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奥巴马对华政策共26页
浅析奥巴马对华政策28页PPT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8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浅析奥巴马对华政策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浅析奥巴马对华政策

(二)、美国政府将会继承美国政治传统,继续高举“人权”、
“民主”大旗,重新树立美国的道德权威。冷战后的美国历届政府 都将“民主”、“人权”视为外交政策的旨归。这一方面是由于美
国的自由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美国外交政策在一定程度
上正是因为继承和发展了自由主义思想而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延续性;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高举“民主”、“人权”大旗树立自身的道德
2008年10月29日写给美国全国纺织业组织理事会的信中,提出中国 必须改变贸易政策,并指责中国有意压低人民币汇率,导致中国巨
大的对美贸易顺差。近年来,布什政府顶住来自工商界的片面要求,
在每年发布的外国货币政策评估报告中,都拒绝把中国列为操控货 币的国家。奥巴马的上述言论是从布什政府有关立场上的后退。事
二
奥巴马的对华政策
一、第一任期(2009--2012)
二、第二任期(2013--2016)
一、美国对华政策描述(2009--2013)
(一)、美国政府将会以更加积极、务实的态度发展对华关系。 无论是奥巴马总统还是克林顿国务卿都表示,美中关系是当今世界 尤为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处理好两国之间的关系对于美国的未来 至关重要。美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政治 领域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克林顿国务卿在访华过程中,强调“希 望人权、台湾和西藏问题不会妨碍其他更广泛问题的解决”,并且 在即将离京回国之时,向中国政府表示,希望中国政府继续增持美 国国债。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 一贯注重实用、效率的美国政府将会充分展开与中国在诸多领域内 的合作,以共同应对挑战。
相形见绌。如果中国政府出于经济或政治的原因停止购买美国债券,
甚或抛售美国债券,这对美国金融危机、经济衰退无异于雪上加霜,
奥巴马对华政策

奥巴马在成功连任美国总统后,为振兴美国经济、维护全球战略利益,以及稳定日趋严峻的亚太安全形势,在对华政策上作出调整。
中国因素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也使美国对华政策面临更多的问题,中美关系也需要重新找到平衡。
经历了起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也大有提升,从此,中国不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有成为世界新一极的趋势,这使得作为现阶段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不再是高枕无忧了。
世界各国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亚太地区是21世纪的希望,美国日益重视亚太地区,奥巴马连任后自称是“美国第一任太平洋总统”并提出要“重返亚洲”。
这说明美国的战略中心从中东转移到了亚太地区,也是世界的权势东移的结果。
究其原因,源于中国的强势崛起,一个没有中国的亚太地区是不可想象的。
美国战略中心的东移,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意识形态等全方位多领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整体性。
可以看出,中美关系对美国来说不再是单纯的外交问题,美国各行各业逐渐感觉到了“中国因素”的影响。
中美关系呈现出了“合作内容更多,竞争态势更强”的特点,既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上“遏制”与“合作”并存,奥巴马对中国的基本定位是:在政治上,中国是潜在的对手和威胁;在经济上,中国是发展伙伴和竞争对手;在军事上,中国是美国潜在的敌人。
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现阶段的战略目标并不是卷入与中国的军事冲突进行全面对抗,围堵中国的战略是不变的。
长期以来,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两国在国际和双边事物中,既有接触、合作、对话也有分歧、矛盾和对抗。
目前,这两个大国是战略上的对手,但两国的繁荣和发展又离不开彼此。
中国和美国不是敌对国,但也不是同盟国,这两个国家的关系,是世界第一和第二的关系,在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相互握手,而有损于自身利益时互不理睬。
中美关系虽然有众多问题和摩擦,但谁也离不开谁,放弃对方。
而两国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也会限制两国发生正面的冲突和对抗的可能性。
奥巴马巧实力政策对华影响

浅谈“巧实力”政策对中美关系的影响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政府上台后,面临严峻的内外形势,在外交领域推出“巧实力”战略,经过近一年的宣传与实践,已逐渐明朗起来,将成为未来几年美国对外关系的指导理念,因此备受关注。
“巧实力”概念最早是由一些美国学者提出并加以充实的,后由希拉里提出,针对的是布什的新保守主义的外交政策,即片面强调硬实力的侵略性单边主义战略。
布什的战略不仅让美国实力受损严重,也使美国形象急剧下滑,美国外交政策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
“巧实力”战略的涵义,简单地说,就是为了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目标,美国政府必须软硬兼施,文武并用,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手都要用,两手都要硬,不能顾此失彼,只偏重硬实力,忽视软实力。
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提供全球福利是关键;第二,美国应输出希望而不是恐惧;第三,巩固传统盟友,赢得新伙伴;第四,从国内改革做起。
“巧实力”战略是针对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正在下降、新国际挑战、美国力量的优势和不足、一些新兴国家正在崛起的现实,在总结冷战经验基础上提出的。
从奥巴马正式就职以来的美国外交政策宣示和已经采取的各种外交措施看,“巧实力”战略对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在布什总统的“外交政策遗产”中,先是波折不断后是全面接触的中美关系是一个难得的亮点。
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奥巴马政府的“巧实力”外交战略对中美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首先,对中美关系做出了新的定位,界定为“共同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关系”,并认定这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2009年4月1日,奥巴马总统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英国伦敦出席20国集团金融峰会期间举行双边会晤,提出构建21世纪积极、合作和全面的中美关系,保持并加强各个层次的交流。
2009年7月,奥巴马总统在美中战略和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提出,美中关系将塑造21世纪,其重要性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种双边关系。
中美伙伴关系必须基于这一现实。
奥巴马的对华政策

奥巴马阵营10月8号推出新广告,指控罗姆尼过去创立的私人投资公司贝恩在2007年与2008年间曾经与华为合作,投入22亿美元的资金竞购一家美国公司3COM,当时布什政府对此十分关切并且拒绝批准这一项收购计划,对此奥巴马阵营批评罗姆尼将利益放在国家安全之上。 无独有偶。奥巴马政府并不是第一次以“国家安全”为由大打中国牌。近期,三一重工集团关联美国公司Ralls被阻止在俄勒冈州美国海军一个试验基地附近修建风电场。美国政府认为,风电场可能危及国家安全。9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发总统禁令,勒令Ralls在90天内将俄勒冈州的4处风电场出售,在14天内将所有设备和建筑清除干净。奥巴马还称,政府有权质询Ralls的员工和顾问,以及调查该公司在美国境内的文件和电脑纪录,确保他的命令得到彻底执行。这是1990年以来美国总统首次下令阻止一项投资项目的继续进行。 奥巴马在声明中称:“有可信的证据表明,(Ralls)已采取的行动可能威胁了美国的国家安全。”但是,奥巴马的声明没有就此公布更多的细节。 同时,在电视辩论上,奥巴马握着手中的中国牌发起了攻势:一是调动传媒把罗姆尼描绘为把美国的产业工作输送到中国的“罪魁祸首”,二是动用总统的权力与中国打贸易仗。 9月12日,奥巴马竞选团队利用社交媒体引用中国新华社的一篇批评罗姆尼的文章,告诉选民说,连中国人都说罗姆尼在中国赚了大钱,引起美国舆论大哗。 9月17日,奥巴马在摇摆州俄亥俄竞选时宣布将中国政府补贴汽车零件出口和对美国汽车横征关税的做法提交国际贸易组织仲裁。奥巴马总统在宣布这一决定时告诉选民,他在任不到4年,对中国执行贸易制裁的次数超过布什总统8年的总和。 与此同时,共和党党内的一些大佬和支持罗姆尼的跨国公司对罗姆尼上任头天就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的誓言开始表示怀疑,并忧心忡忡。
奥巴马当选显得对华不利

不利的论据(1)论据:奥巴马连任不利中美贸易奥巴马获得连任已成定局,他仍会以美国利益最大化为使命,所以不用幻想能够对中国更加友好。
为此中国已经付出了巨大代价:奥巴马任期内,对中国提出的贸易诉讼案增加了一倍,世界500强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也陷入尴尬。
自9月美国推出QE3以来,美元走低,全球热钱大规模流入香港,押注人民币资产,内地经济也面临热钱的再次洗劫。
(2)奥巴马代表民主党,民主党要求采取更多的贸易保护措施以维护美国工薪阶层的工作机会,这会对中国的对美出口贸易产生消极影响。
奥巴马主张提高税收、扩大医疗保险,主张保护社会中下层百姓的利益。
这些措施可能会增加美国企业负担,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
低迷的美国经济,对有巨大的对美贸易顺差的中国经济而言可能不利。
(3)中美关系老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又浮出水面。
北京的专家均认为,台湾、西藏、知识产权及经贸摩擦等老问题将继续影响中美关系。
而随着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美国在太空、网络及电子等领域也将不断给中国设置门槛。
此外,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也触及到美国的神经。
刘飞涛说,“美国人自己心里非常清楚,目前还能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的军力处于世界第一。
美国在未来还将持续拿中国军费‘不透明'说事。
”(4)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力的话说,虽然中国没有正式表明希望这两人谁当选美国总统,但事实上中国更喜欢罗姆尼当选。
他说,共和党人更看重经济发展,更看重对外贸易,更看重效率和资本主义,他们不大可能采取强硬措施压中国削减碳排放,而民主党人更倾向于照顾美国穷人的利益,他们希望保住国内的就业岗位。
沈丁力还说,罗姆尼当选后不会真的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他将成为中国最好的朋友,因为他不会将自己的这一威胁兑现。
(5)笔者认为,情况并非如此。
如果罗姆尼真的能够当选的话,对中国来说总体上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这是因为:其一,罗姆尼不但对华强硬,对俄罗斯也很强硬。
他曾指出,如果赢得总统选举,他将在部署反导系统问题上对俄罗斯采取强硬立场。
奥巴马对华措施

奥巴马对华措施简介这篇文档将会探讨奥巴马政府对华措施的背景、目的以及影响。
我们将会分析奥巴马政府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并深入了解奥巴马对华措施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背景奥巴马政府时期是中美关系的重要时期,该时期有着许多关键事件。
其中包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经济崛起以及中美在南海的争议等。
这些事件为奥巴马政府制定对华措施提供了背景。
目的奥巴马政府对华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调整中美关系和解决双方在经济、贸易、人权和安全等领域的分歧。
奥巴马政府希望通过对华政策的变革,建立一种更加平等和互惠的双边关系。
奥巴马对华措施的主要内容1. 经济和贸易政策奥巴马政府在经济和贸易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合作,推动双边贸易的发展;•扩大美国在中国的投资,并鼓励中国在美国的投资;•设立经济对话机制,加强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减少盗版和侵权行为的发生。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促进中美贸易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稳定和繁荣的经济环境。
2. 人权和民主政策奥巴马政府在人权和民主政策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支持中国的改革和开放进程,鼓励中国在人权领域的改进;•对中国违反人权的行为提出批评和抗议;•支持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加强与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奥巴马政府的人权和民主政策的目的是推动中国的人权和民主改革,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安全和地区问题奥巴马政府对华措施还涉及到安全和地区问题。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与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合作,共同推动朝鲜实现无核化;•加强与中国在伊朗问题上的合作,共同推动伊朗履行其国际义务;•加强与中国在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上的合作。
这些措施旨在加强中美在安全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奥巴马对华措施的影响奥巴马对华措施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一些影响包括:•加强了中美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促进了双边关系的发展;•通过对中国的人权和民主问题提出批评,引起了中国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在安全和地区问题上加强了中美之间的合作,有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奥巴马对华政策分析

奥巴马对华政策分析陈静静11政治学与行政学学号:110403003摘要: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奥巴马连任成功,在其过去执政的四年里,对华政策褒贬不一。
再次当选,奥巴马对华政策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
不光影响着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更是对世界经济。
政治与和平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对华政策、台湾问题、贸易问题、互利共赢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奥巴马再次当选总统。
在这次大选中,对华政策成为双方唇枪舌战的主要内容。
从08年奥巴马第一次当选美国总统时候,其对华政策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从其执政的过程来看,奥巴马对华政策实际上是有着不断调整的,但又大体维持着总的方针未变。
奥巴马对华政策有了那些变化,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变化,又有什么原则是一直坚持的?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布什政府的强硬,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相对温和。
他也十分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在其上任的第一年便对中国进行了访问,这是第一位在任期的第一年便对中国进行访问的美国总统。
并且访问日期维持了四天,而对于美国的一贯盟友日本的访问,仅仅一天而已。
奥巴马本人更曾经说过:我与中国特别有缘。
然而,其实无论谁当选成为美国总统,对华政策的根本出发的还是基于对于美国的利益的考虑。
奥巴马对华政策也不可避免的在执行中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尴尬处境。
台湾问题仍然是中美关系中最为核心、最为敏感的问题。
奥巴马政府在对台问题上,做出的声明是反对两个中国论,这看似是支持大陆与台湾关系进一步改善。
可是事实上,美国政府继续遵行《与台湾关系法》,在对待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克林顿国务卿在访华前夕曾明确表示,美国不会放弃对台湾的义务,美国将继续对台军售。
而奥巴马在竞选时候曾经称如果当选会积极推进与中美关系,与中国发展建设性的关系。
不会将中国妖魔化。
可是而后,他又表明,中国既是美国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
近期内甚至频频出现“中国威胁论”“中国高傲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