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小学生教学研究论文优秀教育论文5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小学生教学研究论文优秀教育论文5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小学生教学研究论文优秀教育论文5篇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摘要:本文从教师充分备课并布置学生预习,合理使用教材、教法,尊重学生激发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握好教学进度和根据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分析教材;教法;把握重难点;提高注意力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我们教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在相对课时较少的情况下有效的实施教学显得非常的重要。同时,“三项规定”的出台更是要求教师向四十分钟要效率。因此,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势在必行。

一、抓好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上,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学生也不能无所顾忌。但是在出现状况时我们教师如果不能适时的调整课堂的变化,从而有可能导致一团糟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还可以运用我们现在课堂上常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如暗示法、提问法、无声法、注视法等,以此来达到控制课堂纪律的目的。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如好奇、好动、爱表现、爱模仿等,灵活巧妙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新鲜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此来科学的、有效的控制课堂。

二、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把握重点,积极教学

小学一年级的英语课本一共有4大模块,分为Module1, Module2, Module3,

和Module4。主要内容是;问候并回应,打招呼,询问姓名。介绍物品名称、并给予回答,数字1到10,谈论人,食物,动物,颜色,表达自己的喜好等,这些内容都对小学孩子是零散的内容,如何让他们把握知识,乐于学习成为我的主要任务,研究教材重点难点,认真备课,始终以积极的心态上好每节课。我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学对教学成功与否相当重要。

二、抓住学生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一)设计有意义的游戏

游戏教学对于小学生还是很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方法其实有很多种,如“小组朗读单词比赛”,“点气球爆炸”,“翻译抢答”,“角色扮演”等这些游戏。小学生生在课堂上容易好动,因此,抓住他们这一年龄特点,通过游戏和儿歌激发他们上课的兴趣。(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学习英语营造了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为教学媒体可以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网页等一系列的教学资源,把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模式完全打破,将大量的知识信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例如,在开始教授动物类单词之前,我就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把动物的世界播放给学生看,通过视觉、听觉上的刺激,以及导入的新鲜感,使学生上课一下子有了精神,对每个动物的观察也格外仔细,而当我正式新授时,学生一接触那个单词,就能直接联想到影片中的情景,把本来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那么单词

的掌握自然比平常快而且扎实许多。

(三)以“奖励方式”去鼓励学生,提高学生自信心

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表扬和鼓励,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等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在课堂上大胆发言的学生或认真上课的学生,适当给予“红花奖励”的形式作为表扬和鼓励。

四、培优转差,快乐教学

整个教学进程中由于学生的把握情况不同,出现了优差分层,一方面,有的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有时授课采用较深的全英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外一方面,有的同学们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成绩较好。因此,讲得太浅,没有照顾到整体,所以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而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题目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所以。我利用课余时间对优秀生进行课外的知识补充,对差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辅导,从而建立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我们只有深入的研究教材教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用创新的思维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活动,努力思考,以情育情,用自己炽热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想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书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活书本,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会学习,会探索,并且学好英语。

一、在想象中创新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Apples are sweet. Grapes are sour.就尽可能利用形体语言来演示。吃一口苹果表示很高心的样子,吃一口葡萄捂着脸表示很酸的样子。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老师讲的意思。接着可以再要求学生说出有哪些水果是甜的,哪些是酸的。

教师还应多角度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在学习动物名称时,可以先将小动物的声音录制下来,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和样子来学。例如,cat,cat,喵喵喵;dog,dog,汪汪汪,……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致,有的装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再难的词在学生口中变得流利起来,枯燥的单词很快被学生记住。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营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

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例如:在教nose,ears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轻轻地捏捏学生的鼻子、摸摸学生的耳朵,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另外,教师要保护学生敢想敢说的积极性。

三、在语言实践的情景中创新

儿童是善于模仿的。从母语学习的规律看,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插图是语言的形象再现,语言是插图的理性表述。例如,在练习句型What is it like?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图,图中有两个小朋友在对话,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支长的、蓝色的铅笔。请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段对话。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反之,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一段对话或小短文来画画。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因为学生要绘图,必须熟读对话,反复揣摩,才能将脑中的图画绘诸笔端。

四、在小组合作中创新

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都有实践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达到同学间彼此沟通,取长补短。如在操练

Who's …? How old is …?句型时,先让学生每人画一幅家庭成员的画,然后几个一组相互看图询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互问互答,互相学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练习I can ….句型中,可以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学生就会争抢地说:I can dance. I can sing. I can play football.…

通过小组学习,给爱动、爱玩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表现的机会,使枯燥的内容学起来饶有兴趣,并且使学生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

最后,教育应通过各种途径,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教师作为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应该主动开拓进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对教育者本身的挑战,因为教师同样需要创新精神。

探究低年级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最本质的东西便是语音,它是整个语言学习的基础。语音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它始终贯穿于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语音的准确程度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所以,我对低年级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小学阶段是完全能把语音学好的,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感,拥有良好的发音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语音教学是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低年级语音教学教学策略

作为一名小学的一线英语老师,有着担任低年级英语教学的经验。我认为,学习和掌握好语音,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发音基础,是尤为重要跟必要的,是孩子学习英语的起航点。在教学中,我常常会遇到这几类学生:1.没有经过专门的语音训练,一部分学生根据拼读经验的积累,对于一部分的单词能够在初次接触时就能读出来,并且较为准确。2.有一部分学生,虽然第一次接触新单词的时候不能马上读出,但是经过老师的几次拼读指引后,能够正确读出单词。3.这一部分学生是最让我头痛的,多次的领读,仍然发音不准确。每每遇到这样的学生,我就会头痛万分,经常苦恼如何能让孩子把音发到位,把单词读准。于是,我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掌握好语音的这一把金钥匙,去打开学习英语的殿堂,为他们今后在学习英语的路程中扬起信心的旗帜。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认为语音教学一开始就要受到特别重视。下面就在低年级语音教学方面来谈谈体会:

一、教师要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有效的指导和示范,对学生来说就是要注意观察、理解,以便于模仿。语音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示范发音,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示范的口型,听教师的示范发音,来感知英语的语音、语调,为学生在语音的表达上提供模仿的榜样。教师应在范读或领读时都要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以防止失音、变音,让学生产生错觉。教师自始至终都要注意有机地穿插各种游戏活动。

二、学生模仿的有效性

模仿在心理上是一个随着感知进行再现或尝试的过程。离开了模仿几乎可以说不可能掌握任何语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发音,是靠模仿来形成反应的,这种最初的反应必须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巩固。低年级学生对语音很敏感,模仿又是他们的长项。因此,教师要适时要求学生将已听清楚、听明白、听懂、听够了的东西模仿出来,每学一个新的词音都要及时让他们重复练习。通过练习,既提高他们听觉的感受性,使之辨别出语音的细小变化,区别正确的和错误的发音,又能牢固地掌握词的发音。教师对学生模范练习时出现的缺点,要及时指导,纠正。对于学生错误的发音,不要重复,不要给予强化,以免引起错误的模仿。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策略

从开始我们要帮助有效学生拼读和记忆单词,避免死记硬背。记忆单词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按音节拼读记忆是保持有效记忆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我们以teacher为例,可以这样引导:t-e-a,tea, c-h-e-r,cher, teacher。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以音节为单位进行记忆,是对字母组合等发音规律的一种实际运用。坚持这样的训练,一段时间后学生即使对单词的拼写有所遗忘,但只要会读这个单词,他就能根据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回忆起来。而且这样的方法还便

于学生今后按音节、举一反三地记忆单词。

1.以旧带新

对于刚学英语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认读单词对他们来说极其困难,读完就忘是常有的事,以旧带新、音形义结合是最适合他们的记忆方法。如,在低年级中简单的单词可先认读单词中的辅音字母,如教授park时,先让学生根据以前的单词pencil认读p这个音,根据单词bike认读k这个音。让学生有一个认读单词的意识,然后教授park这个单词。中高年级则可以引用一些字母组合来教授新单词。如在教hear之前,先复习bear,然后擦去b改写成h,这时学生马上会产生音形的联想,然后显示其含义。这样,一个词的音形义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迅速掌握了hear一词,产生了以旧带新的良好效果。

2.分音节记忆单词

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要求四会掌握的单词越来越多,单词也多由单音节词向多音节词转换,教师的引导更为重要。利用音节记忆,教师边写单词便让学生读。如,我在教学cinema这个单词时,先板书ci,在写ne,然后再加上ma学生就能够拼读出这个单词。再如,教学ham-bur-ger时,先写出nurse,让学生回忆感受ur的发音,再板书bur-hambur-hamburger,学生很快就读出这个单词。还可以根据教师范读试写单词。

3.通过游戏、竞赛来进行语音训练

小学生好动,就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小学生好胜,就让他们在竞赛中练;小学生好奇,就让他们在悬念中猜。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来加快认读,促进记忆,熟练拼读。通过紧张而激烈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如:“比一比,谁的音发得最佳”的竞赛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养成仔细听音、观察口形、

认真模仿的好习惯。学生十分喜欢做这类游戏,而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在玩玩赛赛中巩固了所教知识。

4.巧用诗歌

教师还可选择一些诗歌、绕口令、歌曲等,让学生练习,或让学生欣赏性地听,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音乐熏陶中获取英语语感。学生能通过自己一口漂亮的语音语调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如:练习元音[ai]的发音,三年级的英语书上就有这样一首儿歌“I like my bike. I like my bike. I like my kite. I like my bike and my kite.”在读的过程中,配上了节奏感强的音乐,学生不由自主地随着节奏打拍子,热情洋溢。满足了他们的娱乐愿望,又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英语教师更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因此,在小学中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语音,让学生掌握一种解决英语单词强有力的武器,为他们将来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2.王斌华《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J]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3. 王桂珍《英语语音教程》第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从教育学心理学上初探小学英语教育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是近年来外语教学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推出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小学英语教学进行初探,以期对小学英语教学起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 教育学心理学课堂生态氛围

引言:

在小学实行英语教学是近年来对教学的改革,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并且他们具有很深的发展潜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对将来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潜力的开发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小学生的特点: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领域对认识与语言能力系统讨论的不断深入是人们对外语教学中的年龄问题差异的认识不断提高,一般来说,处于青春期的儿童(3-10岁)大脑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强、听觉敏锐、心理障碍较少,在语言才能方面未呈现差异,他们在习得自然的语言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但是这一时期的如同认识能力还不够成熟,长期记忆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重视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策略:

从心理学、教育学出发,结合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根据教学活动中老师与学生的双向关系,从老师与学生两方面考虑探究小学英语教学。

Ⅰ、从教师角度出发

1、运筹策略:就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循序渐进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瑞士心理学家Piaget(1972)认为、一切认识发展过程都是同化和顺应这两个对立统一过程的产物。同化指人们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运用以旧知识阐释并建构外界事物,即将新信息契合并纳入原有知识体系中去。顺应意味着人们意识到外部事物本身的结构特点,修正原有知识以便容纳新信息。因此,为了使学生尽快顺应新知识,老师应使教学计划符合认识的发展规律和循序渐进原则。

运筹策略主要分为宏观计划和微观计划。宏观计划是指该课程的总体教学计划(单元计划)、教学目的、教学步骤、教学重点等,具有目的性、客观性、统一性和一定的灵活性。因此是教学的指南和蓝图。微观计划则是具体的教案。如每一堂课的授课内容、授课目的、授课方法、授课效果等。所以,在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始终以宏观计划为蓝图以微观计划来进行实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2、强化补救策略:艾宾浩斯(H.Ebbinghaus)的遗忘理论认为遗忘现象在学习之后马上发生,遗忘速度最初很快,以后逐渐减缓。并且重复识记的次数与保持的程度之间呈正比关系,即重复识记的次数越多,保持效果越好。再加上小学生的长期记忆能力本身教差,因此,反复强调重复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只是反复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使有新奇感而不感到只是枯燥的学习。

3、评价策略: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手段。评价主体包括师生之间、学生自己、生生之间、教师自己、主要评价学习效果、教学效果、教学是否恰当等。评价时必须及时、客观,使具有激励功能(催人深思、激人奋进)、诊断功能(对教学现状进行诊断、发现问题根源)和调控功能(根据

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但评价时须注意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使学生贯通知识,将知识进一步转化为自身的知识。

Ⅱ、从学生角度出发

1、兴趣激发策略:从学生角度看,学习的兴趣、动机、学习者先前的知识结构状况、知识发展水平及能力倾向水平及能力倾向因素都对学业成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Maslow(1971)指出学习应以学习者为本,以兴趣为前提,以激发成就动机为出发点,使学生在感知、认识知识的过程中自我发展。即是说使外部驱动力转化为内部驱动力来发展学生自己。影响学生的动力因素主要是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环节。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兴趣出发让学生出于个人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

2、情感投入策略:即教师和学生彼此保持焦虑,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教学活动。人本主义论(humanism)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识和情感在内的全人教育。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情感,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即学生的性格差异、性格内外倾向性、焦虑程度等非智力因素,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如让外向型学生在讲台上角色扮演,口头问题等而后予以奖励,激发内向型学生的兴趣,从而协调好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3、协作探究策略:主要适用于五、六年级的学生,以合作理论和建构理论为依据,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探究。主要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于问题的解决思考方式、方法等。在这里,教师的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去探究。这种问题解决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胜任感和成就感,开发潜力,这些对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除上述两方面,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态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及第二语言,课堂教学迫切需要良好的生态氛围,使师生双方在水乳交融的环境中形成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氛围。首先是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使学生尊重教师学好知识。日常生活中,即要做师长又要做朋友,要对学生给予关爱、信任与尊重;要善于倾听学生意见,敢于接受学生批评;在人格上,师生完全平等。其次创造协商式的课堂交际氛围,如在问候方式上,传统的问候方式是:

Teacher: Class begins !

Monitor: Stand up !

Teacher: Good morning Class !

Students: Good morning , Mr Li 。

Teacher: Sit down , please !

这种公式化的问候形式显得机械、呆板、长此以往,只会使师生用苍白的、毫无生气的语气应付了事,使整个课堂显得死气沉沉。这时,师生间如能恰当地“寒碜”几句,会安定学生的情绪、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进入英语课堂情境中都会大有好处。如:Nice to meet you again。How are you today?It's a fine day today。另外就是活跃及布置作业的方式,活跃方式常有对子活动(pair work)或小组活动(Group work),一般由教师指定同桌或相邻同学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这样学生的接触面较窄,不妨使学生坐成一圈或形成几个圈等来改变。布置作业注意效果,如记住apple这个词,可以叫同学回家教家长的英语来进行练习。

结语:

小学英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新探索,这里仅说了几种策略,而教学还需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不断发展完善。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李森:教育动力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外语界(2):P46-50 。2003。从教学要素角度探究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策略

4、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P30-34。2003。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态氛围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摘要:本文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和生活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课堂教学过程、课后作业以及活动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问题展开论证,提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与生活融为一体,让教学源于生活,让生活服务于教学,并对切实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提出实效性措施。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一、引言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并且使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语教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联,必须和生活有机整合才能发挥作用。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离开了生活实践,脱离了学生的认知经验,语言就失去了活力和创造性。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形象思维较强,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并注意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二、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一)“生活化”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现实原型,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否定了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生活预备说”,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某种生活做准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才成为真正的教育”。

(四)我国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张雪门先生认为幼儿的生活实践就是行为课程,强调“教学做一”,他主张课程是经过选择的,是儿童直接的、实际的行为和活动,这与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理论的“教学合一”理论相符合。

(五)杜威、勒温和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面对一个“浓缩”了的、关于“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性”的、无法直接感受的书本世界时,学生是依靠生活经验和实际阅历来理解这些真理和建构起“意义”。只有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创设生活化情景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和掌握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主要是指:

1、英语教学内容即学生生活内容。

2、学生所学英语知识应该在生活中体现并运用到生活中。

总而言之,即小学英语教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学生的语言学习需要语言环境的帮助,小学英语的学习有别于语文的学习,小学英语需要英语教师创设学习环境让小学生感受英语的语境和魅力。实施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通过符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教学,把生活实际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三、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英语走向生活,让英语融入生活并强调英语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互动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能有效地体现新课标的要求,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的要求。

(二)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小学阶段的孩子的思维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为教英语而教英语,为学英语而学英语的教与学模式已经严重背离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教材为本,机械地读读背背,反复地抄抄写写的方式难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容易导致学生有厌烦心理。

(三)符合小学英语教学方式发展的趋势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表现为:填鸭式、陈旧式、厌教式。这些教学方式内容死板,教学枯燥,教师教之无味,学生缺乏兴趣,厌倦英语。小学英语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一体化,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一)让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

1.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意义

教学内容是实施教育的根本依据,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特色的集中体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高低。孩子学习英语年龄越

小越要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小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条件,除了有高素质的教师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英语教学是否能完全成功还取决于是否正确选取了设计合理、科学、实用的生活化教学内容。2.小学英语教学内容选择的要求

①突出儿童好胜的心理特点,符合他们的思维、智力和语言的发展规律。

②内容要贴近少儿的生活与学习,形式多样化、丰富多彩、浅显易懂。

③侧重听说,辅以读写。而且教材的课题应该尽量是与学生生活有关,这样能更容易把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

3.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具体运用

①从学生自身生活出发

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爱好等等,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首先让全班同学都为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让学生在取名字的时候感受英文名字的特色,并且在日常上课或者课间鼓励大家用英文名字称呼对方,营造英语氛围。当课内的对话需要学生扮演时,把对话里面的人物名称换成扮演学生的英文名称,让学生真正用自己的身份对话而不只是模仿。教师更应该指导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以致用,如PEP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学了一些关于食物的单词,下课的时候教室里总会有学生在吃一些零食,教师便可以走向学生提问“What is this?”学生都很积极地用英语回答“This is noodles/bread/egg.”等,甚至有一次学生还会问“老师粥在英语里怎么说啊?我喜欢喝粥。”这个方式很好,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也可以让他们根据生活实际积极拓展知识。又如,一般下课后学生的活动会比较多,这些活动也体现出他们的爱好,如下课时看见一个学生在画画,教师可问他“Do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Game撑起小学英语教学一片天 海南省定安县第三小学杨颖 儿童是从游戏开始学习的,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小学英语教学所面对的是天性活泼,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儿童,只有顺应儿童的这种天性,才能使小学英语变得形象,有趣,使学生乐学。 一,以game复习旧知。 以game复习旧知,既让学生在玩中复习英语单词,使复习教学效果达到最好境界,又能很快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复习“sheep、horse、hen、lamb、cow、goat”有关动物的英语单词时,我就玩“bo mb(炸弹)”游戏。游戏是这样展开的:两张空白卡片上各画一个大黑圆点,表示“炸弹”,这两张卡片夹在这些演复习的英语卡片中,老师出示卡片,看到单词,学生快速读出该单词,看到“炸弹”,学生就埋头趴在桌子上,表示藏起来不让“炸弹”炸“死”。 又如复习已学的字母(O o P p Q q R r S s T t ),我引导学生用字母(O o P p Q q R r S s T t )进行“报数“游戏。我是这样设计:以组为单位,每组有两列,每次每一组只叫两列中的一列参赛。能按字母顺序报数人数最多的列,为胜利者,第一名的组得3分,第二名的组得2分,第三名的组得1分。 二,以game导入新知 以game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在教授eraser这新单词是这样引入新课的: T :Let’s play a game.Ok? Ss: OK! T: Now please guess whats in my hand? S1: Is it an apple?

T: No,it isn’t. S2::Is this ball? T: No,it isn’t. S3: Is this a toy car? T: No, guess again. S4: I think it’s an eraser. T: Now ,Let’s have a look.Oh, it’s an eraser, You’re very clever. S4: Thank you . 学生急于想知道教师手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从而促使其动脑,动口,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比以往那种教师交代该节的任务的做法来得自然和轻松。 三,以game传授新知。 以game传授新知,让学生在玩中轻松、愉快、主动地学新知。 如教“What’s he like?”句子时,就用“悄悄话”游戏教:先课件出示模糊的人物图,引导学生用“What’s he like?”来问,老师就在问的学生耳边悄悄回答他的问题。其他同学也很想知道答案,就纷纷举手来用“What’s he like?”来问。学生就在这好奇的问中学会“What’s he like?”句子。 又如教“Are they ? Yes, they are . / No, they aren’t.”句型时,就用 “ Guess what’s in my bag?(猜一猜什么在我的包里?”游戏教:我先拿出课前收集4本英语课本、4本数学课本和4本语文课本给学生看一眼,然后把这些课本放在讲台的抽屉里,接着悄悄地把一种课本放到书包里,最后问学生:what’s in my bag?,学生用 Are they ? 来猜,猜对老师就用Yes, they are .来回答,猜不对,老师就摇头用No, they aren’t.来回答。 四,以game巩固新知。 游戏能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巩固新知。

小学英语对话课的教学小学英语教学论文5篇

一、研究背景 2000年颁布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 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交际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是面对面的口语交际,而“对话”就是口语交际的记录。在现行使用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对话(dialogue)占有较大的篇幅,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旨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 能力的小学英语对话课,是整个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情景设计,实用易学的句型和表达法,以及与课文紧密联系的话题和内容,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 然而客观地反思我们近年来小学英语对话课的教学实践,对话课教学还没有实现 真正意义上的突破。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外语教学法的束缚,在现行的小学英语课堂教 学中教师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运用英语也只是停留在模拟的情景中运用 已掌握了的语言知识,机械重复地运用语言训练的一些最初级形式,虽在技能上有一定的长进,但是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能力的培养。课堂模式基本以教师控制为主, 语言知识停留于表面,模仿→机械性操练→对话的模拟表演,这从形式上看是让学生运用新 语言交际,实际只是背诵课文。我们调查发现,一旦离开课本,要创设新的情景,并联系本 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交际运用,学生就成了“哑巴”,他们不能自如地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 外语进行日常会话,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为了改变现状,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 在新的情景中创造性的运用所学语言与别人交际信息的能力,我们学校提出了《对话教学》 的课题研究。 二、理论基础 从社会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口语是由社会驱使(socially driven)、心理机制运行控制(psycho-motor control)的人际间语言交流活动。 1、社会语言学理论基础 如果说使用书面语有时并非是为了人际交流,例如写日记,写日程表、写购物单等 都是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那么口语却不同。除了偶尔自言自语外,口语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出于交际的需要,必须与其他人进行口头上的交流。因此,凡使用口语,其动机都不可能脱离与人交流的社会因素,其目的也都与社会活动有关。社会语言学将口语看成是社会驱使的行动。 2、心理语言学理论基础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口语表达又是人脑处理和控制语言的心理过程。它大致 有四个步骤:①第一步起始于大脑搜索与选择表达所需的恰当概念(selecting appropriate conceptualizations)。既过去已有、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社会、文化、语言知识与对话内 容及上下文中理解后储存的短期记忆中的知识相结合,为寻求恰当的概念提供依据。②一旦找到相关概念,便根据已知的规则对它们进行整和与排序(accessing and sequencing appropriate formulations)。在这一步骤中,掌握规则的熟练程度对处理加工概念的速度 与准确性有决定性的影响。③将使用规则后的结果与发音相连接(relating formulations to articulations)。④产生音义结合的口语(producing the articulations that combine sounds and meanings)。在上述心理过程中,人脑内部对每一个步骤进行监控(monitor),

小学英语精品论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_通用版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 长沈路学校杨春月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着重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学习智力,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成初级语感、语音、语调,培养其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激发兴趣形成语感培养交际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学习社會——小学开设英语,這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更好的发展与国际发展接轨的必然要求。小学英语教学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着重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学习智力,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成初级语感、语音、语调,培养其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 一、小学开设英语课的背景要求 (一)、小学开设英语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国际上,英语已成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学习英语不仅是与国际发展接轨的需要更是我们学好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而我们国家要想更好的对外开放跟上国际时代潮流,就首先应当使我国公民具备使用外语的基本技能。 但是,由于之前农村小学的英语刚刚启动,底子薄,不少学校师资緊缺,教学任务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任教科目多,整体任务重;二是任教年级交叉,班级多,内容杂。拿自己來說吧,除了教2个班的英语课程之外,还兼教7个班的音乐课。太过忙碌必然影响备课的质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再加教学设备条件有限,又缺乏较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特别是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单一,因此,英语的教学质量提高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多数学生在经过中学六年的英语学习以后,他们学到的英语仍只能算是“聋哑”英语,词汇量極少。 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外语的教学质量?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需要,教育部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并就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制订了《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二)、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有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 小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因此,在小学开设英语课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语言的潜力,通过对外语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思维、品德、文化、和心理素质。外语课可以使小学生了解其

论文:如何进行小学英语对话教学

第1次 一、研究背景 2000年颁布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交际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是面对面的口语交际,而“对话”就是口语交际的记录。在现行使用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对话(dialogue)占有较大的篇幅,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旨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小学英语对话课,是整个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情景设计,实用易学的句型和表达法,以及与课文紧密联系的话题和容,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 然而客观地反思我们近年来小学英语对话课的教学实践,对话课教学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外语教学法的束缚,在现行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运用英语也只是停留在模拟的情景中运用已掌握了的语言知识,机械重复地运用语言训练的一些最初级形式,虽在技能上有一定的长进,但是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能力的培养。课堂模式基本以教师控制为主,语言知识停留于表面,模仿→机械性操练→对话的模拟表演,这从形式上看是让学生运用新语言交际,实际只是背诵课文。我们调查发现,一旦离开课本,要创设新的情景,并联系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交际运用,学生就成了“哑巴”,他们不能自如地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外语进行日常会话,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为了改变现状,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创造性的运用所学语言与别人交际信息的能力,我们学校提出了《对话教学》的课题研究。 二、理论基础 从社会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口语是由社会驱使(socially driven)、心理机制运行控制(psycho-motor control)的人际间语言交流活动。 1、社会语言学理论基础 如果说使用书面语有时并非是为了人际交流,例如写日记,写日程表、写购物单等都是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那么口语却不同。除了偶尔自言自语外,口语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出于交际的需要,必须与其他人进行口头上的交流。因此,凡使用口语,其动机都不可能脱离与人交流的社会因素,其目的也都与社会活动有关。社会语言学将口语看成是社会驱使的行动。 2、心理语言学理论基础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口语表达又是人脑处理和控制语言的心理过程。它大致有四个步骤:①第一步起始于大脑搜索与选择表达所需的恰当概念(selecting appropriate conceptualizations)。既过去已有、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社会、文化、语言知识与对话容及上下文中理解后储存的短期记忆中的知识相结合,为寻求恰当的概念提供依据。②一旦找到相关概念,便根据已知的规则对它们进行整和与排序(accessing and sequencing appropriate formulations)。在这一步骤中,掌握规则的熟练程度对处理加工概念的速度与准确性有决定性的影响。③将使用规则后的结果与发音相连接(relating formulations to articulations)。 ④产生音义结合的口语(producing the articulations that combine sounds and meanings)。在上述心理过程中,人脑部对每一个步骤进行监控(monitor),随时调节个部门的工作,纠正偏差。 三、研究目标 1、探索训练口语交际的途径,初步构建小学对话交际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的基础上,正确灵活地运用英语开展交际性练习,从而培养学生为交际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精选.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谢佳利摘要: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学生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进行的阅读教学是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年级划分,分别开展拼读、认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训练。 关键词:教学目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渠道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日常英语教学,我想在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以年级划分,分别进行拼读、认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训练。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 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单的短文,难度不大,但作为起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形成却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首先,培养拼读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掌握单词的拼读感到困难,因此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在实际教学中我就尝试采用了“直接拼音法”。这是一种按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拼读和拼写单词的方法,它既可以内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又可以培养学生看见词能读出来和听音能写词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防止学生死记硬背等坏习惯的形成。其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五六年级的学生对语音是比较敏感的,一旦读得不准,形成习惯,改起来不容易了。因此,应在实际教学中尽量使用标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以培养学生形成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然后教师可以再辅以朗读技巧的讲解,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流中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重音、意群与节奏。再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已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了,还有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如:阅读时唇动和低声读、用手指着所读内容、不断回读、脑袋摆动等,这些习惯都直接影响阅读速度,从而影响阅读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先通过题目、图示、上下文以及构词法等,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再帮助学生掌握抓关键词的能力,如在阅读时,注意事物(what)、地点(where)、人物(who)、时间(when)、怎样(how)、原因(why)等关键词。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和生活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课堂教学过程、课后作业以及活动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问题展开论证,提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与生活融为一体,让教学源于生活,让生活服务于教学,并对切实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提出实效性措施。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Study on the theory of Life Education for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Submitted by Cai Qiuling Abstract:The article that instructed by the and the theory of life education, is to demonstrate the life education of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from five aspects,which are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environment,teaching process,homework and extralcurricular activities,to put forward that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connect to daily life,from life to teaching,from teaching to life,and to discuss the topic that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Elementary Enghlish , Classroom Teaching , Education of Life 一、引言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

浅谈小学英语会话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会话教学 南街小学龙慧语言交际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是面对面的口语交际,而“会话”就是口语交际的记录。《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旨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小学英语会话课,是整个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情景设计,实用易学的句型和表达法,以及与课文紧密联系的话题和内容,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 反思近几年在小学英语会话课中的教学实践,自己有太多的感悟。随着教材的不断变化,我也在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地探索更好、更实用、更适合小学英语会话课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但在英语教育教学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惑。 学生的口语能力没有明显提高,能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学生较少。在尝试中发现,一旦离开课本,要创设新的情景,并联系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交际运用,学生就成了“哑巴”,他们不能自如地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 如何有效地开展对话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可能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在模拟的情景中机械重复地训练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在技能方面,学生有一定的长进,但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知识能力的培养。离小学英语会话课较理想的教学模式还是有点距离。 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要求,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我多次深入课堂观摩示范课、积极撰写课后反思及教育教学论文,学习新的课程理念,通过教研组开展“观摩对话教学课例研讨”,“同课异构”等活动,在实践中积极学习和探索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有效模式。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实施方面,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去探索,发现,改进。记得在一次“观摩对话教学课例研讨”活动中,作课教师王老师精心准备了一节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论文1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要先于词汇,语法教学 我国正在实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此背景下教育部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标对教材、教法、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各种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喜欢故事。读故事,讲故事和表演故事对学生的外语学习很有帮助。 【故事教学的理论依据探究】 1.语言必须具有可理解性,有助于学习者的理解。故事需要有趣味性和相关性,输入的语言材料既要有趣,又要与学习者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语言可以是非语法程序安排及学习需要足够的输入量,因为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接触目的语的机会各不相同,故事教学没有把小学生禁锢在同一起跑线上。对于故事教学的理论探究,笔者认为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宽,可以从小学生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故事教学在词汇、句法及篇章应遵循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如何构建有效的故事教学模式。 2.通过故事教授外语的方法(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它能让学生从已知的母语过渡到未知的英语,起到桥梁的作用。在小学高段和低段开展故事教学,在教学模式设计上构建“背景铺路,听力开道,提问深化,线索回顾”的教学模式,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讲故事活动提供了各方面的语言训练,既能提高学生听和读的熟练度,又能培养他们说和写的流利度,推断、猜测字义的训练。同时,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科学的教学规律实施故事教学,有利于发挥故事教学在低和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对小学英语故事进行教学策略探究达到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3.关于故事教学对提高学生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方面的研究 我将故事教学运用于英语语法教学,强调语言形式和功能有机地结合,学习者在自然的故事情景中接触、理解、归纳和运用有意义的语言(语法)规则,从而习得语法结构和功能。我校英语组将研究的视角投入故事教学与英语听力、会话、阅读及综合能力提高的相关性研究上,开辟培养英语读、说、听、写能力的新途径。 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很少涉及故事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时的心理过程。前人的研究忽视学生的个体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差异对故事教学的影响,故事教学的研究大部分处于实践层面的探讨,对理论的挖掘有待深化,本人将吸收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故事教学的改革和完善。 【影响小学生进行英语交际的因素方面】 一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受输入量的限制,提高缓慢,知识遗忘率高。二是文本理解的渠道单一,学习受时空限制。缺少无意识学习时间。三是会话能力弱,缺少小学生感兴趣良好的交际环境,学生常处于被动输出。 从词汇的学习上来看,目前,词汇提取模型的研究,是一项卓有成就的研究。“连接主义模型”是一个由心理学、哲学和计算机科学界中的连接主义者提出来的解释词汇提取的一个重要的学说。连接主义认为,一个词的最终理解是从信息的“输入”→“特征”→“字母”→“单词”的递增连接完成的。马斯伦和威尔森(Marslen-Wilson)提出,当一个人听到一个词的时侯,该词所有的语音邻词都会被激活。这为故事教学中,通过难易得当的上下文猜测新词提供依据,从长期效果来看,间接学习词汇有利于外语词汇的意义的记忆。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_自主学英语_享受成功快乐 英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其课程设置应符合 信息时代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和多元化社会的要求.教育部2003年 2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 《标准》)提出: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奠 定基础. 新《标准》强调学习策略的探究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求教育教学活 动的民主性,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教师要通过“引(引导)、扶(尝试)、放(独立)、收(反馈)、评(互评)”几个步骤指导 教学,让学生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教师 应做到: 一、引导,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 教育家第斯多得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中教师应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教”变“导”.教师应把研究 的重点放在如何“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非“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在教学阅读短文时,我总是会让学生先浏览一遍文章,然后拼出那些他们不会读或者是不理解的单词,并把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全部写在 黑板上.接下去的时间就全都交给学生自己了.为了让他们更自觉地 投入到学习中,我通常会激励他们:“现在有了这么多问题,你们是要 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孩子呢,还是要做个勤劳的好孩子?”

为了表明自己不是懒汉,他们都会很自觉地去查工具书,争着做最聪明最勤劳的好孩子. 久而久之,只要老师一布置第二天要学的任务,大多数学生都会自觉地去把困难都解决掉.课上教师只要把学生们的劳动成果再归纳总结就可以了. 二、尝试,使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辛苦.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这就充分说明了尝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一点在教语法时特别适用. 比如在教现在进行时,先出示几句典型的例句: iamreadingnow. heisplayingfootballnow. look,thegirlisdancing. listen,thestudentsaresinging. theyarehavinganenglishlessonnow. 然后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给并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找出其中的语法规律.在悬念中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胜心,引起了学习语法的兴趣.在经过了激烈地讨论后,教师再把学生们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和升华. 三、独立,使学生克服自主学习的困难.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这就充分说明的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自学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肯定是有一定困难的,那么怎样才能鼓起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呢? 激将法.小学生往往比较好胜,教师要牢记他们的这一特点.在出示自学任务前,教师可装出忧心忡忡的样子:“今天的内容这么难,你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说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流方式。说能促进听、说能力,也能提高写作能力。可见口头表达能力在四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传统教育下的很多学生,他能读会写,但到生活实际中来,就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说会道”,成了各教育界人士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本质,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借助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和交流。语言学家汤姆斯(d.hymes)认为:语言能力不仅是指能否造出合乎语法句子的能力,还应包括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而说话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交际的重要手段。小学英语教师应做到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时不拘泥于教材,一切活动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即做到活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说话氛围,激发说话欲望 英语对小学生而言是新鲜事物,小学生都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因而只要教师在起步阶段注意引导,努力创造说话氛围,消除学生怕说错,怕说不好的顾虑,保护好他们的说话欲望,那么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我们就迈向了成功的一步。 首先,在给他们上第一课时,我不忙着上新课,也不向他们讲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而是向学生出示了许多生活中的英语:chocolate(巧克力)、 cd(光碟)、 jeep(吉普车)、 wc (厕所)、 sofa(沙发)——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体验成功感,没想到自己没学过英语,居然还会说不少的英语单词了。让他们感觉学英语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从而增强了他们说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了他们说英语的兴趣。针对一些最基本的日常用语,我编了这样一首儿歌:朋友见面说什么?hello,hello是您好。 朋友告别说什么?再见再见是byebye.感谢别人说什么?thank you thank you 是谢谢。 对不起请说i‘m sorry.sorry sorry 是对不起。 熟人见面how are you?回答请说fine,thank you.第一次见面how do you do ?回答还是how do you do ? 礼貌用语要切就记,小朋友争做好儿童。 然后,我向学生提出了用英语向我,同小朋友,同自己爸爸妈妈打招呼的要求,并对实行这个要求的学生给予取一个英文名的奖励。学生兴致极高,很快,校园中“hello,miss lin .” “thank you,andy.”的招呼声此起彼伏,用英语说话的氛围基本形成。不出一个月,学生就养成了用英语说话的习惯,这大大增加了他们说英语的机会。 另外,平时和学生相处,我注意尽量用英语,为学生创造说话机会。这样,不仅巩固了书本上所学的内容,许多书本上没有过的日常用语也早已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日常用语也就不在话下了。而且,我渐渐发现小朋友之间那些粗话、脏话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文明,更礼貌的用语。 二、利用游戏活动,发展口语能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组织游戏活动,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充分发展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回忘掉自我,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去,他们会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摆脱英语的生涩感,从而自然大方地讲英语,逐渐提高语言组织的能力。例如,在教句型what colour do you want?—i want ——时,我设计了who is lucky ?的游戏。拿出已准备好的一个颜色转盘,然后各组派一名代表选取一种颜色,转动转盘,看指针会停在哪个颜色上,最后给猜队的那个组予以一颗五角星的奖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双方的通用语言只能是英语,对于犯规的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小学英语教师论文

教学论文 《现行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 店头镇中心小学—祁雅兰 摘要: 小学英语教育的开展已有数年。本文通过关键期假设、英语学习环境、师资队伍及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对现行小学英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希望对现行小学英语教育有所启示。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育问题可行性建议 一、引言 教育部于2001年1月发布关于小学英语教育的政策,改变以往从初一学英语的传统,要求小学生从3年级开始学英语,并且此政策于2002年秋在城市实施,于2001年秋在农村逐步实施。 此项政策实施至今,小学英语教育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变得非常火热,各类小学英语辅导班和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我从一些小学生及家长的接触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在正式学英语前参加过诸如剑桥英语之类的培训机构;在进入3年级的正式学英语之后,更是学校学习和校外辅导班兼顾。 针对目前小学学英语的热潮,我有所思:国家发布政策提前学英语的时间,其理论根据是什么?有什么政策目标?较早学英语的优势何在?学校为小学生提供的学习环境如何?现行小学英语教育的师资队伍如何?现行的英语教学法,哪一种更适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下面将对以上问题进行剖析。

二、关键期假设(年龄问题) “关键期假设”最初是由Lenneberg提出的。此假说认为,语言学习存在一个确定的年限范围,在此阶段内,语言能够自然而不费力气地被习得,而超过此学习阶段,习得就不可能达到完全的成功。Penfield 和Roberts(1959)认为语言习得的最佳时期为前十年,因为在这段时间,大脑保持其弹性,这与Lenneberg(1967)提出的人的语言能力在青春期(10岁前)后便完成其大脑侧向功能是相互支持的。 教育部要求学校从3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我认为教育部还是比较认同关键期假设的,认为英语还是开设得早一些比较好。从3年级开始学英语,国家有什么长远目标?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我十分认同RodEllis教授关于几个亚洲国家开设小学英语教育分析:(1)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的语言,在贸易、国际关系等方面发挥这越来越来重要的作用;(2)培养学生的不同文化意识,了解异国文化;(3)提高英语水平,为将来的事业生涯打基础。 与成人相比,学生从3年级开始学英语既有优势,又有劣势。其优势有:(1)儿童模仿力强,因而有望习得纯正的英语口音;(2)儿童记忆力强,大脑皮层具有弹性,因而在词汇的吸收和扩充方面占很大优势;(3)心理障碍少,不怕犯错误,因而在交际中能够不断纠正自己,使自己的交际能力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其劣势为:(1)智力欠发达,认知能力不及成人,因而英语知识主要靠死记硬背;(2)学习动力及学习持久性较差,儿童时代是顽童时代,他们的学习动力需要激发,学习持久性需要保持。总而言之,儿童在语言习得方面比成年人有明显的优势,但其必

小学英语优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获奖等级 让学的活动“增起值来”——从“学习增值”角度例谈小学英语合作 性学的活动设计 1 立足学本学会放手 1 重视合情预测,发展学生思维——浅谈重视合情预测对学生思维发展 的积极作用 1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本再构策略 1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作业中的运用策略 1 让“鱼儿”畅游在“水”里 2 图文说说学生的“学” 2 经典英语绘本促进小学低段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2 浅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外语音作业的设计与实践 2 构建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2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运用适切输入促语言运用能力的探究 2 千里之行始于文本——浅谈小学英语文本解读的思路与方法 2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低效现象浅析与改进策略 2 巧用思维导图,渗透词汇学习策略 2 图式理论在小学英语听前阶段学习活动开展的应用研究 2 解读PEP教材,尽显phonics精彩 3 思维导图-小学英语家庭作业的智慧石 3 生本理念下小学英语前置性作业的有效设计 3 借“作业”之东风,扬英语之风帆——浅谈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 策略 3 多维运用绘本提升教学活力 3 Learning By Telling Stories 3 随“心”所“阅”——关注学生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的“心”体验 3 让学,让出一片天地——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让学于生”的实施策略 3 绘本为小学英语课堂绽放异彩 3 “意”为先“趣”为径“效”为本 3

小学英语中段语音课导学单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3 以导学单为径让预习更“给力”——谈利用导学单培养学生的英语 预习习惯 3 Phonics在新版PEP语音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3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借思维导图,丰富学生的英语语 言表达 3 生本视野下小学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3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 3 论文题目获奖等级 谈谈标题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巧用 1 乘电梯上上下下用手电玩连连看——故事类完型填空题说题方法与 技巧例谈 1 给思维“四度”空间让精彩洋溢课堂——由名师课堂引发的教学 思考 1 让阅读课堂在“翻转”中绽放异彩——浅谈在阅读课中构建自主合作 型“生本课堂” 1 农村初中英语试卷讲评教学的有效设计初探 1 互助小组——提升“后20%学生”英语学习的途径 2 问学——关于初中英语听说课中学生提问能力欠缺的几点思考 2 优化听力教学设计,提高听力课堂有效性——从新目标七年级听力教 学谈起 2 如何活用谚语润色英语课堂?——浅析谚语在新版新目标八年级英语 中的运用 2 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研究 2 复述,主动学习的因——谈初中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复述策略的运用 2 探讨利用教师反馈和同伴互改,提高学生作文识错能力 2 以“学习共同体”成就有效阅读——浅谈“学习共同体”在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 立足学情,追求有效 2 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设计的探究 2 运用整体感知方法提高学生主旨归纳能力 3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3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以“趣”激学的课堂探究摘要:英语是一门具有知识性、交际实践性的学科,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眼前着眼,更要为他们的将来乃至终生着想。而兴趣有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以趣导学,以趣激学,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地学英语,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Having made the children interested is a thing half done.(兴趣是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说,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不断地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渴望。 一、激趣——让学生在趣意生动的情景中学习英语 小学生天生爱说爱玩,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求知欲强烈,因此教师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抑制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多鼓励,多正面引导,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也要幽默而风趣,语调要抑扬顿挫,并以手势、动作、表情等融入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对教师来讲,充满激情的教学,丰富多彩的表情,幽默的语言,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创造一种和谐的交际氛围激发小学生的愉快情感,促进他们在课堂上敢于说,乐于讲,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他们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教学“Christmas is coming”这一课时,教师精心布置好教室,张灯结彩,并渗透有关圣诞节的语言及文化,然后让学生学唱歌曲“Christmas”,并在歌声中互赠礼物或相互问好,最后让学生再来模拟表演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英语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我们在渗透教学Mother’s Day / Teacher’s Day / Women’s Day / Children’s Day …要适时,让学生为这些节日策划活动,学生在期待这些日子到来的同时,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兴趣和渴望。再如教师在上Play Games 一课时,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通过游戏学英语,通过竞赛学英语,这些都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利用课前五分钟来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如warming up、listen and act、sing English songs、follow me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能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赖 一、小学开设英语课的背景要求 (一)、小学开设英语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学习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标志是信息技术。众所周知,当今国际上,英语已成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学习英语已不仅是与国际发展接轨的需要更是我们学好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而我们国家要想更好的对外开放跟上国际时代潮流,就首先应当使我国公民具备使用外语的基本技能。 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外语的教学质量?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需要,教育部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并就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制订了《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二)、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有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7、8岁的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学习外语时有许多成人甚至中学生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例如:模仿力、可塑性强等。因此,在小学开设英语课也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语言的潜力,通过对外语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思维、品德、文化、和心理素质。外语课可以使小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可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思维,开阔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与经历;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各种修养,形成国际竞争意识,使他们长大后更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和满足以后国际交往的需要。 二、农村小学的特点 农村小学的生源主要来自于附近的一些行政村,与城里小孩相比会有一定的差别。因而农村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调查,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原因: 1、农村孩子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农村小学的学生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并且易落于机械的条文背诵的俗套,因而羞于说英语也不太敢说英语。 2、农村小学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于城市小学,在农村小学中还存在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的情况,而这种“满堂贯、英译汉”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气氛沉

小学老师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影响力,提高威信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小学班主任面对6--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提高自己对班级的影响力,提高自己的威信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以“爱”生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有热爱学生的慈母心,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大到生病住病,小到问寒问暖,促膝聊天,班主任心里必须时刻“装”着学生,尤其是能关心、爱护后进生。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催化剂。班主任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厚望,学生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爱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叩响学生的心门。 二、以“情”辅威 传统观念认为管理就是控制,现代观念则认为管理就是服务。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班级环境,营造有利于每位学生健康成长的发展的良好氛围。这也是素质教育对班主任工作的内在要求。因此,班主任仅作为具有爱心的“长者”出现是不够的,

还应作学生的知心朋友,应与学生建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可通过“感情”这条纽带把准学生成长的“脉搏”,以便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各种问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班主任要放下架子,多挤出点时间参与同学们的活动,多渠道沟通师生间的感情,努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三、以“德”树威 班主任的威望与号召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道德修养。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大,而班主任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等时刻处于学生监督之下,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已。”班主任要自觉提高道德修养,要具有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学生施以正面影响。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四、以“才”强威 班主任的榜样作用之所以巨大,学生之所以尊敬和依赖班主任,除了班主任的“德”之外,还与其“才”密切相关。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精通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做到业务过硬,又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如三字一话等)。试想,一个连自己担任的课程都不能胜任的班主任,怎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和欢迎呢!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地自我加压,自我“充电”,不断地更新知识,这样才能“才”源不断。作为班主任,还应努力做到既专又博,涉猎广泛,具有多方面才能。比如你在联欢会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