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薪资结构设计汇编

合集下载

2023年人力资源主管工作计划和目标 人力资源主管工作目标(四篇)

2023年人力资源主管工作计划和目标 人力资源主管工作目标(四篇)

2023年人力资源主管工作计划和目标人力资源主管工作目标(四篇)人力资源主管工作计划和目标人力资源主管工作目标篇一1、健全完善各项制度。

逐步实现人力资源的规范化管理。

目前公司各项制度还不完善。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明确组织架构,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流程体系,完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规范化管理。

2、建立职位等级关联体系。

根据组织架构,确定公司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包括各岗位设置、部门划分、工作接口、管理路线、组织阶层及上下级关系界定清楚,并把所有岗位的级别、责任、权利明确到位,建立岗位职位等级,为补充完善设计“薪酬管理制度”提供基础依据。

3、重新修编岗位职责和岗位编制。

根据公司组织架构和各岗位在管理组织中所处的位置、岗位功能、赋予的工作任务、承担的工作责任和必需的任职资格等,结合相关各部门经理重新进行修编各岗位工作职责。

依据确定各岗位工作职责,进行岗位分析,评估其工作量的大小,分析整个管理过程中组织架构所需要的人数,确定岗位编制,同时优化盘活内部人员,避免人力资本的浪费。

4、制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广泛征求公司各部门建议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合我公司管理现状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作为内部运营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来抓,通过考核与奖惩、任用、晋升、提薪挂钩,以绩效为动力激活内部活力。

5、补充完善薪酬管理制度。

通过市场基本薪资水平,评估公司运营效果。

依据公司分配原则,结合公司明年预算方案和现推行的薪酬管理制度,重新补充完善哪些缺失和不合理的部分。

通过调整和修规使薪酬管理更趋合理,更能激活员工的工作激情,更能体现薪资结构的吸引优势。

6、建立人才“蓄水池”。

人才“蓄水池”工程是企业内部培训、培养、储备优秀管理人员的一项长期人才培养计划。

建立后备体系一方面是面向企业内外遴选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从一线岗位开始实习,通过各部门岗位培养,使其熟悉公司业务模式与运作,从而将其逐步培养成为公司业务或管理骨干力量;另一方面,建立公司内部后备人才队伍,让这些后备人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中,形成人才梯队资源库。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01
例2 编写程序,计算(W-(X*Y+Z-100))/W,其中W、X、Y、Z均为16位带符号数,计算结果的商存入AX,余数存入DX。
02
例3 把非压缩十进制数DAT1转换为压缩十进制数
例2编写程序,计算(W-(X*Y+Z-100))/W,其中W、X、Y、Z均为16位带符号数,计算结果的商存入AX,余数存入DX。
通常,编制一个汇编语言源程序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1
明确任务,确定算法。
2
绘制流程图(包括确定内存单元和分配寄存器)。
3
根据流程图编写汇编语言程序。
4
上机调试程序。
5
程序的基本结构有四种: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和子程序结构。
6
5.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5.6.1 顺序程序设计
顺序结构也称线性结构,其特点是其中的语句或结构被连续执行。 顺序程序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一种程序结构。这种结构的程序从开始到结尾一直是顺序执行的,中途没有任何分支。从这种结构的流程图来看,除了有一个起始框,一个终止框外,就是若干执行框,没有判断框。指令指针IP值线形增加,IP=IP+1
条件
N

例4用比较指令和条件转移指令实现两路分支的程序段。
两路分支程序设计
例4用比较指令和条件转移指令实现两路分支的程序段。 … MOV AX,M ;假定M和N为有符号数 MOV BX,N CMP AX,BX ;比较 M和N的大小,影响标志位,准备条件 JG NEXT ;M>N时转移,注意若M、N为无符号数时用JA指令 …… ;分支程序2 JMP DONE NEXT: …… ;分支程序1 …… DONE:RET
X+20 (X≥0)

薪资制度模板

薪资制度模板

薪资制度模板一、引言薪资制度是一个组织内部用来管理员工薪酬的重要工具。

它涉及到薪资等级、薪资结构、绩效奖励、福利待遇等方面内容。

本文档将提供一个薪资制度模板,旨在帮助组织设计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薪资制度。

二、薪资等级薪资等级是根据员工的职位及其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来划分的。

每个薪资等级对应着一定的薪资水平。

以下是一个薪资等级表的示例:等级描述薪资范围1 初级员工5,000 - 8,0002 中级员工8,000 - 12,0003 高级员工12,000 - 16,0004 主管16,000 - 20,0005 经理20,000 - 30,0006 高级经理30,000 - 50,0007 总监50,000 - 80,0008 高级总监80,000及以上在确定薪资等级时,应综合考虑员工的工作经验、教育背景、专业技能以及绩效等因素。

三、薪资结构薪资结构是指薪资水平在薪资等级内的分布情况。

以下是一个薪资结构示例:•底薪:占薪资总额的70%,用于保障员工基本收入。

•绩效奖金:占薪资总额的15%,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进行发放。

•职位津贴:占薪资总额的10%,用于激励员工在特定岗位上的表现。

•其他福利:占薪资总额的5%,包括各种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年假等。

薪资结构的设计应尽量公平合理,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并与市场薪资水平相匹配。

四、绩效奖励绩效奖励是根据员工的表现和成果来识别和奖励高绩效员工的一种制度。

以下是一个绩效奖励制度的示例:•A级:绩效优秀,奖金为年度薪资的20%。

•B级:绩效良好,奖金为年度薪资的15%。

•C级:绩效达标,奖金为年度薪资的10%。

•D级:绩效不达标,无奖金。

绩效奖励制度的制定应根据员工的岗位要求和绩效评估指标来确定,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五、福利待遇福利待遇是组织给予员工的一种额外回报,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福利待遇:•医疗保险:为员工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险福利。

造纸厂企业全套组织架构、部门岗位职能设计及全套企业管理制度汇编(拿来即用)

造纸厂企业全套组织架构、部门岗位职能设计及全套企业管理制度汇编(拿来即用)

造纸厂企业全套组织架构、部门岗位职能设计及全套企业管理制度汇编(拿来即用)造纸企业组织架构全套规章制度编号: HT/GJ-002-2020发布日期: 2020-03-09 实施日期: 2020-03-09XXX造纸有限公司目录第1章公司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1)1.1 概述 (1)1.2 组织结构的重要性 (1)1.3 企业病的根源 (2)1.4 当组织结构不再适合企业 (4)1.5 如何设计合适的组织结构 (8)第2章设计说明 (13)2.1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原则及内容 (13)2.2 企业的组织框架 (16)第3章组织架构岗位职责说明书 (18)3.1 总经办 (18)3.1.1 常务副总经理 (18)3.1.2 管理者代表 (22)3.1.3 体系专员 (24)3.2 生产部 (26)3.2.1 生产部经理 (26)3.2.2 开料车间主管 (27)3.2.3 注塑车间主管 (29)3.2.4 生产车间主管 (30)3.2.5 生产组长 (32)3.2.6 生产物料员 (34)3.2.7 生产操作员 (36)3.3 工程部 (37)3.3.1 工程部经理 (37) 3.3.2 RD工程师 (39)3.3.3 IE工程师 (40)3.3.4 CAS文员 (41)3.3.5 开发主管 (43)3.3.6 ID工程师 (44)3.3.7 PE工程师 (46)3.4 品质部 (47)3.4.1 品质部经理 (47) 3.4.2 SQE异常审核员 (49) 3.4.3 QA督查 (50)3.4.4 IQC检验员 (52) 3.4.5 IPQC标准员 (53) 3.4.6 OQC抽检员 (55) 3.4.7 FQC检验员 (56) 3.5 采购部 (58)3.5.1 采购主管 (58)3.5.2 采购员 (60)3.6 仓库/外发 (62)3.6.1 PMC主管 (62)3.6.2 PC进度控制 (64) 3.6.3 MC物料追踪 (65) 3.6.4 仓库副主管 (66) 3.6.5 仓库组长 (68)3.6.6 仓管员 (70)3.6.7 仓管文员 (71)3.6.8 外发员 (73)3.7 行政后勤 (74)3.7.1 行政主管 (74)3.7.2 行政专员 (76)3.7.3 人事前台文员 (77)3.7.4 保安 (79)3.7.5 电工 (81)3.7.6 司机 (82)3.7.7 网络工程师 (83)3.7.8 清洁工 (85)3.7.9 保安队长 (87)3.8 财务部 (88)3.8.1 财务主管 (88)3.8.2 会计 (90)3.8.3 出纳 (91)3.9 业务部 (93)3.9.1 内贸经理 (93)3.9.2 外贸经理 (95)3.9.3 内贸业务员 (97)3.9.4 外贸业务员 (99)3.9.5 内贸业务跟单 (101)3.9.6 外贸业务跟单 (102)3.9.7 客服助理 (105)3.9.8 客服员 (107)第4章人事行政管理制度 (109) 4.1 劳动合同管理规定 (109)4.1.1 劳动合同期限 (111)4.1.2 工作内容 (111)4.1.3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112) 4.1.4 劳动报酬 (112)4.1.5 保险福利待遇 (112)4.1.6 劳动纪律 (113)4.1.7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 (114) 4.1.8 劳动合同的终止 (117)4.1.10 经济补偿、赔偿和违约责任 (118) 4.1.11 劳动争议的处理 (120)4.1.12 其它 (120)4.1.13 双方需约定的其他内容 (121) 4.1.14 劳动合同变更书 (122)4.1.15 保护商业秘密合同书 (126)4.1.16 竞业禁止合同书 (133)4.2 员工招聘流程与录用管理规定 (138) 4.2.1 附件一: 招聘人员申请表 (141) 4.2.2 附件二: 应聘岗位报名表 (143) 4.2.3 附件三: 员工试用表 (144)4.2.4 附件四: 员工转正定职定级表 (146) 4.3 会议制度 (148)4.4 车辆管理规定 (151)4.5 文件管理暂行办法 (154)4.6 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158)4.7 公司保密制度 (172)4.8 印鉴与介绍信管理办法 (174)4.9 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176)4.9.1 总则 (176)4.9.2 办公用品计划 (177)4.9.3 办公用品购置 (178)4.9.4 办公用品领用 (178)4.9.5 办公用品管理 (179)4.9.6 办公用品考核 (179)4.9.7 附则 (179)4.10 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180)4.11 经济合同管理制度 (183)4.11.1 总则 (183)4.11.3 经济合同审查批准的权限和程序 (185) 4.11.4 经济合同的履行 (187)4.11.5 经济合同的变更、解除 (187)4.11.6 经济合同纠份的处理 (188)4.11.7 经济合同的管理及归档 (189)4.11.8 附件: 经济合同签订审批表 (191)4.12 员工出差管理制度 (193)4.13 招待费用标准及管理制度 (195)4.14 办公环境及员工着装暂行规定 (197) 4.15 公司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199)4.15.1 总则 (199)4.15.2 办公用品计划 (200)4.15.3 办公用品购置 (200)4.15.4 办公用品领用 (200)4.15.5 办公用品管理 (201)4.15.6 办公用品考核 (201)4.15.7 附则 (201)第5章各部门管理制度 (203)5.1.1 财务部工作职责 (203)5.1.2 财务部编制 (203)5.1.3 财务部各岗位职务说明书 (203)5.1.4 财务部员工绩效考核评分标准 (208) 5.2 产品开发部组织管理制度 (213)5.2.1 产品开发部工作职责 (213)5.2.2 产品开发部编制 (214)5.2.3 产品开发部各岗位职务说明书 (214) 5.2.4 产品开发部员工绩效考核评分标准 (222) 5.3 品管部组织管理制度 (230)5.3.1 品管部工作职责 (230)5.3.2 品管部人员编制 (230)5.3.3 品管部各岗位职务说明书 (231)5.3.4 品管部员工绩效考核评分标准 (233)5.4 人力资源部组织管理制度 (236)5.4.1 人力资源部工作职责 (236)5.4.2 人力资源部组织架构 (237)5.4.3 人力资源部编制 (238)5.4.4 人力资源部各岗位职务说明书 (238)5.4.5 人力资源部员工绩效考核评分标准 (247) 5.5 生产部组织管理制度 (252)5.5.1 生产部工作职责 (252)5.5.2 生产部各岗位职务说明书 (253)5.6 营销中心组织管理制度 (273)5.6.1 营销中心的组织架构 (273)5.6.2 营销中心的工作职能 (275)5.6.3 营销中心工作责任 (277)5.6.4 营销中心的工作联系 (277)5.6.5 营销中心下辖各部门的工作职能 (277) 5.6.6 营销中心各岗位职责 (279)5.6.7 营销中心员工薪酬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311) 第6章薪酬管理制度 (330)6.1 总则 (330)6.2 薪酬体系 (331)6.3 薪酬结构 (332)6.4 年薪制 (337)6.5 结构工资制 (343)6.6 工资确定与调整 (345)6.7 工资特区 (348)6.8 员工津补贴 (350)6.9 员工福利 (353)6.10 新员工试用期与转正 (356)6.11 薪酬组织管理 (358)6.12 附则 (363)6.13.1 附件1 员工岗位技能工资档级调整办法 (364) 6.13.2 附件2 特殊贡献奖管理办法 (366)6.13.3 附件3 项目奖管理办法 (372)6.13.4 附件4 加班工资管理办法 (379)6.13.5 附件5 岗位工资等级表 (381)6.13.6 附件6 岗位职级与技能等级表 (383)第7章公司培训体系 (389)7.1 总则 (389)7.1.1 培训宗旨 (389)7.1.2 培训原则 (389)7.1.3 培训目的 (389)7.1.4 培训对象 (390)7.1.5 培训资源 (390)7.1.6 培训的组织者 (390)7.1.7 培训计划的拟定 (391)7.2 培训类别及组织 (391)7.2.1 培训分类 (391)7.2.2 培训组织程序 (395)7.3 培训评估 (399)7.3.1 评估标准 (399)7.3.2 评估人 (401)7.3.3 评估程序 (401)7.4 补充规定 (403)7.4.1 培训考勤规定 (403)7.4.2 培训奖惩规定 (404)7.4.3 培训档案管理及结果运用 (404)7.4.4 培训费用 (404)7.4.5 讲师及课件管理开发 (405)7.4.6 其他 (405)7.5 附件 (406)7.5.1 附件一: 培训计划表(简单样表) (406)7.5.2 附件二: 培训安排通知单(简单样表) (406)7.5.3 附件三: 培训成绩单(简单样表) (407)7.5.4 附件四: 培训报告单(简单样表) (408)7.5.5 附件五: 培训需求调查表(简单样表) (409)7.5.6 附件六: 临时培训申请表(简单样表) (410)7.5.7 附件七: 培训评估表(简单样表) (411)7.5.8 附件八: 培训评估效果调查表(简单样表) (412)7.6 附件九: 各类培训课程分类表(简单样表) (413)第8章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416)8.1 总则 (416)8.2 绩效考核要素设立的原则 (417)8.3 绩效考核的实施细则 (418)8.4 绩效考核的评价 (420)8.6 绩效考评因素定义表 (424)8.7 考核指标权重表 (429)8.8 工作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表 (432)8.8.1 市场部正副部长、片区经理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32) 8.8.2 市场部业务经理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34)8.8.3 研发中心管理人员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36)8.8.4 研发中心技术人员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39)8.8.5 客服中心管理人员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41)8.8.6 客服中心技术人员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43)8.8.7 财务主管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45)8.8.8 财务部员工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46)8.8.9 人力资源部部长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48)8.8.10 人力资源部员工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50)8.8.11 企划部部长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52)8.8.12 企划部员工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53)8.8.13 经理办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55)8.8.14 证券办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57)8.8.15 生产部正、副部长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59)8.8.16 生产部员工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60)8.8.17 供应部正、副部长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61)8.8.18 供应部员工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63)8.8.19 质管部部长工作绩效主要考核指标 (464)8.8.20 质管部员工工作业绩主要考核指标 (466)第9章员工手册 (468)9.1 公司简介 (468)9.2 公司管理原则 (468)9.3 人事管理制度 (470)9.3.1 总则 (470)9.3.2 聘用与异动 (470)9.3.3 考勤 (478)9.3.4 假期 (482)9.4 薪酬及福利制度(详见薪酬体系章节) (483)9.5 培训制度(详见培训体系章节) (484)9.6 绩效考核制度(详见绩效考核制度章节) (485)9.7 奖惩制度 (489)9.8 行为准则 (493)9.9 其它 (495)第1章公司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1.1概述组织结构设计是企业管理的常用手段, 组织设计指的是建立或改造一个组织的过程, 即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再设计, 是把任务、流程、权力和责任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的活动。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必备规范汇编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必备规范汇编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必备规范汇编为了确保结构工程师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中国工程院结构工程专业学会编写了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必备规范汇编。

该汇编是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结构工程师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范。

该汇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一、结构设计规范结构设计是结构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必须遵循相应的设计规范。

该汇编收录了国内外常用的结构设计规范,包括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桥梁设计规范、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等。

这些规范的遵循能够保证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施工与验收规范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并按照验收规范进行验收。

该汇编收录了建筑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桥梁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等。

结构工程师必须熟悉并遵守这些规范,以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三、材料与构件规范结构工程的材料选择和构件设计对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该汇编收录了国内外常用的材料与构件规范,包括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等。

结构工程师必须掌握这些规范要求,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合理的构件。

四、监理与质量控制规范结构工程的监理与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该汇编收录了建筑工程监理规范、桥梁工程监理规范等。

结构工程师必须遵循这些规范要求,在工程监理和质量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工程标准规范除了上述具体的设计、施工和监理规范,结构工程师还必须了解工程标准规范。

该汇编收录了建筑工程标准规范、桥梁工程标准规范等。

结构工程师必须熟悉这些标准规范,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六、其他相关规范此外,该汇编还收录了一些其他与结构工程相关的规范,如地震设计规范、抗风设计规范等。

结构工程师必须了解这些规范,以应对特殊情况下的工程设计和施工。

总之,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必备规范汇编是一本全面系统的规范集合,是结构工程师在日常工作和考试中必备的参考资料。

结构工程师必须熟悉并遵守这些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公司制度汇编分类

公司制度汇编分类

公司制度汇编分类
公司制度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来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1. 人事管理制度:包括招聘、考核、晋升、离职等方面的规定,旨在规范员工的人事管理和发展。

2. 岗位职责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员工能够清楚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3. 薪酬福利制度:规定公司员工的薪资结构、福利待遇、奖惩机制等,保障员工的权益和激励。

4. 培训与发展制度:包括入职培训、岗位培训、职业发展规划等,帮助员工提升能力和素质。

5. 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明确员工的工作时间安排、加班、调休、年假等规定,保障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6. 绩效管理制度:规定员工的绩效评估标准、评定流程以及奖励与处罚措施,帮助公司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7. 行为规范制度:包括员工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纪律要求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员工的行为符合企业的价值观和要求。

8. 安全与环境管理制度:规定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措施、环境保护要求,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质量。

9. 跨部门协作制度: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流程和事项,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10.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规定员工对于公司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义务和方案,确保公司的创新成果不被侵犯。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公司制度分类,不同公司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可能会有其他或细分的制度分类。

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汇编及分析

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汇编及分析

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汇编及分析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针对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进行汇编及分析,希望给广大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以便更好地完成设计工作。

一、设计荷载计算不准确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荷载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荷载计算不准确可能导致结构强度不足,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

常见的设计荷载计算不准确的原因有:计算方法过于简化、对各种荷载的影响未能充分考虑等。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设计人员需对建筑结构的荷载计算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确保计算准确无误。

二、结构体系选择不合理结构体系选择不合理可能导致结构设计难度增加、结构造价增加等问题。

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结构体系选择不合理的原因有:设计人员缺乏对各种结构体系的深入了解、盲目追求独特性等。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设计人员应在充分了解各种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与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的结构体系。

三、基础设计不合理基础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建筑物沉降超标、地基沉降不均匀等问题。

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基础设计不合理的原因有:地质勘察不充分、基础设计计算不准确等。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进行基础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地基情况,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基础设计。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以上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并且这些问题的发生都可能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务必要认真对待这些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建议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与结构设计相关的专业人员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完善设计方案,确保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汇编及分析

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汇编及分析

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汇编及分析
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项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性。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和解决。

下面就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一些汇编及分析。

1. 承重墙设计不合理
承重墙在建筑结构中起着承担垂直荷载、抗水平力和分隔空间的作用。

一些设计中,可能出现承重墙不合理的设计,导致建筑结构不稳定、建筑载荷分布不均等问题。

这时可以通过重新考虑承重墙的布局,增加梁柱的布置等方式来优化设计。

2. 梁的开裂
3. 柱的设计问题
建筑柱是支撑整个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柱的设计不合理,将会影响整个建筑的稳定性。

柱的设计问题可能表现为柱的尺寸过大或过小、柱的强度不足等。

这可以通过重新设计柱的尺寸、增加柱的钢筋等方式来解决。

建筑的基础是将建筑结构传递到地基的重要部分,如果基础设计不合理,将会导致建筑的倾斜、沉陷等问题。

基础设计问题可能是基础尺寸不准确、基础材料不合理等。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重新设计基础尺寸、选择合适的基础材料等方式来解决。

预应力结构设计是一种通过施加预应力来改变结构构件的内应力状态的设计方法。

在实际设计中,预应力设计可能面临应力计算不准确、锚固系统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重新考虑预应力设计中的应力计算方法、优化锚固系统设计等方式来解决。

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承重墙设计不合理、梁的开裂、柱的设计问题、基础设计问题以及预应力设计问题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法和优化方案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60 5215 4170
5790 4630
5190
5810
最大值 中值 最小值
等级 1 2 3
45
67
8
图表分析
1、某企业员工的薪酬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最近, 该企业进行了市场薪酬调查,并将本企业的薪酬状况与市场薪酬 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其各个薪酬等级的基本工资及薪酬总和与 市场平均薪酬水平的比较结果见图1。问题:
8500
的 各 职 位 8000
等级或薪
7500
7000
酬 等 级 的 6500
6000
区 间 中 值 5500
建立薪资
5000
4500
结构。
4000
3500
3000
1003 0
8355 8720
6950
7780 6485
7265
6680
4660 3885 3110
5130
4275 3420
5640 4700 3760
总经办主任 财务部经理 营销部经理
点数
140
210 260
335 345 355 355 405 425 470
545 550 565
薪资结构的设计与调整(6-3)
步骤三:根据 职位的评价点 数确定职位等 级的数量及其 点数变动范围。
职位点值等级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点数跨度 527+
薪酬结构:该企业的薪酬构成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个 部分所组成,等级低的员工主要以基本工资为主,等级高 员工以绩效工资为主,随着薪酬等级的提高,绩效工资所 占的比重逐渐增大。
(2)试对该企业的薪酬结构进行评价?
①此企业的总体薪酬结构既包括基本工资,又包括了绩 效工资,既体现了员工的岗位价值,又体现了员工的个 人价值,较为合理。
薪资结构的设计与调整(6-1)
步骤一: 通观被评价职 位的点值状况, 根据职位评价 点数对职位进 行排序。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职位名称 出纳
离退休事务主办 行政事务主办 工会财务主管 总经理秘书 行政事务主管
报销会计 招聘主管 会计主管 项目经理 总经办主任 财务部经理 营销部经理
差别化 薪资政策
研发人员: •技术等级相对应的等级工资制 •随技术等级提高晋升工资 •与项目创新、专利、周期制定奖金 •设立:专利转让制度,如:
一次性提取/销售挂钩/股权置换
营销人员: •采取灵活薪资组合方式 •以目标责任为定薪基础 •与实际销售业绩挂钩的奖励 •设立:新客户发展、客户稳定
新产品/地域市场开发等 奖项或考核点
3、工资结构比较灵活,便于调整。
适用于各类型企业。
附——薪酬结构实践
操作层: •等级工资 •定期晋升政策 •较少差别奖金制度 •设立:革新、团队合作、 成本节约等奖励项目
中高层管理人员: •协议薪资制度:年薪 •责任、风险、技能的评估确定 •年度工作业绩、目标达成确定 收入水平 •设立:特别福利、股票期权
二、薪资制度设计的程序
薪资结构的设计与调整 薪资等级的确定 薪资结构的确定 薪资水平的确定 薪资市场调查 岗位评价和分类 确定薪资策略
(一)确定薪资策略
薪资结构分类
特点
举例
高弹性类
员工薪酬在不同时期个人收入起伏较大, 以绩效为导向
绩效工资与奖金比重大
薪酬
高稳定类
基本工资比重大,员工薪酬与实际绩效关系 以职位为导向 不大,而主要取决于职位及企业整体经营状 薪酬
工资、效益工资等均属此列。
优点:激励力效果好,符合企业利益要求。
不足:可能导致员工过分注重近期利益,忽视个人技能、知识方面开
发;自我意识过度,交流、合作少,群体意识淡薄。
适用:任务饱满,有超额工作的必要;员工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绩
效结果。
(三)以能力为导向的薪酬结构
年龄与工龄 技术与培训水平 职位(或岗位)价值
缺点:职务决定薪酬,激励效果削弱;无法反映因技能、态度不同引 起的贡献差异。
适用:责、权、利明确的企业。
(二)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
年龄与工龄
技术与培训水平 职位(或岗位)价值
基本工资(20%)
绩效(生产量、销售量)
绩效工资(80%)
特点:员工薪酬主要依据其近期工作绩效而定。计件工资、销售提成
②该企业的总体薪酬水平比市场的平均值要高,具有一 定的竞争性。
③等级低的员工基本工资比市场略高,绩效工资所占的 比重不大,体现了企业对绩效等级低员工的薪酬策略, 以稳定为主。
④等级高的员工总体薪酬比市场的薪酬高,但基本工资 在市场上面没有什么竞争力,员工的薪酬中有很大的比 例是来自于绩效工资,体现了“多劳多得”的薪酬理念。
(元/月)
普普通通员员工工 A
主管
部门经理
高管人员
灵活、团队导向的文化是不相符的。因此,一些组织开始采取一种被 称为“薪资带”或“薪资宽带”的新战略,在这种薪资系统中,大量 的薪资等级被少数相对范围较宽的薪资宽带所取代。
来源:薪资宽带这种薪酬概念来源于广播术语:组织不再期望员工
是“单一频率”的,而是希望他们能够覆盖“宽频道”——具有多种技 能和素质,从而在需要时能够承担多种任务。
点数 140 210 260 335 345 355 355 405 425 470 545 550 565
薪资结构的设计与调整(6-2)
职位等级
1
步骤二:
2
按照职位点数 对职位进行初
3
步分组。
4
5
职位名称
出纳
离退休事务主办 行政事务主办
工会财务主管 总经理秘书 行政事务主管 报销会计 招聘主管 会计主管 项目经理
绩效(生产量、销售量)
绩效工资(2%)
特点:员工薪酬主要依据其所担任职务的重要程度、任职资格要求以 及工作环境对员工的影响等因素决定。薪酬随岗位/职务而变,基本薪 酬的确定只考虑岗位本身的要求,很少考虑人的因素。
优点:操作简单,管理成本低;晋升和基本薪酬之间的连带性加大了 员工提高自身技能的动力。
1、薪酬变动区间与变动比率 P246-247
最低值 6680元/月
约为20%
中值
约为20%
最高值
8355元/月
10030元/月
薪酬变动比率约为50%
• 上半部分薪酬变动比率=(最高值—中间值)/中间值=20% • 下半部分薪酬变动比率=(中间值—最低值)/中间值=20% • 总体变动比率= (最高值—最低值)/最低值=50%
488-526 449-487 410-448 371-409 332-370 293-331 254-292 215-253 176-214 137-175
薪资结构设计的步骤(6.5)
等级 11
所在区间 点值跨度
527+
步 骤 五 :
10
488-526
考察薪酬区
9
449-487
间中值与市
8
410-448
(四)组合薪酬结构
年龄与工龄
工龄工资(14%)
技术与培训水平 职位(或岗位)价值
基础工资(33%) 岗位工资(24%)
绩效(生产量、销售量)
奖金(29%)
将薪酬分解成几部分,分别确定薪酬额度。岗位技能工资制、岗位
效益工资制、薪点工资制等均属此列。
优点:1、工资结构反映劳动诸要素的差别。
2、各个单元各有其职能,分别计酬,从劳动的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 劳动者的贡献大小。
技术等级工资(90%) 职务津贴(5%)
绩效(生产量、销售量)
绩效工资(5%)
薪酬主要根据员工所具备的工作能力和潜能来确定。如工人技术等级 工资制。
优点:1. 激励员工提高技术和能力;

2. 鼓励技术人才安心本职工作。
不足:1. 忽略绩效和能力的实际发挥程度;

2.薪酬成本高;

3.只适用技术复杂、技术差别影响大的企业。
出纳
内部 评价 点值
565 550 545
市场平均 薪酬水平
5700 5300 4900

470
3600
425
3160
405
2920
355
2560
355
2430
335
2300
345
2300

260
2030

210
1800
140
1530
薪酬 区间 中值 5300 4681 4134 3651 3224
况,薪酬稳定,给人以安全感。
折衷类
既激励员工提高绩效(高弹性成分), 以能力为导向 又促使员工注意长远目标(高稳定成分) 组合薪酬
(二)薪资水平的确定
1. 建立在薪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 薪资水平 2. 根据薪资曲线确定工资水平(如下图)
12 13 14
15 16
取位等级
(三)薪资结构的确定
1. 薪资等级 2. 薪资档次 3. 薪资级差 4. 浮动幅度 5. 等级重叠
性质:薪资宽带本身并非是一种新的薪酬战略,它只是技能或能力
薪酬这些薪酬战略赖以建立和有效运营的一个平台。
传统薪资等级制与薪资宽带

78
资 水
6 5 4

23
1
三级


二级
水 平 一级
薪资等级
薪资宽带
职位薪资体系下的宽带薪资结构
薪资水平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第六章
薪资结构设计
第一节 薪资结构
薪资结构类型 薪资制度设计的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