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的推算与应用

合集下载

五运六气临床应用案例

五运六气临床应用案例

五运六气临床应用案例五运六气是古代中医强调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包括五行和六气的理论,用来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

在临床应用中,五运六气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特点,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接下来我将以一个临床案例为例,详细介绍五运六气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病例患者,女性,35岁,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调、情绪波动、易怒、胸闷、头痛。

患者平时工作繁重,生活压力较大,情绪不稳定,常感到疲倦和焦虑。

经过详细的询问和望诊、闻诊、问诊等方法后,结合五运六气的理论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从五行理论入手,分析该患者的体质特点。

患者情绪波动、易怒、胸闷,体现了木气过盛的特点,而头痛、月经不调则表现了肝郁气滞的病理状态。

由此可以初步确定患者体质偏向木气过盛,肝郁气滞的倾向。

根据六气的变化,我们可以分析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

以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例,月经不调、情绪波动等症状可能与气候环境有关,如春季风湿生发、秋季燥邪侵袭等,而患者的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可能导致肝郁气滞,使病情加重。

这些变化与六气的变化密切相关,有助于我们分析患者病情的发展规律。

接着,结合五运六气的分析,我们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体质偏向木气过盛、肝郁气滞的患者,我们可以采取调和肝木、疏理气机的治疗原则。

在药物治疗上,可以选用柔肝和胃、疏肝解郁的中药,如柴胡、枳壳、丹参等;在针灸治疗上,可以采用疏肝理气、调和气血的穴位和配伍;在饮食调理上,可以建议患者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通过持续的临床观察,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五运六气的理论,随着季节的变化,调整药物的配方和治疗的重点,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五运六气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特点,还可以指导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五运六气的理论需要结合临床实际经验和现代医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与推算方法

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与推算方法

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与推算方法银河系是大,人体是小,大小阴阳等。

行星绕恒星运转叫公转,地球公转一周为1年。

离太阳的距离近远,决定了绕太阳公转时间的短长。

水星公转一周为地球上的68天;金星公转一周为地球上的225天;火星上1年约等于地球上两年,木星上1年约等于地球上12年;土星上1年约等于地球上29年;天王星上1年约等于地球上84年;海王星上1年约等于地球上165年;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绕太阳一周需要地球上的248.4年。

一、运气推演的主要内容(一)五运的正常与失常平气:运太过而被当年司天之气所抑或运不及而得当年司天之气的资助。

如戊辰年(1988)火运太过而得司天太阳寒水之气的抑制。

[乙酉年(1975)金运不及但得司天阳明燥金之气的资助(该年为太乙天符岁会)] 又如辛亥年(1971)水运不及,但得北方亥水资助;癸巳年(1953)火运不及,但得南方巳火资助。

另外:若岁运不及之年,其交运的日干或时干与运同属,亦为平气之年。

如丁丑年(1997)木运不及,但交运时日(大寒日1997年1月20日)壬戌,丁、壬同运,故亦为平气。

[甲申年(2004)交运为2004年1月20日己亥,甲己同运,但甲申为阳土太过,故不属平气。

] 平气之年气候比较正常,亦较少疾病流行。

太过:岁运为阳干之年则为太过之年。

岁运太过若得到司天之气的抑制,亦可为平气之年。

岁运太过,主要出现本脏及其所胜之脏的病变。

不及:岁运为阴干之年为不及之年。

若得司天或在泉之气的资助则为平气之年。

岁运不足,除本脏之气为所胜之气所抑制而致病之外,亦会出现"己所胜"之气"轻而侮之"的病变。

胜复:岁运不及,为相胜之气所胜,胜气当令一段时期后,被抑的不及之气会产生相生之气来报复胜气。

如岁木不及,燥气大行以后,会产生火气来复。

另,岁运太过,亢盛失常以后,亦会出现胜己之气出来报复的情况。

在胜复情况下,气候变化较大,病变亦比较复杂。

《五运六气推算法》课件

《五运六气推算法》课件
乏现代科学实证研究的支持。
计算方法繁琐
五运六气推算法的计算过程较为 繁琐,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
能,难以被广泛掌握和应用。
预测精度不稳定
由于五运六气推算法的预测精度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 化、地理位置等,因此其预测结
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未来展望
加强实证研究
未来可以对五运六气推算法进行科学实证研究,探究其预测结果 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其应用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疾病发生时间
通过五运六气的推算,可 以预测疾病发生的时间, 有助于提前做好准备和安 排医疗资源。
疾病地域分布
五运六气推算法还可以预 测疾病的地域分布,有助 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
指导养生
顺应自然
五运六气推算法强调顺应 自然规律,根据不同季节 和气候特点调整饮食起居 ,以保持身体健康。
调整作息
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可 以指导人们调整作息时间 ,以适应自然节律,提高 睡眠质量。
内容
应用
通过分析六气的变化规律,了解疾病 的发生和流行趋势,为疾病的预防和 治疗提供指导。
包括六气的名称、特点、季节分布以 及六气异常导致的疾病等。
五运六气的关系
五运与六气的关系
五运和六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气 候和疾病的变化。五运影响六气的变 化,而六气的异常也会影响五运的平 衡。
具体表现
在具体的气候和疾病变化中,五运和 六气的相互作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在气候变化方面,五运可能导 致长时间的干旱或洪水,而六气的异 常则可能加剧这种变化。在疾病方面 ,五运可能导致某种疾病的大规模流 行,而六气的异常则可能加剧疾病的 传播和危害。
实践操作案例解析
起始年份:2020年 天干地支组合:庚子

(完整word版)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

(完整word版)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概念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治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解读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

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

前干属阳,后干属阴,如年干逢甲,便是阳土运年,年干逢己,便是阴土运年,阳年主太过,阴年主不及,依法推算,便知本年属某运。

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

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主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是谓主气。

又按风木、君火、湿土、相火、燥金、寒水的顺序,分为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六步,是谓客气.主气分主一年四季,年年不变,客气则以每年的年支推算。

如年支逢辰逢戌,总为寒水司天,湿土在泉;逢卯逢酉,总为燥金司天,君火在泉。

司天管上半年,在泉管下半年,依此类推.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制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从医和述六气到《内经》,都把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因素作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因素,称为六气。

在五运六气中,六气间阐述的是地面垂直气候的特征,以地支为符号,可按阴阳论其属性划分为三阴三阳。

如果说,五运是以时间气象因素为特征的话,六气则以空间的垂直气象为主。

但六气在不同的年代有其变化,在一年的六个节段中变化就更大,故六气重视的是客气的司天、在泉。

作为致病因素的六气,在七篇大论纳入《内经》前,己经认识到六气太过可为六淫,六气致病都可引起发热,以六气杂至相合来解释痹证、诸风、泻泄、水肿、疼痛等,而在五运六气中的六气为病,则更具有深刻性、丰富性与系统性。

2022年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

2022年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

2022年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
2022年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
2022年的五运六气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详细解释和应用:
一、五运:
五运是古代中国传统占星术的一种,共有五种运势,它们分别是文运、禄运、权运、财运和官运。

文运关乎文学艺术方面的运势,多指文人的求职运势,如选拔考试准备程序、学术活动等;禄运关乎身体健康等,可以说得出若身体健康,其它五运也就说运指旺;权运是运用贤才来达到财富和社会地位,一般指官禀功名,财运当然就指金钱、财产方面;官运是指正统的官职,一般指官禀功名,现在也可以指一些职位上的福祉。

二、六气:
六气是古代中国传统占星术的一种,共有六种气的不同类型,它们分别是大更、少更、大凶、少凶、大吉和少吉。

大更是由阴气所形成,现在通常指阴气低,也就是阳气起伏较大;少更则指阴阳气相对均衡,不足也不过多;大凶由阳气形成,一般来说指失败,相当于一次大考虑;少凶是指少量的凶运,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大吉是由阴气形成的,一般是大吉,容易成功;少吉是由阳气形成的,一般指有一定的吉运,机会有限。

总之,2022年的五运六气是在精确的解读的基础上开展的,可以依据其中的
原理和运势指标,来进行生活方面的科学预测,指导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以达到有效充分利用人生所给予的机遇。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汇总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汇总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汇总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描述了自然界和人体内
部的五种气和运动变化的规律。

在医学上,五运六气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诊断: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根据气
候的寒热、干湿、早晚等变化,结合患者的体温、汗液、尿液等指标,可
以判断疾病的属性、轻重和病程。

例如,夏季患者出汗多、皮肤湿滑、舌
苔黄腻,可以判断为暑湿之邪。

2.治疗: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选择对应的疗法。

根据五行学说,用相
生相克的方法调节五脏的功能。

例如,在冬季患者出现畏寒、肢冷等寒症时,可以使用温阳之法,采用温热的方法来调节体温。

3.预防: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

根据气候的变化选
择合适的保健方法,如春季多风,容易上火,可以适当补充清凉食物,调
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4.中药治疗:五运六气与中药学有密切关系。

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
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

例如,在夏季的湿热环境中,患者容易出现湿
热症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气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5.饮食调理: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调节饮食结构,保持身体的阴阳
平衡。

例如,在春季的木气旺盛时,应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蔬菜等,以保持身体的生机勃发。

需要注意的是,五运六气是一种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时
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此外,每个人的体质和环境都有所不同,需要个体化的调整和治疗方案。

五运六气详解与运用临床应用盘

五运六气详解与运用临床应用盘

五运六气是中医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体内外环境与自然界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它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对于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五运六气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文将对五运六气进行详细讲解,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五行与五运五行,又称五行之气,包括金、木、水、火、土,它是古代我国哲学和医学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

五行理论强调了事物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宇宙中相互影响的原理。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理论被应用于解释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运,是指五行与时间的关系,也就是五行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

五运分别为少阳、阳明、太阳、少阴、厥阴,它们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规律可以用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方法。

五运的变化规律与季节、气候、地理等因素有关。

在临床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五运的变化规律,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二、六气与疾病发生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它们是自然界中的六种气候变化因素。

六气与五运的变化密切相关,它们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病理状态。

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候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风寒外袭引起感冒、湿邪侵袭引起关节疼痛、暑气炽盛引起中暑等。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六气的变化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五运六气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1. 五运六气理论在临床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等生理指标,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阶段,并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来调整治疗方案。

2. 五运六气理论也为中医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通过对五运六气的认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3. 五运六气理论也为预防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对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的认识,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五运六气推算

五运六气推算

五运六气的推算、应用简介五运六气包括五个方面:司天, 客气,中运,主气, 在泉。

一、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运即五行:木、火、土、金、水,又分太过与不及。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代表是三阴三阳。

二、中运(五运)中运是《黄帝内经》的作者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运用天干及五行相联系所表示的一种年运变化。

天干代表五运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其中阳干即甲、丙、戊、庚、壬表示太过;阴干即乙、丁、己、辛、癸表示不及。

如今年(2006年)是丙戌年,天干为丙,丙辛化水丙属阳干。

故今年的年运(中运)是水运太过。

三、司天、在泉地支代表六气主要是表示六气司天、在泉的因素。

司天与在泉是运气学中两个特有的概念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司天确定了在泉也就确定了,三阳司天必定三阴在泉,三阴司天必定三阳在泉。

其中三阴三阳的次序,《黄帝内经》作了明确的序号规定即: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

而司天与在泉的关系就是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

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

依此类推。

司天的确是根据干支纪年中的地支来确定的即: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

司天确定后在泉就很容易的推算出来了,根据阴阳相对的原理。

司天为阳,在泉必定为阴。

司天为阴,在泉必定为阳。

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

依此类推。

如今年(2006年)为丙戌年地支为戌,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因此今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四、主气主气是指每年分六个间区(从大寒节始至小寒节中)中的不变的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与推算方法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学术的奇葩,既是医学气象学理论的嚆矢,又是独具特色的疾病预测学,闪烁着中医学术的思想光芒。

然而自宋代至今一千多年来,学术界对这一学说见仁见智,毁誉互参,未能得到发扬光大。

前年“非典”肆虐寰宇,该学说再次受到关注,一些学者运用其方法对非典的发生及流行趋势作了预测,引起人们兴趣和重视。

本讲座简单介绍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及其推算方法。

一、五运六气的基本学术原理判断五运六气学说究竟是科学理论还是五行术数的衍绎,必须首先了解其基本学术原理。

五运六气学说的学术原理是什么?它是在中医“人与天地相参应”这一整体观念指导下,着眼于天地自然的运动变化,特别是气候的变化对人以及发生于人身上的疾病的影响,运用当时的天文、历法、物候、音律等科学知识,并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以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

其基本原理用数学方式加以表述,就是:y=f(x) ┄┄(1)疾病(y)是以气候(x)为变量的函数[f(x)]x=z{φ(t),θ(t),ξ[φ(t),θ(t)]} ┄┄(2)气候(x)是以五运[φ(t)]、六气[θ(t)]、运气合参{ξ[φ(t),θ(t)]}为变量的函数;其中五运和六气又是以时间为变量的函数φ(t)和θ(t)。

(2)代入(1),可得:y=f{ z[φ(t),θ(t),ξ〔φ(t),θ(t)〕]} 即:y=F(t)由上可见,以时间为变量,通过一系列既定的运算法则,可以推衍出未来某一时段的气候和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这就是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原理。

人生活于天地自然之中,天地气交所产生的风寒暑湿燥火气候环境,既是人类的生存条件,又是引起疾病,影响其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疾病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是中医在“人与天地相参应”整体观念指导下形成的基本认识,亦是疾病本质的客观反映。

至于自然气候,其常其变,为自然力所主宰,虽有其不可逆转性和神秘性,但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古代医家通过长期气象观察并对所积累的经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创建了独特的“五运六气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成为预测气候和疾病的基本模式和方法。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的揭示和阐释。

运气学说客观地揭示了疾病与气候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趋势,尽管它是用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带有五行术数色彩的概念加以表述,而且其方法还比较朴素、粗糙,但其基本学术原理中却是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科学内涵。

二、运气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五运六气学说是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众所周知,现所见到并且仍然沿用的五运六气理论和推算方法出自《素问》七篇大论,七篇大论为王冰整理注释《素问》时所补入,虽非王氏自己的伪作,亦非《素问》原有之旧文。

然而在《内经》早期篇章中,不仅已经奠定了运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而且《素问·六节藏象论》、《灵枢·九宫八风》等篇亦记述了比较简单、朴素的气候和疾病预测方法。

《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们不仅从天地阴阳的角度阐述了气候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的可预测性,同时论述了气候变化与人体和疾病的相关关系,强调了因时制宜诊断、治疗疾病这一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整、严密的五运六气推算方法。

应该指出的是,作为这一推算方法的核心的五运六气历法,是以大寒日为一个运气年起点的纯太阳历,与《六节藏象论》等篇采用的以阴阳合历为特征的传统农历有所不同的独特历法。

因此,五运六气学说既是中医学术的精华,又保存了现已佚亡的古代历法资料,对研究古天文历法亦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经过王冰整理阐释的运气学说,既深刻体现中医的基本学术理念,又为中医提供了预测疾病、指导辨证论治的重要方法,因此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特别在宋代,运气学说风行一时,宋徽宗政和年间,不仅将运气学说作为所编著的《圣济总录》的重要内容,置于是书之首而详加论述,而且由国家编制运气历,提前公布以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而刘温舒在所作的《刺法论》、《本病论》中把运气学说用以探讨疫病发生、流行规律及其防治方法,提出了“三年化疫”理论,是对该学说的重大创新和发挥,可惜刘氏将其著作作为《素问》遗篇托入《内经》之中,遂被后世目为伪作而受到忽略。

宋代以后,多数医家秉承运气学说的理论和方法,并以之预测疾病的发生流行,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但亦有医家因预测结果与客观实际时有差距,故而持怀疑以至否定态度。

现代亦有人引用历年气象资料对五运六气推算方法进行验证,得出的结论既有肯定亦有否定,至今尚莫衷一是。

三、五运六气的推演方法(一)干支甲子干支甲子是古代传统的纪时(年、月、日、时)方法,亦是运气学说用以推演五运六气的重要工具。

1.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

其中甲、丙、戊、庚、壬(属奇数)称阳干;乙、丁、己、辛、癸(属偶数)称阴干,同时,十天干分别配属五行:木(甲乙)火(丙丁)土(戊己)金(庚辛)水(壬癸)2.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十二地支,同样,子、寅、辰、午、申、戌称阳支;丑、卯、巳、未、酉、亥称阴支,而十二支与五行的配属关系则是: 木(寅卯)火(巳午)土(丑辰未戌)金(申酉)水(亥子)3.六十甲子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中阳干与阳支、阴干与阴支相配,则成为“六十甲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六十甲子主要用以纪年和纪日。

4.十干纪运五运六气中的五运由干支纪年中的年干决定,称“十干化运”。

其规律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与十干配五行不同)其中阳干所化之运为“太过”,阴干所化之运为“不及”。

(如甲年为土运太过,己年为土运不及)5.十二支纪气五运六气中的六气则由干支纪年中的年支决定,称“十二支化气”。

又以“三阴三阳”为其标识,合称“标、本、中气”。

十二支巳亥子午寅申丑未卯酉辰戌本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标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中气少阳太阳厥阴阳明太阴少阴六气与十二支对应关系中又有正化、对化之分:如厥阴风木正化于亥,对化于巳;少阴君火正化于午,对化于子。

(三)五运1.十干化运和五音建运如前所述,十干决定五运及其太过、不及,为了表述的方便,古人又以配属五行的五音来代表它,称“五音建运”:十干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五运土金水木火五音建运宫商羽角徵2.岁运又称中运、大运,由该年的年干所决定。

如甲子年和己酉年都为土运。

岁运有太过、不及之分,甲子年为土运太过,称“太宫”;己酉年为土运不及,称“少宫”。

3.主运主运指主一年五个时段的五运之气。

主运年年相同(但太、少不同),每运主令73.05日。

(1)五步推运:把一年分为五运,称为初运、二运、三运、四运、终运,同时配属五行:初运二运三运四运终运木火土金水(2)太少相生:五运的太过、不及在五音建运中分别称为“太”和“少”:太为太过,少为不及。

五运的太过、不及互生。

如:初运二运三运四运终运甲年木(太角)火(少徵)土(太宫)金(少商)水(太羽)己年木(少角)火(太徵)土(少宫)金(太商)水(少羽)太与少系以当年主运的太过、不及来确定。

4.客运客运以当年的岁运为初运,年年不同,如客人之来去,故称。

如:初运二运三运四运终运甲年土(太宫)金(少商)水(太羽)木(少角)火(太徵)己年土(少宫)金(太商)水(少羽)木(太角)火(少徵)同样按太少相生规律决定各运的太过、不及。

(四)六气1.主气主气分六步,每步四个节气(60.875天),分别为一气所主:初之气厥阴风木大寒、立春、于水、惊蛰二之气少阴君火春分、清明、谷雨、立夏三之气少阳相火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四之气太阴湿土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五之气阳明燥金秋分、旱路、霜降、立冬终之气太阳寒水小雪、大雪、冬至、小寒2.客气客气指在天之六气随干支年运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盛衰变化。

同样分六步,但年年不同,以三阴三阳表述,又分司天、在泉及其左右间气(如图)。

司天:轮值主司天气(上位),位于正南方,又称“天气”。

在泉:在司天之气的正下方(北方),又称地气。

司天、在泉同主一年之气,司天主上半年,在泉主下半年.司天、在泉总是一阴一阳、二阴二阳、三阴三阳固定相对.左右间气:分别位于司天和在泉左右两侧的六气3.客主加临每年轮值的客气六步分别加临于年年不变的主气六步之上。

加临方法:将司天之气加临于主气三之气上,在泉之气加临于主气的终之气上,其余四个间气依次相加(见下图)。

(五)运气同化地之五运和天之六气互相交感,共同影响一年的气候,为运气合治。

其中有相反亦有相合,相合的情况有如下五种:1.天符岁运之气与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

共12年:土运之岁,上见太阴:己丑、己未(土湿同化)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少阴:戊寅、戊申、戊子、戊午(火与暑热同化)金运之岁,上见阳明:乙卯、乙酉(金燥同化)木运之岁,上见厥阴:丁巳、丁亥(风木同化)水运之岁,上见太阳:丙辰、丙戌(水寒同化)2.同天符岁运太过之气与在泉之气五行属性相同。

共6年:土湿同化:甲辰、甲戌:岁土太宫,在泉太阴湿土(太阳司天)金燥同化:庚子、庚午:岁金太商,在泉阳明燥金(少阴司天)风木同化:壬申、壬寅:岁木太角,在泉厥阴风木(少阳司天)3.岁会岁运与岁支的五行属性相同。

共8年:木运临卯:丁卯火运临午:戊午土运临四季:甲辰、甲戌、己丑、己未金运临酉:乙酉水运临子丙子4.同岁会岁运不及之气与客气在泉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

共6年:癸巳、癸亥、癸卯、癸酉癸为少徵,巳亥少阳相火在泉(厥阴司天),卯酉少阴君火在泉(阳明司天)。

辛丑、辛未辛为岁水不及,丑未太阳寒水在泉(太阴司天)。

5.太乙天符既是天符,又是岁会。

乙酉、戊午、己丑、己未四年。

天符、岁会的主病情况:“天符为执法,岁会为行令,太乙天符为贵人……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中岁会者其病徐而持;中贵人者其病暴而死。

”三、运气推演的主要内容及举例(一)运气推演的主要内容1.五运的正常与失常平气:运太过而被当年司天之气所抑或运不及而得当年司天之气的资助。

如戊辰年(1988)火运太过而得司天太阳寒水之气的抑制。

[乙酉年(1975)金运不及但得司天阳明燥金之气的资助(该年为太乙天符岁会)]又如辛亥年(1971)水运不及,但得北方亥水资助;癸巳年(1953)火运不及,但得南方巳火资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