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层岩石力学研究及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_陈勉

我国深层岩石力学研究及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_陈勉
我国深层岩石力学研究及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_陈勉

第23卷 第14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3(14):2455~2462

2004年7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July ,2004

2003年6月20日收到初稿,2003年8月20日收到修改稿。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74054)和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重点项目(01111)资助课题。

作者 陈 勉 简介:男,41岁,现任教授,主要从事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方面的研究。E-mail :chenmian@https://www.360docs.net/doc/888363564.html, 。

我国深层岩石力学研究及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陈 勉

(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北京 102249)

摘要 论述了深层岩石力学的研究范围、特点,介绍了深层岩石力学的全尺寸钻井模拟试验,地应力、岩石断裂韧性、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获取方法和技术,以及在钻井过程中的井壁稳定预测检测技术、水力压裂的室内物理模拟技术、数值模拟技术等问题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深层岩石力学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 岩石力学,深部地层,石油工程

分类号 TE 21,TU 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6915(2004)14-2355-08

REVIEW OF STUDY ON ROCK MECHANICS AT GREAT DEPTH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PETROLEUM ENGINEERING OF CHINA

Chen Mian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Gas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 Beijing 102249 China )

Abstract The sco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mechanics at great depth are discuss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ull-scale drilling system ,the measurement of geo-stresses ,rock fracture toughness ,static and dynamic rock parameters ,the advances in techniques of well-bore stability prediction and measurement during drilling ,and physic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China. The challenges facing rock mechanics at great depth and technical issues to be solved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rock mechanics ,formation at great depth ,petroleum engineering

1 引 言

在深层岩石力学研究中,所涉及的地层深度大

多在2 000~8 000 m 范围内,研究对象以沉积岩层为主体,岩石处于较高的围压(可达200 MPa)、较高的温度(可达200 ℃)和较高的孔隙压力(可达200 MPa)作用下。这与水电站的坝基设计、高边坡稳定、隧道和巷道的开挖及支护、建筑的桩基工程、地下洞室、城市地铁建造等不超过1 000 m 深度的地表或浅层岩石力学问题不同,也不同于以火成岩和变质岩为研究主体,深度超过万米的下地壳、上地幔

岩石物理力学问题。

深层岩石力学所涉及的围压可达200 MPa 。事实上,地层的围压来源于非均匀的原地应力场,若

垂向应力源于地层自重,那么应力梯度平均为0.023 MPa/m ,多数地区最大水平应力往往大于垂向应力,且2个水平地应力梯度的比值常达1.4以上。在山前构造带地区,不但地应力梯度高,而且水平最大、最小地应力的比值也很大。因此,在研究地应力分布规律(包括数值大小及主方向)时,主要依靠水压致裂、岩石声发射试验、岩石剩磁分析、差应变分析、地震和构造资料反演、测井资料解释等间接方法。

深层岩石力学所涉及的温度可达200 ℃。一般

? 2456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年

的地温梯度是3 ℃/100 m,高的可超过4 ℃/100 m,具体的地温梯度往往需要实际测定。当温度超过150 ℃后,温度对岩石性质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深层岩石力学所涉及的沉积岩层孔隙和裂隙中高压流体(包括各种液体和气体)的孔隙压力可达200 MPa。常规的静水孔隙压力梯度为0.01 MPa/m,而异常高压地层的孔隙压力梯度可超过0.02 MPa/m。

深层岩石力学所研究的地层力学性质在高围压、高温度和高孔隙压力状态下,已完全不同于浅部地层,它可能从弹脆性转变成粘塑性,也可能由于高孔隙压力的作用使得原本延性的岩石呈现脆性破坏。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大庆油田等油田的开发,岩石力学在石油工程中日益显示了其重要性。主要研究范围包括:

(1) 深层地应力测量理论与技术;

(2) 深部地层环境下的岩石力学性质;

(3) 岩石应力、渗透性的声学响应特性及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地球物理解释;

(4) 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及其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

(5) 深层岩石中天然裂缝的形态、分布和预测理论;

(6) 岩石的固液耦合理论及在油藏工程中的应用;

(7) 岩石破坏机理与高效破岩方法研究;

(8) 井眼稳定机理与控制技术;

(9) 人工裂缝的起裂、扩展及水力压裂工程设计;

(10) 弱固结地层的固相产出问题;

(11) 地层错动、蠕变与套管损坏问题。

2 深层岩石力学试验技术

2.1深层岩石力学参数的室内试验测定

岩石的力学特性参数包括强度参数和弹性参数。涉及的参数主要为抗压强度、内摩擦力、内摩擦角、泊松比和杨氏模量。目前,岩石力学特性参数的测定主要有2种方法:静态法和动态法。静态法是通过对岩样进行加载试验测得其变形而得到参数,所得参数为岩石静态力学特性参数。动态法是通过测定超声波穿过岩样的速度得到参数,所得参数为岩石动态力学特性参数。根据实际受载情况,岩石的静态力学特性参数更适合工程需要。迄今为止,岩石的静态力学特性参数的测定方法已比较成熟,有了一套规范的试验程序和数据处理程序。但静态法需从地下取出待研究井段的岩芯,在室内做单轴或三轴应力试验,其缺点是成本高、时效性差、资料的代表性较差;而动态法利用声波测井资料,可直接求出原地应力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参数,获得岩层沿深度的连续的力学特性资料。

静态法一般采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方法。试验机包括2种:柔性试验机和刚性试验机,柔性试验机适用于金属材料。由于柔性试验机在试验过程中要储存大量的弹性能量,要得到岩石材料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必须使用刚性试验机。一般刚性试验机性能精密,造价昂贵,目前,国内引进的美国MTS815,MTS816和Terra Tek岩石力学试验测试系统,具备全面准确的行为控制、测试、数据后处理功能。温度、压力指标均可满足深层岩石力学基础试验的要求。

2.2静态和动态岩石力学参数的关系

岩石力学特性参数的静态值和动态值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静态弹性模量普遍小于动态弹性模量,而静态泊松比有的大于动态泊松比,有的小于动态泊松比。根据实际受载情况,岩石的静态力学特性参数更适合工程需要,利用声波法得到的岩石动态力学特性参数不能直接用于工程分析中。因此,利用现场提供的纵波测井、密度测井、地层压力、部分岩芯等资料,寻找动、静态力学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静态参数之间的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文[1]通过我国各主要油田砂泥岩的三轴试验研究发现,静态泊松比随围压增大而增大,岩石的泊松比、弹性模量同所处的深度有关,并提出了岩石泊松比、弹性模量和强度随地层深度、声波速度变化的规律。

2.3分层地应力[2~7]

地层间或层内不同岩性岩石的物理特性、力学特性和地层孔隙压力异常等方面的差别,造成了层间或层内地应力分布的非均匀性。某些地层特别强烈的地应力各向异性对井壁稳定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层间应力差对水力压裂裂缝的扩展也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同时,对定向钻井和防斜打直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23卷第14期陈勉. 我国深层岩石力学研究及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 2457 ?

目前,对于分层地应力主要采用以下几类预测模型:

单轴应变模式:假设地层在沉积过程中,水平向的变形受到限制,则水平方向的地应力由上覆压力产生,主要包括如下模型:Mattens-Kelly模型,Terzaghi模型,Anderson模型,Newberry模型。单轴应变模式没有包括构造应力项,适用于弱构造运动地层。

石油大学“六五”模式:假设地下岩层的地应力主要由上覆岩层压力与水平方向的构造应力产生,且水平方向的构造应力与上覆压力成正比,该模式考虑了构造应力的影响,但没有考虑弹性地层和岩性对地应力的影响。

石油大学“七五”模式:在石油大学“六五”模式的基础上,假设地层为匀质各向同性的线弹性体,并假定在沉积后期地质构造运动过程中,地层与地层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所有地层2个水平方向的应变均为常量。这种模式意味着地应力与地层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均有关系,此模式可解释砂岩地层比相邻页岩地层有更高地应力的现象。

2.4深部地层断裂韧性的测量与预测[8~10]

断裂韧性又称临界应力强度因子,是裂纹体分析中的关键参量,表征了线弹性裂缝尖端场(应力和应变)的奇异性程度,其数值与裂纹体的几何形状和所受载荷一般无关,因而,是物质材料的一个基本属性。文[8]根据试件加工的严格要求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专门设计了岩石断裂韧性测试岩芯制作加工装置和断裂韧性试验仪。文[9,10]深入地研究了断裂韧性与其他物理力学参数间的关系。

因为由测井资料可以得到地层密度、声波时差或声波速度以及泥质含量,再根据上述的试验资料统计关系,岩石的断裂韧性就可以通过声波测井资料、密度测井资料以及伽马测井资料计算得到。

3 全尺寸钻井模拟试验装置的建立

研究井底岩石在各种压力作用下的物理机械性能,分析不同钻井参数对钻进过程中水力和机械破岩过程、射流场规律及钻进效果的影响,不断提高钻井技术水平,降低钻井成本,一直是世界各国石油行业追求的目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于上述的技术和基础理论,各大石油公司主要采用现场实际钻进试验进行研究和认识。但由于钻进过程的隐蔽性和复杂性,通常,钻井现场试验只能测得多种工艺参数的综合效果,而且,目前井下地层参数还不能随钻直接测定和控制。因此,现场试验并不是完全理想的、经济的和科学的试验方法。为此,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能模拟井底岩石非自然环境和全尺寸钻头钻进过程的高温高压模拟井筒试验装置。

美国泰瑞泰克公司(Terra Tek Inc.)的钻井模拟试验装置是世界上第1个全尺寸钻井模拟试验装置。它由钻机、井眼模拟器、泥浆循环系统、岩样采集加工、井下工具试验容器及井眼稳定试验装置等组成。该装置模拟井下压力分别为:上覆压力207 MPa,围压138 MPa,孔隙压力27.6 MPa,液柱压力103 MPa,使用钻头直径为156~311 mm。1992年,英国的斯伦贝谢剑桥研究中心(Schlumberger Cambridge Research Center)的全尺寸钻井模拟试验装置基本完成,可模拟5 000 m井深条件的钻井试验。另外,日本通产省资源环境技术综合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俄罗斯原全苏钻井技术研究院别尔姆分院、日本石油公司石油开发技术研究所(Japan National Oil Corpo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等也分别研制了全尺寸钻井模拟装置。

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组织,大庆油田钻井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攻关,成功地研制了我国第1台模拟6 000 m井底压力环境的全尺寸钻井模拟试验装置[11],这为我国石油钻井,特别是深井钻井提供了强有力的中间试验和模拟试验的手段。该装置采用超高压组合动密封结构,实现静止井筒与旋转钻杆之间联接的高压转联器设计;采用伺服驱动的SPM超高压节流阀,对泵源提供的高压钻井液进行节流自动控制,实现最大液柱压力67.7 MPa的循环钻井液高压模拟系统;采用国际领先、能过滤钻井液中直径大于0.1 mm的固相颗粒的滤网式除砂结构的高压除砂器设计;采用智能PID控制、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模拟底部钻柱动态钻压,通过超高压伺服溢流阀实现模拟6 000 m井底的多压力(上覆压力、围压、孔隙压力、液柱压力等)控制以及近钻头处多参数随钻动态测试、分析。该装置可模拟井底压力环境,在不同岩石矿物组份及应力状态下,选用不同的钻井参数、水力参数,

? 2458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年

开展优选参数钻井、喷射钻井、水力机械联合破岩、破岩工具、钻柱振动试验、井下工具模拟试验和检测评价。

4 井壁稳定力学机理与应用研究

井壁失稳是指钻井过程中井眼的喷、漏、塌、卡,其主要失稳机理是井壁的张性破裂和剪切破坏,井壁稳定问题是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复杂问题。根据哈里伯顿公司的最新统计,全球每年花在井壁稳定问题上的开支不低于60亿美元。因此,确保控制井壁失稳是石油工业界的迫切需要。

4.1井壁稳定力学研究[12~20]

由于钻井过程中的井壁失稳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因此受到各国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受石油钻井工程发展历史的影响,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化学防塌方面。在这方面,泥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从化学的角度出发研制抑制泥页岩水化、膨胀和实现离子活度平衡的新型泥浆处理剂和配方,使井壁失稳现象大为减少,井壁稳定技术取得很大进展,但是,仍然解决不了水化程度弱、强度低的泥页岩、砂泥岩地层,强地应力条件的山前构造、弱面地层和井斜及井斜引起的井壁失稳问题,可见,解决井壁失稳仅通过使用优质泥浆是不够的,有必要从岩石力学的角度出发,进行井壁稳定力学研究。

我国学者将岩石力学理论用于井壁稳定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期,岩石力学的研究主要是用于描述地层蠕变对套管产生的破坏作用;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黄荣樽教授为代表的国内学者,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油田实际的井壁稳定力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为岩石力学在井壁稳定分析中的进一步深入应用打下了基础。

陈勉等人在深入分析Yew,Chenevert,Mody 模型和大量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力学与化学耦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更为合理的水化应力模型,并首次提出了井壁垮塌周期的定量计算方法。

金衍等人对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的井壁力学稳定性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其井壁稳定性模型在Andoy模型的基础上又附加了井壁渗透性因素和考虑了2个水平地应力不相等的情况,并指出,井壁渗透性对坍塌压力的计算影响不大,但对计算破裂压力有较大的影响;针对我国西部油田山前构造大倾角地层的特点,建立了井壁稳定的弱面模型,并在塔北地区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将快速Lagrange元分析方法应用于软泥岩盐膏地层的缩径预测中,其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十分吻合。

刘向君等人对煤层井壁不稳定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煤层失稳是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力学因素和机械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此外,刘玉石等人还应用损伤力学理论,从岩体节理的变形能出发,建立了硬脆性泥页岩(含节理裂隙)的本构方程;又以试验数据为基础,用固体力学方法建立了膨胀性泥页岩水化的本构方程,根据损伤和水化膨胀的特性,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和相应的计算程序。

总的来讲,井壁稳定力学研究应从3个方面入手:岩石力学参数、原地应力场和井壁稳定力学模型研究。岩石力学参数是基础,地应力是井壁失稳的根本诱因,合理的井壁稳定力学模型是解决井壁稳定问题的有效途径。结合3个方面的研究,掌握地应力状态和地层力学参数,采用合理的力学模型,得出能控制井壁失稳的泥浆密度范围,再配合使用优质泥浆,才能使得井壁失稳问题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

4.2测井资料在井壁稳定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从事岩石力学研究需要取得有关的岩石力学参数,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强度等。过去,这些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的测定都是建立在静力学的基础之上,依靠室内力学试验来完成的。这种方法虽然直观,理论也简单,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更为重要的是现场取芯困难,不可能获得整个井身剖面内的岩石力学参数。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都在寻找一种更简便的方法来确定地层的强度参数。地层声波测井反映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与岩石的密度、孔隙度、结构强度等密切相关,它作为衡量岩石强度参数的一个重要指标,长期以来一直为众多学者所关注[21]。

目前,利用声波(结合密度、自然伽玛等)测井资料确定岩石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单轴抗压强度、粘聚力、内摩擦角等参数,已经有了一些相对成熟的公式,应用较广泛。国内学者根据地质力学、多孔弹性介质力学、岩石力学及声学理论,对井壁围岩的受力状态、地应力的测量技术、岩石强度的

第23卷第14期陈勉. 我国深层岩石力学研究及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 2459 ?

方法以及泥页岩水化应力的计算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1) 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室内声发射Kaiser试验与现场水力压裂试验相结合的地应力测试技术。并针对不同构造区域的地质运动特点,建立了分层地应力计算模型,结合测井资料的解释及处理,可求出全井段各地层的3个主应力。

(2) 形成了一套岩石强度参数测定技术。建立了利用人造泥页岩岩芯或露头岩芯,通过强度对比试验及测井资料解释来确定泥页岩强度参数的新方法。

(3) 通过大量室内岩石动、静弹性参数及强度参数的同步测试,建立了泥页岩动、静态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泥页岩强度参数与其声波速度、泥质含量及密度之间的相对关系。形成了一套利用测井资料求算泥页岩弹性参数及强度参数的新技术。

(4) 利用多孔介质力学理论,对井壁围岩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计算,并结合岩石破坏准则,推导了地层坍塌压力与破裂压力的计算模型。在模型中综合考虑了地层渗透性、岩石非线性变形性质、井斜角、方位角对井壁受力状态的影响。

(5) 研究了盐层和含盐软泥岩的塑性变形与温度、井深、封闭压力、压差、地应力、时间、盐岩层厚度及盐岩组分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盐岩和含盐软泥岩粘弹性流变的本构方程,绘制了控制盐岩收缩率的钻井液密度图版,为顺利钻进盐岩和含盐软泥岩提供了科学依据。

4.3井壁稳定性钻前分析

传统的井壁稳定性研究往往集中在钻后,对施工过程中所碰到的复杂情况从力学、化学上进行分析,找出失稳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指导后续钻井。但是,由于钻井过程中的井壁稳定问题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加之其后果的严重性,从工程实际的角度看,要求对井壁稳定问题尽可能做到提前预知,及早发现,尽快处理,而国内外对井壁稳定的钻前预测研究的很少,几乎是空白。

20世纪90年代末期,文[22]首次建立了井壁稳定的钻前预测问题的相关预测模型[22]。在相似构造井壁稳定分析理论基础上,研究了利用测井数据分层的方法,建立了地震层速度偏差的修正模型,利用趋势面理论建立了地震层速度单因素钻前预测井壁稳定性模型,利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地震层速度智能钻前预测井壁稳定性模型,这2个模型较为成功解决了塔里木油田、大港油田等油田的数十口深井、超深井的钻前泥浆密度确定难题,为成功钻进打下了基础。

由于层速度分辨率低及地震速度与地层受力特性、岩性和岩石物理参数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导致层速度模型不能预测薄夹层的井壁稳定性、井壁稳定预测的精度低等缺陷。为了克服上述缺陷,金衍等人提出了地震记录钻前预测井壁稳定的理论与方法。根据地震动力学的理论,为地震和测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合理的映射关系,建立了以自回归系数、分形维数、最大Lyapunov指数和突变参数为输入层、利用地震记录创建测井曲线的神经网络模型,获得了声波速度-地层密度数据,建立了地层弹性参数、强度参数的获取方法,提出了有效流体压力的新概念,简化了计算;金衍等人还建立了利用常规井壁稳定力学方法预测钻前井壁稳定的模型和利用非线性函数曲线拟合预测钻前井壁稳定的模型,其中,提出了地应力测井数据反演、薄层地应力测试、根据工程情况简易确定安全泥浆密度等新方法。模型适合于第1口探井二开有测井数据的情况下预测二开下部待钻地层的井壁稳定性,并随着完井数量的增多,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就越好。

总体来看,近十几年来国内学者对井壁稳定的力学研究发展得很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从根本上解决井壁失稳问题,还要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索。一方面要加强坍塌机理和流固耦合力学模型的研究,尽可能对井壁失稳问题作出更为精确的数学描述。另一方面,从工程实际的角度看,应加强井壁稳定的钻前预测和实时监测研究,把钻前预测、钻中监测和钻后分析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对待。另外,利用测井评价井壁稳定性不能仅停留在为力学分析提供必要的地应力参数和岩石强度参数上,而应与地震、层速度、力学物理化学耦合研究井壁稳定性原理相结合,建立一个更广泛意义上的井壁稳定性综合评价系统。

5 水力压裂力学研究

5.1水力压裂物理模拟[23]

水力压裂物理模拟试验是研究水力裂缝扩展机理的重要方法。由于对水力压裂机理认识的局限

? 2460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年

性,在分析裂缝扩展规律时往往采用理想化的假设条件,在预测水力裂缝几何形态时大多采用了过于简化的二维模型或三维模型来模拟水力压裂过程。由于这些简化的模型不能正确地反映深部地层水力裂缝的扩展规律,因此常常导致压裂作业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异。同时现场水力裂缝的实际形态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目前尚无有效的测试方法,这就使单纯性的理论研究得不到有效论证。因此,室内模拟试验对理论的研究和论证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目前进行的物理模拟试验大体有以下几种:

(1) 裂缝形态的直观试验。其方法是用有机玻璃等透明材料做为试样,采用高速照相机拍摄裂缝扩展过程,并用于扩展速度的分析。

(2) 非固结表面对裂缝垂向扩展的影响。主要是研究界面性质的影响。当裂缝与界面相交时可能有4种情况:裂缝可能穿过、停留(止裂)、拐弯或者转向。通过改变交界面垂向压力和在界面添加润滑剂来改变界面间的摩擦力,研究不同摩擦力条件和界面性质下裂缝的扩展问题。一般存在着1个以临界正应力表示的临界界面剪切强度,低于此值,裂缝将沿界面产生滑动,不会穿过界面,反之,则可能穿过界面。同时,指出临界剪切强度与界面性质(粗糙度、润滑性)和压裂液有关。该研究对于裂缝穿过地层中天然裂缝的情况有一定参考意义。

(3) 层状介质对裂缝垂向扩展的影响。主要是研究压裂层与隔层间水平地应力差、弹性模量差、断裂韧性差等因素对裂缝垂向扩展的影响。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产层与隔层之间的地应力差达到2~3 MPa时,裂缝的垂向延伸将受到竭止。刘翔颚等人进行了裂缝垂向延伸规律方面的研究,采用砂岩、白云岩、大理岩组成油层和隔层体系,发现裂缝易从弹性模量小的岩石进入弹性模量大的岩石,同时泊松比对破裂压力有影响。陈治喜、庞飞等人在这方面最近也做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但由于试验方法及试验条件的差异,使得各个研究者的试验结果相互间有较大出入。

(4) 多裂缝扩展的模拟研究。采用水泥试样研究了2条裂缝在压裂过程中的扩展和相互影响。研究岩石中含有脆弱面时的裂缝延伸情况,发现小的闭合脆弱面(裂缝)的存在并不能改变裂缝走向,但大的张开裂缝存在时,裂缝将发生偏转。

(5) 裂缝形态和压力的监测。研究裂缝几何尺寸和缝内压力随注入液体体积变化的规律。这种试验的难度较大,主要是要设法测量裂缝几何尺寸的变化。国外主要采用有机玻璃作为试样,用高速摄像机记录裂缝扩展的过程和形态。李传华、张广清等人利用大尺寸人造岩样,在三轴地应力条件下对水力裂缝的空间弯曲、扭转进行了物理模拟试验,并总结了其扩展规律。

在室内模拟试验方面所缺乏的是对裂缝扩展规律的定量研究,这就要求发展测量裂缝几何形态的方法。

5.2水力压裂数值模拟

水力压裂数值模拟主要是关于水力裂缝延伸模型的建立和求解。由于裂缝延伸模型对水力压裂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发展了各种模型来描述水压裂缝的几何形态和延伸规律。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发展了多种二维模型,此后,又出现了多种拟三维模型和全三维模型,其途径是通过更全面地考虑真实地层的复杂性,来达到裂缝几何形态预测的准确性。

由于实际地层和井眼条件的复杂性,要全面考虑所有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困难的,而且,在数值分析方法上也存在一定障碍。因此,研究人员大多从各自的要求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简化,并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数学物理模型[24~34]。

(1) 二维模型

在水力压裂技术发展的早期,大多数压裂作业规模都很小,泵入时间短。在这种情况下,裂缝在纵向的延伸不大,因此,预计的裂缝延伸主要是二维的,一般都假定裂缝具有固定高度,然后算出裂缝宽度和长度。典型的有Howard-Fast平行板模型、KGD模型、PKN模型。其中,后二者是应用较广泛的二维模型。

(2) 三维模型

在实际的压裂过程中,裂缝可能向任意方向延伸,裂缝可能穿过上下隔层而垂向延伸,其高度和长度将同时增长,这与二维模型的假定不相符合。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有许多学者引入了各种三维模型,大体上可把这些模型分为2类,一类是拟三维模型,另一类是全三维模型。

第23卷第14期陈勉. 我国深层岩石力学研究及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 2461 ?

拟三维模型考虑了压裂过程中裂缝高度的变化。其方法有2种,一种是采用裂缝延伸准则引入裂缝高度参量,另一种是将2种二维模型混合起来,用KGD模型解决垂向延伸问题,而用PKN模型解决横向延伸问题。求解过程中一般用分开的垂向剖面计算出裂缝的垂向高度增长,然后,把求得的高度增长用于广义PKN模型来解决裂缝的横向扩展问题。

依同春、任书泉、刘翔鹗等人较早开展了拟三维模型的研究工作。陈勉等研究了层状地层中水压裂缝形态的计算模型,对分层地层中断裂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陈治喜、杨丽娜从岩石的断裂韧性角度出发,计算了裂缝的垂向延伸高度,并系统地研究了水力压裂的力学机理,丰富和发展了水力压裂理论。

全三维模型要从三维岩石变形和三维流体流动出发来建立裂缝控制方程。考虑到裂缝宽度相对于裂缝面积较小,横过裂缝宽度的流体压力和密度变化不大,故采用宽度方向流速为零的假设,同时,认为流体在裂缝中的流动为定常层流流动。目前公认的全三维模型有2种,一种是Clifton等人的模型,另一种是Cleary等人的模型。

国内对全三维模型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从Terra Tek公司引进了TerraFrac全三维水力压裂计算程序。陈勉等建立了非均匀条件下全三维水力压裂裂缝延伸的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考虑了弯曲裂缝中流体流动的曲率效应,并提出了全三维水力压裂模型中缝宽方程的计算方法。张若京、姚飞等人在国外已有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全三维水力压裂模拟软件。

测试表明,目前国际上权威的三维压裂设计软件对于同样的输入数据,得到的结果却相差甚远。这也说明,现今的裂缝延伸模型尚不能很好地模拟复杂的水力压裂裂缝延伸过程,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

6 结论与展望

岩石力学与石油工程的结合,促进了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的勘探到后来的胜利油田、辽河油田、渤海油田,直到近年来获得重要突破性进展的长庆油田和苏里格庙世界级整装大气田的发现,水平井开发技术、欠平衡钻井技术的运用,塔里木油田钻前井壁稳定技术和双阶梯水平井技术的运用,都与岩石力学的理论研究密不可分。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石油工程岩石力学面临新的挑战:

(1) 深部地层岩石力学参数的预测、监测和检测精度的提高;

(2) 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变形与破坏的细观力学机理研究;

(3) 多重孔隙地层中与应力相关的多相渗流油藏模拟技术研究;

(4) 基于地震速度谱的高精度地层坍塌压力、破裂压力预测方法研究;

(5) 非平面多水力裂缝的干扰、弯曲、转向的岩石力学判别准则及其在水平井水力压裂中的应用;

(6) 地层漏失压力的力学机理与钻井安全泥浆密度的设计理论;

(7) 深部地层岩石后效变形的有限变形理论与本构方程的建立。

相信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的深入研究,不但会丰富岩石力学理论,而且更会大大地促进石油勘探开发新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葛洪魁,黄荣樽. 三轴应力下饱和水砂岩动静态弹性参数的试验研

究[J]. 石油大学学报,1994,18(3):41~47

2 Zhang Guangqing,Chen Mian,Jin Yan,et al. Determination of in-situ

stress by Kaiser effect under confining pressure[A]. In: Proceedings of 2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the Mineral Industries[C]. Rotterdam:A. A. Balkema,2001,693~696 3 张广清,金衍,陈勉. 利用围压下岩石的Kaisir效应测定地应

力[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3):360~363

4 陈勉,陈治喜. 用斜井岩芯的凯塞效应确定地应力[J]. 岩石力学

与工程学报,1998,17(3):313~314

5 邓金根,黄荣樽,田效山. 油田深部地层地应力测定的新方法[J].

石油大学学报,1997,21(1):32~35

6 张广清,金衍,陈勉. 围压下利用凯泽效应测量地应力[J]. 岩

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3):360~363

7 刘建中,张金珠,张雪. 油田应力测量[M].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3

8 陈治喜,陈勉,金衍. 岩石断裂韧性与声波速度相关性的试验

? 2462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年

研究[J]. 石油钻采工艺,1997,19(5):56~60

9 陈勉,金衍,袁长友. 围压条件下岩石断裂韧性的试验研究[J].

力学与实践,2001,23(4):32~35

10 金衍,陈勉. 利用测井资料预测深部地层岩石断裂韧性[J]. 岩

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2):250~285

11 周英操. 钻井模拟试验装置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 北京:石油

大学,1998

12 徐同台. 井壁稳定技术[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13 金衍,陈勉. 利用FLAC分析膏盐岩地层的井眼缩径变形[J].

石油大学学报,1999,23(2):37~39

14 金衍,陈勉. 弱面地层的直井井壁稳定力学模型[J]. 钻采工

艺,1999,19(3):13~14

15 金衍,陈勉. 大位移井的井壁稳定力学分析[J]. 地质力学学

报,1999,5(1):4~11

16 金衍,陈勉. 弱面地层的斜井井壁稳定性分析[J]. 石油大学学

报,1999,23(4):33~35

17 金衍,陈勉. 工程井壁稳定分析的一种实用方法[J]. 石油钻采

工艺,2000,22(1):31~33

18 金衍,陈勉. 盐岩地层井眼缩径控制技术新方法研究[J]. 岩石

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增):1 111~1 114

19 刘玉石. 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问题研究[J]. 石油学报,1998,

19(1):85~88

20 Chen M,Chen Z X. Hydration stress on wellbore stability[A]. In:Proc.

of 35th US Rock Mechanics Symposium[C]. Lake Tahoe,Nevada:

A. A. Balkema,1995,885~888

21 刘向君,罗平亚. 测井在井壁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J]. 天然

气工业,1999,19(6):33~35

22 金衍,陈勉,张旭东. 钻前井壁稳定预测方法的研究[J]. 石油

学报,2001,22(3):69~99

23 陈勉,庞飞. 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与分析[J]. 岩石力学

与工程学报,2000,19(2):868~872

24 陈治喜,陈勉. 层状介质水力裂缝的垂向扩展[J]. 石油大学学

报,1997,21(8):23~26

25 依同春,王鸿勋. 水平裂缝压裂设计数值方法的研究[J]. 华东石油

学报,1986

26 陈勉,陈治喜,黄荣樽. 非均质地层水力压裂研究[J]. 东北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5:309~312

27 陈治喜. 水力压裂力学研究[石油大学博士论文][D]. 北京:石油大

学,1998

28 Chen Z X,Chen M. Numerical modeling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layered Formations[A]. In:Zhong Zhihua ed. Engineering Computa- tion and Computer Simulation[C]. Changsha:Hunan University Press,1995

29 Chen Z X,Chen M. Analysis of hydraulic fracture behavior with a

three dimensional microcomputer simulator[R]. SPE38059,1997

30 陈勉,陈治喜. 大斜度井水力压裂起裂研究[J]. 石油大学学报,

1995,18(2):30~35

31 陈勉,陈治喜. 非均质地层水力压裂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

1994,14(增):309~312

32 陈勉,陈治喜. 三维弯曲水压裂缝力学模型[J]. 石油大学学报,

1995,18(增):43~47

33 陈治喜,陈勉. 层状介质中水力压裂裂缝的垂向扩展[J]. 石油大

学学报,1997,21(4):23~26

34 杨秀夫,陈勉. 国内外水力压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石油钻

采工艺,1998,21(2):21~25

《泄水建筑物进水口设计》一书由罗义生,林秀山等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16开,字数44.5万,定价58.00元。

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黄河干流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泄洪、排沙、发电、灌溉进水口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内容涉及进水口泥沙问题及进水口布置的基本模式;高大进水塔动力特性、抗地震稳定及稳定判别准则;大型进水塔混凝土温度场、温度应力变化规律、温控措施及实施效果;高水头、高含沙水流条件下的闸门设计;岩质高边坡稳定问题等。本书内容新颖,具有开拓性,可供从事排沙专业和水工、施工、闸门设计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期末考试PPT整理之简答题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PPT整理之简答题 (3*10=30分) 1.岩石力学的发展历史分为哪几个阶段?请简述一下每个阶段的特点。 答:按其发展进程可划分四个阶段: (1)初始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是岩石力学的萌芽时期,产生了初步理论,以解决岩体开挖的力学计算问题。 (2)经验理论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该阶段出现了根据生产经验提出的地压理论,并开始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方法分析地下工程的支护问题。(3)经典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这是岩石力学学科形成的重要阶段,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被引入到岩石力学,确立了一些经典计算公式,形成围岩和支护共同作用的理论。 岩石力学发展到该阶段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经典理论发展阶段,形成了“连续介质理论”和“地质力学理论”两大学派。 (4)现代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现在) 此阶段是岩石力学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用更为复杂的多种多样的力学模型来分析岩石力学问题,把力学、物理学、系统工程、现代数理科学、现代信息

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引入到岩石力学。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流变学、断裂力学、非连续介质力学、数值方法、灰色理论、人工智能、非线性理论等在岩石力学与工程中的应用也提供了可能。 2.简述岩石力学的研究内容。 答:(1)岩石的变形特征;(2)岩体的变形与强度;(3)岩石的强度理论;(4)地应力的测量方法;(5)岩体力学的工程应用. 3.请简述岩石的蠕变及其机理。 答:岩石的蠕变:岩石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 岩石蠕变机理:化学键理论、破裂理论、摩擦理论、晶体缺陷理论 4.岩石蠕变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1)瞬时变形(2)初始蠕变或阻尼蠕变(3)稳态蠕变或等速蠕变(4)加速蠕变。 5.为精确描述岩石复杂的蠕变规律,许多学者定义了一些基本变形单元,这些基本单元有哪些? 答:这些基本单元有弹性元件(弹簧)、粘性元件(阻尼器)和塑形元件(摩擦块)。 6.岩石力学的性质有哪些?请简明阐述一下。 答:根据岩石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可将力学性质划分为弹性、塑性、黏性。(弹性是指在一定的应力范围内,物体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绪论(定稿)

第一节:绪论 一、教学目的:通过《岩石力学》课程介绍,揭示课程在石油工程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认识岩石力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及其与其它力学课程的联系及差异。 二、基本要求: 1、了解内容: ?《岩石力学》学科的研究意义 ?《岩石力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 ?《岩石力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掌握内容: ?岩石力学的定义 ?岩石的定义及分类 ?岩石力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岩石力学与弹性力学等力学学科的差异) ?不连续性 ?非均质性 ?各向异性 ?渗透性 ?赋存环境(地应力-初始应力、温度、压力、油气水) 3、介绍课程的学习目的及基本要求 三、课程内容: 1、岩石力学的研究意义 1 首先,来源于生产实践,生产实践也是岩石力学发展的推动力 岩石力学的发生与发展与其它学科一样,是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洞穴中繁衍生息,并利用岩石做工具和武器,出现过“石器时代”。公元前2700年左右,古代埃及的劳动人民修建了金字塔。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人在山区修建了“空中花园”。公元前613-591年我国人民在安徽淠河上修建了历史上第一座拦河坝。公元前256-251年,在四川岷江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公元前254年左右(秦昭王时代)开始出钻探技术。公元前218年在广西开凿了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的灵渠,筑有砌石分水堰。公元前221-206年在北部山区修建了万里长城。在20世纪初,我国

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先生主持建成了北京-张家口铁路上一座长约1公里的八达岭隧道。在修建这些工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运用一些岩石力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 岩石力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际上已建和正建的大坝,最大高度超过300m,地下洞室的最大开挖跨度超过50m,矿山开采深度超过4000m,边坡垂直高度达1000m,石油开采深度超过9000m,深部核废料处理需要考虑的时间效应至少为1万年,研究地壳形变涉及的深度达50-60km,温度在1000oC以上,时间效应为几百万年。今后,随着能源、交通、环保、国防等事业的发展,更为复杂、巨大的岩石工程将日益增多。 3 不重视岩石力学研究将造成工程事故 国际上有许多工程由于对岩石力学缺乏足够的研究,而造成工程事故。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马尔帕塞(Malpasset)拱坝垮坝及意大利瓦依昂(Vajont)工程的大滑坡。 马尔帕塞薄拱坝,坝高60m,坝基为片麻岩,1959年左坝肩沿一个倾斜的软弱面滑动,造成溃坝惨剧,400余人丧生。瓦依昂双曲拱坝,坝高261.6米,坝基为断裂十分发育的灰岩。1963年大坝上游左岸山体发生大滑坡,约有2.7-3.0亿立米的岩体突然下塌,水库中有5000万立米的水被挤出,击起250米高的巨大水浪,高150米的洪波溢过坝顶,死亡3000余人。近年来,虽然岩石力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岩体失稳有关的大坝崩溃,边坡滑动,矿山瓦斯爆炸,围岩地下水灾害等惨剧仍时有发生。诸如此类的工程实例,都充分说明能否安全经济地进行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能够运用近代岩石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工程上的问题。当前世界上正建和拟建的一些巨型工程及与地学有关的重大项目都把岩石力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4 岩石力学在石油工程中的重要应用 ●井壁稳定性分析 ●水力压裂 ●出砂预测 ●地层可钻性预测钻头优选 ●定向射孔 ●套管损坏机理 ●地面沉降 ●…… 四岩石力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1、形成历史 ●1951年,在奥地利创建了地质力学研究组,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奥地利学派。

储层岩石力学概述

储层岩石力学概述 发表时间:2019-09-11T14:30:47.0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作者:王祥程 [导读] 摘要:岩石力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与工程实践密切联系而得到发展。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610059 摘要:岩石力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与工程实践密切联系而得到发展。深入了解研究岩石力学的性质和相关参数对于工程上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岩石力学;石油工程;研究方法 1. 岩石力学的概述 岩石包括组成岩石的固体骨架、孔隙、裂缝以及其中的流体,因此岩石力学往往会应用到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渗流力学等力学学科的诸多理论方法。岩石的性质几乎牵涉到所有力学分支,岩石力学的研究是各种力学理论的综合运用。不同岩石力学问题的研究,可能包括瞬时变形运动,也可能包含与地质演化时间相关的长期变形运动。 岩石力学是力学的一部分。岩石材料赋存于地下,其力学性质难于直接测试和观察,而若将其取至地面进行测试则岩石的力学性质往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加之岩石中的流体存在于裂隙或孔隙之中,与岩石骨架相互作用,使岩石的受力情况更加复杂。 2.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 岩石力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与工程实践密切联系而得到发展。岩石具有特殊的固体介质力学特性,这个特殊的力学性质与它所处的环境有关,如天然岩石所处应力状态一般称为岩石的初始应力状态。在岩石受到工程活动扰动后,岩体的应力出现了变化,这时岩石所处的应力状态称为次生应力状态。此时将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相结合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对于节理岩体,特别需要了解岩体结构面的分布、网络特性、岩体结构类型,才能进行岩体的数值模拟和分析。 一般而言,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如下四大类: (1)地质研究方法:对岩体进行地质方面的研究始终是岩石力学研究的基础,在整个岩石工程过程中,地质性质的研究应当列在第一位。①岩石岩相、盐层特征的研究,如软弱岩体的成分、可溶盐类、含水蚀变矿物、不抗风化岩体成分以及原生结构。②岩体结构的地质特性研究,如断续结构面的几何特征、岩体力学特征、软弱面的充填物及地质特性。③赋存地质环境的研究,如地应力的成因、地下水分布与化学特征以及地质构造对环境的影响。 (2)物理力学研究方法:①岩体结构的探测,应用地球物理化学方法和技术来探查各种结构面的力学特征和化学特征。②地质环境的物理性质分析与测量,如地应力的形成机制及分布、地质环境中热力与水力存在的性状、水化学的分布特征,应用大规模地质构造层析技术、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确定岩体构造。③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如岩块力学特性的室内试验、原位岩体的力学性质测试、钻孔测试、工程变形监测、位移反分析等。主要运用的手段是基于震动的动态测试,如超声波测试、地震波测试、电磁波测试、计算机层析方法(CT)测试。这些测试利用岩体的波动特性,来研究岩体的力学特性。 (3)数学力学分析方法:岩石力学的研究,除了以上地质方法、物理力学方法的研究外,还要进行数学力学方法研究,从而构成岩石力学的理论基础,包括:①岩石本构关系的研究-对岩石进行宏观到细观甚至微观的力学特性研究。②数值分析方法。由于计算机计算性能的发展,岩石力学的数值分析方法得到了大力发展。在数值分析方法方面,由岩体连续力学发展到非连续力学,出现了离散元法(DEN)和不连续变形分析法(DDA)、流形法(BEM)、无单元法(EFM)和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③多元统计和随机分析。这两种方法可以深人地研究因岩体介质的随机分布特性而造成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④物理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 (4)整体综合分析法:就整个工程进行多种分析的方法,并以系统工程为基础的综合分析。 3.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研究对象及特点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所研究的,所涉及的地层深度大多在8000m范围内,研究对象主要是沉积岩层,岩石处于较高的围压、温度和孔院压力作用下其性质已完全不同于浅部地层,它可能经过脆-塑性转变成塑性,也可能由于高孔院压力的作用呈现脆性破坏。 (1)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所涉及的围压可达200MPa。非均匀的原地应力场形成了地层之间的围压,若垂向应力源于地层自重,那么应力梯度平均为0.023MPa/m,多数地区最大水平应力往往大于垂向应力,且两个水平地应力梯度的比值通常达到1.4~1.5以上。在山前构造带地区,不但地应力梯度高,最大和最小水平地应力的比值也很大。因此在研究地应力分布规律(包括数值大小及主方向)时,主要依靠水力压裂、岩石剩磁分析、地震和构造资料反演、测井资料解释等间接方法。 (2)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所涉及的温度可达250℃。一般的地温梯度是3℃/100m,高的可超过4℃/100m,具体的地温梯度往往需要实际测定。当温度超过150℃后,温度对岩石性质的影响将变得十分明显。 (3)石油工程岩石力学中所涉及到的孔隙和裂隙中的高压流体的孔隙压力可高达200MPa.一般情况下,常规的静水孔隙压力梯度为 0.00981MPa/m,但是异常高压可超过0.02MPa/m。 4.结束语 岩石力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它涉及到了工程领域的各个行业。因此,正确理解学习岩石力学的理论知识以及探究其影响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路,徐亮,王瑞琮.岩石力学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J].石化技术,2017, 24(3):157-157. [2]陈勉.我国深层岩石力学研究及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3(14):2455-2462. [3]杨永明,鞠杨,刘红彬,etal.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10):2031-2038. [4]陈新,杨强,何满潮,etal.考虑深部岩体各向异性强度的井壁稳定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16):2882-2888. [5]陈德光,田军,王治中,etal.钻井岩石力学特性预测及应用系统的开发[J].石油钻采工艺,1995,17(5):012-16. [6]王大勋,刘洪,韩松,etal.深部岩石力学与深井钻井技术研究[J].钻采工艺,2006,29(3):6-10. [7]阎铁.深部井眼岩石力学分析及应用[D].2001. [8]陈新,杨强,何满潮,etal.考虑深部岩体各向异性强度的井壁稳定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16):2882-2888.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教学大纲(刘向君)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Rock Mechanics for Petroleum Engineering 2、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 32 ,实验学时:4 4、学分:2 5、先修课程:工程力学、地质学、石油工程专业课程 6、适用专业:石油工程 7、大纲执笔:石油工程教研室刘向君 8、大纲审批: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6-11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应用基础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改革与建设的产物。随着国内外油气田开发难度的加大,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迫切要求石油工程高等教育能够迅速提供大量思想素质高、知识面宽、基本功扎实、适应能力强和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课程也是应石油工业新形势而诞生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分析及解决石油工程相关方面一般性问题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在其今后的工程实践方面,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为了达到该门课程的目的,就需要学生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了解岩石力学的相关基础理论,而且应该具备应用岩石力学解决相关工程技术问题的意识。为此,要求: 1、掌握岩石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和原理; 2、岩石力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对常见工程问题如井壁稳定性等有个基本了解; 4、初步具备综合分析和应用岩石力学分析解决相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 绪论(1学时) 建立岩石力学的概念、岩石力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了解岩石力学在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激励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第一章岩石的分类及性质(2学时)

2010年西南石油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石油工程岩石力学)

2010年西南石油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180分钟) 一、名词解释(10分,任选5题,每题2分) 1、岩石各向异性 2、岩石泊松比 3、岩石韧度 4、岩石蠕度 5、岩石可钻性 6、地层破裂压力 7、泥浆密度窗口 8、压力敏感性地层 二、简述题(40分) 1、岩石力学研究在油气井钻井工程和油气田开采工程中有哪些 具体的应用?(5分) 2、获取岩石力学参数有哪些方法?(10分) 3、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有哪些?(5分) 4、岩石力学参数中,哪两个参数是独立的变量(其他岩石力学参 数均可由这两个参数计算推导)?(2分) 5、通常情况下,杨氏模量E>剪切模量G.>体积模量K>,抗压强 度SC>抗剪强度SST>抗张(拉)强度ST,对吗?(3分)6、岩石力学参数有动、静态之分,如何由测井资料计算静态岩石 力学参数?(5分)

7、 抗压强度是一个常用的岩石力学参数,有单轴和三轴抗压强度之分,这两个参数是怎么来的?其数值大小上有什么关系?(5分) 8、 什么是岩石的本构关系(方程)?岩石的本构关系一般有几种类型?(5分) 三、 综述题(25分) 1、 获取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哪些方法?叙述Kaiser 声发射法测试地应力的原理?该法测量的地应力一般对应水平方向的地应力吗?(15分) 2、 水力压裂缝高度预测中需要知道岩石破裂压力外,还需要哪些岩石力学参数?(5分) 3、 判断油气井出砂时,除生产压差这个参数外,还可用哪些岩石力学参数?(5分) 四、 综合计算与分析题(25分) 1、 根据摩尔-库伦准则在SH>SV>Sh 的前提下,推出直井井壁坍塌压力计算公式为BP= [] ,)/()1(2)3(22Yita K K Pp Aerf K C Sh SH Yita +-??+??--?? 已知井深3000-3010米泥质砂岩层的Pp=35MPa ,SH=70 MPa ,Sh=40 MPa ,C=25 MPa ,Yita=0.95,?=30ο,K=Ctg(45-?/2),Aerf=0.25,泊松比μ=0.26,请利用此公式计算该深度段井壁地层的坍塌压力为多少MPa ?(10分) 2、通常描述岩石破坏有三大强度准则(破坏判断),即摩尔-库伦

最新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期末考试PPT整理之简答题

最新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期末考试PPT整理之简答题 (3*10=30分) 1.岩石力学的发展历史分为哪几个阶段?请简述一下每个阶段的特点. 答:按其发展进程可划分四个阶段: (1)初始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是岩石力学的萌芽时期,产生了初步理论,以解决岩体开挖的力学计算问题. (2)经验理论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该阶段出现了根据生产经验提出的地压理论,并开始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方法分析地下工程的支护问题. (3)经典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这是岩石力学学科形成的重要阶段,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被引入到岩石力学,确立了一些经典计算公式,形成围岩和支护共同作用的理论. 岩石力学发展到该阶段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经典理论发展阶段,形成了“连续介质理论”和“地质力学理论”两大学派. (4)现代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现在) 此阶段是岩石力学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用更为复杂的多种多样的力学模型来分析岩石力学问题,把力学、物理学、系统工程、现代数理科学、现代信息

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引入到岩石力学.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流变学、断裂力学、非连续介质力学、数值方法、灰色理论、人工智能、非线性理论等在岩石力学与工程中的应用也提供了可能. 2.简述岩石力学的研究内容. 答:(1)岩石的变形特征;(2)岩体的变形与强度;(3)岩石的强度理论;(4)地应力的测量方法;(5)岩体力学的工程应用. 3.请简述岩石的蠕变及其机理. 答:岩石的蠕变:岩石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 岩石蠕变机理:化学键理论、破裂理论、摩擦理论、晶体缺陷理论 4.岩石蠕变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1)瞬时变形(2)初始蠕变或阻尼蠕变(3)稳态蠕变或等速蠕变(4)加速蠕变. 5.为精确描述岩石复杂的蠕变规律,许多学者定义了一些基本变形单元,这些基本单元有哪些? 答:这些基本单元有弹性元件(弹簧)、粘性元件(阻尼器)和塑形元件(摩擦块). 6.岩石力学的性质有哪些?请简明阐述一下. 答:根据岩石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可将力学性质划分为弹性、塑性、黏性.(弹性是指在一定的应力范围内,物体受

我国深层岩石力学研究及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_陈勉

第23卷 第14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3(14):2455~2462 2004年7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July ,2004 2003年6月20日收到初稿,2003年8月20日收到修改稿。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74054)和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重点项目(01111)资助课题。 作者 陈 勉 简介:男,41岁,现任教授,主要从事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方面的研究。E-mail :chenmian@https://www.360docs.net/doc/888363564.html, 。 我国深层岩石力学研究及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 陈 勉 (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北京 102249) 摘要 论述了深层岩石力学的研究范围、特点,介绍了深层岩石力学的全尺寸钻井模拟试验,地应力、岩石断裂韧性、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获取方法和技术,以及在钻井过程中的井壁稳定预测检测技术、水力压裂的室内物理模拟技术、数值模拟技术等问题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深层岩石力学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 岩石力学,深部地层,石油工程 分类号 TE 21,TU 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6915(2004)14-2355-08 REVIEW OF STUDY ON ROCK MECHANICS AT GREAT DEPTH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PETROLEUM ENGINEERING OF CHINA Chen Mian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Gas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 Beijing 102249 China ) Abstract The sco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mechanics at great depth are discuss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ull-scale drilling system ,the measurement of geo-stresses ,rock fracture toughness ,static and dynamic rock parameters ,the advances in techniques of well-bore stability prediction and measurement during drilling ,and physic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China. The challenges facing rock mechanics at great depth and technical issues to be solved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rock mechanics ,formation at great depth ,petroleum engineering 1 引 言 在深层岩石力学研究中,所涉及的地层深度大 多在2 000~8 000 m 范围内,研究对象以沉积岩层为主体,岩石处于较高的围压(可达200 MPa)、较高的温度(可达200 ℃)和较高的孔隙压力(可达200 MPa)作用下。这与水电站的坝基设计、高边坡稳定、隧道和巷道的开挖及支护、建筑的桩基工程、地下洞室、城市地铁建造等不超过1 000 m 深度的地表或浅层岩石力学问题不同,也不同于以火成岩和变质岩为研究主体,深度超过万米的下地壳、上地幔 岩石物理力学问题。 深层岩石力学所涉及的围压可达200 MPa 。事实上,地层的围压来源于非均匀的原地应力场,若 垂向应力源于地层自重,那么应力梯度平均为0.023 MPa/m ,多数地区最大水平应力往往大于垂向应力,且2个水平地应力梯度的比值常达1.4以上。在山前构造带地区,不但地应力梯度高,而且水平最大、最小地应力的比值也很大。因此,在研究地应力分布规律(包括数值大小及主方向)时,主要依靠水压致裂、岩石声发射试验、岩石剩磁分析、差应变分析、地震和构造资料反演、测井资料解释等间接方法。 深层岩石力学所涉及的温度可达200 ℃。一般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实验数值仿真技术-石油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实验数值仿真技术-石油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提高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当今大数据飞速发展的时代,利用计算机对岩石的变形与破裂过程进行数值实验,不仅具有通用性强、方便灵活、具有可重复性等特点,而且通过数值实验可得到许多在常规实验中难以观测的重要信息,可作为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石油工程;岩石力学;仿真;应力;应变 引言

为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石油钻井、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岩石力学问题,在石油工程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岩石的拉、压、剪基本实验及岩石的破裂与失稳过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基本实验教学内容[1]。由于井下高温高压并存,井下岩石材料的非均匀性、非连续性,以及外荷载作用下岩石组织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当前的实验教学方法难以直接演示岩石变形及破坏的复杂现象,已有的理论解析方法仍然缺少对此过程有效的研究手段,且目前的物理实验不易对岩石的破裂与失稳过程等现象做准确的描述。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物理实验教学尚存些许不足之处,而数值实验方法可有效地克服此类问题。 1石油工程岩石力学仿真实验的必要性 (1)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时效性较差,创新性不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油气钻井、压裂技术已数据化、信息化,并朝向智能化发展,高校石油工程岩石力学实验也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实验内容、方法及手段[2]。而石油工程岩石力学出于成本及资源

利用率的考量,高校不可能将最新的岩石力学试验设备技术实时引进实验室,故如何使学生及时接触最前沿的石油工程岩石力学实验技术,有效拓宽思维空间,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物理实验成本高,可重复性差。受到现场条件、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通常的岩石力学实验教学很难通过大量的物理实验向学生直观演示各种岩石变形、破坏的复杂现象。(3)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物理实验过程演示直观性不足。由于岩石介质的复杂性,传统的物理实验测试方法很难全面地反映岩石在变形损伤演化和宏观破坏过程中的应力场、变形场等重要信息,而数值实验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4)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物理实验缺乏必要的井下工况,可理解性较差。尽管岩石破坏试验可得到拉、压、剪等更基本数据,但与井下岩石结构破坏密切相关的工程力学现象,如井壁失稳、井下工具破岩、水力压裂等,通过实验室小型试样的加载试验是难以理解的,因为这些破坏不仅与构成岩石结构的材料性质有关,而且还涉及复杂的井下高温高压环境。 2石油工程岩石力学仿真实验实施方法

岩石力学与石油工程 第三章题目与答案

第二章 1,名词解释:岩体结构、岩体结构面、RQD 2,结构面按其成因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3,结构面的剪切变形、法向变形与结构面的哪些因素有关? 4,简述工程岩体分类的目的 5,如何通过岩体分级确定岩体的有关力学参数? 第三章 1,名词解释:孔隙比、孔隙率、吸水率、渗透性、抗冻性、扩容、蠕变、松弛、弹性后效、长期强度、岩石的三向抗压强度 孔隙率n:岩石试样中孔隙体积Vv与岩样总体积V之比。 孔隙比e:指孔隙的体积VV与固体的体积Vs的比值 吸水率Wa:指干燥岩石试样在一个大气压和室温条件下吸入水的重量Ww与岩样干重量Ws的百分率。wa=WW / Ws=(Wo-Ws)/ Ws ×100% 渗透性:指在水压力作用下,岩石的孔隙和裂隙透过水的能力。渗透系数的量纲与速度的量纲相同。 岩石的抗冻性:指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 扩容:在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中,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岩石中的破裂或微裂纹继续发生和扩展,岩石的体积应变增量由压缩转为膨胀的力学过程,称之为扩容 蠕变:指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岩石的变形随时间不断增长的现象。 松弛:是指当应变不变时,岩石的应力随时间增加而不断减小的现象 弹性后效:是指在加荷或卸荷条件下,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长期强度:指长期荷载(应变速率小于10-6/s)作用下岩石的强度。 岩石的三向抗压强度:岩石在三向同时受压时每个单向分别的强度极限 2,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有何区别?岩石颗粒间的联结有哪几种? 答:岩石结构:岩石中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彼此间的组合方式叫结构。(例如岩浆岩有:等粒结构,玻璃质结构等) 岩石构造:岩石中矿物集合体之间或集合体和岩石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方式以及填充方式叫构造.(岩浆岩的块状构造,沉积岩的层状构造等) 结构说的是细节 构造说的是整体 3,岩石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及其表示方式是什么?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教学大纲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Rock Mechanics for Petroleum Engineering 2、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32 ,实验学时:4 4、学分:2 5、先修课程:工程力学、地质学、石油工程专业课程 6、适用专业:石油工程 7、大纲执笔:石油工程教研室刘向君 8、大纲审批: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6.11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应用基础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改革与建设的产物。随着国内外油气田开发难度的加大,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迫切要求石油工程高等教育能够迅速提供大量思想素质高、知识面宽、基本功扎实、适应能力强和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课程也是应石油工业新形势而诞生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分析及解决石油工程相关方面一般性问题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在其今后的工程实践方面,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为了达到该门课程的目的,就需要学生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了解岩石力学的相关基础理论,而且应该具备应用岩石力学解决相关工程技术问题的意识。为此,要求: 1、掌握岩石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和原理; 2、岩石力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对常见工程问题如井壁稳定性等有个基本了解; 4、初步具备综合分析和应用岩石力学分析解决相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 绪论(1 学时) 建立岩石力学的概念、岩石力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了解岩石力学在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激励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第一章岩石的分类及性质(2 学时)

岩石力学与石油工程 第四章作业题

第四章 1,岩体原始应力状态与哪些因素有关 2,试述自重应力场与构造应力场的区别和特点 由地心引力引起的应力场称为重力应力场,重力应力场是各种应力场中惟一能够计算的应力场。地壳中任一点的自重应力等于单位面积的上覆岩层的重量,重力应力为垂直方向应力,它是地壳中所有各点垂直应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垂直应力一般并不完全等于自重应力,因为板块移动,岩浆对流和侵入,岩体非均匀扩容、温度不均和水压梯度均会引起垂直方向应力变化。构造应力是由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当前的构造应力状态主要由最近一次的构造运动所控制,但也与历史上的构造运动有关。构造应力主要表现为以水平应力为主,“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仅影响地壳上层一定厚度的情况下,水平应力分量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垂直应力分量。” 3,什么是岩体的构造应力?构造应力是怎样产生的 岩体中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应力称为构造应力。当前的构造应力状态主要由最近一次的构造运动所控制,但也与历史上的构造运动有关。由于亿万年来,地球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构造运动,各次构造运动的应力场也经过多次的叠加、牵引和改造。关于构造应力的形成有两种观点:地质力学观点认为是地球自转速度变比的结果;大地构造学说则认为是出于地球冷却收缩、扩张、脉动、对流等引起的,如板块边界作用力。 4,什么是侧压系数 γ,花岗岩处5,某花岗岩埋深一公里,其上覆盖地层的平均容重为3 = 25 kN m μ。该花岗岩在自重作用下的初始垂直应力和水平应于弹性状态,泊松比3.0 = 力分别为多少。 6,简述地壳浅部地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 (1)地应力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应力场,它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2)实测垂直应力基本等于上覆岩层的重量; (3)水平应力普遍大于垂直应力; (4)平均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5)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值一般相差较大,显示出很强的方向性。地应力的上述分布规律还会受到地形、地表剥蚀、风化、岩体结构特征、岩体力学性质、温度、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 7,地应力测量方法分哪两类?两类的主要区别在哪里?每类包括那些主要测量技术? 8,简述水压致裂法的基本测量原理和主要优缺点。 对测试段钻孔用特制封隔器密封起来,然后对密封段加高压水直至孔壁岩石产生张裂隙。根据裂隙的方向及泵压的大小分析确定原岩的应力状态 (1)设备简单。只需用普通钻探方法打钻孔,用双止水装置密封,用液压泵通过压裂装置压裂岩体,不需要复杂的电磁测量设备。(2)操作方便。只通过液压泵向钻孔内注液以压裂岩体,观测压裂过程中泵压、液量即可。(3)测值直观。它可根据压裂时泵压(初始开裂泵压、稳定开裂泵压、关闭压力、开启压力)计算

中国石油大学岩石力学大作业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岩石力学大作业 所在院系:石油工程学院 班级:油气井14-1班 姓名:熊振宇 学号: 2014212020 完成日期:2015 年 5 月 13日

目录 第1章岩性分析 (1) 第2章利用测井数据计算分析地层的弹性模量、泊松比 (2) 2.1 纵横波速度的确定 (2) 2.2 弹性参数 (3) 第3章孔隙压力分析 (4) 第4章利用测井数据计算强度参数 (5) 第5章地应力 (7) 第6章安全泥浆密度窗口 (9) 6.1坍塌压力 (9) 6.2破裂压力 (10) 第7章出砂可能性分析 (10) 第8章合理完井方式推荐 (11) 第9章启裂压力的计算 (12) 第10章参考文献 (14)

第1章 岩性分析 根据自然伽玛测井数据,计算出不同井深处岩石的泥质含量: min max min GR I GR GR GR GR --= (1-1) 1 21 2 GR --= ?GCUR I GCUR Vsh (1-2) 式中 V sh ——泥质的体积含量; GCUR ——希尔奇指数,对于第三系地层取值3.7,老地层取值2,这里取3.7; I GR ——泥质含量指数; GR 、GR max 、GR min ——目的层的、纯泥页岩的和纯砂岩层的自然伽马值。 分析得到GR min =35.2,GR max =134.9。 VCL<0.3,Boit=0.8;5.03.0<≤VCL ,Boit=0.65;15.0≤≤VCL ,Boit=0.5。 泥质含量随井深剖面如图1所示: 图1 泥质体积含量 在砂泥岩剖面中,砂岩显示出最低值,粘土(泥岩、页岩)显示出最高值,

岩石力学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在钻井工程中的第一个应用就是岩石的研磨性和可钻性,钻井的过程就是钻头研磨破碎地层岩石,从而形成一个从地上联通地下的通道,钻头在岩层的钻井过程中,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地层岩石的力学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如硬度,强度,在钻井过程中,施工工具不能像在地面施工一样可以随时检测到是否正常运行,而且中路如果钻具损坏,那么钻具的跟换也十分麻烦,所以钻具的选择就影响到钻井的速度和成本 1?岩石力学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 岩石研磨性:岩石研磨性即是岩石磨损与其相摩擦物体的能力,除金刚石制作的钻具外,其他淬火钢或者合金钢钻具在钻进过程中,会因为与岩石的摩擦而逐渐变钝,甚至损坏,所以研究不同地层对不同材质的钻头的研磨性对于钻头优选,降低钻井成本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岩石可钻性:可钻性是表征破碎岩石的工具与岩石之间的力学参数,表示钻具钻进岩石的难易程度。目前岩石可钻性的研究方法分为三种:室内岩心分析、实钻数据分析、测井估分析。但是由于技术原因,目前对岩石可钻性的评估具有较大的局限,井壁稳定性:在石油工程发展早期,有很长时间人们都认为,井壁失稳是地应力和岩石自身强度作用引起的,认为只要加重钻井液密度就能克服这一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在井壁稳定方面研究的深入,钻井液和井壁岩石的物理—化学作用对井壁稳定性也被发现存在十分大的影响。当岩石钻开后,破坏了原来岩石中的应力平衡,井壁周围应力变化,形成次生应力,这样可以求出井壁各点应力,在与岩石的强度比较接可以比较理想的判断井壁是否失稳,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由于在钻井过程中,有钻井液代替了原有的岩石,因此钻进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井壁的稳定性也有十分大的影响。 2?岩石力学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 谈到采油工程,不得不谈到的就是出砂和防砂的问题。在管道打进地下之后,导致井壁附近岩石应力集中,岩石的垂向应力变得很大,井壁的水平应力相应增加,周围的岩石容易遭到破坏,尤其是对于胶结程度低的岩石,这种破坏就更加明显。在开采的过程中,随着流体流出,地层下面的压力减小,导致地下岩石承载能力减小,甚至垮塌,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砂体。还有,在渗流过程中,流体对岩石的冲刷力和拖拽力也是不可忽略的。如果施与的生产压差太大的话,那么深流速度就很快,井壁附近流体对岩石的冲刷力就会很大,岩石经过长期强力的冲刷会被破坏而产生砂体。在油田进入开采的中后期,通常要大量注水注气,这样对储层骨架的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地层胶结类型也会导致出砂,硅质铁质胶结最强,碳酸钙质次之,泥质胶结程度最差,因此地层岩石如果是泥质胶结则容易出砂。 必须做好防砂工作,这与岩石力学密切相关。压裂法原理是均质未压裂地层井底流体的流入模式可以简化为标准径向流。油井压裂以后,地层中形成具有高导流能力的裂缝,地层流体流入井底不再是径向流动,而是简化为垂直于裂缝的直线流和沿裂缝直线流入井底的直线流,又称为双线性流动模式。原油在裂缝中流动,阻力非常小,对裂缝壁面的拖拽力也很小,这样就不会使太多的砂砾脱离壁面而混入流体中。这时只用通过技术手段让裂缝成为垂直裂缝且指向井筒即可。机械防砂是技术原理是将筛管或割缝衬管下入井内防砂层段,然后用流体携带通过实际考察筛选出的大小合适的石子,将其充填于筛管和油层或套管之间,这样就形成一定厚度的砾石层,利用其阻止油层砂流入井内。在投入生产之后,原油和砂粒一同在裂缝与孔洞中渗流,油层中砂粒被阻挡于砾石层之外,长时间的累积会在砾石层外形成一个由粗到细的外壳,既使得石油可以从缝隙流动,又能有效阻止油层出砂。这样就相当于形成了孔隙极小但是联通的低渗透岩体,对于石油的开采来讲是一种良性循环。 3?结束语 石油工程是一门融合多学科知识的学科,需要结合很多的知识,而岩石力学作为一门研究岩石在外部力场中形变、破坏规律的学科,在现代的石油行业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新的油田在不断被发现,需要石油工程师根据复杂的地质条件,判断岩石的应力以设计合理的开采方案。而对于海上采油,我们面临的地质环境更为复杂,投入的资金更多。只有将岩石力学应用得当,才能让投入降到最低,产量真正满足国家的需求。 岩石力学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王路?徐亮?王瑞琮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采油工程是通过一系列可作用于油藏的工程技术措施、使油、气畅流入井,并高效率地将其举升到地面进行分离和计量。本文对岩石力学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岩石力学?采油?水力压裂?钻井 Application?of?rock?mechanics?in?petroleum?engineering Wang?Lu,?Xu?Liang,?Wang?Ruicong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610500, China Abstract:Oil?recovery?engineering?involves?a?series?of?technical?measures?for?the?reservoir?to?flow?the?oil/gas?into?the?well?and?lift?it?to?the?ground?for?separation?and?measurement.?This?paper?describes?the?application?of?rock?mechanics?in?petroleum?engineering. Keywords:rock?mechanics;?oil?recovery;?hydraulic?fracturing;?drilling 157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期末考试之名词解释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期末考试之名词解释 1.岩石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岩石的力学以及与力学有 关现象的一门新兴科学。一建筑世界《岩石力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 岩石力学是运用力学和物理学的原理研究岩石的力学和物理性质的 一门科学,目的在于充分掌握和利用岩石的固有性质, 解决和解释生 产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一《中国大百科全书一力学卷》 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力学性能的理论和应用科学, 探讨岩石对周围物 理环境中力场的反应的力学分支—美国科学院岩石力学委员会 2?粘性元件:简称牛顿体(N 体),它是应力与应变率服从粘性牛顿 定律的线性粘性体。 体。可用一个弹簧来模拟。 (弹性元件、粘性元件、塑性元件都是基本变形单元) 3?蠕变:固体材料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的现象。 岩石单元中孔隙体积V ?与实体骨架体积Vs 之间的比率 V V s 中的多数孔隙是相互连通的,在一定压差作用下,岩 石可以让流体在孔隙中流动的性质。 6?渗透率:用于表征岩石渗透能力的一个参数。 绝对渗透率K :岩石完全为某种流体所饱和时,岩石与流体不发生物 理化学反应,在压力作用下岩石允许该流体所通过能力的大小。 有效渗透率Ke :当岩石为两种或多种流体饱和时,岩石允许其中某 种流体渗透能力的大小,不论此时其流体流动与否。 相对渗透率Kr :岩石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塑性元件:简称圣维南体 (S 体),其特性是:当应力小于屈服应力 时,介质完全不产生变形; 当应力大于屈服应力时,则产生塑性流动。 弹性元件:简称虎克体( H 体),它是应力应变服从虎克定量的弹性 4孔隙度: 5.渗透性:

岩石力学的现状和未来

岩石力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
引 言 岩石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岩石的力学以及与力学有关现象的一门新兴科 学。它不仅与国民经济基础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减灾防灾有密切联系,具有重要 的实用价值,而且也是力学和地学相结合的一个基础学科。 岩石力学的发生与发展与其它学科一样,是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早在远古 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洞穴中繁衍生息,并利用岩石做工具和武器,出现过“石器时代”。 公元前2700年左右,古代埃及的劳动人民修建了金字塔。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人在山区 修建了“空中花园”。公元前613-591年我国人民在安徽淠河上修建了历史上第一座拦河 坝。公元前256-251年,在四川岷江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公元前254年左右(秦昭王 时代)开始出钻探技术。公元前218年在广西开凿了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的灵渠,筑有砌 石分水堰。公元前221-206年在北部山区修建了万里长城。在20世纪初,我国杰出的工程 师詹天佑先生主持建成了北京-张家口铁路上一座长约1公里的八达岭隧道。在修建这些工 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运用一些岩石力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岩 石力学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前后才开始的。当时世界各国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 经济恢复时期,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岩石力学的研究与实践。岩石力学逐渐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世界上,并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国际上已建和正建的大坝,最大高度超过300m,地下洞室的最大开挖跨度超过 50m,矿山开采深度超过4000m,边坡垂直高度达1000m,石油开采深度超过9000m,深 部核废料处理需要考虑的时间效应至少为1万年,研究地壳形变涉及的深度达50-60km, 温度在1000oC以上,时间效应为几百万年。今后,随着能源、交通、环保、国防等事业 的发展,更为复杂、巨大的岩石工程将日益增多。但是,国际上有许多工程由于对岩石力 学缺乏足够的研究,而造成工程事故。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马尔帕塞(Malpasset)拱坝 垮坝及意大利瓦依昂(Vajont)工程的大滑坡。 马尔帕塞薄拱坝,坝高60m,坝基为片麻岩,1959年左坝肩沿一个倾斜的软弱面滑 动,造成溃坝惨剧,400余人丧生。瓦依昂双曲拱坝,坝高261.6米,坝基为断裂十分发育 的灰岩。1963年大坝上游左岸山体发生大滑坡,约有2.7-3.0亿立米的岩体突然下塌,水 库中有5000万立米的水被挤出,击起250米高的巨大水浪,高150米的洪波溢过坝顶,死 亡3000余人。近年来,虽然岩石力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岩体失稳有关的大坝崩 溃,边坡滑动,矿山瓦斯爆炸,围岩地下水灾害等惨剧仍时有发生。诸如此类的工程实 例,都充分说明能否安全经济地进行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能够运用近 代岩石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工程上的问题。当前世界上正建和拟建的一些巨型工程及 与地学有关的重大项目都把岩石力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第一节 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发展动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