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两大著名城门楼

北京有哪两大著名城门楼
北京有哪两大著名城门楼

北京正阳门城楼箭楼

正阳门俗称前门,由箭楼和城楼两座建筑组成,箭楼在南,城楼在北,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上。古代两座楼之间有瓮城连接,现在已经拆除。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于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元大都之丽正门南迁800米,并于正统元年(1436年)更名为正阳门,是为正阳门城楼。正统四年(1439年)建造了箭楼及瓮城,形成了正阳门两楼一城的格局。

正阳门城楼高43.65米,是国内现存最高大的城门楼。城楼共有四层,经过整修后现在全面对外开放,一、二两层陈列正阳门文化系列展览,三、四层为各类专题展览及文化活动区域。

正阳门箭楼自建成后,就是老北京的象征。楼高35.37米,是一座砖砌堡垒式建筑。箭楼上下共四层,在东、南、西三面开有94个箭窗,以供御敌时发射箭矢之用。正阳门箭楼历代皆有损毁与修葺,1976年唐山地震时,箭楼受损严重,经过大修,1991年重新对外开放,一层常年展览北京的历史和风土人情。

老北京有九座内城箭楼,唯独开有门洞的,只有正阳门箭楼,原来是为了皇帝赴天坛祭天时通行。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仪式在这里举行。

北京密云长城望京楼

万里长城在北京境内的至高点,是密云县的司马台长城的望京楼。望京楼位于老虎山顶峰,海拔986米,一边是北京的密云县,一边是河北的滦平县。望京楼是一座敌楼,类似现代的碉堡。一共两层,砖砌结构,墙上留有三个瞭望孔。登上望京楼,如果天气晴好,可以看到北京市区的轮廓,晚上还可以瞭望北京的万家灯火,望京楼的名称由此而来。

在望京楼的东西两边,还各有一座敌楼,东边的是聚仙楼,西边的是仙女楼,敌楼之间是依靠比较狭窄的单边墙连接,山势陡峭,墙体狭窄,十分险要。望京楼一段的长城尚未开

发旅游,是目前保持原貌的一段明代长城。这段长城全长大约19公里,有敌楼35座,是明代大将军戚继光率领修筑的。

北京旧城

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内九是指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 外七是指东城墙上的七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 内九门: 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镇门之宝外有铁塔,内有一座石雕的药王爷像。多走运木料的车。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标志是瓮城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它是北京的粮门,多走粮车。朝阳门也叫“杜门”,有休息的意思。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由此门入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因此它多走粮车。它的瓮城内建有关帝庙,但庙里只有神牌而没有神像。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各有一庙,惟独正阳门有两座,因此留下了“九门十座庙,一庙无神道”的说法。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别称哈达门。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崇文门是“景门”,有光明、昌盛之门的含义。同时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在每天关门的时候,会敲钟来提醒要出入城门的人。而其他城门则敲击一种形状扁平的打击乐器,这种乐器发声如“嘡”。因此老北京有“九门八嘡一口钟”的说法,同时老北京口语里常说的“钟点”大概也来于此。当年北京南郊大兴县一带有很多酿酒的作坊,酒车常从崇文门进城,所以有“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囚车”的说法。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得名,又称前门。标志是瓮城里的金身关帝庙。北京城的城门都各有一座庙,而唯独正阳门有两座,其中金身关老爷最为灵验。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明朝称大明门,清朝称大清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因此它平时总是紧紧关闭。

北京九门

北京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已看不到旧时的模样。原来的城墙成了通衢大道,城门只作为地名而保存。追寻着城门的变迁,透过历史的画卷和记忆的书卷,我们依稀还能听到老北京的暮鼓晨钟,还能看到戍卒的盔甲鲜明,还能感觉到时代变迁的血雨腥风。一座座威仪的城门,时间一样消散在空气里,摸不着,看不到,但却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就像无法忽视写入史册的勇士。 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内九是指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 外七是指东城墙上的七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 内九门: 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镇门之宝外有铁塔,内有一座石雕的药王爷像。多走运木料的车。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标志是瓮城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它是北京的粮门,多走粮车。朝阳门也叫“杜门”,有休息的意思。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由此门入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因此它多走粮车。它的瓮城内建有关帝庙,但庙里只有神牌而没有神像。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各有一庙,惟独正阳门有两座,因此留下了“九门十座庙,一庙无神道”的说法。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别称哈达门。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崇文门是“景门”,有光明、昌盛之门的含义。同时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在每天关门的时候,会敲钟来提醒要出入城门的人。而其他城门则敲击一种形状扁平的打击乐器,这种乐器发声如“嘡”。因此老北京有“九门八嘡一口钟”的说法,同时老北京口语里常说的“钟点”大概也来于此。当年北京南郊大兴县一带有很多酿酒的作坊,酒车常从崇文门进城,所以有“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囚车”的说法。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得名,又称前门。标志是瓮城里的金身关帝庙。北京城的城门都各有一座庙,而唯独正阳门有两座,其中金身关老爷最为灵验。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明朝称丽正门,清朝称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因此它平时总是紧紧关闭。 宣武门,元代称顺承门。标志是报时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车。宣武门是“死门”,当时北京的墓地多在北京的陶然亭一带,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门,清代的刑场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车也出宣武门。 阜成门,元代称平则门。标志是瓮城墙壁上刻着一朵梅花,多走煤车。阜成门也

中国七大古城现状

目录 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仪凤门 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城墙内侧周长33公里,现存21公里,高14----18米,上宽8----12米,砖石结构。有13座城门,现存4座。城墙与水道相通处设有水门、水闸或涵洞。城墙上建有垛口13616个。南京明城墙不仅是我国现存的第一大城墙,而且是世界第一大城墙(巴黎城长29.5公里)。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 南京明城墙修筑于明朝,历时21年建成,不遵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3.7公里,而南京明城墙的外廓城周长更是超过60公里。南京明城墙不仅是我国的第一大城墙,而且是世界第一大城墙,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南京明城墙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中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 西安城墙 陕西省西安市城墙是明朝洪武三年到洪武十一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代和元代城墙基础上扩建的。平面呈长方形,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约13.7公里。城墙外有宽20米、深10米的护城河。墙面用青砖包砌,

西安古城丽景(20张) 厚重坚实,东西南北四面均开设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箭楼、闸楼、巍峨凌空,气势宏伟。城楼与箭楼之间有瓮城。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这是我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现已将城墙辟为环城公园。 荆州城墙 荆州古城墙(9张) 即荆州城(位于湖北荆州市荆州区),曾名为“江陵城”,“千里江陵一日还”说的就是荆州城。现存明清重建城墙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0.28公里,高9米。城墙现有八座城门,2座门楼。荆州古城分为三层,外面是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水城(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明代时期建城时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脚条石缝中浇灌糯米浆,因而城墙特别坚固。荆州城墙设有瓮城、敌楼、战屋、炮台、藏兵洞、复城门,防御体系完备,历来易守难攻,有“铁打荆州”之说。 荆州城现在都保存较好,古色古香,呈游龙之势。荆州城墙被誉为“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由此可见,荆州城墙保存是中国现存古城墙中最为完好的城墙之一。1996年11月20日,荆州城墙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州古城已成为四面八方、中外旅客喜爱涉足的地方,并被列为国家三国旅游线重要名胜,和湖北省定点涉外旅游景点。 荆州古城不乏美妙佳话,传说当年三国蜀将关云长镇守荆州,忽遇九位仙女下凡,传王母娘娘旨意,说荆州刀兵频仍,民不聊生,欲收回置于神地,不准凡人争夺。关公忠于其兄刘备,不让荆州,于是想出一条妙策,说:“你们在西北,我在东南,各筑一城,城周五千步,天黑始,鸡鸣止,谁先筑好,谁就管理这个地方。”九仙女用衣裙兜土,关公伐芦苇筑城。关公城就,九仙女城差一隅,鸡尚未鸣。关公振动鸡笼芦席,公鸡啼鸣,九仙女羞愧地上天去了。这就是现在荆州城北门

北京城门的作用

北京城门的作用(为了研究簋街叫法的来源,发现城门很讲究啊) 默认分类2009-11-29 12:41:51 阅读7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内九是指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 外七是指东城墙上的七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 内九门: 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镇门之宝外有铁塔,内有一座石雕的药王爷像。多走运木料的车。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标志是瓮城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它是北京的粮门,多走粮车。朝阳门也叫“杜门”,有休息的意思。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由此门入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因此它多走粮车。它的瓮城内建有关帝庙,但庙里只有神牌而没有神像。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各有一庙,惟独正阳门有两座,因此留下了“九门十座庙,一庙无神道”的说法。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别称哈达门。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崇文门是“景门”,有光明、昌盛之门的含义。同时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在每天关门的时候,会敲钟来提醒要出入城门的人。而其他城门则敲击一种形状扁平的打击乐器,这种乐器发声如“嘡”。因此老北京有“九门八嘡一口钟”的说法,同时老北京口语里常说的“钟点”大概也来于此。当年北京南郊大兴县一带有很多酿酒的作坊,酒车常从崇文门进城,所以有“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囚车”的说法。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得名,又称前门。标志是瓮城里的金身关帝庙。北京城的城门都各有一座庙,而唯独正阳门有两座,其中金身关老爷最为灵验。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明朝称大明门,清朝称大清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因此它平时总是紧紧关闭。 宣武门,元代称顺承门。标志是报时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车。宣武门是“死门”,当时北京的墓地多在北京的陶然亭一带,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门,清代的刑场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车也出宣武门。 阜成门,元代称平则门。标志是瓮城墙壁上刻着一朵梅花,多走煤车。阜成门也叫“惊门”,有“公正”的意思。西山门头沟出产的煤是北京城里必不可少的燃料,此门距西山最近,因此煤车都从此门进城。标志“梅”与“煤”同音,老年间有“阜成梅花报春暖”的说法。 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标志是瓮城上有一块刻着水纹的石头,多走水车。北京城内的水质不好,皇宫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车皆从西直门入城。 德胜门,军队凯旋时从此门入城,多走兵车。德胜门也叫“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仁义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上) 正阳门 左右城墙上各辟两个门洞,是城门改造的工程项目之一。东门洞直通户部街,西门洞直通刑部街。工程于1916年完工。 正阳门面阔7间,齐城平台宽50米,进深24米,通高42米,重檐三滴水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瓮城巨大,呈弧形,宽108米,深85米,四面各辟一门。 崇文门 图为1912年之崇文门城楼南面。崇文门位于北京内南垣东侧,距正阳门约三里,是内外城通衢的孔道之一。城楼面阔5间,通宽39.1米深3间,通进深24.3米;楼连台高35.2米;重楼重檐,歇山式灰筒绿琉璃瓦剪边。

宣武门 宣武门城楼面活五间,通宽32.6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3米;楼连台通高33米;重楼重檐,歇崇山峻岭式灰筒瓦绿互谅互绿琉璃瓦剪边。瓮城南北长83米,东西宽75米;西墙辟券门,其上为闸楼。瓮城南墙城台之上为箭楼,箭楼面活七间,通宽36米;通进深21米,连台通高30米。 朝阳门

图为清末的朝阳门。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中,日军的炮火摧毁了朝阳门,这幅是1906年竣工后不久拍摄的。朝阳门形制与崇文门略同,面阔五间,通宽31.3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9.2米;楼连台通高32米;箭楼形制略与宣武门相同,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5米。 东直门 东直门城楼形制同朝阳门,但规制略小,面阔五间通宽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5.3米;楼连台通高34米;瓮同西直门,四角皆为直角;东西为62米,南北为68米;南侧瓮墙辟券门,门上建闸楼。 西直门

20年代初期的西直门城楼、瓮城和箭楼,是在城墙外侧由南向北拍摄的。西直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2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5.6米;楼连台通高32.75米;重檐、歇山、山崖为筒瓦绿琉璃剪边瓦顶。箭楼面阔七间,通宽35米;进深三间,连抱厦通进深27.8米。瓮城呈正方形,四角皆为直角;东西长62米,南北为68米;瓮城南侧墙上辟券顶闸楼门,门上建闸楼。 阜成门 图为20年代初从西南向东北方向拍摄的。苍劲雄壮的阜成门城楼、瓮城、箭楼兀然耸立。阜成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1.2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6米;连台通高31.70米。箭楼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五间,通进深25.6米;连台通高30米。瓮城东西长65米,南北宽74米;其北侧墙辟券门,上建闸楼;瓮城内东北角建有关帝庙。

北京有哪两大著名城门楼

北京正阳门城楼箭楼 正阳门俗称前门,由箭楼和城楼两座建筑组成,箭楼在南,城楼在北,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上。古代两座楼之间有瓮城连接,现在已经拆除。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于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元大都之丽正门南迁800米,并于正统元年(1436年)更名为正阳门,是为正阳门城楼。正统四年(1439年)建造了箭楼及瓮城,形成了正阳门两楼一城的格局。 正阳门城楼高43.65米,是国内现存最高大的城门楼。城楼共有四层,经过整修后现在全面对外开放,一、二两层陈列正阳门文化系列展览,三、四层为各类专题展览及文化活动区域。 正阳门箭楼自建成后,就是老北京的象征。楼高35.37米,是一座砖砌堡垒式建筑。箭楼上下共四层,在东、南、西三面开有94个箭窗,以供御敌时发射箭矢之用。正阳门箭楼历代皆有损毁与修葺,1976年唐山地震时,箭楼受损严重,经过大修,1991年重新对外开放,一层常年展览北京的历史和风土人情。 老北京有九座内城箭楼,唯独开有门洞的,只有正阳门箭楼,原来是为了皇帝赴天坛祭天时通行。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仪式在这里举行。 北京密云长城望京楼 万里长城在北京境内的至高点,是密云县的司马台长城的望京楼。望京楼位于老虎山顶峰,海拔986米,一边是北京的密云县,一边是河北的滦平县。望京楼是一座敌楼,类似现代的碉堡。一共两层,砖砌结构,墙上留有三个瞭望孔。登上望京楼,如果天气晴好,可以看到北京市区的轮廓,晚上还可以瞭望北京的万家灯火,望京楼的名称由此而来。 在望京楼的东西两边,还各有一座敌楼,东边的是聚仙楼,西边的是仙女楼,敌楼之间是依靠比较狭窄的单边墙连接,山势陡峭,墙体狭窄,十分险要。望京楼一段的长城尚未开

老北京的城门记忆

老北京的城门记忆 北京的城门与城墙是北京城的标志和象征,它见证了北京历史发展与变迁,印证了北京古建筑的繁荣和辉煌,更道出了北京演进的曲折与沧桑。昂然矗立于绵延城墙之上的城楼,象一座座筑于高大城台上的殿阁,它不仅是城市系统的防御设施和管理设施,也是封建政权的象征之一,其高大、雄伟、坚固,体现了“皇权永固”的意涵。 北京城都市沿革 宫城城门:午门、神武门、西华门、东华门; 皇城城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内城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 外城城门:永定门、广渠门、广安门、左安门、右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午门 午门位于宫城南墙正中,始建于明永乐时期。建筑规制较宫城其他三门大的多。午门是皇权至上的标志之一,凡颁朔、宣旨等均在午门举行仪式;遇凯旋献俘等,皇上则亲临午门行受俘礼。 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唐朝大明宫含元殿(总宽近58米)以及宋朝宫殿丹凤门的形制,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高12.00m,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墩台两侧设上下城台的马道。五个门洞各有用途:中门为皇帝专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又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墩台上正中门楼一座,面阔9间,60.05m,进深5间,25.00m,重檐庑殿顶。 墩台两翼各有廊庑13间,俗称“雁翅楼”。廊庑两端建有重檐攒尖顶的方亭。正楼两侧有钟鼓亭各三间,每遇皇帝亲临天坛、地坛祭祀则钟鼓齐鸣,到太庙祭祀则击鼓,每遇大型活动则钟鼓齐鸣。午门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 神武门 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称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重修时,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称神武门。 门总高31m,平面矩形。基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城台辟门洞3券,上建城楼。楼建于汉白玉基座上,面阔5间,进深1间,四周围廊,环以汉白玉石栏杆。楼前、后檐明间与左、右次间开门,菱花隔扇门。东西两山设双扇板门,通城墙及左、右马道。

老北京城门--德胜门

老北京城门--德胜门 登德胜门箭楼--西山黄鹂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那天,我和老伴选择了登临北二环路的德胜门箭楼。事前做了点功课,得知德胜门真武庙内有一小型博物馆“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城楼顶层还有一“军事城防文化展”。我们当然首选“军事城防文化展”,因为它与德胜门这一古代建筑结合得更紧些;再说,即使不设任何展览,德胜门箭楼本身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博物馆,因为它是如今北京仅存的三座箭楼之一,其珍稀程度和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冠以“博物馆”之称,绝对实 至名归。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各有各的名称,各有各的的用途,也就是说九座城门各司其职,不能走乱了。其中,北城垣的德胜门(元代称“健德门”,明代改为“德胜门”,也称“得胜门”)和安定门,名称已彰明其用途:自德胜门出兵,由安定门班师,分别寓意“旗开得胜”和“太平安定”。明清两朝,德胜门专门用作兵车行走,凡对外用兵,都是从德胜门出征。如今乘车路过北二环路西段,远远就能望见“德胜门”巍峨的身影。然而许多人还不甚清楚,他们看到的“德胜门” 其实只是德胜门的箭楼,也就是说,它只是德胜门的一部分。完整的德胜门是一组防御建筑的总称,其中包括城楼、瓮城、箭楼和闸楼。城楼是供守城的将领登高瞭望、指挥作战用的。德胜门城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连城台通高36米,相当

于10多层楼的高度。可惜的是,今天的人们几乎都没有亲 眼见过德胜门城楼,因为它早在1921年就残破得不成样子,在九门中率先被拆除了。我们分别从《北京老城门》和“军事城防文化展”中找到几张珍贵的德胜门城楼旧貌的照片,放在附图中,以便朋友们一览它旧日的模样。德胜门箭楼位于城楼的外侧(北侧),面阔七间,后出抱厦五间,连楼台通高31.9米。箭楼每层都有对外攻击的箭窗,上下四排,一共 82孔。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内城九门的城楼、箭楼绝大部分已被拆毁,只有正阳门是城楼和箭楼双双保留,东南角楼和德胜门则仅存箭楼。当然,前几年在南中轴线的终点又出现了一座城楼——原址重建的永定门城楼。然而,永定门箭楼是不可能原址重建了,因为旧日的永定门箭楼恰恰位于如今车水马龙的南二环路上!闸楼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不明就里。其实,闸楼是一个形状类似“小箭楼”、三面辟有箭窗的建筑,位于瓮城的一侧。闸楼下开辟门洞,但没有门扇,闸楼内设摇把辘轳,根据需要吊起或放下“千斤闸”。闸门为铁皮包实木,重可达两吨。开闸时,闸门升至门洞以上城台内的闸槽中;关闸时,闸门从闸槽中平稳落下,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瓮城则是在城门外或城门内侧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除此之外,明清城门还有马道、雉堞、墩台、铺舍房、护城河等防御设施,加上手铳、火铳、弓箭、长枪、抛石机等城门守御器械,不难想像,在冷兵器与火器并用的

大故宫之门--老北京内城九门

大故宫之门--老北京内城九门 ----老北京内城九门 北京城门引分为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龙脉口四门,宫城四门等。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指得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 内九外七座城门历经明清两代逐渐修建,各有不同功能,但遗憾的是,这些记录着历史的北京城门并没有被很好的保存下来。据悉,自从民国时期开始拆除部分城门、解放初期为了改善道路交通又拆,除大部分城门以来,北京内城原有的9座城门,只余正阳门城楼、箭楼、德胜门箭楼,北京外城原有的7座城门,则无一遗存。所以,而这些城门大部分已经名存实亡、看不见了,只留下一个空泛的地名。 内城九门 “内九”指的是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内城九门比较重要,也各自有各自的用途,用老北京的话儿来说,叫做“九门走九车”。 1、正阳门

明清地位:专供皇上走“龙车”的门。 正阳门居中,地位是最高的,北京人俗称其为“前门”。专供皇上走“龙车”的门,正阳门又称“国门”。皇上每年两次出正阳门,冬季去天坛祭天,惊蛰到先农坛耕地,都出正阳门。原由瓮城墙连为一体,后因修路分割成了两个部分。处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城楼与箭楼。 正阳门箭楼在1900年义和团拳民焚烧,前门外大栅栏时被飞溅火星引燃烧毁,城楼在当年冬天被生火取暖的印度士兵不慎烧毁,现在的正阳门是民国三年(1914年)改建的。为改善交通,正阳门瓮城在1915年被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拆除。1949年后,正阳门曾被北京卫戍区占用。1965年经周恩来批示,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得以保留。 2、崇文门 明清地位:走酒车,收税。 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民国时曾有一种著名的香烟叫“哈德门”牌。 崇文门以瓮城左首镇海寺内镇海铁龟著名。 崇文门是走酒车的门,又是收税的地方,凡是过往商人都要在这交税。乾隆时的大贪官和珅就当过崇文门税监。 明末以来,崇文门外是比较热闹的,大小商贩,车水马龙。护城河水清滢,河上架有桥梁,河中游有画舫,两岸种着树

前门外历史街区改造的三种方案

【艺术评论】 前门外历史街区改造的三种方案王海军 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拥有众多历史文化保护片区,每一片保护区、每一个文物单位都是古都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有其自身的独特品质。在整体的名城保护中,需要对不同的对象进行详细分类,根据它们的特性因地制宜地确定保护方法和措施,使它们在统一的古都文化氛围里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一般包含有四种保护对象:保有历史空间尺度和特征的街区结构,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关联的文物建筑,为传统文化内涵提供物证的普通历史建筑群,以及由上述空间及建筑实体共同烘托产生的场所精神。文化多样性在这个层次已经由概念变成了千差万别的实体,每一个保护对象需要不同的保护与利用策略,而策略的制定需要依据,依据的来源则是对保护对象价值的判断与取舍。保护目标制定的正确与否,保护对象利用的恰当与否,都取决于对价值的准确把握,否则,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将走向失败。2004年9月,消失了47年的永定门得以重建,中轴线因恢复了起点而得以完整再现。2008年8月7日,依据民国时的街道风貌改造后的前门大街重新开放。与此周时,前门大街西侧大栅栏片区的几条胡同进行着局部改造,三个保护、改造的历史文化承载体共同构成了北京前门地区的新风貌。在对上述三个对象的改造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态度,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对策,最终呈现在街区中的场所精神自然也就不同,所反映的价值定位值得重新审视o 82NO.3of2009复原性重建——永定门城楼的重建 图11950年拍摄的永定门箭楼,瓮城和城楼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为增加北京外城的防范功能,在城楼外增建瓮城,瓮城墙南面开门洞,与城楼门洞相对应。1644年,李白成的大顺军在被迫退出北京城时,放火焚烧了一些宫殿和城楼。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重修永定门时增建箭楼,同时将城楼规制提高,使永定门成为外城七门中规格最高、最大的一座城门。1950年,为打通北京环城铁路,将瓮城拆除。(见图1)19S7年,为扩充通向永定门外的交通大道,将城楼、箭楼拆 除,原本环绕瓮城的护城河被裁弯取直。从此,北  万方数据

北京古城门的文化解读

北京古城门的文化解读 北京之古城门 北京城门分为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皇城其他三门,宫城四门,现代城门等。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指得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 一、内城九门 “内九外七皇城四”中“内九”指得是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正阳门:正阳门居中,地位是最高的,北京人俗称其为“前门”。专供皇上走“龙车”的门,正阳门又称“国门”。皇上每年两次出正阳门,冬季去天坛祭天,惊蛰到先农坛耕地,都出正阳门。 崇文门:尊崇孔孟教化的意思,俗称“哈德门”,民国时曾有一种著名的香烟叫“哈德门”牌。崇文门是走酒车的门,又是收税的地方,凡是过往商人都要在这交税。乾隆时的大贪官和珅就当过崇文门税监。 宣武门:“武烈宣扬”的意思;元朝称顺承门,一直到清朝初年仍有沿用此称的。因为发音颇似“顺治门”,康熙时曾有一位刚由外省高升到京的御史听到后误以为真叫“顺治门”,立功心切,没做调查研究,贸然上本要求改名,结果被罢官。宣武门外为菜市口刑场,囚车从此门出入,人称“死门”,城门洞顶上刻有“后悔迟”三字。 朝阳门:意思是“迎宾日出”,专走粮车。因为那时没有铁路交通,要完成南方的粮食向北京调运,必须走通惠河,水运到通县。粮食运到通县后再装车进城,走朝阳门进京,朝阳门的城门洞顶上刻有一个谷穗儿。粮食进入朝阳门后,在附近的粮仓中存放,以备用。现在在朝阳门附近还有俩地名“禄米仓”、“海运仓”,就是当年存放粮食的仓库。 阜成门:意思是“物阜民安”,与朝阳门东西两方遥遥相对,专走煤车,因为北京西面的门头沟是产煤之地,京城使用的煤全部由门头沟煤矿供应。运煤进京走阜成门。阜成门的门洞顶上刻一梅花,即表示“煤”的意思。 东直门:东直门和西直门取“民兴教化,东至东海,西至西陲”的含意,走砖瓦、木材车。那时砖窖都设在东直门外,由南方通过通惠河和坝河运来的木材,从此门进入。东直门内还设有一些木材加工厂。 西直门:是东直门的姐妹门,专走水车。城门洞顶上刻着水波纹。因为当时皇帝不喝市内水井的水,而专喝玉泉山的泉水。民国建立后直到溥仪被逐出故宫,每天早上西直门仍然要为给溥仪送水的驴车开门,军阀混战时期竟也没有耽误过,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德胜门:预祝得胜回朝的意思,专走兵车。那时北方多战事,故出兵打仗,一般走德胜门,也取“得胜”回朝之意。 安定门:此门为出兵征战得胜而归收兵之门,取回兵安定之意。另外专走粪车。因地坛附近是北京的主要粪场。 二、外七门 “内九外七皇城四”中“外七”是指东城墙上的七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这些门是为老百姓入城做小买卖、打短工、走亲戚用的。 永定门:永定门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宽42米,南北长36米,瓮城墙顶宽6米。箭楼规制与城楼差距较大,不甚协调;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2.8米,进深一间6.70米,高8米,连城台通高15.85米;南、东、

对北京古城墙保护现状的研究

关于北京古城墙保护现状的调查 ——高一(1)班研究性学习 北京是一座有着千年文化积淀的古城。城墙,作为保护四九城的屏障,在京城历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北京市城墙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城墙的保护有着非常高的政治,文化意义,它体现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底蕴,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劳动成果,更是中国从古代的辉煌到近代的耻辱,再到今天的腾飞的伟大见证。所以,高一(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始了对于古城墙保护现状的研究性学习,旨在为政府维护甚至改善北京现存城墙提供一些建议。为此,我们还在市民中发放调查问卷,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下面,我就来详细的说明一下此次研究性学习的一些结果。 一.北京城墙的历史 北京古城墙已有几百年的历 史。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 沿用于清代至民国,经历了七个 世纪之久,古城墙已不见踪影, 被二环路替代蜷曲在老地方。古 城墙呈“凸”字形,城墙周长60里, 墙基宽24米,墙高8米,全部为 板筑的夯土墙。北京城墙自元代 忽必烈定都后开始修建,但是屡 次毁于战火之中。在明朝伊始, 燕王朱棣入主北京,下令修建城 墙。北京城前就是从这时兴起的。 朱棣成功夺权后,又下令在北京修建皇城。于是,这才有了如今被世人所熟知的紫禁城。从此,北京城墙的规模已基本定下,直至民国初年,其格局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二.北京城墙现状 1.北京的城墙遗存: (1)、东南角楼附近 城墙:位于崇文区崇文门 以东到东便门一带有一段 保存最完整,且长度最长 的北京内城城墙,外加一 处箭楼——内城东南角 楼。 (2)、西南城角附近 城墙:位于西城区西二环 西便门桥附近,是北京最 早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的城墙遗址,里面

老北京城门

老北京城门 外城七门之一,东便门,是北京外城东南端的一座小城门,位于北京城墙东南端角楼旁边,东便门是北京保存下来的城门之一,主要由城楼和箭楼组成。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卫,保障北京城的安全,修筑了包围南郊一面的外城,在外城的最东端修建了东便门。 外城七门之一,广安门,为外城唯一向西开的门,与广渠门相对。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三间通宽13.8米;进深一间,通进深6米;高17.6米;楼连城台通高26米。 外城七门之一,广渠门,北京外城城墙东侧的唯一一座城门,曾称大通桥门,又称沙窝门。广渠门是老北京城门中比较简朴的一个,建于明朝的嘉靖三十二公元年(1555年),主要包括广渠门城楼、箭楼和瓮城,与北京外城西侧广安门相对称。 外城七门之一,右安门,原是北京外城的七门之一,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建成,现无存。右安门位于宣武、丰台两区交界处,现在的右安门立交桥位于南二环中部,东通开阳桥、西达菜户营、北通樱桃园、南达翠林小区。成了北京城南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外城七门之一,左安门,北京外城南侧三个城门之一,位于永定门东面。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灰筒与顶;面阔三间,通宽16 米,进深一间,通进深9米,高6.5米,楼连城台通高15米;瓮城呈半圆形,东西宽23米,南北长29米。

外城七门之,永定门,位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是老北京外城7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时期,共跨越了明、清两代。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永定门于1957年被拆除,现存城楼为2004年重建。 内城九门之一,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是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元为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字 内城九门之,安定门,元称安贞门。此门为出兵征战得胜而归收兵之门,京都九门中有八门瓮城内建筑关帝庙,唯安定门内建真武庙,在诸门中独具一格,从1924年拍摄的照片看,建筑整洁,布局精练. 内城九门之一,西直门,自元朝开始就是京畿的重要通行关口。西直门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古今闻名的地方。元代为大都城和义门所在地,明清时为京师内城九门之一,是除正阳门外规模最大的一个城门。另外,西直门还是明清两代自玉泉山向皇宫送水的水车必经之门,因此有“水门”之称。

老北京内城九门和外城七门的来历(看完真长知识,建议让孩子都看看)

老北京内城九门和外城七门的来历(看完真长知识,建议让 孩子都看看) 老北京的城门,分为内城九门和外城七门。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外城七门:永定门 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老北京城门示意图 一、内城九门正阳门,图4-1正阳门城楼南面的全貌,是1916年之后不久从箭楼向北拍摄的。左右城墙上各辟两个门洞,是城门改造的工程项目之一。东门洞直通户部街,西门洞直通刑部街。工程于1916年完工。正阳门面阔7间,齐城平台宽50米,进深24米,通高42米,重檐三滴水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瓮城巨大,呈弧形,宽108米,深85米,四面各辟一门。正阳门,图4-2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原名丽整门。因其位于紫禁城的正前方,又有“前门”之称。正阳门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与正阳门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五百年来,正阳门饱经沧桑,几毁几修,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城楼上有

北京民俗民览馆。 正阳门箭楼,图4-3正阳门,图4-4据资料记载是在1956年,城墙以北的顺城街来了大批的民工,那里传出了推土机的轰鸣声和劳动号子声。这条不很宽的大街被自西向东掘开了一条两丈多深的大沟,并排埋上了两根很粗的“洋灰管”。这个在当时被认为是很大的工程一直到1957年国庆节前才完工,东西顺城街由原来的石子路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后来才知道,这个工程叫做“前三门污水截流工程”,是人民政府为还清城墙南的护城河而修建的。目的是将原内城的生活污水截流到西便门以东去,防止污染护城河。 崇文门,图3-1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崇文门以瓮城左首镇海寺内镇海铁龟著名。此外崇文门税关之苛也使外埠客商望门生畏。“崇文铁龟”名遍响京都。走酒车,城外是酒道,当年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进北京自然要走南路。运酒的车先进了外城的左安门,再到崇文门上税。 崇文门,图3-2 宣武门,图3-1图为1954年从南向北拍摄的宣武门南侧面。宣武门城楼面活五间,通宽32.6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3米;楼连台通高33米;重楼重檐,歇崇山峻岭式灰筒瓦绿互谅互绿琉璃瓦剪边。瓮城南北长83米,东西宽75米;西墙辟券门,其上为闸楼。瓮城南墙城台之上为箭楼,箭楼面活七间,通宽36米;通进深21米,连台通

(精品)老北京城门的故事

内九外七皇城四 北京人老话儿说的“内九外七皇城四”指的是内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门。 “内九——指的是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东城——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明代称为崇仁门,是过往运送柴炭车的,也叫做柴道。镇门之宝外有铁塔,内有一座石雕的药王爷像。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标志是瓮城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它是北京的粮门,多走粮车。 南城——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别称哈达门。“崇文”是崇敬文化的意思,进北京赶考的举人要进崇文门,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两座城门并列东西,是取“左文右武”、“文治武安”的涵义。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得名,正阳门又叫前门,因为它位于皇城的正前方,所以又称前门。标志是瓮城里的金身关帝庙。北京城

的城门都各有一座庙,而唯独正阳门有两座,其中金身关老爷最为灵验。是皇帝出入之门,平民不能走,只能走两旁的月门。 宣武门:宣武”是宣扬武威的意思。元代称顺承门,也叫顺治门,标志是报时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车。,死囚从此门押出,拉到菜市口斩首。出殡走宣武门。 西城——阜成门:元代称平则门。标志是瓮城墙壁上刻着一朵梅花,多走煤车。阜成门也叫“惊门”,有“公正”的意思。 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标志是瓮城上有一块刻着水纹的石头,多走水车。 北城——德胜门:军队凯旋时从此门入城,多走兵车。德胜门也叫“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仁义之师要从此门出入,因此此门多出入兵车。 安定门:军队出发从此门出城,镇门之宝是真武大帝,多走粪车。安定门也叫“生门”,有“丰裕”之意,所以皇帝要从此门出去到地坛祈祷丰年。其他八座城门的瓮城内都建有关帝庙,惟独安定门瓮城内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庙,真武大帝于是成为镇门的宝物。安定门外的粪场比较多,所以粪车多从安定门出入。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内九外七皇城四”中“皇城四”指的是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这四扇门是为城里的文武百官进出宫廷用的。 宫城四门:为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在今天看来,内城不止九门,由于社会发展,目前已有12门了。新增的三个城门是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其中和平门开于1926年,原称新华门,因与中南海新华门重名,遂改名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开于上世纪40年代,日伪时期,东为启明门,西为长安门,因具侵略性质,1945年改名为复兴门、建国门。二门的命名是根据当时流行于校园的歌曲:“……建国一定成功、民族必定复兴,中华康乐无穷,”中“建国”、“复兴”二词得来的。然而二门只是简易豁口而已,并无城楼。建国门、复兴门:当时在内城对着长安街的东西城墙上各开了一个豁口,东边叫启明门,西边叫长安门。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改名并修建了城门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