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

合集下载

文学艺术作品当代价值与历史价值辨析

文学艺术作品当代价值与历史价值辨析

文学艺术作品当代价值与历史价值辨析文艺作品是一种以语言、文字、形象、声音等手段表现人类生活的艺术形式,也是人类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形式,文学艺术作品既具有当代价值,也具有历史价值。

本文将探讨当代价值与历史价值之间的辨析。

一、当代价值当代价值是指文艺作品在当今时代所带给人们的实际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都在发生着变化,文学艺术作品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当代价值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文艺作品最基本的价值。

文学艺术作品是通过语言、形象、色彩等方式来表现世界和人类情感、思想的创造性表现。

当代文学艺术作品应顺应时代的审美趋势,并适当地运用新的表现手法和形式,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三、思想价值文学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思想价值。

当代文学艺术作品应该反映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批判性。

它可以启迪人们的思想,引发人们对于社会、人性和世界的反思。

四、社会价值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

当代文学艺术作品应该着眼于社会问题,反映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协助社会进步与改良。

文学艺术作品应该关注最广大的群众,引导社会的思潮发展。

二、历史价值历史价值是文学艺术作品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是作品长期存在、传承、影响的根据。

历史价值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传承文艺作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

历史的文学艺术作品记录了历史的人物、事件、文化和生活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些作品通过传承,保留了人类文化的财富和记忆。

二、艺术价值文学艺术作品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作品的内在艺术价值具有对后世有不可替代的启示性和影响性。

并且,一些作品的艺术创新、语言表现和形式美感都可以对后世产生重大的影响,成为经典之作。

三、历史性价值历史性价值是指作品能够反映历史的特定背景和时代背景,呈现出时代的价值观和人类的行为思想。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作者:靳亚妮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07期摘要:在今天我们所面对着的世界一体化的文化大背景下,在面对着国际性的现代派和后现代的艺术潮流下,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在这样的格局和背景下中国的当代艺术应该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以及如何处理本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这个矛盾体。

关键词:艺术;中国;当代;价值;世界;一体化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082-01一、中国当代艺术价值取向提出的根源之所以提出这一思考是因为在过去的历史里,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对着世界经济全球性的大文化背景。

在这种格局里,中国这样的东方发展中国家正以积极的姿态汇流到世界大市场之中。

但是我们又没有想过这所谓的全球化、一体化、却只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来主持、支配,他们不仅在经济上来支配整个世界,同时在文化上也挥舞着一把西方文化主义的旗帜。

因此面对着世界性的现代派和后现代的艺术潮流,新一代画家或是称为新新人类先锋派青年,在他们以先入为主的西方视觉文化艺术观念投身到全球通的网络之时,我们是否需要考虑:1.当代艺术应具有怎样的价值取向?2.我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3.是否记得我是本民族的自我?4.中国当代艺术应具有怎样的时代精神和正大气象?5. 当代艺术的发展怎样才能与文化建设新高潮同步?二、中国当代文化不能丧失主体性当然这种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为我们国家的文化和艺术创造了很多机会。

我们的艺术也毫不例外随着时代大潮的澎湃起伏应运而生出多元格局。

然而无可讳言的是,艺术的市场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例如在当今的一些画家中特别是青年画家中出现了诸如急功近利、观势跟风以及追逐时尚的浮躁心态。

究其根源在于民族文化自信心与主体意识的丧失。

30年代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说过这样的话:“有时,他的宗族自豪感占了上风,而在正常的自豪感与极端的保守之间的距离是那么近:有时他的羞耻的本能占了上风,而在诚信改革的愿望与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和现代拜金主义之间,距离又是那么小。

新时期艺术设计思想价值与表现

新时期艺术设计思想价值与表现
裹2 :现代艺术设计价值取向及表现
现代艺术设计注重 “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注重 在设计 的过程 中协调多种设计元素中存在 的各种矛盾 ,包括人与人 、人与物 、 人与 自然 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 系和矛盾 。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 ,这四 个层面分别有 了自身新的内涵和意义 :第一 ,人性化设计 ,其更加注 重以人为轴心进行设 计思考 ,主要体现 出人的价值。人性化设计是一 种动态的设计哲学 ,在设计 中没有确切 的开始与结束 ,充分尊 重人的 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设计 以人 为中心 ,体现 出人作为主体的艺术设 计理念 ;第二 ,情感化设计 , 情感 化设计 和人性化设计一样 ,着力体 现 出当代艺术设计对人本身的呵护与关爱 , 在艺术设计 中坚持以人文 本 。提升艺术作品的亲和力。情感化设计从人的心理角度来研 究人与 物 的关系 ,更加注重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给人们带来更多愉悦的心 理感受 和情感体验 ;第三 ,绿色设 计 , 更加注重设计 中考虑人与 自然 的协调关系 ,即在进行艺术设计过程中 , 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将环 保节 约的思想纳入到艺术设计思考中 ,这体现 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
文化艺术
新 时期艺术设计思想价值与表现
王 洁
( 山东 经 贸职 业学 院 ,山 东 潍 坊 2 6 1 0 1 1 )

要:进入2 1 世纪 ,人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艺术设计的创新成为我国艺术界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对
新时期艺术设计的思想价值和表现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
学 刊, 2 0 0 5 ( 3 ) .
参考 文献 1 、伍 燕灵 . 浅 论现 代艺 术设 计 的意 识【 J ] . 武汉 理 工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现代艺术的价值辩论辩题

现代艺术的价值辩论辩题

现代艺术的价值辩论辩题正方,现代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现代艺术是一种反传统、突破常规的艺术形式,它能够引发人们对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思考,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现代艺术是艺术创新的体现,它不断挑战传统的审美观念,突破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为艺术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例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作品,颠覆了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对后世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现代艺术能够激发人们的思想,引发深刻的情感共鸣。

例如,梵高的《星夜》和莫奈的《睡莲》等作品,通过艺术家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展现出对自然、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深刻感悟,触动了观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正如莫奈所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人们感到快乐和震撼。

”。

此外,现代艺术也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和批判。

许多现代艺术作品都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如巴勃罗·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安迪·沃霍尔的《汉堡包》和《美国国旗》则反映了消费文化和大众媒体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正如毕加索所说,“艺术不是镜子,不是反映现实,而是用来塑造现实。

”。

综上所述,现代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艺术创新的体现,还能够激发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反映社会文化的现实和批判。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和推崇现代艺术,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反方,现代艺术缺乏真正的价值。

现代艺术虽然在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具有创新,但其真正的价值却存在着疑问。

首先,现代艺术常常以追求新奇和独特为目的,忽视了艺术作品本身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例如,一些现代艺术作品过分强调形式和概念,而忽略了艺术作品所应具有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导致观者难以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其次,现代艺术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现象严重,导致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和纯粹性受到了严重的侵蚀。

一些艺术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和商业利益,刻意追求炫目和轰动效应,而忽视了艺术作品应具有的深度和内涵。

正如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说,“现代艺术是一种过分追求新颖和独特的商业噱头。

当代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思路与价值取向

当代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思路与价值取向

051[摘 要]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主旋律电影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主流价值观、反映时代风貌为主要任务,旨在塑造和传播国家的形象、价值观以及民族精神。

在新时代背景下,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思路与价值取向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

以当代中国主旋律电影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创作思路与价值取向,以期为主旋律电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 键 词] 主旋律电影;创作思路;价值取向;题材选择当代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思路与价值取向李拓夫1 刘智宇2主旋律电影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旋律电影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主流价值观、反映时代风貌为主要任务,通过艺术手法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和光辉历程。

主旋律电影在我国电影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研究当代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思路与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思路在当代中国的电影界,主旋律电影以独特的创作思路和手法,呈现了一幅幅精彩动人的时代画卷。

它们紧扣时代脉搏,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生动的情节设计,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从策划到拍摄,从演员到导演,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

这些电影不仅是中国电影的骄傲,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题材选择:聚焦时代主题,弘扬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主旋律电影在创作思路上首要的关注点便是题材。

主旋律电影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时代精神、传播正能量为主旨,因此在题材选择上,往往会聚焦时代主题,展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

首先,时代主题是主旋律电影的核心,是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从抗战精神到航天精神,主旋律电影紧扣时代脉搏,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如《厉害了,我的国》以我国十八大以来的发展和成就为题材,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非凡成就。

现代艺术设计的价值取向

现代艺术设计的价值取向
调 人性 经 验在 设计 中 的 主导 作 用 , 出艺 术 设 计 突
今 时代体 现 出 的与 传 统 艺 术设 计 不 同 的新 特 征 ,
收 稿 日期 :0 80 —2 2 0—41 作 者简 介 : 陈
彬 ( 99 )男 , 江省 杭 州 市 人 , 汉 理 工 大 学 艺 术 设 计 学 院 讲 师 , 士 , 要 从 事 艺 术 设计 研 究 。 1 6一 , 浙 武 硕 主
对 待现 代艺术 设 计 , 应 把 它作 为影 响社 会 生 活 也 实 践 的重要 方面 , 体现 其实 践性 。


时代 性价 值 取 向
现代艺 术设 计 的时 代性是 现 代艺术 设计 在 当
计 的苍 白平 庸及 千篇 一律 , 毫无 个性 的单 一 , 以 并 浪 漫 主义 、 人 主义作 为哲 学基 础 , 个 无处 不体 现 出 张扬 个 性 , 推崇 畅 快 、 自然又 高 雅 的生 活情 趣 , 强
现代 艺术作 为一 种文 化思 潮在 人 的思想 意识 中不 断扩 张 、 透 , 渗 与人们 生 活 的各 个方 面发 生着
联 系 。现代 艺术 的兴 盛发 展并 不意 味着其 他 艺术
它是 现代 社会 新 的 造 型语 言 和 艺 术 理 念 , 跟 时 紧 代 的步伐 , 现 时 代 的 特征 。当前 社 会 正从 工 业 体
说, 现代 艺术 思 想 其 实是 新 装 饰 主 义 的 发展 新 阶 段 。任 何一种 风 格和 主义 只不 过是 解决 问题后 的
自然 副产 品而 已 对 当代设 计 的认 识 和 了解 , 别 是 对 现 代 艺 特
过程 中我 们获 得 了美感 经验 。这种 美感 经验 和科 学 经验 是 我们感 知这 个万 古长 青 的世界 的两 条道 路 。如 同 清晰 思 考 的能 力 一 样 , 个 人 的想 象 力 一 必 须得 到 发展 , 因为想 象 力既是 艺 术创造 的源泉 , 也 是科 学发 明的 源 泉 。D 因此 , 们 不 难 看 出创 "3 我 新 已是 当前现 代 艺 术设 计 的首 要 任 务 , 新 意 识 创 的增 强 、 能力 的提 高 , 仅表 现在 艺术 家 的个 人风 不 格上 , 且也 体现 着人们 对美 的追求 的不 断提 高 。 并 第 二 , 代艺 术设 计 注 重 人 性 化 、 现 自由 化 , 体 现个 性及 文化 内涵 。现 代艺 术在 整体 表现 上更 加 注重 美感 与质 感 , 秉承 着 以人为 本 的设计 原则 , 且 强 调 人在 艺术 技 艺技 术 中 的主 导 地位 , 重 设计 注 的人性 化 和 自由化 , 现 出人 在 艺 术 设 计 中最 为 体

浅析当代艺术价值与审美

浅析当代艺术价值与审美

天工|2022年第3期[摘 要]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人们更加注重精神追求,所以艺术与审美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理论家、哲学家以及艺术家在艺术的起源、本质与审美价值等方面存在各种争议。

探讨在不同言论和标准下对艺术的认知,并结合当代东西方艺术尤其是中国当代漆画艺术的发展进行总结与分析,探究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思潮。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价值;漆画;审美[中图分类号]J223.9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556(2022)3-0044-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陶依洋.浅析当代艺术价值与审美[J].天工,2022(3):44-45.浅析当代艺术价值与审美陶依洋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者简介:陶依洋(1998—),女,汉族,江苏常州人,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艺术。

一、艺术发展的背景艺术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而是在文艺复兴后才慢慢形成并被广泛接受。

艺术史虽从希腊开始,但在希腊艺术中,没有对艺术的明确解释,希腊语称艺术为“技艺(technical)”,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学者对希腊艺术文化做个界定而已,希腊人的眼中没有来自后世概念的“艺术”,也没有把艺术和技艺分开。

从德拉克洛瓦和波德莱尔开始,艺术家从暗无天日的画室里解放出来,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创作,艺术似乎也从对强权的附会中解放了出来,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其存在的价值和蕴含的美学思想开始获得公众的喜爱与推崇。

二、艺术存在的价值艺术存在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社会性、历史性等,这些绝非“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意义,也不是用“漂亮”二字能够概括的。

艺术来源于哲学,而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思想。

艺术本质也是思想,但艺术更侧重于对思想的表达,在追求新思想的同时,更追求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因此,一件优秀的艺术品有着自己的“思想”,或者有自己的世界观,无论这个世界观是如何怪异,只要它能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表达,那就是件优秀的作品。

然而,思想本身是主观无形的东西,如何去衡量?哲学思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我们很难去衡量其价值。

失落、回归与重构——20世纪中国画审美价值取向

失落、回归与重构——20世纪中国画审美价值取向
传统 中国画建立 在儒 、 道、 释合_ 的文化基石之上 。从谢 赫“ 明劝戒著升沉” 、 南朝宋宗 炳“ 以形媚 道” 到唐代 张躁的“ 中 得 心源” 、 宋郭 熙的“ 林 泉之 志” 再 到元倪瓒 “ 聊 以 自娱 ” 、 清石 涛“ 发我肺腑 ” 、 王 国维 “ 有( 无) 我之境 ” , 构建 了中国画在功 能 和 主体 审美上 的双重 价值 观 。中国画在 笔与墨 、 形 与神 、 意与
信 ,意 味着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 中民族 文化定位 的 自觉和审
而是靠价值 的积 累来实现 。 价值是不可互换的 , 新 的价值不会 消弭旧的价值 , 而是 与之相结合 , 增大它 的现实意义 ” ⑦, 在 这 样 的情形 中, 中国画又怎样重构 自身 的文化审美价值 呢?
注释 :
①钱穆 . 《 中国文化史导论》 修订本 . 1 9 9 8年 6月商务 印刷馆 出版 ,
国画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从整体上看是处不 断消解 和失 落 的状态 。8 0年代在改革开放 的背景下 , 中国画又上演 了与世
纪初极为相似 的一幕 , 一次更大规模的“ 西方 主义” 席卷而来 。
境、 诗书 与画 、 似 与不似 等核 心命题 中传 达着 “ 天人 合一 ” 和
“ 平淡天真 ” 的审美意趣 。印度文学 家泰戈尔 曾这样说 : “ 世界
2 0 1 3— 1 0
文艺 生活 L I TE RA T URE L I F E
艺 术 画 廊
失落 、 回 归与 重构
2 O 世纪 中 国画审美价值取 向
张 启
( 西北师 范大学 美术 学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3 0 )
摘 要: 中国画经过在历 史文化 中延续 、 发展和积 淀, 形成 了 自身完备 的审美价值体 系。 2 0世 纪的中国画 , 在世 纪初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
摘要:在今天我们所面对着的世界一体化的文化大背景下,在面对着国际性的现代派和后现代的艺术潮流下,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在这样的格局和背景下中国的当代艺术应该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以及如何处理本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这个矛盾体。

关键词:艺术;中国;当代;价值;世界;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20-0082-01
一、中国当代艺术价值取向提出的根源
之所以提出这一思考是因为在过去的历史里,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对着世界经济全球性的大文化背景。

在这种格局里,中国这样的东方发展中国家正以积极的姿态汇流到世界大市场之中。

但是我们又没有想过这所谓的全球化、一体化、却只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来主持、支配,他们不仅在经济上来支配整个世界,同时在文化上也挥舞着一把西方文化主义的旗帜。

因此面对着世界性的现代派和后现代的艺术潮流,新一代画家或是称为新新人类先锋派青年,在他们以先入为主的西方视觉文化艺术观念投身到全球通的网络之时,我们是否需要考虑:1.当代艺术应具有怎样的价值取向?
2.我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3.是否记得我是本民族的自我?
4.中国当代艺术应具有怎样的时代精神和正大气象?
5. 当代艺术的发展怎样才能与文化建设新高潮同步?
二、中国当代文化不能丧失主体性
当然这种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为我们国家的文化和艺术创造了很多机会。

我们的艺术也毫不例外随着时代大潮的澎湃起伏应运而生出多元格局。

然而无可讳言的是,艺术的市场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例如在当今的一些画家中特别是青年画家中出现了诸如急功近利、观势跟风以及追逐时尚的浮躁心态。

究其根源在于民族文化自信心与主体意识的丧失。

30年代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说过这样的话:“有时,他的宗族自豪感占了上风,而在正常的自豪感与极端的保守之间的距离是那么近:有时他的羞耻的本能占了上风,而在诚信改革的愿望与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和现代拜金主义之间,距离又是那么小。

要想避免这两种极端,实在是一件很棘手的事”而这正是我们所面临的境况。

正如刘曦林先生在《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第五章——油画二题——“东道西器”与中国油画里所说的“作为先锋艺术的青年美术思潮因为基本上是“西道西器”的时髦,东方人基本处于尾随状态或取媚西方的心态,更由于中国的先锋艺术不得不依赖西方市场。

当代中国艺术青年以自己前卫作品参加参加西方人主持的国际展时,本意寻求与国家接轨,却误入西方人政治策略的圈套。

“现代化=西方化=世界化”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思维,但仍然有保护民族经济的问题,而艺术的现代化则不能尽用这一公式。

在那些传统文化根基浅的国家尤为显著,但仍然存在法国电影与好莱坞的对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
们树立民族文化、中国当代文化的主体性与自信心是多么的重要。

”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自吸血热,转向了国学热,中国画的主流对传统更加重视,中国油画加深了中国美学思想的研究,1988年举办的中国山水。

油画风景联展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新起点,这都展示了一个趋向主体性的文化氛围。

三、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在民族性中体现当代性
如何理解民族性与当代性的关系,首先我们需要正确地理解关于民族性与当代性的概念。

民族性是一文化的民族精神、民族形式、民族特色,这又涉及一民族的文脉,即如何对待民族文化的问题。

但是民族性与民族传统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一般是指历史上形成的民族文化,即古代文化传统。

但是我们需要区分这一概念,我们通常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般都会觉得它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无可置疑的,值得我们炫耀和骄傲的东西。

而其实古代文化传统是具有两面性的,它不仅有优秀的精华的一面,也有保守的落后的一面。

对于它精华的、优秀的一面我们一般都容易理解,那么它的保守的、落后的一面我们该如何去理解。

它的保守性和落后性主要体现在中国文化的“程式化”这一特征上。

说到中国文化的生态和本性性格,其最大的特征就是程式化,程式化一方面是中国文化的的特点和优点,另一方面也是它的缺点和不足。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兴木刻为例,那是中国当时现代文化,却在思想上体现着西方传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作风上受到西方表现主义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深刻影响。

也许会有少数人会固守着古老的民族传统,这些人无疑是值得被尊重、被钦佩的。

又有少数人完全地同化于西方人的后现代情境中,在玩闹中新创些艺术与非艺术的杂话,但没有钱是不干的:大多数人将在生存与艺术之间、民族与世界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各自的契合点。

所以,中国的当代艺术如何在现代感中体现我们本民族文化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艰辛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丁羲元.艺术风水[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2]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m].上海:中华书局,1921年撰,1941年第八版引自:《中国文人画之研究》.
[3]黄般若.表现主义与中国绘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25年撰,转引自:《黄般若美术文集》,1997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