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教案全)
药剂学实验教案——药物制剂配伍变化(人卫版)

[要求] 按组分析上述实验现象。
三、思考题:
1.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类型有哪些?
2.为什么非离子型药物的注射剂配伍变化较少?而离子型药物的注射剂配
伍变化较多?Leabharlann 2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一、实验目的
通过液体药剂和注射剂配伍变化的观察,进一步了解配伍变化的发生原因,
并初步掌握配伍变化处方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物理性配伍变化
1.取 5%羟苯乙酯的乙醇溶液 1ml,加纯化水 4ml,出现__________ 现象,
取 5%羟苯乙酯 1ml 搅拌下逐滴加入 100ml 纯化水中,出现____________现象。
2.取盐酸小檗碱 0.05g,加纯化水至 50ml,此溶液显___________颜色。先取
上述溶液 20ml 加活性碳 0.5g,搅匀后干燥滤纸过滤,滤液显___________颜色。
另取 20ml 加滑石粉 0.5g 搅匀,干燥滤纸过滤,滤液显___________颜色。
[要求] 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二化学性配伍变化操作按下表操作与记录01盐酸肾上腺素2ml2ml2ml2ml2ml纯化水2ml2ml2ml1亚硫酸钠2ml2ml加热至沸出现现象三注射剂配伍变化操作按下表操作和记录注射剂混合后现象25氨茶碱5ml20磺胺嘧啶钠5ml25氨茶碱5ml5盐酸四环素5ml125氯霉素1ml5葡萄糖1ml125氯霉素1ml5葡萄糖1ml2维生素c2ml025碘解磷定ml2维生素c2ml025碘解磷定1亚硫酸氢钠1edta各1ml要求按组分析上述实验现象
(二)化学性配伍变化
[操作] 按下表操作与记录
管
项目
号
1
2
3
4
5
药剂学实验课程设计

药剂学实验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介绍作为一门重要的药学专业课程,药剂学实验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综合运用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和计算机学等知识,进行制剂、药物质量控制、药物分析等课程实验的机会。
药剂学实验可以加深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为将来从事药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实验目的本次药剂学实验课程设计旨在:•增强学生对药剂学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加强学生药物制剂和分析技能的扎实掌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设备和仪器本实验涉及了多种药剂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主要包括:•电子天平、 PH计;•旋转蒸发器、离心机;•滴定管、量筒等实验器皿。
4. 实验流程及方法本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任务一:固体制剂制备1.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将所需药物分别称取,混合均匀,筛选去除大颗粒;2.根据所设计制剂的不同,采取适当的制剂方法,制备出合格的固体制剂样品;3.对制剂样品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外观和理化指标的测试,如:颜色、含量、溶解度、释放度等。
任务二:液体制剂制备1.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将所需药物分别称取,溶解,加入辅料,摇匀;2.根据所设计制剂的不同,采取适当的制剂方法,制备出合格的液体制剂样品;3.对制剂样品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外观和理化指标的测试,如:颜色、含量、PH值、比重等。
任务三:药物分析1.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所给药物样品进行分析;2.依据所得分析数据,对药物样品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符合规定标准;3.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写出实验记录报告。
5.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各位同学完成了制剂和药物分析的任务。
制剂成功率高,药物分析结果也符合规定的标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实验,同学们掌握了药剂学制剂和分析的基本技能,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6. 实验总结本实验既有设计好的实验任务,又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验前的理论指导、实验中的操作指导以及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剂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药剂学实验教案——液体制剂碘酊制备

药剂学实验课题碘酊的制备目的与要求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基本制备方法。
掌握制备液体制剂常用的称量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重点与难点制备过程及操作教学器具见教案正文碘酊的制备一目的和要求1 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基本制备方法。
2 掌握制备液体制剂常用的称量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制剂是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质点小于1nm)分散在分散媒(溶剂)中的真溶液,供内服或外用。
溶液型液体制剂外观均匀、澄明。
溶液型液体制剂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和糖浆剂等。
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一般制备过程为:称量→溶解→混合→过滤→加溶媒至全量→检查→包装→标签。
三实验准备每组烧杯(100ml)2个,量筒(50ml)2个,玻璃棒2个,公用物品碘、碘化钾、乙醇(95%)、蒸馏水乳胶滴管2个,药匙1个四提问抽查学生预习情况五提出实验要求并讲述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如果没有特殊交待,通常实验课守在教室等候;做好预习工作,熟悉原理和整个操作的大致流程,熟记试剂种类及用量,如果课前抽查或实验中发现预习不到位的,可能取消该次实验资格;穿好白大褂,扣好纽扣,翻好领子,不得穿露趾凉鞋进实验室;按照事先的分组进行实验,实行组长负责制;前往实验室途中和在实验室里不得大声说话,组员之间讨论必须小声(以其他人听不清为限);实验前仔细检查要用到的器皿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即使报告老师;爱护设备器材和节约试药;做完实验,做好清场卫生工作,经检查合格后组长方可离开;在教室自习的同学遵守自习课纪律;实验报告依照一定的格式(详见实验讲义)书写在作业本上,内容不可死搬硬套讲义上的,讨论部分一定要认真书写,务必使实验有所收获。
六制备碘酊处方碘 0.4g碘化钾 0.3g乙醇(95%) 10.0ml蒸馏水加至20ml制法:取蒸馏水约2ml,加入碘化钾搅拌使溶解,再加碘,搅拌溶解后加入乙醇,再添加蒸馏水至全量。
七实验要点碘化钾起的是助溶作用,只有在浓度高时助溶作用较好,所以一开始不要用太多的蒸馏水来溶解KI。
药剂学实验教案——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人卫版)

实验9 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掌握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比较不同方法制备乳剂的液滴粒度大小、均匀度及其稳定性。
二、实验指导乳浊液型液体药剂也称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形成液滴的一相称为内相、不连续相或分散相;而包在液滴外面的一相则称为外相、连续相或分散介质。
分散相的直径一般在0.1~10μm之间。
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须加入乳化剂使其稳定。
乳剂可供内服、外用,经灭菌或无菌操作法制备的乳剂,也可供注射用。
乳剂因内、外相不同,分为O/W型和W/O型等类型,可用稀释法和染色镜检等方法进行鉴别。
通常小量制备时,可在乳钵中研磨制得或在瓶中振摇制得,如以阿拉伯胶作乳化剂,常采用干胶法和湿胶法。
工厂大量生产多采用乳匀机、高速搅拌器、胶体磨制备。
三、实验内容1.鱼肝油乳的制备[处方]鱼肝油 500ml阿拉伯胶(细粉) 125g西黄芪胶(细粉) 7g蒸馏水加至1000ml[制法](1)干法:按油:水:胶(4:2:1)比例,将油与胶轻轻混合均匀,一次加入水,向一个方向不断研磨,直至稠厚的乳白色初乳生成为止(有劈裂声),再加水稀释研磨至足量。
(2)湿法:胶与水先研成胶浆又加入西黄芪胶浆,然后加油边加边研磨至初乳制成。
再加水稀释至足量,研匀,即得。
[附注](1)干法应选用干燥乳钵,量器分开。
研磨时不能停止。
也不能改变方向。
(2)乳剂制备必须先制成初乳后,方可加水稀释。
(3)选用粗糙乳钵,杵棒头与乳钵底接触好。
(4)可加矫味剂及防腐剂。
[思考题](1)分析本处方是什么类型的乳剂?(2)干法与湿法比较,哪个效果好,其操作要点如何?2.液体石蜡乳的制备[处方]液状石蜡 12ml阿拉伯胶 4g纯化水加至30ml[制法](1)干胶法:将阿拉伯胶分次加入液状石蜡中研匀,加纯化水8ml研至发出噼啪声,即成初乳。
再加纯化水适量研匀,共制成30ml乳剂,即得。
药剂学实验课教案

2012 _2013学年第二期药剂学实验课程实验课教案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周学时:108 /6开课时间:2013年2月25日至2013年06月28日使用教材:药剂学实验(第二版)崔福德主编授课对象:专业:化学制药年级:10级专业:年级:专业:年级:授课教师:姓名:李连闯职称:讲师黑河学院教务处制教学日历(学期授课计划)2教学日历(学期授课计划)3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45注:实训、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其他实践课的教案内容可参照实验课教案内容编写。
6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78910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混悬剂的不稳定性最主要的是微粒的沉降,其沉降速度服从Stoke’s定律:注:实训、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其他实践课的教案内容可参照实验课教案内容编写。
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W 型W/O 型CoCl试纸粉红色不变色稀释被水稀释被油稀释外观乳白色近似油颜色导电性导电几乎不导电油性颜料内相染色外相染色水性颜料外相染色内相染色8.乳剂的质量评定。
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注:实训、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其他实践课的教案内容可参照实验课教案内容编写。
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分剂量注:实训、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其他实践课的教案内容可参照实验课教案内容编写。
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注:实训、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其他实践课的教案内容可参照实验课教案内容编写。
药剂学实验教案华西医科大学

药剂学实验教案-华西医科大学一、实验目的1. 掌握药剂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 熟悉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
3. 了解药剂学实验中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4. 培养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1. 药物制备的基本原理:包括药物的溶解、分散、稳定等过程。
2. 药剂学实验工艺流程:包括药物的提取、纯化、制备等步骤。
3. 药剂学实验中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药物原料、辅料、溶剂等。
2. 实验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天平、研钵、漏斗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药物的溶解与悬浮液制备a. 药物原料的称量与粉碎。
b. 药物的溶解与悬浮液的制备。
c. 悬浮液的稳定性评估。
2. 实验二:药物的乳化与乳剂制备a. 药物原料的称量与粉碎。
b. 药物的乳化与乳剂的制备。
c. 乳剂的稳定性评估。
3. 实验三:药物的制备与质量控制a. 药物原料的称量与粉碎。
b. 药物的制备工艺流程。
c. 药物的质量控制与分析。
4. 实验四:药物的释放与吸收研究a. 药物原料的称量与粉碎。
b. 药物的释放与吸收实验。
c. 释放与吸收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5. 实验五:药物的稳定性研究a. 药物原料的称量与粉碎。
b. 药物的稳定性实验。
c. 稳定性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记录实验过程中各项数据和结果。
2.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2. 实验材料和仪器要妥善保管,使用后及时归还。
3. 实验报告要按时提交,内容要完整、准确、清晰。
六、实验六:片剂制备与质量评价1. 实验目的a. 学习片剂的制备方法。
b. 掌握片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c. 了解片剂的包装与储存条件。
2. 实验原理a. 片剂制备方法:压片法、滚转法等。
b. 片剂质量评价:重量差异、硬度、崩解时间等。
药剂学实验教案——散剂、胶囊剂的制备(人卫版)

实验3 散剂、胶囊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散剂制备工艺过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
2.掌握含特殊成分散剂、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硬胶囊剂的手工填充方法。
5.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指导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局部用。
内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服用,亦可直接用水送服。
局部用散剂可供皮肤、口腔、咽喉、腔道等处应用;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为目的的散剂亦可称撒布剂或撒粉。
操作要点:(1)称取:正确选择天平,掌握各种结聚状态的药品的称重方法。
(2)粉碎:是制备散剂和有关剂型的基本操作。
要求学生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使用要求,合理地选用粉碎工具及方法。
(3)过筛:掌握基本方法,明确过筛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4)混合:混合均匀度是散剂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含少量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贵重药品的散剂,为保证混合均匀,应采用等量递加法(配研法)。
对含有少量挥发油及共熔成分的散剂,可用处方中其他成分吸收,再与其他成分混合。
(5)包装:学会分剂量散剂包五角包、四角包、长方包等包装方法。
(6)质量检查:根据药典规定进行。
三、实验内容(一)药物的粉碎与分剂量1.用玻璃乳钵粉碎硼砂10g过80目筛后,称取3g按目测法分成10包,包成长方包。
2.用固定的药匙分取药粉10包,包五角包,连同以上长方包用张大纸包好,写上班次姓名,留作差异限度检查。
3.用加液研磨法粉碎樟脑1g。
4.用切药刀将甘草50g切细,再用铁研船磨粉,全部过20目筛,称重,计算收得率。
[思考题]1.为什么使用同样工具,同样操作方法,而收得率却不一样。
(二)含普通固体药物及毒剧药散剂的制备1.碳酸氢钠、氧化镁散(西皮氏散I号)的制备[处方]碳酸氢钠 60g氧化镁 60g[制法]将碳酸氢钠与氧化镁分别研细过筛后,将硫酸氢钠加至氧化镁,研合均匀,分成100包,每包1.2g即得。
药剂学实验教案——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的液体药剂的制备(人卫版)

实验10 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的液体药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的液体药剂的制备原则和方法。
二、实验指导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医疗作用及用药目的不同,常常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将液体药剂分为:①内服液体药剂,包括合剂和滴剂;②外用液体药剂,包括洗剂、搽剂、滴耳剂、滴鼻剂、含漱剂、涂剂等。
其制法参照按分散系统分类的液体药剂的制法。
三、实验内容1.巴甫洛夫合剂的制备[处方]苯甲酸钠咖啡因 10g溴化钾 30g蒸馏水加至1000ml[制法]取处方内两种药加适量新鲜蒸馏水溶解后过滤,自滤器上加新鲜蒸馏水使成1000ml,搅匀即得。
[附注](1)本品久置可析出一部分咖啡因,若与酸性药物配伍时易析出。
(2)若无溴化钾可用溴化钠代替,但患有心脏病、肾脏病者慎用。
(3)本品久贮可加防腐剂,也可加矫味剂,着色剂。
(4)苯酸钠咖啡因与溴化钾的量,可按病情需要调整。
[思考题]苯甲酸钠咖啡因与溴化钾的药理作用相反,为何可同时使用?2.苯甲酸苄酯洗剂的制备[处方]苯甲酸苄酯 25g三乙醇胺 0.5g油酸 2g蒸馏水加至100ml[制法]取三乙醇胺与油酸混合后,加苯甲酸苄酯混匀,移入约200ml瓶中,加约25ml 蒸馏水振摇乳化,最后再加蒸馏水至全量,摇匀即得。
[附注](1)本品可用2%吐温-80或软皂为乳化剂。
(2)本品应密闭低温贮存。
[思考题](1)找出该处方的乳化剂,并说明是什么类型乳剂?(2)该处方能改变溶液剂吗?3.炉甘石搽剂(异极石搽剂)的制备[处方]炉甘石 80g氧化锌 80g花生油 500ml氢氧化钙溶液适量共制 100ml[制法]取炉甘石氧化锌研细过筛后与花生油混合,逐渐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至全量,研匀即得。
[附注]花生油可用其它植物油代。
[思考题](1)本品属何种分散系统?为什么?(2)分析该处方各成分的作用,并找出乳化剂?(3)与炉甘石洗剂比较有何区别?4.复方硼酸滴耳剂[处方]硼酸 9g冰片 0.9g乙醇 25ml甘油加至100ml[制法]取冰片溶于乙醇中,另取甘油加热至1000C时,加入硼酸粉,随加随搅拌使溶解后放冷,将两液合并,再加甘油至100ml,搅匀,即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目标 (展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案)
学前诊断:学生对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有一定了解。
重点: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
难点:制备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操作要点及判断初乳的形成。
课时、课型:2学时、实验课 教学资源:实验教材、药品、实验器材。
教学进程:I 组织教学:安定课堂教学秩序
n 检查预习:提问 m 达标教学:
实验需用药品与物品: 液体石蜡、阿拉伯胶、95%乙醇、氢氧化钙溶液、花生油、苏丹川、 亚甲兰、显微镜、载玻片、回收瓶。
测 评 与 反 馈
(一)
实验前需配制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配制 1000ml
(二)
实
验内容
1、液状石蜡乳的制备
【处方】
液状石蜡 6ml 阿拉伯胶 2g
纯化水 适量
共制
15ml
【制备方法】(1)干胶法:将阿拉伯胶分次加入液状石蜡中研匀,加纯 化水4ml 研至发出劈啪声,即成初乳。
再加纯化水适量研匀,使成 15ml
即得。
(2) 湿胶法:取纯化水 4ml 置乳钵中,加2g 阿拉伯胶粉研成胶浆。
再 分次加入6ml 液状石蜡,边加边研磨至初乳形成。
再加纯化水至 15ml,
搅匀即得。
【操作要点】(1 )选用内壁粗糙的乳钵。
若用干胶法制备,乳钵应干燥。
(2 )干胶法制备时按油:胶:水比例一次加入水,并顺一个方向研磨。
(3) 若用湿胶法制备时,胶浆可直接在乳钵中制备。
(4 )判断初乳的形成:油水不分层、粘度增加、颜色变白、可听到劈啪 声。
(5)初乳形成后,方可加纯化水至全量。
2、石灰搽剂的制备 【处方】 氢氧化钙溶液
5ml
花生油
5ml
【制备方法】取氢氧化钙溶液与花生油置试管内混匀,用力振摇至初乳 生成即得。
【操作要点】(1
)量油的量器应干燥。
(2)可在小量筒内配制。
(3 )两 液混合时,应先将油加入,再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3、乳剂类型的鉴别
(1)染色法:其鉴别结果记录在表内。
亚甲蓝
乳剂类型
注:色素尽量少加并不外洒。
(2 )稀释法:
取试管两支,分别加入液状石蜡乳剂和石灰搽剂各1滴,加水约5ml,
振摇或翻转数次,观察是否能混匀。
并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乳剂类型。
4、显微镜下观察乳浊液的质量。
W回顾目标:学会了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V布置作业:书写实验报告
课后记:经过本次实验,同学们对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