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目的

为规范生产设备设施清洁验证,特制定本规程。

1. 范围和生效日期

2. 定义

3.1 已清洁

指设备中各种残留物(包括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总量低至不影响下批产品规定的质量和安全性的状态。

3.2 清洁规程

书面的、确定的清洗方法,应包括清洁方式以及影响清洁效果的各项具体规定,例如清洗前设备的拆卸,清洁剂的种类,浓度,温度,清洗的次序和各种参数,清洗后的检查或清洁效果的确认等,以及生产结束后等待清洗的最长时间和清洗后至下次生产的最长存放时间等。

3.3 清洁验证

通过科学的方法采集足够的数据,以证明按照规定方法清洁后的设备,能始终如一地达到预定的清洁标准。

3. 职责

4. 详述

5.1 清洁验证工作的分段

5.1.1 开发阶段

➢根据产品性质、设备特点、生产工艺等因素拟定清洗方法并制定清洁规程,对清洁人员进行操作培训

5.1.2 方案准备阶段

➢对生产设备进行详细考察,确定有代表性的,难清洁的部位作为取样点

➢计算设备内表面积。

➢根据产品的相关性质选定某种物质作为参照物质,确定清洁后不高于允许的最大残留量作为合格标准,验证中通过检验其含量确定设备清洁的程度,必要时还需考察清洁剂的残留量。

➢开发验证取样方法和检验方法,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验证开始前需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制定并批准验证方案

5.1.3 方案实施阶段

➢按照批准的验证方案开展验证获取数据,评价结果并得出结论。如验证的结果表明清洁程序无法确保设备清洁达到预定标准,则需要查找原因、修改程序并重新验证,直至结果合格。

5.1.4 监控及再验证阶段

➢对已验证并投入运行的清洁工艺进行监控,对清洁工艺的变更实行变更管理,根据监测的结果来看各种生产活动中所采用的清洁工艺能达到的实际效果,以确定再验证的周期,实

施再验证

5.2 清洁方式的选取

5.2.1 清洁方式

➢工艺设备的清洁,通常可以分为手工清洁方式和自动清洁方式,或者两者的结合。

➢手工清洁方式是由人工持清洁工具,按照预定的要求清洗设备,根据目测确定清洁的程度,直至清洁完成。常用的清洁工具一般有能喷洒清洁剂和淋洗水的喷枪,刷子、尼龙清洁块

等。清洗前通常需要将设备拆卸到一定程度并转移到专门的清洗场所。

➢自动清洁方式是由自动化的专门设备按照一定的程序自动完成整个清洁过程的方式。通常只要将清洗装置同待清洗的设备相连接,由清洗装置按照预定的程序完成整个清洁过程,

整个清洁过程通常不需要人工检查已清洁的程度,乃至干预程序的执行。

5.2.2 清洁规程的要点

5.2.2.1 拆卸

➢如必要,应规定清洁一台设备需要拆卸的程度。应有书面的,内容清晰完整的拆卸指导,最好附有图表或者示意图,以使操作人员容易理解。

5.2.2.2 预洗/检查

➢预洗的目的是除去大量的(可见的)残留产品或原料,为此后的清洁创造一个基本一致的起始条件,以提高随后各步操作的重现性。

➢预洗所使用的水质,通常是饮用水或者经过一定程度净化(如过滤)的饮用水

➢使用水管或手持高压喷枪以新鲜的流水冲洗设备以除去残留物。让操作者检查是否还有可见的残留物,持续喷淋设备直至可见残留物消失,以此作为预洗的终点。操作者判断预洗

完成与否的标准必须尽可能的明确,特别是应检查的部位。例如,可在规程中作出这样的

规定:用热的饮用水持续喷淋机器的所有表面,使所有可见的残留颗粒消失。特别注意检

查不易清洁的部位。

5.2.2.3 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用清洁剂以一定的程序(如固定的方法,清洗时间等)除去设备上看不到的产品。这种一致性是进行清洁验证的基础。

➢如果清洁程序中要使用专门的清洁剂,为了获得稳定的结果,减少偏差的发生,必须明确规定清洁剂的名称、规格和使用的浓度以及配制该清洁溶液的方法。应当明确清洁剂的组

成,以便验证时检查是否有残留的清洁剂。

➢本步清洁实质是清洁剂对残留物的溶解过程,而溶解往往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因此温度是这一过程的重要参数,必须规定温度控制的范围、测量以及控制温度的方法。

➢为了提高清洁效率,可采用多步清洗的方式。在这种情形下两步清洗之间可以加入淋洗操作。

➢配置清洁溶液的水可以根据需要采用饮用水或者纯化水。

5.2.2.4 淋洗

➢淋洗的目的是用水以固定的方法和固定的淋洗时间淋洗设备表面,以除去设备上的清洁剂。

➢清洗步骤通常溶解了大部分的残留物,但设备上残留的清洗液中含有水、清洁剂和残留的产品或者原料。本步骤用水对其进行充分的淋洗使得残留物的浓度降至规定的限度之下,

以不造成新的潜在的污染。为了提高淋洗效率,宜采用多次的淋洗方法。

➢在淋洗阶段,应当根据产品的类型采用工艺用水或者符合药典标准的纯化水或者注射用水。

淋洗最初阶段,可以使用质量较低的水如饮用水。如由电脑按照预定的程序自动执行的淋

洗程序进行淋洗,可以通过淋洗效果确认来保证其可靠性。

5.2.2.5 干燥

➢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干燥。除去设备表面的残留水分可防止微生物生长,因为水膜有可能掩盖残留物,一定程度上有碍检查。对于须暴露保存的设备,应进行干燥。对于经过验

证的清洁程序,如果设备淋洗后要进行灭菌处理,则不一定要进行干燥处理。

5.2.2.6 检查

➢通常经过验证的清洁程序应保证清洁后的设备不残留可见的残余物。进行目检可在发生意外时,仍能及时发现而采取补救措施,而不危及下批产品。在规程中可做出类似规定,如:目检所有设备的表面,不得有可见的残余物。如发现,则向上级汇报以采取纠偏措施。

5.2.2.7 储存

➢规定已清洁设备和部件的储存条件和最长储存时间,以防止再次污染。

5.2.2.8 装配

➢如必要,应规定将被拆卸部件重新装配的各步操作,附以图表和示意图以利于操作者理解。

此外,要注意装配期间避免污染设备和部件。

5.2.3 清洁剂的选择

➢清洁剂应能有效溶解残留物,不腐蚀设备,且本身易被清除。对于水溶性残留物,水是首选的清洁剂。根据残留物和设备的性质,可自行配制成分简单确切的清洁剂,如一定浓度

的酸碱溶液等。

5.3 清洁验证方案的准备

清洁方案准备前的三大要素:

➢参照物质或者最难清洁物质

➢最难清洁部位和取样部位

➢验证合格标准(即最大允许残留)

5.3.1 参照物质与最难清洁物质

➢从各组分中确定最难清洁的物质,以此作为参照物质。通常,相对于辅料,活性成分的残留更重要,可能直接影响下批产品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活性成分的残留限度

必须作为验证的合格标准之一。如当存在两个以上的活性成分时,其中最难溶解的成

分即可作为最难清洁物质论处。

5.3.2 最难清洁部位和取样点

5.3.2.1 除手工擦洗主要依靠机械摩擦力将附着在设备表面的残留物除去外,常规的清洗过程从清

洗液对残留物的作用角度可分为溶解、乳化和化学反应等不同的机制,都存在残留物与清

洗液接触、被润湿、脱离设备表面等共同的过程。

5.3.2.2 在系统中,管径较大的部位或管径由小变大的部位,较难被清洁。对有多根平行管道尤其

是管径不同的系统,因各管道的流速变化、流量分配各不相同,通常将这些部位列为较难

清洁的部位。有些似乎不直接接触产品的部位,如一般需安装防爆安全阀(膜)的歧管、排

气管、充氮管、抽真空管等。凡是死角、清洁剂不易接触的部位如带密封垫圈的管道连接

处,压力、流速迅速变化的部位如有歧管或岔管处、管径由小变大处、容易吸附残留物的

部位如内表面不光滑处等,都应视为最难清洁的部位。

5.3.2.3 取样点应包括各类最难清洁部位。

5.3.3 残留物限度的确定

5.3.3.1 确立残留物限度所定的限度必须是现实的、能达到和可被验证的。根据生产设备和产品的

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能实现并能通过适当的方法检验的限度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