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
目的论指导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

目的论指导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作者:李晓洁段钨金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30期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前沿文化高度凝结的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
但是这一特殊表达包含独特的文化内涵,想要将其完整地传递给世界是翻译领域的一大难事。
本文从翻译目的论入手,阐释了直译、意译以及直译和意译加注的方法是适合网络流行语英译的翻译策略,希望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指导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目的论;直译;意译一、引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许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流行语进入大众视野。
为了紧跟时代潮流,翻译领域开始逐渐对此类语言重视起来,但是毕竟各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那么如何将这些带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准确的表达给外国友人,是翻译领域面临的难题。
二、网络流行语1.定义网络流行语是指一定时段内主要在网络场域被网民自发使用、具有发酵功能并往往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的语言符号(孙婧,2015)。
其实,长久以来,由于人们的侧重点不同,对网络流行语的定义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但研究者们对核心内容达成一致意见:网络流行语是被网民创造的,在网络上使用的,一段时间内被更多网民接受并迅速传播的语言形式(周晓凤,刘鸽,2014)。
2.来源网络语言一方面是网民们为了提高聊天趣味性所自创的一种语言。
另一方面,随着热点问题层出不穷,网友们往往用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暗指这些鲜活的社会热点,于是网络流行语就这样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3.特点网络流行语的迅速走红跟其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一、新颖性。
网民们热衷于追求新鲜事物,因此他们脑洞大开,总结出了许多个性十足的独特表达。
二、批判性。
网络流行语在看似诙谐幽默的表面下透漏出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暗指。
三、简洁性。
网络流行语仅仅用几个字就能提炼出最直接准确的表达,而且所表达的意义又完全超过词语本身。
三、目的论下的网络流行语的翻译1.目的论及其翻译三原则翻译目的论是翻译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目的论视角下的新闻热词及流行语英译

62语言研究目的论视角下的新闻热词及流行语英译徐辉沈阳理工大学摘要:本文从目的论的目的性、连贯性、忠信性三个原则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当下一些新闻热词和流行语的翻译,分析翻译重点,解决翻译问题,以期实现文化交互的最大化。
关键词:目的论;新闻热词;流行语在经济政治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新闻热词及流行语的涌现与更替也日趋频繁。
如何做好这部分词语的翻译,对于实时文化的准确传播具有重大意义。
而目的论作为翻译工作的重要理论,在此类词汇的翻译方面极富指导意义。
“目的”一词于20世纪70年代由汉斯·弗米尔引入翻译理论,用于表示译作的目的和翻译这一行为的目的。
目的论的第一原则最为重要:译文由其目的决定,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译文必须要符合预定的目的,即结果决定方法。
目的论的第二原则是连贯原则,也就是说译文必须将译文读者的需求、背景、文化水平等考虑在内,让读者看得懂。
如果译文不符合译文读者的需要,就不能到达预定的目的。
目的论的第三原则是忠信原则,即强调译者对原作者的忠诚,同时还要对译文接受者负有责任,使译者成为真实有效连接源语作者与目标语读者双方的桥梁。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公开性、真实性、针对性、准确性、显著性、时效性等特点。
但凡涉及地域性的新闻报道,势必有它特定的文化及地域载体,这就对新闻词汇的翻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汉语新闻词汇英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让目标语的读者对我国当前社会所发生的热点事件有一个准确真实的了解。
而由于政治文化方面的诸多差异,此类词语翻译想要忠诚地传达给目标语读者,则多数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阐释以达到功能上的对等。
李克强总理所做的《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经济发展中的“脱虚向实”,如果只是按照字面意思可翻译成“remove deficiency to substance”。
但在翻译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何为脱虚向实。
“脱虚向实”在此次使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是指改变之前的脱离实体经济的投资、生产、流通,转向虚拟经济的投资,笔者将这一词语翻译成了“the prevention of financial situation from being distracted from the hypostatic economy to the fictitious economy”,凸显出防止经济发展重点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转变,达到词汇的顺畅准确传达。
从目的论角度谈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译 文 :t I 1 e r i c h s e c o n d g e n —
er at l o n
项 重要 的理 论成果 。凯 瑟琳娜 ・ 赖 斯 曾提 出 “ 翻译 活 动 的特 殊 目的” 应 该 是 一 种 新 型 的 翻 译批 评 。后 来 ,
例3 :给力
译 文 :g e l i v a b l e
“Ge l i v a b l e ” 和 “u n g e l i v a b l e ”
破正 式对 等 关 系 的限 制 ,采 用创 新 译 法 以及 在 目的论 指 导下 探 索新 的
译 法都是很 有必要 的。 例8 :秒杀 译 文 :s e e k i f l i n g “ 秒杀 ” 原指 在 电子 游戏 中一
她 的学 生汉斯 ・ 弗米 尔指 出遵从 原 文 应是 翻 译 的首 要规 则 ,他 提 出 了 实 用 主义 中最 重要 理 论一 目 的论 。摆
脱传 统 对等 论 的束 缚 , 目的论 强调
以分 析 源文 本 为基 础 ,以达 到 翻译
的预 期 效果 为 目的 ,译 者 选 择最 佳 翻译 方 法 ,即根 据 特定 的 目的选 择
、
目的 论
的背 景 下或 特定 的社 会 事件 中 ,因
目的论 产 生 于二 十世 纪 八 十 年 代 的德 国 ,它 是 翻译 实 用 主义 上 一
此它 们有 着 不一 样 的文化 特 征 。在 翻译 此类 网络 流行 语 时 ,如 果 没有 注解 ,外 国读 者会 感 到 困惑 并 且觉 得难 以理解 。从 目的论 的角度来 讲 ,
目的论视角下网络新词的特征及其英译策略探析

目的论视角下网络新词的特征及其英译策略探析摘要: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一些流行的网络新词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因此,网络新词的英译工作已然成为摆在众多译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和文化使命。
本文将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从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三个不同角度探讨网络新词汉译英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通过列举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新词、网络流行语及其英译版本,运用目的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最佳的英文译本,将网络新词的语义和文化内涵准确地传递给接受语读者,实现网络新词在跨语言、跨文化交流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目的论;网络新词;翻译策略一、引言在信息时代,大量基于网络的新词出现,对传统语言和人们的口头表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目前,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具有特色的网络新语被翻译成英文,进入西方社会。
界定这些新词的特点,实施正确的翻译策略,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利于西方社会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也有利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些时尚新颖的词语在网络平台上迅速广泛传播。
这些非传统的新的表达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如形象生动,易于交流和传播,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等特点。
网络新语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汉语拼音的缩写、英文字母的缩写、汉字的同音字、字母和数字的组合、句子的缩写,甚至是简单的图片表情。
这些文化表达方式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它们简洁、高效、易懂,容易被广大网民所接受。
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迅速增加,一些网络表大已经正式固定下来,其使用已经超越了网络本身,融入了公众生活。
就来源和出处而言,网络新词的出现和传播仍然取决于各种网络平台。
各类网民、电脑或手机的使用者,都是这类词语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最新的网络热词往往出现在网络聊天平台和各大社交网站的帖子中。
网络新词的出现可以说是持续不断,层出不穷。
它们确实已经渗透到了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翻译目的论浅析流行语的汉英翻译

从翻译目的论浅析流行语的汉英翻译本文介绍流行语和其翻译理论基础—翻译目的论的概况,后根据该理论指导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目的论的及其三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过程中的一些诸如直译,简化等翻译策略。
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依托,为中国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标签:流行语;翻译目的论;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A Study of C-E Translation of Buzz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Abstract:The article gives an overview of buzzwords and its translation theory foundation-Skopostheorie.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and its three rules,some strategies such free translation,shortening,etc.are explo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It is hoped that the probe can throw out a brick to attract a jade so that there will be more theories for buzzword translation to fill the gap in this field.Key Words:buzzwords;Skopostheorie;skopos rule;coherence rule;fidelity rule.語言学界很早就开始关注流行语翻译的研究。
流行语指的是一种时尚语言,并且其中蕴含着传统和现代文化的交融。
它的诞生及流行不仅丰富了我们原有的汉语词库,同时也给传统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提供了一种翻译思路,而对这些流行语进行英译的研究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目的论关照下网络流行词汇的英译-精品文档

目的论关照下网络流行词汇的英译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 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
因而,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必将扩大其影响范围。
1.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
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这也使"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2.目的论与网络流行词汇的英译Skopos 一词来自于希腊语,意思为“目标”或“目的”。
20 世纪70 年代由维米尔引入翻译理论,以之为专业术语,表示译作或翻译行为的目的。
目的论首要关注的是译作的目的,这个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才能产生功能上可满足需要的结果。
因此,在目的论中,为什么要翻译原文,以及目的语文本的功能是什么,是译者必须知道的。
根据网络流行词汇和翻译目的论规则的特点,网络流行词汇的汉英翻译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明确网络流行语汉英翻译的首要目的,即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网络流行语的真正内涵;第二,有助于外国友人预判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受众反应,考虑他们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实现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第三,了解源语言与目标语之间的语体风格及其规范。
3.目的论视角下化妆品品牌的翻译策略直译法:直译要求既要保持原文内容,又要保持原文形式。
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言常常拥有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相同的内容,并能产生同样的效果。
例如:“小清新” ( like a breath of fresh air ),“小清新”最初指的是一种以清新唯美、随意创作风格见长的音乐类型,之后逐渐扩散到文学、电影、摄影等各种文化艺术领域。
如今,这种起初颇为小众的风格,现在已逐步形成一种亚文化现象,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
从翻译目的论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英语二学历论文)

从翻译目的论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以及国内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关注中国,渴望了解他的昨天与今天、语言与文化。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网民也创造了不少幽默诙谐、充满智慧的语言,一些鲜活的流行语不仅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还渗透到社会生活中。
俗话说的好,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少不了“翻译”这个环节。
然而,如何将这些流行与自然得体地翻译出来,让外国友人了解它们的意义与文化内涵呢?本论文将对此进行探析。
一、网络流行语这是目前网上热传的段子,它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余,不免也有些淡淡的悲凉。
中国的食品安全竟会到如此田地?可见网络流行语用诙谐现代汉语词汇主要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个部分。
基本词汇的特征是稳定性和高频率的使用性,这是词汇的主要部分。
另一部分是一般词汇,主要特点是灵活多变,具有动态的演化过程。
根据语言学上的分类,流行语应属一般词汇。
二、翻译目的论翻译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由德国翻译理论家Vermeer和Reiss创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的选择上,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翻译目的论有三个基本准则:目的准则、连贯准则和忠实准则。
目的准则指翻译应能在译语情景文化中,按译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准则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而“目的”一词常指译文文体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
连贯准则是指译文必须老吕接受者的背景知识和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做到语义连贯,以便译文接受者能够理解其义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忠实准则是指原文和译文中应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
这三条准则的关系是:忠实准则服从于连贯准则,而这二者服从于目的准则。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它的建立之初,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取向受到挑战,反动者摈弃独霸译坛的结构主义刻板模式,以开先河者的姿态为译界注入了一股对经院派迂腐之气具有祛除力的清流。
目的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词汇汉英翻译——以2012年网络流行词汇为例

上《人 民 日报 》十 八 大 特 刊 ,可 见 其 走 红 的 程 度 。 面 陈述 一 件 事 情 ,最 后 加 上 一 句 “元 芳 ,你 怎 么
湖 北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H UBEI ENGINEERING
V OL.33 N 0 .2 M A R.2013
目的论视角 下的 网络流行词汇 汉英翻译
—
—
以 2012年 网络 流行 词 汇 为 例
张 娟
(湖 北 _T-程 学 院 外 国 语 学 院 ,湖 北 孝 感 432000)
关 键 词 :目的 论 ;网 络 流 行 词 汇 ;翻译 策 略 中 图 分 类 号 :H315.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2095—4824(2013)02—0073—04
在互 联 网 日新 月 异 的 时 代 ,网络 信 息 更 新 的 译者 应该 充分 考 虑 网络流 行词 汇 的功 能 和 翻译 的
三结语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网络流行词汇应运而生它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当代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但由于其产生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又深深打上了民族特色文化的烙印所以作为语言的一种新现象网络流行词汇为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对其进行准确地道的翻译才能实现传递中国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第 33卷 第 2期 2013年 3月
些 流行词 汇 翻译 得准 确 到位 、恰 当得 体 ,在 一定 程 略 ,从而 使译 文更 好地 传达 源语 的意 旨,以实 现 传
度上 也影 响 到我们 的 日常交 际 。对 这些 网络 流行 递 中 国文化 和跨 文化交 流 的 目的 。
词 汇 的英 译 研究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也 是 对 语 言 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日益加快及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了解舆论,观察、感受社会转型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这引起了语言研究者的兴趣。
但是,目前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虽多却缺乏相应的翻译理论依据。
本文将从翻译目的论视角出发,研究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将这些流行语自然得体地翻译出来,向外国友人准确传递其意义和文化内涵。
二、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流传在网民,尤其是年轻的网民中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但流传广,影响大,并成为一种时尚。
黄涛曾描述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
三、翻译目的论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探析
1.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是功能翻译学派中的重要理论成果。
由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琳娜·赖斯于 20 世纪 80 年代首先提出,后由她的学生汉斯·弗米尔逐步发展完善。
目的论有三个基本准则目的准则、连贯准则和忠实准则。
目的准则是指翻译应能在目标语情境文化中,按目标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准则是翻译活动的目的。
连贯准则是指译文必须考虑接受者的背景知识和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做到语义连贯,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使译文接受者能够理解其意义。
忠实准则是指原文和译文中应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
在运用这三条准则时,忠实准则应服从于连贯准则,而忠实准则、连贯准则又服从于目的准则。
2.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策略。
根据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和翻译目的论准则,在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中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明确汉语网络流行语汉英翻译的首要目的。
它并不是给中国人自己看,而是把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意义内涵用英语传递出来,让渴望了解这类语言的外国友人能够领会,实现网络信息的交际目的;二是预判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受众反应。
应面向目标文化受众,考虑他们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以确保实现信息传递目的的达成。
正如奈达所指出的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中,不可千篇一律,否则会陷入错译、胡译和死译;而应在摄取原文核心内涵意义的基础上,根据翻译目的论和目的语文化,灵活运用变译策略,实现转换,使读者感受到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和真切性。
四、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主要策略和方法
1.直译。
直译是指在不违背英语习惯用法的前提下,有些网络流行语可以将其指称意义用直译的方法翻译出来,既保留汉语的文化特色,又不致产生误解。
例1:中国梦,译文为the chinese dream。
中国梦一词的翻译相对比较容易,可参考美国梦的英文原文the american dream即可。
2.直译加注。
不少网络流行语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因素,有些人物名、地名、历史事件等专有名词,如果不加注释,单纯采取直译或音译的方式,外国友人可能不知所云,也就达不到有效传递信息的目的。
例4:正能量,译文为positive energy。
正能量本是天文学领域的专有名词,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
而走红的正能量在它天文学本义的基础上具有延伸意义,指的是乐观、进取、豁达等一切予以人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更加幸福的动力和情感。
在翻译时该词时,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positive energy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但是如果不加注释,会使目的语的读者联想到这个词原有的天文学词义,从而造成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