反而不如在边上看棋的人更清楚棋局的走势。比喻当事人因直接涉及到利害得失,有时难以对事情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反而不如局外人认识清醒。 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yī fāng shuǐ tǔ,yǎng yī fāng r?n。指当地资源可以养活当地的人。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shínián shùmù,bǎi nián shùrén。《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说明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注:“树”的意思是种植,培养。)

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下列几何体中,是圆柱的为 A.B.C.D. 2.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4 a>B.0 c b ->C.0 ac>D.0 a c +> 3.方程组 3 3814 x y x y -= ? ? -= ? 的解为 A. 1 2 x y =- ? ? = ? B. 1 2 x y = ? ? =- ? C. 2 1 x y =- ? ? = ? D. 2 1 x y = ? ? =- ? 4.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反射面总面积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的总面积.已知每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为2 7140m,则FAST的反射面积总面积约为 A.32 7.1410m ?B.42 7.1410m ?C.52 2.510m ?D.62 2.510m ? 5.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则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A.360?B.540?C.720?D.900? 6.如果a b -= 22 () 2 a b a b a a b + -? - 的值为 A B.C.D. 7.跳台滑雪是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运动员起跳后的飞行路线可以看作是抛物线的一

部分,运动员起跳后的竖直高度y (单位:m )与水平距离x (单位:m )近似满足函数关系2y ax bx c =++(0a ≠).下图记录了某运动员起跳后的x 与y 的三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数据,可推断出该运动员起跳后飞行到最高点时,水平距离为 A .10m B .15m C .20m D .22.5m 8.下图是老北京城一些地点的分布示意图.在图中,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 轴、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如下四个结论: ①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6-,3-)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5,6-); ②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2-,6-)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0,12-); ③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5-)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11-); ④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5,1.5),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6.5-,7.5-)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6.5,16.5-). 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2012北京中考一模英语分类汇编-完型

2012北京中考一模英语分类汇编-完型

(2012昌平一模)五、完形填空(共12分,每小题1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短 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 选择最佳选项。 One Saturday afternoon, my daughter Alice asked me, “Are all people the same even if they are different in color?” I thought for a minute, and then I said, “I’ll explain to you if we can make a quick 35 at the grocery store. I have something 36 to show you. ” At the grocery store, we 37 some apples --- red, green and yellow ones. Back home, I told Alice, “It’s time to answer your question.” I put one apple of each 38 on the table. Then I looked at Alice, who had a 39 look on her face. “People are like apples. They come in all 40 colors, shapes and sizes. Some of the apples may not even look as the others. ” As I

2019年北京中考数学考查内容及分值分布

2019年北京中考数学考查内容及分值分布 一、考试范围与考试要求 数学学科考试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的规定为考试范围,参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和精神,适当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和教学实际情况。 数学学科注重考查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意识等。 二、试题的基本结构 整个试卷五道大题,25个题目,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其中选择题共8道,共32分,填空题共4道,共16分,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和综合题)共13道,共72分。 1.题型与题量 2.考查的内容及分布 从试卷考查的内容来看,几乎涵盖了数学《课程标准》所列的主要知识点, 并对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都作了重点考查。 3.每道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 题型题号考查知识点选择题1科学记数法2有理数的概念(倒数)3概率4平行四边形5相似三角形6轴对称,中心对称7平均数8圆中的动点的函数图像填空题9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10抛物线的解析式11矩形,中位线12函数综合找规律(循环规律)解答题一13三角形全等证明14实数运算(0次幂,-1次幂,绝对值,特殊三角形)15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6代数式化简求值(整体代入)17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18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整数根)解答题二19梯形中的计算20圆中的证明与计算(三角形相似,三角函数,切线的性质)21统计图表(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统计表)22操作与探究(旋转,从正方形到等边三角形的变式,全等三角形)解答题三23代数综合(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像对称,数形结合思想,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24几何综合(等边三角形,等腰指教==直角三角形,旋转全等,对称全等,倒角)25三、重难点易错点点评 易错题目 易错题号错误原因8易被圆的对称性误导,从而误认为函数图象为对称图像12前两年均为对称规律,形成思维定势,不太容易抓住本质规律(循环规律)17分式方程应用题忘记检验难题 难题题号不得分原因22没看懂题,不理解图2的作用是什么23利用对称进行数形结合练得比较少,抓不住第(3)问的关键24对重要全等模型“手拉手”不熟悉,很难发现如何构造全等三角形,倒角证明三角形全等也是本体的难点25题目没读懂,没有理解“新定义”的关键是到原点的距离要小于半径的2倍

2019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说明

2019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说明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适合首都城 市战略定位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出发,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 题导向,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坚持准确育人导向,促动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做到科学、公平、准确、规范。 2.重视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在考试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考查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学习的积累;注 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水平;注重考查学生独立 思考、使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3.体现学科特点,重视学科素养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有利于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三、各学科修订情况 语文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2019年 《考试说明》”),确定了语文学科考试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为考试范围。修订后,调整 了“考试内容和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基础·使用”和“古诗文阅读”的内容;调整了“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分配”,优化了2019年中考语文 学科的试卷结构;调整了“参考样题”,体现命题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向;调整了“附录”内容,兼顾不同教材的变化。

1.调整“考试内容和要求”,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 查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课程基本理念,在“基础·使用”中,增加了 “理解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其大致演变过程”的表述,强化对书法常识和书法欣赏的考查;在“古诗文阅读”中,增加了“对 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古诗文学习中, 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受 到熏陶感染”的表述。 2.调整“试卷结构”中“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分配”,优化试卷结 构 对“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分配”中“选择题”和“填空题、简答题等”的分值实行了适当调整,在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下, 保证试卷的区分效果。 3.调整部分“参考样题”,丰富样题类型 依据修订指导思想,“参考样题”中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样题, 并以较好地体现了学科命题思想和改革方向的试题,对原有样题实行 替换。样题贴近学生生活,体现学科特点,凸显基础性、综合性、实 践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强调育人立意、水平立意、文化立意。 (1)注重学科育人,注重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语文学科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 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修订 过程中,增加了古代诗歌考查的样题,体现对古诗文学习中优秀传统 文化的丰富内涵的考查;将2018年中考语文卷写作题编入2019年《考 试说明》中,激发学生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感。 (2)注重学科特点,注重语言实践

2019名师解析北京中考数学试卷分析精品教育.doc

名师解析2019北京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9年数学试题严格遵循普通中考考试说明,重视基础,不断拔高,选拔性强,在考查基本知识的同时也保证了区分度。 ①基础知识考察依然为全卷重点 2019年北京卷较2019年北京中考数学整体内容和基本问题变化均不大,试题出题规律比较稳定,依然侧重于基础知识考核。比如对于选择题:重点考察实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四边形、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点。填空题主要考察不等式组等概念。大题与往常相似,依然是全等、四边形、方程、二次函数、圆等知识 ②侧重基础的同时考察了思维能力 2019年北京卷数学试题,部分题目考察了综合能力,乍一看此题与我们平时所学题目类似,可是仔细看又有细微的变化,做到了稳中有变,对于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是一个比较好的考察,比如综合题目代数几何综合,既考查了二次函数又考察了几何综合,就属于此类问题。 ③重点突出,创新新颖 2019年北京卷的数学试题,部分题目设计非常新颖,比如选择题第八题,填空题12题都属于此类题型,回顾近几年北京试题,往往都会在重视基础的同事保证创新,这样才会使孩子们的思维更加发散,而此类问题又往往和生活实际相结

合,比如之前考核过推箱子问题,电脑程序设计问题,数字规律问题等等。 整体分析今年试卷,重难点突出,符合考试说明侧重的基本问题,在考核基本问题的基础上,适当拔高,增加部分综合性题目,保证了学生们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开拓思维能力,发散知识,是一套比较成功的试题。 一、试题的基本结构 整套数学试卷共设25个题目,120分。选择题部分,共8个题目,32分。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和解答题)部分,其中填空题共4个题目,16分,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和综合题)共13个题目,72分。这些与往年没有什么变化。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共25个小题,包括三种题型,其中选择题8个32分,填空题4个16分,解答题13个72分。 2、考查的内容及分布 从试卷考查的内容来看,几乎覆盖了数学《课程标准》所列的主要知识点,并且对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数与代数、函数、三角形、四边形、圆、统计与概率都作了重点考查。 内容分布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分值 60 46 14

2019年 北京市中考 化学 考试说明

2019年中考考试说明 化学 2019年化学学科《考试说明》确定了以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为考试范围。其中,考试内容和要求以及试卷结构整体保持稳定,调整部分参考样题,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利于促进招生录取和考试改革。 1 2019年《考试说明》中的内容结构与课标中“课程内容”的主题顺序保持一致。 考试内容是对课程内容标准的精确概括与提炼,“知识与技能”的三个要求层次与课标中“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相一致,在能力要求上与课标要求相一致。 2 2019年《考试说明》中试卷结构与2018年保持稳定。 3 2019年《考试说明》参考样题进行了部分调整,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注重基本实验和科学探究,注重学科能力及素养。 “参考样题”体现了近几年中考化学学科试题的命制思想,用较好地体现学科改革方向的试题对原样题进行替换,进一步体现学科本质,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凸显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体现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

(1)体现我国科研工作者在新材料研发、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新成果,增强民族自信,彰显新时代主旋律,落实价值观育人导向,凸显化学学科价值。如,将2018年中考化学卷第16题编入2019年《考试说明》中。 (2)突出对考生应用化学核心知识、思想方法和关键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逐步实现从考查“解题”能力向考查“做事”能力的转变。 例如,将2018年中考化学卷第15题编入2019年《考试说明》中。此题通过对实验数据图的分析,研究溶液pH对过氧化氢作为增氧剂的使用效率的影响,实现了对学科素养的考查,考查考生通过实验研究、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可以关注数据图中反映出的变化规律进行解答,也可以仅关注图中的峰值数据进行解答,试题的呈现形式和考查角度进一步创新。体现答案开放、思维角度多元、思考空间多层次的特点,进一步体现注重试题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对问题解决的思考角度和思维路径的考查,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有引领和指导作用。 (3)关注对重要结论、核心思路方法的概括关联和说明论证能力,关注对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 例如,编入2019年《考试说明》中的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第9题,以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为素材,考查了考生对现象与结论的概括关联能力;编入2019年《考试说明》中的2018年中考化学卷第22题,以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为素材,考查了考生对实验方案设计思路的说明论证能力。在对这些内容的考查中,试题一方面突出基础性,以教材中的原型活动为素材;另一方面通过对所学知识、思路方法的概括关联和说明论证考查考生的学习理解能力。

北京市中考数学知识点分布与试卷分析

北京市初中数学专题知识点 I、数与代数部分: 一、数与式: 1、实数:1)实数的有关概念;常考点:倒数、相反数、绝对值(选择第1题,必考题4分) 2)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选择题第二题,必考4分) 3)实数的运算法则:混合运算(解答题13题,必考4分) 4)实数非负性应用: 3、整式: 1)整式的概念和简单运算、化简求值(解答题5分) 2)利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选择填空必考题4分) 4、分式:化简求值、计算(解答题)、分式求取值范围(一般为填空题)(易错点:分母 不为0) 5、二次根式:求取值范围、化简运算(填空、解答题4分) 二、方程与不等式: 1、解分式方程(易错点:注意验根)、一元二次方程(常考解答题) 2、解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解不等式组解集(常考解答题) 3、解方程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若为分式方程仍勿忘检验)(必考解答题)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三、函数及其图像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 1)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函数值; 2)坐标系内点的特征; 3)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选择8题) 2、一次函数(通常与反比例函数相结合,以解答题形式出现。) 3、反比例函数 4、二次函数(必考解答题,基本在24题出现,通常是求解析式以及与特殊几何图形综 合,动态探究等,有时也在选择题第八题中出现。)

II、空间与图形 一、图形的认识 1、立体图形、视图和展开图(不是常考题型,但是如果出现则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2、线段、射线、直线(其中垂直平分线、线段中点性质及应用常在解答题中出现,两 点间线段最短常用于解决路径最短的问题) 3、角与角分线(解答题) 4、相交线与平行线 5、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和、三边关系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而三角形中位 线的性质应用又是解答题中常用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其中有关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判定是必考解答题,三角形运动、折叠、旋转、平移(全等变换)、拼接等又是探究问题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6、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该考点常与四边形与圆相结合在解答题中出现,而与函 数综合形成代数几何综合题,也是必考的解答题) 7、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外角和定理(选择题) 8、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以及与轴对称、旋转、平移和函数等结 合应用以动点问题、面积问题及相关函数解析式问题出现,同时,梯形问题是中考中的必考解答题,而与四边形有关的图形探究题又是最后一道解答题25题的通常考察形式。) 9、圆(必考解答题,通常以2问的形式出现,第一问考察切线有关的证明,第二问是 与圆有关的计算题) 二、图形与变换 1、轴对称: 2、平移: 3、旋转: 4、相似:(在各个题型中均有结合此考点出现的可能) 三、统计与概率(解答题题,填空题均有涉及,每年考察约14分左右,难度不大)

2012年北京中考二模英语完型汇总

1.海淀

2.东城

3.西城

4.朝阳 五、完形填空(共12分,每小题1分) 通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 择最佳选项。 It was late summer August. My father and I, a 10-year-old boy, were rowing on the lake to the other side. It was a small park named Bear Mountain. The 36 overhead provided some relief (缓解) from the heat.

The trip was really comfortable and peaceful. Then I stopped rowing, sat back and closed my eyes 37 I heard Dad rowing quietly. Suddenly I heard a buzzing (嗡嗡声), close to my right ear. I sat there still and looked at my father, with great hopes of his help. “Don’t move and he’ll not 38 you,” said my father and kept rowing. I thought to myself, “What is he talking about?” Then I looked 39 me and saw it. A bee! A large terrible bee! For me, it was more than 40 , although I couldn’t explain why, neither my mother nor my doctors. At that time, I must have looked like a statue (雕塑). However, my father ju st rowed. “He’s tired. Once he’s rested enough, he’ll keep on 41 .” Was I hearing correctly? Was my father telling me to just let the terrible bee sit on my shoulder? I 42 my head slowly toward the right and saw there he sat. As I watched him, I became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in his bright yellow and black jacket. The fear was little by little disappearing and I felt more 43 . But before I could do anything, he began testing his wings and then flew 44 . I was able to track (跟踪) him and saw him cross the water and head into the forest. I sat back and looked at Dad. “I 45 you.” was all he said. We rowed away without any words on the way. More than 30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at afternoon, but the 46 at that moment has taken root (根) in my heart. In the following years I thought hard about that tired bee. I realized that 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I connected to something 47 than myself. I came to believe he was sent to give me a lesson that we are all one. No man is an island. 36. A. cloud B. sun C. air D. wind 37. A. after B. before C. while D. until 38. A. hit B. touch C. wound D. hurt 39. A. at B. around C. for D. after 40. A. sickness B. worry C. sadness D. fear 41. A. going B. doing C. working D. leaving 42. A. raised B. nodded C. turned D. shook 43. A. excited B. relaxed C. pleased D. satisfied 44. A. back B. out C. down D. away 45. A. told B. showed C. warned D. tested 46. A. environment B. condition C. memory D. idea 47. A. wider B. larger C. deeper D. higher 5.通州 五、完形填空(共10分,每小题1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 Students in high schools can be cruel and we certainly were to a young man named Matt who was in my class. We laughed at him about his size. He was at least fifty pounds overweight. One day he sat near me in gym class. Someone pushed him and he __33__ on me and hurt my foot quite badly. With the whole class __34__, I had to choose either to laugh it off or pick a fight with Matt. I chose to __35__ in order to keep my face. I shouted, “Come on, Matt, let’s fight.” He said he didn’t want to. But peer pressure (同辈压力) __36__ him into the fight whether he liked it or not. He came toward m e with his fists(拳头)in the air. With one __37__ I bloodied his nose and the class went wild. Just then the teacher walked into the room. He saw that we were

初三数学-2018北京市中考试卷分析(数学) 最新

2018年北京市中考试卷分析(数学) 一、选择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意的.用铅笔把“机读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的相应字母处涂黑. 1.6-的绝对值等于() A.6B.1 6 C. 1 6 -D.6- 【解析】A 【点评】本题考核的是绝对值,难度较小,属送分题, 本题考点:绝对值. 难度系数为0.95. 2.截止到2018年5月19日,已有21 600名中外记者成为北京奥运会的注册记者,创历届奥运会之最.将21 6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5 0.21610 ?B.3 21.610 ?C.3 2.1610 ?D.4 2.1610 ? 【解析】D 【点评】本题是以奥运会为背景的一道题,考核了科学记数法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今年奥运会的进展及相关情况,此类与时事政治相关的考题是全国各地的总体命题趋势. 本题考点:科学记数法. 难度系数为:0.9 3.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1cm和5cm,圆心距为6cm,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A.内切B.相交C.外切D.外离 【解析】C 【点评】本题直接告诉了两圆的半径及圆心距,只要学生记得两圆半径和差与圆心距的大小关系与两圆位置关系的对应情况便可直接得出答案. 本题考点: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难度系数:0.9 4.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某小组7名同学积极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支援灾区,他们捐款的数额分别是(单位:元):50,20,50,30,50,25,135.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50,20 B.50,30 C.50,50 D.135,50 【解析】C 【点评】本题以给地震灾区捐款为背景,考核了统计概率的相关知识。本题在考核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渗透爱心教育,是一道很不错的题目. 本题考点:众数、中位数. 难度系数:0.85 5.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2019北京中考数学试卷评析

2019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评析 出品人:爱智康8人班初中数学团队2019年北京中考数学考试已经结束,很多关注中考的家长、学员们想要了解今年的试卷情况,下面由爱智康8人班初中数学团队给大家带来2019年北京中考数学的试卷解析。 (一)试卷整体结构、难度分析 2019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延续了2018年的选择题(8道题)、填空题(8道题)、解答题(12道题)的出题形式,试题分值和题目数量和去年考查的一致。但今年很多中考数学题目特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整体难度与2018年相比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重视了学科素养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在试卷中体现出对中档题目的考查难度及灵活性明显增加,题型特点变化较大。 (二)重点知识点分析及分值占比

(三)重点题型解读 1、选择题第5题考查了尺规作图,不同于以往基础尺规作图,今年主要通过尺规作图总结出相应几何条件,转化成与圆有关的几何问题,对学生们的识图与阅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2、选择题第8题考查了中位数、平均数及可能性问题,考查了对统计图表的理解及分析数据的能力。特点是通过最不利原则总结出中位数可能在的范围,而不能直接计算出中位数的值。 3、第10题一改往年填空题考查范围题型,让学生们自己通过测量、计算得出三角形的面积,体现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 4、第16题通过动手画图及平行四边形相关判定来解决问题,同时考查了对任意、存在、至少存在的理解。 47%44%8% 44%41%15%

5、第21题散点图与去年中考第16题考查知识点有相似之处。散点图是以一个变量为横坐标,另一变量为纵坐标,利用散点的分布形态反映变量统计关系。整道题考查学生理解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6、第22题圆综合问题,2019年北京中考的圆综合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第一问的圆需要我们自己做出,涉及三角形外接圆的尺规作图。第二问是一个比较常规的切线证明,梳理清楚条件,证明难度不大。但因为出题的角度较新,所以很多孩子会比较不适应,从而出现失误。 7、第23题不同于往年的统计题型,需要孩子们对于题目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因为题目条件的表述有一定新意,在获取信息时会有一定难度,所以孩子们在题意理解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 8、第24题是函数探究题,与往年不同的是,没有直接给出自变量与因变量是那条线段,需要我们自己判断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很多同学容易在这个问题上就会不知道如何分析,导致后面的描绘函数图象错误,从而无法解决第3问。 9、第25题是小函数综合题的位置,今年重点考查的一次函数与整点问题,第1问很简单,第2问的第一小问难度也不是很大,只要能准确确定A、B、C 的位置,正确画出图形即可解决,但最后一问难度远高于往年,能达到代数综合最后一问的难度。 10、第26题是代数综合题,跟往年出题的特点变化不是很大,第1问和第2问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考查角度较常规,难度不是很大。最后一问是已知抛物线与交点个数,求参数取值范围问题,也属于比较常见的考查方式,但

北京中考英语完型高频词汇及必背词组

北京中考英语完型高频词汇及必背词组ability n. 能力,资格;能耐,才能 abroad adv. 在国外; 在外面; 到国外; 到外面 besides adv. 此外, 加之, 而且; 在其他方面 prep. 此外, 加之, 而且; 在其他方面# 在...之外, 除...之外 absent v. 缺席 adj. 缺席的, 缺乏的, 不在的 breath n. 呼吸; 气味; 气息 accept v. 领受, 接受; beyond n. 远处; 来世 accident n. 意外事件, 机遇, 事故 adv. 在更远处; 再往后; 往更远处; 此外 according adv. 相符的; 相应的; 和谐的; 一致prep. 在更远处; 再往后; 那一边; 超过的 biology n. 生物学; 生物 achieve v. 实现, 完成; 赢得, 达到; 达到目的 cabbage n. 甘蓝; 卷心菜 address n. 地址; cause n. 原因; 理由, 根据; 起因; 动机 v. 导致, 引起, 使发生 advantage n. 优势, 优点, 有利条件; 利益 v. 有利于; 使处于优势; 有助于 celebrate v. 庆祝; 主持; 举行; advertisement n. 宣传, 广告; 启事, 公告 century n. 世纪; 百个; 百年communicate v. 沟通,传达; 交际, 交往; afford v. 给予; 供应得起; 提供alive adj. 活泼的, 活著的, 敏感的 compare v. 比较, 匹敌, 比喻; 相比, 匹敌 n. 比较 appear v. 出现; 看来好像, 似乎; 显露; 出庭, 到案 complete v. 使齐全; 完成; 使完整; 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