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诊疗进展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口腔颌面肿瘤是指发生在口腔、颌骨及其周围组织的各种肿瘤。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诊断进展1. 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影像学技术在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X线片已经被数字化X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高精度影像学技术所取代。

这些技术可以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形态、范围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是否伴有转移,使医生能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2. 分子生物学检测的进展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异、蛋白质表达等分子水平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分子亚型、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指导治疗。

近年来,基因测序、蛋白质芯片等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口腔颌面肿瘤研究的热点。

二、治疗进展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口腔颌面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开展肿瘤切除手术的可行性越来越高。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肿瘤切除术、颌骨重建术等。

并且,利用显微镜、内窥镜等辅助设备,可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减少手术创伤。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口腔颌面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传统的放射治疗主要是使用X射线进行,但其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大,容易出现副作用。

而近年来,质子和重离子治疗作为新兴的放射治疗方式,具有精确瞄准肿瘤、减少对正常组织损伤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肿瘤的治疗。

3.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通过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口腔鳞状细胞癌,可以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抑制肿瘤的生长。

此外,肿瘤免疫治疗、血管生成抑制剂等也是口腔颌面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4.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将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的方式。

综合治疗在口腔颌面肿瘤的治疗中被广泛采用,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还可以减少治疗的副作用。

口腔恶性肿瘤的治疗

口腔恶性肿瘤的治疗

口腔恶性肿瘤的治疗摘要:目前,受到人们饮食生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出现口腔癌的几率非常大。

也就是在口腔部位出现一种恶性肿瘤,一般包括咽癌和颌骨癌等。

为了避免口腔恶性肿瘤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在这种疾病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口腔恶性肿瘤的具体治疗方式,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学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口腔;恶性肿瘤;治疗在对口腔恶性肿瘤进行治疗时,需要提前了解这种肿瘤的性质。

如果是良性肿瘤,大多数时候都是选择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并且其在手术切除后,复发的情况比较少。

但是,如果患者的肿瘤体积比较大,要结合他们自身的情况,科学选择治疗方案。

1.口腔恶性肿瘤的治疗现状一般情况下,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口腔恶性肿瘤的影响,医学人员都会结合癌肿的实际病变情况,如组织来源、生长部位、病变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等,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1]。

目前,临床上治疗口腔恶性肿瘤的措施有包括手术切除、化学药物治疗和中草药治疗等。

大多数患者一般会应用综合治疗,并且整体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手术切除是治疗口腔癌的重要方式。

在对局部病灶进行处理时,要采用根治性节除。

由于口腔肿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医学人员要到正规的医院和口腔科去进行治疗和检查,在通过X线片和核磁等临床检查后,才能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软组织属于良性肿瘤,就可以选择手术切除这种方式。

但是如果其是颌骨良性肿瘤,或者是恶性肿瘤,在手术切除的基础上,还需要配合其他的治疗方式[2]。

特别是在对软组织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其生长的部位、全身状况和大小以等,选择科学的治疗方式,避免对患者的机体功能带来影响。

现如今,临床上在对口腔恶性肿瘤进行治疗时,一般都会选择手术切除和化疗等方式,整体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

二、口腔恶性肿瘤的相关症状1.疼痛此类患者在早起的时候,一般会出现疼痛情,其局部还会有摩擦感。

同时,肿瘤溃在破了以后,会出现非常明显的疼痛感,严重情况下还会蔓延到患者的耳部和咽喉等部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综合序列治疗概况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综合序列治疗概况
(舌根、 扁桃体、 咽侧、 咽后 壁区. 软腭)
口 腔 解 剖 图
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 发病率(incidence)、患病率(prevalence) • 构成比(proportional rate)
• 特点
①年轻化,女性发病上升,发病部位变化 ②病理复杂化 ③转移性口腔癌 ④隐匿性癌
患病率
头 颈 部 癌 瘤 的 患 病 率(上海市1984~1986)
• 间叶组织来源
Ɲ 软组织 纤维肉瘤首位 Ɲ 骨组织 骨肉瘤 软骨肉瘤
口腔癌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条件
外因:①物理因素 内因:①精神因素
②化学因素
②内分泌因素
③生物因
③免疫因素
④营养因素
④遗传因素 ⑤基因突变
癌瘤病因的综合作用
化学致癌物
口腔癌的致病因素
吸 烟 苯芘、N-亚硝基呱啶、砷 干扰DNA 饮 酒 化学烧伤+细胞膜通透性+溶于酒精中
• 舌 腹 部 20%
•舌背部
7%
• 舌 前1/3近 舌 尖 3%
发病概况
• 舌体部癌几乎100%为鱼鳞状细胞癌 • 颈深上群二腹肌下淋巴结 • 颈深中群肩胛舌骨淋巴结 • 转移率高60~80%,40%±(我院)
• 直接侵犯 超越中线 口底 下颌骨骨膜-骨板-骨质 下颌骨膜淋巴管-独立体系
诊断
•切取活检 •触诊 •明确与周边关系 • TNM 分 类,分 期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
• 平阳霉素、甲氨蝶呤、顺铂、
长春新硷、氟尿密啶 • 术前辅助性治疗(T3,T4) • 放疗增敏剂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免疫及生物治疗
·免疫治疗最理想治疗方法之一(理论) 卡介苗 CP IL-2 IFN TF

口腔颌面部肿瘤—恶性肿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恶性肿瘤

➢ 结外型:发生于牙龈、腭、颊、口咽、颌骨等(早期为单发)
➢ 结内型:发生于全身淋巴结,以颈部淋巴结最好发
恶性淋巴瘤常见临床表现
➢ 结内型:多数区域淋巴结肿大,质中硬,活动,有弹性,皮 肤正常,无压痛;以后融合成团,固定。
➢ 结外型:常单发,表现多样(炎症、坏死、肿块) ➢ 生长过程中相应症状:出血、疼痛、乏力、肝脾肿大等 ➢ 转移:淋巴管扩散,进入血液→淋巴性白血病
周间隙增宽,如患者伴有疼痛不 适等症状时应予高度警惕。
骨源性肉瘤的基本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手术须行大块根治性切除,特别是强调器官切除的概念,以避免因 管道或腔隙传播而导致局部复发。
➢ 对骨源性肉瘤的区域性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处理原则与软组织肉瘤基 本相同。
➢ 鉴于骨源性肉瘤具有远处转移的特点,近年来在长骨骨肉瘤加用术 前后化疗者愈来愈多,而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例如长骨骨肉瘤加 用化疗后,可使生存率从20%提高到60%;对已有广泛肺转移者也 有明显缓解作用。
(一)解剖分区
唇 1.上唇,唇红表面 2.下唇,唇红表面 3.口角 口腔 1.颊黏膜 (1)上下唇内侧黏膜 (2)颊黏膜表面 (3)磨牙后区 (4)上下龈颊沟 2.上牙龈 3.下牙龈 4.硬腭
5.舌 (1)轮廓状乳头前的舌背部和舌侧缘 (舌前2/3 (2)舌腹部 6.口底
(二)临床分类
Tx——原发肿瘤不能评估 T0——原发灶隐匿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直径≤2cm T2——肿瘤最大直径>2cm,≤4cm T3——肿瘤最大直径>4cm T4a——局部中度浸润的疾病 (唇)肿瘤侵犯穿破骨皮质、下牙槽神经、口底或面部皮肤,即颏或鼻 (口腔)肿瘤侵犯邻近结构[例如,穿破骨皮质,侵入深部舌外肌(如颏舌肌、舌骨 舌肌、腭舌肌和茎突舌肌)、上颌窦、面部皮肤] T4b——局部非常广泛浸润的疾病 肿瘤侵犯咀嚼肌间隙、翼板或颅底和(或)包绕颈内动脉

口腔颌面-头颈黏膜黑色素瘤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口腔颌面-头颈黏膜黑色素瘤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口腔颌面-头颈黏膜黑色素瘤的诊治现状和进展郭伟;宋浩【摘要】口腔颌面-头颈部是黏膜黑色素瘤的高发部位,该病侵袭性强,易发生区域和远处转移,预后很差,临床治疗有很大的难度。

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口腔黏膜黑色素瘤的综合序列治疗方法已经形成,治疗效果有所提高。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肿瘤的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取得了巨大突破,尤其是小分子抑制剂和免疫调节治疗的发展,打开了晚期黑色素瘤治疗的突破口。

目前,口腔颌面-头颈黏膜黑色素瘤的治疗已向个体化治疗的方向发展。

%Oral and maxillofacial-head and neck are region with high incidence of mucosal melanoma. The neoplasm is rare but aggressive, with high incidence of regional or distant metastasis. The prognosis is extremely poor. Combined serial therapy had been established which had improved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molecular diagnosis in oncology and targeted therapy, especially on pharmacological inhibitor and im-munomodulation, had achieved major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melanoma. At present, personalized medicine is being introduced into the trea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head and neck mucosal melanoma.【期刊名称】《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85-89)【关键词】口腔颌面-头颈部;黏膜;黑色素瘤;靶向治疗;免疫调节;个体化治疗【作者】郭伟;宋浩【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上海2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5;R739.85doi:10.3969/j.issn.1005-4979.2015.02.001[Abstract]Oral and maxillofacial-head and neck are region with high incidence ofmucosalmelanoma.The neoplasm is rare but aggressive,with high incidence of regional or distantmetastasis.The prognosis is extremely bined serial therapy had been established which had improved the outcome of patients.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molecular diagnosis in oncology and targeted therapy,especially on pharmacological inhibitor and immunomodulation,had achieved major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melanoma.At present,personalized medicine is being introduced into the trea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head and neck mucosalmelanoma.[Keywords]oral and maxillofacial-head and neck region;mucosa;melanoma;targeted therapy;immunomodulation;personalized medicine恶性黑色素瘤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球每年约有160 000新增病例,死亡人数高达48 000人[1-2]。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转移与复发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转移与复发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转移与复发口腔颌面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转移和复发是患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转移与复发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供相关知识以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转移与复发。

一、转移的原因1. 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强: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细胞具有强大的侵袭能力,能够通过淋巴管和血管侵入周围组织和远处器官,从而引起转移。

2. 淋巴结转移:口腔颌面部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通过淋巴管传播至颈部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是口腔颌面部肿瘤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3. 血行转移:少数口腔颌面部肿瘤可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远处器官,如肺、肝等。

二、复发的原因1.手术残留和切缘阳性:手术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如果手术中未完全切除肿瘤或切缘存在阳性,会导致肿瘤复发。

2. 盲目化疗和放疗:化疗和放疗是通常的辅助治疗手段,但若应用不当或剂量过小,可能造成肿瘤细胞未被彻底杀灭,从而导致复发。

3. 免疫抑制状态:免疫抑制状态下,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使残留的肿瘤细胞逃脱监测并再次生长。

三、预防转移与复发的措施1. 早期筛查和诊断: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肿瘤。

如果发现任何可疑病变,应及时进行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

2. 彻底的手术分期治疗:对于早期诊断和分期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及时进行彻底的手术治疗,确保肿瘤被完全切除。

3. 综合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以清除残留的肿瘤细胞。

四、转移与复发的治疗策略1.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局部复发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

通过手术切除,彻底清除复发的肿瘤组织。

2. 化疗和放疗:对于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口腔颌面部肿瘤,通常需要联合应用化疗和放疗。

化疗和放疗可以通过杀灭转移和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3.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的肿瘤分子靶点,应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靶向治疗能够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是个性化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口腔颌面部肿瘤是指发生在口腔和颌面部的恶性或良性肿瘤。

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对于预防该类肿瘤的恶化和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常见类型、早期诊断方法以及相应的治疗策略。

一、常见类型1. 口腔癌口腔癌是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占所有口腔癌症的大多数。

常见的亚型包括唇癌、舌癌、颊粘膜癌等。

早期口腔癌往往无明显症状,但可能出现溃疡、出血或持续不愈合等异常。

2. 非上皮源性肿瘤除了上皮源性肿瘤外,还有一些非上皮源性肿瘤,如混合性纤维血管瘤、骨母细胞瘤等。

二、早期诊断方法1. 口内检查与临床观察对于怀疑患有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患者,进行口腔检查是首要的诊断方法。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和触摸来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病变,包括溃疡、肿块等。

2. 活组织检查如果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可疑病变,医生会进一步进行活组织检查。

这通常涉及到刮片检查或活体组织切片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为早期诊断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X光、MRI和CT扫描等技术可以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扩展程度,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

三、治疗策略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方法之一。

手术的目标是完全切除肿瘤,并尽量保留周围正常组织功能。

对于早期诊断的肿瘤,手术可以获得良好预后。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常与手术联合使用,以杀灭手术后残留的癌细胞。

它也可以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或存在远处转移的患者。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使用抗癌药物来控制和减小肿瘤。

它可以作为单独的治疗方法,也可以与手术或放射治疗联合应用。

4. 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已成为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新选择。

靶向药物作用于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抵御癌细胞。

该方法已在多种恶性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并逐渐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

四、预防措施1. 戒断不健康生活习惯吸烟和酗酒是口腔颌面部癌的主要诱因之一。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进展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进展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进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其发生在口腔、颌骨和面部区域。

本文将介绍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的新进展和最佳实践。

一、早期诊断和筛查早期诊断对于成功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至关重要。

近年来,通过使用影像学技术如X射线、CT扫描以及MRI等,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无创诊断。

此外,也可以利用组织检验和细胞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和酗酒者,定期进行筛查也是必要的。

二、手术治疗手术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性质,外科医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手术方法。

对于早期肿瘤,外科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肿瘤,并保留尽可能多的正常组织。

对于晚期肿瘤,通常需要进行更广泛的切除,甚至包括颌骨和淋巴结等。

在手术治疗中,保留功能和重建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通过利用组织修复技术和口腔颌面部重建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咀嚼和咽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三、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放射治疗可以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方法。

它主要通过使用高能X射线或其他形式的辐射来杀死癌细胞并抑制其生长。

对于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或有高风险的患者,放射治疗可以成为首选治疗方式。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精确放射治疗逐渐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中。

这种新型放射治疗技术可以更精准地瞄准肿瘤,并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这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副作用。

四、靶向治疗传统的放化疗虽然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近年来,靶向治疗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

靶向药物主要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

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是一种常用的靶向药物。

通过选择性地抑制EGFR信号传导途径,可以阻止癌细胞生长和扩散。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针对特定癌细胞分子或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正在积极开发和研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循重建组织瓣) • 异体、异种组织修复 • 人工材料修复 • 组织工程法修复
皮片与皮瓣?
皮片
• • • •
表层皮片 中厚皮片 全厚皮片 带脂肪的全厚皮片
皮瓣
• 带蒂皮瓣(随意、轴型、管状) • 游离皮瓣(四型)
带蒂皮瓣
• 菱形皮瓣 • 带蒂胸大肌皮瓣
F F
Pectoris Major
游离皮瓣
外科治疗
是目前头颈部实体癌瘤的主要 治疗手段。手术可清除病灶、解除 机体受肿瘤抗原所致的免疫麻痹。
放射治疗
“术前放疗”or “术后放疗”
化学治疗
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
“术前 or 术后” “诱导化疗”和“新辅助化疗”
晚期口腔颌面部癌瘤的综合序列 治疗方案
口腔颌面部鳞癌
颈淋巴转移的诊断
• • • • •
触诊 影象学检查 穿刺 前哨淋巴结检测 病理检查
颈淋巴转移的治疗
• cN0的处理 • cN1的处理(1 cm以内) • cN1-3的处理
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
缺损类型
• 软组织缺损 • 硬组织缺损 • 复合组织缺损
修复类型
• 自体组织修复(非血管化、带蒂组织瓣、
制定治疗方案
临床病理讨论会(Clinic Pathology Conference,CPC)
口腔颌面外科
肿瘤放射治疗科
肿瘤内科或化疗科
口腔病理科
口腔修复科
口腔种植科
心理卫生学科
个体化治疗概念
“量体裁衣”、“因人而 异”的头颈肿瘤治疗理念。提 高了生存质量,避免了不必要 的组织和功能丧失。
各种疗法在综合序列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 外科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诱导化疗 外科手术 康复治疗 术后放疗 生物治疗
唾液腺癌
诱导化疗 外科手术 康复治疗 术后放疗 术后辅助化疗
恶性黑色素瘤癌
原发灶冷冻治疗 术前辅助化疗 外科手术 生物治疗
康复治疗
恶性淋巴瘤和未分化癌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巩固维持化学治疗
软组织肉瘤和骨源性肉瘤
化学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颈淋巴清扫术 (Neck Dissection)
颈淋巴清扫术命名(按手术范围)
(AHNS/AAO-HNS, 2001 Classification of neck dissection)
• • • •
全颈淋巴清扫术(Crile,1906年) 改良颈淋巴清扫术(Type I, II, III) 择区性颈淋巴清扫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 扩大颈淋巴清扫术
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诊疗进展
内 容
•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综合序列治疗 • 颈淋巴清扫术 • 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
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为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 量,由手术、放射、化学治疗,影象、病理 诊断,中医、中药等多学科的医务人员共同 参与讨论,根据病员特点,“量体裁衣”6区)
(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Foundation, Inc)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7区)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
综合序列治疗的由来
“唇腭裂的序列治疗” 探讨和寻求最佳的组合以取得最好 的治疗效果。
综合序列治疗的实施原则 适应证
实施机构
制定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概念
适应证
临床III、IV期即晚期癌瘤患者 能耐受综合序列治疗患者
实施机构
医疗中心或专科医院在头 颈部癌瘤的治疗,尤其是提高 疗效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前臂皮瓣 • 背阔肌皮瓣
Forearm flap
Lattissimus dorsi
骨瓣
• 非血管化骨瓣(游离植骨) • 带蒂骨瓣(临床少用) • 血循重建游离骨瓣
骨源
• • • • • • •
髂骨 腓骨 肩胛骨 桡骨 颅骨 肋骨 锁骨
ILIAC FLAP
FIBULAR FLAP
The en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