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系统设计说明书——恒隆

转向系统设计说明书——恒隆
转向系统设计说明书——恒隆

转向系统设计说明书

设计原则:

通过对所开发车型与已开发同类车型(或标杆车)的比较及所开发车型的前桥负荷,初步确定转向器总成的结构和相关参数。故在选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转向器结构选型原则:

1)、根据整车布置尺寸,确定转向器结构尺寸。

2)、根据使用和成本状况,确定是否使用通气螺塞。

2、转向器参数选型原则:

1)、根据转向盘布置形式,确定是左置转向器或右置转向器。

2)、根据前桥负荷,选定转向器输出扭矩及输入轴花键。

3)、根据车型的最小转弯半径确定转向摇臂输出摆角能否满足使用要求。

4)、根据产品信函(或项目描述书)所描述的整车的使用情况,确定转向传动比是否采用变传动比形式。

5)、根据产品信函(或项目描述书)所描述的整车的使用情况,确定传动间隙特性。

3、转向摇臂选型原则:

1)、根据标杆车进行类比。

2)、根据车型的最小转弯半径确定转向摇臂在转向器上的中间位置。

3)、根据车型总布置,确定转向摇臂的偏距和长度。

4、转向传动轴及管柱的选型原则:

1)、根据标杆车进行类比。

2)、根据点火开关和组合开关确定转向传动轴及管柱的形式。

3)、根据整车需要或成本考虑确定是否采用双万向节结构,转向盘可调结构或缓冲吸能结构。

5、转向盘选型原则:

1)、根据标杆车进行类比。

2)、根据总布置确定转向盘直径。

3)、根据整车需要或成本考虑,是否采用防伤转向盘。

一、转向机部分

一.设计目标

1.满足日本转向器样件的安装尺寸。

2.在结构上我们参考样件和恒隆公司现有的成熟产品的结构,确定为分体式结构。

3.产品性能达到或超过同类产品标准。

二.方案说明

2.1扭杆与齿轮轴采用花键联结方式,其优点:

a. 此结构利用花键过盈联结,省去了打销过程,简化了工艺。

b. 增大了密封空间。 2.2 齿条的支承型式

齿条的一端通过常规的齿条支承座来支承,齿条支承座垫的材料选取的是含油聚甲醛,齿条的另一端通过缸端限位套总成来支承,在缸端限位套总成内含有聚甲醛材料的衬套,其主要优点是磨擦系数小,耐磨性好。 2.3齿条支承座的预紧型式

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中,齿条支承座的预紧型式是通过弹簧来实现的,齿条支承座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保证齿轮与齿条之间始终是在无间隙状态下工作,即使齿轮与齿条发生磨损后,也不会产生间隙,这样不仅提高了转向系统的刚性、改善了操纵稳定性,还可以防止转向系统产生冲击和噪音。在设计转向器时,要使调整螺塞与齿条支承座之间保持一合适的间隙(该间隙为调整螺塞与齿条支承座间的距离),该间隙可防止因加工或热处理时,齿轮齿条发生弯曲变形或转向器内进入杂质而

使转向器卡死,如间隙过大还会使转向器产生噪音,现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对该间隙的要求根据工艺水平不同而不同,一般为0.12-0.3mm 。 2.4.1调整螺塞与齿条支承座之间间隙的调整方法:

先将锁紧螺母松开,调节调整螺塞,使调整螺塞拧到底,然后再回退30°- 60°后将锁紧螺母拧紧即可。

三.主要零件的结构及计算 1样件已知条件:

齿轮:m n =1.66;Z 1=8;?=25ρβ(右);

齿条:m n =1.66;Z 2=31;?=5γβ(左);t n =5.22;θ=20°齿条行程 L=138=69

×2;齿条外径φ25.5;中心距:a=16.25;轴交角20°

线角传动比计算

γ

βπcos Z m i n =

= 5.22*8/ cos5°=41.92

方向盘总圈数:

29.392

.41138===i L n (圈)

2根据公司常用的几个刀具模数,验算传动比i

选择m n =1.85;Z 1=7;?=25ρβ(右); 计算得出γ

βπcos Z

m i n =

=40.84

因为(41.92-40.84)/41.92=2.449%<5%

所以取 m n =1.85;i=40.84;n=138/40.84=3.38(圈)

3 根据转向器本身结构特点以及中心距要求,选取齿轮轴的变位系数。

a.对于齿轮齿条转向器中齿轮齿条结构特点,齿轮一般都采用斜齿轮正变位,对于变位齿轮,为了避免齿顶过薄,而又能满足齿轮啮合的要求,一般齿轮的齿顶高系数取偏小值。

b.如果将齿条的齿顶告系数取同一值,最终会导致齿条的齿高变小,进而降低了重合系数。在进一步验证国外图纸时,此理论得到验证。 参照同类产品,初步选定

齿轮: 627.01=*ha , 6.0=n x ,275.01=*

n c 齿条:627.02=*

ha , 313.02=*n c

4齿轮与齿条的计算

5检验齿顶厚:

()()()故参数选择是合理的符合齿顶不变尖的条件而,74.0~4625.04.025.065.174

.0~4625.04.025.065

.122=->==-=?

?

?

???---++?=mn s mn tg tg Z tg x Z d s at at t at t n n a at αααααπ

αn 为法面压力角;

αat 为齿顶端面压力角; αt 为端面压力角; x n 为法面变位系数。

6齿轮公法线长度及跨齿数的计算

跨齿数:

()5.02cos 21cos 1'

2

2''+???

?????----??? ??+?=n n n n n n n tg Z tg x Z x Z k αααααπ 263.9180

180'=--

?

=?=πααπ

ααααn

n t t n

t tg tg Z inv inv Z Z 式中

将Z ‘代入跨齿数K 的公式,求得:K=2.28, 根据四舍五入 取K=2 公法线长度:(

)

n n m w w w ??+=*

* n n x w αsin 2*?=?式中

()[]

n n inv Z k w απα?+-?='5.0cos *191.9=n w 由以上公式得

7.结构尺寸的确定

设计原则:在保证转向器安装尺寸与原件一致的条件下,力求保证转向器的形状及外观尺寸与原件一致,其内部尺寸及结构利用我们现有的成熟产品结构加以设计。 7.1壳体:

为了保证转向器在整车上的安装交角及安装尺寸不变,防止壳体与车架的其它部位干涉,因此壳体的外形尺寸尽可能与原样件一致,同时考虑壳体与油缸要铆接,在壳体的右端要装密封圈,考虑到齿条的行程,参照我厂成熟技术的阀芯,油封,轴承等,综合考虑后, 确定壳体、阀体的尺寸。 7.2油缸总成:

为了保证转向器的输出力,考虑到活塞,齿条的尺寸及行程以及缸端限位套等,油缸的长度,内外径,通左,右腔的油口位置就可以确定。 7.3齿轮轴与齿条:

根据转向器需要的线角传动比以及现有的刀具的模数来确定齿轮轴以及齿条的齿数、模数。根据两内球节的距离及齿条的行程来确定齿条的长度、通气孔的位置等。 7.4阀套:

因为阀芯总成是参照成熟工艺,故借用 已有的阀套。 7.5输入轴:

结构形式借用已有产品,花键为金杯转向器的输入轴花键。 7.6扭杆:

刚度校核:

由于FC-1转向器所用的阀与瑞风转向器所用的阀基本相同,转向器输出力

也相近,故用类比法取扭杆直径为φ5.80

–0.05mm ,有效长度为80mm 。

则扭杆所受的扭矩计算如下:

L

Gd Mk 5844?

?= φ为输入轴相对扭杆的转角

L 为扭杆所承受扭矩的长度

G 为剪切弹性模量,对于40Cr 常用80.0Gpa-85.0GPa

由输入轴与阀套的装配图来测出输入轴阀口的关闭角 2.2097°取G=83.0Gpa

代入上列公式得Mk=4.44N.m

五、 新工艺:

1、 齿轮轴与扭杆联结是在齿轮轴端采用花键,通过花键连接。

技术要求:扭杆在承受最大扭矩作用时,齿轮轴端的花键不被破坏。

(注:在极限位置或动力转向失效,完全靠机械转向时,扭杆不被扭断或齿轮轴花键不失效)。

2、考虑到扭杆装配过程是挤压过程,齿轮轴选用花键应取模数小些、齿数多些,但模数过小,抗扭强度就会下降。

附注:扭杆压入齿轮轴,压入负荷:min9.8KN;

卸载负荷:min7.85KN 。(参考小红旗资料) 3、阀芯总成在阀体壳体装配中的轴向间隙的控制。

为了控制其轴向间隙,阀芯总成应选用公司的生产的专用机床加工,并使用新购的内、外圆磨床,硬齿面滚齿机设备,从而进一步提高零件的工艺性,以充分保证产品的性能。

六、主要零件的理论计算

1.圆柱销与齿轮轴间过盈量的计算:

由小红旗资料查得圆柱销压入齿轮轴时的压入力最小为1.96N ,取最大值为2.96N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中计算公式得到结合直径5.3φ=f d ,结合长度

1.3=f l ,包容条件外径25=a d ,摩擦系数11.0=μ,弹性模量

MPa E 661035.2~102??=,包容直径比14.0255.3===a m a d d q ,泊松比

31.0~3.0=γ,查表得34.1=a C ,74.01=C 。

根据公式联接件不产生塑性变形的最大结合压力)(min μπ???=f f x f l d F P ,则

2min /74.522)11.01.35.3(96.1mm N KN P f =???=π 同理:2max /44.789)11.01.35.396.2mm N KN P f =???=π 包容件传递负荷所需的最小直径变化量:a a a f a E C d P e /min min ??=,则

011.0217000/34.15.374.522min =??=a e

同理:017.0217000/34.15.344.789max =??=a e

被包容件传递负荷所需的最小直径变化量:11min min /E C d P e m f l ??=,则

006.0217000/74.05.374.522min =??=l e

同理:009.0217000/74.05.344.789max =??=l e

传递负荷所需的最小有效过盈量:min min min l a e e e S +=,min min min l a e e e S +=,则

017.0006.0011.0min =+=e S ,026.0009.0017.0min =+=e S

因此,为了满足最小过盈量的要求圆柱销的尺寸为039

.0029.05.3++φ

根据实际情况将圆柱销分为两组:034.0029.05.3++φ,039.0034.05.3++φ 2.圆柱销与输入轴间过盈量的计算:

由公司的资料得圆柱销压入输入轴的力为6000~8000N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中的计算公式得到结合直径5.3φ=f d ,结合长度5.14=f l ,包容条件外径

10=a d ,摩擦系数11.0=μ,弹性模量MPa E 661035.2~102??=,包容直径比35.0105.3===a m a d d q ,泊松比31.0~3.0=γ查表得

579.1=a C ,979.01=C 。

根据公式联接件不产生塑性变形的最大结合压力)(min μπ???=f f x f l d F P ,则

2min /1.342)11.05.145.36mm N KN P f =???=π 同理:2max /2.456)11.05.145.3(8mm N KN P f =???=π

包容件传递负荷所需的最小直径变化量:a a a f a E C d P e /min min ??=,则

009.0206000/579.15.31.342min =??=a e

同理:012.0206000/579.15.32.456max =??=a e

被包容件传递负荷所需的最小直径变化量:11min min /E C d P e m f l ??=,则

006.0206000/979.05.31.342min =??=l e

同理:008.0206000/979.05.32.456max =??=l e

传递负荷所需的最小有效过盈量:min min min l a e e e S +=,min min min l a e e e S +=,则

015.0006.0009.0min =+=e S ,020.0008.0012.0min =+=e S

因此,为了满足最小过盈量的要求圆柱销的尺寸为045

.0015.05.3++φ

根据实际情况将圆柱销分为两组:030.0029.05.3++φ,045.0030.05.3++φ

3.输入轴与节叉联接处尺寸校核

节叉也为设计,因此也是采用已有工艺。

七、附录

n--法向

t--切向

符号说明

m--模数

z--齿数

βρ-齿轮螺旋角

βγ-齿条倾角

i--线角传动比

x--变位系数

--有效移位距

x

m

ha※-齿顶高变位

c※-顶隙系数

a--中心距

H--齿条中心线至分度线的距离

附:转向力的计算恒隆一般是对样机作出其力特性曲线,然后通过对阀芯的油口尺寸的控制,使转向机的力特性曲线尽量与样机一致。量化后的扭矩值如图通过取5Mpa时的扭矩来控制。

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恒隆的成熟产品,基本可以做到对扭杆和输入轴的尺寸设计达到该5Mpa扭矩。

二、动力转向油管部分

油管设计与吉利样件基本保持一致,样件防护用减震套,采用的材料为合金软管,而目前市场采购不到,暂用泡沫软管代替,油管性能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三、动力转向油泵部分

(一)转向器参数

最高使用压力7.84 Mpa

油泵推荐流量7.0L/min

油缸内径¢41

齿条直径¢25

适用前轴负荷1000Kg

最大输出负荷6500N

齿条行程137-139

(二)转向油泵参数:

理论排量7.5ml

流量曲线见功能图

最大压力8 Mpa

旋向右旋

转速范围500~8000r/min

(三)关于C项目的方案

转向器为车的飞驰转向器,发动机采用476发动机, xx公司所开发油泵专门为此发动机开发,参数和转向器参数相匹配。

油泵参数可以根据要求作调整,以使转向系统配置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关于转向系统其它配置参考意见:

1、油箱的设计容量应在0.4L以上,内部清洁度5mg以下,可采用回油过滤过滤精度40μm左右,进油过滤可大点在80μm左右,油箱的布置位置离泵距离要尽量近,一般在0.5m以内,并且油箱位置应高于油泵的位置。以减小吸油阻力。

2、于高压管的选用应采用变频管(国外基本上都采用),有一定条

件可实车进行变频管的选用试验。

四、转向管柱部分

1、产品来源和作用

C项目转向管柱样件由提供,用于连接方向盘和转向器,起传递扭矩、防盗、被动安全防撞吸能等作用。根据提供的样件,结合国内外可调、防撞吸能转向管柱的先进标准和我公司二十年转向管柱设计开发和生产经验,尤其近十年来对可调、防撞吸能转向管柱的研究开发,特别是湖南长丰猎豹(日本三菱技术)、荣成华泰(韩国现代技术)、万丰皮卡、秦川福莱尔、奇瑞QQ、塞宝等可调、防撞吸能转向管柱的开发成功并已批量供货。根据这些产品的开发经验对C项目转向管柱总成作产品技术可行性分析。

2、产品主要结构和技术性能

2.1可调机构

该转向管柱可进行前、后方向调整,以满足驾驶员的不同需要。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调整机构打开,上支架与上固定座立即松开,此时上支架绕下支架芯轴可进行转动,驾驶员根据需要对前、后角度进行调整,当选择到合适位置时,反方向转动手柄调整机构锁紧。

2 .2防撞吸能结构

该转向管柱具备三级防撞吸能。

转向轴分上下两段,上转向轴(扁轴)装在下转向轴套(扁套)中,中间通过压入防撞衬片联接在一起;转向传动轴也是通过压入防撞衬片与套管叉(扁套)联接在一起;上固定座内联接芯轴及下支架内联接芯轴的外面均采用尼龙件卡固在上固定座及下支架槽内。

当方向盘受到的冲击载荷超过了允许范围时,冲击能量传递给下转向轴套向下移动。驾驶员因惯性作用冲向方向盘,上转向轴与下转向套、转向传动轴与套管叉内的防撞衬片被挤压变形,发生轴与套的边滑动边挤压;同时卡在转向柱管上固定座及下支架内的尼龙件(防撞管、防撞衬圈)也被挤压变形在槽内滑动,

从而产生转向柱管能向下滑动。正由于挤压、变形,缓冲、吸能,大大减轻了对驾驶员的伤害,起到了安全保护作用。

2.3安全防盗结构

在转向轴总成上设有锁槽,点火锁舌通过锁槽防止转向轴转动,从而起到防盗作用,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15740-1995《汽车防盗装置性能要求》。

2.3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2.3.1转向轴总成静扭强度不小于200N.m,破坏扭矩不小于294N.m。

2.3.2在防盗锁止机构部位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施加196N.m的扭矩各一次,锁定功能不能出现任何异常现象。

2.3.3转向轴总成空转动扭矩不大于0.25N.m。

2.3.4万向节十字轴轴向间隙不大于0.20mm。

2.3.5万向节十字轴轴承轴向压出力大于3000N。

2.3.5万向节十字轴的转动扭矩不大于0.30N.m。

2.3.6万向节叉的摆角不小于90°。

2.3.7转向轴总成在29.4N.m扭矩作用下,变形不大于30′。

2.3.8前、后调整力69N以下。

2.3.9手柄操作力70-90N。

2.3.10前、后调整保持力490N(MIN)。

2.3.11上轴承拔离力5KN以上。

2.3.12锁定机构耐久试验:在锁键上使用42N.m扭矩,3000次无异常。

2.3.13调整机构耐久试验:10000次后无异常。

2.3.14振动试验:200万次后无异常。

2.3.15转动疲劳寿命试验:经50万次试验后无异常。

试验条件:负荷±30N.m,频率100~150转/分,回转角±180°。

2.3.16扭转疲劳寿命试验:负荷±30N.m经100万次试验后符合下列条件:万向十字轴轴向间隙不大于0.30mm;万向十字轴轴碗压出力大于2500N。

2.3.17静态压缩性能试验

2.3.17.1上转向轴、下转向轴套在1000~2000N轴向力作用下,防撞衬片能被挤压变形,从而产生轴与套的相对滑移。

2.3.17.2转向传动轴、套管叉在1000~2000N轴向力作用下,防撞衬片能被挤压变形,从而产生轴与套的相对滑移。

2.3.17.3转向柱管上固定座及下支架内的尼龙件在1300~2300N轴向力作用下,尼龙被挤压变形,从而能够在槽内滑移。

2.3.18动态性能试验

根据GB11557-1998《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FMVSS203),

人体模块以24.1+1.20km/h 的速度水平撞击转向盘时,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水平力不得大于11123N。

3、主要零件

3.1自制件

上转向轴、下转向轴套、锁止套、转向柱管、连结轴、转向传动轴、套管叉、万向节叉(3种)

3.2外购件

上防撞衬片(弹簧片)、橡胶轴承总成、滚珠轴承、轴用挡圈、开关座、线卡、上支架、上固定座、防护板、下支架、防撞卡块、固定片、手柄总成、调整块(2种)、防撞衬圈(尼龙件)、衬管、拉簧、上螺栓、锁紧螺母、六角螺母、小六角螺栓、小垫圈、防撞管(尼龙件)、带齿六角螺栓、弹性垫圈、下防撞衬片(弹簧片)、万向节总成(2)

3.3所有的外购件我们将在合格分承包方中择优选择:

3.3.1万向十字轴总成:杭州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3.3.2轴承:杭州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或日本光洋精工公司

4、主要零部件及装配初始工艺流程

4.1上转向轴:

下料→车端面、倒角→磷皂化→旋锻(4个精密工位)→旋锻(3个精密工位)→车轴承档、螺纹档→挤花键→滚螺纹→去毛刺→检验

4.2下转向轴套:

下料→车端面、倒角→磷皂化→旋锻(2个精密工位)→旋锻(3个精密工位)→挤花键→去毛刺→检验

4.3锁止套:

下料→车端面、倒角→磷皂化→挤压→车飞边→检验

4.4转向柱管:

下料→扩孔→车端面、倒角→冲孔→冲方孔→冲轴承定位孔→冲腰孔→冲凸台→检验

4.5连结轴:

下料→精密锻造→车端面、倒角→磷皂化→挤压花键→车外圆、端面、倒角→挤压→钻锁紧孔→攻丝→铣平面→铣槽→去毛刺→检验

4.6转向传动轴:

下料→车端面、倒角→磷皂化→旋锻(1个精密工位)→挤花键→铣扁→去毛刺→检验

4.7套管叉:

下料→车端面、倒角→磷皂化→挤压→切槽切耳旋锻(1个精密工位)→车端面、倒角→钻耳孔→拉耳孔→去毛刺→检验

4.8万向节叉(下转向轴套用):

精锻(毛坯、外协)→检验→钻耳孔→拉耳孔→车花键孔→拉花键→钻锁紧

孔→攻丝→锪孔→铣耳侧倒角→铣槽→去毛刺→检验

4.9万向节叉(转向传动轴用):

精锻(毛坯、外协)→检验→钻耳孔→拉耳孔→车花键孔→拉花键→钻锁紧孔→攻丝→锪孔→铣耳侧倒角→铣槽→去毛刺→检验

4.10万向节叉(连接轴用):

精锻(毛坯、外协)→检验→钻耳孔→拉耳孔→车花键孔→拉花键→钻锁紧孔→攻丝→锪孔→铣耳侧倒角→钻孔→铣槽→去毛刺→检验

4.11装配工艺:

柱管焊接总成:

领料→清洗→烘干→焊接(下支架内防撞卡块)→焊接(开关座)→焊接(上支架、线卡、下支架焊接总成)→去焊渣→检验

柱管总成:

领料(柱管焊接总成)→钻锁孔→装轴承→冲铆(轴承定位)→检验

转向轴总成:

领料→清洗→烘干→压锁止套→压上防撞衬片→检验

万向节总成及转向传动轴总成:

领料→清洗→烘干→压下防撞衬片→压装十字轴→冲铆→压装十字轴→冲铆→装锁紧螺栓→检验

转向管柱总成:

领料→装轴用挡圈→装转向轴总成→装橡胶轴承→装轴用挡圈→冲铆→检验→装锁紧螺栓(万向节总成及转向传动轴总成)→装锁紧螺栓(连接轴)→装配(上固定座、防撞管、螺栓、手柄总成、调整块、固定片、六角螺母、小六角螺母、小垫圈、拉簧、防撞衬圈、衬管)→检验

5、关键技术、工艺及解决措施

C项目转向管柱的关键技术在于防撞吸能结构。

当冲击载荷超过了允许范围时,能缓冲、吸能,对驾驶员起安全保护作用。

因此上转向轴与下转向轴套、转向传动轴与套管叉、上固定座与防撞衬管、下支

架与防撞衬圈的配合尺寸以及上、下防撞衬片变形量、尼龙件的变形量的确定都

直接关系到防撞吸能功能是否有效。

根据配套厂家多年扁轴、套的设计和生产经验,采用国际先进的旋锻工艺,

能有效保证扁轴、套的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防撞衬片、尼龙件形变量的确定一

方面根据已有经验确定初始值,另一方面是通过反复试验最终确定。

产品详细设计说明书模版

XXX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作者: 完成日期: 签收人: 签收日期: 版本所有:北京无限讯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本修改记录

目录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 (4) 1.3定义 (4) 1.4参考资料 (4) 2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 (5) 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6) 3.1程序描述 (6) 3.2功能 (6) 3.3性能 (6) 3.4输入项 (6) 3.5输出项 (6) 3.6算法 (7) 3.7流程逻辑 (7) 3.8接口 (7) 3.9存储分配 (7) 3.10注释设计 (7) 3.11限制条件 (7) 3.12测试计划 (7) 3.13尚未解决的问题 (8) 4程序2(标识符)设计说明 (9)

详细设计说明书又可称程序设计说明书。编制目的是说明一个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一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的设计考虑,如果一个软件系统比较简单,层次很少,本文件可以不单独编写,有关内容合并入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和运行该程序系统的计算中心。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到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取得这些文件的来源。

农用车转向系统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前言 §1.1 四轮农用车的发展前景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使农村的经济空前的活跃。农村的货运量和人口的流动量急剧增加,加快运输机械化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正是这一市场的需要使具有中国特色的运输机械-农用运输车应运而生。它解决了农村运输的急需,填补了村际,乡际,城镇及城乡结合部运输网络的空白,活跃了农村经济,为农村富裕劳动力找了一条出路,从而使数以万计的农民走上了小康之路! 四轮农用运输车的竞争对手是轻型汽车。与汽车相比,四轮农用运输车有许多优点。入世后农用运输车没有受到多大冲击,因为它是中国特色的产业,符合国情,在国外几乎没人搞过。但是我们不能回避汽车与四轮农用运输车在市场的竞争,四轮农用运输车利用比较底的生产成本和微利经营的生产方式并引进先进的汽车技术,坚持“三低一高”的特色,注重产品质量,使之与在汽车行业的竞争中得以提高。 随着党和国家提出的的开发西部的政策落实,也给农用运输车厂商带来了无限商机使农用运输车的开发有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我国有近13亿人口,特别是9亿以上的农村人口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需求量最大的是低档次的汽车。由于它比较适合中国国情,预计在未来的5~15年里,农用车在我国农村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农用车保有量增加很快,因此对柴油的需求很大。 农用车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便宜,其中三轮车价格在4000~7000元/辆,四轮车价格在1~1.5万元/辆,购车农户一般半年左右即可收回10000元投资。另外,农用车的养路费为每月每吨70元,是汽车的30%,使用成本为同吨位汽车的1/3到1/2。公路快速建设也促进了农用车的发展。旧中国,全国公路仅13×104 km,而到1997年底,已达1.226×106 km,目前全国98%的乡和80%的村都通了公路,使得农用车有用武之地。公安车管部门1993年制定了《关于农用运输车道路交通管理的规定》,在不损害管理大局的前提下,

系统设计规格说明书 模板

XX项目 设计规格说明书 (仅供内部使用) 重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XX年XX月XX日

修改记录

目录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2.任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总体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发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条件与限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3.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4.功能详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类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界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类1 的算法与程序逻辑..................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法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输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总结报告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 结题报告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组长: 组长电话: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目录 目录 (2) 摘要 (3) 一、课题概述 (4) 二、课题实施方案 (4) 2.1 方案说明 (4) 2.1.1 LCD图像显示模块设计方案 (4) 2.1.2 触摸屏模块设计方案 (5) 2.1.3 音乐播放模块设计方案 (5) 2.1.4 键盘模块设计方案 (6) 2.2 工程规范 (6) 三、课题实施过程详述 (6) 四、系统测试方法 (8) 五、结果分析 (8) 六、总结 (9) 参考文献 (9) 附录 (9)

摘要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的兴起,ARM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提供商,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ARM技术具有性能高、成本低和能耗省的特点。本文旨在初步接触嵌入式ARM技术。我们使用了天嵌TQ2440开发板以及ADS1.2来进行相关实验,主要制作了一个带背景音乐、可以使用触摸屏和键盘进行前后照片切换的数码相框。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ARM技术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些编程和调试技术。 关键词:嵌入式,LCD图像显示,触摸屏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rtphone and tablet computer, ARM has already become a leading semiconduct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vider in global market. More than 95% of the smartphone and tablet computer use the ARM framework. ARM has the advantages in performance, cost and efficiency. This paper aim at having a rough contact with embedded ARM and we use TQ2440 and ADS1.2 to conduct relevant experiments. Generally, we have made a digital album which can be controlled by touch panel. Through this experiment, we have grown a general acknowledge of ARM technology and master some coding and debugging technology. Keywords:embedded system, LCD display, touchpanel

汽车转向系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重型载货汽车转向器设计 姓名:席昌钱 学号:5 同组者:严炳炎、孔祥生、余鹏、李朋超、郑大伟专业班级:09车辆工程2班 指导教师:王丰元、邹旭东

设计任务书 目录 1.转向系分析 (4) 2.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8) 3.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9) 4.转向器设计计算 (14) 5.动力转向机构设计 (16) 6.转向梯形优化设计 (22) 7.结论 (24) 8.参考文献 (25)

1转向系设计 基本要求 1.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 2.操纵轻便,作用于转向盘上的转向力小于200N。 3.转向系的角传动比在23~32之间,正效率在60%以上,逆效率在50%以上。 4.转向灵敏。 5.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中应有间隙调整机构。 6.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基本参数 1.整车尺寸: 11976mm*2395mm*3750mm。 2.轴数/轴距 4/(1950+4550+1350)mm 3.整备质量 12000kg 4.轮胎气压 2.转向系分析 对转向系的要求[3] (1) 保证汽车有较高的机动性,在有限的场地面积内,具有迅速和小半径转弯的能力,同时操作轻便; (2) 汽车转向时,全部车轮应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旋转,不应有侧滑; (3) 传给转向盘的反冲要尽可能的小; (4) 转向后,转向盘应自动回正,并应使汽车保持在稳定的直线行驶状态; (5) 发生车祸时,当转向盘和转向轴由于车架和车身变形一起后移时,转向系统最好有保护机构防止伤及乘员. 转向操纵机构 转向操纵机构包括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有时为了布置方便,减小由于装置位置误差及部件相对运动所引起的附加载荷,提高汽车正面碰撞的安全性以及便于拆装,在转向轴与转向器的输入端之间安装转向万向节,如图2-1。采用柔性万向节可减少传至转向轴上的振动,但柔性万向节如果过软,则会影响转向系的刚度。采用动力转向时,还应有转向动力系统。但对于中级以下的轿车和前轴负荷不超过3t的载货汽车,则多数仅在用机械转向系统而无动力转向装置。

参考模板 - 软件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书

附录D:图书管理系统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 图书管理系统 软件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软件设计的任务是将软件需求变换成为软件的具体设计方案。概要设计根据软件需求导出软件的体系结构;详细设计给出软件模块的内部过程描述。该文档是设计结果的详细描述,也是程序员编写程序的功能依据。 1.2项目背景 开发软件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项目开发者:××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图书管理系统”开发小组: ×××(×号,组长),×××(×号),…… 用户单位:××学院 1.3 定义 图书管理系统对于现代图书馆而言,是能否发挥其教学科研的作用的至关重要技术平台。对于读者和图书管理员来说,是能否方便快速获取信息的关键。所以,图书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方便的操作手段。 1.4 参考资料 ?钱乐秋等,《软件工程》,青还大学出版社; ?张害藩,《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珊等,《数据库原理及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赵池龙等,《软件工程实践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2.详细设计 2.1软件结构块层次图

图书管理系统 书籍管理读者管理借阅管理 书籍信息 管理出版社管理 书籍类别 管理注销管理读者类别 管理 读者信息 管理 还书管理借书管理 续借管理 过期罚款 管理 图书丢失 管理 2.2 模块详细设计 此处给出各用例的程序实现流程图,也可用下面的描述显示表述 (注,建议用程序流程图) 借书管理: A.输入读者编号; 提示超期未还的借阅记录; B.输入图书编号; If 选择“确定” then If 读者状态无效或改书“已”注销或已借书数>=可借书数then 给出相应提示; Else 添加一条借书记录; “图书信息表”中“现有库存量”-1; “读者信息表”中“已借书数量”+1; 提示执行情况; Endif 清空读者、图书编号等输入数据; Endif If 选择“重新输入”then 清空读者、图书编号等输入数据; Endif If 选择“退出”then 返回上一级界面; Endif 返回A.等待输入下一条;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模板(最全面)

研发生产中心文档编号版本A1 密级商密A 项目名称Xx系统 项目来源 Xxx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编写:日期:检查: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XX公司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 文档变更记录

序号变更(+/-)说明作者版本号日期批准1 2

目录 1. 引言 (5) 1.1 编写目的和范围 (5) 1.2 术语表 (5) 1.3 参考资料 (5) 1.4 使用的文字处理和绘图工具 (5) 2. 全局数据结构说明 (7) 2.1 常量 (7) 2.2 变量 (8) 2.3 数据结构 (8) 3. 模块设计 (9) 3.1 用例图 (9) 3.2 功能设计说明 (10) 3.2.1 模块1 (10) 3.2.2 模块2 (11) 4. 接口设计 (12) 4.1 内部接口 (12) 4.2 外部接口 (12) 4.2.1 接口说明 (12) 4.2.2 调用方式 (12) 5. 数据库设计 (12) 6. 系统安全保密设计 (12) 6.1 说明 (12) 6.2 设计 (12) 6.2.1 数据传输部分 (12) 6.2.2 IP过滤分部 (13) 6.2.3 身份验证部分 (13) 7. 系统性能设计 (13) 8. 系统出错处理 (13)

1.引言 1.1背景 此文档的背景 1.2编写目的和范围 说明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 本详细设计说明书编写的目的是说明程序模块的设计考虑,包括程序描述、输入/输出、算法和流程逻辑等,为软件编程和系统维护提供基础。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系统设计人员、软件开发人员、软件测试人员和项目评审人员。 1.3术语表 定义系统或产品中涉及的重要术语,为读者在阅读文档时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序号术语或缩略语说明性定义 1 PM Project Manager,项目经理 2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名称、作者、文件编号或版本等。参考资料包括: a.需求说明书、架构设计说明书等; b.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引用文件、资料、软件开发标准等。 资料名称作者文件编号、版本资料存放地点 1.5使用的文字处理和绘图工具 文字处理软件:[编写设计文档使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如RedOffice ] 绘图工具:[使用的UML工具,如Rose、Jude、Visio]

课程设计--汽车转向机构说明书

汽车运动机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013年6月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题目:汽车转向机构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汽车服务工程 班级:11汽车服务本 姓名:叶凌峰俞科王栋柄 王璐吴海霞欧阳凯强 学号:11113003233 11113003243 11113003199 11113003209 11113003218 11113003174指导老师:李振哲

目录 一.设计题目 (1) 1.1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1) 1.2课程设计内容与基本要求 (2) 1.3机构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参考数据 (5) 1.5设计要求 (5) 二. 设计方案比较 (6) 2.1设计方案一 (6) 2.2设计方案二 (7) 2.3设计方案三 (8) 2.4最终设计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虚拟样机实体建模与仿真 (9) 四.虚拟样机仿真结果分析 (10) 4.1运动学仿真 (11) 4.1.1运动学仿真--转向盘位移仿真曲线 (11) 4.1.2运动学仿真--轮胎位移仿真曲线 (11) 4.1.3运动学仿真--转向盘速度仿真曲线 (12) 4.1.4运动学仿真--轮胎速度仿真曲线 (12) 4.1.5运动学仿真--转向盘加速度仿真曲线 (13) 4.1.6运动学仿真--轮胎加速度仿真曲线 (13) 4.2动力学分析 (14) 4.2.1转向盘受力仿真曲线 (14) 4.2.2轮胎受力仿真曲线 (14) 五. 课程设计总结 (15) 5.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总结 (15) 5.2设计过程 (15) 5.3设计展望 (16) 5.4设计工作分工表 (16) 5.5参考文献 (16)

OA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XX项目 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机构公开信息

版本历史

1.引言 该文档主要包含功能性需求分系以及功能用例图,也包括了一些对用户界面的要求,该系统运行所需环境和产品质量需求。 1.1. 文档目的 该文档重点描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需求以及功能用例图,能够供读者更好的了解该系统;其中,非功能需求方面,用户界面要求主要是为了是系统的界面更加统一规范,软硬件环境需求以及产品质量需求是为了保证提供给用户尽量完美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1.2. 文档范围 本文档包含一下几部分: 1. 产品介绍 2. 角色功能划分 3. 产品范围 4. 产品的功能性需求 5. 产品的非功能性需求 1.3. 文档读者对象 该文档适合开发人员、项目经理、用户、文档的编写人员阅读。 1.4. 参考文档 列举了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时所参考的资料或其它资源。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 2.综合介绍 这一部分概述了正在定义的软件,主要是功能的概要介绍。

1.6. 产品介绍(功能介绍) 该系统包含8各模块:超级管理模块,该模块包括组织管理、权限管理、考试管理、资源共享通讯录和系统管理;我的办公桌模块,主要是对各重点模块的简要显示;行政管理该模块包括公共通知、公共计划、记事本、员工考勤和组织机构;个人助理模块,该模块包括通讯录、短消息、日程安排和个人信息管理;个人邮箱,该模块包括配置邮箱和收发邮件;公共信息模块,该模块包括资源下载、在线考试和公共通讯录;人事管理模块,该模块包括档案管理、档案查询和数据维护;销售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客户管理、销售管理和供应商管理。 1.7. 产品范围 OA办公自动化系统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进销存等管理于一体的商业企业管理软件系统。本产品是为了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管理,实现办公自动化。该产品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办公需求。 1.8. 用户介绍 确定你觉得可能使用该产品的不同用户类并描述它们相关的特征。有一些需求可能只与特定的用户类相关。 1.9. 角色功能划分 XXXXX拥有XXXX功能的权限。 XXXXX拥有XXXX功能的权限。 1.10. 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 确定影响开发人员自由选择的问题,并说明这些问题为什么成为一种限制。 1.11. 假设和依赖 列举出在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影响需求陈述的假设因素(与已知因素相对立)。这可能包括你打算要用的商业组件或有关开发或运行环境的问题。你可能认为产品将符合一个特殊的用户界面设计约定,但是另一个S R S 读者却可能不这样认为。如果这些假设不正确、不一致或被更改,就会使项目受到影响。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模板)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 1.文档简介 [本节主要是描述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的目的、范围、相关术语、参考资料和本文档的摘要性介绍。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属于高层设计文档,是符合现代软件工程要求的概要设计。] 1.1 目的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将从设计的角度对系统进行综合的描述,使用不同的视图来描述其不同方面。在本小节中,将对该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的说明,明确该文档针对的读者群,指导他们正确的地使用该文档。] 1.2 范围 [说明该文档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以及将影响的内容。] 1.3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与其它文档一样,该文档也需要将本文档中所涉及的所有术语、缩略语进行详细的定义。还有一种可简明的做法,就是维护在一个项目词汇表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每个文档中都重复很多内容。] 1.4参考资料 [在这一小节中,应完整地列出该文档引用的所有文档。对于每个引用的文档都应该给出标题、标识号、日期以及来源,为阅读者查找这些文档提供足够详细的信息。] 1.5 概述 [在本小节中,主要是说明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各个部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就像一个文章摘要一样。同时也应该对文档的组织方式进行解释。] 2. 体系结构表示方式 [本节说明软件体系结构在当前系统中的作用及其表示方式。它将列举其所必需的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或实施视图,并分别说明这些视图包含哪些类型的模型元素。]

3. 软件体系结构的目标和约束 [本节说明对软件体系结构具有某种重要影响的软件需求和用户目标,例如,系统安全性、保密性、第三方组件的使用、可移植性、发布和重新使用。它还要记录可能适用的特殊约束:设计与实施策略、开发工具、团队结构、时间表、遗留系统等。] 4.用例视图 [本节使用用例分析技术所生成的系统用例模型,描述其中的一些用例或场景。在该模型中纳入用例或场景,应该是系统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功能部分。] [另外,在本节中还应该选择一个主要的用例,对其进行描述与解释,以帮助读者了解软件的实际工作方式,解释不同的设计模型元素如何帮助系统实现。] 5. 逻辑视图 [逻辑视图主要是反映系统本质的问题领域类模型,在逻辑视图中将列出组成系统的子系统、包。而对每个子系统、包分解成为一个个类,并说明这些关键的实体类的职责、关系、操作、属性。这也是OO思想的体现,以类、类与类之间的协作、包、包与包之间的协作模型来表达系统的逻辑组织结构。] 5.1概述 [在本小节中,列出逻辑视图的顶层图,该图将反映系统由哪些包组成,每个包之间的关系与协作,以及包的层次结构。使得读者对整个软件体系结构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5.2影响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设计包 [在本小节中,将从逻辑视图中选择有重要意义的设计包,每个设计包有一个小节来描述,说明这些包的名称、简要的说明、该包中的主要类和相关的类图。对于包中的重要的类,还应该说明其名称、简要说明、主要职责、操作、属性等。] 6. 进程视图 [本节主要描述该软件体系结构下,系统运行态的情况。描述系统在执行时,包括哪些进程(包括线程、进程、进程组),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进行通信的、如何进行消息传递、接口如何。并且来说明如何进行组织。]

16L爱丽舍转向系统设计说明书

1.摘要 汽车转向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关键总成,它的质量严重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转向器也在不断的得到改进,虽然电子转向器已开始应用,但机械式转向器仍然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所采用。而在机械式转向器中,循环球齿条-齿扇式转向器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汽车上。本文选择GX1608A型循环球齿条-齿扇式转向器作为研究课题,其主要内容有:汽车转向器的组成分类;转向器总成方案分析及其数据确定和转向器的设计过程。 这种转向器的优点是,操纵轻便,磨损小,寿命长。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高,转向灵敏度不如齿轮齿条式。因此逐渐被齿轮齿条式取代。但随着动力转向的应用,循环球式转向器近年来又得到广泛使用。 关键词;转向器操纵稳定性循环球齿条-齿扇式转向器

目录 摘要 (1) 1绪论 (4) 2汽车转向系的组成及分类 (6) 2.1汽车转向系的类型和组成 (6) 2.1.1 机械式转向系 (9) 2.1.2 动力转向器 (10) 2.2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11) 2.2.1转向器的效率 (11) 2.2.2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12) 2.2.3转向盘自由行程 (17) 2.3 转向操纵机构及转向传动机构 (17) 2.3.1转向操纵机构 (17) 2.3.2转向传动机构 (18) 3转向器总成方案分析 (20) 3.1转向器设计要求 (20) 3.2转向器总成方案设计 (21) 4循环球式转向器主要尺寸参数的选择 (25) 5 转向器输出力矩的确定 (26) 6 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27) 6.1 转向摇臂轴(即齿形齿扇轴)的设计计算 (27) 6.1.1材料的选择 (27) 6.1.2结构设计 (27) 6.1.3轴的设计计算 (27) 6.2 螺杆轴设计计算及主要零件的校核 (31) 6.2.1材料选择 (31) 6.2.2结构设计 (31) 6.2.3轴的设计计算 (32) 6.2.4钢球与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校核 (34)

设计规格说明书

设计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 目的 该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是基于“只有两个人”小组计划开发的“电影院网上售票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的。 “电影院网上售票系统”,缓解了电影院售检票的人力压力,提供高效的,快捷的,稳定的操作。实现系统应具有的实用性、可靠性、有效性及方便性。 软件系统实际报告相近说明了该软件产品的体系结构设计、书籍库设计和构建设计等,从而对该软件产品的结构、实现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1.2 命名规则 (1)Pascal规范:所有单词首字母大写。 例如: UserNameTable Camel 规范:除了第一个单词,所有单词首字母大写。 例如:userNameTable 全局变量:使用Camel 规范,并以g_ 开头。 例如:g_failedFlag 局部变量、方法参数:使用Camel规范。 例如:lineCount 类名:使用Pascal规范 例如:MyClass 成员方法:使用Pascal规范 例如:MyMethod() 普通成员变量:Pascal并且以m_开头。 例如: m_MemberVarible 控件变量:Control类型使用Pascal规范,以m_开头,控件名结尾。 例如:m_SubmitButton Value类型使用Pascal规范,以m_开头。 例如:m_Data1 (2)数据库命名规则: 表中字段名均不加前缀 表名均以“dt_table_”为前缀 索引名均以“dt_index_”为前缀 视图名均以“dt_view_”为前缀 1.3 术语定义

1.4 参考资料 [1] 用户需求报告 [2] 数据库设计规范 [3] 命名规范 1.5 相关文档 (1)系统规划报告 (2)需求规格说明书 2.系统设计 2.1 体系结构设计 采用包图画出体统的体系结构模型,然后进行扩展,画出个子系统内类构成及类之间的关系。

软件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xxxxx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版本历史

修改记录

目录 1引言 (5) 1.1编写目的 (5) 1.2背景 (5) 1.3参考资料 (5) 1.4术语定义及说明 (5) 2设计概述 (5) 2.1任务和目标 (5) 2.1.1需求概述 (5) 2.1.2运行环境概述 (5) 2.1.3条件与限制 (6) 2.1.4详细设计方法和工具 (6) 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6) 3.1详细需求分析 (6) 3.2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接口需求分析 (6) 4总体方案确认 (6) 4.1系统总体结构确认 (6) 4.2系统详细界面划分 (7) 4.2.1应用系统与支撑系统的详细界面划分 (7) 4.2.2系统内部详细界面划分 (7) 5系统详细设计 (7) 5.1系统程序代码架构设计 (7) 5.1.1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表示层 (7) 5.1.2BLL(Business Logic Layer)业务逻辑层 (8) 5.1.3DAL(Data Access Layer)数据访问层 (8) 5.1.4Common类库 (8) 5.1.5Entity Class实体类 (8) 5.2系统结构设计及子系统划分 (8) 5.3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9) 5.3.1XX子系统 (9) .1XX模块 (9) 列表和分页 (9) 创建XX (9) .2XX模块 (9) XX列表 (9) XX修改 (9) 5.3.2XX子系统 (9) 5.3.6.1用户管理模块 (9) 5.3.6.2角色管理模块 (14) 5.3.6.3系统设置模块 (14) 5.3.6.4系统登录注销模块 (14) 5.4系统界面详细设计 (14) 5.4.1外部界面设计 (14) 5.4.2内部界面设计 (14) 5.4.3用户界面设计 (14) 6数据库系统设计 (14) 6.1设计要求 (14) 6.2信息模型设计 (14) 6.3数据库设计 (14) 6.3.1设计依据 (14)

汽车转向系统EPS设计毕业论文

汽车转向系统EPS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1 引言 (1) 1.1汽车转向系统简介 (1) 1.2汽车转向系统的设计思路 (3) 1.3 EPS的研究意义 (4) 2 EPS控制装置的硬件分析 (5) 2.1汽车电助力转向系统的机理以及类别 (5) 2.2 电助力转向机构的主要元件 (8) 3 电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 (11) 3.1 动力转向机构的性能要求 (11) 3.2 齿轮齿条转向器的设计计算 (11) 3.3 转向横拉杆的运动分析[9] (21) 3.4 转向器传动受力分析 (22) 4 转向传动机构优化设计 (24) 4.1传动机构的结构与装配 (24) 4.2 利用解析法求解出外轮转角的关系 (25) 4.3 建立目标函数 (27) 5 控制系统设计 (29) 5.1 电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特性 (29) 5.2 EPS电助力电动机的选择 (3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5.3 控制系统框图设计 (31) 结论 (32) 致谢 (34) 参考文献 (35)

1 引言 1.1汽车转向系统简介 汽车转向系统,顾名思义是为了能够使车辆按照驾驶员的意愿向左或者向右转弯或者直线行驶。转向装置有很多种,也一直在经历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更新不断创新的过程。从发明家本茨发明汽车的初期,转向系统知识最简单的形式来转向,其机构为单纯的扶把式,没有助力,所以笨重,费力,以及行驶状态不稳定。从在原始的雏形开始,各国人士不断创新改革,到现在为止,汽车转向系统的应用按先后顺序可以分为:机械转向装置、液压助力转向装置、电子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助力转向系统、四轮转向系统、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和线控转向系统[1]目前市场大部分中低档轿车采用的液压式转向器,当然电控的也很常见,所以在该种系统的转向器技术的发展如今已经遇到了瓶颈。随着人们对乘车舒适,节能,安全,稳定的期望,电控液压式转向系统逐渐取代了先前的版本,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期待有路感的转向系统问世,所以流量阀式液压助力转向器出现了,在不同车速下,驾驶员手握方向盘,感觉到了路感的存在,助力特性曲线描述的就是“路感”,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种液压式转向器依然存在很多缺陷,电机,液压泵,转向器,流量阀等等转向器在发动机旁的布置问题又出现了,还有就是液压油的泄漏问题越来越的突出尖锐。电助力EPS (Electronic Power steering system)是在纯机械转向机构的前提下,设计加装了扭矩和车速等信号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转向助力装置等[2]。所以电助力式转向器弥补了上述的不足,而且节能环保,易于线性控制,所以现在很多研究人员把目光转向了电助力式转向机,瞬时其成为了国际汽车工业转向系统新的研究主题,且这种系统也正在慢慢实现整车量产状态。

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1)

XXX系统或XXX项目 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版本信息 注:状态可以为N-新建、A-增加、M-更改、 对方的所得税说明:版本信息必须更新,审核人和审核时间也必须审核后填写,审核人要求部门经理级别以上。否则开发测试可拒绝评审。审核业务功能是否有遗漏、业务流程是否符合规划、关键业务逻辑是否有合理 目录

1.关于本文档 1.1.内容说明 说明:此处描述的是文档说明,产品需求文档更新需要走修订模式,下次更新前先接受修订,并且每次更新必须更新版本号和版本记录。 例子: 本文档用于描述苏宁开放平台物流状态服务系统的需求定义。包括各个需求的功能描述,处理逻辑规则,界面定义,与其它功能的关系,与其它系统的接口等各个方面的定义。是苏宁物流状态服务系统唯一的全面需求定义文档。 本文档将根据需求管理流程和要求,随系统功能变化进行及时的修订和更新,以确保本文档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实效性。因此在阅读使用此文档时,请注意从项目的文档管理系统中获取最新版本。 1.2.名词解释

1.3.参考文档 《系统需求定义规范使用说明》 2.系统概述 2.1.业务背景 说明:此处描述业务背景,不可裁剪,清晰的业务背景描述能更好的帮助研发和测试理解产品需求,明确业务测试场景,此部分是产品需求定位的核心导向。 例子一:电子面单的业务描述 随着电子商务服务和物流服务信息化飞速发展,包裹运单号成为快递公司串联快递单、订单、商家、商品等各种信息的枢纽。相比之下,传统纸质面单价格高、信息录入效率低、信息安全隐患等方面的劣势已愈发凸显。我司在两年前就开始了电子面单在自营物流上的应用,经过长期的的磨合和积累,目前将我司的应用经验推广到社会物流上,让社会上愿意与我司物流合作的伙伴,也同样享受到我司电子面单服务。 例子二:LSQ的业务描述 物流作业状态服务存在不足 1)服务无标准不统一 需物流作业的各渠道订单,作业状态转化为文案描述处理的逻辑系统多,且处理规不统一, -B2C自营订单,逻辑在B2C,数据源在OMS -菜鸟平台/4PS平台订单状态展示,逻辑在LAPI,数据源在LAPI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嵌入式处理器 1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组成: 定义:以应用为主,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满足系统对功能、性能、可靠性、体积和功耗有严格要求的计算机系统。 组成:硬件:处理器、存储器、I / O设备、传感器 软件:①系统软件, ②应用软件。 2.嵌入式处理器分类特点: 分类:①MPU(Micro Processor Unit)微处理器。一块芯片,没有集成外设接口。部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成。 ②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单片机)。一块芯片集成整个计算机系统。 ③EDSP(Embl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运算速度快,擅长于大量重复数据处理 ④SOC(System On Chip)偏上系统。一块芯片,部集成了MPU和某一应用常用的功能模块 3.嵌入式处理器与通用计算机处理器的区别: ①嵌入式处理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 ②嵌入式处理器能力相对较弱,功耗低 ③嵌入式系统提供灵活的地址空间寻址能力 ④嵌入式系统集成了外设接口 4.①哈佛体系结构:指令和数据分开存储————————(嵌入式存储结构) 特征:在同一机器周期指令和数据同时传输 ②·诺依曼体系结构:指令和数据共用一个存储器——(通用式存数结构) 数据存储结构(多字节): 大端方式:低地址存高位;小端方式:高地址存高位 6.ARM指令集命名:V1~V8 (ARMV表示的是指令集)

7.ARM核命名:. 命名规则:ARM{x}{y}{z}{T}{D}{M}{I}{E}{J}{F}{S}{x}——系列(版本) {y}——当数值为“2”时,表示MMU(存管理单元) {z}——当数值为“0”时,表示缓存Cache {T}——支持16位Thumb指令集 {D}——支持片上Debug(调试) {M}——嵌硬件乘法器 {I}——嵌ICE(在线仿真器)——支持片上断点及调试点 {E}——支持DSP指令 {J}——支持Jazzle技术 {F}——支持硬件浮点 {S}——可综合版本 8. JTAG调试接口的概念及作用: ①概念:(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联合测试行动小组→检测PCB和IC芯片标准。(P CB→印刷电路板IC→集成芯片) ②作用(1)硬件基本功能测试读写 (2)软件下载:将运行代码下载到目标机RAM中 (3)软件调试:设置断点和调试点 (4)FLASH烧写:将运行最终代码烧写到FLASH存储器中。 9.GPIO概念:(General Purpose I/O Ports)通用输入/输出接口,即处理器引脚。 10.S3C2410/S3C2440 GPIO引脚 S3C2410共有117个引脚,可分成A——H共8个组,(GPA,GPB,…GPH组) S3C2440共有130个引脚,可分成A——J共9个组,(GPA,GPB,…,GPH,GPJ 组) 11.GPxCON寄存器,GPxDAT寄存器,GpxUP寄存器的功能,各位含义和用法 ①GPxCON寄存器(控制寄存器)——设置引脚功能 →GPACON(A组有23根引脚,一位对应一个引脚,共32位,拿出0~22位,其余没用) (若某一位是)0:(代表该位的引脚是一个)输出引脚 1:地址引脚 →GPBCON——GPH/JCON(用法一致,两位设置一个引脚) 00:输入引脚 01:输出引脚 10:特殊引脚 11:保留不用 GPBCON ②GPxDAT寄存器(数据寄存器)——设置引脚状态及读取引脚状态 若某一位对应的是输出引脚,写此寄存器相应位可令引脚输出高/低电平。 若某一位对应的是输入引脚,读取此寄存器可知相应引脚电平状态。GPBDAT

系统设计说明书模

系统设计说明书(模板) 学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编写日期:___________

2.1硬件环境 .......................... 2.2软件环境 .......................... 2.3相关技术 .......................... 3需求分析........................ 3.1可行性分析 ........................ 3.2 功能需求.......................... 3.3性能需求 .......................... 3.4系统用例 .......................... 4系统概要设计....................... 4.1系统运行原理 ........................ 4.2系统框架 .......................... 4.3数据库设计 ....................... 5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5.1 XXX模块的实现........................

6总结..........................

1系统背景 2系统开发环境2.1硬件环境 2.2软件环境 2.3相关技术 3需求分析 3.1可行性分析3.2功能需求 3.3性能需求 3.4系统用例 4系统概要设计4.1系统运行原理4.2系统框架 4.3数据库设计

汽车前轮转向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汽车前轮转向机构原理设计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4 年 4 月 2 日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机 械 原 理 课 程 设 计 签 名 页 学 生 签 名: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章: 年 月 日 答辩教师签章: 年 月 日 说明:(1)课程设计说明书提交时,学生须签名完毕。(2)分值填写、指导教师和答辩教师签章,是在相应质量评价之后由指导教师和答辩教师填写、签署。(3)指导教师质量评价分值小于48分,为课程设计质量不及格;答辩质量评价分值小于12分,为答辩不及格。课程设计质量不及格的或答辩不及格的,不予课程设计修改和二次答辩,须重修课程设计并参加下届学生的课程设计。

目录 第1章设计任 1 务 ……………………………………………………………………………………………………………………………… 1.1 设计任 1 务 ………………………………………………………………………………………………………………………………… 1.1.1 工作原 1 理 ……………………………………………………………………………………………………………………… 1.1.2 设计要求 ………………………………………………………………………………………………………………-1 ……… 1.2 设计参 2 数 ………………………………………………………………………………………………………………………………… 1.3 国内外技术应用与发展现 3 状 ……………………………………………………………………………………… 1.4 国内外技术发展趋 4 势 ……………………………………………………………………………………………………… 1.5 工作计 7 划 ………………………………………………………………………………………………………………………………… 第2章课程设计过 9 程 ……………………………………………………………………………………………………………………… 2.1 设计内 9 容 ………………………………………………………………………………………………………………………………… 2.1.1 理论的α和β值 (9) 2.1.2 用图解法设计四杆机构 9 ABCD …………………………………………………………………………… 2.1.3 运动分 10 析 ……………………………………………………………………………………………………………………… 2.1.4 最小传动角γ 12 min………………………………………………………………………………………………………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