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凝胶电泳
《双向电泳技术》课件

高通量
该技术可以同时分离大量蛋白质,提高了实 验的通量。
高稳定性
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实验结果重复性 好。
缺点
实验周期长
双向电泳技术的实验周期较长 ,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
。
对样品要求高
该技术需要大量的起始样品, 并且对样品的纯度要求较高。
对实验条件要求严格
双向电泳技术的实验条件较为 苛刻,需要精确控制实验参数 。
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总结词
双向电泳技术为药物研发提供了高通量和高效率的蛋白质分离手段,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药物靶点和筛 选候选药物。
详细描述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双向电泳技术可用于分析药物对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从而发现药物作用的靶点 。此外,通过比较不同物种或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谱,可以发现潜在的药物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和候选药物。
应用领域的拓展
疾病诊断与治疗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疾病相关蛋白质,为疾病诊断 和治疗提供依据。
药物研发
通过双向电泳技术筛选药物作用靶点,加速新药研发 进程。
生物工程与农业
在生物工程和农业领域中应用双向电泳技术,优化生 物过程和育种。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标准化与规范化
建立双向电泳技术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实验 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CHAPTER 02
双向电泳技术的实验流程
样本制备
01
02
03
样本选择与处理
选择适当的组织或细胞样 本,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提 取蛋白质。
蛋白提取
使用适当的缓冲液和试剂 ,从样本中提取蛋白质。
蛋白定量
使用蛋白质定量方法,确 定蛋白质的浓度。
蛋白质提取
溶解蛋白质
双向凝胶电泳

双向凝胶电泳(2-DE)双向凝胶电泳的原理是第一向基于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用等电聚焦分离,第二向则按分子量的不同用SDS-PAGE分离,把复杂蛋白混合物中的蛋白质在二维平面上分开。
近年来经过多方面改进已成为研究蛋白质组的最有使用价值的核心方法。
分离蛋白质组所有蛋白的两个关键参数是其分辨率和可重复性。
在目前情况下,双向凝胶电泳的一块胶板(16cm×20cm)可分出3~4千个,甚至1万个可检测的蛋白斑点,这与10万个基因可表达的蛋白数目相比还是太少了。
80年代开始采用固定化pH梯度胶,克服了载体两性电解质阴极漂移等许多缺点而得以建立非常稳定的可以随意精确设定的pH梯度。
由于可以建立很窄的pH范围(如0.05U/cm),对特别感兴趣的区域可在较窄的pH范围内做第二轮分析,从而大大提高了分辨率。
此种胶条已有商品生产,因此基本上解决了双向凝胶电泳重复性的问题。
这是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
第二向SDS-PAGE有垂直板电泳和水平超薄胶电泳两种做法,可分离10~100kD分子量的蛋白质。
其中灵敏度较高的银染色法可检测到4ng蛋白,最灵敏的还是用同位素标记,20ppm 的标记蛋白就可通过其荧光或磷光的强度而测定。
用图像扫描仪、莱赛密度仪、电荷组合装置可把用上述方法得到的蛋白图谱数字化,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去除纵向和横向的曳尾以及背景底色,就可以给出所有蛋白斑点的准确位置和强度,得到布满蛋白斑点的图像,即所谓“参考胶图谱”。
蛋白质组研究的主要困难是对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出来的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最常用的方法是先把胶上的蛋白印迹到PVDF(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膜上后再进行分析,确定它们是已知还是未知蛋白。
现在的分级分析法是先做快速的氨基酸组成分析,也可先做4~5个循环的N末端微量测序,再做氨基酸组成分析;结合在电泳胶板上估计的等点电和分子量,查对数据库中已知蛋白的数据,即可作出判断。
双向凝胶电泳的图像分析ppt课件

• 所有点的含量通过单个点的光密度值比上 胶上所有点光密度值
• 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是否合理决定着图像 分析数据统计学分析的可靠性。
第五节 凝胶配比分析
一、原因 通过多次凝胶电泳的结果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就
需要进行不同凝胶间斑点的配比分析。 包括:凝胶的匹配和斑点的比较 匹配的目的是为了对已经进行了点检测的凝胶之
二、算法
是对凝胶中的蛋白质的斑点经扫描后获得的数 据,进行检测、评判和定量分析的过程。
原理:是以每一个像素点为中心构建算子,然 后比较算子中心与边缘的吸光度,如果中心与边 缘的强度相比足够大,则此像素点被认为是某蛋 白质点的一部分,如此重复对每一个像素点进行 搜索,最终构建该凝胶的图谱。
高斯拟合和高斯拉普拉斯变换斑点检测法。
四、比较
第六节 数据分析
涉及到质的准确性评估,量的确定,表 达中的定量变化
第七节 数据呈递
每个蛋白质斑点应该有一个相对分子质 量(Mr)和等电点(pI)。因此利用某些特征 的蛋白质斑点(参考胶上的斑点),一种Mr /pI晶格形式就覆盖在凝胶上,从而推测Mr /pI值。这些蛋白质斑点是已知蛋白质,并易像素为基础、 具有不同灰度强弱和一定边界方向的斑点的电脑信号。
典型流程:
• 凝胶图像的扫描: • 图像加工: • 斑点检测和定量: • 凝胶配比: • 数据分析: • 数据呈递(report) • 2-DE数据库的建立:
第二节 双向凝胶电泳图像采集
第四章 双向凝胶电泳的图像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图像分析工具
1.硬件设备: 一定的电脑配置,Pentirm 166处理器,64M 内存,3G硬盘,1024*768分辨率 ,256色, SCI接口,windows操作系统
双向凝胶电泳实验方法

双向凝胶电泳实验方法实验方案1.样品制备(Sample preparation)1.1仪器高速离心机1.2试剂NS(制备好的);Citrated human plasma ;溶解缓冲液(9M 尿素,4 , CHAPS,2 , IPG 缓冲液,40 mM DTT,40mM Tris-base) 1.3样品处理方法1).吸取适量的制备好的NS加入到Citrated human plasma 中,在温度为37°下孵化5min。
NS与血浆的加入比例为0.6:8ml。
2)孵化后,将样品高速离心,离心转速为,时间为。
3)除去上清液,将沉淀的纳米球再混悬于0.05M,pH7.4的磷酸缓冲盐中,再次以上次条件离心,本步骤重复三次。
4)将离心后收集到的总蛋白溶解于溶解缓冲液(9M 尿素,4 , CHAPS,2 , IPG 缓冲液,40 mM DTT,40mM Tris-base)。
2.第一相等电聚焦(IEF)2.1固定化 pH 剃度胶条的水化(IPG strip rehydration) 2.1.1仪器IPGphor2.1.2试剂水化液(8 M 尿素,2 % CHAPS,15 mM DTT 和 0.5 % IPG 缓冲液) 水化液需当天新鲜配制2.1.3实验步骤A. 加样品溶涨1).用样品溶解缓冲液(9M 尿素,4 , CHAPS,2 , IPG 缓冲液,40 mM DTT,40mM Tris-base)溶解样品。
蛋白质上样浓度(Q:如何确定上样浓度,)不要超过 10 mg/ml,否则会造成蛋白质的集聚或沉淀。
2).吸取适量(见下表1)含有样品的水化液放入标准型胶条槽中,为确保样品充分进入胶条中,不要加入过量的水化液。
表1 IPG胶条所需水化液体积3).去掉 IPG 胶条的保护膜,胶面朝下,先将 IPG 胶条尖端(阳性端)朝标准型胶条槽的尖端方向放入胶条槽中,慢慢下压胶条,并前后移动,避免生成气泡,最后放下 IPG 胶条平端(阴极),使水化液浸湿整个胶条。
双向凝胶电泳

返 回
步骤: SDS-PAGE凝胶的制备 IPG胶条在SDS缓冲液中的平衡 将平衡好的IPG胶条放至 SDS-PAGE凝胶上 质谱相兼容的银染 用SYPRO Ruby 对蛋白质进行 荧光染色 用GelCode磷蛋白染色试剂盒进 行磷蛋白染色
返 回
双向凝胶电泳
制作人:李炳宏
样品的制备 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 第二向SDS-PAGE凝胶电泳 蛋白质的显色 印迹法分析双向凝胶的方法
1.中性变性剂 一般是脲素或脲素与脲素 衍生物的混合物
下一页
2.中性或两性去垢剂 非离子型去垢剂(Triton X100,Nonidet P-40) 两性离子去垢剂CHAPS,CHAPSO
透析、凝胶过滤除盐。
2)核酸 影响:导致IEF胶上的酸性区域难以聚 焦,并且对双向凝胶进行 银染时, 核酸会产生高背景;DNA的存在使 样品粘性太高不能有效分离。 去除:超速离心
3).脂类
影响:脂类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减少蛋 白质的溶解度,也可以和去垢剂形成复 合物,降低去垢剂的效率。
去除:有机溶剂沉淀。
下一页
SDS(十二烷基磺酸钠) 优点:具有迅速抽提蛋白质的能力,同 时还能使修饰酶失活 缺点:SDS与样品蛋白质结合,干扰蛋 白质的分离
3.还原剂
β-巯基乙醇
巯基还原剂【二硫苏
糖醇(DTT)和二硫赤藓糖醇(DTE)】
4.两性电解质溶液或缓冲液
作用:维持蛋白质溶解的最佳pH 条件,以及减少由于电荷之间的相 互作用导致的蛋白质聚集
注意:在第一向分离时缓冲液浓度不 能太高
阳离子缓冲液(如Tris)会向阴极 移动并集中在阴极,导致pH梯度末端分 离效果不佳。 两性电解质溶液(如HEPES)能聚 集在pH梯度中,产生高传导性区域,使 此处蛋白质不能聚焦。
双向电泳的概念和原理

双向电泳的概念和原理双向电泳是一种采用两个方向的电场同时作用于凝胶电泳系统的技术,用于分离复杂样品中的蛋白质或核酸。
首先,将样品溶解于含有凝胶的电泳缓冲液中。
凝胶是一种聚合物网状结构,可以限制分子的运动,将其分离。
常见的凝胶材料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琼脂糖凝胶。
第一步是水平电泳。
在水平电泳阶段,一个方向的电场施加在凝胶中,使得带电分子向着相应的电极方向移动。
这个方向通常被称为水平方向,因为它从一个电极移动到另一个电极。
在水平电泳过程中,由于分子的大小和电荷不同,它们将以不同的速度在凝胶中运动。
大分子移动缓慢,小分子移动快速。
这样,分子根据大小按照一定的顺序移动,导致它们在凝胶中排列成一条通常是呈斜角的直线。
这个方向通常被称为水平电泳通道。
第二步是垂直电泳。
在水平电泳结束后,垂直电场被施加在凝胶中,使分子以另一个方向移动。
这个方向通常被称为垂直电泳通道。
在垂直电泳过程中,分子将根据它们的电荷大小被拖曳向上(正电流)或向下(负电流)。
正电流将使分子向上移动,而负电流将使分子向下移动。
这样,分子将根据其电荷被分离并在凝胶中形成一条平行于水平电泳通道的直线。
最终,两个方向的电泳都完成后,在凝胶上会形成一个类似网格的结构,其中分子被分离成不同的带状。
这些带状物可以被染料或放射性示踪剂探测出来,从而确定分离出的分子的位置。
总结起来,双向电泳是一种利用两个方向的电场移动分子的方法。
通过水平电泳和垂直电泳,分子根据其大小和电荷被分离成不同的带状,从而实现复杂样品中蛋白质或核酸的分离和分析。
双向电泳技术

变性2D-PAGE:样品先用2%SDS+5%β-ME+95℃变性5min,IEF在 8M尿素+1%NP-40条件下进行,之后胶条用2%SDS+5%β-ME平衡, 然后进行SDS-PAGE。该技术适于DNA序列和多肽结构的分析,或分 析被碳氢键连接和其它翻译后修饰所引起的多肽结构微异质性,但此 方式显示的大于100Kd的蛋白质点少于第三种方式
13
14
丙烯酰胺会产生如下几个化学反应:
•高浓度酸和碱会促进其水解形成丙烯酸和NH3。 •与一些羟基化合物如酚或酯族醇反应,生成β-芳氧基或烷 氧基丙酰胺。 •在20℃能NH3反应,生成β、β′、β″-氮川三丙酰胺。 •与一些硫醇反应,生成β-烷基丙酰胺。 •也会由于超声、γ-射线和自然光线引起聚合作用。如果烃 键靠近在高度聚合的位置,酰胺基也会受到分子间的缩聚 作用而成亚胺桥。
45
IPG胶条的重泡胀
泡胀的实质:是让样品能完全以可溶性的形式进 入IPG内,从而能进行接下来的IEF。
不同的加样方法和加样量会导致最终结果的差异: Protean IEF cell、IPGphor等集成设备的使用: 20mmol/L DTT 垫片的使用: 温度的源自择:46蛋白载样量
影响IPG胶条对蛋白载样量的因素包括: 待分析的蛋白点的量应满足随后的质谱分析。 电泳的目的:如果只是得到一张好的图片,则无需考
双向电泳技术
1、丙烯酰胺凝胶有以下优点:
①几乎无电渗作用。 ②化学性能稳定,与被分离物不起化学反应。对pH和温度 变化较稳定。
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原理及应用

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原理及应用一、双向凝胶电泳(2-DE)的原理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的原理是第一向基于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用等电聚焦分离,蛋白质沿pH梯度分离至各自的等电点;第二向则按分子量的差异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分离,把复杂蛋白混合物中的蛋白质在二维平面上分开。
近年来经过多方面改进已成为研究蛋白质组的最有使用价值的核心方法。
二、关键参数分辨率和可重复性。
目前,双向凝胶电泳的一块胶板(16cm×20cm)可分出3~4千个,甚至1万个可检测的蛋白斑点。
采用固定化pH梯度胶,克服了载体两性电解质阴极漂移等许多缺点而得以建立非常稳定的、可以随意精确设定的pH梯度。
建立很窄的pH范围(如0.05U/cm),对意向区域在pH范围内做第二轮分析,从而大大提高分辨率,威斯腾生物实验中心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全面和成熟。
灵敏度。
双向凝胶电泳灵敏度较高的银染色法可检测到4ng蛋白,最灵敏的是用同位素标记,20ppm的标记蛋白可通过其荧光或磷光的强度而测定。
双向凝胶电泳用图像扫描仪、莱赛密度仪、电荷组合装置可把用上述方法得到的蛋白图谱数字化,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就可以给出所有蛋白斑点的准确位置和强度,得到布满蛋白斑点的图像,即“参考胶图谱”。
三、蛋白质组研究的主要困难对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出来的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双向凝胶电泳最常用的方法是先把胶上的蛋白印迹到PVDF膜上后再进行分析,确定是已知还是未知蛋白。
现在的分级分析法是先做快速的氨基酸组成分析,也可先做4~5个循环的N末端微量测序,再做氨基酸组成分析;结合在电泳胶板上估计的等点电和分子量,查对数据库中已知蛋白的数据,即可作出判断。
四、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和加工指在肽链合成完成后进行的化学反应,如磷酸化、羟基化、糖基化、二硫键形成等,可能有一百种以上。
双向凝胶电泳翻译后修饰和加工对蛋白质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必需的,它们的变化往往和疾病的发生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凝胶电泳是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按照等电点和分子量差异进行高分辨率分离的分析方法。
成功的二维电泳可以将2000到3000种蛋白质进行分离,是目前唯一的同时能分离成百上千种蛋白质的工具。
通过对蛋白质双向电泳的图谱扫描,用相关软件(PDQUEST等)进行图谱差异分析,找到差别点。
然后把差别点切出,进行脱色、酶解。
最后样品进入质谱测试,得到质谱原始数据文件。
通过搜库可得到差别点蛋白质的详细信息。
原理:
1、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第一向)和分子量(第二向)的不同进行分离。
2、电泳后根据蛋白质的上样量对胶进行考马斯亮兰染色、银染或荧光染色,然后用相关软件对电泳图象进行分析。
样品要求:
1、建议使用的蛋白质溶解体系为8M尿素/4%CHAPS/40mMTris(Base)/65mM DTT;
2、样品浓度大于2ug/ul;
由于蛋白质组学涉及的样品范围很广,对于具体样品的要求请和项目经理联系。
仪器:
1st dimension:第一项
IEF:IPG-PhorII(GE)and Protean IEF(BioRad) Bio-Rad Model111Mini IEF Cell
2nd dimension:第二项
GE Ruby SE600(16x16cm)
GE Ettan DALTsix(26x20cm)
BioRad Criterion pre-cast(13x9cm)
BioRad Protean(8.6x7cm)
2D凝胶图像识别软件
Image master2D Elite®
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