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普通心理学》:感觉的规律

⼀、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依从性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我们⽣活的这个环境存在许多刺激,但并不是所有刺激都能引起我们的感觉。
例如落在我们⽪肤表⾯的灰尘、频率⾼于20 000赫兹的声⾳、0级静风(风速⼩于0.3⽶/秒)、专注听课时旁边同学轻微的翻书声、菜市场⾥两个陌⽣⼈的低语等,我们觉察不到。
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其强度必须是适宜的。
感觉强度依赖于刺激度,⼼理学⽤感受性、感觉阈限来说明⼆者的关系。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
感受性⼀般⽤感觉阈限来度量。
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
感受性越强,感觉阈限越⼩;感受性越弱,感觉阈限越⼤。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例关系。
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最⼩刺激强度的能⼒。
绝对域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可以⽤绝对阈限来衡量。
绝对阈限的值越⼩,则绝对感受性越⼤;绝对阈限的值越⼤,则绝对感受性越⼩。
⽤公式表⽰为:E=1/R其中,E为绝对感受性,R为绝对感觉阈限。
不同感觉的绝对阈限是不同的,同⼀感觉的绝对阈限也会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有机体的状况⽽有所不同。
3.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差异量的能⼒叫做差别感受性。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差别量叫做差别阈限。
差别感受性可以⽤差别阈限来衡量。
差别阈限的值越⼩,则差别感受性越⼤;差别阈限的值越⼤,则差别感受性越⼩。
1830年,德国⽣理学家韦伯(E.H.Weber)研究差别阈发现,差别阈限值与原有刺激量之间的⽐值在很⼤范围内是稳定的,即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对两个刺激物之间的差别感觉,不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来决定的,⽽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值来决定。
这就是韦伯定律。
例如,对于50克的重物,如果其差别阈限是l克,那么该重物必须增加到51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些;对于100克的重物,则必须增加到102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些。
普通心理学重点整理1

第六章感觉1、感觉: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
即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2、感觉阈限;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
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4、绝对阈限: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心理学家通常把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那个刺激值规定为绝对阈限。
5、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6、韦伯常数:K=ΔI/I 其中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差别感觉阈限。
K 为一个常数称为韦伯分数。
这个公式叫韦伯定律。
7、费希纳定律:S=KlogR+C,这里,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和C均是常数。
感觉的大小是刺激强度的对数函数,即当刺激强度按照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数级数增加8、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9、暗适应:一种视觉适应,比如晚上从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时,开始我们的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一段时间后就能够分辨出黑暗中的物体了10、光适应:一种视觉适应,比如由漆黑的室外走到明亮的室内时,开始就感到炫目耀眼,什么都看不到,后来就能清楚看清了11、感觉后效: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12、感觉的基本规律,举例说明:①感受性和感觉阈限②感觉的一般特征⑴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⑵感觉对比:从同一张灰纸上剪下的四个小的正方形,分别放在不同背景纸上,由于背景的灰度不同,感觉对比的效果也不同。
⑶感觉的相互作用:听觉影响痛觉温度觉影响味觉⑷联觉:红橙黄暖色调;蓝青绿冷色调⑸感受性的发展和补偿:③感觉后效④感觉对比分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先后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13、除视觉和听觉外,还有哪些感觉?各有什么特点:(1)皮肤感觉①触压觉——触觉与压觉②温度觉——冷觉与热觉(2)痛觉(3)嗅觉和味觉(4)内部感觉(机体觉)(5)运动感觉(动觉)(5)平衡感觉(静觉);(6)内脏感觉—饥、渴、痛、温等机体状态的感觉第七章知觉1、知觉: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2、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人对物体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3、空间知觉:是物体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

色弱
色觉异常 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 全色盲
大多由遗传原因造成: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
33
五、听觉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
声波:20~20000赫兹
(三)听觉的特性 音调——频率 响度——振幅 音色——波形
34
(二)听觉器官 耳廓、外耳道、内耳 声波→科蒂氏器官→颞上回
35
六、其它感觉 嗅觉:(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味觉: (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
神经元的功能 • 接受刺激(信息) • 传递信息 • 整合信息
神经元的分类
• 感觉性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 中间神经元
12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它包括躯体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及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三、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 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四、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
边缘学科
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 相结合的产物。
4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德国 心理学家冯特 1879 年 在莱比锡大学 建立世 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 标志。
下丘脑: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 ,调节 内脏器官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16
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 大脑外层叫大脑皮层,分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四个部 分。
17
根据机能不同,大脑皮层又可分为 皮层感觉区、皮层运动 区、皮层联合区。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大全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第一单元感觉概述感觉的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的种类:按照刺激源于身体的外部还是内部,可分为: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包括触觉温觉和冷觉痛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机体觉又包括内脏感觉,它包括饿、渴、窒息、性、恶心、疼痛等)第二单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及种类: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觉阈限低的很弱的刺激就能感受到,其感受性高,感觉阈限高的,需要强的刺激才能感受到,其感受性低,感觉阈限和感受性成反比!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表示绝对感受性,下限和上限;差别感觉阈限: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又叫最小可觉差(j.n.d.),表示差别感受性,值越小,说明差别感受性越强;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韦伯定律说的是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公式△I/I=K.△I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是一个常数,(k这个常数叫做韦伯常数,或者韦伯分数)韦伯的实验结果证明,要觉察重量上的变化,增加或减少的重量需要达到原来重量的1/52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在下限附近韦伯分数增高,在上限附近韦伯分数下降。
费希纳定律是的感觉的强,度和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公式S=KlgR.只适用于中等强度刺激。
费希纳结果发现,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不是刺激的物理量增加一个单位的时候,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也增加一个单位。
第三单元感觉现象感觉现象包括:1,感觉适应:在外界持续的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暗适应:慢,30-40分钟(视紫红质分解快,合成慢)光适应:快,一两分钟保护暗适应:红色的眼镜,在波长620 nm以上的红光下,视紫红质不会分解2,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像。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题库及答案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概念练习题】
1.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
A. 知觉的理解性
B. 知觉的选择
C. 知觉的恒常性
D. 知觉的整体性
2.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
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
C.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D.差异觉察能力
3.晚上进入漆黑的房间开灯时,感觉变化是()。
A. 感受性下降
B. 感受性提高
C. 感觉阈限降低
D. 暗适应
4.感觉阈限可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两种。
大家快来检测一下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概念知识点掌握了吗?如果知识点还
没有完全掌握,请看相关心理学知识点: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概念
【练习题答案】
1、A。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2、C。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3、A。
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称之为明适应。
与明适应相反,暗适应是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4、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
上文,是闽试教育根据红宝书《2021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综合高分题库》内的题目抽取出一些供大家练习巩固知识点。
让我们一起加油,走向更好的明天。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2011年大纲]:1.认知发展与教育(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6)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感觉和知觉的规律(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可以说是感觉的敏锐程度。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是衡量感觉的一个尺度。
感受性有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分别用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来衡量。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感觉是由刺激物引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除刺激物性质要适宜外,刺激还必须达到适当的限度。
如:手表、尘埃对人的刺激。
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绝对感觉阈限,而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就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
即感觉阈限的值越小,说明感觉性就越高。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在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尽管刺激强度又发生了变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强度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
如:在原有100克重量中再加上1克,人们感觉不出它的变化,一定要加上3克或更多一些,人们才能觉察出前后的两种重量的差异。
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而这种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也成反比关系。
早在十九世纪前半叶,德国心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如果以I表示原初刺激的强度, I表示刺激强度的增加量,那么,在一定的范围内,则有如下关系式:II这就是韦伯定律。
K是个常数,当I的大小不同时, I 的大小也会不同。
作用:感觉性和感觉阈限的研究,对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课件

05 差别感觉阈限的实验研究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刺激条件下, 个体对微小差异的感受
性。
实验对象
选取一定数量的被试者 ,要求年龄、性别、身
体状况等特征相似。
实验材料
准备不同类型和强度的 刺激源,如声音、光线
、触觉等。
实验方法
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 通过比较刺激差异来测 量被试者的差别感受性
。
实验过程
行为心理学
差别感觉阈限可以用来研究行为与 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例如情绪、 动机等。
在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神经生理学
差别感觉阈限与神经系统的功能 和结构有关,有助于理解神经信
号的传递和编码机制。
生理心理学
差别感觉阈限与生理心理学的关 系密切,可以用来研究身体状态
对心理感知的影响。
医学研究
差别感觉阈限在医学研究中具有 重要应用,例如疼痛感知、药物
04 差别感觉阈限的影响因素
年龄与差别感觉阈限
年龄与听觉阈限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听觉阈限呈上 升趋势。儿童和老年人的听觉阈限相 对较低,而中年人的听觉阈限则相对 较高。
年龄与视觉阈限
视觉阈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 。老年人由于眼球结构和视网膜功能 的退化,对光的敏感度降低,视觉阈 限升高。
性别与差别感觉阈限
平均误差法
通过比较实际刺激与标准 刺激的差异,求出平均误 差,再根据平均误差求出 阈限值。
信号检测论方法
敏感度指标
衡量被试者对信号的敏感程度, 包括击中率、虚报率等。
判断标准指标
衡量被试者对信号和噪音的判断 标准,包括β值、λ值等。
反应时间法
01
通过测量被试者对刺激的反应时 间,来间接推断被试者的感受性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备考方式:客观题备考,常考题型为例子反选和定义反选。
这个知识点涉及到3对词汇,我们一一介绍,首先来看一下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人要产生感觉需要两个条件。
比如我听到一个声音,首先需要有声音,这是外界刺激,涉及到的是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其次,我必须有听觉,如果我是个聋子,不管声音多大,都听不到声音。
听觉指的是机体的感觉能力,涉及到感受性的问题,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其次,我们再来看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那么,是否只要有声音,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呢?不一定。
比如,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大约在20HZ~20000HZ之间。
假设我呈现一个15HZ的声音给你听,你会告诉我没有声音,然后我继续增加声音频率,18HZ、19HZ,你还是觉得没有声音,一直到我增加到20HZ 时,你可能会觉得,刚刚听到一点声音。
在这个例子里,20HZ就是你的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而你对20HZ的感觉能力就是绝对感受性,指有机体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现在,你已经听到有声音了,我又给你一个新的任务。
我给你呈现两个声音,让你来判断两个声音是否一样。
其中一个仍然是20HZ的声音,另一个我从21HZ开始逐级增加。
当两个声音刺激相差很小时,你会觉得两个声音一模一样。
但是随着两个声音频率差别越来越大,在某一个频率的时候,我们假设是25HZ,你会告诉我这两个声音不一样了。
在这里,25HZ-20HZ=5HZ就是我们说的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
量。
而你对这5HZ的感觉能力,就是差别感受性,指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3对词汇。
那么,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是正比还是反比呢?我们来对比一下人和狗的听觉。
狗的听觉很灵敏,表示它的感受性高,而感觉阈限是低的;相比而言,人的感受性要低一些,感觉阈限高一些。
所以,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是反比关系。
最后,我们来做一道题检验一下:50个人的大合唱,增加5个人之后,我们觉得声音变大了。
这5个人指的是?对,就是差别感觉阈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