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文物普查

近日,湖北省通山县普查组在通羊镇新发现了两处保存较好的大型古民居群——大屋沈民居群和下郑民居群。

通山县地处鄂东南山区,与江西省修水县相邻,文物资源丰富,著名的文物遗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自成墓,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明璠府第、宝石民居群等,并且保存了众多极具鄂东南特色的乡土建筑,是湖北省的文物资源大县。

大屋沈民居群位于通羊镇湄港村,占地约8000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30余栋,以东端禾场和水塘为中心,呈环形分布,依北、东、西之序建有沈氏宗祠、“虎贲”、“德盛”、“近台”、“孔彰”支祠,以及当铺、茶铺、孝子坊等。民居群内建筑多为硬山灰瓦顶式,砖木结构,采用抬梁或穿斗构架,用材粗大,装修精美,装饰内容题材丰富。

下郑民居群位于通羊镇李渡村。占地约15000万平方米。据记载下郑郑氏于明晚期定居此地,现存祠堂、民居、商铺等各类建筑10余栋。以青石板街道为中轴,呈南北对称分布。街长80米左右,宽3—5米。

这两处古民居群集均是集个体商业与农业于一体的大型血缘村落,为研究鄂南山区明清时代民居、民俗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分类标准 来源: 2007年7月27日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的分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分类原则划分为六类,每类中包括若干子类。

一处不可移动文物只能归入一个文物类别,如果包含两类以上文物,以其主要文物内容归类。分类标准如下:

1 古遗址
1.1 洞穴址
1.2 聚落址
1.3 城址
1.4 窑址
1.5 窖藏址
1.6 矿冶遗址
1.7 古战场
1.8 驿站古道遗址
1.9 军事设施遗址
1.10 桥梁码头遗址
1.11 祭祀遗址
1.12 水下遗址
1.13 水利设施遗址
1.14 寺庙遗址
1.15 宫殿衙署遗址
1.16 其他古遗址

2 古墓葬
2.1 帝王陵寝
2.2 名人或贵族墓
2.3 普通墓葬
2.4 其他古墓葬

3 古建筑
3.1 城垣城楼
3.2 宫殿府邸
3.3 宅第民居
3.4 坛庙祠堂
3.5 衙署官邸
3.6 学堂书院
3.7 驿站会馆
3.8 店铺作坊
3.9 牌坊影壁
3.10 亭台楼阙
3.11 寺观塔幢
3.12 苑囿园林
3.13 桥涵码头
3.14 堤坝渠堰
3.15 池塘井泉
3.16 其他古建筑

4 石窟寺及石刻
4.1 石窟寺
4.2 摩崖石刻
4.3 碑刻

4.4 石雕
4.5 岩画
4.6 其他石刻

5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5.1 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
5.2 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
5.3 名人故、旧居
5.4 传统民居
5.5 宗教建筑
5.6 名人墓
5.7 烈士墓及纪念设施
5.8 工业建筑及附属物
5.9 金融商贸建筑
5.10 中华老字号
5.11 水利设施及附属物
5.12 文化教育建筑及附属物
5.13 医疗卫生建筑
5.14 军事建筑及设施
5.15 交通道路设施
5.16 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
5.17 其他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6 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