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调胃承气汤灌肠治疗癌痛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中重度便秘疗效观察
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晚期癌症患者便秘的临床分析

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晚期癌症患者便秘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晚期癌症患者便秘进行临床研究分析。
方法:对我院在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分析目标,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其中,治疗组用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癌症患者晚期便秘,对照组则是给予温盐水+开塞露+硫酸镁进行治疗,周期为七天,观察患者的改善情况。
结果:经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治疗组在效果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则为77.78%。
结论:在治疗晚期癌症患者便秘中,大承气汤的表现效果佳,对改善患者肠胃蠕动状况有积极的表现。
摘要:大承气汤;便秘;晚期癌症;1 引言便秘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诱发原因一般与癌症本身具有相关性,例如,长期的卧床、阿片类,长春新碱等药物。
卧床会导致肠道组织的蠕动能力减弱;阿片类药物则是因吸收人体液体来发挥药力,一般表现为增加血液流动,促使代谢能力增加,进而降低了肠道对水分的吸收力度;长春新碱药物含有神经毒性,其含有的5-HT3受体拮抗剂因减弱肠胃组织功能达到止吐的功能,极容易导致便秘的形成。
长期便秘还对患者自身造成恶劣影响,极易形成纳差、发热、肠梗阻等状况,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在临床上,一般使用温盐水+开塞露+硫酸镁灌肠办法,以此来改善便秘状况,但改善的效果没有大承气汤加味的好[1]。
详细报道如下:2 临床资料2.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分析目标。
患者的癌变组织经过病理学确诊,符合本次研究条件的晚期癌症患者。
采用前瞻性单盲对照原则,将选取到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男性患者占比56%,女性患者占比44%,年龄在40到72岁之间。
由于个人基础信息与所患疾病的种类对比中无差异性表现,因此,具备分析条件。
治疗组分别为30例男性患者和15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42,71),具体表现为食道癌患者6例、肝癌、胃癌患者各7例、肺癌患者17例、乳腺癌患者8例。
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便秘32例临床观察

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便秘32例临床观察加味增液承气汤是一种常用于治疗便秘的中药方剂,它是在增液承气汤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药物进行加味。
在临床上,加味增液承气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便秘,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旨在通过对32例便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评估加味增液承气汤在治疗便秘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25-70岁,平均年龄为45岁。
病程范围为3个月至5年不等。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按照加味增液承气汤的处方进行治疗,每日3次,每次服用50毫升。
疗程为4周,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每周复诊一次,记录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并进行相关检测。
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评估照相,观察排便情况,记录排便次数及形状。
同时对患者的肠道功能进行评估,包括直肠括约肌电图和直肠内压力测定。
二、结果2.1 观察结果研究显示,在32例患者中,有28例(87.5%)患者的便秘症状明显缓解,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排便通畅。
治疗后4周,肠道功能明显提高,直肠括约肌电图和直肠内压力测定结果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患者的体重和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2.2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头晕、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但均能够通过调整剂量得以缓解。
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出现。
三、讨论加味增液承气汤在治疗便秘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与先前的临床研究相一致,表明加味增液承气汤可能成为治疗便秘的有效选择。
加味增液承气汤中的药物成分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活络、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并且能够缓解便秘症状。
四、结论加味增液承气汤能够有效地改善便秘患者的症状,提高肠道功能,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由于本研究样本较小,且缺乏对照组,因此仍需要进行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临床观察

管疾 病 。 我们 用增 液承 气汤加 减治 疗阿片 类药 物 所致
便秘效果较好 ,总结如下 。 1 一 般资 料 共1 1 3 例 ,均为我 院2 o 1 0 年1 月 2 0 1 3 年7 收 患
3 5 — 8 0 岁 ,平 均 ( 5 7 . 1 9±3 . 1 7)岁 。对 照 组 5 5 例 ,男 3 0
[ 摘 要] 目的 :观 察增 液 承 气 汤加 减 治疗 阿片 类 药物 所致 便 秘 的 临床 效果 。方 法 :1 1 3 例 中晚期 恶性 肿 瘤 患 者分为两组 ,研 究组5 8 例 用增液承 气汤加减 口服 ,对照组5 5 例用肥皂水灌肠 。结果 :总有效率研 究 ̄ . I g - 9 6 . 6 %,对照组 7 9 . 3 1 %,两组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 <0 . 0 1 ) 。结论 :增液承 气汤加减治疗阿片类药物便秘效果显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 0 1 4 年5 J J第3 0 卷5 期 ( 总第2 5 6 期)
J OURNAL 0F P RACT I C AL T RADI T I ONAL CHI NES E MEDI C I NE 2 01 4 . Vo l _ 3 0 No . 5
通 便 增 液承 气 汤 由增 液 汤加 上 芒硝 和 大 黄组 成 ,能 使 正气 得运 阴 血得 复 而大便 通 ,邪 热平 … 。
。
,
理 盐 对 水 照 组 用 0 . 1 % ~ o . 2 % 的 肥 皂 7 K ] J I l 5 0 0 ~ 1 0 0 m L 生
,
。
,
.
2 0 1 1 4 3( 2) :1 0 0 — 1 0 1 .
.
参照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痊愈 :排便 正常 ,恢复到病前水平 ,其它症状消失 。显效 :便秘情 况明显改善 ,每次间隔时间以及便质接 近正常 ,其它症 状大部分消失 。有效 :便质干结情况改善 ,排便间隔时 I NNN ,其它症状好转。无效 :便秘以及其它症状均无 改善甚至加重。 数据用s P s s l 5 .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用
护理常规-服用阿片类药护理常规(详细版)

服用阿片类药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每日督促患者服药,动态评估疼痛:入院后2h首次评估,疼痛评分0-3分每日评估1次,4-6分每6h评估记录1次,7-10分每1h进行评估。
2、观察爆发痛镇痛效果:口服、直肠给药40-60分钟再次评估,肌注、皮下给药15-30分钟再评估。
3、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便秘等,及时报告医生。
4、每日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呼吸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护理要点1、心理护理:对患者给予暗示或正面引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遵医嘱及时发放药物,观察镇痛效果,做好药物宣教。
3、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做好相应护理。
(1)便秘护理:鼓励多饮水、多食蔬果和适量粗粮。
便秘时遵嘱予乳果糖、甘油栓或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2)恶心呕吐护理:用药后3-7天发生,逐渐减轻。
必要时遵嘱予对症处理。
(3)尿潴留护理: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膀胱区热敷、按摩等。
必要时导尿。
(4)阿片类药物中毒的处理:急性中毒表现为昏迷,呼吸<8次/分,瞳孔缩小呈针尖样,休克等。
立即吸氧、心电监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人工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遵医嘱立即纳洛酮0.4mg+NS 10ml iv,2分钟不超过0.5mg,或纳洛酮0.8mg+NS 250ml ivgtt,同时予呼吸兴奋剂、升压药、补充液体维持循环等处理。
一旦呼吸状态稳定可减少或停用纳洛酮。
如10分钟内无效且总量达到1mg考虑其他原因。
4、用药后及时评价并记录疼痛缓解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等。
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服用阿片类药致成瘾现象极为罕见。
多数癌痛可通过药物控制。
2、鼓励患者主动报告疼痛程度。
按时给药是缓解疼痛的前提,督促按时服药。
3、告知患者口服控缓释片剂不能嚼碎或碾碎,指导患者安全保管药物。
4、告知患者疼痛评估方法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
在医师指导下规律服药,不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诊或随访。
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便秘32例临床观察

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便秘32例临床观察
便秘是指在排便规律、排便时间、排便次数及粪便性状等方面有明显改变的一种病症。
常见症状有排便困难、便秘腹痛、大便稀烂等。
便秘可以不同原因引起,如饮食不规律、
缺乏运动、肠道功能异常等。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便秘是由于脾胃功能不健康、气血不畅
和津液不足引起的,因此治疗便秘时应建立在益气养阴的基础上。
加味增液承气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具有补脾益气、滋阴清热的作用。
本研究旨
在探讨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本医院就诊的32例便秘患者作为研究
对象。
其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45岁。
根据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
治疗周期为4周。
结果:
观察组治疗结束后,便秘症状的改善率为93.8%,对照组为75.0%。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粪便软化时间显著缩短,大便次数明显增加,大便质量明显改善。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1.3%,对照组为62.5%。
观察组治疗后的病情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便秘的疗效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排便困难、腹胀腹痛等症状。
该方剂通过补脾益气、滋阴清热的作用,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排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还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
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中医治疗概况

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中医治疗概况目前临床较多使用的阿片类药物(硫酸吗啡控释片,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等)因其镇痛作用无天花板效应而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病人的镇痛治疗中。
但阿片类药物往往引起持续性便秘[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阿片性药物引起的便秘方面,疗效可靠,副作用少,现综述如下。
1 传统医学对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认识《内经》提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大肠作为传导之官,当以降为顺,以通为用,故便秘一病,多责之于大肠。
中医学认为,阿片味辛、苦、酸、涩,性温、燥,有毒,气香走窜,入十二经,长期吸入耗损气血津液,进而出现气虚,火旺,津亏等证[1-2]。
黄蔚[3]认为,癌症患者多为晚期,反复手术、放化疗后素体已虚,若再服食阿片类辛香温燥之品,可使胃燥肠枯,肠道失濡,便秘遂生。
2 中医治疗2.1中药治疗2.1.1实秘贾英杰[4]应用降逆宽肠汤(半夏、玫瑰花、鸡内金、旋复花、积壳、莱菔子、大黄、厚朴等)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便秘,结果显示:便秘缓解率为95.3%同事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显著好转,排便费力、腹胀指标积分明显下降。
张智敏等[5]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加味枳术免煎剂口服治疗(白术45g,枳实12g,黄芪30g,白芍20g)。
对照组34例以莫沙比利口服治疗。
结果显示:治疗组愈显率(67.5%)高于对照组为(41.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卢少泉,戴文鑫等[6]采用四磨汤治疗100例口服盐酸吗啡缓释片所致便秘的肿瘤患者,结果治疗后便秘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程度及大便性状评分均改善(P﹤0.05)。
2.1.2虚秘李峥嵘[7]等采用増水行舟法,内服增液承气汤加减(药物组成:玄参30g,麦冬25g,细生地25g,大黄10g,芒硝6g。
腹痛胀加广木香10g,厚朴6g,乌药10g,呕恶加制半夏12g,代赭石12g)治疗阿片性便秘患者。
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与治疗

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与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已经成为治疗癌痛的一大挑战。
随着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患者中广泛应用,其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便秘是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贯穿于整个治疗的始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调查,为了改善便秘症状,多达三分之一的患者曾降低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或完全停药,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已经成为治疗癌痛的一大挑战Q一、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的判定一般来讲,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一个,我们就可以基本判断为是由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OIC):一是在开始使用阿片类药物、改变剂型或增加剂量过程中必须包括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症状:①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便或硬便;③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④至少25%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或阻塞感;⑤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辅助;⑥每周自发排便少于3次。
二是在不使用泻药的情况下很少出现稀便。
二、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的原因那么使用阿片类药物为什么会容易导致便秘呢?主要是因为服用阿片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阿片类药物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U受体来提供镇痛作用。
然而,阿片类药物不是靶向分子,因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U受体没有选择性。
由于在整个胃肠道中阿片受体无处不在,阿片类药物能自由地与这些受体结合,当作用于结肠时,可导致运输延迟、肠道分泌减少,增加干、硬便形成;当作用于直肠时,肛门括约肌张力增加和肛门松弛反射的抑制,导致排便困难。
二、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的治疗针对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西医推荐传统泻药为OIC一线治疗,传统泻药分为软化剂、润滑剂、渗透性和刺激性泻药。
软化剂包括多库酯钠,这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机制是让水和脂质穿透粪便,从而软化粪便。
渗透性泻剂包括聚乙二醇(PEG)、氢氧化镁或柠檬酸镁和乳果糖等,其作用是在肠道内形成高渗,将水吸入肠道,从而使粪便水化。
像液状石蜡这样的润滑剂通过软化粪便和润滑肠道内壁来帮助排便。
癌性疼痛患者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所致药物性便秘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5 . 2 1 ±1 . 2 4 ) 分; 对照组中男 l 5 例, 女2 5 例, 阿片类镇痛药能够很好 地减轻癌性疼痛 ,但这类 平均 ( 5 —7 9岁 ,平 均 ( 4 5 . 2 3±1 3 . 1 1 )岁 ,病 程 药 不 可 避 免 地 引 起 便 秘 。 长期 便 秘 可 引起 口臭 、 年龄 3
1 2 8 7
作 者 单位 :4 5 5 0 0 0 安 阳市 中 医院 介 入血 管 科 ( 袁 毫 );4 5 0 0 0 0 郑州 市第 三人 民医 院肿瘤 内科 三 病 区 ( 乔 炳礼 )
国际医药 卫生导报 2 0 1 5年 第 2 1 卷 第 9期
I MHG N,Ma y 2 0 1 5 ,V o 1 . 2 1 N o . 9
7 例 ,女 2 3 例 ,年龄 消耗 、受 损 伤 部 位 异 常 、组 织 细胞 缺 氧等 ,造 成 察组 和对 照组。观察组男 1 2~ 8 0 岁 ,平均 ( 4 7 . 2 1 ±1 1 . 5 4) 岁 ,病程 2~ 1 4 患者 情 绪 低 迷 、烦 躁 不 安 、难 以维 持 正 常 生 活 。 3 癌性疼痛多数还表现为持续性 , 并呈进行性加重。
医内科学 》的关于便 秘的定义标 准 口 】 。经检验 , 所有患者均无一例有 以下症状: ( 1 ) 肿瘤 、 克隆病 、 期产妇 ;( 3 ) 在本次研究开始前常服用过通便药物
但需要持续 ,此为微效 ;明显有上述症状 ,且影
响正 常 生 活 ,继 续 吃 西药 或 中 医治疗 能部 分 缓 解 其 次 ,在 大 便 次 数 方 面 。每 日 1 次 或 2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第19期 -47-贴剂止痛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67-468.[8]熊晖,孙宁,姚运红,等.CK、Tubulin-β和PCNA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肿瘤防治研究,2012,39(2):161-165.[9]吕东来,陆林,胡宗涛,等.双石汤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148-149.[10]沈红梅,黄杰,贾立群,等.加味养阴清肺汤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41(24):2469-2471. [11]辛延,王京华,李晓云,等.冷光紫外线照射治疗口腔黏膜炎疗效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2,46(4):411-412.[12]薛菊兰,王向荣,李立华,等.嚼含冰苦瓜片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45-946.[13]杨常清.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46例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6):56-57.[14]史建军,邵汛帆,邓敬锋,等.同期放化疗加巩固化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367-3369. [15]汪志美,汪春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影响[J].激光杂志,2013(5):109-110.[16]徐璇丽,叶晨,张霖,等.“新净界漱口水”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效果观察[J].上海口腔医学,2014,23(6):727-730.[17]龚芸,张丽,冯泽会,等.口炎清颗粒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6(1):37-40.基金项目:红豆利咽汤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研究,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课题编号20152092。
编辑:段苏婷编号:EA-4170216100(修回:2017-07-02)加味调胃承气汤灌肠治疗癌痛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中重度便秘疗效观察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Chengqi decoction on opioid-induced severe constipation in cancer pain patients吕保阶(广东省汕尾市人民医院,广东汕尾,516600)中图分类号:R25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19-0047-03【摘要】目的:观察加味调胃承气汤灌肠治疗癌痛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中重度便秘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无痛病房收治的200例因癌痛应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中重度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及随机分配原则,将参与灌肠治疗患者分为研究组,口服乳果糖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治疗后便秘症状变化情况(BFI量表:Bowel Function Index)、辅助止痛疗效(NRS数字评估法)及药物继发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两组治疗后BFI量表评分分别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治疗后仅研究组辅助止痛疗效NRS评分、不良反应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小,且治疗后研究组BFI量表评分、辅助止痛疗效NRS评分、不良反应评分均较对照组减小显著,均差异显著(P<0.05)。
结论:加味调胃承气汤灌肠对癌痛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中重度便秘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并对患者有较显著的辅助止痛疗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便秘;阿片类药物;加味调胃承气汤;灌肠;疗效【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Chengqi decoction on opioid-induced severe constipation. Methods: 20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lactulose; the study group took enema.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NRS score, the NRS score and the BFI scal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Tiaowei Chengqi decoctio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evere constip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Keywords】 Constipation; Opioids; The Tiaowei Chengqi decoction; Enema; Efficacy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19.020目前,癌痛已成为引发中晚期肿瘤患者最为关键的痛苦原因之一,对患者躯体、精神心理及社会人际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1]。
虽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中具有较确切的临床疗效,但该类药物易与胃肠道内阿片受体μ结合导致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的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高达90%~100%;且这类便秘在阿片镇痛治疗的全过程中持续存在,其不仅给癌症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亦是限制阿片类药物广泛推广的关键因素[2]。
如对癌痛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中重度便秘处理不当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不良情绪,重则发生麻痹性肠梗阻,威胁患者生命,可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7 V ol.(9) No.19 -48-见药源性便秘是肿瘤患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
西医多采用乳果糖进行治疗,但疗效有限,而中医治疗本病历史悠久,为此本文展开临床对照研究,旨在探讨中药通过灌肠治疗癌痛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中重度便秘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无痛病房收治的200例因癌痛应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中重度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以上;②经病理和或细胞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③既往长期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或首次使用强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时间>2周;④使用药物后引发的便秘须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⑤能理解本研究的内容并自愿参与研究调查。
排除标准:①处于可能影响肠动力的治疗阶段的患者,如放疗化疗等;②直肠结肠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如肿瘤结肠息肉或局部病变大量腹水膈肌麻痹等引起的便秘急性肠梗阻习惯性便秘;③有急性呼吸抑制、通气不足、支气管哮喘或肺源性心脏病代偿失调或合并心、肝、肾、脑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功能障碍者;④因精神因素或严重认知障碍不能配合调查者。
根据患者意愿及随机分配原则,将参与灌肠治疗患者分为研究组,口服乳果糖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100例,男62例,女38例,年龄36~71岁,中位年龄(58.24±1.36)岁;对照组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38~70岁,中位年龄(57.32±1.35)岁。
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相较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国药准字H20074009,生产企业:莱阳市江波制药有限公司)10ml治疗,口服,3次/d,14d 为一个疗程。
研究组给予加味调胃承气汤灌肠治疗,汤方:火麻仁30g,仙鹤草20g,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重楼、牛膝各15g,大黄、延胡各10g,芒硝、炙甘草各5g,水煎取100ml,待温,1剂/d,患者取左侧卧位,将其臀部抬高并灌肠,插肛管60cm,保留灌肠30min,药液温度维持40~50℃,1次/d,7d为一个疗程。
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变化(BFI量表评分)情况,BFI量表主要用于评价患者近1周内因服用阿片类药物继发便秘症状严重程度及影响,该量表包含3个条目,包含排便难易程度、排便不尽感及便秘总体评价,每个条目采用0~100分数字评估法,且分数越高表明便秘越严重,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进行BFI量表评分评估。
②两组治疗前后辅助止痛疗效(NRS数字评估法)比较,采用NRS数字评估法对患者连续1周内疼痛评分变化进行评估,依据0~10分次序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评估。
③两组药物继发不良反应比较,不良反应条目通过文献回顾及临床专家函询形成,除便秘外,包括恶心、呕吐、头晕、食欲减退、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嗜睡、皮肤瘙痒、疲乏、失眠、腹鸣、烧心、呼吸困难、反酸、强迫性觅药行为、排气增加、欣快症,按出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严重为2分,普通为1分,无为0分,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不良反应评分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变化两组治疗后BF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且治疗后研究组BFI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减小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变化(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3周研究组10091.31±5.2179.30±4.54①*45.82±3.86①*33.12±2.03①*对照组10091.30±5.2083.21±4.85①69.02±3.98①59.81±2.36①t0.014 5.88641.84485.738 P>0.05<0.05<0.05<0.05注:与治疗前相较,均①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较,均*P<0.05。
2.2 两组治疗后辅助止痛疗效比较治疗后仅研究组NR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小,且治疗后较对照组减小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NRS 评分变化(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1008.61±2.21 6.30±1.54①* 5.12±0.96①* 4.12±0.63①*对照组1008.60±2.208.11±2.057.89±1.987.79±1.86 t0.0327.05912.58818.688 P>0.05<0.05<0.05<0.05注:与治疗前相较,均①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较,均*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